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的“快!快!快!”,造就了孩子的“拖!拖!拖!”

平日里不断有妈妈问:

怎样能让孩子动作快一些,本来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偏偏要拖上三四个小时;

吃饭拖拖拉拉,穿衣服磨磨蹭蹭,简直就没有一点利索的时候。

特别是早晨,大人越说赶时间,他就越磨蹭。

气急了还会给他几巴掌!打完了又后悔,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被毁了。

我苦恼!生气!可是没办法,好像已经把他惯成这样了!

从这一番描述中看到了父母的焦虑,也看到了孩子的被动。

其实这是很多家庭存在的问题。父母在不断地催促孩子“快!快!快!”的过程中,导致了孩子的“拖!拖!拖!”。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拖拖拉呢?

原因之一:父母的快快快,造就的孩子拖拖拖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朋友发的一首《妈妈之歌》

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

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

 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

起床,起床,快起来!

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

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

快起来!

然后记得叠被子!

会热吗?

会冷吗?

你穿那样出门吗?

你的书,你的便当,你的作业呢......

 整首歌曲的意思就是:“快!快!快!不然就来不及了!

现实生活中,当孩子的速度不让父母满意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地催促孩子做同一件事。

孩子刚开始可能会体悟父母的感受,跟随父母的节奏。但催促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从听从变成不耐烦,最后上升为反感、讨厌,甚至憎恨父母的这一行为。

作家马克·吐温有一个理论,叫超限效应——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

有一次,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他决定多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准备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被反复催促的孩子,心理活动和马克·吐温当时一样,最后就是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总而言之,越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发高涨。

原因之二:父母的担心与不放手

暑假,我陪孙女去画画,班上有五个孩子,画水粉画,老师讲解后,孩子们开始自己作画。

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开始“涂鸦”创作,个个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动作有些笨拙。

有一个小女孩,妈妈嫌女儿沾水、调色太慢了,情不自禁地抓住孩子的手,代替孩子挤粉、倒水、调匀,然后再捉住孩子的手,一笔一笔地画到纸上。

妈妈一直用手抓着她的小手在纸上画着,嘴里也没停下:“这儿,那儿,这再来点,蓝色再多点,你怎么这么笨,快点,做什么事都慢”。

孩子很不舒服的样子,但坐在她背后的妈妈没有觉得,她们的画比其他小朋友的画得快多了,不过都是妈妈的功劳。

我真的想说一句:为什么不放手呢?多少父母一边催着孩子要快点,要求孩子独立一点。一边又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手不放。

本来,孩子完全可以慢慢地用自己的节奏,享受调色、上色的过程,体会自己独自完成一幅画的喜悦。

可在父母眼里则不然,画画就要画出最好的,磨磨蹭蹭更是不可以。

很多时候,我们怪孩子动手能力差,拖拖拉拉。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不敢放手造成的呢?

原因之三:孩子的生理原因

父母要想改变催促孩子的行为,就要了解到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原因。

90%以上的父母都误解了孩子的磨蹭,其实这种“磨蹭”是孩子自身节奏的表现。

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人对于时间知觉只有在大脑的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他曾说过8岁以前的孩子几乎没法对时间做很好的估算,因此他极力反对过早逼孩子去认识时间。

所以,不断催促地孩子,其实打乱了孩子的节奏,导致孩子“被磨蹭”。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也已经发现,孩子有自己的生理节律反应:

1—2岁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只活在当下。

2—2.5岁,孩子对时间稍稍有了一点概念,了解了“先后”。

2.5—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飞速发展分得清“过去”、“现在”、“未来”。

4岁的孩子能描述在幼儿园干了些什么,却不能描述具体时间干了什么事情。5岁的孩子才可以做到。

6岁的孩子喜欢听过去的故事,不过,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有概念。

7岁的孩子,可以分清时间概念了,可是却是成长磨蹭的高峰,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其实并没有接受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也就是说7岁前孩子的磨蹭是有其可推的生理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7岁以上到小学阶段,家长的催促也会让孩子的身体跟心思无法到位,对孩子的自信心、判断力、时间观念等一系列成长中的重要因素造成影响,这些影响会也延伸到孩子以后的人生历程。

美国儿科权威医学博士斯波克说:

孩子是通过观察她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的。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的榜样,而不断地催促实际上是不尊重孩子的生理跟心理发展规律,用成人的思维教育去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是一种不尊重,也是一种越界。

亲爱的父母们要如何做呢?

1、调整自己的情绪与时间

每当与孩子在一起时,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做到心平气和的与孩子在一起,把催促换成鼓励,用爱去引导孩子;同时提前告知孩子家庭的行程及需要他做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

这样父母平和,孩子从容,全家其乐融融。

2、父母适当示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家长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

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相信孩子一定会比父母更强。


3、尊重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

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懂得让孩子遵从自己的节奏,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他们,允许他们慢慢长大。

家庭教育专家余泽彬曾经说:

你想要让孩子成长得更快,首先得让孩子体验得更多,因为一个没有经历的人,一定也是一个没有成长的人。

磨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不止是你的孩子磨蹭,大家的孩子都在磨蹭。重要的是,磨蹭的孩子在慢慢适应世界的过程中,能很好地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而你想让孩子改变以往拖拉磨蹭,首先得给他时间和机会,让他去尝试。

做一个淡定的家长,成就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您即已高屋建瓴    更需要直抵人心  加入就能成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龟兔赛跑“透视镜”
父母陪写作业,这7个行为最让孩子反感,伤害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孩子浮躁,多缘于父母
不催促的家长,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太磨蹭,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急!
催促孩子原来有这么大的危害,99%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