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场科举考试,2800人还没考完就开溜,还有400余人交白卷

大家好,我是水墨文山,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源源不断创作之动力,在此谢过了。


清朝是满族统治,正宗旗人基本上是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的,他们其中很多都是世袭或者荫袭官位,还有很多即使考试也是比较简单的形式而已。

清朝的科举考试、选贤任能舞弊案件频频发生,比如1737年,山西学政客尔钦在布政使萨哈谅支持下贿卖文武生员一案被揭露,乾隆大为震惊。1742年,就出现了御史仲永檀泄露机密案,所受牵连的人也是很多。

乾隆意识到科举考试严明与否直接关系到官僚队伍的素质高低,因此,他特意下旨严格考场纪律,更是派遣亲近之臣前往督考,并且颁布律法规定凡是发现考场有弄虚作假、抄袭,将会从重处罚,并将考生的老师也加以处分,这就相当于连坐了,跟今天的考场学车是一样的模式,这就敦促老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品质,不能囫囵吞枣,来者不拒,在平时教学之中也要加强道德水平的培养。

有一次朝廷举行八旗科举考试,乾隆亲弟弟弘昼奉命在乾清宫正大光明殿殿试八旗子弟,时至中午,弘昼请乾隆退朝歇息,由他继续监考。然而。乾隆事必躬亲,他也非常担心旗人子弟徇私舞弊,所以迟迟没有退朝。弘昼居然生气的对乾隆说“你难道连我也不相信吗?怕我被别人买通了?”乾隆听罢拂袖而去。可见在科举考试这件事情上,乾隆真的是忧心忡忡,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是太放心。

1744年的顺天府乡试,乾隆比较重视,亲自派人督考,严查考场秩序。在考生进场之时进行严密搜查,甚至连考生的内衣和下体都要检查。因此藏在衣服鞋子里的那些小抄之类的都不能携带进考场了。结果这场科举考试,交白卷的有68人,没有答完卷的有329人,文不对题的有276人。这还没完,在第二场考试开考之前竟然有2800人悄悄的溜走了。

鉴于此事,乾隆感叹到“人心士风,日益堕坏,人才何处索求,国家厚望有将寄希望于何处呢”?此后乾隆经常颁发律法整顿科举考试的制度,以求公平公正。


别走开,更多更好听的名人轶事将会接踵而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殿试考生
古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
开眼:古代考生真的太难了!
7张清朝科举考试老照片,图1是考场,图5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考生|科举考试|考生|考场
唐朝科举考试可以“提前”贿赂主考官?
古代读书人再苦,也要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