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婚姻:难道不是女人的最终归宿?

陆琪曾经说过:爱到婚姻,是付出,更是收获。因为婚姻,是对彼此生命的一种理解。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婚礼进行曲奏响的那一刻,这是多么动听的真情呼唤。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之时,每个女人无不认为这就是爱情的最好归宿美好的爱情,终于步入了永恒的爱的伊甸园

    沐浴在爱的怀抱中,女人会因爱而美丽、动人,所以,结婚时的女人,是最幸福、最美丽的人。她心里在想,接下来,世界上最好美的事情就是和她的爱人相濡以沫、无怨无悔不弃不离、慢慢变老;她在默默地想,谁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谁说世间没有真情?我有信心经营好我的婚姻。 

然而,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爱情至此戛然而止——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现实的,之前的爱情是浪漫的。当花前月下变成了柴米油盐,喃喃私语变成了锅碗瓢盆奏响曲。争吵、和好;平淡、厌倦;磨合、冷战,曾经的泪,曾经的笑,曾经的爱怜,当一切改变了模样,当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天长日久,以往残存的那点激情渐渐消耗殆尽之时,两个人的世界再也找不到爱情。

于是,怀揣虚幻美梦的女人习惯了一个人的寂寞,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找寻那个可以蜷缩的角落,任由泪水滴落。也许会问自己:当初怎么和他结婚了?他还是当初的想嫁的那个人吗?还有退路吗?为了孩子,为了面子,咬咬牙,为了那份责任,不得不继续维持已经名存实亡的婚姻。

曾有人说:如果我有女儿,我愿意她成为钟楚红,用尽一个美丽女子的天分,嫁入豪门;愿意她成为刘嘉玲,纵然心无城府,但也可以开开心心地活色生香;我只是不愿意她成为张曼玉,如此高贵,却始终寂寞。因为,人们始终只把她当作艺术品去欣赏对待,极少会用眼的余光窥视艺术品的背后的空寂生活。

张曼玉自己也愿意坦白:母亲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孩,从小就被父母认为多余。后来嫁给了一个男人,最后又被这个男人抛弃。自己从小常常倍感孤独,似乎很多感受都在验证当初那份孤独。商人们一定爱极了张曼玉这个角色因为他们大可不必费尽心机,绕着弯子与她签下合同——代言期间,不许恋爱、结婚、生子

    一个女性身心倍感疲惫之时,妨把目光投向大洋的彼岸。一百年前,1911年,俄国出生的美国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艾玛·古尔德曼(Emma Goldman) 在她的著名的文章《婚姻与爱情》中宣告:婚姻与爱情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在分析了结婚的实质以及结婚与女性关系之后,她激情地说:有一天,也许有一天,男人和女人都会站起来,他们将达到山顶,他们将自由地接受与给予,沉浸在爱情的金光里。不是婚姻,而是爱情,将诞生真正的伴侣和合一的感觉。

一百年后,艾玛的话似乎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结婚繁衍,是每个文明社会约定俗成的现象。然而,美国的非婚家庭越来越多。俄勒冈州的2011年人口统计发现,非婚同居与婚姻家庭之比是:5248,超过一半的男女结合生活,是没有婚姻认可形式的。而这个州的现状,在美国属于居中状况。据20111214日美国民情调查机构皮尤(Pew)调查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说,美国十八岁以上的成人,目前只有一半多一点点(51%)的人已婚。这个数字在十年前是57%。十年之内,进入婚姻的人继续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婚姻是必要的。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有四成认为婚姻已经过时。结了婚的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结婚不是人生的必须。

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报道,新加坡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的离婚率有所上升,但结婚率有所下降。2016年,新加坡共有7522对夫妇离婚,2015年则有7307对夫妇离婚。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从2005至2015年间,离婚年龄分布显著变化。年龄偏大的离婚夫妇数量增多。45岁及以上年龄的男性的离婚率,从2005年的30%上升到了去年的42.4%,女性的这一比率从20.1%上升到了27.5%。

新加坡2010年未婚者的结婚比率跌到历史性新低,而男性的结婚年龄则不断推迟。2010年每1000名年龄介于15岁至44岁的未婚男性居民中,只有39.4人在这一年里结婚。2009年,每1000人中有43.6人结婚。女性居民则从2009年的每1000名未婚女性中有41.1人结婚,下降到2010年的每1000人中只有37.2人结婚。 

回顾新加坡过去20年的数据,下跌趋势更明显。1990年,每1000名未婚男性有52.6人结婚,女性则有60.9人结婚,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下滑到每1000名未婚男性有48.1人结婚,女性则有49.9人结婚。来到2010年,每1000未婚男性只有39.4人结婚,女性更是滑落到只有37.2人结婚。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郑宝莲副教授指出,新加坡结婚率越来越低并不让人意外,因为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为何人不结婚?学者分析指出,婚姻不敌经济衰退,为了财政问题,更多男女选择同居而不结婚。郑宝莲副教授认为,结婚率持续走低,表明社会不能再轻视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性。

她说:“现在年轻人普遍的想法是,不能同时组织家庭和建立事业,一定要做出取舍。和迟婚相比,人们觉得在事业上停滞不前,对生活有更直接的影响,所以他们宁可更努力工作,把婚姻暂时搁下。” 

美国人的结婚率在1950年代最高。当时,婚姻制度界定男女角色、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然而,近年来女性进入职场后,担任经济社会领导的角色,女权主义抬头,同居不再是禁忌,社会也更加世俗化,婚姻不再那么神圣,逐渐失去其权威性。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克·奥本海默以猥亵照为切入口,发表了《出轨》一文,叙述了美国社会多元化的婚姻观和爱情观以及现实中不同婚姻制度存在的问题。他说:在女权运动中,我们把女性曾经受过的束缚强加在男人身上,而不是把男性一直享有的社会地位、社会认同和发泄压力的权力延伸到女性身上。对于婚姻来说,这是灭顶之灾。

    全球化影响不仅把更多国人带到国外,也使我国的婚姻在不久的将来更为全球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有些未婚男性会选择二婚的女性?
2018年新婚姻观曝光:被逼结婚,不如单身
《剩者为王》:那些迟迟不结婚的大龄未婚女性,到底在等什么?
十二生肖最佳姻缘配对
为什么女人更着急结婚
指纹看你婚姻爱情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