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一个真实的伟大女性感动

获得第90届奥斯卡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的8部电影中,《华盛顿邮报》是我最晚看到的。很多人都说,它和两年的《聚焦》一样,都是反映新闻媒体冲破阻力揭露黑暗的政治题材电影。我却有不同看法。

虽然电影《华盛顿邮报》讲述的这个冒着巨大风险披露美国政府越战秘密报告并且出庭应诉赢得胜利的故事,确实是典型的歌颂新闻媒体揭露黑暗的“第四种权力”的故事,但是导演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局限于仅仅展示华盛顿邮报与尼克松政府的斗争,而着力塑造了《华盛顿邮报》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这么一个极富有性格的女性人物。

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父亲尤金·梅厄是著名的犹太金融家,曾担任过美联储主席和世界银行首任行长。1933年他买下了濒临倒闭的《华盛顿邮报》。1946年,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丈夫菲利普·L·格雷厄姆接管《华盛顿邮报》。1963年8月,患上严重抑郁症的菲利普突然开枪自杀身亡。凯瑟琳·格雷厄姆不得不接过《华盛顿邮报》,出任董事会主席和发行人。影片一开头,她就从噩梦中惊醒过来,面临破产的《华盛顿邮报》不得不走上市的道路,而投资者对当年这张名不见经传的华盛顿地方报纸还缺乏信心。凯瑟琳·格雷厄姆作为唯一一位女性,参加了《华盛顿邮报》的投资说明会。虽然写好了几页发言稿,她却一言不发。会后这些投资人当着她的面,明确表示对女性掌门人有所顾虑,甚至要她放弃董事会的位置。在这样的危难局面下,越战秘密报告又呈现在她面前。一个立志于做贤妻良母的女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影片中有几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得到越战秘密报告后,凯瑟琳在家里连通了报社决策者的连线电话,听取了所有人的意见后,她深思熟虑了一会儿,说了一连串的let's go,把她此时此刻的顾虑和决心表露得淋漓尽致。

之后,邮报总编辑本·布拉德利的妻子对丈夫说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分析:“我相信很多人也没想过,她会处在这般境地。当你不断被告知,你还不够出色,你的意见不重要,他们不仅仅忽略你,甚至视你为空气,而你都不敢相信,自己已经习以为常这么久了。所以,作出这个决定,冒着失去她视为生命的公司和她的财产的风险。我认为这很勇敢。”

凯瑟琳来到主持越战秘密报告起草的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家里,面对这位在她丈夫突然自杀时给予她巨大帮助的密友,她的心情非常矛盾。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看到凯瑟琳复杂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选择的艰难。

深夜,凯瑟琳和女儿促膝相谈,让女儿把丈夫去世时她写下的致辞提纲读给她听。在这段母女深情对话中,凯瑟琳在家庭、亲人、家族事业、新闻理想之间的艰难、痛苦选择溢于言表。

在报纸即将印刷的关头,凯瑟琳果断地回应投资人撤资的观点:“这已经不再是我父亲的公司了,也不再是我丈夫的公司,这是我的公司。那些不这样想的人,不应该在我的董事会里面。”这时,我们又看到这个外表懦弱女人的坚毅、果决。

在整部电影中,我们多次看到凯瑟琳在女性的注目中走过的镜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在最高法院。这些场合中,她都没有发言,但我们从围观女性的眼光中,看到了对凯瑟琳的敬重和崇仰。在这个男权世界里,女人实在不容易。这是影片刻意渲染的核心主题。

感谢梅丽尔·斯特里普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一个伟大而鲜活生动的女性人物形象。依我的看法,她应该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更感谢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为我们奉献了一部不同寻常的新闻题材电影。就像当年他导演的《慕尼黑》一样,他总是能从一个人所共知的公共事件中发掘出独特的内涵,给予你足够的感动。《华盛顿邮报》成功披露越战秘密报告固然归功于正直的新闻工作者,但更值得大书一笔的,却是凯瑟琳这个伟大的女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总统赶下台的神奇女人2
面对白宫卧室里正在脱衣服的总统,她依然没有就范
给信心
智慧女性始终站在人世间的成败之上
巴菲特的信:1973年投资《华盛顿邮报》 连续亏4年
她以一份报纸扳倒了美国总统,被称作“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