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3藏行记之三:三步两步的天堂

关键字:哲蚌寺,色拉寺,大昭寺
西藏藏传佛教寺院1700多处.这个高原让那么多人想往, 不只在山,在水,在冰川,更在她拥有的信仰.藏民前半生辛苦劳作,后半生只为祈祷!到底是怎样的世界,怎样的指引,让人可以执著的匍倒,倾尽半生的力量?!极具传奇色彩的法事与佛教故事,让这座高原充满神秘的力量,那些玄奥似乎隐喻着冥冥之中的命运,就象南迦巴瓦峰难得一见的金辉,只暗示给有缘人?!
 

哲蚌寺:9月15日,早晨在头痛中醒来,呕吐了一番,还是坚持吃了点热汤面,雨中奔往哲蚌寺.不晓得是因为早,还是因为雨天的阴冷,寺内人稀少,倒是我们喜欢的清静.哲蚌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是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弟子所建,归属于格鲁派.哲蚌意为"米聚",用了象形命名,象征"繁荣".


哲蚌寺依山而建,西藏的寺院大都挺立在岩石上,让你体会信仰坚持的力量!哲蚌寺正门上飘扬着政冶的主义,政教不能背道,才能各得其所的和谐.


既使是晴好的天气,宗喀巴大师依然依着雪山,居高临下的注视着他的徒子徒孙们.


雪白的院墙,狭延着蓝天白云,清静与古老的岁月斑驳着.


喇嘛的一袭红袍,总是寺院里最惹眼的热闹,只是他们孤独的背影,或低头,或张望,都是修行的一道风景,相对于外面的花花世界,总有一种曲高寡和,寂寞的味道!


         


 哲蚌寺里这些顶风逆雨的背影,都让我看到信仰是怎样支撑一个人的行走!那个带狗撑伞的老人,已经没牙的下巴,估计得有七八十岁了,风动几乎掀翻他的伞,而他的腰弯更深,他身旁那只忠实的狗一直亦步亦趋着,或许之于他们的信仰,无论怎样的险阻都是一种考验吧.


全民信教的藏民,大概从娃娃开始就教养,朝圣与朝拜也是孩子们的日常修行.除了手里的玛尼轮,真正的藏民不会放过任何一次转动经筒的机会,那娴熟的动作,真诚的表情,已将信仰融入血液中,"相信"已经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哲蚌寺内的大丽花,刺梅花开得正艳,或许是因为在这有信仰的清静地,花儿也开得格外的恬淡,也或许不是花儿改变,是人心改变的原故!


这个一身白衣的女子,象是西方传教士,只她乍眼的赤脚穿着凉鞋,且丝毫没有寒冷的意思.我不太懂寺院前那个S型的树,在她的教义中代表怎样的内涵,她脱了鞋子,赤着脚,双手环抱着树干,把脸深情的贴在树干上,那感觉象是回到了家,见到了久别的亲人!安详而如释重负,那是怎样的心灵深处呀?!羡慕,感动!    


色拉寺:正门上写着“色拉大乘洲”,位于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这个传说让我觉得色拉寺充满人性的浪漫色彩.


 色拉寺的标志仍然是两只山羊,与大昭寺雷同,不晓得是不是也是传说的山羊驼土建成的.标志上也鲜明的飘扬着五星红旗,表明自已的主义.


色拉寺内相比与其它的寺院更悠闲,随处可见晒太阳或闲聊的僧人,旁若无人,三三两两的狗儿慵懒的睡在广场上,树荫下的巷陌显得格外的逸静.让我们经过时,不好意思高声,怕惊扰了狗儿们的清幽与雅致!在高原上,似乎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谁都要敬畏谁的存在!



 色拉寺里面的建筑多以黄色涂色,据藏民小导游说这是为了配合僧人的衣服,叹,关注到人与环境的和谐,连色彩的设计上都注意到,用心啊!色拉寺里有专门供养老僧人的敬老院,老有所养,少有所依,每个寺院都是一个小社会.据说在西藏寺院是最富有的.藏民一生都在朝圣的路上,迷茫的世人不远千里求索生命的方向,灵魂的寻找与修持,又有谁在乎物质的供献!葛优演的<非诚勿扰>里面,要大的教堂才能承载很多的忏悔,那是不是大的供奉也代表更深的寻找?


 9月19日,从海拨4441米的羊卓雍措赶回拉萨市,按BO规划要看色拉寺的辩经,每天15:00开始.我们下车时已经是16:30,严重的高原反应,我与朱姐只能慢慢的移着步子,倒是博,跑得飞快,幸好她的坚持与努力,我们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诵经与辩经.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真理越辩越明,大学教育与成人教育应多用这样的方式,由被动填压到主动思考与表达,效果不言自明.该寺有关五部大论的详细学习例规.五部大论学完要22-24年,基本相当于我们教育体制的博士或博士后毕业.

 僧人们一起围坐诵经时,让我有种晃忽的感觉,"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在听不懂的低音吟诵里似乎突然可以放下自已,好象生命的久久远远在时光里静静漫溯,有一种模糊的温暖,久别重逢的舒适,是不是所谓的超度就是这样的一种抚慰,这样的一种回归?!其实僧人们是幸福的,没有太多的诱惑需要花力气去抵挡,只专心在自已的经文里,自已在自已诵的经里!


中间的那个威严的僧人象教导主任,旁边微哈腰的一定是"辅导员",那个大大的皮包,后面证明是装"报表"的,哈哈.每个辩经小组都要考勤,签到,佛有佛法,家有家规,无论哪里,都是有管理的.无以规矩不成方园,佛祖的世界也不例外!


 大昭寺:据说藏传佛教信徒无论在高原哪个角落,一生都要到拉萨一次,不是去朝见雄伟的布达拉宫,而是去大昭寺膜拜.大昭寺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佛殿.寺内释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供奉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据说是佛祖本人亲自开的光.这里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


大昭寺是各个教派共同敬奉的寺院,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因为博采众长,因为包容各派,所以西藏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无可争议的在大昭寺举行.没有选择就没有排斥,因为盛的多,所以可以容纳的更多.不同的供奉形式,却是殊路同归,共同朝向人性的真善美,朝向灵魂的纯净与升华!


9月20日,一大早我们就穿过清冷的八廊街,早早来到大昭寺.此时大昭寺已是人潮攒动,香烟缭绕.寺门前的"千盏灯”,象是佛祖指引众生的常明灯,不分昼夜,生生不息的燃烧着.寺广场,寺门前,寺路上,虔诚的信徒磕着等身的长头,或手执玛尼轮转寺转塔中,或在寺门的左手进门处排了长长的队伍,这是藏民的朝拜路,不收门票的.大部分人拿着酥油壶与佛珠,祈祷与贡奉.右手边是游人的入口,门票85元,据说票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这倒是让我生出些敬意,物质之上还是讲究精神的.小导游曾戏说,让我们混在藏民中,不用买票可以进去.虽然左手边入口处并没有人把守,但我们还是止步.我们虽没有那么笃定的信仰,但却是绝对的尊重与敬重!


这些捕捉的瞬间,人物多是侧面或背影.他们之于我的镜头或许只是一道风景,而此刻他们的祈祷或许是倾一生力量的虔诚,所以我羞于无所顾忌的正面拍摄, 觉得不够尊重,也怕亵渎了神灵!也害怕衣襟下那个小我变得更小,更可怜!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心中都有缺口要祈祷,要祝福,双手合十,这种古老的与佛祖沟通的方式,我不晓得是否真的可以听到佛祖的旨意,但至少可以安顿反思一下自已吧!其实人生最难的命题就是处理人与自已内心的问题!


 尽管有跟佛祖沟通的方式,但我想佛祖也不是万能的.要否则人间早就没有了困惑与疾苦.所以要不断的祈祷,所以人们的眼神里仍有惊恐与无奈,但凡神情安详的,怕是真的过了自已的关,所以才过的佛祖的关吧!


在西藏随处可见 叩等身长头的藏民.那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含意:双手合十,象征领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诲;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和移至面前、移至胸前,表示心、口、意与佛和合为一.叩拜时,心发所愿,口诉祈求,这样才能实现心中的愿望:今世健康长寿安乐,往生极乐世界。

我难以理解信徒们艰难的跋涉,艰难的起身与跪下,一路的坚持,一生的执著,向佛祖表达着极端的虔诚.可是我敬畏他们的信仰,敬畏他们为自已的信仰身体力行,无怨无悔.藏传佛教以"大乘教"为主,"乘"为"承载""道路"之意.导游说,在藏传佛教寺院里许愿是不需要还愿的.大乘教以普渡众生为目的.讲究修行者本人想要彻底解脱,一定先祈求救渡一切众生.先天下再个体,所以大乘教有更大的涵养和度量.是不是有这种信仰的人们,自身的苦已没什么痛苦而言,因为在精神世界里他们始终富有!


 在西藏停留的七日中,我始终觉得在拉萨停留的时间太短了,没有在八廊街找一处居高地悠闲的喝甜茶,看街景,没有在大昭寺门前依着墙根,什么也不想,就晒晒高原的太阳,没有跟着转经的人们一边转寺转塔,一边认真的祈祷.如今,我仍搞不懂所到寺院里各个供奉的佛祖故事,古老的藏寺建筑,只囫囵的以为是童话里的城堡,但却清晰的记得模糊的温暖,回归的感觉.


大大小小的寺院里,佛祖堂前夜以继日燃烧的酥油灯里,让高原处处闪烁着不灭的佛光,可是我觉得不是有佛光就在天堂.天堂在藏民祈祷的路上,在他们每次匐匍下的身躯里,在他们转动的玛尼轮与经筒里,三步两步的天堂,就在他们简单的相信,笃定的信仰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丨川藏(五)
西藏拉萨:达孜县甘丹寺
一遇西藏误终身,从此天堂是路人03
拉萨三大寺庙没有大昭寺?!
忽然,想去拉萨了。
[圣迹]拉萨三大寺:相同的信仰不同的表情和生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