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为什么会迷信哲学

哲学中所谓的悖论,都是静态思维下的逻辑缺陷,在动态思维中,没有无解的哲学问题,只有何时参透的时间问题,因此才会持续有圣人产生。

圣人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哲学史。老师和前辈都告诉我们,学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无奈很多人学了哲学史也不懂哲学,为什么?因为他们只会像宗教崇拜一样迷信哲学,尤其愿意迷信那些堆砌了哲学大厦的个别和部分先贤。

只要不能从我们的意识里主动清除潜意识的迷信与盲从心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领会哲学到底是什么。这里我用了领会二字,说明哲学是什么问题与佛是什么是一样的,是要靠悟才能弄明白的。正因为这一点,所以许多哲学专业工作者都有迷信哲学心理和行为,就像许多科学家迷信科学一样——穷极一生于自己的事业,结果至死不知自己从事的事业的本质是什么。

人都有悟性,信佛与信哲学者一样广泛,大家的共性就是积极向善。遗憾的是,在这两个领域的一致向善的整体人群中,从来只有少数个体能因止于至善而成圣成贤,其原因在于先贤们成圣成贤路虽然都有师承关系,但最终的升华靠的都是自己的悟。

令圣贤们也集体尴尬的是,他们的思想可以通过言传身教获得记录与传承,他们的修行法门看似可以进行路径复制,无奈他们修行的心路历程不可复制,于是圣贤们的思想总是在言传身教中成效递减。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哲学就不能进步了呢?当然不是,因为后来人中总有不迷信先贤者,于是便总有人又通过自悟而无师自通,于是相关学术思想因此获得进步,而且还是超越先贤的进步。所以任何先贤都是后辈的进步提供了便利,但如何运用好先贤的学术便利却只能靠自悟,结果造成关于思想的学术研究至今只能类似经商一样——有同本,没同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什么思想与什么学术?
孙正聿:一位当代中国哲学家的学术人生
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首发 | 始终立足于独立、自由的思考———郑开先生答《学衡》
百年来科学哲学发展历程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