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家教悲剧——社会转型的代价吗?

      昨夜友人发来一个消息,说邻市有一孩子在家玩手机,他爸爸把手机抢过去,随手从10楼丢下,结果孩子接着也跳下去了,并附了一段31秒的视频。友人希望我就此写点儿什么。

      这样的事儿,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见得多了,轰动效应已经不那么强了,毕竟现在的房地产事业是支柱产业,随着楼越盖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跳楼自杀的高度自然随之提升。人间从来不少悲剧,这个悲剧与其他悲剧并无本质区别,尽可归于伦理失序一类。去年闺女高中的一男同学在被家长批评后,假装背起书包上学,结果从18楼跳下。 
      这样的事例,在自媒体时代,当然是屡见不鲜,而这一次,只不过是多了一个跳楼的动机是当着亲人的面儿,“忘我”地追逐沉浸其中的游戏情境,而使这次自杀更具“激情”而已。如是般悲剧皆是可以避免的,其本质是伦理教育的缺位。说伦理,普通大众通常不太理解,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多的祖国花朵以自杀的形式离开人士,让当事者家长痛心疾首、痛不欲生,但无辜的孩子却用自己的决绝而不给他们的家长任何改过的机会,只因为家长连一个孩子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都教育不明白,家教缺位严重,学校教育也好不到哪儿去。当然,这类事情更多只能归因于家教,而不能扩大化。
      但是,这类事件在当今社会频繁发生,说明这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因为许多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缺位,导致孩子们处理不好与家长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其表现形式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这背后更是学校与家长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直接相关。这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出了严重问题的,或者说是严重扭曲的。因为家长和其他教育者的片面认识,所以他们的价值观是扭曲的。因为扭曲,所以盲目。因为盲目,
所以任性。因为任性,所以必遭报应(我从来主张,任何的任性都是要遭报应的!)。因为家长们的片面、扭曲、盲目与任性,孩子怎么能不扭曲与任性,孩子是单纯的,是向往自由的,是轻易不能被禁锢住的,于是家长和老师们不能给孩子宽容的自由,孩子们便逆反地自主地寻求自由。
      自由其实是个哲学命题,事关每个人一生的追求。自由经常象空气一样,时刻围绕着我们,我们却感受不到。只有等到环境被污染得呼吸不畅时,人们才不得不为自己当初的不作为与乱作为支付极高的治理成本与代价。环境治理是代价是可估量的,可这人伦失序的代价却是活生生的人命啊!生命可是无价的啊!不由得又想起那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以,这个事件中的孩子的死,本质上是对自由玩游戏的追求,而下意识地放弃了生命,这是对自由的极致追求。
      这种追求是他作为生命个体的权利,
只是类似这样的追求的代价太大了,从而苦了他们的监护人。这些监护人往往是世界上最爱他们的人,只是他们常常也犯无心之过,他们常常打着爱的旗号干着伤害自己孩子的恶劣勾当。那些勾当在却常常在父母眼中具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而他们的孩子却渐渐被家长们盲目的自以为是所扭曲,于是心灵受创的他们产生应激性的反抗,于是,优秀、不优秀的孩子最终都变得逆反、任性,甚至不可理喻,而这时,聪明的家长一定会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主动改进管理方式的家长与孩子便都得救。悲摧的是,孩子明明已经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了,无知的家长们还在用自己的自以为是把孩子沿着错误的方向越推越远,嘴里还要喊着“恨铁不成钢”、“不可救药”,还在把错误的原因归罪于孩子,这该是怎样的麻木不仁呢?!铁是否成钢,取决于锻造者的能力与水平,孩子就是家长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尺。无知且暴虐的家长或者潜意识里有虐待狂的家长一定会因自己的缺陷而经常摔折手中的尺子的,即使那是一把钢作的,也难逃被摔坏的宿命。其实,这样的现象发生后,我们的社会是可以补位的,只是我们的社会组织在这方面的能力缺陷却一直多有缺位。如果社会的缺陷能迅速得到纠正与补齐,人间这样的悲剧也很少许多。

       因为最初的麻木,我本是不想动笔的,因为我从小便胆小怕事,也见不得人间的惨剧。或许因为我对相关惨剧当事人的可怜状的无能为力,所以,我总是选择性逃避这种热闹,所以,我很少当类似交通事故这类突发事件的无聊的看客。尤其是在我通过自学哲学让自己的人生自由度获得提升后,也一直努力把自己对哲学的感悟向周围人传递,只是把我说的话当回事儿的人很少,其中就有要求我写点儿什么的友人,所以我当时只敷衍地回应他,只简单说:这是家风不正的悲剧,是家长教育不当的自作孽行为,孩子不过是牺牲品。

      现在又改变初衷来写,概因为面对这样的事,我是不可能真正麻木得了的。几经反复,自觉还是应该通过文字表达些什么,呼吁些什么,哪怕只影响一个人也好。于是,我还是“违心地”打开了那本不想亲眼目睹的人间悲剧。
      视频虽短,但反应的信息足够多,也足够震撼,至少是冲击到我了。视频是围观的看客用手机拍的,很清晰。现场有三、五警察维持秩序,但面对这样的惨剧,警察亦无能为力。画面中并无任何血色冲击观者的视线,随着拍摄角度的变换,只见
一个胖乎乎的少年静静地躺在我们这边常见的红蓝相间的地砖铺就的小区地面上,少年的头紧挨着用规整的大理石条石区分的楼房地基与院落之间的分界线处,有十五公分左右的落差,再往后的背景是粗大的白钢管和有机玻璃围成的小区栅栏,再往后是几辆或灰或白色的私家车掩映在春日里盛开的粉白的桃花从中,这一切都显示这里曾经是一个富裕、祥和的新小区。只是这样的富裕与祥和再与正躺在初春冰冷的水泥砖地上少年无关了,他已经追随着自己心爱的手机,在手机游戏给他营造的幻境中飞升了,或许没有任何留恋的表白,更没表现出什么无奈,就对极尽祥和的人世和生他养他的父母亲人等没有丝毫留恋地走了,如此决绝,尽显残酷的潇洒,只随着他沉浸其中的美妙无比的游戏情境而一同做了自由落体。看他的年纪,应该是学过初中物理的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相信他一定明白人从十楼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后果,只因为对游戏所设情境的迷恋,让他暂时性忘记了后果。那时的他,或许完全沉浸在忘我的感性世界,他是极度自由的,如神仙一般,俗人的理性和物理老师的教导已经与他无关,他已经“修行”到物我两忘的高级境界。真希望他至死不曾醒来,这样他就会少了许多就死的恐惧与悲哀。
      可惜他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修行,因为他的物我两忘并没有高深的佛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指引,只是一款简单的游戏所虚拟的幻境,所以,他那本就强势的父亲自然是不能接受一款简单的游戏就绑架了他这亲爱的儿子,亦不能允许自己的孩子就这样因沉迷而浪费大好青春时光的,于是,出离愤怒的父亲开始下意识地与游戏来争夺对他儿子的控制权。无奈,出离愤怒即意味着莽撞与盲动,是不理智的,是没有智慧的,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所以,我才与友人说,这种现象是家长自作孽,而孩子只不过是其自作孽的牺牲品。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父亲,只是因为他父亲对他的自由造成了极度干扰与破坏,才让孩子更因逆反心理而带回沉醉其中,孩子之所以这样不理性,或许就是在潜意识里用这样的手段对他父亲的愚顽的报复。
      可怜的一对儿父与子,竟然都一直活在悲惨的无意识当中,直到互相伤害到局面彻底无法挽回,我无法把这理解成仅是他们一个家庭的悲哀。当初我在法学院大二的暑假时,便没参加因抢车而害我四哥命的犯罪分子的公判大会。我不想在我的记忆中增加一份无谓的恨,一个愚蠢的人用自己的不理智伤害了两个家庭,我不想再背负这样一个无知之人的形象。亦或许是从那时起,我便不相信法律是全能的了,反而让我在天生的怯懦与无助感之外,又增添了让我不堪的无力感。原来是这样的无力感一直在影响着我尔后的生活,造就了我此后的执拗与关键时刻不妥协的“扭曲”性格。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如今,我认识了自己性格的成因,我应该是可以变命了吧!善哉!怪不得我在思考这个事件时,总要想起曾经不堪的往事!
      这孩子所做的行为的本质是无言的报复,结果是,他自己彻底得以解脱,而他的父亲却被他的决绝报复得再没有了往日的威严与自信,面对着没有任何生气的自己孩子的躯壳,任由那正发出绝望的哀号的父亲用各种姿势的拨弄——一如动物世界丧子的动物面对没有生气的孩子一样,盲目而徒劳希求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幼崽儿重新站立起来——那怎么可能呢?只是这时已经彻底绝望的父亲是个比动物更高级的人,他在徒劳的搬弄的同时,还不停地发出短促而绝望的哀号,只听到他反复、大声而短促的“啊”,再听不到其他的表达
,伴随这个“啊”声的,是他那短促而艰难的呼吸声,震撼着听者的耳膜与神经。或许他根本就不想呼吸了,潜意识里只想让自己也立刻气绝而亡,追随他的儿子而去,如他儿子一样,不再苟活于人世。这样的他,在困难的呼吸中,又忽尔仰望一下天,象要求助些什么,却没有什么能呼应他,旁边有警察,他也不求助,似乎忘记了“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因为他明知警察也是无能为力的,然后又低头继续着自己的徒劳之举,这时的他依然任性,但却再没有往日的威风,因为他的儿子用最决绝的行动彻底打败了他的父亲,彻底让他的父亲威风扫地了。

      画面中的警察只是一般性地维持秩序,因为面对这样绝望的父亲,他们的任何积极作为都是无用的,他们只能任由这个极度无助的父亲的绝望的发泄。视频显示围观群众有对孩子过分冲动的指责,这却更加深了我的哀痛与伤感,因为我历来主张“如果一个孩子错了,错的原因一定在对孩子负有教育责任的人身上”。我也在一直极力宣传这样的观点,而我的听众们虽然大多听得明白,但听明白后真正做得明白的,仍然是少数,于是我就只能更加哀其不幸,同时自己的无力感也与日俱增。可见我真是一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啊!人生原来是这样地不容易,这样地苦啊!人想真正好好地活,原来是这样难的一件事儿!想明白是苦,想不明白亦是苦!怎样才能究竟涅槃呢?
      
孩子已经那样可怜了,围观的人中有人在指责孩子,想来现实中也一定多有人一样地指责这个可怜的孩子,这其实是我所不能接受的,我们怎么还能指责一个那样向往自由的孩子呢?所以,我偏执地以为,那些能指责这样的孩子的人,一定是和孩子父亲一样愚顽之人,他们自己孩子的处境一定也好不哪儿去!因为在我心中,孩子都是天使。只不过这些天使分两种,一种是可爱的,一种是可怜的,无论他们是可爱还是可怜,都是照见他们父母的镜子,我佩服可爱的天使们的家长,厌弃那些可怜的天使们的家长。我更想警醒那些可怜孩子们的家长,只是我的能力实在有限。
      面对这样的父亲,或许我在现场时会有所作为,那就是把他拎起来,痛打一顿,在教训他的同时,以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大家不要怪我冷血,反而是真的认为我冷血的人才需要深刻反思一下:面对这样的一个父亲,什么样的好言能够安抚得了他?没有!任何好言都相当于直白的嘲讽,不但安抚不了他的极端自责的心情,反而更加剧他的自我厌弃感。现在的他,或许直接死了才能得以解脱。只是因为没有勇气,才让他不能象儿子一样“勇敢”。亦或许,他只是暂时不够勇敢,等待他的其他亲人过来指责他时,他也和他儿子一样勇敢了,然后引起连锁反应,将这出人间悲剧再扩大化。既然你们的“好心”无助于他,不妨采用一下如我这般的“恶意”,反而来得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助于他从当下的无助与无力中解脱出来,重拾做人的理性。
       面对这样的情境,我当然不会是真正的冷血,因为这时候需要有人用外力——肉体的刺激和理性的语言——帮他减轻丧子之痛,以转移他暂时性的没有方向的无助感。这时候的人,需要他人的刺激,虽然让他看似更痛苦,但却可以转移他当下更加无助与无力的痛苦与自责,他需要有人来替他分散一下注意力,只是围观者中没有人有这样的智慧和勇气,所以,这样的人通常才被定义为无聊的看客。
      我甚至觉得,这样的家长既然很多,一般来说这样的心理创伤很难愈合,即便看了心理医生也不能完全解除他们的心结,那莫不如派几个哲学家或者伦理学家,给他们讲明白这种现象背后的家长失职的本质,让他们认识本质后,自然会有真正的觉解与悔过心,然后把他们作为反面典型,用亲身的经历来宣传伦理学,以此来赎罪的同时,反而能做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反而能让他们在新的意义中获得新的自我价值,反而更有利于提升他们今后的生活质量,而不是每天徒劳地活在自责当中。一如现实中的那些洗心革面的赌博高手开展的反赌博活动一样有效和有意义。这亦需要社会管理者的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只是这种想法依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但这种思路真的是我们当今社会转型应有之义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需要教育,家长也需提升
渣男父亲气急败坏退出家长群,无知的家长总是强词夺理地逃避家教责任​
女孩“作业死”:家庭教育培训刻不容缓
纠正孩子任性的小妙招
从喜洋洋暴力论的闹剧,看中国家教与社会责任的缺失
《双刺》:任性的代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