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文彪和他的“库布其沙漠发展模式”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形内侧顶端的黄河南岸.

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总面积约145万公顷库布其沙漠,在王文彪的面前,变了模样。

“我的梦想是让更多的沙漠有绿洲 让更多的沙漠有生活。”

“把生态当生意做,把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当成一种商业去做”,对于沙漠的治理,对于生态与商业之间博弈与权衡,王文彪有着自己的思考。

这位国内商人不一般,荣获“终身成就奖”。有人这样评价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提出了“2030年世界耕地荒漠化零增长”的目标,而其目标的决策依据就是来自于亿利资源所创造的中国库布其沙漠发展模式。

2016年10月16日,在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2017年12月5日,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布的地球卫士奖“终身成就奖”。

王文彪是亿利资源集团的董事长,亿利资源是从内蒙古走出去的民营企业。王文彪的获奖,源自于他和亿利资源集团在中国北方的库布其沙漠长达28年的治沙扶贫之路,源自于他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生态产业扶贫模式。长时间以来,比起赞誉,王文彪收到更多的是“不理解”与“不支持”。有人说他是“英雄”,但更多人却叫他“治沙狂人”、“疯子”,因为从摔破“铁饭碗”选择年亏损500万人民币盐场的那一刻起,他就变成了常人眼里的“异想天开者”。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带头人,到摘取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他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王文彪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让我试一试”

王文彪, 1959年12月出生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边缘附近的一个小村子。从小他就经历沙进人退的一幕幕悲剧,狂沙肆虐、土地沙漠化的影响深深触动年少的王文彪。

师范学院毕业后王文彪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教师不久,他当上了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王文彪成了全家人,乃至全村人的骄傲。然而,正值风华正茂的王文彪却不屑这个“铁饭碗”。一年后王文彪毅然向领导提出,把自己的岗位调到沙漠中一间频临倒闭的盐厂做厂长。

领导非常诧异:“你为什么要去那里?脑子没有进水吧?!要知道,现在一大堆人正紧盯着你的位子”“什么?当场长?前几任场长都撂挑子不干了。你能做好吗?”面对领导的不理解,他只撂下一句话:“这个盐厂资源丰富,你让我试一试。”

1988年5月8日,王文彪走马上任,到库布其沙漠里的杭锦旗盐场任场长。时年王文彪28岁此后长达28年的治沙扶贫之路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当时,盐场每年亏损500万元,几乎要破产;盐场18平方公里的盐湖被黄沙覆盖,生产设备也被埋了一半。

    报到的第一天,接他的212吉普车就被捂在了距离盐厂不到100米的沙子里动弹不得,他是在清理掉一大堆沙子后才进入场子的。“汽车刚进门又撞上了沙堆,‘轰’的一声就抛锚了”王文彪清楚地记得。

    在巡看盐厂的盐湖,王文彪发现这是个盐碱硝共生湖,蕴含丰富的盐、芒硝、天然碱等化工资源,一旦顺利开采,其价值不可估量。然而,盐厂常年被风沙所困,周边交通不便,几十万吨产品堆在仓库无法运出。尽管企业距离火车站直线距离仅有60公里,但因为没有道路,只能绕道300公里,不多的利润就这样浪费在运输上。此时的盐厂面临破产的命运

盐厂的现状和周边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刚刚上任的王文彪认识到:“必须向自然宣战。不是我们制服风沙,黄沙被我们踩在脚下,就是我们向自然屈服,风沙把我们连人带场给埋葬!”

时的王文彪可谓血气方刚、充满激情。为了改变盐场的环境,他带领盐厂职工开始大规模种植树苗。然而,谁曾料到,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长势正好,突然一夜间狂风吹来这些树苗就会被连根拔起。茫茫沙海中挖坑种树,成活率连10%都不到

创造“大漠奇迹”

如何让沙漠有生命?经过与治理沙漠的专家学者畅谈,王文彪认识到:“关键是方法与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用价值观取向来推动技术创新。”王文彪把盐场的命运与当地百姓的命运联系起来,带领当地百姓与沙漠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殊死搏斗。

常言道,方法大似气力。经过3年的摸索,王文彪探索出一个“网格固沙”法——沿路种植沙柳、沙枣、杨树、沙棘等沙生植物,用芦苇和沙柳等扎成网格防风固水,分而治之。这样,种树的成活率提到了60%,可一亩地的成本高达1000元。

一次,一瓶没有喝完的水,引发了一场技术大革新。亿利资源集团沙漠治理生态修复总工程师韩美飞发现,把水往沙子上倒,沙子就会下陷,出现一个水坑。受到启发,亿利集团发明了水枪,利用水的压力,瞬间在沙丘上冲出一个洞,还能控制洞的深浅。这样一来,树苗种到一米深,即便四周没有屏障,也不容易被流沙带走。这个技术,颠覆了网格化治沙的老办法,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经过与黄沙的反腐较量,渐渐地,盐厂周边像脱缰野马般的黄沙被驯服了——黄沙不仅被牢牢固定下来,而且沙漠渐渐后退。

王文彪治沙种树,不但让盐厂恢复了生产,还扭亏为盈,第三个年头净赚了120万元。接着,为了解决每年因沙漠阻隔绕路而行产生的高额运费,使企业能够存活下去,王文彪决心修一条公路,以便把厂子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以前,没有树木的遮挡绿草的保护,建好的穿沙公路数次被风沙掩埋,为此,王文彪带领亿利资源集团投入7500万元

经过 1000 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1999年10月,第一条打通闻名遐迩的库布其柏油马路建成通车——一条长达65公里的穿沙公路牢牢横亘在一望无垠的金色沙面上。别小看这一条穿沙公路这条在黄沙里绵延穿行的公路被人誉为“大漠奇迹”,它不仅为杭锦旗盐场每年省下2000多万元运费成为当地农牧民走向外面世界的“生命之路”,而且揭开了库布其大规模防沙治沙的序幕。

为了防止沙漠再次吞噬公路,在政府的支持及周边群众的协助下,王文彪和员工、乡亲们一起努力在公路两旁利用网格沙障加宽加固防沙林。与此同时王文彪带领他的团队引进胡杨,利用胡杨生命力繁殖力强的特点来改善公路两边的沙漠环境。

为了保住穿沙公路,2000年8月和2001年7月,王文彪两次投巨资在穿沙公路两侧飞播优质牧草120万亩。此举为沿穿沙公路两侧绿色长廊的形成夯实了基础。2000年11月,退牧还草,保持当地生态平衡,王文彪出资兴建首批100户(340人)、占地5.5万平方米的生态移民新村,退牧还草约27万亩。

演绎甘草硅谷

此后,从治沙中尝到甜头的王文彪开始深耕“绿色经济”想方设法带领当地人民勤劳致富。在发展主业的同时,王文彪在全国首创“治沙+发电+种植+养殖+扶贫”的生态光伏产业,并以各种方式广泛开展体验、认知、教育式的沙漠生态旅游。此外,在库布其沙漠的边缘,他还建立甘草、苁蓉等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

为了进行沙漠经济开发,他找来专家,研究何种经济型农作物能够适应这里的恶劣环境。经过深入探讨和实践,他们发现能够适应这里的环境且有可观经济效益作物首推甘草甘草耐旱,生命力强,同时它还是重要的中草药”,“还可以向外输出技术和种子赚钱”。比如,一棵经过改良的甘草,治理十几平方米沙土不说,三到五年还能造出一块有机田,在深加工之后,价值更是翻了几十倍。种植甘草既可以开发利用甘草的药用价值,还可以绿化这里沙漠,可谓一举得。

既能治沙,又能创收,亿利集团开始大规模推广这个绿色产业。1999—2001年,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王文彪率领2500名亿利人“五荒” 处女地种植以甘草为主的中蒙药材近200万亩,围封补播苦甘草30万亩。在甘草大规模种植并投入药用生产后,按照《中蒙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亿利集团对能够适应这里极端环境甘草、苦甘草、麻黄、锁阳、黄芪和菊芋等沙旱生优质药用作物建立生产基地进行GAP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几年下来,亿利资源集团以沙旱生药用作物为突破口,竭力推进以绿色中蒙药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很快,沙漠中几百万亩中草药基地给亿利资源集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经济效益直线飙升王文彪当初提出“演绎甘草硅谷,打造绿色舰母”的目标变为现实, 不仅完成了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也实现了他的“376”夙愿2006年,累计完成建设投资30亿元,完成销售收入70亿元,实现利润6亿元。这一创举不仅使他的亿利资源集团成为中国西部顶尖企业之一,而且成为中国治理沙漠功勋卓著的企业。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绿色中蒙药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创造经济效应的同时,还保护了长达242公里的黄河,使该地区的生态实现了平衡,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虽然在过去的岁月里,王文彪率领他的亿利集团在生态治理和对极端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这仅仅是他实现绿色中蒙药现代化夙愿的开端。

创造 “库布其模式”

从曾经的“死亡之海”,到今天的“经济绿洲”,亿利集团改造库布其沙漠之路走过了近30个年头。期间,在发展主业的同时,王文彪带领亿利资源集团先后投入10多亿元用于治沙技术研发,培育了1000多个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生态种子通过市场化机制,先后投资300多亿元,携手沙区群众发展沙漠生态产业,让十几万贫困老百姓走出荒凉沙漠,走进富裕生活,创造了闻名全球的“库布其模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成功打造出以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围绕六大产业,构筑起300多亿元的沙漠经济体系绿化库布其沙漠6353平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沙漠总面积7千分之1、全国900分之1的土地。当地土壤面积从5000亩变为300万亩,沙尘天气减少了95%,降雨量从不足70毫米/年,增加到310毫米/年,生态资产从负值变为4000多亿元人民币,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

王文彪的“库布其模式”,让过去的“沙窝窝”成了现在的“香饽饽”。在他的带领下,沙漠农牧民已经从“生态难民”变成“生态富民”祖祖辈辈沙里求生的农牧民,如今纷纷转型为股东、工人、小老板沙地转租受益者。库布其沙漠地区10多万群众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392元增加到2015年的14000多元。

放眼望去,5条全长343公里的公路纵横交错,将广袤的沙漠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牧民们对穿越沙漠的“生命之路”有着特殊的感情“以前到旗里要穿沙漠、渡黄河,得用一天多时间;现在一踩油门,一个多小时就到!”大漠通途,王文彪让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王文彪对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还有效遏制了北京地区的沙尘暴,保卫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总面积约145万公顷的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是距中国北京最近的沙漠。在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北京地区空气质量也随之得到了改善。

墙内开花墙外香

王文彪的治沙理念和实践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在世界舞台上也获得了一致赞誉其创造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被视为“中国生态名片”,被确定为向全球推广的沙漠治理典范据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提出了“2030年世界耕地荒漠化零增长”的目标,而其目标的决策依据就是来自于亿利资源所创造的中国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2011年7月9日,来自联合国、10多个国家的多位部长等500多名嘉宾齐聚库布其沙漠七星湖畔,共同探讨全球荒漠化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2012年6月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亿利资源企业所缔造的“库布其沙漠生态文明”被列为联合国“里约+20”峰会重要成果向世界推广,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获得了环境与发展奖。这是联合国40年来首次给企业家颁发环境方面的唯一大奖。

2013年9月23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期间,王文彪荣获联合国颁发的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2015年7月28日,中国第七大沙漠三分之一绿化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的“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至此,中国大力发展沙漠经济治理模式获世界标本意义。

2016年10月13日,库布其沙漠迎来了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记者团,记者团经过实地踏访,对于横亘在沙漠里的公路,尤其对沙漠里的“一抹抹绿”惊叹不已。一名记者感慨:“真的没想到在中国库布其沙漠还会有如此绿意盎然的景致!”巴基斯坦新闻代表团团长苏海勒·萨瓦尔·苏丹认为,库布其地区的沙漠治理,对巴基斯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巴基斯坦境内有着广袤的沙漠,欢迎中国企业到巴基斯坦投资,输出经验和技术,将更多的沙漠变成一片片绿洲。”

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亿利资源荣获“2016年中国能源环保创新企业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是:这家企业用半个世纪的坚守,沙漠绿洲由梦想变成了现实。治沙绿化,用心血和汗水写出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新故事。她不仅在沙漠中造出了绿洲,创造了绿色就业岗位,还产出了绿色果蔬和绿色能源。

    库布其治沙,在曾经的死亡之海上,书写着绿色的传奇。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超过100万人次。来自联合国的财富报告印证着中国人民在沙漠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丰硕成果。

    央视2018年8月9日报道:探秘库布其:牧民新村靠沙吃沙 搬出一片新天地。”整齐的街道,宽阔的道路,沿街开着牧家乐,院内搭好了蒙古包,很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车……这里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旅游旺季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如今,这里的村民在放弃了传统放牧生活之后,在大漠深处以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上了靠沙吃沙的“生态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库布其沙漠变绿洲,他收获了上百亿元的生态财富
亿利资源集团在沙漠里创造绿色奇迹: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告别黄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调查
王文彪:防治荒漠化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创举http://www.epchina.com/
王文彪大漠里的商业革命 --亿利集团王文彪
全球首个区块链治沙种树平台上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