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听书:《论语·先进》(五)

【原文】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qì]之。

【译文】

容把“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几句诗反复诵读,孔子便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心得】

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会成长。

比如,今日又重温,尹建莉2022教育日历:“自由意志”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的奢侈品。

当下有一个误导大家的词就是“溺爱”,词面意思使很多人误以为想把孩子教育好,就要爱得少一些,定规矩多一些、严厉一些、物质上苛刻一些。尤其家境条件较好的孩子出了事,人们几乎总是众口一词地说这孩子被“溺爱”坏了。

事实是古今中外,任何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家庭都有可能出混混儿,混混儿的产生和家境没有必然关系,只不过家境好的更引人注目。

家境优越的孩子和家庭贫寒的孩子,他们成长得好与坏,不在于父母在物质上是否出手阔绰,而在于精神上是否充分给予。儿童对外部的物质世界感觉懵懂,对自我情绪的感知却分外敏感。物质上多一些少一些不是问题,精神上的贫寒却会对儿童形成心理摧残。家长给孩子花钱多少和爱孩子多少,没有一点关系。

事实上很多经济条件良好的家长,无力在精神和情感层面满足孩子,就用过度的物质给予进行弥补给孩子花钱多理解为爱得多,但这不过是庸俗思路,色是爱的假象,谁不知道提供物质享乐总是比提供精神享乐更容易一些,尤其是对于经济宽裕的家长来说。

如果一定要说过度花钱也是爱的一种, 那么这种“溺爱”只是物质溺爱,这不是孩子的需要,只是家长的需要。

孩子要的是“精神溺爱”,即家长能给予的最优质的父母之爱。这种爱不是由一大堆的物质堆成,而是由充足的相处、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围、良好的榜样等等这些构成。其中,少立规矩就是保障自由,提高爱的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一个物质丰富的童年不是件坏事,但拥有内心丰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运。

是的,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一切爱的关系里,自由最重要
“穷养”还是“富养”?你以为选择权在自己手上,其实结果却相反
孩子的家境好不好,为何老师能一眼就看出来,这几点根本瞒不住
浅八我和我身边穷养富养女生的区别,出身和家教决定一切,努力是浮云
“穷人家”的孩子,外表打扮得再光鲜亮丽,也掩盖不了这3个表现
孩子身上的这三个特征,很难藏得住,外人一眼就能看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