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善若水”都听过,那到底啥意思?其实很简单,只是被人误解了

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积是被水覆盖,不过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0.26%,因此我们需要珍惜水资源,并且关于地球上的水是从哪儿来,也还是个未解之谜。

众所周知,水是没有颜色的,古时候人们也常将君子的品德与水联系起来,现今不少人将“上善若水”当自己的网名,可这四字成语到底是啥意思?其实很简单,只是被人误解了。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很多人以为“上善若水”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出众,应该像水一样绵延不绝,是这个意思吗?

老子曾对孔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上善”指的是至善、极致的完美,至善应该像水一样,水润泽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至柔又能包容万物,即使是众人都厌恶的环境,水也能生存,因此水接近于道的界限。

道家的思想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涉、让民众自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并不是一个消极无为,一个国家的建立,要做的就是走向富强,想要富强就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只要在规律内,就什么都可以做,那么就不要妄为,最终反其道而行。

“海纳百川”、“水滴石穿”等都是水自己的能力与高尚之处,不干涉“水”,水的作用不可估量。老子因此认为真正的善就是不与谁争执,不张扬不高调,保持心中的纯粹,懂得包容,而这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无论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还是如今的缤纷时代,每个人都渴望发声,都渴望受到关注,通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并且人们还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使是极致的善,超过了一个界限,它同样是场灾难。

因此又出现了“上善若水,中善若火,下善若石”。“中善”不像水像火,火能温暖身边的人,并且照亮黑暗,但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火亦能灼烧人;“下善”像石头,石头的存在是比较微妙的,如垫脚石、绊脚石。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是我国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为师-----浅谈中国文字
道德经|上善若水,真的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道德经》读书笔记(11.1)——再谈什么是“有无”?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我读《道德经》: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挑人毛病?
丘处机:学道之人首戒乎色(图)——道德真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