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第644期】【特别推荐】【河南】《智泉流韵》总编辑郭进拴原创《根在汝州》【之五】

—回复『 早安 』,迎来一天好心情—

  ◆ 《根在汝州》【之五]  

作者/总编辑郭进拴

编辑|枫儿

乡情老更深

昔饮汝河水,
水清印我心。
水改人未改,
乡情老更深。
                    ——鲁慕迅

    一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是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这一天对于河南省汝州市文学艺术界乃至勤劳勇敢的八十五万汝州人民来说,却又是个不平常的日子,一个值得纪念和大书特写的日子。
    这一天,由中共河南省汝州市委宣传部、汝州市文联、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汝州市宋宫酒厂、种鸡场、水泥厂、土地局等十四家单位共同协办的《鲁慕迅乡情诗画展》就要在汝州古城隆重开幕了。像鲁慕迅先生这样闻名海内外的知名画家在家乡举办这么高水平、高规格、高质量的个人诗画展,在汝州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于是,省内外文学艺术界的数十名专家、名流,风尘仆仆,从山南海北、四面八方汇聚汝州,参加隆重的开幕仪式。

     当第一缕霞光染红了高高的楼顶,古城沸腾了!声声鞭炮,如同雷吼;满城欢歌笑语,热气腾腾。汝州,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到处是歌山诗海,春光更艳,春色更浓。鲁慕迅先生的家乡塔寺街组织的鼓乐队,扛着彩旗,举着“鲁慕迅先生,家乡人民欢迎您”的大横幅,排着整整齐齐的队列,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大街像一条满载花朵、歌声、笑语的大河,腾起了一道道彩色的波浪。一路彩旗,一路战鼓,一路豪情,一路凯歌。
     “5·2 6”的太阳是那样的艳,那般的红。
     “5·2 6”的太阳是专门为汝州骄子鲁慕迅升起的。
      一切都是那么有意、无意地期待着什么?
      几缕彩虹般的金霞蒸腾在远远的天际。
     楼是那样的高,巍巍峨峨地立。
     花是那样的红,颤颤悠悠地笑。
    当省内外来宾、各级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致词完毕后,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在与会者一双双热情目光的注视下,一位60岁挂零的老人站在了麦克风前。他的顶发已经稀疏,两鬓已见苍丝,面容清癯,目光深邃,他满怀激情的答辞立刻传遍了会场上空:


    汝州的水,汝州的土,汝州的情,哺育了我和我的艺术。
十二岁离家,萍泊四方,屡遭坎坷,风风雨雨磨砺了我的胆气和筋骨,也锤炼了我的艺术素质。
    虽然处处都有友情和温暖,而乡土之情却未尝稍淡;虽然我曾饱游饫览,远涉重洋,而家乡却始终离我最近也最美;虽然家乡变了,我也老了,但我却觉得永远是它怀抱中的孩子,永远需要她的温情和鼓励。
     此次回乡展览是我多年的宿愿,衷心感谢汝州市领导、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美协的盛情邀请并细心安排。愿借此机会向家乡人民致以深情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河南省美协、湖北省美协以及热心帮助这次展览的单位和朋友表示真挚的谢忱。
     故土情深,故乡人民的情更深。故乡是我艺术灵感的源泉,是我生命之树的阳光和雨露,这次回乡汇报,虽然我的成绩十分微薄,但是受到了家乡如此盛情的接待,……使我非常感动,我表示深深的感谢,我只有用自己的行动和更多的创作来回答大家的盛情。
     这次展出的五十件作品,展后全部留赠家乡妥存,以表示我对家乡的一份情意。


    如鼎沸腾。镁光闪闪。会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位历尽种种困厄、磨难,颠踬、冷眼,在画坛笔墨耕耘近半个世纪,以其血、泪与汗的交融,创造出成千上万帧出神人化的画品、成百上千首匠心独运的诗歌,以及不计其数的铁钩银画、力透纸背的书法,从而在搏击艺海中,集绘画、诗歌、美术理论、翰墨于一身的艺术家,对生他养他的故土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其情之切,其意之浓,尽在其中。

    那么,这位填补汝州历史空白的丹青大师是如何用那支饱蘸激情的七彩画笔,来勾勒家乡乃至祖国妖娆秀美的山川,来描绘人世间的真善美,来谱写他自己七彩的梦幻、七彩的生命乃至七彩的艺术成就的呢?
    让我们还是循着先生漫长的人生轨迹,来寻觅此中颇具特色的七彩人生吧!


昔饮汝河水,
水清印我心。
水改人未改,
乡情老更深。

    这是鲁慕迅先生《乡情诗草》中一首题名《乡情》的诗,既没有奇特的想象,又没有华丽的词藻,寥寥二十字,纯用口语白描,只写了见汝水而回忆往事的极常见的题材,却道出了人心共有的思乡深情,感情真挚,激动人心。
    我最初认识鲁慕迅先生,还是一九八五年年底的时候。他为了祝贺故乡成立文联,特意从湖北赶回汝州。会议期间,他画了一幅题为《清风朗月》的画,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蕴含着丰富的诗意和哲理。这幅画装裱后就悬挂在汝州市文联的办公室,我每次上班看到它,就有一种“欲使清风传万古,须如明月印千江”的诗意。他的“清”,一如元代大画家赵松雪的“清”。由心灵之清,人生之清,观照自然世界之清,“清气所萃,乃臻瑰奇”,于是便形成了他作品之清,清则远,则淡,一洗俗垢,纤尘不染。给人一种单纯、明朗、萧条淡泊的感觉,使人阅之清心,骨气自高。我是通过读先生的《清风朗月》而初识先生的。
     一九八六年,我筹办《风穴文艺》刊物,先生被聘为我们的顾问,他在百忙中又连明彻夜赶画了一幅画寄了回来,题为“为我乡风穴文艺创刊而作”。我先把这幅画发表在《风穴文艺》创刊号上,装裱后又挂在了文联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画面上一串串红艳艳、甜蜜蜜的柿子压弯了枝头,每片蓝叶都闪耀着力的旋律,每颗金果也都流溢着诗的情韵。这不正像征着故乡的文学艺术事业也将要在金色的秋天 里结出累累硕果吗?
     为了沟通顾问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加深了解,我写信约先生寄回他的《顾问简介》。先生很快就寄来了一份很简短的简介,我把它编发在了《风穴文艺》1989年总第6期上:


    鲁慕迅,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生,河南汝州人,早年从师石磊园、谢瑞阶先生学画,一九五O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曾在中南大区《长江日报》及武汉《长江日报》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十余年。一九七九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曾任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中国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中国花鸟画刊授学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
    从事中国花鸟画创作及美术理论研究,其国画追求生活的诗意美和形式的力度感,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及人民大会堂收藏,曾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一九八四年曾赴英国、荷兰作艺术考察。


    先生非常关心《风穴文艺》这个小刊,不断写信指导并寄回大作。我们在1990年总第7期刊发了《鲁慕迅山水绝句选》,包括《水乡》、《清溪》、《秋山》、《松泉》、《秋林》、《竹泉》等一组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来我们举办“保险杯”评奖活动,还给他评了个奖呢!

    后来,我渐渐动了写写先生的念头。先生几次回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在短暂的接触中,先生那生性宁静、待人宽厚而仁慈,甘于淡泊,襟怀高远,心胸豁达,潇洒飘逸,追求真善美,炉冶画书诗,透视历及,拥抱自然,咀嚼生活,直面人生,以寻求艺术的真谛的高风亮节,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真是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跟着先生学艺术,学做人,受益匪浅。正像先生所说的那样:“艺术是人的艺术,不论诗文、歌舞、绘画、山川、草木、鸟鱼,处处可以见人的情性,人的品格,人的才力。才力固不可少,品格尤为重要。固然有人品高而艺术未必高者,而人品不高则艺品必不能高。所以治艺与做人实不可分。”
     为了对先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查阅了《慕迅的艺术成就》《借得梅花一缕魂》《鲁慕迅京山诗画展专辑》等有关资料,看到了先生以格调高雅的艺术创造在故乡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光彩照人的丰碑,故乡人民为有这样的艺术大家而骄傲和自豪!
 

三 


                  古塔巍峨耸碧天,

                  沧桑阅尽历千年。
                  青阴匝地掩碑碣,

                  丽日清风在绝巅。


        这是鲁慕迅先生为屹立于汝州古城东北隅法行寺中的法行寺塔而题写的诗句。法行寺塔,建于唐代。塔平面呈方形,高30米,上为八角形涩檐九层,顶部在砖刹座上立宝珠形铜刹。塔身南壁辟圆券门,门内设方形塔心室,可达第二层,宝顶用迭涩砖层砌筑。塔身下为方形,上为八角形,造型奇特。塔身的壁面砖,虽经多次抽换,外型仍保留唐代风格。街因塔而得名。1928年12月26日,鲁慕迅就出生在这法行寺塔下的青龙街42号,他一名鲁立,早年名中立、思渺,肄业于临汝县立第二小学。12岁离家。
        就地理环境而言,这一带既无黄山的云海,匡庐的劲松,又无泰山的雄浑、华山的惊险,更无漓江的烟雨、阳朔的秀峰,有的只是恬静、幽雅、闲适的田园风光:阳春三月,春风和煦,紫燕呢喃;夏日炎炎,红荷出水;秋高气爽,遍野果压枝头;隆冬季节,一片银白。城南的汝河,每逢夏秋之季,更是风烟俱静,绿水凝碧,河清鱼跃,直视见底;急湍似箭,激浪若奔,好鸟和呜,啁啾成韵;横舟上蔽,白昼犹昏,疏枝交映,有时见日。沿河景色更是一幅活的山水画屏;朝暾晚霞中更是仪态万方,沁人心脾。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这里摸螃蟹,“打瞎驴”、捉泥鳅、打水仗……正像他在《童年》一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记得当年作学童,

            世情未谙学未工。
            最喜假日戏游乐,

             风雨不避无暑冬。
            偕伴歌呼过街市,

            意兴神彩顾盼中。
            荒滩野地卧沙草,

            天上人间话多少。
            说到侠义增慷慨,

            肝胆意气云水渺。
            几日课业半日了,

            家居不耐闲烦恼。
            张罗布机捕雀虫,

            攀枝爬树摘梨枣。
            衣破骨折犹不悔,

            入水登山何能改。
            黄土岗上放风筝,

            清溪石下摸螃蟹。
            无拘无束无缰马,

            无虑无忧只自在。
            三五朋辈颇相好,

            而今存亡俱不晓。
            少年情怀皆依旧,

            只是心少人已老。


      故乡是美丽且诱人的。她是鲁慕迅生命的摇篮。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风光,不仅从小滋润着鲁慕迅天真纯洁的心灵,而且赋予他艺术之树长青。他艰难而漫长的艺术道路,正是从这里迈步登上艺术殿堂的。他从三、四岁开始,便和故乡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启迪着他稚嫩的心,吸引着他那富于幻想、好奇、多思的童心。
        故乡那神奇迷人的风光,悠久辉煌的文化,可歌可泣的人民,甘甜醇美的汝水,古刹风穴寺的流泉飞瀑,危崖幽谷,乡村田野的缕缕炊烟,声声鸟啼,那一个个淳朴厚道的村民,一道道清冽纯净的山溪,都给了小慕迅无穷无尽的激情和灵感。他聪明伶俐,见啥画啥,画啥像啥。
     他沿着故乡那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饱蘸着故乡明丽的色彩,迈着歪歪扭扭的步子,笔耕不辍,心甘情愿地用肉体去撞击着有尖锐的棱角和钉子的艺术之门……一切苦的和甜的,他都无暇回味,生活的目标完全集中到了一点——努力画出好作品!

                                                                                      〖BT2〗


        鲁慕迅的童年也是悲苦的。
        在他仅仅一岁的时候,他那身为小文书的父亲,惨死于军阀混战之中,连遗体也没找到。年轻的母亲就带他到外婆家生活。他的外祖父去世早,由舅父管理着一家人的生活。舅父粗通文墨,是他的启蒙老师。他教少年慕迅读《四书》《千家诗》《幼学琼林》,特别引起他兴趣的是芥子园画传和海上名家画谱。他便常常临摹起古典小说中的插图和画谱来。
        慕迅很难忘记这一段生活。这对他日后成为一个杰出的花鸟画家不是没有影响的。妈妈带他在舅父家生活到十二岁。妈妈是个人穷志不短的年轻妇女。即使在娘家过着不愁吃穿的日子,但她还是用自己日夜织发网、纺花换来的手工钱供慕迅上学念书。对无父的独养儿子从不娇惯,管教十分严厉。
    自古贫寒出俊才!慕迅上学后,犹如吃着一截又甜又脆的甘蔗,年年以名列前茅的学业成绩,向疼他爱他的母亲汇报。那一年,母亲捧着儿子的成绩单,像捧块黄金,满心高兴;又像捧块废石,满脸愁云。她守寡十一年后,终因生活无着,改嫁了。慕迅告别了幼年时的第二个家,随母远去了……
        那年慕迅刚满12岁,他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再有几个月就要领到毕业证书的临汝县立第二小学,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土,离开了那些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和欢蹦乱跳、一块下河摸鱼捉蟹、上冈放风筝的小伙伴们……他怀着离情别绪,在妈妈的陪伴下,泪流满面,和亲朋好友们依依惜别,真是愁肠满腹,如泣如诉,难道尽,难说完,热泪一滴又一滴,一行又一行……
        母亲的改嫁给少年的慕迅曾经带来十分的痛苦。他的继父是位看守所长,大他母亲十余岁。虽然继父待他不错,慕迅仍心情抑郁,这种寄人篱下的孤苦生活,养成了他倔强孤僻的性格。他既离不开母亲也离不开外婆家,母亲更是离不开可怜的儿子。每次分离,母子俩都要抱头痛哭一场。这些使这个刚刚十几岁的少年早熟,感到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酸楚艰难。他一心只巴望自己快快长大,即使闯荡江湖,也不愿在这个家里多留一天。
        后来,慕迅就到了他的姨父家。这个家他逗留的时间虽短,然而对于他的毕生影响却不可低估。他姨父姓石,号磊园。早年他在慈禧太后的禁卫军中当过一名兵卒,以后做官回到陕西。杨虎城当年当省主席时,他是财政厅长。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放逐海外,他就弃官隐居,从此远离官场。他在书画方面有很深的修养和造诣。齐白石曾在他的一本画上题字“画石当以石磊园为师。”华山“镇岳宫”三个大字就是他所书,华山入口处的一块大石壁上至今仍留有“脱俗”二字,也是他的翰墨。
        慕迅在绘画方面受姨父石磊园的熏陶培育实在太深了。他和华山道土交谊甚深,慕迅和他一起上华山度暑学作画和学书法。华山那又圆又明的月,又清又醇的泉,姿色醉入的峰,神韵飘逸的雾,孕育了慕迅的聪明和智慧,滋生了他粗犷的豪气,锻铸了他男子汉顶天立地、坚如磐石的骨气和志气!
        慕迅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经历过四种家庭生活。四个家庭四个层次,但每一个家庭都为他日后的画家生涯打下了深浅不同的烙印。从老祖母的民间剪纸、外婆家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继父家学唱京戏,直到姨父家那个石头花园,都令他毕生难忘,受用终生。
        他非常爱读鲁迅的杂文,仰慕鲁迅的铮铮铁骨,尤其是当他看到官场腐败、贪官污吏横行、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义愤填膺,从1948年初开始,便以鲁慕迅的笔名,在《中国时报》、《民权新闻》发表杂文、诗歌、漫画,抨击时弊。他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由于他发表作品时用了鲁慕迅这个笔名,参加工作填表时,那个编发他的作品的编辑,是个地下党员,正好主管填表,就欣然在表上写下了鲁慕迅三个字。他说:“我的真名叫鲁中立呀!”那位地下党同志说:“鲁慕迅这个名字多好,多响亮,就用这个名字吧!”从此,鲁慕迅就成了他终生经常用的名字。
        1949年初他考入中原大学,南下武汉,1950年底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文艺学院美术系,先留校美工队工作,后调中南大区《长江日报》及武汉市《长江日报》工作。
        从此,鲁慕迅进入了他人生和事业的黄金时代!
                                                                                    〖BT2〗


      

    鲁慕迅先生南下后,和与他同年同岁同班的戴筠女土相识、相爱,终于结成了风雨同舟的伴侣。
        人生似花,而爱便是花的蜜。尽管她的工作也很紧张,但她从未忘记自己做妻子的责任,生活上更是对慕迅体贴人微。为了不分他的心,让他安心创作,她牺牲了自己的创作,挑起了全部家庭重担。许多对外联络,复信、发电报等杂务,她都主动承担了起来。就连我们这次举办的《鲁慕迅乡情诗画展》,有好几次就是她亲自接电话、亲自写信、亲自联系、精心安排的。几十年来,他们患难与共,有苦同吃,有罪同受,同饮苦酒,共度难关。她在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做了他坚强的精神支柱啊!
        慕迅爱艺术如痴如醉,他和美术难解难分。戴筠宁愿自己穿旧衣,喝稀饭,省吃减用,节衣缩食,也要省下钱,毫无怨言地支持丈夫买书买画。丈夫为了事业,成年累月四处奔走,不得不将每一个人都渴望的家庭幸福也奉献出去了。他正是在妻子深深的默契和无怨的辛劳中赢得了一份最宝贵的自由——献身的自由。他无需为千头万绪的家事牵肠挂肚。当一个人把整个生命的光和热都投入事业的聚焦点时,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呢?难道她不希望丈夫回家团聚常在自己身边吗?不!她是个有知识的女性,当然她也想和丈大一起过甜甜蜜蜜的美好生活。但她爱丈夫,更爱丈夫的事业。她心目中的丈夫,应该是个顶天立地、有所作为的男子汉大丈夫,而不是整天围着孩子妻子转圈圈没有出息的丈夫。丈夫工作顺心、有了成绩时,她比丈夫还高兴;丈夫工作失利,遇到烦恼时,她比丈夫还焦急。她支持他,鼓励他,为他和他的事业默默奉献着……
        1957年的那场风暴,使慕迅陷入了灭顶之灾。运动一开始,他就成了重点对象。他像一只陷入套索的困兽,愈是挣扎,束缚愈紧。有一次,开会批判他,那些过头的言语使他激怒,他便拂袖而去。有人追到他家里,希望她爱人做做他的“思想工作”,运动后期处理,态度是个重要问题。
        戴筠深知丈夫是个没有半点虚伪、宁折不弯的硬汉子,
        他太挚爱他的事业了,以至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他还保持着一颗过于质朴的童心,把复杂的事情理解得过于简单。她就安慰他,劝他想开点,看远点,鼓励他不要为此一蹶不振。
        后来他被戴帽、撤职、降级、赶出报社大门、下放农场劳动,他走了,她的心也走了,她一次又一次借故来到他身边,给他送来了温暖和希望,她还精心照料他的起居、饮食,一天到晚问寒问暖,端吃端喝,吃饭时她总是尽着他,让他吃好吃饱,让他吃稠的,自己喝稀的。她对他情深意笃,他是刻骨铭心的。他的艺术,他的事业,饱浸着她的血汗、泪水与愁苦,他怎能忘怀呢?他,对她的笑靥,她的倩影,她的为人,是魂牵梦萦,难以磨灭的。她,多年来成为他的精神寄托,一种珍藏于心底的“陈酿”——贮之愈久,便愈浓烈,愈香醇。于是,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事业更加执着地探索和追求。他下放时,画笔一刻也没停下,放鸭时,他就画鸭,画了一张又一张,她都及时把这些作品珍藏在了“安全地带。”
        1970年盛夏,鲁慕迅又被下放到鄂南山区插队落户,同去的还有他们的独生女儿子砚。鲁慕迅不向命运低头,他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终始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观察、对艺术的思考,一有空就画个不停。1972年回城后,他分在一座公园里,弄花侍草,他更是争分夺秒地写诗作画。那时候,他画人物、画连环画,也画花鸟画,他和花工们的关系都很好,什么花好,花工们就推荐他画什么花,有时从花半开一直画到花开花落,花工们还特许他把花搬回自己家里画,画完再送回公园。他画啊画,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在报纸上发表。1979年,他调到自五十年代后期就没去过的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先当专业画家,后又担任常务副主席,戴筠当选为美协秘书长,全心全力支持他工作。自他担任领导职务后,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组织和培养美术新人的工作上,影响了个人创作。但他为了事业,没有一句怨言。1989年,他向组织上打了报告,要求提前离休,把位子让给更年轻的同志,自己到下边深入生活。从此,他才真正地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期。
        1989年他又偕多病体弱的夫人戴筠到湖北京山深入生活,住在离县城还有120里远的“世外桃源”。他在那里遍涉山水,寻访百家,天不亮就起床画鸟、画树,那充满哲理、充满矛盾、充满斗争、充满乐趣的大自然,使他创作了一大批生活气息浓郁、格调清新高雅的好作品。1990年后分别在湖北京山、钟祥、江陵、天门、洪湖、监利举办了个人诗画展,1984、1990年先后应邀访问英国、荷兰及新加坡。《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中日合编)、《中国当代书画家百人》、《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等都有专条或专页对他进行了介绍。然而,在他的勋功章上不是也有戴筠的一半吗?


          鲁慕迅先生在1991年第3期《艺术与时代》中的《艺术家自白》里说:
  “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升华,是作者真情至性的流露。惟其情真方能感人;其情深则感人亦深。是故为艺术者能大喜大悲,大恨大爱,方为大家。”他还说:“艺术是人格的化身,必先有独立的人格,方能有独自的追求,独自的面目。依傍古人洋人、名人显要,皆有损于人格画格者。”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人如同他的画一样,表现出十分鲜明的个性,他淡于营名营利,绝意仕途,见官就躲……
           1956年报社决定提拔他为副处级文艺部副主任,他坚辞不就,1979、1987年两次调级他主动让人,虽然他的作品多次获全省一等奖,有足够的资格调级。1989年他又主动申请提前离休,都因他醉心艺术、淡泊名利。他把个人名利、地位、荣辱、待遇等等统统置之度外,一心一意追求艺术,追求事业。
           他说:“名利对艺术有影响,你追求名利就没法集中精力搞创作,要排除杂念一心一意追求,力求做艺术的虔诚信徒。我不追求轰动效应,不主张到大城市办展览,不卖画,甘于寂寞,安于清贫。我近几年办的多次个人画展,都是在基层办的,因为我的根在下边,我要接受基层群众的检验,离开了群众,我的艺术生命就枯竭了。我在湖北京山深入生活时,一位朋友来看我,他说:‘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再待下去,我会寂寞死的,不行,我得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结果第二天就走了。而我却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我还把吃剩下的饭放在野外,只要有一只鸟发现了,它就会叫它的同伴,一伙招引来一大群,我正好利用这机会,仔细观察,精心作画。大自然生生不息,生气勃勃,我每天与鸟作伴,天不亮就被鸟吵醒,一天到晚耳畔都有鸟叫声,充满了乐趣,也激发了我的灵感。画家就要善于在对大自然的深入观察中,发现并揭开自然美的奥秘。它是生命,是运动,是节奏,是韵律,是和谐。自然界的有生命之物,具有各不相同的审美特点,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它们的美在于它们的生命力的显现,它们的美是生命之美。”
           在商品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有的文人弃文经商,靠卖画发了大财,成为百万甚至千万亿元富翁。而他却提前离休,深入基层,过着粗茶淡饭的乡居生活,熟悉风土人情,体验劳动甘苦。他还决定把他的祖居分文不取捐赠给汝州市文联,创办书画院,把他的50幅诗画作品全部留赠给家乡。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画品,而且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品,他的人品与画品互为表里,交相辉映,浑然融圆,自成一体。的确是这样,他的画品,造型简练质朴,气魄雄强奔放,用墨及用色以雅淡、简洁为其特色。整个画风质朴纯净,清新明朗,纯净恬淡中蕴含深意,清新温馨中透着力度。他不愧是中国当代画坛上的一个自成一家的优秀画家。他的诗一如其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既无无所事事的吟风弄月,又无强作风雅的无病呻吟;既有对祖国的热爱,又有对童年、对故土的怀念,又有对黑暗势力的抗争与对新生活的追求,不少是“与寻常百姓共之”的白话诗。在写作态度上,他写诗千锤百炼,反复修改。他的许多幅画都题有他自作的诗,诗情画意,加上他拔俗的字迹,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在《游钟祥古显陵》中,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的高尚情操,显陵是明代嘉靖皇帝的父亲的陵墓,工程浩大。诗人在铺叙了陵墓的外貌以后,笔锋一转,抒发了游览时的心情:“……明楼高出苍莽间,登临凭眺心惘然。溯看四百七十载,血泪斑斑记当年。万金耗尽万民苦,只为一人造陵园。君不见:月牙城畔白骨横,哑巴院内哭无声,运夫伤残委道路,殉葬嫔妃蚁命轻。君不见:日暗穹宇秽气腥,长街白昼虎狼行,兵匪官盗更荒岁,百姓几日享太平……”
           他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作了鲜明的对比。在诗的结尾处,作者以蔑视的态度写道:“独夫民贼皆粪士,野草闲花依旧开。”总结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最末,作者以“极目驰思不尽意,万家忧乐在襟怀”作结,表明了写作此诗的本意。
           鲁慕迅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也是著名的绘画理论家,他的《试谈中国画的气》、《现代中国画断想》、《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及其写意传统》、《生命的信息》、《画余随想》、《运动·神韵·生命》、《中国画三昧——书骨、乐韵与诗魂》等论文分别发表在《美术》、《当代作家》、《中国花鸟画》、《美术理论文稿》、《北京国际水墨画展论文汇编》等书刊上,他在文章中旁证博引,探幽钩沉,洋洋洒洒,精辟透彻地论述了他那新颖独到的见解。从他所著的《中国画三昧》一文里,也可清晰看到他的文学修养功底之深厚:“中国画以书为骨,含乐之韵,得诗之魂,冶诗、书、乐、画于一体,显示着中国艺术共同的民族特征,并构成自己的鲜明个性。”凡读过他的画的人,莫不为他画中的诗意、韵味、情趣、意境所打动,也莫不为他在这些方面所下的功夫和作出的努力而折服。正如原湖北省文联主席周韶华先生所说的那样:“慕迅同志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追求,他是一个学者型的画家,他的诗画作品具有很高的意境、情趣和格调,是属于高层次的艺术。”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主席杨立光也称赞道:“鲁慕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画画家、理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在多年的艺术探索中,他注重生活,关心社会,勤奋创作,潜心理论,在花鸟画创作上他深得道中三昧的精妙,贯注时代精神于笔墨之间,形成了力度美、诗意美和哲理性融于一体的个人风格。在理论研究上,他提倡‘博采众长’,‘多元互补’,以求创新,主张以生命哲学统摄绘画精神。他的诗更显示画家艺心高洁求索执一的品格。鲁慕迅先生的成就在国内及海外广有影响。鲁慕迅先生近年来不辞辛劳,致力于协会工作,尽力于湖北美术界,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奉献。”
    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纲纪也在《慕迅的艺术成就》一文中写道:“慕迅作品表现的情又是和他特有的个性、气质紧密相联的.具有明显不同于其它画家的独特性。”“慕迅很重‘骨气’,但即令是专门着意于表现‘骨’的作品,仍不失他特有的本色。既有‘骨气’却又从不走到愤世甚或恨世的地步,使慕迅的作品所表现的情趣,既委婉、含蓄,又高洁、超逸。它是一种净化了的、惟会心者方能较好地领略的情趣。”“在中国当代花鸟画家中,他已独立成家,占有了别人所不能取代的地位。慕迅很鄙弃依旁别人,不论是古人或今人。他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要与别人拉开距离’,‘慕迅很善于用篆书、圆笔作画。……慕迅所以喜用圆笔,少用方笔,恰又因为这可以同他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趣相统一。……但在用圆笔的情况下,如强调力度很大的刚劲的效果,也不易有委婉、含蓄的情趣。正因为这样,慕迅的用圆笔虽颇受吴昌硕以至齐白石的影响,但行笔趋向于轻盈、婉转。他的某些看来笔力最苍劲的作品,也仍然是有节制的。着意于含蓄、蕴籍,而又并不软弱、轻飘,这是慕迅用笔的特点和成就所在。”“慕迅的用墨及用色也和他对情趣的追求相一致,以雅淡、简洁为其特色。在这方面,八大山人对他的影响甚深。但较之八大,他又很注意工整、明丽(有时吸收民间年画)。墨与色的结合,在中国画中是不易处理的。慕迅对此甚有匠心,大多能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相得益彰。我想,雅淡,简洁加上工整、明丽,大致上可以说是慕迅用墨与用色的成就所在。”“他的作品贯注着传统的血脉。就是吸取了现代西方绘画手法的某些作品,如《清辉一片泻银塘》,其情调意味也完全是中国式的。慕迅的创新是立足于传统,同时也立足于他自己的个性、气质、追求。他从不脱离实际去硬搞创新,为创新而创新。”
           鲁慕迅先生在艺术上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他是汝州人,没忘他是喝汝河水长大的。这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例如:


                 江南十月木犹青,

                 户户门前熟桔橙。
                 偶见山间红柿树,

                 教人不觉动乡情。
                                                                                                  〖JY〗                          ——《柿子》


                 铁龙夭矫莽原行,

                 长夜几回灯火明。
                 已逝枣襄过宛鲁,

                 归心早到汝州城。
                                                                                                 〖JY〗                          ——《归途》


     游子是母亲心头的风筝,感情的线缕,把故乡和鲁慕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故乡的每寸泥土里,也都蕴藏着思念他的浓郁乡情。他思念故乡,故乡也思念他。如今,故乡思念他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次别开生面、规模空前的——《鲁慕迅乡情诗画展》。故乡人民和党政部门还正在筹建“鲁慕迅艺术馆”,并已编辑出版了《鲁慕迅画册》,筹备召开规模宏大的“鲁慕迅艺术研讨会”。
 
                                                                              〖BT2〗


     1992年5月26日。
     河南。汝州。群众艺术馆。
     简短的开幕仪式结束后,我随着潮水般的人流,登上二楼,步入了由著名老画家谢瑞阶题写展名的《鲁慕迅乡情诗画展》展览大厅。顿时,我眼前一亮,鲁先生那萧条淡泊、气韵清高、意境深邃、格调野逸简疏、温和宁静的乡情诗画一一尽收眼底。
     先生笔下,故乡的明月青松、霜天丛菊、古塔温泉、清夏荷风、严冬梅韵、荷叶游鱼、叶底花开、春雁秋山、磨盘柿子、沙梨梅豆、春花秋实、水仙玉兰、石榴牡丹、金谷玉米、寿桃葫芦、稼场故居、翠竹红梅、五彩斑斓。那《夏荷》,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有的莲叶离开水面,像一把翡翠的绸伞;那《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浓艳,富丽,姹紫嫣红,溢光流彩;那《玉兰》素装淡裹,晶莹皎洁,亭亭玉立;那《水仙》嫣而不媚,一身清气;那《菊花》迎西风,披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那《野梅》凌霜傲雪,姿态矫健;那卷丹,那凤仙、那石榴、那翠竹……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在先生笔下,无论是浓墨重彩或淡淡勾勒,反差黑白或轻染烟云,都透出画中的神韵和内涵。使你感到在画家笔下,广阔的天地之间,氤氲的大气之中,一切木石花草都赋予了生命的音符,一切虫鱼禽鸟都寄以深深的情愫,寓意寄情,那么有声有色,生意盎然。那顽石、那溪流、那花鸟,都呈现各自的意态,具有着生命的活力。无疑这是画家以自己的心灵酿活了这山川石木,花鸟虫鱼。观他的画,就仿佛看见一位智者,一位哲人,一位民族的和时代的诗人,在大自然的生息不尽的背景下徜徉,含着忧郁的微笑,诉说着瞬息也即永恒的感觉和人性深处的秘密,歌咏着宇宙和人生,吟唱着理性、文明和美……
    你看那幅《水边》,画面空灵,着墨极少,全幅洁白,仅上部有淡淡的两只蜻蜓,下角几笔浓浓的苇草,笔墨精炼到可数的程度。右角题《忆江南》词两行:“茫茫水,一碧接天光,万顷银波舒望眼,无边清气润诗肠,歌啸水云凉。”故乡的湖光天色,浩渺水气,一展而尽收眼底。其景开阔,其境幽远,其意深长。读着《满林丹柿胜花红》,品着《柿林曲》,望着《磨盘柿子》,只见红柿一筐,核桃数枚,疏疏几笔勾勒出的是故乡特有的荆筐,加上题诗和跋语,那浓浓的故土乡情,藏于诗中,溢于画外。你听:“十月家山万木霜,山花山果缀红黄;磨盘柿子核桃枣,盛在荆筐与客尝。”“九秋图画出天工,彩笔纷披趣不穷。最是家山风景好,满林丹柿胜花红。”我站在故乡的柿林中,心潮激荡。啊!画家笔下的柿林枝头挂满了“红宝石”,成熟了!成熟了!柿林中流出的小溪哗哗啦啦地宣布着,像是醉了。是的,小溪醉了,在这香甜的季节里,土地醉了……一条条地垄,一片片田畴都淌着蜜,流着芬芳……故乡的人也醉了,哼着曲儿收获着幸福。啊!故乡的柿林啊,你装饰着故乡人单调的梦境;故乡人的梦因你而变得甜蜜,因你而有了音乐和色彩。
      故乡的柿林啊,今天又见到你,我的心便不能平静,被你浓得化不开的乡情紧紧缠住。我多想在你怀中,变成一棵柿树呀,茁壮的成长在旷野里,生长在大山下……
    我仔细数了一下,先生这次展出的50件作品中,光画菊的就有五幅:《野菊花》、《白菊》、《黄菊》、《丛菊》、《竹菊》。就连先生最近在百忙中不辞劳苦精心为我作的一幅画,也是题写有“艳艳竹边菊,双双石上禽。菊花含爽气,幽鸟吐清音”诗句的《竹菊双鸟图》。望着先生“进拴方家赏之,壬申清夏慕迅并题”的落款,真乃愧不敢言,羞煞我也。先生画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的似彩带飞舞,纤细窈窕;有的如龙爪挺伸,妖艳潇洒;有的似细丝散发,情态飘逸;还有的似圆盘平托,丰腴饱满……他在《野菊花》上题诗赞曰:“山乡秋肃,开遍丛丛菊,非是寻常篱下蓄,清艳画图难足。气遒颇耐霜寒,风风雨雨恬然,无意竞芳斗艳,馨香漫洒人间。”这不正是画家的画品和人品的真实写照吗?他不正像那“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菊花一样,把傲霜斗寒的铮铮骨气留给了故乡人民吗?他说他画《野菊花》时,并没想到要发表,要展览,他是看到大自然充满了乐趣,野菊花满山遍野都是,“无意竞芳斗艳”,默默无闻,自开自落。他由此联想到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也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才是真正伟大的人。鲁慕讯常说“艺术贵纯真,便须去掉杂质,透见心灵;艺术贵自然,便须一任情性,不假雕饰。但能纯真自然,则神韵情趣自在其中。”“大自然生生不息,时代生活瞬息万变,艺术家但能与之心气相通,便能获得不断创造的灵感之源。”他毕生看竹画竹爱竹,就连自己的居室也命名为“有竹居”,室外有大自然的竹,室内有自己画的竹。先生以诗魂、书韵、画情三者交相揉合、互为润染的独特风格,勤奋创作,潜心理论,深得道中三昧的精妙,贯穿时代精神于笔墨之间,形成了力度美、诗意美与哲理性融为一体的“鲁慕迅现象”。
     故乡人民养育了他,他又把美献给了故乡人民。
     先生一生历尽坎坷,在崎岖的艺术道路上自强不息,艰难跋涉,把画家梦演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先生获得此种境界之后,感慨之多,是不言而喻的。当我再次向老人祝贺时,他笑了……
      他圆了那个七彩的人生和艺术梦,他有资格笑!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情记忆】那个叫故乡的小村庄(现代诗)
8幅乡村油画,勾起农村娃家乡记忆,回味浓浓的乡情
​8幅乡村油画,勾起农村娃家乡记忆,回味浓浓的乡情
【文学评论】回望田园 守望心灵——读林兆丰诗集《田园放歌》/鲁学民
冰心玉壶|黄永玉先生乡情深长
人品渣到令人发指, 他却在犯罪时写下一诗, 被千年传唱, 妇孺皆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