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十一”狂欢背后要防范哪些陷阱?

今年双11已经到来,中国消费者的强劲购买力,让世界为之震惊。今天凌晨数据显示,天猫开场11秒总交易额就超过了1亿元,2分5秒突破百亿。零点刚过半个小时,天猫就有30家品牌闯入了“亿元俱乐部”,到中午12点已有167个品牌成交过亿。

体验亿元的不只是天猫,其他电商平台也收获颇丰。网易考拉花了3分49秒突破亿元门槛,小米全渠道36秒支付破亿,苏宁易购4秒破亿,50秒破10亿。而根据京东的统计,电视销售额36秒破亿,空调40秒破亿,冰箱洗衣机3分钟破3亿。

电商忙得不亦乐乎,配送环节也要“给力”。连夜工作的快递小哥也十分给力,物流“分钟级配送”已成为新常态。据阿里巴巴方面表示,菜鸟网络今年将协同物流行业超过300万人员来保障物流运转。从11月1日大促起,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订单超过90%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

为应对这一超级物流高峰,铁路部门也充分发挥高铁网络的优势,扩大“高铁极速达”范围。从今天起到11月20日的物流“黄金周”,每天将有700列高铁载客动车组服务于双11物流,其中“高铁极速达”使用400列,为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

正是有了较为出色的物流系统,国内消费者才能在双11网上下单的第一时间内,及时收到货物。今天0点08分,青岛一名消费者收到了天猫直送快递员送上门的一箱矿泉水。4分钟后,上海普陀区的刘先生收到了刚刚购买的一台酒柜。

不过,在近一个月里,已有百位消费者投诉12345热线声称不幸“中招”,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电商平台“下了套”剁了手。为此,我们把几位亲历者的讲述记录下来,希望给正在双11期间努力“剁手”的消费者提个醒:“消费一定要理性,不要轻易上了电商的当”。

陷阱一:付完定金,优惠规则起变化

王女士是天猫国际官方直营店的忠实粉丝,经常购买奶粉、化妆品等进口商品。10月底,看到天猫国际有双十一预售活动,她便开始浏览“滋补保健”类商品,在“保健畅销榜”中,她一眼就看到排名第5位的“新西兰蜂蜜comvita”。

经过一番挑选,她决定购买两件组合装,预售价为358元。当时商品旁特别标注着:付定金立减20元,两件减50元,购两件下单9折,“预售领券到手价”只要277元左右。为了确认优惠规则,她向天猫客服询问,对方告知购买两瓶蜂蜜要先付定金40元,支付尾款时会自动打9折,再减50元优惠。

可没过两天,崔女士再次打开活动界面,发现原来的“两件减50”变成了“抢券两件减50”,“下单9折”字样更是消失,最后买到的商品实际付出了313元,折扣没打多少。虽然,电商搞优惠活动也只能优惠几十元钱,但王女士在付完定金后,优惠规则突然发生变化,她心里总是觉得不是滋味。

陷阱二:自动餐变成半自助餐

王先生今年10月底在某电商平台上看中了凯悦酒店集团旗舰店推出的预售商品——“凯悦35店双人自助午/晚餐通兑”,价值288元/2位。页面显示,该288元档的自助餐券可在凯悦集团旗下7个地区的酒店通用,包括上海。

根据网上宣传海报显示上海柏悦将在酒店87楼的大堂茶阁“全天候提供精致的中西式简餐”,配有各式自取海鲜,还有龙虾图片,十分诱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自助时间限定在非周日的午餐。不过,王先生没多考虑这些,一次性购买了5份,共支付了150元定金。

而近几日,王先生想去吃自动餐,于是就拨打酒店电话询问自助餐安排情况。不料工作人员告诉他,酒店只有周日有自助餐,平日只有半自助餐,也就是只提供一份意大利面和沙拉。说好的自助餐却变成半自助餐。李先生立即向这家电商平台的凯悦酒店在线客服询问,对方以需要核实为由拖延时间。

最后,客服给王先生发来一张截图,内容显示上海柏悦酒店提供的是“意大利面半自助餐”,并解释称“配图显示的是该酒店的特色餐品,并不是意味着自助餐产品”。王先生立即翻找到之前的订单界面,发现“上海柏悦酒店”的图文已被撤下,原列表中“上海柏悦酒店”下果然多出了“意大利面半自助餐”字样。

明明是看到了豪华自助餐才下的定金,现在却变成了意大利面和沙拉的半自动餐。线上客服表示定金已无法退还,酒店方面表示安排不了自助餐,只能送5份小青龙虾做补偿。而王先生却被此事搞得十分不悦:“我买的是自助餐券,可不想吃5份双人意大利面啊!”。对此,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线上线下没有衔接好,酒店无法提供相应产品,到头来损失的还是无辜消费者。

陷阱三:免息分期付款,变成提前还款

去年的双11节,张女士在网上看中了一款价格9999元的按摩椅。本来售价数万元,现在连一万元都不到,确实让人心动。对此,网上客服表示,他们这边有合作银行,免息分期付款24个月,每月只要还416元就可以了。张女士觉得分期不错,就按工作人员要求,提供了一张浦发银行信用卡。

一开始,张女士注意到每个月确实会被扣除400多元费用,但没注意划扣的具体日期。到了2018年10月27日,张女士收到替她代扣款公司的短信,称其第15期还款失败。

从去年双11到今年10月,也只有12个月,居然出现15期?张女士再找到分期业务员,该业务员表示,他们与按摩椅厂商的协议终止了,而之前每一期的天数是25天。不过,即使是25天为一期,15期,也应该累计375天,可现在1年也没到。

更让人称奇的是,那家代扣款公司近日发来短信通知张女士,剩下的10期余额已成功申请提前还款,将于今日一次性划扣。与此同时,浦发银行也发来余款转账的短账通知。

明明说好的是24期分期付款,现在提前一年就被收回了。对此,我们认为,广大消费者要对商家推出的分期付款多留几个心眼,背后实施划扣平台如何划扣可能都会存在较多问题。先要搞清楚情况,再进来进行分期消费。

双11节的到来,给消费者提供了欢乐购物的平台。而电商、物流配送等相关部门效率不断提升,让不少人为之点赞。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少猫腻存在。奉劝那些不实广告宣传的商家,不要坑害消费者的利益,要对自己品牌和声誉负责,要讲究诚信,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出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婚这件大事 · 婚宴陷阱篇
请收好!“618电商年中大促”消费预警来啦 这些“坑”不能趟
这十大陷阱你不得不防
双十一防“坑”指南 警惕六大“优惠陷阱”
律师支招应对家电维修陷阱
订车警惕合同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