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潮祖临证精华》—— 老年性便秘诊治经验

《灵枢·天年》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古人根据长期生活实践观察研究得出的上述结论表明,一般人在五十岁后便开始进入老年期,伴随年龄的继续增长,五脏六腑的功能日益衰减,气、血、津、液日益亏损,老年性多发病亦随之产生。便秘即是老年性多发病之一种。

吾师指出:老人便秘较青少年的大便秘结,大多有着本质区别,发生于青少年的以实证、热证居多,其症不仅排便困难,而且异常干结,并兼有其他火热之证;而发生于老人的,则以虚证、寒证为多。治疗老年虚寒性便秘,不能轻率妄投枳、朴、硝、黄,峻攻蛮下之剂,徒令津气大伤,愈治而愈秘。吾师总结多年临床历验所得认为:老人便秘尤以气虚、血虚、阳虚、气郁四者为多见。

气虚而秘者:病变中心在脾肺两脏。脾虚则肠道气机推动无力,肺虚则肃降之机衰减,故平素多有自汗、易汗、心累、短气诸症,排便时多有肛门迫坠感,大便多不甚燥结,舌多胖润,脉多细缓无力。吾师指出:治此不仅不能妄用通下,而且要塞因塞用,以益气举陷法,助其推运之力,行其肃降之机。

血虚而秘者:病变中心在肝,肝藏血,主调节全身血量,又主疏泄,五脏六腑之功能活动,皆受其调节。虚则五脏六腑失养,肠亦失其濡润,脏腑功能呆滞。故此类患者平素多唇、舌色淡,面白无华,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六脉皆细。吾师指出:治此当养血、滋阴、润肠为宗旨,断不可更行通下以竭夺其阴津。即渗利之品亦在禁忌之列。

阳虚而秘者:病变中心在肾。肾藏真阳,主气化,司二便。肾阳虚则气化不力,津液凝滞,肠失濡润而发为便秘。阳虚便秘多兼口淡纳呆,形寒肢冷,心累神倦,舌胖苔润,脉细而沉。大便多先硬后溏,硬便结粒如羊屎。治当温阳化气,以促进肠道阴凝解散,津液流行。若误用苦寒攻下,则愈下阳气愈伤,阴凝愈甚。吾师治疗这种便秘,常用真武汤合当归补血汤获效。

气郁而秘者:病变中心在膜腠,膜腠根系于肝,故与肝也有密切联系。膜腠三焦为津液流行之道路,元真通会之处所。所谓“元真通会”,其实质可能既包含脏腑间的气血津液流通,又包含脏腑间的信息传递。膜腠郁闭则津液不行,脏腑信息传递迟缓,肝主疏泄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而使得肠道气滞津郁,发为便秘。气机久郁不能伸张,与脏腑元气虚衰也密切相关。本证常见胸胁痞满、口苦咽干、心烦失眠、脉细而弦等症。治当疏郁行滞,攻下、温补皆非所宜。吾师以小柴胡汤治此,其效如神。

【病案讨论】   气虚便秘案

吴某,男,63岁。19931024日,以便秘4年,前来吾师处就诊。自述:近4年多来,排便一直不畅,每次登厕,小腹肛门均感十分胀迫,但却解出不多,大便呈细条状,先硬后软,排出却异常费时粍力,解后仍有便意。曾自服上清丸、黄连素无效。亦曾投中医治疗,医以通下、润下之剂治之,疗效仍不显著。

问诊:青年时曾患空洞型肺结核,愈后一直心累短气,动则汗出;望诊:形瘦,面灰青,舌胖苔润;切诊:六脉皆软弱无力。

诊断:便秘。

辨证:脾肺气虚。

治法:益气举陷,佐宽肠行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枳壳。

升麻 10g     柴胡 10g     红参 15g

黄芪 30g     当归  6g     白术 15g

陈皮 10g   炙甘草  5g     枳壳 15g

       水煎服,两日1

1剂,解便时腹胀肛坠感消失,排便不甚费力,心累气短亦大有好转。原方续进3剂,诸症悉愈,精神倍增。嘱以补中益气丸再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讨论:

[1]  补中益气汤有升无降,加枳壳宽肠下气,改变了原方单向作用特点,建立了升降相因的双向作用机制,于调理肠道气机,令其健运而又畅快,更又助益,可提高通滞疗效。方中之参唯选用大补元气之人参,才能收到最佳疗效,党参、沙参断难取代。

[2]  本案患者曾患肺痨多年,是年少即气血大伤,此种大病所造成的损伤,常伴人终身,很难彻底修复。临床愈后还当长期调养,调养之法以补土生金兼填补精血为主。

血虚便秘案

齐某,女,52岁。1993410日,以大便秘结2年,前来吾师处就诊。自述:2年前月事断绝,自此大便亦秘结难解,燥硬异常,每次解便必致肛周皲裂,造成大便血染,且痛不可忍。

问诊:曾服果导片,麻仁丸等药,疗效短暂,眼干而胀,失眠头暈,烦躁易怒;望诊:唇舌淡而乏津;切诊:六脉细数。

诊断:便秘。

辨证:血虚肝郁。

治法:养血疏肝润肠。

方药:一贯煎加减。

熟地 20g    枸杞 30g    当归 10g

沙参 10g    麦冬 15g    菊花 10g

薄荷 10g    桃仁 15g    牛膝 15g

柴胡 10g

   水煎服,11剂。

一服便燥减,尽剂而肛血止,连服8剂,诸症悉愈。

讨论:

[1] 本案女性患者,年过五旬,阴血已枯,从其月事断绝即可窥见端倪,更有舌脉相印证,则血虚肝郁之证确立。此类更年期女性患者的气机郁滞病机最难根除,愈后复发率甚高,欲求疗效相对稳定,还须长期调摄,调摄之法,贵在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确保其情志舒畅。

[2] 血虚肝郁,郁而生热,故烦躁易怒、眼干而胀,此与便秘肛裂病机同一,不可以苦寒降敛增其凝滞,而应以养血为主,佐以清轻之品疏解其气郁即可。本方加菊花、薄荷、柴胡意即在此。方中加桃仁意在活血润肠,增其流动之性;去川楝子,则在除全方苦寒之品,以利阴血化育而行。

阳虚便秘案

苏某,男,66岁。1992313日,以大便秘结10余年,前来笔者处就诊。自述:近十多年来,大便先硬后溏,硬者呈羊屎状干硬小颗粒,坠池有声,排出十分困难,每努责至肛裂而不下,时用手指抠挖始能松动脱落。此种硬便解出数十粒后,便转溏薄。曾投医数十,或施以苦寒,或施以柔润,虽取快一时,但停药即发,且愈发而其结愈甚。

问诊:青年时头面生疮,体小色紫黯,先后服清热解毒药数百剂,中年时右肩关节冷痛甚剧,经西医封闭疗法治愈,便秘亦常发生,但症状不甚严重,余无特殊病史;望诊:面苍形瘦,精神委顿,舌黯而胖,苔黄厚而润;切诊:六脉细数无力。

诊断:便秘。

辨证:阳虚寒凝。

治法:温阳化气。

方药:真武汤加桂枝。

制附子 30g(先煎1小时)    白芍 20g

白术 20g      生姜 10g       桂枝 10g

   水煎服,11剂,连服3

1剂尽,大便球解如驴粪,3剂尽而苔退脉起,津回便畅成条。

二诊时上方去桂枝,加黄芪 30g、当归 15g21剂,以固成功。后自来相报,谓越服精神越好,遂自服30余剂始罢。

讨论:

[1] 本案与青年时过服苦寒,致阳气大伤有密切关系,问诊得其真情,中年时关节冷痛,时有便秘发生即已渐成阳虚寒凝之基本病机。

[2] 此证之苔黄厚并非湿热蕴结而是阳虚内有湿浊,郁久生化浮热之微,舌体黯胖,脉细无力即是明证。

[3] 寒凝日久,络脉瘀滞,故于方中加桂枝以温经散寒,通络脉之滞。寒散络通,津气流行后则增益气养血之品,以期气旺血盛。血盛则真阴得补,阳气自生,意在崇根固本。这是笔者在继承吾师学术经验期间,谨遵老师“师其意不必呆执其方”的教诲,仿照其“定眩饮”的化裁运用。

肝郁便秘案

徐某,女,47岁。2003114日,以便秘数年,前来本书作者处就诊。自述:数年来,大便或三五日一行,或五七日一行,但便质不燥,条细而涩,排出不畅,口苦咽干不思饮,两眼胀涩。问诊:因家事烦扰,平日多心情郁闷,每生气则食欲立减,且胁下胀闷走窜,常爱叹气;望诊:舌红,苔薄黄板滞,余无特殊表现;切诊:六脉细而弦。

诊断:便秘。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行气。

方药:小柴胡汤化裁。

柴胡   5g    川芎  5g      黄芩 3g

大枣 10g    红参 10g      法半夏 5g

生姜 10g    青皮  5g      炙甘草 5g

佛手 10g    藿香 15g      桔梗 10g

1剂后,排便即畅,患者惊喜,遂连服10余剂,便秘少有复发。偶发,仍以原方服用,一服即愈。

讨论:

[1] 苔板滞、脉弦细是本病重要辨证依据。

[2] 小柴胡汤升降相因,寒温同用,补泻兼施,最能升发三焦郁闭之气,启肝疏泄之机,助膜腠津液流行,故最能通气郁之便秘。

——本文摘自《陈潮祖临证精华》

——编辑整理:李汶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性顽固性便秘案析
陈潮祖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效如神
郭书升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诊断学
虚证
第62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87条条文·不可汗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