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我的目标当然是诺贝尔奖

2017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当日晚在巴黎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人教授鲍哲南和另外4位女科学家荣获这一奖项。

鲍哲南,何许人也?不少人好奇地问:作为一名年轻的华人女性,鲍哲南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1970年出生的鲍哲南,曾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工学院。大三时随父母移民美国,并到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学习。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坚持打两份工,就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自学通过了TOFEL和GRE的考试。

机遇往往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1991年芝加哥大学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在还没有获得本科学位的情况下,她被破格录取为该校化学系的公费研究生。她选择了华裔高分子化学家于鲁平作为自己的导师。从此,她便踏入了聚合物材料化学这一迷人的世界,鲍哲南说:“是导师于鲁平教授将我引入科研的殿堂,在这里,我得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基本训练,使我具有了独立研究的能力。”

鲍哲南的科研之路走得顺风顺水。博士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贝尔实验室,和物理学家、电子工程学家一起工作。跨学科的科学家们不断擦出火花。截至目前,鲍哲南已经在《自然》等科研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申请专利50余项,其中获准30多项。她研发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例用有机晶体管驱动的电子纸,用印刷技术制出了第一例高性能有机晶体管,被美国化学会评为12名对本世纪化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女科学家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出的本世纪100位青年创新者中有她的名字……

 “我们当时根本没有料想到她能够获得那么大的成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鲍哲南的母亲说,女儿总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在化学工程领域,鲍哲南是一块金字招牌,很多科研基金和经费都是冲着她的研究而来的。”鲍哲南的合作伙伴对她的能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几家科技企业旗下的科研基金已经为鲍哲南的研发项目投入了数百万美元。

鲍哲南长期致力于研究柔性电子。13年前,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鲍哲南放弃了巨薪的诱惑和更优渥的待遇,一头扎进了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带着一群学生编织起了一个关于“人造皮肤”的梦想。2015年,鲍哲南领衔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具有感知压力并可与大脑沟通、敏感度极高的柔性人造皮肤,就是“一只蝴蝶停在上面也能被感知”。

这种人造皮肤像“一页纸那么薄”,“也许有一天会帮助用假肢生活的人获得真实触感”。因这一研究项目,鲍哲南入选《自然》杂志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年度十大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消息说,这一奖项是为表彰她在开发人造皮肤领域做出的贡献。鲍哲南透露:“我们下一步的计划,要去验证这种材料是否能够植入生物肌体,是否会对肌体造成损害和伤害。”在以男性为主导的顶尖科学领域,鲍哲南犹如她发明的柔性电极,释放着巨大的柔韧力量。

科学研究人员的人生,因为奉献而异常的美丽。有人说,她是天才。鲍哲南却不这样认为。从事科研,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决不放弃,永远乐观。”鲍哲南在她科学之路上不断攀登,一路走来,她不断书写着关于“美丽”的传奇。2017年3月23日,鲍哲南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站在一群杰出女科学家中间,鲍哲南显得纤细娇小,但她的发明却被业界公认为很可能颠覆现有的电子工业发展的格局。

鲍哲南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科学家。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一书作者阎康年,在与鲍哲南交谈时,当阎康年问:“你的目标是什幺?”

我的目标,当然是诺贝尔奖唉!” 鲍哲南认真地答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坦福大学迎来首位华裔女院长,这位70后科学家因开发人造皮肤而闻名
鲍哲南
对诺奖该有怎样的态度|时事话题
汤森路透预测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
汤森路透公布2016年诺奖预测名单 2华人在列(图)
华裔女科学家李飞飞:年仅47岁,称:希望以中国人身份拿诺贝尔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