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之间的整体一致性
最近对自下而上地建构终极自圆其说理论体系有些厌倦了,耗费心血不说,心中的想法总是不能通过文字得到全然清晰表达,加之相关内容在现实生活和自媒体上的反馈总不尽如人意,不免心灰意冷。
可转念又想,既然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没做到终极自圆其说,自己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敢在形而上学的思想创新方面妄言以终极自圆其说为名的哲学常识化转向,已属难得。
按照“世事我皆努力,成败不必由我”的原则,我已经在过程上取得自圆其说水平提升的成功,所以未来的结果无论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只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自行弄懂哲学是什么的初心就好。
同时,我的自圆其说理论体系一直在拓展自己的理论边界,没有不能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需要推倒重建,这已然很难得,而且参照相关经验,您也可以发现其他任何旧思想不能自圆其说之处,所以我就更没必要因暂时的形而下学写作手法上的配套不能而自乱阵脚。
从逆向分析矛盾的角度,在任何莫名的烦躁情绪背后,真正理性的人都能发现其中隐藏的反向提示内容,所以抑郁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自圆其说不能的自我压抑,亟待可终极自圆其说的终极思想拯救,因此我认为,相对此前自下而上的坐井观天式写作,如果能自上而下地把自己的哲学常识化理论体系做最后的总结收尾,显然更能自圆其说,于是便有了这个专题写作的冲动。
我认为,抽象人生的本质是主观的,具体人生的本质是客观的,但客观的具体人生又必须受主观抽象人生的指导,所以任何具体人生又实际都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
如果接受这样的认知,您的思维模式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升级了,因为旧哲学从来没讲明白这些,所以才有我自主发现一切旧哲学的逻辑漏洞,并针对性建立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的机会。
关键是,在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表述中,显然存在着一个观的主体思辨过程,所以从常识化角度,参照《道德经》,我们可以把观的主体的思辨状态理解为狭义的形而上学,把观的主体与人交流的内容和形式统称为形而下学。
这样分解解读哲学之观的过程性,是帮助不能自圆其说的旧哲学实现终极自圆其说的前提,因为只有这样透过观的过程的精准分析,我们才能在观的差异性精准捕捉到观的一致性。
有了关于哲学之观的一致性,我们便不难形成第1个可常识化普及的共识:表面上,任何人都避免不了苟且地活在有限必死的生命状态,但透过实质的苟且,大家却都在用同样的主观能动性展示着自己不同层次的自圆其说状态
透过不同层次的自圆其说状态,如果能意识到人类终将实现终极自圆其说,那么您有资格和我一样自诩为坚定的终极可知论者,只是我又必须负责任地告诉你,仅靠一般性洞见意识到这一点容易,把自己的洞见常识化地说出来,其实很难,因为那是一个创新性的形而上学思考过程,人类一直在用整个文明发展史在哲学领域探索着这个命题的实现路径,至今尚未成功。
因为有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垫底,所以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讲,现在到了终极哲学必须出现的理论创新关键时点了,因为在现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条件下,人类集体浪费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已经逐渐小到集体蜕变的临界点了。
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我对和谐的渴望更多,所以对终极自圆其说的必然性问题就敏感得多,所以不擅妥协的我,不但自主建构了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而且正在尝试用物极必反理念终极瓦解肤浅的形式逻辑对世人的主观能动性所造成的集体浪费文明格局,然后用可常识化普及的辩证逻辑终极捅破人类集体曾经逼仄的逻辑天花板。
通过中西方哲学互译,透过哲学之观在个体层面的过程性,我发现,在集体层面交流哲学观的时候,个体间交流的任何表现为形而下学的哲学思想都瞬间有了形而上学意味,因为不能终极常识化的旧哲学世界,总有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漏洞,让敏于思考者挑战自己思维边界的冲动。
基于哲学常识化的思维惯性,这让我突然意识到,相对于我们自己开放式的思维边界,形而下学的任何旧哲学思想都是低层次的形而上学。这难道说明,是哲学的开放性导致了我们自己思维边界的无定性吗?
主观唯心的不可知论者那样想可以,因为他们从不渴求终极自圆其说,但可知论者一定不接受这种答案,因为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人类一直在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拓展着自己的思维认知边界,而哲学不过是整个过程的一个关键副产品而已。
通过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的层次关联,让我进一步意识到,在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也有基于整体一致性的层次关联,也即认识论和本体论都是高维的方法论,本体论是高维的认识论,方法论是低维的认识论。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思辨层级渐次提高的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之间,渐次提高的实际是形而上学思维的难度。这样的认知一旦形成,自然就是哲学可以常识化普及地走向终极化发展的确定新起点。
这样一来,能自主实现上述认知突破的我,用已经取得突破的高维形而上学理论指导形成相对低维的形而下学写作技巧,理当不难,只要再坚持一下,通达于形上与形下贯通的新经验形成,就是在个体思辨层面物极必反于终极自圆其说的历史必然,而常识化解读这个物极必反经历,就是本专题的全部意义所在。
综上,通过我对自己哲学思辨的纠结状态的自我疏解,希望有缘人能从中揣摩到第2个可常识化普及的共识:人与人之间所传承的任何经验,都同时兼具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属性。这是我本专题写作的理论基础,也是您可能实现终极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0520 清娟盲派命理 第五章 十神之间作用 第二节 承载
中女入住各宫表现
以气数的辨别定家族大势,风水吉凶的本源思考(二)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13-【兵要-4】
2023年兔年为何有384天?还将现“一年两头春”,再来聊聊兔年的那些事!
欣赏-现代-潘长宏诗-----《晨练四首》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