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体把握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什么是“整体把握教材”?就是宏观把握教学要求,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让教师系统领会学科教材的编排体系与编辑意图,整体掌握教材知识体系结构,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能力结构以及本学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各种策略。只有老师将这些看在眼里、落到实处,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把握“本学科、本学段的 课标要点”。
我们常常提到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语文老师目标意识不明确”等等,其实现在很多老师已经能够认识到:如果目标不明,就难免陷入盲目。有了这个认识很好,那么,目标怎么制定?以什么为依据?是抄写教学参考书上的列出的一个个“教学目标”,还是凭自己感觉大差不离地制定?这些理解是片面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是我们努力要达到的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指针,应该深入了解,然后贯彻于语文教学之中。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却发现不少的语文老师不了解课标的作用是什么,不知道课标的具体内容,有的一知半解、概念模糊。能够有意识地在学期初研究课标、在工作中观照回应课标的老师,少之又少,说课标是“空中楼阁”,“形同虚设”,一点都不夸张。
    以三年级为例,开学初,老师们拿到三上的语文教材,她们首先做的不是研究教材,而是研读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应该思考的问题是: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和第一学段、第三学段相比教,本学段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些要求是第一学段的延伸,哪些要求是新提出来的,哪些要求是为第三学段做铺垫的?等等。经过研讨,将课标以“概述”“重点关注”“说明”三个板块呈现,作为重点的专门列出来研读、思考、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说明”——教学建议,主要是让课标和老师们的教学联系起来,帮助大家在备课中能够细化目标,在课堂上能够实现标准,避免“越位”或者“不到位”,真正做到落实。以三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为例:

    (二)阅读
    概述: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和别人交流阅读感受。能够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重点关注:
     1、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说明:低中年级大多是“指读”、“出声读”,默读更有助于独立思考,在学习中,教师可以从“默读一小节”开始训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训练的是概括能力。建议在第一课时安排,要注意“坡度”,教给方法。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3、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说明: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关注标点符号、观察标点符号,及时总结冒号和引号的用法。安排专项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习作1和习作4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使用冒号和引号。
    4、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说明:除了课内阅读,教师也要关注课外阅读。诵读优秀诗文可以安排“每日一诗”,要注意及时检查、反馈,人人过关。课外书的阅读,老师要注意及时推荐书籍,并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对于不爱读书的学生要特别关注,有效引导。
    二、把握“本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现阶段学习情况”。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那么,我们是否了解学生?我们是否专门研究过他们的已有知识、学习习惯、认知心理、生活经验以及当前的学习能力现状?我相信大多数老师的回答是“否”。有的老师认为:“有必要去了解他们吗?我教了这么多年,经验丰富得很。”有的老师会说:“我太了解他们了,学生都差不多,跟着老师一步步学,错不了。”有的老师说:“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去了解学生,不知道了解他们什么。”事实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是明显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差异和共性,有助于让我们的教学少做不做无用功,避免低效无效劳动。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就是明了: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只有明了这些内容,才能够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学生会了还要讲”和“衔接不上,出现断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是很有必要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各有特点,应该抓住他们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以三年级为例谈谈认知特点中“注意的特点”和教学注意事项。
    1、注意的特点。
    三年级的孩子逐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但是其无意注意还是比较多,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注意力更为长久。在老师的教育教学影响下,学生逐渐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有目的地经过自己的努力保持注意,有意注意就逐渐发展起来了。学生注意的选择性随着对目标加工的要求提高而提高,因此教师对关键问题的强调和注意的提示对低中年级很有必要;注意的稳定性不够,7——10岁约是20分钟,受兴趣的影响很大;注意的分配比起一二年级,能力提高,但是还需要教师有目的的训练;注意的广度和低年级相比,学生的广度增加。在这个年龄,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容易分心,老师要注意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兴趣,问题的难度稍微超过学生的能力、经验和知识结构,但又不会超出太多时,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把握“本学期教材编排章节内容”、“本学期学科知识结构。”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教什么”?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个问题很可笑,教语文学科的就教语文书,教数学学科的就教数学书,这还用问吗?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教教材”,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弊端是着眼于小处,纠结于具体环节,扎进去,出不来,绕来绕去,只在低处徘徊,教学效率当然不高。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整体把握,大处着眼”,这里的“大处”指的是整体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知识体系。
    学期初,先通读教材,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思考: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包括哪些知识点?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将知识结构起来的?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等等。通过这些问题,透彻分析教材,领会教材的编辑意图,整体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再考虑将知识点和能力点细化的问题,即怎样合理分布到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一课时中。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但这是很值得做、必须要做的工作,前期的付出可以使后期的教育教学“轻松高效、事半功倍”。
    例如,教研组的老师分工,某位老师承担教材编排章节这一部分,某位老师负责知识体系的整理。她们会把这本书前前后后翻很多遍,梳理得一目了然。别的老师看到她们的整理会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头脑清楚了,思路明晰了,知道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了,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材顺序,有效安排了。以下是三年级下学期作文教材的编排。(略)

    四、把握“本学期教与学具体方法”
    掌握了第三点提到的教材编排和知识体系,能够使老师明白“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我们还要明确“怎么教”的问题。即明确本学科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策略以及合适的教学方法。
    这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本册教材乃至全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得以落实?有哪些教学指导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如何分布学科知识点和能力点?通过这一套教材内容的教学,学生的能力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其中要重点分析如何落实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培养学生哪些学习能力,难点也是将这些能力点合理分布到教学的每个课时中。
    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了解学生为前提,以把握教材编排和知识体系为基础,我们总结出本年级学生在“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方面要具备的学习能力和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本年级教师的指导策略。
    以“听”为例,三年级下学期教师指导策略如下: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有趣,引起学生主动听讲的兴趣2、教师训练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听后记、听后述、听后测、听后评等强化学生“听”3、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看谁听得最认真、最清楚”等。经常表扬会听的同学4、经常安排不会倾听的同学“复述老师和同学的发言”。5、经常提醒学生:发言的时候可以补充、纠正别人的发言,但不要重复别人的观点。如有重复,教师及时指出。

    整体把握教材即把握课标要点,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教材编排和知识体系,明确教学方法。有了整体把握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真正落实,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教师的工作会更轻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上 教材培训心得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单元整体教学,如何教?怎么做?
教学中,教材内容能不能进行改动呢?
关于“单元整体教学”
指向整体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