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老师(二)

一、毛森

在读本科的时候,就听过陈老的学术讲座,当时是在图书馆二层的汇报厅,座无虚席,有很多的同学都站着听完整个讲座。

我们专业的方剂课程是贾波老师授业解惑的,她是陈老师的得意门生,正是她的推荐,使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机会跟陈老学习了一年,有幸与陈老结缘。

第一次跟陈老上门诊的经历,现在都还记忆犹新,如果说,中医学院的学生也追星,陈老肯定是属于耀眼的明星之一。

看着我校方剂学的创始人,就在身边给病人看病,心情是相当的激动,内心也相当得忐忑,担心陈老提问回答不出来。

其实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了,陈老平易近人的会给大家讲很多的中医知识,第一天跟门诊,记住了陈老的自己研究出来的方子,五通汤。


随着跟诊时间越长,和陈老越来熟悉了,经常听陈老聊一些的往事,包括一些曾治疗过的经典病例,受益匪浅。

陈老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所用方药,都能按照理法方药给我们传授,每每引经据典的时候,我也是一脸的羡慕,陈老对经典的熟悉程度,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在中医方药方面,我非常感谢陈老帮我打下的牢固基础。因为我的专业是针灸推拿,陈老曾经说过,希望我以后转学方剂,理由是方剂这边,还没有学针灸的,他希望方剂和针灸能够很好的互补,让我去找贾老师。

最终,我还是没有再读博士,让陈老失望了。


硕士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颈肩腰痛腿痛的专科医生,这也让我有机会回报陈老的恩情。

那年,陈老不慎腰椎骨折了,他自己开着中药吃,我给他拿了专门治骨折的外用药并配合针灸治疗,陈老也是很满意的,再次表达了方药和针灸需要结合,对他的专著中,少了些针灸内容的遗憾。

治疗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老每次都给开小灶,讲了很多实用的东西,这些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在这个时候,深刻体会到了陈老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用功很深。

由于个人原因,我离开了成都5年了,没有再回去过,在陈老去世前几天,我还在和同学李培聊天,约好如果回成都一同去看看陈老,唉,等到的却是同学发来的噩耗。

愿老师在极乐世界安好,您所传授的知识,会很好的服务于患者的。


                      肖晔

最早知道陈老缘起于《治法与方剂》一书。字字句句里我无时不感受着陈老的胸罗万卷、创新思维、严谨治学、兼济天下的胸襟与智慧,实乃文理兼通、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由此,心中对陈老向往不已,渴望一见。想得久了,真可以见到。

第一次随恩师贾波老师拜见陈老,因陈老不在家中未果。

第二次拜见陈老是在今年的夏天,能够零距离见到心中敬佩的偶像,心情非常激动。陈老当时已近90岁的高龄,如传说中一样穿着厚厚的衣服坐在沙发上小寐,得知学生前来看望,陈老微微睁眼,微笑着示意我们坐下,终因老人家精神并不太好,并未多谈,稍坐了下我们便告辞了。

第三次拜见陈老比较突然。陈老突然抱恙,因为担心,所以和师兄一起前去。再见时陈老已卧病在床,但气色已有恢复,大家心中甚安。

陈老小女儿玉梅姐和师兄谈及陈老当年的一些轶事:

陈老事亲至孝,长期孤身在成都工作,在最缺乏粮食的艰难岁月里,自己忍饥挨饿以冰棍充饥,仅有的粮票大多存着每月送回老家,回家的路途遥远,坐车到宜宾后还需忍受饥饿步行一天才能回到家,落下极度阳虚的病根;

每次回到家乡,沿路都在为病人看诊,一个纸片片,一方烟壳壳,写下一张张处方,无分贵贱贫富,普同一等救助了无数病人;曾经被治愈的疑难病患者拿着满满一信封的钱前来感谢陈老,陈老坚辞不受,推辞不过只随意抽取一张;

陈老家风淳厚,为人谦逊,即使年迈,仍坚持给学生指导,每必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每当有学生上门求教,师母第一时间就将陈老从休养的床上喊起,没有半点架子。

虽然入门较晚,无法亲自聆听陈老的教诲。不能身受,但也能感同于这些讲述。体会到陈老精神境界的宽广博大、心灵深处的天地澄明、胸襟的虚怀若谷。他的心中有家国天下、百姓疾苦,才会有大气象、大意境、大格局。


今年陈老方剂学术会议后,我有幸参与陈老的录音资料整理工作,在整理过程中仔细聆听,犹如醍醐灌顶、三焦膜腠、五脏宜通,中医临床诊疗思路受到很大启发。有大才大德之人,因其言传身教,方寸之地简单的一念流转,也可启迪后学,重塑三观。

陈老之德,对我影响至深。在转行学医以前,我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有迷茫,人工智能到底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比如大量失业,比如智能自主武器,或许只有少数智能机器的制造者、使用者从中受益?

虽然这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左右,你不做会有其他人去做,但这并非是做事的合理理由。但从陈老身上,我看到了心正则万法皆正,人拥有的无限潜能。人工智能在合理的控制原则和分工原则下,是利大于弊的,能够把人从一些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

陈老有封信里提到:治疗过一些乙肝,有的转阴、有的不能,随信附了两个方子。有人提出陈老的信件写于1996年,为什么20多年过去了,没有中医团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虽然从中医的治疗特点来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不仅仅是乙肝病毒这一外因,还有内因、病位、病性等诸多因素,同为乙肝,病机不同则治疗手段不同。

一名医生不易碰到多位同样情况的病人,所以很难给出足够的数据量来证明处方的有效性,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多位医生的临床数据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给出足够的数据量来验证处方的有效性,这不正是人工智能作为现代中医药辅助服务的应用点之一吗?

现代科技是当今无法抗拒的滚滚洪流,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横跨传统和现代两端,向前一步担忧丢失了传统文化带来的安稳感,后退一步畏惧被时代浪潮所淹没。

当我们还在犹豫如何选择时,陈老已在冥冥中给了我们启示,仿佛走在黑暗里,一盏盏明灯指路。

在一轮金黄色的满月下,陈老的亲人、弟子、病人从家乡和外地赶来,为陈老送行。这是一个悲伤的时刻,但也是一个凝聚众智的时刻,我们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将竭尽所能,传承和传播陈老的学术思想、医术医德,唯愿中医之火,可以燎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潮祖:首届国医大师
每副“脉图”,对应一张方子(田原对话民间脉诊奇人张为民)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谈谈如何跟师:一篇小说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陈潮祖二三事
​一剂知,两剂已,医圣诚不我欺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