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父母要尽早培养!(转给家长)

▷点击阅读《时间管理100篇精选好文》

内容概要: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培养好的习惯,但父母们想归想,奈何孩子们怎么也不配合,可真的是孩子们的问题吗?父母能做些什么呢?这篇文章2939字,预计8分钟读完。

*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授权本号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需授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人的一生都会受到习惯的影响,‍‍绝大部分时候控制我们行为的,就是习惯‍‍。

那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呢?

今天这篇文章整理了易效能时间管理讲师丫丫老师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给父母们一点帮助:

培养习惯越早越好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不断重复的行为,最后就形成了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如同启动了自动控制的程序,让我们不必多想就能做出行动。

好的行为,不断重复会成为习惯,‍‍那不好的行为要是不断重复,自然也会成为习惯。孩子在某种行为中获得满足,他就会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而年龄越小,培养习惯的时机更好。

但遗憾的是,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每天的一言一行,以及日常的生活规律,对于孩子所带来的影响。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甚至是在学龄前的幼儿园阶段,‍‍因为没有学习任务,每天的时间也很充裕,‍‍父母对于孩子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孩子也学会使用一些哭闹、撒娇等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让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

可是等到一上小学,‍‍有了学业的压力还有竞争‍‍,各种问题就开始出现,‍‍家长一着急,就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哪儿不对就说哪儿,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让自己养成了唠叨的习惯,‍‍而孩子也慢慢练就了“话从耳边过,全当没听着”的闭耳神功。这念叨了八百回都不起作用的话,‍‍从今天开始就别说了,‍‍再多一遍也没啥用。

你要仔细去观察一下孩子,‍‍你会发现‍‍,大部分你所期待他养成的好习惯背后,‍‍其实都对应着一个已经形成的坏习惯。所以,要想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咱们需要先改掉坏习惯‍‍。

习惯的重塑,可比新习惯的建立更加困难,‍‍如果我们把习惯的培养比作修大楼,‍‍建立新习惯,就好比是在一块空地上来修房子,‍‍而习惯的重塑,‍‍就好比你要先拆楼再盖楼的工作。

可是有的父母忽略了,‍‍这“拆建”工作量更大啊,‍‍先拆后建的过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孩子年龄越大,‍‍你面临的“拆建”工作就越困难。

所以父母在开始行动之前,得对孩子重建习惯这件事,有一个合理的期待,‍‍明白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但是绝对值得我们投入‍‍。

父母榜样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孩子的行为习惯结果,最大的责任人就是父母。身教大于言传,讲多少道理,都不如身为家长的我们先去做到,所以,父母的榜样力量始终排在第1位。

丫丫老师自己从小是体育差等生,‍‍她家儿子也继承了不爱运动的习惯,‍‍刚上幼儿园老师就发现,他特别懒不喜欢动,‍‍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可以看好久的书,‍‍但是一到运动的时候,他就躲在最后面。

当丫丫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强迫儿子运动,‍‍而是先让自己动起来,每天坚持跑步‍‍,回家和孩子去分享今天跑步的体会还有感受。放学以后也带着他参与到各种攀爬活动当中,去锻炼他的肢体力量,‍‍甚至在上学路上我们都带着球,‍‍在路过小公园的时候和孩子玩玩拍球的游戏,‍‍绝不放过任何可以让他运动的机会,‍‍不断让他去尝试各种活动,并且从中找到兴趣。

因为妈妈的改变,‍‍儿子开始把运动当作是生活当中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时机成熟时,‍‍再用一套自制的勋章‍‍让儿子启动了跑步,这个曾经让他非常讨厌的运动‍‍。

教育是需要时机的,‍‍但找到这个时机的前提是父母榜样的力量。

父母的深度陪伴

除了榜样的力量以外,‍‍习惯的养成和陪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家人的陪伴,习惯很难养成‍‍,重塑习惯,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如果你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会让不爱阅读的孩子更容易跨越阅读的障碍,‍‍如果你可以陪伴孩子运动,‍‍你可以让孩子从枯燥无味的运动当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人们与生俱来的除了智慧‍‍,还有惰性和畏惧困难的本能,‍‍相信每个孩子刚开始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都期待自己变得更好,获得父母和身边人的认同,‍‍只是因为有的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正确有效的鼓励,‍‍在挫折和打击当中逐渐放逐了自我,以此来保护自己。

那父母应该如何去陪伴呢?‍‍孩子们需要的是互动式的陪伴,而不是单向的指令,所以深度的陪伴,对于习惯的养成非常的重要。

每天接送孩子、洗衣做饭洗澡等等‍‍,这些只能称之为基础的养育工作,‍‍还谈不上深度陪伴。深度陪伴跟时间的投入,它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但是却和家长的注意力成绝对正比。

深度陪伴,需要家长和孩子达成共识,制定明确的规则,‍‍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孩子的目标当中。通过加强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支持,而不仅仅只是管教而已。

固定时间不断重复同一个行为

父母的榜样和陪伴,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必要条件,‍‍达成这两个条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借助“定时‍‍”这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固化习惯。

什么叫定时呢?‍‍就是固定时间,不断重复发生的行为,就会养成习惯。

如果你希望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最好能够设置固定的读书时间,‍‍哪怕一开始只有5分钟‍‍,当孩子养成这个时间翻书的习惯,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之后,‍‍就可以逐步增加时间了。

但要注意的是,最好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窄幅变化的固定时间段,‍‍这样能够有利于一天的时间管理。

这时候你可以用上清单和时间饼这样的亲子时间管理工具,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事情细化到行为清单,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景下执行,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培养习惯,视觉化的清单和饼图也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培养习惯从小目标开始

家长应该遵循全面关注、重点突破的原则,‍‍从小目标开始‍‍,帮助孩子在旧有的坏习惯上一点一点前进,‍‍不做横向比较,不跟别人比,‍‍教会孩子和昨天的自己做纵向比较,每天进步一点点。

同样都是做作业的拖拉,‍‍昨天他花了两小时,‍‍今天花了1小时50分钟,‍‍如果你明白孩子还在拆建坏习惯的工作当中,‍‍这房子还没拆完不能期待新楼的修建速度,明白这点你就能够真的发自内心去理解孩子,给予他鼓励‍‍,帮助他不断找到下一步的挑战,‍‍一个个击破,逐步建立成就感。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比较大,面临很多的行为问题需要纠正,‍‍你也不用着急‍‍,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从什么都不管到什么都管,‍‍反而会造成孩子强烈的抵触情绪,‍‍欲速则不达。

我们要放弃成为全能父母的完美心态,‍‍你可能有满脑子的想法,‍‍却找不到行动的入口,‍‍那就先记录你所有的想法,再从中挑出当前最需要解决、最重要的一项,‍‍然后围绕着这项内容,找出所有的阻碍‍‍和对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围绕这项内容把目标分解到最小单位,‍‍投入全家的力量一起和孩子达成这个小目标。

▼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自我行为约束差,再怎么教育都没戏
失败的家庭教育,妈妈拥有的9个坏习惯,孩子很难成功
初中生,父母应该帮助他养成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一
小学习惯养成一览表,几个日常习惯就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青少年如何纠正不良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