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人诗话|蓝锡琦:陶渊明,归去来兮,任性做自己(总第810期)


世间最不容易的事情,也许就是“归去来兮”——远离后返回初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陶渊明:做自己想做的事

■文/蓝锡琦(四川)


日本医师大津秀一,在《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里,列出了普通人容易后悔的前五件事情。

第五后悔,是未到想去的地方旅行。正如老歌《我想去桂林》里喟然叹息的: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第四后悔,是一辈子没结婚。第三后悔,是来不及给爱人说谢谢。第二后悔,是搞不清楚活着的意义。第一后悔,是没做自己想做的事。

近日读《晋书.陶潜传》,常掩卷沉思。陶渊明之所以打动中国文人1600多年,主要在于他早早选择了做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

让我们梳理一下他骨子里潜藏着的贵族意识:

渊明的曾祖陶侃,早年孤贫,从县吏做起,积功升迁为太尉、大司马和大将军。一般而言,集中了这三大最高军职于一身的人,皆具有专擅朝政的威势。皇帝特许穿鞋佩剑直入宫殿,朝拜时称官职不呼姓名,也不用趋步表示恭敬。晋代分天下为19州,陶侃都督8州军事,封长沙郡公(赐长沙邑3000户做世袭国土)。史籍记载,他在军中41年,雄毅有权,识察纤密,明悟善断,人不能欺。从安徽繁昌县到重庆奉节县,数千里辖区内路不拾遗。时人评价陶公,神机明鉴好比魏武帝曹操,忠顺勤劳好比蜀汉丞相诸葛亮。

渊明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曾任安城太守,相当于市地州一把手。可以确定,陶潜属于不折不扣的官四代。

不过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陶渊明8岁丧父,20岁家道衰落。他天生一副贵公子派头:胸怀高尚,博学,善于写文章,颕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所贵。29岁时,在曾祖陶侃治理过的江州任祭酒,相当于今世的省教育厅长。然而却受不了琐事,干了小小的一段时间就自请解职。省领导又召他任主薄,相当于省政府秘书长。他懒得接招,情愿靠耕种养活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家里小孩多,瓦瓮没有积蓄下来的米面,谋生乏术。

亲故们劝渊明,依然是当官划算一点。由是脱然萌生重新出仕的念头,说:“暂且混个县处级干部,作为简单生活的经济来源,也行吧?”好在先辈们的政治影响力仍在,各路诸侯均给几分薄面。他35岁赴京口任镇军将军刘牢之的参谋,37岁赴江陵当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40岁作镇军将军刘裕的参谋。

于此期间,诗人夜行湖北安陆县境内的涂口时,写出了首篇传世作品《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兹节录如次: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皛,读作“小”。皎洁,明亮。)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新月初上,凉风乍起,夜景虚明,昭昭天宇空阔无垠,河岸跟江水洁净明亮,平坦安宁。可是啊,我担负任务不能睡觉,半夜了,还在孤独的征途中。

此处化用了两则典故。

商歌,悲凄之歌。按照古代乐理,五音中的商音属秋,其音悲凉凄厉。《淮南子.道应》记载:春秋时,宁越想向齐桓公谋职,困穷无以自达。于是组建商队,日暮歇息于都城门外。桓公准备到郊区迎接客人,从者甚众,半夜开城门。宁越一边喂牛于车下,一边敲击牛角,高唱悲凉的歌谣。桓公闻之曰“歌者非常人也”,命令搭载在随从们的车子上。事毕,倾听宁越畅谈天下大势,授以显职。后世遂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

耦耕,两人并耕。《论语.微子》记载:长沮和桀溺并排耕地。孔子路过,吩咐子路问问渡口怎么走。长沮说:“车上拿缰绳那人是谁?”子路答:“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孔丘吗?”子路答:“yes。”长沮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子路见其爱搭不理的样子,转头请教桀溺。桀溺问:“你哪位?”子路答:“仲由。”桀溺问:“是孔丘的门徒吧?”子路答:“yes。”桀溺噼里啪啦讲出了一番隐者的价值观:“天下人嚣竞于权势财富,好比滔滔洪水,谁能改变?你与其追随避开俗人的智者(指孔子),何不追随遁世的高士(指长沮和自己)?”说完,径直翻土覆盖种子。

陶渊明引用典故表明志向:求官非我所愿哦,本人萦绕胸怀依依难舍的,是二三同好并力耕种。好想甩掉官帽回故居,不必为了出色的爵位而忍受羁绊。养性修真于横门茅屋之下,差不多才算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渊明好酒,他40岁写了《连夜独饮》,以下是诗中妙句: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听故老所言,喝酒飘飘欲仙,好吧,且试酌一杯,喜怒哀惧爱恶欲,千百种情绪都遥远了。乘兴连饮,渐渐天地皆忘。难道万事万物真的远离了?no,听任自然,无所谓孰先孰后罢了。好比《列仙传》里那位王子乔,依凭白鹤的神奇翅膀升天,四面八方极远之地,须臾即可往返。

正所谓想睡觉就来个枕头,渊明的叔父托关系,使上级领导体谅了诗人畏难远役的心态,在距离家乡百里的彭泽县,授予了县令实职。在县太爷岗位上,渊明命令把公田全部种植酿酒的黏黄米,喜滋滋地说:“让我常醉于酒,足矣!”其妻强烈请求种植不具黏性的粳稻,于是折中一下下,50%公田种黏黄米,50%公田种粳稻。

渊明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辄命笔自娱。由是创作出了《饮酒诗二十首》,且录佳句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信手拈来,贴身白描,率直意趣,怦然让人心向往之,疑有神助。

渊明一向简单而骄傲,不喜欢私下里侍奉上司。适逢郡督邮(相当于市纪委书记)到彭泽县督查。机关里的官油子告诉陶县,应该束带穿正装去见督邮。谁知我们的渊明同志长叹一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假扮忠谨恳切的样子去服事乡里小人!”像这般为了糊口而役使自己,深愧平生之志。于是,眷然有“回老家吧,回老家吧”的念头。

当年稍晚一点,便弃官归隐田园,吟哦出古今驰名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回家乡吧,田园快荒芜了,为何不归?既知夙志为形体需要所役使,何必惆怅跟黯然神伤!现在觉醒了:往事难以挽回,未来尚可补救。迷途其实未远,如今拂袖而去蛮ok啦,往日厚秩召累则问题多多。啊啊,归帆轻摇缓缓行进,江风飘飘吹动衣衫。询问旅人前行的路程,遗憾晨光刚刚微明。

终于望见横木搭建的家门了,我满怀欣喜一路狂奔。家政人员列队欢迎,幼子眼巴巴守候门前。宅院瘦径废弃虚空,惟见松菊蓬勃生长。牵着宝贝的小手入门,哇,早有醇酿盈满酒樽。我引壶倾杯自斟自饮,斜视庭间杂树喜人。打明儿起,且凭倚南窗寄托骄傲的小心脏,明白陋室挺容易安身。每天进出园圃,门扉虚设常常关闭。拄着竹杖散步休息,时而抬头眺望天空。无心的云霞于峰峦产生,疲惫的鸟群亦知道归巢。暮色四合自高天垂下,抚摩孤松我徘徊流连。

远离后,返回原本的地方啊!屏蔽交往,谢绝游乐。俗世与我相违,还出行追求啥东东呢?且愉悦于亲戚间的融洽实话,喜好于琴书消忧解愁。农夫告诉我春天来了,该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驶布蓬小车,有时划动木桨轻舟,有时探寻幽深沟壑,有时经过崎岖山丘。绿树欣欣向荣,清泉涓涓始流。爱惜万物皆有滋长季节,感慨吾生终将结束。

哦哦算了吧,人生若寄,还剩多少光阴?为何不放空心情任意去留,干啥要心神不宁、匆匆忙忙,而且又能做成哪种境界呢?富贵不属于我的愿望,京城不值得期待。要么依附良辰简单地互动,要么插手杖于田边锄草植苗。姑且顺应造化,走向余生的尽头吧,乐天知命岂有任何怀疑?

归去来,译作“远离后返回原本的地方”。它代表了浓烈的乡思和毅然决然的回乡选择,1600年以降,一直牵动着亿万国人的情愫。


陶渊明从41岁到47岁,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的寻阳柴桑故乡,居古田舍,开荒南野,享受了6年小确幸。以《归园田居五首》为代表作的一系列著名田园诗,即于此间写成。让我们满怀崇敬,来鉴赏其中的几个片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锄禾归。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他并非单单做一名农夫,还是自得其趣的读书人。请看《读山海经其一》咏叹得多么轻松愉快!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偶有所得即自然流出,不见一丝一毫斧凿痕迹。诗评家云,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率近自然,尤以此首令人不可思议。

包括他44岁那年的夏六月,家里遇火,他描写天灾后的困窘,亦掩饰住了内心波折,未露出些许哀戚之态。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自建茅屋在贫穷的巷子里,甘愿告别当官时的华宅。不巧天炎风急,隐于林间的陋室短时间内全烧光了,没剩下哪怕一间完整的房间;只好把木船倒扣过来,暂时遮风挡雨。遥遥远望,新秋的月儿快圆了。灾后,瓜果蔬菜开始复生,受惊的鸟儿尚未回来。中夜时分,诗人伫立遥想,一个念头便环绕无垠的天宇。

渊明46岁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篇,体味到了农人的切实辛苦。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山中霜露先寒,田家岂有不苦累的?他说,我不能推辞掉稼穑的艰难。虽然四肢很疲倦很疲倦,但是没有旦夕莫测的横祸上身。哪些算横祸?大而言之,“福贵而畏人”,“为五斗米折腰”,“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皆属于诗人不可接受的横祸。

相比较而言,收割早稻归来,冲澡漱口之后,在自家屋檐下小憩,敞开衣襟喝酒,神态几多放松。

这些,恰似渊明在《与子俨等疏》里描写的理想生活: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陶潜47岁从寻阳柴桑移居到南村,跟几位文字朋友为邻。过上了“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日子。49岁官府征著作郎,他放弃了。选择同雁门周续之和彭城刘遗民,并称寻阳三隐。

50岁他搬回上京旧宅,重新做城里人。51岁之后,创作了《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等嘉什。其他的应酬唱和作品,一般般啦。

大概从54岁开始,渊明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况。辅国将军王弘常以酒米相赡。昔日邻居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临行前留两万钱,渊明把款儿全部送入酒家,再慢慢地去取酒喝。最为窘迫的时候,他写道:“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饿坏了,却不知道去哪儿乞讨!

江州刺史檀道济在他62岁那年登门探望,说:“幸好你生存在文明社会,如何自苦成这样!”渊明答:“本意并非若此。”道济馈以粱肉,挥挥手告别了。

在生命的尽头,陶渊明于63岁那年的夏历九月,写了《自祭文》。文中说:满怀欢乐在山谷里汲水,唱着歌谣扛柴火回家。暮色中的木门曾伴我晨昏,春秋代谢我务农于中园。锄草培土,孕育繁衍。欣喜有书籍可阅读,有琴音可协和。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沐浴山泉。勤劳留下了累的感觉,可是内心却常常悠闲。啊啊,我乐天委分,就这样安度百年吧。

两个月之后,冬十一月,写出古今中外最美丽田园诗的陶潜,与世长辞了。他在《自祭文》里盖棺论定的话,让热爱他的读者们欣慰:渊明先生终究未悔当年的选择,“归去来兮”,远离后返回初心,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7, 渊明诗全集 | 陶渊明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陶渊明(东晋诗人)
您的好友「陶渊明」邀您一起喝酒,不醉不归
忒不靠谱的陶渊明
念陶渊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