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第1197期】【老区建设杯有奖征文】【长篇纪实文学连载】李伟恒、王怀安、梁光印丨豫西狂飙第一章



【长篇纪实文学】

豫西狂飙(第一章)

作者:李伟恒王怀安梁光印


第一章    挺进豫西
 
1
 
巍巍的中岳嵩山,挺拔高峻,气势磅礴,像高大威猛的武士,昂首挺胸,守卫着她脚下的这片土地;宽厚的箕山,连绵起伏,像伸开的巨大臂膀把她拥入怀中;滔滔的黄河,自西而东,从她身边流过……广阔的豫西大地,峰峦、沟壑、丘陵、河流、林莽、村寨,构成了她复杂多变的地貌。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孕育了勤劳、豪爽、强悍的人民;这里,地势险要,连接东西,成为自古以来经略天下者的必争之地。
1944年春,由于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性进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新的转折。中国战场的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通往东南亚的海上交通受到严重威胁。在中国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英勇奋战,收复大片失地,开始局部反攻。
1944年3月10日,日本中国派遣军制定《一号作战计划》,即为了打通平汉、粤汉和湘桂交通线,摧毁在华南的美军机场,保障陆路交通补给线的安全,调集重兵,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此战第一阶段是河南战役。3月16日,国民党政府军令部修正4日所作之《平汉线作战计划》,要旨为第一战区嵩山附近与日军作战。4月18日,日军8个师团14.8万人在其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大将的指挥下,向河南正面战场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河南战役爆发。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指挥18个军、约40万人仓促参战,除在洛阳等少数战斗中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抵抗外,大多数情况是一触即溃,甚至不战而逃。到5月25日的38天里,国民党军损失20余万兵力,失去郑州、广武、汜水、荥阳、新郑、巩县、偃师、洛阳、密县、长葛、禹县、登封、郏县、襄城、临汝、宜阳、伊川、许昌、郾城、宝丰、鲁山、伊阳、新安、孟津、嵩县、渑池、陕县、洛宁、卢氏等37座城镇,致使本已深受水、旱、蝗、汤(恩伯)祸害之苦的河南人民,又陷入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野蛮的血腥镇压之中。
远在陕北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时刻关怀着灾难深重的河南人民,制定了“发展河南、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河南战役爆发后的4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审时度势,致电“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令唐天际部向垣曲、博爱、孟县地区侦察,趁敌南犯后方空虚时,乘机开展豫北地方工作,以便将来可能时,开辟豫西工作基地。5月11日,党中央又发出《关于敌进攻河南情况下对河南工作方针的指示》,要求北方局、华中局、冀鲁豫分局及太行、太岳、淮北、豫鄂边区党委,迅速派遣干部党员赴河南新沦陷区发动群众组织武装,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河南地方党员应起来参加和领导人民抗战,保卫家乡。6月2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指示新四军四师、五师“应确定向河南发展,完成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30日,党中央向北方局发出《关于向河南发展的指示》,指示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组建部队挺进豫西登封、临汝、密县、禹县、鲁山一带和新安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
延安枣园的灯光彻夜未熄。
“一定要解救受难的豫西人民!”毛泽东语气坚定地对朱德、刘伯承两位老总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大搞‘反共’活动,大肆迫害共产党,豫西地下党遭受严重损失,我们只好撤回大批党员。国民党独霸豫西,苦心经营十余年。谁知道一个河南战役,国民党四十万大军几乎不战而逃,三十七天丢掉了三十八座县城,广大农村沦入敌手。我们一定要收复国土!”
“这次河南战役,国民党的假抗日、真反共的嘴脸暴露无遗。”朱老总也气呼呼地说。
“朱老总,咱们是不是让太行、太岳派两个健全小团,配备得力干部带两部小电台,组成八路军抗日先遣支队,挺进豫西,解救苦难的豫西人民,打通一条南进的道路。”毛泽东向朱德说出自己的打算。
“我同意。这好比是一把尖刀,一下子戳到敌人的腚眼上!”朱老总表示赞同。
“小平同志在太行山区主持北方局和一二九师的工作。我马上通知他抽调精干兵力,做好挺进豫西的准备。”刘伯承擦拭着手中的眼镜说。
“河南地处中原,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就是要在河南布上一个棋子,战略上要牵制日军西进,保卫大西北,同时还要起到沟通华中和华北、陕北的联系作用。”毛泽东指着军事地图说。

插图为:位于山西辽县(今左权县)的八路军前方总部与一二九师司令部纪念馆
 
2
 
太行山区左权县上麻田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三间草房前的空地上长着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几架豆角顺着棚架爬上了房顶。这就是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
1944年7月6日,在总部会议室里,邓小平和总部正、副参谋长滕代远、杨立三等正伏案分析敌情,研究开辟豫西问题。总部和一二九师的彭德怀、刘伯承首长去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后,主持总部工作、领导指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担就放在了北方局代理书记、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身上。他两眼布满了血丝,脸也变得消瘦。
邓小平在会议上说:6月30日党中央向北方局发出《关于向河南发展的指示》后,我们立即贯彻执行。一是积极开展豫北工作,使之成为开辟豫西的基地。二是太行区已集中豫西籍连排干部20余人,准备短期训练后派去豫西,同时晋察冀区也物色了一些豫西干部即将送来。三是拟由太行区组织一个豫西抗日支队,下辖两个团,每团四个连,深入登封、临汝和鲁山以东地区活动;拟由太岳区组织一个支队进至新安南北山地活动。四是请求中央抽调一批豫西干部派去河南。会议进行了研究,大家同意邓小平的意见。会后,邓小平以北方局名义就八路军开辟豫西敌后抗日根据地问题致电中共中央。
7月14日,邓小平和滕代远致电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并刘伯承,报告开辟豫西工作的准备和组建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的情况。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后,邓小平立即指示:通知皮定均和徐子荣速来总部接受任命和任务。
“报告!”皮定均、徐子荣猛然站在门口。俩人额上都淌着汗珠,虎虎生风地敬礼。
邓小平还礼,高兴地招呼他们:“快进来,你们俩来的好快啊!今天让你们来是有大事让你们干。你们看——”他指着地图,给皮、徐指示:“这就是豫西。郑州、洛阳、许昌、宜阳、登封、伊川、偃师、荥阳、巩县、密县、临汝、禹县、郏县等县。这些县在今年四、五月的河南战役中沦为日寇之手的,豫西人民正在受难。豫西也是我们南进的突破口。中央军委命令我们,在太行、太岳军区抽调精兵,各组织一支抗日游击支队,挺进豫西,阻止日寇西进的企图,完成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先遣任务。总部决定:抽调两个团共1700多人组成豫西抗日游击支队,任命皮定均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委兼豫西地委书记,方升普为副司令员,郭林祥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熊心乐为参谋长。团长及其他干部由你们挑选,队伍由你们组织,行吗?”
皮定均、徐子荣打个立正,朗声说道:“坚决服从命令!”
“豫西是山区,北有陇海铁路和黄河,南接伏牛山脉,东临平汉铁路,西有熊耳山,中有嵩山、箕山,地形复杂,便于开展游击战争。那里日、伪、顽、匪势力混杂,地主武装势力亦大,你们的担子不轻啊!你们要依靠豫西的地下党组织,要建立人民的武装,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滕代远说。
邓小平明确指出:“开辟豫西的任务是很繁重的,也是困难的,但如果我们把这个任务完成了,对中国革命的战略意义是很大的。我若占有中原,将来发展前途很大,就现实意义说,它也是现有八路军、新四军地区的重要屏障。现在只能派去小部队伍,以后再增派队伍去。我们领导者应当看到困难,在思想准备上要充分、谨慎地工作。”
他强调指出:“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须有正确的政策:发展方针是独立自主的方针,发展自己的武装,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要创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发动人民群众,改善群众生活,减租减息,为我党在那里建立根基;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群众会起来拥护你们,支持你们。”
杨立三紧接着说:“为了不给豫西人民增加负担,总部决定,把太行军区历年积蓄的银元都拨给你们。另外,每个战士发一套新军装、一副缴获日军的牛皮子弹夹。”
“谢谢总部的关心。”皮定均激动地说。
邓小平叮嘱皮、徐:“你们要立足于自给自足,不足部分用银元购买。同时,独立自主的精神不是横冲直闯,蛮干是不对的。你们到那里不要乱打汉奸,要和能够抗日的地方武装尽量搞好关系。打仗不一定大,但要打出影响,让老百姓服气。”
皮定均信心十足地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坚决彻底地完成任务!”
徐子荣也满怀激情地说:“感谢总部和北方局首长的关心,我们一定勇挑重担,时刻牢记首长的教导,不辜负党和河南老乡的期望!”
8月3日,邓小平和滕代远致电毛泽东等,报告太行军区2个团及70名军政干部开赴豫西已准备就绪,惟渡河发生极大困难,因敌人河防甚严,现准备从垣曲、济源过河,如再困难时可设法从水东走。
7月25日,党中央发布向河南敌后进军的全面部署和政策指示,指出八路军和新四军从北、东、南三面进军河南,中央在延安组建部队和干部队向河南发展。
遵照党中央“发展河南,绾毂中原”的伟大战略部署,八路军、新四军有关各队组建部队,高举抗日救国大旗,陆续挺进河南,迅速创建根据地。
7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派部队进入黄河以东,组成水东独立团,开展游击战争,后又派一个团到水西地区开辟抗战局面。
6月20日,彭雪枫率新四军第四师挺进津浦路西,消灭日伪联军,建立三个抗日县委、县政府。9月11日,在夏邑县八里王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英勇牺牲。中央任命张爱萍接任四师师长。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四师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8月下旬,新四军五师李先念师长派豫南游击兵团北渡淮河,打击敌伪顽军,两个月开辟了豫南抗日根据地,然后又向豫中发展。
8月底,邓小平听取郭林祥关于豫西抗日游击支队组建及渡河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他在谈话中说:“建立豫西支队前往豫西,这一行动对于打败日军的侵略,使华北、华中根据地连成一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央特别强调要注意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及军事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的一些具体政策。只要你们坚定地执行党的政策,去后打一些胜仗,群众就会信任你们,就一定能扩大武装,建立政权,开辟根据地。”

插图为:新组建的豫西抗日游击支队部分干部在太行山根据地出发前合影,二排左起为张介民、王子波、熊心乐、徐子荣、皮定均、周道,前排中间右为方升普,左为钟发生,方升普上方为王诚汉
 
3
 
经过一个多月的周密筹备与紧张训练之后,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亦称独立支队、先遣支队、第一支队、皮徐支队)组建起来了。除了皮、徐、方、郭、熊由总部任命外,各团、连、排干部也都配齐了。三十五团团长王诚汉、三团团长钟发生都是有勇有谋、能打硬仗的虎将。对战士也是精挑细选,觉悟高,身体壮,打仗勇敢,多数是豫西、豫北籍的。这是一支斗志旺盛的1700多人的抗日队伍。
“这真是一支铁军!”皮定均对自己组建的队伍很满意,禁不住自豪地说。
“是不是一支铁军到战场上才知道。”徐子荣也高兴地说。“对,是骡子是马,牵出去遛遛就知道了。”皮定均握着拳头说。
这时,地委组织部长史向生带领的先遣工作队,派往豫北济源县和豫西孟津县探路的人员回来了。先遣支队的行军路线确定下来了,沿太行山向西南,先到山西省阳城的太岳四分区司令部驻地,再南下济源县渡过黄河。
9月6日清晨,林县郭家园的打麦场,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的将士们全副武装、整齐威武地排列在麦场中央。皮定均满怀激情地牵着他的大青骡子,和牵着各自坐骑的徐子荣、方升普、郭林祥、熊心乐立在队伍前头。场周围站满了太行军区前来送行的战友和群众。
支队南征誓师大会在雄壮的军歌声中开始。皮定均司令员站在高台上,精神焕发,神采奕奕。他用那宏亮坚定的话语为出征的战士致词:“豫西抗日游击支队的指战员,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誓师南征,勇往直前,挺进豫西,消灭敌伪,收复失地,建立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豫西人民!”
战士们高呼:“消灭敌伪,解救豫西人民!”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送行的干部代表向皮定均等说:“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皮定均朝队伍一挥手,高声道:“出发!”
一杆“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支队”的大旗随风飘扬,游击支队出发了。军区的战友和村里的群众在依依送行。皮定均和徐子荣、方升普、郭林祥牵着坐骑向前走着,不停地向人们挥手致意。皮定均瞧见怀有身孕的妻子张烽挺着大肚子站在路旁正深情望着他,他走到她跟前说:“你怎么又来了?”
“我来送送你。老皮,在外边要注意身体,你那胃病……一定不能让饿着。”妻子拉着丈夫的手说。“你放心吧。只是我这一走,也不能照顾你。”皮定均带着愧疚说。
“放心吧,我会自己照顾自己。”张烽两眼闪着泪花向丈夫挥手。“放心吧老皮,等我们回来,嫂子准会给你生个大胖小子。”方升普在皮定均身旁打趣说。
“是生出来一个小皮猴子。”郭林祥笑着说。
“我们走啦。”皮定均勒过骡缰绳,示意徐子荣、方升普、郭林祥上马,又对张烽说了一句:“记住,生孩子要吃红糖、鸡蛋。”说罢,两腿一夹骡腹,飞驰前去,徐、方、郭飞马紧随而去。
 

插图为:皮定均司令员1944年挺进豫西前在太行七分区时留影


4
 
山峰一座连着一座,战士们都是满头大汗,急步奔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正午的太阳炙烤着他们脚下的地面,白晃晃的日光照得人头皮发懵,疲劳饥渴正在考验着急行军的队伍。
政治部主任郭林祥用毛巾擦一把脸上的汗水,挥动拳头给战士们鼓劲:“同志们,加快速度,耐住饥渴!行军迅速就是胜利的保证。”
徐子荣也擦一把汗水,说:“我们能不能胜利完成任务,就看我们的铁脚板能不能每天拿下一百多里路。”战士们一听政委的话,马上提起劲来,齐声答道:“能!”徐子荣会意地笑了。
皮定均牵着他的青骡子,跟着特务连行进的行列,登上陡峭的山岗上。他看了一眼走得气喘吁吁、衣服透湿的特务连连长王金山和指导员张静波,对身后的警卫员刘忠英说:“把壶拿过来。”刘忠英跑上前去将水壶递给皮定均。皮定均叫住王金山、张静波:“喝一口提提劲。”他把水壶送到王金山面前。王金山摆摆手,“我不渴。”
皮定均虎起了脸说:“这是命令,喝!”王金山伸手接壶,仰头喝了一口,咧嘴一笑,将水壶递给了张静波。皮定均大声命令:“喝,大家都喝!”张静波见状,赶紧抽了一口,将水壶递给了老侦察兵王铁山。水壶在战士中传递,喝过的战士都咧着嘴笑,朝着皮司令笑。“酒,酒…”他们的脚步轻快了。
9月中旬,皮徐支队到达晋南阳城,太岳四分区司令员唐天际热情接待,并对皮徐说:“奉中央和北方局命令,我们分区部队已拔除了从这里到济源黄河岸边的敌伪据点,并有小分队在岸边接应你们,预祝你们渡河成功。”唐司令员还请支队的同志吃了一餐黄河鲤鱼。支队在阳城休整三天后南下济源,到了王屋镇,离黄河渡口只有一天的路程了。部队在村外的晒场上露宿,急速行进了一天的战士累得倒头就睡。黑夜里只有知了不停歇的鸣叫和偶儿传出几声隐隐约约的狗叫声。
刘忠英提着一盏马灯在前面引路,皮定均在晒场上转着巡视睡梦中的士兵。嗡嗡的蚊子飞舞,困乏的战士连蚊子的叮咬也不知道。皮定均不时地用手扑打在战士脸上乱飞的蚊子。连日的急行军,战士们都累得疲惫不堪,前面还有更艰苦的路程。他心疼,心急,心里不停地思考着明天的路程。
值班参谋跑过来向他报告:“司令员,中央军委急电!”
皮定均一把抓过电报,就着灯看,是毛泽东主席9月20日2时发给皮、徐的电文:
据内线情报,敌军正调动部队去控制黄河防线,两日内似有封锁渡口迹象,你部接电后必须星夜渡河。
皮定均急忙召集徐子荣、方升普、郭林祥等开会。他激动地说;“军情急如火,我们要披星戴月,象一支利箭飞向黄河岸边!”
“下命令吧,时不我待。”徐子荣说。
皮定均吩咐刘忠英:“通知各团,马上集合出发!”
茫茫的夜色下,部队在弯曲的山路上神速急进……
 
5
 
经过连续一百多里的急行军,皮徐支队在9月21日抵达济源县杜八联的蓼坞渡口一带。远远望去,波涛滚滚的黄河水,像一条黄色巨龙,从西天奔腾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望着夕阳下的黄河,战士们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他们为眼前的壮丽景色感染,热血沸腾。他们笑意写在脸上,大声地哼起了《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月色朦胧,蓼坞村东河清渡口一片茫茫。在渡口附近的树丛中,皮定均、徐子荣、方升普、熊心乐在观察对岸的情况。皮定均拿着望远镜在望:黄河南岸的邙岭与北岸的王屋山隔河相望,两岸边的悬崖峭壁像刀削一般。对岸渡口附近的山坡上亮起一线昏黄的灯光,河中的小沙洲也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他把望远镜又递到徐子荣手中。宽阔湍急的河水,壁立陡峭的河岸,使他们第一次领略了人们危言耸听的“黄河天堑”其实不虚。带领部队飞渡黄河天堑,既是了不起的壮举,也是对他们的严峻考验。
先行来到渡口的先遣工作队史向生等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他们通过地下党对南岸的伪军做了工作,四周山头已派民兵放哨,船和水手都找好了,但只有四条渡船。
“走,咱们一块看看去。”皮定均说罢,和史向生、徐子荣等人向渡口走去。
在前方不远一个较为隐蔽的河湾里躺着四条小船。王诚汉带着几十个战士已来到渡船边。“王诚汉,快把你的宝贝东西拿出来!”皮定均向王诚汉吼道。王诚汉咧嘴笑笑,忙吩咐战士们,“快绑上!”战士们听了都笑着跑着从一旁的地上拿起一个个葫芦往船帮上绑。徐子荣、方升普、熊心乐终于看明白了。“王诚汉,这办法是谁想出来的?”徐子荣高兴地冲着王诚汉嚷开了。
王诚汉腼腆地笑笑,说:“前天在行军途中,看见路边的水塘里小孩抱着大葫芦打水仗,人爬在上面也不会下沉,我就想着这东西说不定对我们过黄河有用处,就去问,一问,老百姓家家都有很多葫芦。我就带战士去买了许多,每个战士两个。”
“让葫芦助八路军过黄河,这真是奇迹!”皮定均高兴地说。
渡河的准备工作很快完毕,水手们握着船桨已在船头等候。皮定均亲自鼓励船上的水手,并把部队带的酒送给他们。支队指战员齐集在渡口,手握着武器,眼望着波涛滚滚的河水,静静地等待着渡河的命令。
“上船渡河!”皮定均发出沉重有力的命令。第一船的战士们在副司令员方升普的带领下,纷纷跃上船头。迅即,船上人满,小船冲向了惊涛骇浪。
皮定均一直就在渡口边上站着,他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觉得在岸边等待了很久很久,特别是中央军委那封加急电报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紧张。不久,他看到南岸邙山岭上终于燃起了三堆大火,渡河先头部队安全到达南岸,他那颗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岸边的人们都露出喜悦之情,发出一阵轻声的欢呼。
渡河顺序已经排好了,队伍井然有序地登上木船。在水手们低沉有力的黄河船夫特有的号子声中,在惊涛骇浪中,满载着八路军将士的木船向对岸驶去。渡河总指挥皮定均躺在河边的巨石上入睡了。警卫员刘忠英想推醒他,史向生向他摆摆手,轻声说:“司令员一直没休息好,困得要命,还是叫他睡一觉吧!”史向生和刘忠英把一件毛毯轻轻地盖在皮定均身上,让他安睡。
“司令员。”史向生轻轻推醒了熟睡中的皮定均。“唉!我们多想让你再睡一会儿啊,你已经快一夜没合眼了!”史向生不好意思地说。
皮定均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是最后一船吗?”他轻声问。“这是倒数第二船了,队伍快完成渡河任务了。”史向生激动地对他说。
皮定均兴奋地对电台台长顾玉平交待任务。之后招呼众人,“上船过黄河啦!”他登上船头,向一直在河岸为部队送行的杜八联党员干部挥手告别。在水手的号子声中,大家齐心协力地划起木浆,渡船轻快地向对岸冲去。弥漫在周围的水雾渐渐飘散开了,南岸的悬崖峭壁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了。皮定均站立在船头,迎着狂风,凝神地注视着对岸翘首以盼的战友们,心情格外激动。
等船靠了岸,皮定均飞身跳下船来,理了理被狂风吹得有些凌乱的军装,向人群快步走去。这时在南岸的支队领导们也迎了上来。皮定均激动地对他们说:“我们已经胜利地飞越了黄河!我们成功啦。”众人也鼓起掌,兴奋地说:“对!我们成功啦!”
战士们早已打开了一坛坛白酒,排开了酒碗,斟上了酒。皮定均大步上前,端起一碗递给了船老大说:“兄弟,干了它,好暖暖身子骨!你们这次为八路军立了大功,我代表支队全体同志谢谢你们!”其他领导也端起了一碗碗酒,敬给水手。
水手们眼含热泪,把碗里的酒一饮而尽,都抱拳说:“八路军同志,我们只有一个希望,你们过了黄河要多杀鬼子,为乡亲们报仇啊!”
皮定均翻身上马,率领着队伍继续向南开进。
队伍来到一个据点前,里面的伪军保安队和士绅们早在那里恭迎他们多时了,一见队伍过来了,忙请皮司令讲话。
皮定均看了他们一眼,威严地说:“我们八路军是来解救受苦受难的豫西人民的!咱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的枪口一致对外,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这个地方,我们八路军会经常来往。今天我们初次见面,订个君子协议——”他向史向生说:“落款签上我的名字。”
“长官说得是,长官说得是!一定照办,一定照办!”伪军和士绅们一见开过来这么多八路军,忙鸡啄米似的点头哈腰答应了下来。
“等我们的队伍走远了,还要向我们放上几排枪!“皮定均突然放出了一句让伪军和绅士们大吃一惊的话。“长官,打死我们也不敢!”伪军们说。
“你们朝着我们放上几排空枪,也好向小鬼子做个交待嘛!”皮定均笑着对他们讲。
皮定均带着队伍迅速消失在山岭中。伪军们直到快看不见他们时,才胡乱地朝天放了一阵排子枪,应付了事。
 

插图为:济源市河清口渡河处纪念碑

6
 
在洛阳日军一○○师团部作战室里,师团长林芳太郎中将正在召开作战会议。日军佐官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听着林芳太郎训话。林芳太郎40多岁,矮矮的个头,肥头大耳,嘴上留着仁丹胡,笔挺的将军服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勋章。他手拿指挥棒,在军事地图上指指划划,在给他的部下分析黄河沿线的形势:“八路最近在黄河防线活动频繁,郑州段已经防守好了。可前一段时间有一股土八路流窜到洛阳附近,被我大日本皇军赶过黄河。最近风闻又有土八路要强渡黄河,在座各位须多加留心,防止土八路向豫西方向流窜。”
这时,一个日军中佐跑进了作战室,慌忙向林芳汇报:“大太君,大事不好,一股土八路从河清口渡过黄河,向西流窜去了!”
“什么时间?是小股流窜,还是大部队行动地干活?”林芳追问。“今天早上,不,不,是昨天夜间……有好几千,不,不,有上万人。”中佐吓得哆嗦着,话语结结巴巴地说。
“你的,为什么不带队伍阻击?”林芳恼火了。“这……”中佐开始撒谎,“八路狡猾狡猾地!黄河岸一家地主家死人了,他们就化装成良民,抬了一口大棺材,乘船过黄河。他们一上岸,乘我们不备,从棺材里拿出武器狙击我们,然后夺路而逃。大太君,八路大大地坏,统统死啦死啦地!”
“皇军伤亡地多少?”林芳气得脸都快绿了。“伤亡地没有……没有……”中佐底气不足了。
“蠢猪,你的,死啦死啦地!”林芳怒气冲冲地朝中佐脸上连抽了十几个耳光,有气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他实在搞不懂,日军防守如此严密的黄河防线上,八路军是如何强渡黄河的。他猛地反应过来,对在座的日军发布了作战命令:“你们带人追击八路,追击八路!”“哈咿”!几个军官应声而出。
大队鬼子急急忙忙赶到渡口时,早已晚了半天。鬼子们抓到了几个水手,进行拷打,水手们口中只有三个字:“不知道!”他们又追查到守渡口的伪军那里,伪团长说:“太君,八路化装成良民,抬着棺材戴着孝,一到渡口,就从棺材里拿出枪打人。八路狡猾,谁防他们这一手啊!”鬼子又追问老百姓,老百姓说得更玄乎了:“八路军是天兵天将,腾云驾雾过来了。这是佛祖显灵啊!”鬼子们一头雾水,只好悻悻而去。
支队过了黄河之后,洛阳日军马上出动300多人进行截击。支队毅然向西穿插,走了十几里路,碰上200多个伪军前来阻截,支队一个猛冲,伪军就溃败了下去。孟津县横水镇的鬼子从据点跑出来,用机枪扫射。皮定均让队伍拉开距离,远离据点,向西进入新安县南下,同时命令三团团长钟发生带领两个连队掩护支队前进。
钟发生带着四连、六连利用成片的高粱地,边打边撤,交替前行。当他们飞速爬上山顶,日军就不再追赶了。钟团长收拢了队伍,忙招呼大家:“快走,我们快去追赶大部队。”
皮定均、徐子荣率领支队越过陇海线,由新安县磁涧折向东南,一鼓作气,涉过洛河、伊河,进入伊川境内,踏上了豫西腹地。
沿途所见,尽是荒芜的土地,逃荒的难民。村落里,老百姓家破人亡,野草丛生,尸骨遍地。树都剥光了皮,露出白花花的树干。一群群乌鸦在路边争食饿殍,窥着路上面黄肌瘦、摇摇欲倒的人。一个个紧闭的石寨土围上不断传来杂乱的枪声。队伍在无比凄凉的气氛中行进。
这天,支队来到一个村庄外的树林里休息,皮定均等走进村子,随便走进一家院子。院子里长满了蒿草,有一人深,院墙、房屋被敌人炸毁了,几个大人小孩蜷曲在黑暗的角落里。一个男人向他们哭诉:“这庄子不到二百户人家,鬼子来过后,大伙死的死,逃荒的逃荒,卖儿卖女,被抓壮丁,没剩几个人了……”
皮定均听了之后,没说一句话,从衣袋里掏出几块银元分给几个大人,扭头领着几个战士走出院子。他眼睛红红的,发出沉闷的命令:“继续前进!”队伍又继续东进……

插图为:在日寇铁蹄践踏流离失所的百姓

作者介绍:

李伟恒,河南省汝州市大峪镇人,生于1974年,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会会员。历时四年创作长篇纪实文学《豫西狂飙》,另有通讯、报告文学、散文等在报刊发表。


王怀安,194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河南省党史研究室处长,参与编著出版《中原解放区》等著作。


梁光印,1942年生,郑州市登封市白坪乡人,曾任登封县抗日县政府儿童团团长,曾就职于郑州市公安局、郑州市土产公司。退休后致力于豫西红色宣传,著有《白坪春秋》等书。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呕心沥血辟新区——忆徐子荣同志在豫西
八路军豫西独立支队河清渡河记事
开国中将三顾茅庐,此人送八窑洞武器,将军感动道:我认你做大哥
皮旅命运让人揪心,战争却能创造奇迹
剧本网
中原突围时,他是“皮定均旅”的政委,虽没有军衔但评价很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