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岛第34期活动内容摘要

读书岛第34期活动内容摘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19年6月15日下午

浙江图书馆文澜演讲厅

分享嘉宾:幼儿教师景海敏

记录整理:严云连

文字编辑:劳月

劳月:欢迎大家今天下午来到文澜读书岛,刚才我们播放的这个音乐,就是五月天演唱的台湾歌曲《人生海海》。它本来是一句闽南方言,说的就是人生像大海一样宽广,不要眼睛只盯着眼前。这句话被作家麦家用来做他的新作的书名。

这本书应该说是现在中国出版界最热门的文学书籍,前不久在之江饭店有过一次麦家的《人生海海》读书会,我们有好几位书友都去参加了,那个千人会堂满满当当,足见其热度。对于这本书,有很多的专家、教授、作家都做了评价,媒体也做了评论。今天我们就从普通读者角度出发,来对这样一本热门长篇小说进行讨论。正好去年6月为我们分享过《金翅雀》的景海敏读了《人生海海》以后有很多想法。所以我请她再来做一次《人生海海》的分享。她现在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幼儿教师,为今天的分享作了认真的准备。接下来就把时间留给景海敏,请她给大家分享她阅读《人生海海》的体会,掌声欢迎!

景海敏:今天我主要是从《人生海海》的道德这方面来分享我的阅读体会。重点说说《人生海海》中的道德隐喻。

(一)概念界定:

“道”并非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譬如几何学上的“点,线,面”的概念,类似于一种交通秩序,做一件事情的规则。“德”则指一种好坏对比观念,主要指向人的“善恶”。“道德”则是基于人的自然天性,以一定规则为主,与其他物种相较短长的对比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换言之,道德是基于自然进化的优先选择来摒弃违背这种原则的选择。

(二)类型:

1、先天道德。是指发乎于人的自然天性的一种善恶感,是人内在的良知,内心自然生发的一种悸动。例如我们常讲的“侧隐之心”。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掉水里了,会自然而然地有救人的冲动,没有任何价值判断。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即这个意思。用法律名词讲,即自然法。

起源:早期人类在繁衍、狩猎、打仗等一系列活动中,不断修正着自己的行为,逐渐找到更利于种族繁衍的行为范式,人会自发对各种范式进行比对,保留那些给人带来最优体验的范式,摒弃那些槽糕体验的范式。

对人体内在官能的影响不同,当外界刺激引发人的最优体验时,人的身体官能便激活,人便倾向于重复这种最优体验,经过很多年进化,人体机能也随之改变,进而对不同事情形成一种先天倾向。

与先天道德相对应的是先天理性,与感性知觉相关,具有社会遗传的特点,具有先验性,隐蔽在人的行为背后,常被人忽视,却是人最重要的东西,即本心。顺应本心即是自由,因而也是我们实现自由的最终落脚点。我们常讲的“不忘初心”即是回归人的“先天道德”。

2、后天道德是指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和人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则,自然法演化出的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带有文化属性,又不具有强制性,但具有教化作用。这是一条相较自然法更窄的路,并不会完全符合每个个体的本心,是人类找到的符合当下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共同规则。伦理、宗教是后天道德的重要表现形式。

与其相对应的思维模式是:实践理性。实践理性这个概念是由康德提出的,是一种形而上的观念,强调人对自身思想的反思性,是一种主观思维能力。思想根植于自然,但是实践理性根植于思想自身,纯粹是后天的,为人的行为立法。

(三)《人生海海》中的道德观

1、祠堂、观德寺

小说开篇即浓墨重彩地描述村里的祠堂,“祠堂威风凛凛,地主一样霸占着村里最阔绰的一块空地和一颗大树。喜鹊很安耽地在上面作窠、下蛋,生出下一代。”

观德寺: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忽略一些名词,觉得名字只是一个名字,但是在讲究的小说里面,特别是麦家的小说里,每个字,每个符号,每个数字都有特定的意义,多看一眼就会发现,这个名字显而易见,是为中心服务的,点明作者的一个写作目的,是去讨论道德问题的。

祠堂和观德寺都是在隐喻中国传统道德与文化。农村人的信仰,即中国人的信仰。道德是可以作为一种信仰的。农村社会结构相对于城市来说单纯,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因而能较好地保留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写农村道德即是写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整本书多次提到祠堂,写人物命运变化的同时也在写祠堂、观德寺命运的变迁,写中国文化命运的变迁。从最开始的敬畏、崇拜到后来打砸祠堂、寺庙,再到后来祠堂放满垃圾、被搁置,荒废,整个过程影射着的是作者对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认识与当下处境以及人类整体命运走向的一种现代性的思考。这个立意展现出作者很高位的人文关怀意识与情怀,既具有现代性,又不失历史性。

2、角色形象的道德观念

(1)老保长:这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之一,是文学创作中的扁平人物,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个人。《菜根谭》中讲:“交友需带三分侠气,为人要存一片素心。”他虽有很多可鄙之处,但快言快语,豪爽仗义,明理识性,无惧死生,更不在乎个人得失,知行合一。比如他在做保长的时候并不为日本人效劳,知晓民族大义,因而在村民中间有一定的威望。在上校料理完父亲丧事后,因敬畏英雄,私下为上校践行。在上校帮他还债之后,他受恩不忘,临危受命,冒着危险去为上校传信。在上校落难被批斗时,他不顾自身安危,不怕被批斗,挺身而出,为上校说理。在得知爷爷因为小瞎子的谣言而快气绝时,他充满人情味地来救爷爷,开解爷爷心间的疙瘩。在得知上校被爷爷出卖之后,怒气冲冲,去甩爷爷耳光。他认为,也是农村最朴素的道德观:“槽蹋了一个好人就该枪毙”。

老保长性格冲动,爱喝酒,做事前基本要喝酒。醉酒时,其实就会让人放下私欲,看到本心,不去过多思量,自发追随本心,回归了赤子之心,展现出人对“先天道德”的一种遵从。

(2)爷爷:这是最为写实的一个人。在这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是个立体人物。爷爷的外号叫做“老巫头”。从这个名字看,他是个很聪明,又颇有点狡猾的人。他教过书,懂很多道理,也经常教“我”很多道理,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传播者。和所有纯良的品性一样,趋利避害也是影响人的本性之一。内心的道德律(先天和后天)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冲突在他身上展现的最为明显。他不能用绝对的好或者坏来衡量,谁都不能这样被衡量,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或多或少都带有爷爷的影子。

他有正义的时候,比如,得知上校割了小瞎子的舌头,挑了他的筋,他的第一反应不是举报上校,而是安排上校逃跑。小瞎子砸了祠堂、寺庙,他心间的道德观被激起,痛骂小瞎子连畜生都不如,并和老保长一起诅咒他的病下了地狱才能好。这些都是他内心的良善。

但是在他身上更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父亲让爷爷去和红卫兵交涉,他装聋作哑。为维护父亲的名誉,不惜用手段给小瞎子泼脏水,导致小瞎子后来一直报复我们家。康德说,在道德观念之中,有一种最可怕的道德,具有魔性之恶,即以道德为手段来实现反道德。他的可怕之处即在于此。后来又因不堪舆论压力,给儿子辩清白,将上校告发,从而导致了上校最后疯掉的结局。

在最后,他因不堪全村人的鄙视与公开敌对,跪在基督像面前痛哭流涕,进而自杀。我想,他的俯伏有出于自身利益遭到损害后的扼腕,悔不该当初,也有内心道德律法的作用。

(3)小瞎子:新生代青年形象的代表。没有母亲,父亲是瞎子,“瞎子”隐喻无法看到,看不到,就无法教。因而作者在文中骂小瞎子有人生,没人养,没人教。《三字经》里面讲:“子不孝,父之过。”受战争与动乱的影响,祖辈们没有学习的机会,传统文化道德也遭到了破坏,出现了断层。新一代无人教,处于睁眼瞎的状态。无知就无畏,这种无畏只能助长无情,淹没掉内心的良善,让人干出许多伦理道德界限之外的事情,比如忘恩负义地骂上校太监,被仇恨以及盲从的热情蒙心,审讯、拷打、逼疯上校。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就在于道德律,而小瞎子眼明心瞎,做的事情和动物无差别,完全丧失人类理性与自尊。作者借老保长和爷爷之口,骂他畜生,即是在批判当代社会沦落的人性。

作者在最后讲,小瞎子还活着,悲悲切切地活着,窝窝囊囊地活着,似乎真如个猪狗。人只有脱离了为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庸俗效率追求,才会与其他物种不同。

(4)村里众人:村里众人则代表一种宏观社会文化形态。在老保长当保长期间,大家知道保长不为日本人服务,更多的时候是为村民做事,因而对老保长整个人还是充满敬重。上校宅心仁厚,扶危济贫,帮助过村里很多人,在老保长为上校说了公道话后,大家都各自散了,再也不去参加对上校的批斗会。在爷爷出卖了上校之后,大家对他们一家的态度从背后指责到直接报复。

就像老保长说的,作践一个好人就是作孽,在众人心中,有自明的律法,有自发的对善恶的甄别力,内心依旧保持着淳朴的东西,因而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3、重新立法

在小说最后,作者说他的工作是回收垃圾,变废为宝。他讲道:“垃圾是时代之于我的隐喻和象征。”作者回收的是人性的垃圾,然后放在展览馆里面展示,让人看清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是什么个模样。看到这个时代的整体镜像,自视后才会自知自明,才会有羞耻,才可能有改变。

就像吴甿教授在《玄学与生命美学》课堂上所讲的:“人的行动是以意义为导向的,在我们选择意义之前,排除一切,回到空无状态,回到存在本身,听听你内心的震动,看做这件事情心是否可以安宁,真正体会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

劳月:谢谢景海敏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分享!为了今天的分享,她做了两个星期的准备,找了很多资料,从道德的角度对《人生海海》做了一个深刻的分析。

因为在座的书友有不少没有看过《人生海海》,所以我想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小说的情节。这本书与麦家的所有小说都不一样,是麦家写一个发生在他的老家富阳的故事。

书的主人公是“我”,一个小孩一直到老年,讲他们一家的故事。故事有两层,第一层的主角是一个绰号叫上校的奇人,因为他在国民党时期当过上校。他跟“我”的父亲从小一起学木匠,非常聪明,后来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因为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学会,受伤以后在医院养伤时,自学成才,学会了治病、护理、开刀,成了军医。后来他救了一个国民党女间谍,这个女间谍觉得他很聪明能干,把他带到上海,一起做间谍。因为上校很英俊,她让他打进一个为日本人服务的妓院,用男色来做间谍。在妓院里,他认识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是后来的女间谍川岛芳子。她很喜欢他,想独霸他,就在他肚子最隐秘的部位刻下了她的名字。后来她把他带到了北京,一直到抗战结束。

抗战结束后,他回到了国民党军队里当军医。解放战争中,他被解放军俘虏,又救了解放军的大首长,留在解放军当军医,一直到抗美援朝。退伍回来就在富阳的老家呆着,用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养活自己和母亲。因为一直孤身一人,村里传言,他下面的东西在战争中被打掉了,背地里叫他“太监”。

第二层的主角是“我”一家三代人,我和我的父亲还有我的爷爷。“我”的父亲是和这个上校一块长大的好友,他们关系密切,“我”的父亲经常到上校那里去。上校经历很多,会讲很多的故事,“我”是小孩的时候也经常去听。

因为上校曾经是国民党军官,因为他的“太监”绰号,所以“我”的爷爷一直不准父亲去跟他打交道。他们父子俩有很大的冲突,一直到爷爷病故。

村里有个小瞎子,因为父亲是瞎子,所以同学们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他是个很健康很能干又很调皮的孩子。小瞎子在批斗上校时忍不住好奇,乘着关押上校的机会,把他的裤子脱下来看到了他最隐秘的部位。这是对上校最大的侮辱,为了制止秘密的传播,他把小瞎子的舌头割掉,不让他说话,把他手筋全部挑断,不让他写字,然后带着母亲逃到一个隐秘的地方。

小瞎子为了报复上校,用脚写字,告诉村民他是一个鸡奸犯。其实匆忙中他也只看到肚子上有字,却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字。村民们由鸡奸犯联想到和上校关系密切的“我”的父亲,认为他也是“鸡奸犯”。为了证明“我”的父亲不是“鸡奸犯”,“我”的爷爷出卖了上校。把上校隐藏的地点报告了公安局,换取上校不是“鸡奸犯”的证明。公安局抓获上校后在村里贴出告示,证明上校不是“鸡奸犯”。上校被判刑劳改后疯了,整个村子的人对出卖上校的爷爷和“我”一家都很唾弃。“我”被迫逃到国外。回来的时候,爷爷已经走了,父亲很苍老,“我”和他和解了。上校则被曾经在朝鲜战场上相爱过的一个女人带到上海郊区的老家养蚕终老。

《人生海海》和麦家的其他所有作品不一样,之前他写的都是解密、谍战,这本书写的是解密人生的故事。麦家有两封很有名的家书,一封是写给他的父亲,一封是写给他的儿子,他们的关系和书中的人物很像。

互动环节

书友白条鱼:这本书写的是十年动乱的事情,我想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所以对书中人物只能从哲学、道德方面去解读,但它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发生的故事,特定的历史条件会给人性以爆发的机会。农村人的生活像白开水一样,太平淡了,在动乱年代,就有了一个爆发的契机。为什么人性会那样呢?学生会揭发自己的老师,儿子会揭发自己的父亲,人性中的恶在这种特定的契机下会爆发出来。你说道德普遍失去了,其实没有失去,只是因为那个环境被中断了。人性它不会失格,它依旧会持续下去。

书友尹初: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书里有很多爱的描写。这本书和麦家以前的书一样,充满曲折和悬疑,但和以往的荡气回肠不同,里面有父子、兄弟、家人之间的爱。父亲对上校的忏悔,林阿姨对上校的爱以及我对上校的感情,都让我特别感动。小说最后父亲和爷爷没有和解,但和儿子有了和解,父亲从和解的过程也得到救赎。

书友沉言静思:我看小说的时候就是因为好奇心,想知道上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不是太监?看到老保长的时候,我觉得他这个人物是不饱满的,书中只有他的好。上校这个人这么聪明,为什么最后会疯了?书中有一个让我觉得奇特的地方,是林阿姨和上校结婚之后,才知道他不是当年那个和她睡觉的那个人。爷爷是书中最饱满的人物,我从中看到人的复杂性。

书友尤益波: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听大家讨论,书中的内容和我在农村的生活很贴近。我有一个亲戚,娶了一个离过婚有孩子的女人,不被家里接受,差不多已经五六年了,回不了家乡。我觉得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里面缺少包容,尤其是对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年轻人,缺乏包容。我们这些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回到农村老家,总是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我们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让农村和城市,传统和现代,能够包容共生?

劳月:《人生海海》里讲的故事说明,包容并不是不存在,而是需要时间。20年,30年以后,书中的两代人才达成了宽恕和谅解。当然,文学是理想化的,现实社会中不包容的情况确实存在,我赞同你的观点。这就是现实,代沟和冲突永远存在,仇恨也永远存在,但和解、宽恕同样存在,只不过需要时间。

书友rui :麦家的书我第一次看,书看得不连贯,看到后来慢慢才理解。看完后才明白,麦家想告诉我们,活着本身就是意义。但看到上校死后,林阿姨也用自己的方式追随他而去,又感到困惑:这不是和“活着才有意义”冲突了么?书中3个细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为救儿子耗尽生命的矿工,上校被矿工尸体的轻盈压倒了;一个是小瞎子的父亲,他跪在祠堂门口为儿子向乡亲们求情;还有一个是是爷爷,他出卖上校无非是为了洗清儿子的冤屈,都是一种父爱。父爱真的很伟大,就像书中所说的,“所有的父亲都是爱孩子的,就像所有的树木都爱阳光一样。”明天就是父亲节了,在此祝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书友我心向月:景老师是幼儿老师,我是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我的女儿非常优秀,回过头来看,她最大的受益是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幼儿园老师。当年班上20多个孩子,现在有18个在重点高中。大家讲到了书中写的两代人的冲突,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和孩子的相处之道,注意理解、谅解而不是高压、指责。我的女儿就没有叛逆期。

书友周大彬:中国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一言堂,这跟长时间封建社会历史有关,强制、压迫,而不是宽容、谅解,这是特殊的时代造成的特殊的产物。讲到农村,大家不要小看农民,农村有非常纯朴的一面,比如对习俗的坚守,比如对祖宗的信仰,比如淳朴的热情。任何一个国家出现战争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都是农民,我们不要忘记他们。

劳月:你上升到一个宏大的主题了,这个总结做得很好。既然做了总结,那我们就到这里结束。非常感谢所有参加活动的书友们!我们下次活动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海海》:人心复杂,学会放下,才是破解人性的密码
《人生海海》:熬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读读这本小说
人生海海,时机歹歹(中) ——读麦家《人生海海》
平凡人的一生,也是一部史诗,过去无足轻重,活着就足够震撼人心
【简读素看】人是时代的一粒尘(下)——读麦家《人生海海》有感
《人生海海》:一本读了会让人无比愤怒的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