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伦为什么不愿收留林冲/于小燕(原创)
我读《水浒传》之二十
王伦为什么不愿收留林冲
于小燕
梁山上的原班人马,也是杀人放火的强盗,但比起后来的的宋江之流,他们就是小儿科了。
尤其书生当首领,武将当副手,也就是宋代有了。其它朝代的山寨,一般都是勇武有力、既强且悍的当首领,书生文人只能当个军师呀、师爷什么的。
也就是宋代重文轻武,文人一般社会地位高,所以造成王伦这样的白衣秀士也能当强盗头子,而宋江,竟然能当一百零八条好汉之首。
王伦这人其实挺不错的,人们说他心胸狭窄,主要是因为他不留林冲。
其实问题是出在林冲身上。
林冲在到了大军草料场之时,都还是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前程多少还抱有幻想。他看那草屋,四下里都崩坏了,又被朔风摇得动弹,就想着雪停下了,去城里唤个泥瓦匠来修理。
他这是打算长住呢,等有一天刑期满了,再回东京,再重整旗鼓,过回原来的日子。
高俅派人火烧大军草料场,绝了他的念想。他杀了陆虞候、差拨等三人,火气在胸、杀气正旺,再加上他以前是官,可能骨子里也还是看不起小小的山贼吧,上山见了王伦,自觉自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不但没有一丝谦虚、礼让、恭敬之心,可能还很自负,有点盛气凌人呢。
不信,大家请看林冲落难以后,见了柴进、差拨、王伦的态度:
林冲遇见柴进,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又不敢问他,只在肚里踌躇。自称“小人”,“连忙答礼”,“慌忙躬身答话”,到了庄里,“柴进再三谦让,林冲坐了客席”,柴进摆上钱、酒,林冲先起身相谢。
见了差拨。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当着众人的面,劈头盖脸,把他骂得一佛出世,他都不敢抬头应答。等差拨发作过了,他还陪着笑脸奉上银两。
尤其需要提的是柴进庄上的洪教头。这个人在柴进招待林冲的时候,一头撞了进来,挨了一顿打,投庄外去,从此再不见了。
看起来不过是一场热闹,好像是闲笔,这个人物的出现似乎可有可无。但我们知道,古代写作用的是毛笔,费墨费纸,修改起来又麻烦,不似我们现在这样方便,再者他又不发表,不赚稿费,不图字数,没必要写多余的字。
我觉得此处,作者正是要拿洪教头,来告诉我们,王伦为什么不收留林冲?
柴进当下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两个公人在林冲肩下,叙说些闲话,江湖勾当,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好,快抬一张桌子。”
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
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伴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
即便是到了梁山泊,遇见朱贵,在不认识之前,林冲也是一听便拜。
而上了梁山,见了王伦,他只是“上前声喏了”,就“立在朱贵侧边”,不说话了。
朱贵引着林冲来到聚义厅上,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摸着天杜迁;右边交椅坐着云里金刚宋万。朱贵、林冲、向前声喏了。林冲立在朱贵侧边。朱贵便道:“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绰号豹子头。因被高太尉陷害,剌配沧州。那里又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争奈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写书来,举荐入伙。”
林冲怀中取书递上。
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一面叫小喽罗取酒来,把了三巡,动问:“柴大官人近日无恙?”
林冲答道:“每日只在郊外猎较乐情。”
你看,王伦其实也是一个爽快人,一看书信,就请林冲坐第四把交椅,连他的亲信朱贵,都放在了第五,你看他实在不实在?
倒是林冲,你看他见了洪教头都“急急躬身唱喏”,拜了又拜,起身让座。被差拨破口大骂了半天,都陪着笑脸奉上银两。见了王伦,却只是跟着朱贵“向前声喏”了,就站在一边,“立”着了。
看一看这个“立”字,不禁赞叹作者用词之妙,你想一想,林冲刚杀过人,直杠杠的站在那里,在王伦面前,表现得多么自负!
王伦请他坐第四把交椅,他毫不谦让,上前就坐了。
叫小喽啰取酒来,“把了三巡”,也没见他说声“谢”字。
此时的林冲,真是跟柴进庄上的洪教头有得一拼,即便这会儿换了柴进在王伦这个位子上,也是不会喜欢林冲的。
最起码,朱贵引他上山,又为他说好话,又是山上的老人,他不说跟王伦客气了,也应该跟朱贵客气一下,他都没客气,直接坐朱贵前面了。
坐到朱贵前面倒也没啥,酒过三巡,王伦向他请问,柴大官人近日可好,林冲答:“每天就是在郊外打猎闲玩罢了。”
柴进对他恩重如山,要说林冲此时应该满怀感恩之情,恭敬地回答,可是他只是随意的回了王伦这么一句,话中好像还有轻视之意。
就说鲁智深粗鲁,不识字,当史进向他请问王进的下落时,鲁智深说:“我听过他的名字。那个阿哥不在这里。我听说他在延安府老种将军那儿干着呢。我们这里是渭州,是小种将军镇守,那人不在这里。”
鲁智深与王进从来没见过面,也没有什么交情,纯粹就是一个陌生人,因为史进“请问”,他才这么热情的回答。
王伦向林冲请问了半天,林冲肯定也没说多少言语。
不说常人了,就拿水浒英雄们普遍的做法来说,两人一见,不管是老相识还是刚认识,一般都是不待人问,就会把自己的遭遇诉说一番。比如林冲,此时正和王伦饮酒,酒场之上,正是聊天的时候。按常理,林冲就应该把自己受高俅陷害、得鲁智深相助、得李小二夫妻照顾、得柴大官人相助的事,从头到尾,不说细细讲述一番,最起码大概说一下,而林冲却提都不提。王伦请问他,他都不说。
你想,那时候又没手机电话,又没记者采访,又没报纸、广播。如果人人都像林冲这样,受了人的恩惠只字不提,江湖好汉的名声如何传出去?宋江、晁盖、柴进们就算再大方,房子拆着卖了送人都恐怕没人知道。
受人恩惠,不说报答了,传扬一下人家的美名,也是一种德行。
王伦是什么人?
不说满腹经纶了,书中提到,数年前他曾到东京应举,我想,能到东京考试,应该不止是个举人了吧。
就凭他对杨志做的那一番分析:“却才制使上东京勾当,不是王伦纠合制使∶小可兀自弃文就武,来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见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
结果杨志没听他的,最后的事实证明,王伦的判断是正确的。
笔者以为,王伦是一个有见识的人。
跟林冲这半天谈话,他发现,林冲是一个凉薄之人。留这样一个人在山上……他预感到了危险,
蓦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顾他不得!”
重叫小喽罗一面安排酒,食整筵宴,请林冲赴席。众好汉一同吃酒。将次席终,王伦叫小喽罗把一个盘子托出五十两白银,两匹丝来。
王伦起身说道:“大官人举荐将教头来敝寨入伙,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
王伦不愿留林冲了。
笔者以为,王伦对林冲,也算仁至义尽、并没有对不起林冲的地方。
如果喜欢,就关注我吧
文/于小燕,甘肃酒泉人,喜欢书香,忙时种地,闲时写作,在《中国社区报》、《中国审计报》、《检察日报》、《燕赵晚报》、《小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三十多万字。个人微信号:jqyxy6,个人公众号:酒泉于小燕的农家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篇评书《梁山好汉》之二十四
林冲纳的什么投名状上的梁山?
林冲:败也交友,成也交友
王伦的地盘(梁山众生相之三)
11.《大宋挽歌水浒》——王伦为何要拒绝林冲入伙
林冲火并王伦,到底是谁利用了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