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之《背叛》:脱口秀时代的口无遮拦和一针见血

春节之后,一直在看译林出版社推荐给我的《背叛》。这是获得过布克奖,被美国媒体称之为“21世纪美国最为重要、最为复杂的文学作品之一”。布克奖评委奥利维亚·威廉姆斯说:“家人不准我在床上读这本书,因为我的笑声让他们睡不着觉。”

但是,一开始我却实在有点看不进去。对这种自言自语的第一人称讲述,我不太习惯。尤其是每一章节有着十几二十来个注释的写法,让我不得不翻来覆去地阅读,很难沉浸进小说的世界。不过,随着情节的进展,我渐渐地领会了作者的意图,看懂了这种状似疯疯癫癫实则入木三分的嘲讽。


看完全书,掩卷沉思,颇为赞成布克奖评委会主席阿曼达·福尔曼对本书的评语:体现出“一种野蛮的机智” 。它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脱口秀。

脱口秀原本是Talk Show的音译,只是一种机智、幽默的谈话节目而已,也是语言艺术,与我们中国的相声尤其是单口相声相仿佛。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卖嘴皮子。

脱口秀在美国颇为兴盛,成为娱乐界的一大现象。随着脱口秀大会、奇葩说、吐槽大会的推出,这两年中国的脱口秀似乎也风靡一时。不仅在电视上,在各大城市的演艺界,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脱口秀人才。一时间,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脱口秀的时代。但是,脱口秀与传统相声毕竟是两种事物,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野蛮、直接,在于前者的口无遮拦。

阅读《背叛》,就像在听一场关于美国种族隔离的脱口秀。

在美国洛杉矶一个叫狄更斯城的地方,一个叫Me的黑人青年忽发奇想,要在这里恢复种族隔离制度,缔造一个黑人的家园,找回狄更斯城曾经的辉煌。

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倒行逆施背叛行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顽强的抵抗,最终酿成激烈冲突,闹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有趣的是,作者保罗·比第讲述这个故事,采用的是典型的口无遮拦的脱口秀方式,充满了冷嘲热讽。他几乎全方位开火,嘲讽所有的美国传统价值观。

比如他嘲讽五角大楼“除了启动一场战争之外,完全无事可做”,嘲讽林肯所拯救的联邦“现在成了一个功能失调、富豪掌控的国家”,嘲讽好莱坞编剧只不过在做“机械式的劳动”,嘲讽学校教育一直在实施隔离,只不过不是按种族,而是“按照测验分数”。

本书的最后一页,保罗·比第这样写道:“我记得那位黑人老兄宣誓就职的第二天,福伊·切希尔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开着他的跑车在城里兜风,挥舞美国国旗。……'你为什么挥国旗?’我问他,'为什么是现在?我从前从来没见你挥过。’他说他感到这个国家,终于还清了它的债。'那么印第安人呢?还有中国人、日本人、墨西哥人、穷人、森林、水、空气、加利福尼亚秃鹫呢?他们什么时候收账?’我问他。”

这个神来之笔的结尾,瞬间令我对作者保罗·比第肃然起敬。尽管南北战争早就废弃了奴隶制度,《民权法案》早就终结了种族隔离制度,非洲裔黑人甚至当选了美国总统,可并不意味着种族歧视在美国的结束。2020年蔓延全美的“黑命贵”运动恰恰证明5年前保罗·比第在《背叛》中的英明预见。

仅有口无遮拦,并不能证明《背叛》的优秀。这种口无遮拦的一针见血,才是这本书的厉害之处。读者笑过以后却又感到害怕,因为这些笑话并非夸张手法的讽刺,而是对事实的再现。它照亮了人们想要视而不见的黑暗,照亮了我们作为幸运者与不幸者之间脆弱的边界,照亮了幸运者因此具有的某种罪恶。

这时,我想到了前两天刚看过的获得本届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片奖的美国电影《波拉特2》。它和《背叛》一样,都是荒唐无稽、口无遮拦的无情嘲讽。甚至它的拍摄方法都是戏谑式的,把大名鼎鼎的鲁迪·朱利安尼和汤姆·汉克斯都忽悠进去了,令人叹为观止。也只有美国人敢于开这样无底线的玩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由女神火炬照耀下的美国的真实面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照片 1956年生活在种族隔离政策下的美国黑人
“这本小说无疑将成为一部经典”| 作家谈《背叛》
索维托曼德拉的故居
种族话题,除了马丁·路德·金,你更该知道的两位黑人领袖
布克·华盛顿半美元
你或许听过“崔娃”的段子,但是他的人生不止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