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至三庚便数伏”:今年的入伏日期数错了,三伏只有30天

前两天,全国大小媒体都在大呼小叫地报道:三伏天来了,今年的三伏有40天,超长暑热!

其实这只是借着“三伏”的概念来炒作“加长版的盛夏”,对基本概念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这里确实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必要认真辨析梳理,免得以讹传讹,比如:

(1)什么是“三伏”?

(2)“三伏”起源于何时?

(3)“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吗?

深入辨析梳理这些基本概念,不但能增补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常识,还能有助于华夏文明起源研究。这使我想起一句老话: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三伏”是如何划定的。俗话说,“夏至三庚便数伏”,即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伏日”。

《渊鉴类函》之《岁时部》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华夏文明自古以来的一种纪日方式是“干支纪日”,就是用天干地支的组合来标记日期。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十个。

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共十二个。

从天干“甲”跟地支“子”相配合开始,天干地支逐一轮排组合就构成了60种搭配关系,俗称“六十甲子”。

我们华夏老祖宗就用这种组合关系来标记日子,甲子日、乙丑日、丙寅日……到了第60天癸亥日结束,又开始重复六十甲子纪日。至少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以来,这种纪日干支已经不迭不乱地延续了2741年,对于古史研究非常重要。

所谓“庚日”,就是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这六日。很显然,每个庚日与前后相邻的庚日相差了10天。

所谓“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就是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为“初伏”。

问题就由此产生了——

如果夏至当天不是庚日,那么夏至后第一个庚日距离夏至当天最少为1天,即夏至日当天为己某日,次日为庚某日;最多为10天,即夏至日当天为辛某日,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为10天后的庚某日。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在哪一天。

如果夏至当天就是庚日,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从夏至当天开始呢,还是从夏至后最近的一个庚日开始呢?

有趣的是,今年夏至6月21日当天,纪日干支恰好是“庚子”,许剑伟等人制作的“寿星万年历”就将当天算作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于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落在了7月11日“庚申日”,这一天在该历表中就算作了“初伏”。

可是,这个算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不单许剑伟等人弄错了,很多专家学者也弄错了,大呼小叫7月11日入初伏的大小媒体都弄错了。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

如果夏至当天为庚日,这一天不能算作夏至后第一个庚日。

如果夏至当天为庚日,这一天不能算作夏至后第一个庚日。

如果夏至当天为庚日,这一天不能算作夏至后第一个庚日。

以今年的夏至“庚子日”为例,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7月1日“庚戌日”。因此第二个庚日是7月11日“庚申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21日“庚午日”,因此“初伏”是从7月21日“庚午日”起算!

我在这篇文章开头摘引《四库全书》的《渊鉴类函》还没有引完呢——

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曹植谓之“三旬”。

看清楚了吗?曹植将“三伏”又称作“三旬”,“旬”就是10日,“三旬”就是30日,三伏天只有30天,哪来的40天?!

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如果夏至当天就是“庚日”,将这一天计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就会出现三伏增长为40天的情况。

仍以今年的三伏计日为例,按“寿星万年历”,第一个庚日从6月21日夏至当天起算,第三个庚日就是7月11日“庚申日”,这是“初伏”。“中伏”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于是算到了7月21日“庚午”。

可是,“末伏”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于是今年的“末伏”就算到了8月10日的“庚寅日”。这样一来,三伏天就算成了40天,跨越庚申日、庚午日、庚辰日和庚寅日,止于8月20日的“庚子日”。

按正确的算法,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且仅是7月1日“庚戌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11日庚申日,第三个庚日是且仅是7月21日庚午日,这一天才是“初伏”。

这样一来,中伏就是7月31日庚辰日,末伏就是8月10日庚寅日——这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三伏天仍然是30天!

关于“夏至当天是庚日能不能计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的问题,本来并不复杂——夏至当天是庚日,理所当然不是夏至后第一个庚日。

这个问题,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制作“日梭万年历”的刘安国先生就说得很清楚,三伏标记正确无误——

刘安国先生提到的著名气象学家冯秀藻教授,在其倾注毕生心血著作的《廿四节气》中,“参考了古今中外86种文献资料”,特别指出:

至于各年三伏的具体日期,关键在于干支纪日法的庚日是在夏至和立秋后的哪一天出现。例如1977年,夏至后第一日为庚日,初伏最早为7月12日;而1958年夏至日即为庚日,夏至后第一庚日为7月2日,所以初伏最晚为7月22日;末伏可按此类推,最早为8月8日或9日,最晚为8月18日或19日。

可是,这里又牵涉到一个问题——如果立秋当天就是“庚日”,这个庚日能否算作“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呢?按夏至当天庚日不能算作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来看,立秋当天庚日也不能算作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然而,曹植明明白白将“三伏”又称作“三旬”,就是30天,“证据以古为尚”,如果立秋当天的庚日不被计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那么三伏就会变成40天,因此立秋当天的庚日理所当然必须被计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例如2014年的立秋,8月7日当天就是“庚戌日”,许剑伟等人的“寿星万年历”居然“歪打正着”,算作了末伏,当年的三伏就只有30天。

刘安国先生按冯秀藻老先生的算法,8月7日立秋当天的“庚戌日”不算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因此末伏就算到8月17日的庚申日,中伏变成了20天,三伏变成了40天。

曹植说得很清楚——三伏就是30天,三伏就是30天,三伏就是30天——因此立秋当天的庚日必须计为末伏。

我们再来看一看,“夏至三庚便数伏”跟节气的关系。

前文指出,夏至当天是庚日不能被计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因此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与夏至当天相差最多10天,初伏与夏至当天相差最多30天。

夏至后30天,是什么节气?是大暑,也就是说,“初伏”与大暑密切相关。

如果“初伏”当天就是“大暑”,每个节气之间相差14到16天,那么“中伏”的中段就到了“立秋”,末伏的末段就到“处暑”。

什么是“处暑”?处,止也,处暑就是止暑,暑气止于此节气,暑气自此消退。

因此,总的来看,三伏天这30天就集中在大暑和处暑这两个节气之间,理应是全年中最热的时候。

如果将夏至当天的庚日计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同时又将立秋当天的庚日不计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样就会造成三伏天的划定比正常值范围前后偏移10天,导致三伏天不能反应气候的真实情况。

中科院的气候学师生曾发过一篇神奇的论文《“三伏”的气候学定义和区别》,讨论“三伏”的传统定义不能反应气候的真实情况,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数据。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并没有认真辨析“三伏”的划分方法,如果论文作者们懂得“三伏”的正确划分方法,也许就没有这篇论文了,或者论文的角度就会变成以实证数据验证传统“三伏”划分的合理性。

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的“三伏”划分就是30天,与气候学家们的实测数据相当吻合。

最后我想说,三伏的起源年代是个谜,我认为将三伏起源定在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是不恰当的,秦代用的是“颛顼历”——阴历年以阴历十月为年首,阳历年以立冬为岁首——因此“三伏”很可能有更为古老的源头,只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三伏”最早资料就是来自于秦德公。

从史料文献的注疏来看,“三伏”不是节气,但却是以节气为基础,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进行的一套术数养生实践。

简单地说,按阴阳理论,夏至是阳气至盛之时,冬至是阴气至盛之时,夏至避暑冬至防寒理所当然,但是也要预防夏至阴气作乱冬至阳气作乱,夏至阴气作乱就是凉夏,冬至阳气作乱就是暖冬,凉夏暖冬对于农作物都不是好消息,会产生病虫害,甚至导致瘟疫流行。

正因为如此,秦德公才会在三伏天大搞迷信活动,放狗血狗肉防止虫害。

这个伏日的选定,基于五行学说。天干地支都有五行属性,如天干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虽然有这种生克关系,但熟悉《黄帝内经》的读者应该知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就是当五行的某一气有余时,它反而能够制伏本可以克制它的那一气。

比如,生发的木气有余,则不但克制土气,而且能够反过来抑制金气。肃杀的金气有余,则不但克制木气,还能反过来抑制火气。

盛夏当然属火,如果火气不足,金气旺盛,则火气反而会被金气抑制。金气反抑火气,表现为凉夏,孳生病虫害。庚属金,因此盛夏的庚日就要搞搞小动作,抑制金气的升腾,杀狗放血御蛊。

秦德公的用心当然是好的,然而并没有什么蛋用。

最糟糕的是,纪日的干支,完全是人为指定的,并不是一个自然存在的状态,机械地按日历去计算庚日,又机械地套用庚日属金,再机械地运用阴阳五行臆想出一套法术,根本就是瞎猫乱撞,碰上死老鼠的概率为零。

再回到前文所列的干支纪日的日数关系,我们就能简单明了地看到“三伏”的设置跟节气的关系——总之“大暑”在夏至后第30日,“初伏”最晚就在“大暑”当天,末伏结束最晚就在“处暑”当天,因此“三伏”是华夏先民总结出来的一年中“动态版”最热30天的划分,这样就排除了掺杂阴阳五行各种迷信成分。

可是,我们可不可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纯科学的好东东,精确知道“大暑”和“处暑”在哪一天,不就知道了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是什么时候?

这么一理,可见“三伏”的划分基本上属于瞎折腾。

(好了)

附议:有些人的智商认知能力真是喵了个咪的奇了个葩,居然毫无道理地质疑曹植的说法——曹植说三伏天又叫三旬,只有30天——40天是四旬,懂不懂?凭什么质疑曹植呢,有什么证据可以驳倒曹植的说法呢?说曹植不是气象学家,你是气象学家?
文中列得清清楚楚,中科院气象学师生的论文提供的实测数据,多年平均的入伏时间(及伏期长度)分别为:
华北7 月16 日(26 天),江淮7 月16 日(29 天),江南7 月13 日(34 天)——三伏天伏期是不是平均30天,哪里来的三伏期长40天?
三伏划分的30天,基于阴阳五行理论,完全是拍脑袋的瞎折腾,是为了制伏盛夏中的阴气(金气),懂不懂?
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30天,但凡有点正确常识都能知道,肯定大概率是大暑到处暑之间的30天,三伏的划分恰好跟这个30天存在最大交集,所以有了二十四节气,就不用瞎折腾去划分什么三伏,是不是很清楚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伏天怎么计算的?只有三伏吗?
天都这么热了,为啥明天才入伏?
搞懂这几个问题,数伏天的计算方法,你就大彻大悟了!
数伏天的计算方法
“伏”为啥是第三个庚日算起?
“夏至三庚数伏,冬至当天入九”!原来入伏是这样计算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