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了解客户这些变化,你还怎么混江湖?

昨天晚上和朋友聊天,聊到了客户结构的变化,掐指一算,不得了,原来一直在我眼中的90后小屁孩,最大的都已经27岁了,这些在我们这些老头子眼里的新新人类,已经迅速成长为市场消费的主体。而我们这些4、50岁的大叔们,如果不知道这些孩子们的想法、诉求、习惯,又如何能够设计出满足他们需求的好的产品和好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密一下90后。

几年以来,我一直关注着这个话题,现在试图试着做一个归纳总结。我认为这一代的消费者对于消费需求的表达可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我要购买那些能给我带来个性化生活的东西;

我要购买那些能够让我实现心理自主的服务;

我要购买那些能够让我创造自己、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这一代消费者的成长环境直接造就的,这一代消费者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正式由于这个字,使得长辈们都把这根独苗捧为掌上明珠,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不像我们这一代,从小散养,在计划经济的大潮中,过早的就知道了我是谁,我该怎么做,乖乖的听话不要给家长惹麻烦。所以当他们长大以后,脱离了家庭的温室,他们最为急迫的就是找到自己,给自己定位,让自己的特点通过服饰、消费、行为习惯来告诉周边的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者,从小的独养,也势必造成这批消费者追求自我表现的习惯,因为从小到大,他不用和别人去分享,不用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所以也就造成了这一代消费者追求个性体现的整体需求。

那么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到底有什么需求的变化呢?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稍加总结。

客户从我选择变成了我要求

这种选择的变化,我们可以从时空轴的角度来做一个介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过程。

70、8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供给赶不上需求,一般来说都是供销社式的柜台服务,商品就摆在柜台里,你需要什么,售货员给你那什么,你要求多了,人家还不耐烦,顾客就是孙子,对了,你爱买不买,不买拉倒,有的是人要,特别是在各种票流行的时代,最为消费者,你那里有对产品的选择权啊?

进入90年代,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物资不再短缺了,供求关系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于是超市出现了,柜台变成了敞开式的货架,你随便买,买多少都行。

静茹1世纪,城市人口膨胀带动了商业地产的发达,城市出现了多出中心区并存,这时候专卖店的形式出现了,每个品类的商品都很多,超市根本摆不下,于是国美、苏宁出现了,卖汽车的4S店也就出现了。

就是这样,但是人们购物付出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面对着上万平米的大卖场,每次购物的时间、体力、交通成本都非常高,在这个痛点下,电商平台出现了,不用出家门,在家就可以把所有东西买回来,于是消费者的心态又发生了变化,你们卖给我的都是标准化产品,既然你们这么想得到我这个客户,就为我个人需求定制产品吧,刚开始品牌可能不乐意,但是总会有品牌愿意接受,那么竞争就出现了,用户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所以,在新的时代,个性定制应该是大势所趋。

用户从我关注到我参与

社会化媒体有一项重要特征,就是社群精神,大家发现没有,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物质时代的距离感和阶层感,反而催生了现代人的社群精神。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网络虚拟圈子里,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寻求与他人的联系,表达自己的关切,寻求协作与互动。

越来越多的商家愿意为消费者做出改变,商业化进程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多样化的选择。若果你懒,没关系,只需轻点鼠标,商家海量商品的多样化推荐,会尽情满足你的无限购物欲望,样式多的让你目不暇接,总有一款适合你。

参与设计。越来越多的商家会让客户参与到设计中来,满足大家的独特需求。在不久的未来,商家会提供两种商品,一种是标准化大众产品,一种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后者已经越来越多的为各品牌所使用。

主导创造。商家会告诉主导创造的消费者,如果你希望展示你的才华,那就尽情发挥你的创意,我们做好产品池,你来自己选择和组合吧。

消费者从认知到认同

80、90后的群体正日益成长为社会主流人群,他们对社会形态的认识,对个体体验的认识,汇聚成强大的潮流力量,并会逐渐改写世界的游戏规则。所以,想做好市场,就必须对他们的特征有所了解。

第一,反对被归类,并讨厌被归类;

第二,反商业化,拒绝大众潮流;

第三,可以借鉴,但绝不跟风;

第四,强调独立思考,愿意特立独行;

第五,偏好隐私、小众、私人化的品牌及消费;

第六,具有文艺倾向;

第七,愿意消费精神产品,并自己赋予意义去解读;

第八,追求有形和无形的自我空间。

从这些特征中部门不难看出,以往的品牌营销和广告传播活动,只要有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够了,用户可能就会买单。现在全部变了,消费者如果不认同你品牌代表的价值观和精神气质,用户只会鄙视你,不会点赞。

用了这么长的篇幅来介绍我所理解的90后客群的需求变化,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面对新的客群主题,我们汽车金融从业者,应该如何主动的做出改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和做出有益的尝试,来适应新上帝的口味。至于怎么做,我这里仍旧不会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路和想法,我只负责引导和提示,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逐一点评2011家居市场将呈五大趋势
天猫何春雷:生鲜电商进入2.0时代,我们可以做什么?
天猫今年的变与不变:仍然是品牌的最好选择
瞄准客户的恐惧与贪婪?
奥特卖:消费者角色变迁与消费者洞察分类
白鸦再谈新零售:过去十年互联网为何没有造就新品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