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四圣医学解丝集

陈圳煜

(公众号:四圣医苑)

2023年4月10日



总目录

上篇:四圣心源解丝/5

下篇:四圣悬枢解丝/259



上篇:四圣心源解丝

2023年1月16日注文

2023年3月20日完稿


目  录

卷一 天人解/1

卷二 六气解/32

卷三 脉法解/65

卷四 劳伤解/98

卷五 杂病解(上)/129

卷六 杂病解(中)/153

卷七 杂病解(下)/177

卷八 七窍解/204

卷九 疮疡解/228

卷十 妇人解/239



卷一 天人解

《四圣心源》是黄元御先生著作的总纲[1],而《天人解》是总纲的总纲。

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飞狐外传》的主角胡斐,练习他父亲胡一刀传下的、缺了两页的另外三百多页拳经刀谱很久,“总是说瞧不懂”。后来一次避雨商家堡,仆人平四借着胡一刀的故交苗人凤也驻足商家堡的机会,帮他从十几年前偷了两页拳经,跟踪镖车到商家堡劫镖的阎基手上要回了被偷拳经后,金庸先生写道:“这本拳经刀谱本来少了头上两页,缺了扎根基的入门功夫,缺了拳法刀法的总诀,于是不论他多么聪明用功,总是不能入门。现下机缘巧合,给阎基偷去的总诀找回来了,于是一加融会贯通,武功进境一日千里。

《天人解》就是黄元御先生著作的“头上两页”,是“扎根基的入门功夫”,是“总诀”。它的根本作用有二:第一,教导“天人感应”思想。启发学人在面对疾病,尤其是面对未曾听过看过的疾病时,可以通过“援物比类[2]的思维方式,借助气候特点、自然现象等,类比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第二,概言生理病理要义。引导学人夯筑“阴阳”“五行”,以及“五官”“五气”“五味”“五情”等基础,为临床诊治中,见“怒”“呼”与“筋”“爪”则知病在肝,见“悲”“哭”与“皮”“毛”则知病在肺,以及见“酸”知肝病,见“辛”知肺病等,即为病因病理的辨别,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引。

《飞狐外传》在说到胡斐和平四借住商家堡期间,每天半夜偷偷练功的时候,有一句话,“最上乘的武功,是用脑子来练而不是用身子练的。”黄元御先生的医理也是“最上乘的武功”,是要“用脑子”来学的。

与各位同道共勉。

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此“”,既指天地与万物产生于同“一”本体,如微粒子;也指天与人“一理”,即“同一规律”。先生此篇侧重于后者。正因天人一理,而人之生,乃生于“天地合气”(《素问·宝命全形论》),因此先生示,“未识天道,焉知人理?”并示,“知天道则知人道矣。”(《素灵微蕴·胎化解》)《素问·阴阳应象论》论及疾病治疗,称“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六节藏象论》又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也就是说,学习中医最重要的是“识天道”。而所谓“识天道”,通俗讲就是认识把握自然规律。具体可参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陈圳煜注。[3]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著,至教无传。叹帝宰之杳茫,怅民义之幽深,徒讬大象,不测其原,空抚渺躬,莫解其要。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号苍鹰。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门之友,作天人解。

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这是“先天”状态。“先天”是个多义词,也是个相对概念。本书指的是能够“生成”的物质,在“未分化”“未成形”“未可见”阶段的状态,包括与此类似的其他概念。另外,不少学习先生著作的人,对这里的“一气混茫”及其他一些相似文句作了曲解,认为先生的医学理论讲的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一气周流”是错的。)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气”亦多义。一般可参考百度百科“中医术语”和“哲学用语”的解释。不赘述。但是,“”一定“含阴阳”吗?不是。如“纯阳则仙,纯阴则鬼”(后文《劳伤解·阳虚》),说明存在“不含阴阳”的,“纯阴”或“纯阳”的“气”。也就是说,“含阴阳”的“”,指的是人,以及人能感受到的宇宙的“气”。这个“气”,相对来讲,杂而不纯。正因为“杂而不纯”,所以会出现分化;分化到了一定程度,归为大类,就是“”和“”两类。“阴阳”也是多义词、相对概念。这种“纯”与“不纯”的概念区分,佛学也有。如“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区分。阿弥陀佛教化的国土,叫“极乐世界”,纯粹“净土”;我们属于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国土,叫“娑婆世界”,也叫“五浊恶世”,特点之一就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六道”众生杂居,典籍将“天”和“阿修罗”合在一起,称为“五趣杂居”。)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之所以说“升则为阳”,是因为一般的定义,“”指在上、在外、为轻、为清等。这里指“上为阳”。)阴阳异位,两仪分焉。(“两仪”一分,即是“后天”状态。关于“两仪”,360百科认为:“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八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一说为不变与变。但通常都是指阴阳。”这个解释虽然有道理,但实际上,“两仪”前面,通常有一个“”字,连起来读比较容易理解。“生两仪”,概括地讲,就是“产生或出现两种对立的事物或状态或属性等。”因此,“两仪”泛指“两种对立的事物或状态或属性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这里的“清气”“浊气”,指段首“一气混茫”,也即“两仪不分,四象未兆”(《长沙药解·甘草》)的先天状态中,混杂在一起的“气”。这些“气”,由于“枢轴运动”,轻清的则上升而化火;重浊的则下降而化水。这个分为“两仪”的进程是同时进行的。其中,“左旋”“右转”是古人的固定说法[4]。)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即轻清与重浊的分化。)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此段与前段的“中气”,也是个比较宽泛、含糊而难以解释的概念。按照“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的说法,似乎“中气”就是段首“阴阳未判,一气混茫”的“一气”状态,即先天状态,也即后文,“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后文《脏腑生成》)的意思。但是,从先生前段“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以及“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的说法来看,先生的“阴阳”,指“水、火、金、木”(即四象、四维),而“中气”指的是“”。所谓“中气所变化”,是指“土生万物”,也就是“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素问·太阴阳明论》)的意思。在这种语境下,实际上,“中气”仍然是后天的概念,而不是先天的概念。人身的先天是“祖气”。如“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后文《脏腑生成》)这个“太极”,才是人身的先天状态。《长沙药解·甘草》:“人之初生,先结祖气。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是曰先天。”这句话明确指出,“先天”是“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的状态。而“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后文《脏腑生成》)的时候,“左右”“旋转”“戊己”“清浊”“轻重”等“两仪”对立状态就出现了;既然对立状态出现,就不是纯粹的、原始的先天状态了。进一步讲,无论什么物质,当它已经有了被称之为“土”,或“金”,或“木”等确定的名称或可见的状态的时候,它就不再属于混沌莫名、不可捉摸的“先天”了。这就是《素灵微蕴·胎化解》说的,“祖气秉于先天,冲漠无形;其通塞从违,显而可见者,后天之气也。

当然,我们说“先天”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只要找对参照物,怎么说都不能判之为错。比如百度百科解释“先天”的一种含义是:“指人或动物诞生前的胚胎时期。”这是相对于出生后的“后天”来说的,也行。从“阴阳未判,一气混茫”一句来讲,它没有具体指向,因此更多的是泛指宇宙的“纯粹的、原始的先天”,是相对于宇宙万物来讲的;从“阴阳肇基,爰有祖气”一句来讲,是讲人,因此“祖气”只是人的先天。而“祖气”这种属于人的物质,相对于宇宙的“先天”来说,它又属于“后天”。

先生关于“中气”一词,较难解释的是《长沙药解·人参》:“中气居不戊不己之间,非金非木之际”。按照前文,“中气”就是“土气”。土气当然“非金非木”,并且“非水非火”,但讲它“居不戊不己之间”,说法就不同了。毕竟,《脏腑生成》说了,“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也就是说,“中”=“土”,而“戊己”只是“土”的两种属性以及这两种属性形成的物质而已(左旋而升达则成为己土;右转而降敛则成为戊土),不应当在“戊己”(即土)中间,存在一个既不属于“戊”又不属于“己”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应当将“中”=“土(戊己)”的等式,调整为“中”=“土(戊己)”+“中(不戊不己)”的另一个等式。

笔者认为,在黄元御先生的语境中,一般情况下,“中气”就是“土气”。如《长沙药解·白术》:“水火之交,其权在土。水化而为木火,由己土之左旋;火化而为金水,缘戊土之右转。土者,水火之中气也。”此外,“补中燥湿”(白术)“培土和中”(粳米)“补中之良药”(鸡子黄)等的“”,亦均指“土气”。特殊情况下,则指介于人身“祖气”和“四象”(即阴阳)生成之间的另外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相对于“祖气”来讲,属于后天;相对于“四象”来讲,属于先天。后文《劳伤解·中气》:“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和“中气在二土之交”的“中气”,属于后者的特殊情况。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岁半”以夏至、冬至为区分。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有阴则降”“有阳则升”(后文《精华滋生》),因此,夏至之后“阴降”,冬至之后“阳升”。一般情况下,“阳升”也可称“阴升”,“阴降”也可称“阳降”。如后文《脏腑生成》:“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阳”是相对概念。既然是相对概念,那么,怎么说,无非是看“什么角度”“参照什么”而已。“阳升”之所以可称为“阴升”,是因为,“阳升”其实是指“处于阴位的清阳上升”。具体来说,“阳升”,指“清阳上升”;“阴升”,指“阴位的清阳上升”。而“阴降”,指“浊阴下降”;“阳降”,指“阳位的浊阴下降”。正常状态,也即平人无病的状态,只能是清阳之气上升,不会是浊阴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上升,称为“逆”,即“浊阴上逆”,是病;清阳之气不上升,称为“陷”,即“清阳下陷”,也是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清阳之气,无论上升还是下陷,都在左路;浊阴之气,无论下降还是上逆,都在右路。)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这句话是指,“从根本道理来讲,不是'质’之间的'克’。”并不是指物质的“土”一定不能“克水”,或物质的“金”一定不能“克木”;相反,五行生克,初学者的理解,应当从日常的对应现象入手,以便于认识和理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天南地北[5],“”在“”,在上,因此由东至南称为“升”。人的心脏在上,类比为“”,为“”,为“”,为“”;肾脏在下,类比为“”,为“”,为“”,为“”。)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这是《素问·太阴阳明论》:“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的意思。下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解释,既然“土生万物”,为什么又说“火生土”。实际上,万物相生相克,归根到底还是看从“什么角度”“参照什么”来讲。一般来说,从普通人的普遍认识来讲,更容易让人理解或接受。)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这是讲气候和自然现象。)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这是从后天八卦的角度讲的,“土”指“坤土”。八卦没有“中土”,但还有一个位于东北的“艮土”。“坤土”和“艮土”恰好对应脾胃。那么,哪个对应脾?哪个对应胃?哪个是阴土?哪个是阳土?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不同观点。如有的以艮土为阳土,以坤土为阴土(《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二旦四神方述义》)。而先天八卦更是以坤卦代表任脉(乾卦代表督脉),而径以一个艮土代表脾胃(《易医妙用·图32》)。笔者认为,正南心火所生的西南的坤土,是“体”阳“用”阴的胃土,通常称为“阳土”;癸水所生的艮土是“体”阴“用”阳的脾土,通常称为“阴土”。这个理解,既能对应艮土所代表的山上之土,坤土所代表的大地之土,而胃主受盛、容纳,也更符合“坤”为大地的“厚德载物”的属性。艮土位于东北,代表立春。它的下一步发展是位于正东的“震木”,代表春分。因此,一般认为艮土“标志着上一年的结束,又是下一年的开始”(《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二旦四神方述义》)。这个说法是对的。正因为艮土生肝木,因此,艮土是脾土。《脉法解·浮沉大小》:“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又《杂病解中·蛔虫根原》:“乙木升于己土,胎于癸水而生君火”。可为证也。)南热而西凉,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土的能“”,通常就是上述两种情形。第一是从四象升降的闭环运动来讲,土在中,为枢轴,为“四象之母”。第二是从五行相生的闭环运动来讲,土生金而生于火。“土”具备两种作用(属性),第一是生长性,化生万物。其中当然也包括“土生金”。第二是含藏性,承载万物。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的“载物”。这两种作用(属性),就是己土脾和戊土胃的作用(属性)。脾胃作为中枢,属于脏腑四象升降的闭环运动系统,实际上,这种脏腑四象升降是天地阴阳升降的“人化”。正因为这种“人化”类比的是天地阴阳,体现的是“人与天地相参”(后文《脏腑生成》),因此,更具宏观、直观性和基础、现实意义。)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土湿乃是自然界固有的存在状态之一,是万物化生的必要条件。故土之性虽湿,却言其“土爰稼穑”,又言“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尚书·洪范》)至于土太过,曰敦阜,其性凝滞;而土不足,曰卑监,承载不足。太过与不及才是土的病态。)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克”之,其实也是“生”之。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因此,“克”可以认为是“生”的另外一种形式。后文《脉法解·濡弱》:“冬令蛰藏,水冰地坼,一得春风鼓荡,则闭蛰起而百物生。是木能克土而亦能扶土。”)

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此一“阴阳”,是混杂在一起的“阴阳”,即《长沙药解·甘草》:“人之初生,先结祖气。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是曰先天”的状态。)阴阳之间,是谓中气。(此一“阴阳”,是已经分出了“两仪”等状态之后的“阴阳”,即“阴阳异位,两仪分焉”(前文《阴阳变化》)的状态。)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如“”分阴木和阳木,即足厥阴乙木肝和足少阳甲木胆;“”分阴金和阳金,即手太阴辛金肺和手阳明庚金大肠等[6]。)阴生五脏,阳生六腑[7]。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前文未列举阴土和阳土,即己土脾和戊土胃。)而火分君相。(火分君火、相火。君火的阳火,即前文的“小肠为丙火”,属腑;君火的阴火是丁火,即前文的“心为丁火”,属脏。而为什么“火分君相”,而不是“水分君相”,也不是其他“四行”分君相?有人说是因为“火有余”。火有余而泻火滋阴,却为何常常不效?火非因其有余。其之所以有二,一者因人之生,乃靠一点先天火气而来。这个先天火气藏在肾中,又称命门之火,也称“肾间动气”,即先生认为之相火[8]而这个相火,并不是一直停留在肾间的。《素问悬解·天元纪大论》:“相火在地而居坎府,坎卦之奇爻,阴中之阳也。坎阳升天而化木火,则能生长”,是阴中之阳(也称坎阳、肾气、相火、命门火)时时行上升而化木火之政令也。二者先天火种,需要靠后天火气去养护。后天火气称君火。“君火在天而居离宫,离卦之偶爻,阳中之阴也。”“离阴降地而化金水,则能收藏。[9]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10]是君火对相火的养护也。《素问悬解·五运行大论》:“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天上之热,君火也;地下之温,相火也。君火为相火之标,相火为君火之本。相火升则君火显明于天上,君火降则相火封藏于地下。君相二火,游行于上下之间,寒来暑往,四时更代,则六气迭入,地道周备,故万物化生。”二火的存在,是天道人身的必然结构,不是有余。)脏有心主相火之阴,(相火的阴火。)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相火的阳火[11]。)

气血原本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即生乙木所藏之“血”。)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即化辛金所藏之“气”。)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三阴”一般指太阴、少阴、厥阴。但是,“右降”的,除了手太阴肺,通常不是指手少阴心和手厥阴心包,而是指胆、胃,即“胆肺胃右降”。胆胃虽然是阳腑,但其腑气却必须含阴气且降敛才能顺畅。因此,“三阴右降”可认为是胃阴等之降。)

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三阳”一般指太阳、阳明、少阳。但是,“左升”的,通常不是指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和手少阳三焦,而是指肝、脾、肾,即“肝脾肾左升”。肝脾肾虽然是阴脏,但其脏气却必须含阳气且升达才能顺畅。因此,“三阳左升”可认为是脾阳等之升。)

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

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

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

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精神化生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

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

水之寒者,五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

火之热者,六腑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此处“纯阳”一词,与《劳伤解·阳虚》:“纯阳之位”的“纯阳”,以及前文的“纯阴”(《阴虚》章无“纯阴之位”四字,应为传抄之漏),均指心、肾所居的位置,相对于肝、肺来说,处于人身的最高和最低位置,如前文《阴阳变化》:“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是“”与“”的关系,并非指脏气或天气的“气”之“纯”。因此,下文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换句话说,除了《劳伤解·阳虚》:“纯阳则仙,纯阴则鬼”的“”,以及讲八卦卦象的某些场合[12],可认为阴阳是“绝对纯”之外(实际上仍然未必是“绝对纯”。语境设定而已[13]),其余均为针对明确的参照物而言。

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

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

《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形体结聚

肝主筋,其荣爪。

心主脉,其荣色。

脾主肉,其荣唇。

肺主皮,其荣毛。

肾主骨,其荣发。

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气盛则皮毛致密而润泽。

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

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

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气盛则筋膜滋荣而和畅。

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

五气皆备,形成而体具矣。

五官开窍

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五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这就是前文《阴阳变化》中的“清则浮升”,也即下文“五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的意思。)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辨。

    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清升浊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壮,清升而浊降,故上虚而下实;人之衰老,清陷而浊逆,故下虚而上实。(清者轻而冲虚,浊者重而滞实)七窍之空灵者,以其上虚;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实。其实者,以其虚也;(“”指阳气虚,阳虚不升是以浊阴上逆,因此出现“上实”的病理状态。文意乃:“其衰老之人五官窒塞者,因其清阳之虚也。”)其虚者,以其实也。(这句话的解释则较麻烦。按照对偶的句式,应该解释为“其上之所以能'冲虚’,是因为其下之清阳充实而能畅达。”但是,《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在传统中医语境中,“”与“”不是在同一个平面,或者同一条直线上的相对关系,而是两个错开的相向关系。“”,通常指正气之夺与虚;“”,通常指邪气之盛与实。那么,这句话只能解释为:“其阳气之亏虚者,因为其阴寒之盛实也。”不过从通篇的语境看,还是前者为妥。)

五气分主

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肝主五色”,因此肝先言其色。其后“”“”“”“”则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

心属火,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其色赤。(“心主五臭”,因此心先言其臭。其后“”“”“”“”也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下同。)

脾属土,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其色黄,其臭香。

肺属金,其声哭,其液涕,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

肾属水,其液唾,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本章小标题的“五气”,指五行之气,即木、火、土、金、水。)

盖肝主五色,五脏之色,皆肝气之所入也。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

心主五臭,五脏之臭,皆心气之所入也。入脾为香,入肺为腥,入肾为腐,入肝为臊。

脾主五味,五脏之味,皆脾气之所入也。入肺为辛,入肾为咸,入肝为酸,入心为苦。

肺主五声,五脏之声,皆肺气之所入也。入肾为呻,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

肾主五液,五脏之液,皆肾气之所入也。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

五味根原

木曰曲直,曲直做酸。

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润下”和“炎上”均非静止状态,而是“动”的变化过程。正常状态,水位于下,火位于上,但于人身体内则是相互交济的。此时,不见咸、苦、酸、辛之味,为五味调和之状态。察觉到苦味,是火气“炎上”,是病态。所谓“炎上”,百度百科释为“火燃烧向上”,“向上”虽仅言其“趋势”,但已非“在上”的固定状态,只是表述仍不明确。萌娘百科释义较清晰,曰“燃烧且上升”,言“攀升”的变化状态,而非“在上”的固定状态。临床口苦,乃是相火逆行向上燃烧的症状。水之释同,若无往下润的越轨行为,不至于咸,因水之常情,于人身正常状态,乃是上行而交于心火的,曰“坎离交媾”。)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使坎离交媾,(“”指坎卦或坎位,代表北方肾水;“”指离卦或离位,代表南方心火。“坎离交媾”指的就是后文《五情缘起》的“……火交于坎府……水交于离宫。”)龙虎回环,(“”指青龙,代表东方肝木;“”指白虎,代表西方肺金。)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长沙药解·大枣》:“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亦即,金木宜遂其降升之性,水火不宜遂其润炎之性。)

    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不苦、不咸、不酸、不辛,是以味甘。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此句可概言百病之根本病机。)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虽是“土气之中郁”,亦是四象之自病。四象病,是以现“酸苦辛咸”之味,只是究其根本,因于枢轴之不运,“土气之中郁”而已。外感疾病的病因则另有不同。)

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气”主要指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而《素问·经脉别论》:“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可见,五脏虽“皆禀气于胃”,而脾的作用亦非常关键。)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调和五脏之原,职在中宫也。

关于五味,《长沙药解·大枣》称,“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又称“苦则心病,故宜咸寒。”而《长沙药解·黄连》条言黄连“味苦性寒”,却用黄连之苦寒“清心家之烦热”,为什么?《素问悬解·脏气法时论》称,“凡本味为泻,对宫之味为补”。按先生之意,心病用咸寒时,“对宫之味为补”,乃“”之治;心病用苦寒时,“本味为泻”,乃“”之治。均无疑义。但是,《素问·脏气法时论》称,“心欲软……甘泻之。”为什么不是用本宫之“”泻之,而是用中宫之“”泻之?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是谓五入。”又《素问·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五者,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脏所宜也。”而《天人解·五味根原》称:“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黄连苦寒,其入心治烦热,乃以“清泻”的方式治之也,使火气以“炎上”的方式散发也。其力大。而不必大力“泻”火的治法,则是用“甘泻之”,即用缓散[14]的方式,泻其火也。黄连之“苦”,于心火来说,与甘味同为“泻”,但甘味缓散,而苦味势大力雄。“甘”之泻用麦冬[15]

人身火为贵,为何可泻?因其时在天之少阴君火下临,人身感应得火气过旺,壅塞而不得收敛,故用甘味缓散,泻其壅塞之火。天地之气导致心火壅塞者,常法之治非本味之“苦”。虽“苦”也可泻,但只有需要大力“清泻”之时方可用之。《长沙药解·大枣》中“苦则心病,故宜咸寒”者(药用龙骨、牡蛎[16]),让心火咸软而收敛下行,非“泻”也。因其时之火虽病于上炎,然非壅塞多余而可“泻”之火。

至于《素问·脏气法时论》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同句式5句,均非本脏自病,乃相互制约(生克)之他脏病,导致本脏生病者也。

附:《素问·脏气法时论》之五味功用。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此乃土气虚致肝木郁之病。甘能培土,土气达则木气达。此亦后文《脉法解·二十四脉·濡弱》:“木气不达,固赖土气达之”之意。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任应秋先生释为“缓散”,亦即火气向上或向四周散发之意。与“炎上”相比,本质上都是“散掉了”,但“缓”则是缓慢地散。然而,因其终究是“散掉了”,不能收敛而封藏到肾水中,形成水火既济之有用状态,因此称“心苦缓”。前之注文已经说明,五脏所“”之病,如“肝苦急”等,均非本脏之病。心所苦者,也然。此乃因金气不敛而致“缓散不收”。(此“缓”,亦同“漫”。)因此,用酸味来收敛金气,金收则火降也。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此之脾湿,亦非本脏自病,乃肾水上泛所致。苦为肾脏对宫之味,先生示,“对宫之味为补”,[17]苦能温肾水,水温而土湿缓解,故能治之。实际上,苦味有炎上之用,以其带动坎阳上升,而水温则木达,水木上行,脾湿得去,是亦称之为“苦以燥之”也。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以收敛为顺,其病上逆则气壅,故治法宜“泄”之。药用“”者,亦因其病不在肺之本脏也。心气过旺不收,心火不得右转而化肺金[18]因而肺气上逆。苦味入心泻火,火气不壅而能顺降,肺金得生而收敛之令行也。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此亦非肾脏自病。肾为水脏,其苦燥者,无水也,无源头之水也。此源头之水来自肺金,而肺金逆而不降,亦见其干燥之本气。肺金逆而上壅,故宜“辛泻之”。壅塞之气得泻,辛金收敛而化水,故肾水得润也。肺壅之时,毛闭津停气塞,食辛散其壅塞之气,因此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此乃乙木本气之郁,与土气无关。食辛,达木也。如“酸则郁而辛则达。”(《长沙药解·当归》)而“酸泻之”又应如何理解?先生于《玉楸药解·肉桂》示,“血中之温,化火为热之原也,温气充足,则阳旺而人康,温气衰弱,则阴盛而人病。……阳根微弱,方胎水木之中,止有不足,万无有余,世无温气太旺而生病者。”既然木气“止有不足”,为何木病,可以用“”法?实际上,用“”的治法(包括其他各脏),均是六气下临,使相应的脏器感得本气过旺的情形。如厥阴下临,人身感应得风木之气过旺,木旺而壅塞不达,以酸泻之,使不至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此时之厥阴木旺,于肝气素虚之人,不无补益。但若旺而太过,仍然需要用“”法。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此乃火气自病而无关金气。心气欲耎收,故用咸软收之。若火气过旺,如君火下临,火旺而壅塞不收,则用甘药治之。甘味性缓,使火气缓缓散发掉,故曰“泻之”。但是,若火旺之势过于强烈,则需要暂时使用苦寒之药,如黄连,用这种力度更大的药来治疗。这就是先生说的,“本味为泻”(《素问悬解·脏气法时论》。苦为火之本味)之意。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土气不足,卑下突兀不能长养万物,宜以甘味培之柔之缓之;若感应得天地之湿气过旺而已致湿生,则宜用苦味炎上升达之药,泻减其水湿,复其燥气,令其不至于濡湿粘滞也。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收使肺金之政令得行,为补。“辛泻之”者,亦因感得天地之气过旺而用“辛散”之药泻之也。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肾虽属水,实为水火并居之脏。病则火衰水盛。补之者,补其火;泻之者,泻其水也。“肾欲坚”者,欲行其“封藏”之令也。(“坚”即“封藏”)苦味上行而具火性,补火且又引肾中之阳上升也。肾水得温而坎阳上达,则离阴下行而相火蛰藏,因而封藏之令行也。故曰“苦以坚之”“用苦补之”。至若感得天地之水气过旺而致肾水不能上济者,亦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也。咸味泻自身壅塞不升之多余水气,经隧顺畅而病可愈也。

五情缘起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

心之气热,其志为喜。

肺之气燥,其志为悲。

肾之气寒,其志为恐。

脾之气湿,其志为思。(这里从五脏的层面讲,是五气;从六经的层面讲,则是六气。六气,即“风、热、暑、湿、燥、寒”(后文《六气解·六气从化》),比五气多一个“”,也称“”。这个“”指手足少阳经之相火,即前文《脏腑生成》的“火分君相”。)

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

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府。

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

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

    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

    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是五脏与五气,即本章之“五情”的关系。但是,从“五志”的角度讲,却是“东方生风……在志为怒……;南方生热……在志为喜……;中央生湿……在志为思……;西方生燥……在志为忧……;北方生寒……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存在前者“”“”与后者“”“”的种类和对应脏腑的不同。一般来讲,上述“”“”“”“”“”“”,加上“惊”为“七情”,其中“惊”“怒”在肝,(以及胆。《素灵微蕴·惊悸解》:“惊者,甲木之浮宕。”) “忧”“思”在脾,“悲”在肺。)

心之志喜,故其声笑;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

肾之志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菀也。

肝之志怒,故其声呼;呼者,气方升而未达也。

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也。

脾之志忧,故其声歌;歌者,中气结郁,故长歌以泄怀也。

精华滋生

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

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称胃为“纯阳”、脾为“纯阴”,一个是先生的修辞表达用法,另一个应该是因为脾胃不象水火之阴阳,不存在“半升”或“半降”状态(前文《阴阳变化》),因此称之为“”。)

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五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五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五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气也。五谷香甘,以养脾胃。土气充盈,分输四子。(“土气充盈,分输四子”者,非“土气”另有财产分输四个儿子也,乃因其具备“磨化水谷,上奉精华”的“推迁之力”也。其所输送者,下文“谷气”与“谷精”也。)己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戊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脾胃者,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生,绝胃气则死[19]。胃气即水谷所化,食为民天,所关非细也。

糟粕传导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

水之消化,较难于谷。(之所以“水之消化,较难于谷”,因为“水谷入胃,消于脾阳”者,靠的是命门“[20]所生之“”,而水在肾,为阴,属至阴之物。五行之性是“水克火”,因此,水在脾中,脾之“”很难“”掉它。至于脾虽属土,而土能克水者,靠的是胃之燥。脾阳亏虚,土湿增盛,则不能克水[21]。)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这是先生解释“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的原因。)

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气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这是《素问·经脉别论》讲的“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机理。)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及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川渎之决,由于三焦。《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盖三焦之火秘,则上温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则下陷膀胱而水窍闭。(三焦之火秘”,秘于何处?“三焦”者,相火也,秘藏于水脏者。后文《六气解·少阳相火》,“三焦之火秘于肾脏也。”非秘藏于膀胱壬水也。相火若入于膀胱,则“实则闭癃”矣[22]相火秘,肾阳足则脾土温也。言“水道通”者,肾水温暖,而土木发达,疏泄之令得行也。

《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是病“”也是病。“”“”之所以都是病,简言之,是中国传统文化“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思想观点的体现。)(“三焦者,为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字理解为“率领”固无不可,称“主持”更妥。“主持”者,未必有上下部属关系也。而其“入络膀胱”的作用是“约下焦”。“约下焦”的作用(或言效果),是使正常时不致于“遗溺”,即亦供应一定的能量,只是并不将相火藏于膀胱而已。如热气管道,输送热能,但不直接输送火或煤块。此一能量,即保持“气化之水渗于膀胱”(下文)也。)

以水性蛰藏,太阳寒水蛰藏,三焦之火秘于肾藏,则内温而外清。水腑清通,上窍常开,是以气化之水渗于膀胱,而小便利。若太阳寒水不能蛰藏,三焦之火泄于膀胱,膀胱热癃,水窍不开;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前文:“水之消化,较难于谷。”)水不化气上腾,爰与谷滓并入二肠,而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所谓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泄于膀胱也。(“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23]三焦之火不归其位而“泄于膀胱”,是即为“”。“邪气盛则实”,是以“膀胱热癃,水窍不开”之病称为“实则闭癃”。)

经脉起止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腑。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脏。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此之“三阴”“三阳”,乃六气之经,与前文《气血原本》:“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之“三阴”“三阳”不同。)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手少阳,自名指,循手表,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三经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属其本腑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脏。足三阴之走胸,手三阴之走手,皆属其本脏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腑。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六阳六阴,分行于左右手足,是谓二十四经也。

奇经部次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阳蹻、阴蹻、阳维、阴维。督脉行于身后,起于下极之俞,并入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诸阳之纲也。任脉行于身前,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关元,入目,络舌,诸阴之领也。冲脉起于气冲,并足少阴,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诸经之海也。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环腰如带,诸经之约也。阳蹻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风池,主左右之阳也。阴蹻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交贯冲脉,主左右之阴也。阳维起于诸阳会,维络于身,主一身之表也。阴维起于诸阴交,维络于身,主一身之里也。阳蹻、阳维者,足太阳之别;阴蹻、阴维者,足少阴之别。

    凡此八脉者,经脉之络也。经脉隆盛,入于络脉。络脉满溢,不拘于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别道自行,谓之奇经也。

营气运行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一般虽然讲“卫气”“营血”,其实,脉中之营血,仍然以气为主导,称之为“营气”。如《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脉六动。一息六动,人之常也。一动脉行一寸,六动脉行六寸。

    《灵枢·脉度》: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气半周于身,脉行八丈一尺,两刻二百七十息,人气一周于身,脉行十六丈二尺,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人气五十周于身,脉行八百一十丈。

    营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蹻、督、任,是谓一周也。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五十周毕,明日寅时,又会于寸口,此营气之度也。

卫气出入

    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脏二十五周。(此言“卫气昼行阳经”者,非仅行于三阳之经也。经络在外,对应于在内的脏腑,属阳。此之“阳经”,乃“对应于脏腑,属体表阳位之经络”之谓也。后文《杂病解下·痎疟根原》:“卫气昼行六经二十五周”,是“六经”也。)

    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足太阳之穴也。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内眦,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名指之端。别入耳前,下足阳明,至中指之端。别入耳下,下手阳明,至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蹻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蹻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于是内入于阴脏。

    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外出于阳经。其出于阳也,常从肾至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

    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卫气之度也。

《难经》营卫相随之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非谓其同行于一经也。(所谓“相附而行”,指两者的路线固定不变地“相附”而已,至夜则卫气“入于阴”而“行阴脏”矣。卫气者,“卫外而为固”(《素问·生气通天论》)之阳气也。人眠卧时,卫气在里而不在表,不能为人提供“卫外”的保护,因此人身易受风寒侵袭。)
卷二 六气解

《六气解》是《素问》关于五运六气的七篇大论(约占该书分量的三分之一)的精华版,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进一步体现。它的根本作用有三:第一,启发“六气辨病”理念。卷首导语,先生示:“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从临床诊治的层面讲,这一点,无疑是全书乃至整个四圣医学最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第二,揭示“六经六气”性情[24]。概言“六经”的“六气”在人身的病理特点和病态表现。第三,教导“阴阳相依”思想。分两面看,一方面,讲万物存在相互联系,且存在某些主要联系;每个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将受到与其有主要联系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25]。另一方面,讲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恰当且客观存在的某个参照物,与该事物构成“阴”或“阳”的关系;事物只有在与其参照物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有其强弱、高低等属性的判断可能和判断意义[26]

“六气辨病”就是“六气辨逆”[27];有了这种理念后,就应当深入了解“六气性情”;了解了“六气性情”,就知道六气之病表现为什么症状。而反推的过程,就是疾病诊治的过程。也就是说,看到症状,就可以了解六气的哪些气机出现了问题;将症状归结为对应经络病变之后,就可以辨认是“肺胃之逆”还是“肝脾之陷[28],进而按照《伤寒论》“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9]的原则,立法处方让病变气机(经络)“反逆而为顺”(《长沙药解·大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详见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

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仲景既没,此义遂晦,寒热错讹,燥湿乖谬,零素雪于寒泉,飘温风于阳谷,以水益水而愈深,以火益火而弥热。生灵夭札,念之疚心,作六气解。

六气名目

厥阴风木  足厥阴肝 乙木

           手厥阴心主 相火

少阴君火  手少阴心 丁火

           足少阴肾 癸水

少阳相火  手少阳三焦 相火

           足少阳胆 甲木

太阴湿土  足太阴脾 己土

           手太阴肺 辛金

阳明燥金  手阳明大肠 庚金

           足阳明胃 戊土

太阳寒水  足太阳膀胱 壬水

           手太阳小肠 丙火

六气从化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六气的称呼,自古“”“”二者通用。一般来讲,“寒、热”、“燥、湿”与“”是固定的,分别对应太阳寒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和厥阴风木。其中,少阴君火为热。而少阳相火,有时则称为“”。严格来说,讲人身“六气”应当用“”。后世将“”理解为“暑必夹湿”,将“”的外延扩展为“”与“湿”两个气,如叶香岩的《三时伏气外感篇》。在这种情况下,讲“”容易让人误解。下文《六气偏见》则是“”“”并用。)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

内外感伤,总此六气。

其在天者,初之气,厥阴风木也,在人则肝之经应之。

二之气,少阴君火也,在人则心之经应之。

三之气,少阳相火也,在人则三焦之经应之。

四之气,太阴湿土也,在人则脾之经应之。

五之气,阳明燥金也,在人则大肠之经应之。

六之气,太阳寒水也,在人则膀胱之经应之。

此处的“六气”,即“五运六气”的“六气”中的“主气”。这个“主气”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固定不变。而“六气”的“客气”,虽然也是“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六个,但却不是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而是以“阴阳少多”的顺序排列的,如“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30];并且,每年第一个出现的气,在每个“六年周期”中是不同的。谁先出现,由司天之气决定并有固定规律。关于“主气”“客气”,《素问悬解·六微旨大论》释文称:“天气为客,地气为主。”即“天气”为“客气”,“地气”为“主气”。地气静而不动,故为“”。相当于主人和客人的关系。

“五运六气”之所以要在“主运”“主气”之外加一个“客运”“客气”,有个说法可以参考:“主运、主气是五星与日月对地球的正常物理效应,客运、客气是五星日月调谐周期对地球大气的异常物理效应。[31]换个角度:“日月产生四时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主运、主气,而五大行星轨道的变化及五星布局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客运、客气变化。”该书并称,“这种天体物理效应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称为'力化’现象。如'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亦可参考。

“五运六气”对疾病的影响,从笔者临床实践来看,客气影响最大,其次是主气;其次是大运(中运);其次是司天在泉;其次是客运,其次是主运。《中医气象学》称:“用郑州地区30年气候资料对运气学说进行了验证,结果其各项符合率分别为:六气89.5%,中运86.6%,司天83.3%,在泉80%。……(1983)。[32]这组数据与笔者的认识基本一致;同时,两者均可以作为论据,证明“六气辨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天人同气也。经有十二,六气统焉。

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火由木所生,因此称“从母”。)

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从子化气而为暑。

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水火”宜互根,如《天人解·五味根原》:“坎离交媾”,因此类比为“夫妻”,而足少阴循行路线长,所辖范围广,类比于男人,因此称之为“夫”。)

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

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

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

盖癸水上升,而化丁火,故手少阴以君火司气,而足少阴癸水在从化之例。丙火下降,而化壬水,故足太阳以寒水当权,而手太阳丙火在奉令之条。(手太阳小肠经丙火在手的路线是上行。此处言其循臂上行,而终究是随着足太阳膀胱经“下降”而“化壬水”。水火之化,以起到最终决定权的一方为主。世俗家庭的夫妻关系同此,以“最终拍板”的一方为主。)

木之化火也,木气方盛,而火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厥阴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火气既旺,而木气已虚,子壮母衰,故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

土之化金也,土气方盛,而金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太阴以辛金而化气于湿土。金气方盛,而土气已虚,子壮母衰,故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女属阴,男属阳。母子关系中,阴经类比于母强,故母主令;阳经类比于子强,故子主令。)

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则子从母化;(这是指阴经层面,类比于母气的阴气强盛的情况。)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则母从子化。(这是指阳经层面,类比于子气的阳气强盛的情况。万物存在相互联系,且存在某些主要联系;每个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将受到与其有主要联系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这是“阴阳相依”思想的体现。)所谓将来者进,成功者退,自然之理也。(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母子关系,谁主令谁拍板,归根到底就是社会关系中的“实力论”。这是“天人感应”思想,也即人情世故与自然规律可以互相类比的又一生动体现。)

六气偏见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即“现”。也即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六气的本性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症状各不相同,跟人的道理一样。)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这里讲厥阴病,表现出“风气盛”的症状,一般称之为“风象”。如腹部象台风旋转搅动般的疼痛;或两手或全身象树叶被风掀动般的颤抖;或常常于突然间发生一阵剧烈而无痰的龙卷风刮过般的咳嗽等等。原文不是讲必定表现为游走不定的“风”,更不是讲自然界中看不见的“风”。)少阴病则热盛,(少阴热气盛的症状,热象。)少阳病则暑盛,(少阳相火盛的症状,火象。)太阴病则湿盛,(太阴湿土盛的症状,湿象。)阳明病则燥盛,(阳明燥金盛的症状,燥象。)太阳病则寒盛也。(太阳寒水盛的症状,寒象。)

    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这里的“彼气”,一般指“己所克”和“克己”的那两个气。“己所克”的那个气弱,那么“此气”(己)就更加猖獗而高高在上;“克己”的那个气弱,那么“此气”(己)就不受制约而放纵不羁。无论是“高高在上”还是“放纵不羁”,其表现出来的都是“趾高气扬”的“”。这实际上是“实力”发生动态转移的结果和表现。归根到底,还是发生转移之后的“实力”,决定了病变的状态——仍然是“实力论”。“定缘”二字的文意,主要是指内伤杂病。这句话的道理,也是讲万物存在相互联系,且存在某些主要联系;每个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将受到与其有主要联系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此句的意思是:“土湿不运,则木气不达而郁滞盛满;金虚不敛,则木气疏泄过度而表现为风盛之象。”这是指一般规律,主要指内伤杂病。若是某一年的初气,主客气均为厥阴风木的时候,人身感应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的外感疾病,则并非因于“土金之虚”。一般来讲,能够拿出来说的“话”,通常指“多数情况”或是“特定情况”,均不可当成绝对真理而放之四海。)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此句包含了“”(邪盛)和“”(正虚)两种情形。无论“”或“”,通常都会受到或影响到其“所胜”(己所克)和“所不胜”(克己)的那两个气的状态。因此,从内伤杂病的角度讲,“定缘”二字基本无误。“彼气”不虚而“此气”偏盛者,一般见于外感疾病,内伤杂病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形。)

    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这里主要也是指内伤杂病。气因为“”而不能畅行,因此郁滞于某处而变盛的意思。)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生意之不遂”,所以导致木气郁滞而表现出“”的风象。但是,这里,先生实际上用了两个概念。“生意之不遂”,其中虽然有“缘于虚”的情形,但并不是全部“缘于虚”。比如,血瘀、血热,均可能导致“生意之不遂”。“”与“生意之不遂”是“包含”与“被包含”的两个概念;特定情况下,二者等同。)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长气之不旺”,也不是全部“缘于虚”。如中焦湿盛,可导致出现君火不敛的热盛症状,但中焦湿盛未必是长气(火气)虚而不生土,而可能是暴饮暴食所致。)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收令之失政”亦未必全部“缘于虚”。这里的“阳明”,指手太阴辛金。)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藏气之不行”亦未全部“缘于虚”。)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这里主要也指内伤杂病。外感疾病如《伤寒论》之阳明腑热承气汤证,亦可见土之不和与不运。)

    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五行之性,土克水。“土湿”,即是土之虚(脾胃阳气之虚);土虚则其所克之水无所制约而泛滥侮土。而当其“土虚”之时,不仅土所克之水放纵不羁,克土之木也更是高高在上而侵凌弱土,致其土气益败。)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此句从“水泛土湿”的角度讲“木气不达”,与前句注文的角度稍有不同。区别在于“以什么为原因”。从“土湿则水气泛滥”的角度讲,是“土湿”先病;“土湿”是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按照前句注文所述,水木同时肆虐的。后句则将“木气不达”的原因描述为“水泛土湿”,也即是将“水泛”作为木土病的原因,与前句相比,实际上是变了角度的。虽然,两者最终都必将导致“土气所以困败”;这一点,没有不同。如果将“水泛土湿,木气不达”理解为“水泛则土湿更加严重,进而导致'木气不达’”,则可以与前句的角度保持一致。但是,实际上,“木气不达”在“水气泛滥”的时候会更严重,却不是在“水气泛滥”的时候才产生,而是在“土湿”的时候就产生的了。因此,对于此处二句的理解,应当作多层次的考察,分别理清其不同的原因,从理论上建立一个正确而精细的认识。简单说,“土气所以困败”,是“水气泛滥”和“木气不达”双重作用的结果。)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这里指阳明胃腑燥气过旺,导致脾阴伤耗而成“太阴土燥”之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给人家打工的(即作为化气的胃经燥气),通常是不如自己当老板的(即主令的脾经湿气)气盛而赚的多。何况还有下文,“阴易盛而阳易衰”的自然规律作支撑,也就是说,当老板的,干的还是符合形势发展的风口产业,不发都难啊。)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这里连外感病也纳入考察范畴了。但“不多见”,不是“不见”。一般来说,除了阳明伤寒承气汤证之外,较常见的还有温病、温疫、疹病。参《四圣悬枢》。)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尽缘”是先生的表述习惯。意思是“通常因为”,不是“全部因为”。这个表述习惯,类似于现代人常用的,“大多都是”的病句习惯。“大多”,就不是全部;不是全部,就不能说“都”。但是,习惯都这么说。对于这种习惯性表述,不必从是否病句或是否符合逻辑或是符合事实的角度去考究。先生的这种表述习惯,其他篇章还有,学人宜自行留意。至于所缘之“土湿”,是指“阴盛阳衰”过程中,出现的“土过于湿”的情形。)

本气衰旺

    经有十二,司化者六经,从化者六经。从化者不司气化,总以司化者为主,(这里的“以司化者为主”,指的是“六经六气”的称呼,不是指疾病的产生必然“以司化者为主”。如下文,“病则或见司化者之本气,或见……”)故十二经统于六气。病则或见司化者之本气,或见从化者之本气,或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司化之气,全视乎本气之衰旺焉。(本气旺则别人跟自己走,本气衰则自己跟别人走。仍然是“实力论”。“全视乎本气之衰旺”所讲的道理,其实是讲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恰当且客观存在的某个参照物,与该事物构成“阴”或“阳”的关系;事物只有在与其参照物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有其强弱、高低等属性的判断可能和判断意义。没有“阴”作为比较,便没有“阳”的结论。而所谓的“阳”,仅是相对于作为比较的那个“阴”(或该“阴”之下的“更阴”)而言;对于更“阳”的事物,前面那个所谓的“阳”,必然就将变成“阴”。就象“10米”,对于“9米”或是“9米以下”,它属“长”;但对于“11米”或以上,则属“短”。同理,患者称“每餐吃一碗”,如果不问清楚他之前的饭量,这个“一碗”同样是无法判定为多还是为少的。当然,这个道理,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句话或这个章节中。)(时刻注意阴阳的对比关系,从而发现、判断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影响,这在《素问》中早有体现。比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虽然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灵枢·九宫八风》也讲“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先生释为“必审问其往日之所始病,与今日之所方病,而后于九候之中,各切循其脉……”所谓“审往日”“问今日”,无非就是一种比较。中国传统医学随处可见体现“比较思维”这一思考方式的概念。“援物比类”是“求其同”,比较思维是“察其异”;而“求同”和“察异”是基于万物普遍联系的思维而展开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最为重要的三种思维方式。)

    手少阴以君火司化,足少阴之水从令而化热者,常也。而足少阴之病寒,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水性原寒。手少阴之病寒,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君火原从水化也。(君火,即离火,生于水脏之阳根,即生于坎水中之一阳,因此称“君火原从水化”。后文《少阴君火》:“坎中之阳,火之根也。”)

    足太阳以寒水司化,手太阳之火从令而化寒者,常也。而手太阳之病热,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原热。足太阳之病热,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寒水原从火化也。(水火互根。坎水生于火脏之阴根。)

    足厥阴以风木司化,手厥阴之火从令而化风;手少阳以相火司化,足少阳之木从令而化暑者,常也。而手厥阴之病暑,足少阳之病风,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生暑,而木性生风也。

    足太阴以湿土司化,手太阴之金从令而化湿;手阳明以燥金司化,足阳明之土从令而化燥者,常也。而手太阴之病燥,足阳明之病湿,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金性本燥而土性本湿也。

    大抵足太阳虽以寒化,而最易病热。手少阴虽以热化,而最易病寒。厥阴原以风化,而风盛者固多。少阳虽以火化,而火败者非少。金性本燥,而手太阴从土化湿者,常有七八。土性本湿,而足阳明从金化燥者,未必二三也。(普遍规律如是。)

厥阴风木

    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此段是该气的概述。)

    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生意”者,木气也。《素问·刺禁论》:“肝主春生之气。”)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从升达的角度讲,肝脾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从敛降的角度讲,胆胃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土木的密切关系,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此段讲木病,即“木郁而风生”的一般原因,是“水寒土湿”。“风生”指的是表现出风木之气,不是指见到“”。厥阴风木之病,通常表现为“风”“燥”“热”三类症状。)

    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疏泄。凡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证,皆风木之疏泄也。(这是木病而表现为风动疏泄的常见症状,属“风”之类。其中,“亡汗”主要指出大汗,非仅指“出绝汗”;“失血”主要指下焦血漏、血崩的下血症状。血从上吐者,固然不无风木疏泄的原因,但宜先从胃气不降、肺气不收中去考察。)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这是木病而表现为风木枯燥的常见症状,属“燥”之类。风木枯燥,一般因为木气风动的自身病变进一步发展所致。但是,也有因为燥金过旺或燥土过旺所致的两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原文“眦黑”实际上是寒水上泛,黑为水色也;“唇青”是肝木克脾土,青是木色而唇是脾之所荣也。)及其传化乘除,千变不穷。故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此处“无不因于”与前文之“尽缘”,均指“通常因为”而已。事实上,从临床来看,很多病确实是与“木气之郁”有关。)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此段讲木病的主要表现,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表现。)

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外燥”,既指手太阴辛金肺之主皮毛,皮毛在外;亦指足阳明戊土胃之燥,胃为腑为阳,亦可称“”。)下寒而上热。(这里指“水火不交”,各自表现出自己的本气。)手厥阴,火也,木气畅遂,则厥阴心主从令而化风;木气抑郁,则厥阴心主自现其本气。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此段讲到前述注文提及的,木病而见“热”之类的问题。但是,这是从“木为水火之中气”的角度讲的。从这个角度讲,出现的就不仅仅是“热”,而是“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了。实际上,相比这种木病而致“上下俱病”的情形,另外一些木病见“热”的情形更加普遍。那就是肝木不达,郁滞蓄积而出现的“热”。症状常常表现为小便黄,或是月经经水偏红乃至产生瘀块,或是腿足红肿热痛等。其病机病理如后文《太阴湿土》:“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亦即《长沙药解·黄芩》:“……乙木温升,则上生丁火而下不热。足厥阴病则乙木郁陷而生下热……以甲木原化气于相火,乙木亦含孕乎君火也”之理。至于小便出现黄、短、涩、痛等综合症状,其病机病理则是后文《杂病解中·淋沥根原》说的,“乙木之温,生化君火。木郁阳陷,温气抑遏,合之膀胱沦陷之相火,故生下热。”是肝木和三焦两者俱陷了。也就是说,单纯从木病见“热”的情形来说,木病之所以见“热”,是因为肝血含有化生为君火的温暖之气;由于这个温暖之气的郁滞蓄积而呈现出“热”象。)

先生关于六气病变的表现症状,散见于《四圣心源》《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素灵微蕴》等著作中,学人宜自行留意。如《玉楸药解·肉桂》:“凡经络堙瘀、脏腑癥结、关节闭塞、心腹疼痛等证,无非温气微弱,血分寒冱之故。以至上下脱泄,九窍不守,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其证也。女子月期产后,种种诸病,总不出此。”此外,可参考《伤寒论》对应篇章。如厥阴风木的疾病症状,可参考《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亦可参拙作《疾病诊治旨要》。下同。

少阴君火

    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后文《太阳寒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少阴和太阳二经,均是“水火并统”,至于以什么命名、谁最终拍板,关键看水火最终朝哪个方向转化。少阴之气“水化而为火”,因此名“君火”;太阳之气“火化而为水”,因此名“寒水”。前文《六气从化》注:世俗家庭的夫妻关系同此,以“最终拍板”的一方为主。水火关系类比夫妻关系,有“水火不容”的一面,也有“水火互根”的一面。“寒水”的名字容易理解,“寒”是水的属性。“君火”的名字,是因为火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须干活的,象皇帝一样,所以称之为“君火”,即心火;一种是动的,辅助皇帝干活的,叫“相火”,《内经》说的“火游行其间[33]的那个“”。)

    君火虽降于手,而实升于足。阳盛则手少阴主令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虚实篇》)总之,讲“实力”。)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五行之性,水克火。)所恃者,生土以镇之。但土虽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湿,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五行之性虽然是土克水,但是,只要出现了疾病,本身就必然是土湿先发作;土湿一旦发作,就不仅不能克水,反而产生被水反侮的危机了。这里主要讲内伤杂病。)土能克水者,惟伤寒阳明承气一证;(此处先生略说而已。较常见的还有温病、温疫、疹病。参《四圣悬枢》。)其余则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溃则火败。(土不能作为水的堤防,则寒水泛滥而凌火。)故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势然也。(这是从疾病已经发生的角度讲的。疾病发生,必然已经是土湿先发作。)

    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这里指离位心脏的阴根,即离卦的一阴。)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先生此句“”字,与前文“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均只是“通常”的意思而已,并非“全部”。如人身感得天地少阴热气过旺,舌象表现为舌尖红而非唇舌整体发红的疾病,即是少阴自身之热。清心凉血利小便即可,不必清泻相火。)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阴阳的相互转化。)以水火分离而不交也。(内伤杂病,以及外感疾病病程较长的情况,均如此。)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盖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则为一气;(这里的“一气”,指“一个不偏不倚的整体之气”,不是先天“阴阳未判,一气混茫”的那个“一气”。至于社会上认为黄元御先生教导“一气周流”的说法,纯属无稽。“一气”是先天之气;先天之气处于“混茫”状态,何来“周流”?能够形成“周流”闭环运动的,是“二气”,如后文《劳伤解·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宜细加领会。)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不问可知也。(内伤杂病,见到上热的时候就应当联想到,下焦之寒更加严重。)

    血根于心而藏于肝,气根于肾而藏于肺。(血属阴,而阴根在心;气属阳,而阳根在肾。)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故补肝之血则宜温,补心之血则宜清,补肺之气则宜凉,补肾之气则宜暖,此定法也。(此句强调用药必须综合考虑归经和性味等因素。如果考虑了性味而不考虑归经,终究是不能发挥药材作用的。“归经”的“经”是“经络”,就是“作战区域”。让李广、卫青去打水仗,或是让黄盖、周仓去战匈奴,建功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清热药不能清泻体内所有脏腑的热,就是这个道理。)(《少阴君火》此章,先生侧重讲病理,并未过多提及疾病症状。手足少阴病,常常表现为上热、下寒的症状,或二者并见。一般情况下,外感疾病偶有单纯上热者;内伤杂病则以下寒居多。)

少阳相火

    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缘火生于木,相火既旺,母气传子,而木令已衰也。

    三焦之火,随太阳膀胱之经下行,以温水脏;出腘中,贯腨肠,而入外踝。君火升于足而降于手,相火升于手而降于足。少阳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故三焦独主水道。《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盖水性闭蛰而火性疏泄,闭蛰则善藏,疏泄则善出。《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下蛰,水脏温暖而水腑清利,则出不至于遗溺,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于肾脏也。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闭癃,虚则下寒而遗溺耳。(“”在太阳膀胱腑;“”在少阴肾之脏。此段侧重讲主令的手少阳三焦相火病而导致出现的症状及其病理。)

    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与三焦无关也。(这是从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之病,导致产生热象的两种情况来讲的,并不是泛指所有的“上热之证”。所谓“上热之证”,主要指胆经循行的人身上部区域,通常表现为头部、颈部的热;与此种病象相对,这种热发作的时候,人身下部,尤其腿脚,是冷的。这是相火不降,热在上而下则寒的情形。至于手足心热或全身肢体均热,不是这种情形。)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这也是指内伤杂病的一般情况。相反,外感病期间,戊土可能因为相火的影响而导致不降。土木关系密不可分啊。)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也是指一般情况。)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也是指一般情况。)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戊土与辛金病,虽然会导致相火不能下潜;相火病而不潜,也可能导致戊土与辛金病。万物互相联系的法则。何况,三者经气均从右而降,本来就是一条道上的朋友。至于甲木和戊土,更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这里已经从前文的“辛金”,跳到手阳明大肠经的“庚金”来了。但仍然是“木火双刑”的范畴。)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虽然仍是土木之脏的关系,但这个时候,却是少阳胆的“相火”和阳明胃的“燥金”两个化气的关系了。“火就燥[34],所以“少阳之病,多传阳明”。)然少阳之气,阴方长而阳方消,其火虽盛,而亦易衰。阴消阳长则壮,阴长阳消则病。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内伤惊悸之证,皆相火之衰也;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伤寒少阳有之。(这里的“”“”,仅是从相火“是否导致出现烁土、刑金、耗血等祸患,或者导致出现口苦、咽痛等症状”的角度来讲的,“是”即是“旺”;原意并非指内伤疾病,“见到上热的相火之证,均为相火之衰而'不能用苦寒药清泻’”。火旺之证,如炙甘草汤证,主要病机是“……经络壅塞,营血不得畅流;相火升炎,经络渐而燥涩……”(《长沙药解·甘草》),为“耗血”的情形。单纯从外感疾病来讲,表现出“相火之旺”者,还是不止于“十之一二”的;但是相对于内伤杂病来讲,外感疾病所占的比例,则无外就是“十之一二”,或略多一些而已。先生“伤寒少阳”四字,泛指绝大部分外感疾病而见到少阳相火的病证。“”“”也可理解为“虚火”“实火”。但是无论如何理解,这里的“”,与“不能用苦寒药清泻”,无直接、必然的联系。如薯蓣丸证,治虚劳,用白蔹“清少阳上逆之火”;梓白皮治太阴瘀热,“清胃胆上逆之瘀热”;猪胆汁,治少阴下利、干呕心烦,“清相火而止呕”等。后文《劳伤解·精神·神惊》节的金鼎汤方后,先生更是明示,“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此段侧重讲从化的足少阳胆经相火病而导致出现的症状及其病理。足少阳胆经相火病而见的“上热”,只是一个统称。一般来讲,除了可以见到发热,还有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

太阴湿土

    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指足太阴脾。)辛金从土而化湿;(指手太阴肺)阳明以燥金主令,(指手阳明大肠。)戊土从金而化燥。(指足阳明胃。)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己土的“湿”,是它自己的;戊土的“”,是它跟着它所生的子,即大肠“庚金”的“”所化的。)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前文《六气偏见》说的,“阴易盛而阳易衰”的道理。下文进一步点明:“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

    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脾与肾、肝,一条道上的朋友。)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这也就是后文《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说的“太阴行气于三阴”的意思。太阴己土在它与肾、肝三者中是老大。)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降于”即“降,因于”的意思。“升于”同。)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泛指包括内伤杂病和外感疾病在内的绝大多数病。)

    《子华子》: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在前文《六气偏见》中,我们说,给人家打工的,即作为化气的胃经燥气,通常是不如自己当老板的,即主令的脾经湿气的气盛。何况还有“阴易盛而阳易衰”的自然规律作支撑,即不仅是当老板,干的还是符合形势发展的风口产业。除了前述两个因素之外,这里讲中焦“湿气”产生的第三个因素,也就是说,这个从事朝阳产业的老板,还是个“包租公”。只要水火不亡,它的收入是源源不断、连绵不绝啊。独占“老板身份”“风口产业”“租金收入”三大优势。)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相火熏蒸者。)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相火衰弱者。)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虽是手少阳三焦之相火衰,也是足厥阴乙木之温气弱,即“温气少则风热不作,纯是湿寒[35]的道理。)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也是手少阳三焦之相火与足厥阴乙木之温气。但是,“其风热者,亦非生气之旺。[36]后文《杂病解中·淋沥根原》,“乙木之温,生化君火。木郁阳陷,温气抑遏,合之膀胱沦陷之相火,故生下热”则是下焦热完整的两个来源。)

    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黄”有正常之“”,也有湿热之“”。从行文来看,偏向于指病作时之“”,即湿热之“”。燥热时,则未必都是“”。如伤寒阳明大承气汤证,有大便青色者。此句若指小便,则平人小便,色仅微黄。)便赤者,木气之下陷。(这里的“”,非“红色”。因文意仅讲下焦热而已。若是小便头尾都是红色,是肝不藏血了。这里指的是“黄如浓茶色”。)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淫于膀胱。(木克土因而传土,土克水因而传水。但这只是膀胱热来源之一。如前段引文,尚有“合之膀胱沦陷之相火”(后文《杂病解中·淋沥根原》)的可能。)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阴之极盛则“阳绝”。)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一般情况如此。偶有阴虚之证,又不能视同一律。)

阳明燥金

    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手阳明庚金大肠。)胃土从令而化燥;(足阳明戊土胃。)太阴以湿土主令,(足太阴己土脾。)肺金从令而化湿。(手太阴辛金肺。)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戊土之“燥”,是它跟着它所生的子,即大肠“庚金”的“金”所化。)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阴盛之家,胃土恒湿。(胃土必然多湿,因“阴易盛而阳易衰”,是以人身阴盛而胃湿者居多。这也是下文“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的道理。)肺金之湿,母气而非本气。母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阳盛之家,肺金恒燥。(肺金可能多燥,应知前提是“阳盛”。)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溺涩”因于土湿而木郁。湿气未至甚盛,则“便滑”指大便易出;湿气甚盛,“便滑”则是溏泻。)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小便虽然通利,严重时则是风木过度疏泄。胃燥不降导致乙木不升也。病态之“便坚”,是大便硬而难出,严重者则是伤寒阳明腑热证之燥屎不出。因“湿胜其燥”与“燥胜其湿”乃具体说明前句的“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因此均属病态。)(此段从理论层面讲“燥湿”的平衡和偏见。)

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比喻的说法,不是统计学的说法。)(此段从自然规律讲“燥湿”的存在比例。)

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道理无他,前文《太阴湿土》说的,因为太阴有“老板身份”“风口产业”“租金收入”三大优势。)土燥而水亏者,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而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少阴”指水,“趺阳”指土。)缘火胜则土燥,水胜则土湿;燥则克水,湿则反为水侮。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常理如此。燥土伤阴,导致脾阴或肾阴或肝阴枯竭者,另当别论。伤寒阳明承气证之外,温病、温疫、疹病亦可能出现燥土伤阴的情况。)(此段从临床实践讲“燥湿”的疾病规律。)

    燥为寒热之中气。(这是指心火右降,化为肺金[37];肺金收敛,化生肾水。火热水寒而金燥,因此称“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此言燥金本性虽凉[38],病则或化热或化寒,随其人阴阳之偏胜而变化。)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这是俗医误判最多的疾病之一。彼等以为此之大便结粒乃因于燥热。)(此段讲燥气化热化寒之转化。)

    湿为阴邪,阴性亲下,故根起于脾土而标见于膝踝;(这是指,“病起于主令的中焦脾土,而症状常常外现于身体下部的膝踝。”)燥为阳邪,(性属阳明。)阳性亲上,故根起于大肠而标见于肘腕。(病起于主令的阳明大肠,而症见于身体上部的肘腕。手臂如树木上部之枝叶。)所谓阴邪居下,阳邪居上,一定之位也。(此段讲燥湿邪气之外见规律。)

然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中风之家,血枯筋缩,其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非燥。使己土不湿,则木荣血畅,骨弱筋柔,(指筋骨柔韧。)风自何来!(这里虽然说的是因乙木不达,郁而生风,风动生燥之燥,症状多见于肘腕。但是,“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一句,实亦概指“肺之伤于燥”。如肺燥之干咳,常常亦因于土湿所致之木郁风动。即便不咳之上燥,如饮水频繁(通常饮量不多)之证,常常亦因于土湿。前文“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反过来说,中气衰,则肺伤于燥乃是必然。肺属金,本气燥,土湿于中而肺气不降,逆而现其本气,是前文《六气偏见》:“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的道理。另有解释认为,口干口燥是脾湿不运,精气不能上输于肺的缘故。综合“阳盛之家,肺金恒燥”与“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之理,则精气不输致燥的可能性比肺金现其本气的可能性更大。外感病白虎汤证的饮水多,是胃土燥气过旺的一种现象,与此段所述不同。)(此段以“中风之家”为例,从内在本源讲“燥湿”的因果关系。)

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堂奥可阶而升矣。(“燥湿之消长”有几个要点。第一,从理论层面讲,“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第二,从自然规律讲,“阴易进而阳易退”,是以“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第三,从临床实践讲,“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第四,从内在本源讲,“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脾胃为中枢而关系四象的病与不病;何况燥湿消长之理涉及范围广泛。因此,“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堂奥可阶而升”。)

太阳寒水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两者是同类的类比关系,是同类的互化关系[39],也是属性的描述关系[40]。但是,“寒水”为什么归属于“太阳”?《素问·六微旨大论》:“……太阳之上,寒气治之……”那么,这个说法又是依据什么?“太阳之上”,为什么是“寒气治之”?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要点。第一,正如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天体运转也存在一定规律,某年运转到天空某个区域的时候,必然呈现某种特定的气候特点[41]。人们对这些特定的特点进行命名,以便相互交流和深入研究,因此就有了“箕星好风,毕星好雨[42]甲己之岁,土运统之”等[43],如逢“”、逢“”之年,就会出现土气(湿气)特点的说法,以及“子午之岁,上见少阴[44],即逢“”、逢“”之年,上半年气候较热等说法。第二,“土运”“少阴”“太阳”等等,仅是一个称呼而已,它所指向的,是它的内涵。如“少阴”指热,“太阳”指寒。原文:“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因为早期古人用了这个称呼,所以我们继续沿用。如果当时形容“湿”“热”“寒”用了其他词,那么今天就未必是“少阴君火”“太阳寒水”这种称呼。事实上,“太阳”一词,古代也用过“巨阳”“泰阳”的说法,“太阳”只是后期的统一称呼而已。第三,固定的称呼,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从称呼本身来说,“厥阴”是阴最初;“少阴”是阴递进;“太阴”是阴最末。从相互关系来说,阴阳按其递进关系排列,并且阴最末(太阴)然后是阳之始(少阳),阳最末(太阳)然后是阴之始(厥阴),体现“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即《易经》“否极泰来”的道理;先阴(厥阴等)后阳(少阳等),既是“阴升阳降[45]的道理,也对应一年四时的关系[46]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膀胱为水之腑,为阳水。)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离阴与坎位,这是心肾,即少阴经丁火和癸水之间的水火互化,且关键是坎阳化热。此内容在这里叙述,似乎不大必要。)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窃以为,这只是“太阳”名为“寒水”的一个简单、侧面的解释。其他角度可参本章标题注文。)

    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水得此火,应当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盖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指少阳相火。相火降于肾脏,成为肾气,亦即“坎中之阳”。《素灵微蕴·消渴解》:“相火在水,是为肾气。”“敛于外”的是“壬水”。)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故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气常清。血生于木火,故血温而内发;气化于金水,故气清而外敛。(“”也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如“肾气”,是相火,必定是温热的。这里的“气清”的“”,指“外敛”“常清”的表气、卫气。)人之经脉,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47]阳藏则外清而内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这里的“阳泄”有两种情形。一是足少阳胆经相火不降而上浮,热见于上焦;一是手少阳三焦经相火不藏而外泄,热见于膀胱。)外易寒水而为热火,内易温泉而为寒冰,外愈热而内愈寒,生气绝根,是以死也。(肾中相火,是肾气、肾阳,是“生气之原[48]。相火外泄,久必肾气绝,是即“生气绝根”也。)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既讲太阳膀胱,也讲少阴肾脏。太阳和少阴相表里也。文中一个“”字,一个“”字,是至理。三焦相火虚衰至极,则膀胱也无热,所见症状即《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的“遗溺”。)以丁火化于癸水,故少阴之脏,最易病寒;(阳根化而为君火,是消耗账户中的存款。耗多则空,空则寒,如贫寒之意。)壬水化于丙火,故太阳之腑,最易病热。是以病寒者,独责癸水而不责壬水;(“病寒者”,实际上有癸水、壬水俱寒的情形。前文引文“虚则遗溺”,是相火虚而壬水寒。但是,从肾阳与相火互根互生的角度讲,也可径认为是癸水阳虚,亦即可以“独责癸水”。)病热者,独责壬水而不责癸水也。(此处概指所有的“病热者”。此等病,以淋沥为常见病。)

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证。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此处数句,与卷首导言的“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是全书乃至整个四圣医学最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此义魏晋而后,绝无解者。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不耸人听闻。)

六气治法

治厥阴风木法

    桂枝苓胶汤

    甘草 桂枝 白芍 茯苓 当归 阿胶 生姜 大枣

上热加黄芩。寒加干姜、附子。

此法主要治足厥阴经之病。厥阴风木病,症状常表现为“风、燥、热”,是以桂枝苓胶汤用归、芍息风清热;归、胶润燥滋肝;归、桂升肝达木;茯苓去湿燥土;生姜通经宣络;枣、草助脾培土。姜、苓、枣、草并略助中焦;黄芩清肝郁所致之胆热;姜、附温脾、肾之湿寒。姜、附之治,可以是中下焦湿寒所导致的乙木不达;但从篇章结构来看,主要是针对素体阳虚之人,外感病乙木不达导致脾肾郁陷所表现出来的湿寒本气。

治少阴君火法

    黄连丹皮汤

    黄连 白芍 生地 丹皮

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此法主要治手少阴经之病。黄连苦寒而入心经,清泻心火;生地滋补被火所耗的心血;芍、丹清热凉血(二火同气相感而以相火为烈[49]病发于君火,相火必亦躁不可耐,故用芍治相火),而芍药并敛胆气、丹皮并升肝气,协力调整因君火上炎导致的升降运动之失常。证见“下寒”而“用椒、附”之时,通常并有寒水侵土之证,宜并用茯苓等去湿利水之药。方后“用椒、附”,与治厥阴风木法“加干姜、附子”的不同,一方面是椒、姜虽同入脾胃,但川椒并入肝肾,而干姜并入肝肺,入肾(少阴)与入肺(太阴)的兼治归经不同;另一方面,关键还是川椒“辛温下行”(《长沙药解·蜀椒》),能帮助上炎的君火收敛。火气不旺者,用麦冬代黄连。

治少阳相火法

    柴胡芍药汤

柴胡 黄芩 甘草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白芍

此法主要治足少阳经之病。立法是在《伤寒论》小柴胡汤基础上,增加一味芍药。芍药敛胆气,较小柴胡汤更能促进升降运动复原(原方用黄芩,有清而无敛)。小柴胡汤方意,参《长沙药解》。

治太阴湿土法

    术甘苓泽汤

甘草 茯苓 白术 泽泻

此法主要治足太阴经之病。术甘苓泽汤主要是《伤寒论》五苓散的方意。但是,此处的术甘苓泽汤可说纯粹是“治太阴湿土法”的“表示”,即“示法”而已。现实中,照搬这几味药去治病,几乎是没有效果的。即便是湿重之体,用了也未必有效。因为在土湿的情况下,通常并见水寒和木郁。尤其是土湿并见木郁的情况相当普遍,这就是《长沙药解·当归》所说的“多土木兼医”。还是前面注文说的,土木关系非同一般啊。五苓散用了桂枝,即是“土木兼医”,但是,因为治疗的是“土木”,不属于单纯的“治太阴湿土法”,似乎先生不照搬五苓散的原因就在这里。至于桂枝苓胶汤用了苓、枣、草,柴胡芍药汤用了草、半、参、枣,其实亦并不是单纯治疗相应的那一经;反过来说,前述二法,去掉对治他经的几味药,才是该经治法。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原因不得而知。学人了解到六个“”中,存在“治一经”和“治多经”的差异即可。

治阳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汤

百合 石膏 麦冬 五味

此法主要治手太阴经之病。所谓“治阳明燥金”,主要是针对手太阴肺之“辛金”而非手阳明大肠之“庚金”。肺病则燥,燥则不收。石膏清散燥气所生之热;麦冬清热并有润燥之功;五味子要在敛肺。百合清润之力在麦冬之下、收敛之力在五味之下,但兼具两者之长,“其形似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百合》)且功专在肺,又能“消郁”(《长沙药解·百合》),是以以之为君药。此处的“治阳明燥金法”与“治太阴湿土法”同,均为“示法”而已,照搬这几味药去治病,基本也是没效果的。

治太阳寒水法

    苓甘姜附汤

    甘草 茯苓 干姜 附子

太阳病,最易化生湿热,以化气于丙火,而受制于湿土也。若有湿热,当用栀、膏之类。

此法主要治足少阴经之病。所谓“治太阳寒水”,主要是针对足少阴肾之“癸水”而非足太阳膀胱之“壬水”。足少阴病则寒水泛滥,世俗常用四逆汤(甘草、干姜、附子)或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附子、生姜),苓甘姜附汤则并兼二者之长(加白术更善。但亦更加偏离“治太阳寒水”的标题。实际上,即便是四逆汤,亦不是单纯对治足少阴经之症)。外感病内传至少阴肾脏,直接用这4味药,效果比四逆汤更好。因此,这4味药照搬来用是可以的。但是,审其是否木郁而酌加桂枝等,立法无疑更加全面、效果无疑更加快捷。近代云南四大名医之一的吴佩衡先生创制的大回阳饮,即是四逆汤加肉桂以升达乙木(若非危证重证,则宜并加茯苓,王道而非霸道)。至于太阳壬水病而“化生湿热”者,则非“加栀、膏”,而是“当用栀、膏”,即不宜苓甘姜附汤了。窃以为,治湿热之证,立法宜参茵陈五苓散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本章名为“六气治法”,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各个“”,从立法来看,主要指包含“五运”在内的,“六气”失常所致的外感疾病。如厥阴风木之病,常常发生在大运木太过,同时主客气均为厥阴风木,或厥阴风木为在泉之气等时节。这种病,亦就是风木“郁而过旺”之病。外感之病,常常病在一经(多则两三经);也就是说,“己所克”和“克己”的经气,通常尚未发生病变。第二,各个“”,从根本上讲,也涵盖了“六经的内伤杂病。“六经”就是“六气”,“六气”就是“六经”。只是,在内伤杂病的状态下,“己所克”和“克己”的经气,通常已经发生病变。因此,用某个“”治某经的外感,与用某个“”治某经的内伤,立法处方必然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当酌情调整治法用药;一方面是应当全面考量别经之病。如“治少阴君火法”,在少阴君火司天的三气,是君火相火俱炎,此时的外感疾病,对于平时体质尚可之人,直接用黄连丹皮汤可有效(宜诊察是否有表邪闭束);对于平时体质较差之人,则必有中下寒湿,宜去生地而加茯苓并椒、附(亦宜诊察是否有表邪闭束)。若纯属内伤而表现为少阴君火病,则不必诊察是否有表邪闭束,反须诊察是否“水胜火负”;若是,上炎之火固宜连、芍并酌加丹皮、去生地,必并加苓、泽、椒、附,乃至用细辛降敛上泛之寒水,方属周密全面。此外,内伤杂病见少阴君火证的情况下,除了中焦湿盛,往往还并见乙木之郁,因此,参《伤寒论》黄连汤方意,用桂枝等药升达肝木之法亦必不可少。

总之,所谓“六气治法”,先生给的是“意”和“法”,不是“方”,不是可以照搬的处方、药方。


卷三 脉法解

《脉法解》是《四圣心源》“理论三'解’”[50]的最后一“解”。它的根本作用有二:第一,教导“中庸之道[51]思想。这里指“不偏不倚[52],即《尚书·洪范》的“无偏无颇。“中庸之道”不仅体现在脉法。治病养生均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之所以说这个思想由《脉法解》教导,一是因为医者诊脉,心里最直接的标尺应当是“不偏不倚”。二是本卷讲脉的内容,几乎每一步都讲“不偏不倚”。如《浮沉大小》:“阴阳交济,是以寸不但浮,而尺不但沉。”《二十四脉》:“寸过于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过于涩,则肝木不升而淋痢作。”“寸过于大则上热,尺过于小则下寒。”“太过则侮人,不及则人侮,均能为病也。”第二,概言脉象诊断精髓。这个“精髓”,是《四圣心源》乃至先生所有著作中,“天人感应”思想、“中气升降”原则和“援物比类”方法一以贯之的运用。简单说,即应当以“不偏不倚”为标尺,用“援物比类”为要法,去“感受”脉象的“情状”。如“于其有余之中,得其不足之意”(正文《浮沉大小》)“浮沉之中,有虚实焉”(正文《二十四脉·浮沉》)“迟不尽寒,而数不尽热”(正文《二十四脉·迟数》)“小脉未可以扶阳,大脉未可以助阴”“软弱之中而有弦牢之意”(正文《二十四脉·濡弱》)均要靠“感受”。当你感受到脉象“情状”的时候,那个脉叫什么、代表什么等等,也就是说,那些“名相”,通通成为天上浮云,可以任它自由飘散。“得意忘象”,此之谓也。

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既迷罔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蹰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顾此悢悢,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一家医理一家脉”,脉法自古有多种传承。因此——

学习须留意其“法”。先生在《四圣心源》中传授的脉法,是最简明扼要、最容易入门的“法”。比如,先生讲“浮沉”,“阴阳之性”四字而已;讲“迟数”,“阴阳之气”四字而已;讲“滑涩”,“阴阳之体”四字而已;讲“大小”,“阴阳之象”四字而已。再如,先生从左手的尺、关、寸,到右手的寸、关、尺,是作为一个整体,如同人体气机左升右降一般来对待的,见其“大”则知其“郁”。如《浮沉大小》:“左关之大者,肝脾之郁而不升也;右关之大者,胆胃之郁而不降也。……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以“水管”为类比,不堵就不会撑大开来;堵了,就是气郁了;郁了,就见“大脉”了。先生并示:“大者,有余之象也。于其有余之中,得其不足之意,则脉之妙解而医之至数也。”此句,又可与《脏腑脉象》:“腑病则气不内交,是以但浮而不沉;脏病则气不外济,是以但沉而不浮”相参。总之,无非是“阴阳相济”“水火相交”之理。

诊脉须留意其“神”。脉象传递的信息、表现的性情很多,正如千人千面或情绪起落。那么,有没有最关键的需要把握的信息呢?各家脉法,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把握“胃、神、根[53]。换个角度说,即是脉象“情状”。比如,流畅与否?轻快与否?均匀与否?滞涩则不流畅,沉重则不轻快,参差则不均匀。如此,均属对应的脏腑,气血不通畅。也有人用“阴、阳”作为感受的重点。实际上,“阳”的就是流畅的、轻快的、均匀的;“阴”的就是滞涩的、沉重的、参差的。道理是一样的。但先生的教导一以贯之,更方便前后互参或“援物比类”作理解。

一句话,应当以“不偏不倚”为标尺,用“援物比类”为要法,去“感受”脉象“情状”[54]

寸口脉法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内经》之意。)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寸关尺”的定位问题,是先生著作中最为难解的问题。

诊断脉象,最基本的是落指要准,位置不准全是空谈。先生的说法之所以难解,主要是“鱼际”一词,使人混淆了。如本章的“寸口在鱼际之分”“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已也”。又如《灵枢悬解·动腧》释文:“寸口正在鱼际之分。”先生说得较明确的则有《素问悬解·气府论》的“鱼际,手太阴寸口穴名。”《素问悬解·气交变大论》:“太渊,手太阴肺经动脉,即寸口之关部也。”《灵枢悬解·经脉》:“……循鱼际(穴名,即寸口脉。)”《难经悬解·一难》:“鱼际为寸,太渊为关,经渠为尺,皆穴名。是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

但是,另外几个角度不得不注意。第一,从《内经》原文看,《灵枢悬解·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原文将“寸口”与“”、“鱼际”分开,可见三者是不同部位。《灵枢悬解·本输》:“肺出于少商……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明示“经渠”为“寸口中”。第二,从《难经》释文看。《难经悬解·三难》释文引用《难经》原文,称“遂上鱼为溢”。也就是说,释文“关前为阳脉,当见九分而浮”的时候,是并未“上鱼”的;“遂上鱼为溢”的时候,先生释,“此不止九分”。可见,“上鱼”已经是释文所说的,“是阳脉之太过”了。第三,从用字字义看。如“”字,应为“为止”之意。本节原文的“尺中在经渠之分”,其意应为,“尺部”到这个位置就到头了。之所以认为“”是指截止界线,而不是讲具体位置,是因为关部至尺泽穴,整段区域均为尺部,只是诊脉所需,使用了一个小区域而已。这就是《难经·二难》说的,“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又,后文《寸口人迎脉法》称:“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从“”字与“”字在句子中的使用分析,是指“在某参照物的某某位置”,而不可能是“在某某位置的皮肤下”。先生是推崇《难经》观点的。如后文:“越人十难,实为定法。”因此,笔者倾向于认为,先生对寸口脉诊位置的认识,跟其他多数医家没有不同,只是说的不是那么明确而已。

一般来说,诊脉是医者以中指定“关部”,然后食指和无名指大约根据患者的身高,自然分开一定的宽度,手掌端是“寸部”,手肘端是“尺部”。而所谓的“关部”,具体来说,就在手掌鱼际大肉后,桡骨茎突略退向心端位置的动脉上。如果把“桡骨茎突”类比为一个小山包,那么,“关部”就在小山包靠近心脏方向的半山腰,稍偏向内关穴的动脉上。这个位置,大致就是经渠穴的位置,即《灵枢悬解·本输》说的,“经渠,寸口中也”。“寸关尺”三部,“关”在“”。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尺里”即“尺内”。《素问悬解·脉要精微论》:“尺之内侧以候腹。”“”“”指“”“”。后文《脏腑脉象》:“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阳平而脉息调。腑病则气不内交,是以但浮而不沉;脏病则气不外济,是以但沉而不浮也。”)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此之“中附上”,从行文看,应该是“寸关尺三部,从尺部向前,中间附着于尺部位置”的意思。先生认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无非就是“两关部”;而下文“上附上”,无非“两寸部”而已。至于《金匮要略·积聚》的“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是6个区域了。这种将寸关尺三部进一步细化的脉法,是有实践结论支撑的。笔者无此功夫,学人可另行研究。)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后世对寸口分配脏腑,与《内经》此说略有不同。)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盖肺主藏气,而朝百脉,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平旦寅初,肺气流布,起于寸口,运行十二经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五十度毕,次日平旦寅初,复会于寸口。寸口者,脉之大会。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已也。故十二经之盛衰,悉见于此。《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此气口所以独为五脏主也。气口即寸口。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大小肠腑虽至浊,而经行头上,则为至清,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越人十难,实为定法。近人乃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乖谬极矣!(如张景岳以膀胱、大肠配左尺,以三焦、命门、小肠配右尺;李时珍以小肠配左尺,大肠配右尺;《医宗金鉴》以小肠、膀胱配左尺,大肠配右尺。这些分配差别对脉诊的影响不大,可在实践中再行验证。)

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

    《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阳在外。)秋冬寸口微大,(阳在内。)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三倍在阳明而不在太阳者,因阳明阳最盛。参《六气解·太阳寒水》小标题注文。)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依理,少阴阴最盛,言“三倍”在太阴者,不知是传抄之误还是另有缘故。存疑以待高明。)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为阴寒盛。)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为阳气虚。)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死不治。

    《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

    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三部九候脉法

    十二经皆有动脉。上部之动脉在头,中部之动脉在手,下部之动脉在足,是为三部。一部三候,是为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足少阳之颔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足阳明之地仓、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手少阳之和髎也。中部天,手少阴之太渊、经渠也。中部地,手阳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阴之神门也。下部天,足厥阴之五里也。下部地,足少阴之太溪也。下部人,足太阴之箕门也。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也。下部之天,女子则取太冲。下部之人,胃气则候于阳明之冲阳,仲景谓之趺阳。此三部九候之法也。《难经》: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与《素问》不同,此一部中之三部九候也,另是一法。(脉诊自古多法,各自有其道理,至今无统一的结论,判定谁的哪些对,谁的哪些错。但基本内容和方法,大体是一致的。)

脏腑脉象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其甚者为脏,其微者为腑。

    《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弦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其他脏腑,依此类推。甚者沉而得之,微者浮而得之。(以沉取、浮取区分邪甚、邪微。)

    大抵腑脉浮数,脏脉沉迟。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是也。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阳平而脉息调。腑病则气不内交,是以但浮而不沉;脏病则气不外济,是以但沉而不浮也。观越人十难一脉十变之义,大肠、小肠俱候于心脉,可知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之误。(此说有误。大肠不候于心脉。“大肠邪干小肠”是大肠腑邪来袭。原意应为:“大肠、小肠俱候于'寸’脉”。)

四时脉体

    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与天地同气也。阳气生长,则脉浮升;阴气收藏,则脉沉降。是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升降浮沉,随时变更。寸脉本浮,而一交秋冬,则见沉意。尺脉本沉,而一交春夏,则见浮机。此气化一定,毫发不爽也。

    仲景脉法: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也。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能遽沉。大约春脉沉而微浮,夏则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则全沉。仲景脉法,原与经义相同耳。

真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

    脾胃者,四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脏,则人死焉。故四脏之脉,必以胃气为本。肝脉弦,心脉钩,肺脉毛,肾脉石,脾胃脉缓。其弦钩毛石而缓者,是四脏之有胃气也。(“”,“和缓”而不是“迟缓”。“和缓”,从容之象;“迟缓”,老态龙钟。)其弦钩毛石而不缓者,是谓真脏脉。真脏脉见,胃气败竭,必死不救也。

    《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所谓真脏脉者,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胃而至于手太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盖土位乎中,一身之元气也。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故仲景垂训,以少阴负趺阳为顺。少阴水胜,则火灭而土败也。自医法失传,后世庸愚,乃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败胃气。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良可哀也。

浮沉大小

    五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

    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飞。若使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

    升降阴阳之权,全在乎中。中者,土也。己土升,则乙木上达而化清阳;戊土降,则辛金下行而化浊阴。阴阳交济,是以寸不但浮,而尺不但沉。

    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此讲“土病”,多数由于木气所刑。至于饮寒积食、寒水上泛等所导致的“土病”不在此列。)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此言“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是“土弱”为因,“木气郁塞”为果;“木气郁塞”,又将侵凌中土而导致中土“升降失职”。二者互为因果。通常来讲,因长期饮食不当或饮食失节,导致中焦土气疲弱是最初原因。现代人尤其如此。)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于是两关之脉大。(当是之时,因于木邪刑克,关脉亦常见弦象。)左关之大者,肝脾之郁而不升也;(脾与肝俱升,是以可同候于左关。胆胃同理。但是,左关浮取而有微或濡之意者,为胆气不降,不能内交于肝。)右关之大者,胆胃之郁而不降也。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此段讲常见的“大脉”的病理。)

    胃主降浊,胃逆则浊气上填,仓廪不纳,恶心呕吐之病生焉。脾主升清,脾陷则清气下瘀,水谷不消,胀满泄利之病生焉。肺藏气而性降,肝藏血而性升,金逆则气不清降而上郁,木陷则血不温升而下脱。肺主收敛,肝主疏泄,血升而不至于流溢者,赖肺气之收敛也;气降而不至于固结者,赖肝血之疏泄也。木陷则血脱于下,而肺金失敛则血上溢;金逆则气郁于上,而肝木不升则气下结。

    推之,凡惊悸、吐衄、盗汗、遗精之病,皆金气不能降敛。淋癃、泄利、嗳腐、吞酸之病,皆木气不能生发。(此段与前段讲病理,目的在于说明下文较为特殊的“大脉”的病理。病理与脉理无不同。所谓“一以贯之”,于此可见一斑。)

    金逆而莫收敛,则君火失根而左寸亦大;木陷而行疏泄,则相火下拔而右尺亦大。

大者,有余之象也。于其有余之中,得其不足之意,则脉之妙解而医之至数也。经所谓大则病进者,别有玄机,非后世医书阳盛阴虚之说也。(“大则病进”者,或陷或逆,病正当时,是以曰“”。但是,“大脉”虽多为邪盛,亦可见其人阳气尚可;病久体弱之人,六经非不陷不逆,然“大脉”难得一见矣。)

先生于下文《二十四脉》之外,专门撰此《浮沉大小》一节,意义不言可知,岂可匆匆读过?

二十四脉

浮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阳浮;阴沉,如人之生性阴沉,喜怒不形。以“阴阳”释脉理,一方面是从脉理方面体现天道、医理的“一以贯之”;另一方面提供认识脉理的一个简要渠道。)《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肝之气沉,是以脉亦沉,如下文,“肾肝之脉俱沉。”至于《素问·脉要精微论》称“左外以候肝”,不知该文作者当时的想法如何。)

    心肺之脉俱浮。浮而散大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之脉俱沉。沉而濡实者,肾也;沉而牢长者,肝也。脾居阴阳之中,其气在呼吸之交,其脉在浮沉之半,其位曰关。关者,阴阳之关门,阴自此升而为寸,阳自此降而为尺。阖辟之权,于是在焉,故曰关也。

阳盛则寸浮,阴盛则尺沉。阴盛于里,阳盛于表。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一定之法也。然浮沉可以观表里,不可以定阴阳。(“浮沉”虽为“阴阳之性”,但物性如人性,有移易之时也。)三难:关以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此阴乘之脉也。(浊阴不降而上乘清阳之位。)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此阳乘之脉也。(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之位。)阳乘阴位,则清气不升,故下覆于尺;阴乘阳位,则浊气不降,故上溢于鱼。溢者,浮之太过而曰阴乘;覆者,沉之太过而曰阳乘。是则浮不可以为阳,而沉不可以为阴。浮沉之中,有虚实焉。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是阳虚于表而实于里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是阳虚于里而实于表也。浮大昼加,沉细夜加;浮大昼死,沉细夜死。诊者当于浮沉之中参以虚实也。

浮沉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位的浅深”。该书并引清初张璐先生言称,浮脉“不似虚脉按之不振,芤脉寻之中空。”可参考。此外,“浮脉”与“浮取”不是一个概念。浮脉通常定义其为“轻取即得,按之稍弱,但不中空”。但比较常见的还有另外一种,也就是浮取感觉到脉搏轻微搏动,中沉取感觉到脉搏更加明显。这个“浮取”,就不是“浮脉”了。浮取、沉取都有脉搏,是脏腑之气内外不交。

迟数

    迟数者,阴阳之气也。(阳数;阴迟,如人之气弱精衰,老态龙钟。)九难: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经脉之动,应乎漏刻,一呼再动,一吸再动,呼吸定息,而脉五动,气之常也。过则为数,减则为迟。脏阴而腑阳,数则阳盛而为腑,迟则阴盛而为脏。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数之极,则为至;迟之极,则为损。一定之法也。

    然迟不尽寒,而数不尽热。(阴阳“气”之变。)脉法: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是迟缓者,趺阳寸口之常脉,未可以为寒也。(此之“迟缓”,应为“和缓”。参后文《缓紧》注文。)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发其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是数者,阳明之阳虚,未可以为热也。(年轻力壮(阳盛),跑步跑得快(脉数);年老体弱还见到他“跑得快”(脉数),有时硬撑也是可以的,但内在已是阳虚矣。不能从“跑得快”就断定其人年轻力壮。)

凡脉或迟或数,乖戾失度则死。十四难: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人之将死,脉迟者少,脉数者多。(乙木拼命想维持其“生生不息”之政,其实已是力不从心了。因此,此类“脉数”,必“”而虚,或“”而弱,或“”而微。)阳气绝根,浮空欲脱,故脉见疾数。大概一息七八至以上,便不可救。虚劳之家,最忌此脉。若数加常人一倍,一息十至以上,则死期迫矣。(后句之“”,多见为“”。)

迟数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数的多寡”,即脉搏的快慢频率。该书引用前人说法,将迟脉与缓脉作对比,称“缓脉则稍快于迟”。这个说法有待商榷。窃以为,缓脉包括平脉之“和缓”、有热之“散缓”、有寒之“迟缓”(参后文《缓紧》注文)。《中医脉学技巧速记手册》(下称《中医脉学技巧》)将迟脉形容为“如老牛负重”,较形象。“老牛负重”不属“从容和缓”;迟脉与缓脉并非仅是快慢不同。

滑涩

    滑涩者,阴阳之体也。(阳滑;阴涩,如人之身体干瘪,皮肤粗糙。)滑则血盛而气虚,涩则血虚而气盛。肝藏血而肺藏气,故肝脉滑而肺脉涩。肺性收敛,肝性生发,收敛则涩,生发则滑。(有利可图则奋勇争先,行动迅捷而见为阳,是以肝脉流利而滑;“发滑”,“发”则“滑”。嘱其收敛则心有不甘,行动拖拉而见为阴,是以肺脉滞缓而涩;“收涩”,“收”则“涩”。)金自上敛,木自下发,是以肺脉浮涩而肝脉沉滑。敛则气聚,发则气散,是以肺脉涩短而肝脉滑长。气,阳也,而含阴;血,阴也,而抱阳,故滑为阳而涩为阴。脉法: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以金水之性收藏,木火之性生长,收则浮涩而生则沉滑,长则浮滑而藏则沉涩。(亦天道、医理“一以贯之”之例。)

滑者,生长之意;涩者,收藏之象,而俱非平气。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名曰残贼。以其气血之偏,涩则气盛而血病,(拼搏半生,宏图壮志(气)还在,但精力(血)已经难以为继了。)滑则血盛而气伤也。(青春年少,精力(血)充沛旺盛,但创业精神(气)却未能应时鼓发也。)寸应滑而尺应涩,(左寸和右尺。)肺脉之涩者,尺之始基;肝脉之滑者,寸之初气。尺应涩而变滑,则精遗而不藏;寸应滑而变涩,则气痞而不通。寸过于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过于涩,则肝木不升而淋痢作。(“过于”之滑涩,已经由左寸右尺,影响到右寸左尺了。)是以滑涩之脉,均为病气也。

滑涩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形的变化”,“指脉波形态的改变,主要表现是脉搏升降速度的异常。”称“滑脉是脉搏的起落速度过快,即脉管迅速扩张又迅速缩小的状态。”“涩脉是脉搏升降速度徐缓,即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表现徐慢的状态。”(收缩未必慢。陈注)《中医脉学技巧》将滑涩之脉归为“脉搏来势的流畅程度”。均可参考。

滑脉的特点是波峰的快来快去。常见为两种,一种几乎就像是小圆珠从指下滚过;一种或顶较圆,或顶略平,急速升降,如《伤寒论·平脉法》之“翕奄沉,名曰滑。”气旺邪盛者顶圆如珠,气郁行难者顶平如砖。总之是脉搏的波峰来得滑利迅速。宋代许叔微先生称,“古人论滑脉。虽云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曾未若仲景三语而足也。翕,张也。言脉升而开张也;忽焉而沉,言脉降而复也。奄,言奄忽之间……”这种脉,又可形容为“突”地一下来去。但许先生所言,并未提及小圆珠状的滑脉。

滑脉的病理,一般是“血旺而有郁阻”。《伤寒悬解·脉法三十八》释文:“尺不平,少阴脉微滑。虽称曰滑,其实乃紧而浮之名也。此为,肾家之阴实,不能温升肝木,木气郁动,故令脉滑;非阴阳和合之滑也。”《伤寒悬解·太阳百二十一》释文:“脉沉滑者(左关。陈注),脾阳郁陷,肝木疏泄,必协热下利。脉浮滑者(左尺。陈注),乙木升发,而生气不畅,郁而生风,疏泄失藏,必病下血也。”《金匮悬解·痰饮十三》释文:“水饮在中,郁格阳气,升浮不归,故如循贯珠,累累联属,流利不停,其诊曰滑,而其中实有扦格之象。”“扦格”者,抵触也。综上,两个要点,第一,“滑脉”至少有两种。如“……木气郁动,故令脉滑;非阴阳和合之滑也。”第二,其中一种滑脉是因为“木气郁动”,是因“”而“生气不畅”,即“有郁阻”。这种“郁阻”,或因痰浊,或因食滞,但肝血又尚属旺盛,因此,在遇到“郁阻”的时候,可以“突”地一下来了,又冲了过去。

涩脉是指单个脉体的脉来迟缓,欲来不来,但各个脉体之间的频率并不慢(频率慢是迟脉)。不过,后世的“涩脉”,有的也并指频率,如“三五不调”,意思是“多频率夹杂”。这种“多频率夹杂”的脉象,在来得快当中,出现一些来得慢的脉搏,总体上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欲来不来”的感觉。这两种涩脉,临床出现的都比较多。涩脉的病理,一般也是有郁阻所致。如《脉经》说的“行而多碍”。它的郁阻,通常是血病所造成的。涩脉和结脉,常常有人拿来作对比。二者其实大不同。结脉是脉搏的“歇止”,每个脉搏,在它未“歇止”,即脉动的时候,波形的升降并无“来迟”“欲来不来”之象;涩脉指的是单个脉搏的波峰来得较慢,或表现为“多频率夹杂”,但均为连续而来,并无“歇止”现象。

顺便说说涩脉“体状诗”的“如雨沾沙容易散”。雨滴落到地面,刚沾到沙子的时候,并不能马上就渗透到沙地中去,而是在沙子上形成一颗颗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在经过“浸润”“酝酿”等时间上的延迟过程之后,才“忽”地一下子,钻到沙子里去了。“容易散”三字是用来对比未“”之前,“浸润”过程的缓慢的。

大小

    大小者,阴阳之象也。(阳大;阴小,如人之肌肉不充,体格瘦小。)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脉小。大为阳而小为阴。寸大而尺小者,气之常也。寸过于大则上热,尺过于小则下寒。

    然有大不可以为阳盛,而小不可以为阴盛者。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盖阳衰土湿,水火不交,火炎而金烁,则关寸浮大;水寒而木郁,则关尺浮大。肺金失其收敛,肝木行其疏泄,此亡血失精,半产漏下之原。庸工以为阴虚,投以滋润,土败则命殒。(此句所斥者,至今仍大有人在。)是大不可以为阳盛也。(除夏季心脉略见洪大等少数平脉之外,绝大多数的大脉是“因郁而大”。欲降不降,欲升不升,均为“郁”。)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此为欲解也。盖邪退而正复则脉微,是小不可以为阴盛也。(此处将微脉归为小脉之类。)

凡木火泄露则脉大,金水敛藏则脉小。阳泄则上热而下寒,阳藏则上清而下温。劳伤虚损之脉,最忌浮大。阳根下断,浮大无归,则人死矣。故大则病进,小则病退。小脉未可以扶阳,大脉未可以助阴,当因委而见源,穷其大小所由来也。

大小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幅的大小”,即脉管的粗细。讲“脉幅的大小”,不若称之为“脉管的宽窄”。至于该书文中附录的“体状诗”称,“大比常脉增一倍”的说法,属脉法书籍五花八门的谬误之一,学人不必当真。毕竟,写医书的并不是每个都是中文专业的;中文专业的也不是每个都是认真钻研的,所以,语言表达有差错应当予以理解。《中医脉学技巧》将脉之大小归为“脉宽度”。其中,“脉宽度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称“洪脉类”的“共同特点”是“脉宽于寻常”。此说可参考。后世脉法的洪脉,本篇不载。朱丹溪先生认为,“大脉为洪之别名。”认为二者相同。实际上,大脉与洪脉,二者并不完全相同。《脉理存真》认为:“大不是洪,应指形大。”一般来讲,“洪”是脉动之“势”,“大”是脉管之“粗”;换句话说,“洪”是钱塘江的潮头,“大”是钱塘江的江面。

小脉,《脉象图说》混同于细脉。《诊家正眼》称:“细之为义,小也,状如线也。”又将细脉混同于小脉。客观上讲,这种分类上的混同,或是因表述角度不同,导致命名不同,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如先生于本节也将微脉归为小脉。其实,“小”虽然有“细小”之义,但尚有“短小”之义。因此,描述脉管粗细、宽窄的“小”,不若用“细”字更精确,即“大小”之脉,宜称之为“大细”。当然,也可在小脉中再分出一个细脉,形容脉管的宽度比寻常的小脉更“细小”。但微脉与细脉则有较大不同。一般来讲,微脉指脉搏的力度非常弱,细脉指脉管的宽度非常细。微脉“体状诗”所说的,“细比于微略较粗”,这个说法怎么行?微脉的特点是脉搏若有若无。脉搏搏动与脉管宽窄如何比较?

长短

    长短者,阴阳之形也。(阳长;阴短,如人之身形短小,身高收缩。)长为阳而短为阴。阳升于木火,故肝脉沉滑而长,心脉浮滑而长;阴降于金水,故肺脉浮涩而短,肾脉沉涩而短也。人莫不病发于阴进,而病愈于阳长(此处为zhang)。阴进则脉短,阳长(zhang)则脉长,故长则气治,而短则气病。

然不宜过长,过长则木旺而金衰矣。木者,中气之贼,百病之长(zhang)。以木性发达,而百病之起,多因于木气之不达,生意盘郁,而克脾胃,是以气愈郁而脉愈长。木郁则协水以贼土,合火而刑金,故但显肝脉之长,而不形肺脉之短。金虽克木,而凡人之病,则金能克木者少,而木能侮金者多也。(病理。正理。)盖木气之所以能达者,水土温而根本暖也。水寒土湿,生意不遂,则木愈郁而气愈盛,所以肝病则脉长也。

长短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体的长短”,称“所谓'过于本位’'不及本位’就是指脉体的长短而言。”《中医脉学技巧》称之为“轴向范围长短”,也可参考。

缓紧

    缓紧者,阴阳之情也。(阳缓;阴紧,如人之表情严肃,脸面紧绷。)缓为阳而紧为阴。

    缓者,戊土之气也。(如山峦之柔和起伏。)脉法: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曰:卫气和,名曰缓,营气和,名曰迟。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以土居四象之中,具木火之气而不至于温热,含金水之体而不至于寒凉,雍容和畅,是以缓也。(“雍容和畅”之“”,和缓也。“趺阳脉迟而缓”既然是“胃气如经”,则宜称之为“和缓”而非“迟缓”。下文《弦牢》:“脉以胃气为本,木得胃气则和缓。”《注解伤寒论》:“上下同等……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迟缓之有邪也。”认为“迟缓”乃“有邪”。)缓则热生。脉法:缓则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灵枢·五癃津液》:中热则胃中消谷,肠胃充廓,故胃缓也。然则伤寒阳明之脉,必实大而兼缓也。(“缓则热生”之“”,散缓也,如火焰燃烧之屈曲升腾也;并且,以大而有力为主。一个“”字,其实包括平脉之“和缓”、有热之“散缓”、有寒之“迟缓”。)

    紧者,寒水之气也。(如江河之凝结收缩。)脉法: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此内寒之紧也。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此外寒之紧也。以水为冬气,冬时寒盛,冰坚地坼,是以紧也。紧则痛生。曰: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是外寒之痛也。曰:趺阳脉紧而浮,浮为风,紧为寒;浮为肠满,紧为腹痛。浮紧相抟,腹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是内寒之痛也。

然则伤寒少阴之脉,必微细而兼紧也。(《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为寒水之脏,病则现其本气。而“”为寒水之气,是以其脉“必微细而兼紧”,即微、细且有紧绷之感也。盖阳盛则缓,阴盛则紧;缓则生热,紧则生寒。寒愈盛,则愈紧;热愈盛,则愈缓。(此亦“散缓”之“缓”。)以阳性发泄而阴性闭藏,发而不藏,所以缓也;藏而不发,所以紧也。(如弓之拉满而不发。)

缓紧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合并脉象”。

石芤

    石芤者,阴阳之虚也。(阳气虚则石;阴血虚则芤,如人之行囊鼓鼓,内中空虚。)阳气不降,则肾脉石;(肾中无阳也。)阴气不升,则心脉芤。(脉中缺血也。)石则外虚而内实,芤则外实而内虚。

    石者,气虚而不蛰也。阳体虚而阴体实,水中无气,凝冱而沉结,所以石也。《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盖坎中之阳,生气之原也。阳根下断,阴魄徒存,坚实结硬,生气全无,是以死也。《老子》: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此之谓也。

    芤者,血虚而不守也。阴体实而阳体虚,火中无血,消减而浮空,所以芤也。脉法: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气伤。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芤减相合,则名曰革。后世芤外又有革脉,非是。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盖离中之阴,收气之原也。阴根上断,阳魂徒存,虚飘空洞,收气全无,是以病也。

血,阴也,而生于阳,(阳根。即木生于水。)阳升则化火,故温暖和畅而吐阳魂。阳虚血寒,则凝瘀而亡脱。血脱则火泄而寒增,是以失精亡血而脉芤者,不可助阴而泄阳。(意即不可因补助营阴而用寒凉败阳之药,如生地等。)盖芤则营阴外脱,而血中之温气亦亡也。

芤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合并脉象”(石脉未作介绍)。该书称芤脉特点是“位浮、形大、势软、中空”,可参考。

促结

    促结者,阴阳之盛也。(阳气盛则促;阴气盛则结,如人之年迈阴盛,走走停停。)脉法: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车盖”,状如伞;要在“顶圆”。《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反之可知车盖如日。)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阴阳之性,实则虚而虚则实。实而虚者,清空而无障碍,所以不结;虚而实者,壅满而生阻隔,所以脉结。阳结则蔼蔼郁动,如车盖之升沉;(此脉可与滑脉类比。如《滑涩》节所注,滑脉较常见的,一种如小圆珠从指下滚过;一种或顶较圆,或顶略平,急速升降。阳结之脉类于后者。但此处之“”,并非阴寒属性之“”。)阴结则累累不平,如长竿之劲节。以阳性轻清而阴性重浊,故促结之象异焉。

    惊悸之家,脉多促结,以其阴阳之不济也。阳旺于木火,阴盛于金水。阳虚而生惊者,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是以结也;(“木火下虚”而不升,因致上焦阳虚。阴在下,一次又一次,屡催其升而不行,是以脉见迟缓无力而为“”。)阴虚而生悸者,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是以促也。(“金水上虚”而不降,因致下焦阴虚。阳在上,一层接一层,急迫欲降而壅塞,是以脉见迅利有力而为“”。)

    脉法:其脉浮而数,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此脏腑之结也。盖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脏气必结。(此段两个问题。一是结脉之病理,乃是阴阳之偏胜,是以文首称之为“阴阳之盛也”。此盛则彼虚,是以见为寒热不调或水火不交。二是所谓“脏气结则脉气必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并非即时呈现或很快呈现。如引文,脏腑气结之时,其所见之脉,乃是“浮而数”而已,非结脉。)

若夫代止之脉,并无郁阻而中断,是营卫之败竭,非促结之谓也。(所谓“无郁阻而中断”,意指脉象从振幅高度来看,已无结脉般“累累如循长竿”的凸起之“劲节”了。其病理是“营卫之败竭”,极虚之候。)

促结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律的改变”,称“指每个脉搏之间的距离有所改变”。但这个说法并不妥当。因为,对于平脉来说,迟脉或数脉,都是“脉律的改变”。《中医脉学技巧》称之为“脉均匀度”。“不均匀”即“多频率”,仍然容易与涩脉之一相混淆。其实,促结之脉,还是老话说的好:“时一止复来”,即在脉动之间,感觉有一段“空窗期”。不“止”的时候,脉动的频率基本是一致的;如果不“止”的时候,脉动的频率不一致,则兼见涩脉了。《濒湖脉学》称促脉是“徐疾不常”,亦有待商榷。“徐疾不常”其实就是涩脉的“三五不调”。促脉不存在“徐”,只有“疾跑期间的停顿”。只要是在跑起来的时候,都是“疾”的,即“数脉”。这就是《伤寒论·平脉法》说的“脉来数”。

弦牢

    弦者,如弦之直;弦而有力曰牢。

    弦牢者,阴气之旺也。(阴旺而遏阳也。如人之欲作奋发而有所制约。弦而无力,为欲奋发而内无资才,有心而无力;弦而有力,为欲奋发而外遭束缚,有力尚受困。)《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四难:牢而长者,肝也。弦牢者,肝家之脉,非病也。(春阳欲升而春寒料峭,外有压制也。)

    然弦牢之中,而有濡弱之象,则肝平;(弦牢之中有濡弱之象,有后劲未发也,有后续之机也。)但有弦牢,而无濡弱,则肝病矣。(力道用尽,粮草用完,如何不病?)《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长竿末梢者,软弱之义也。(“长竿”犹如琴弦,指的是弦象;“末梢”指的是有弹性,有后续上行趋势。)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土温和,则木气发达而荣畅;水土寒湿,则木气枯槁而弦牢。(“”则木虚,内乏源头是以虚;“湿”则木郁,外遭阻隔是以郁。“水土寒湿”而“弦牢”并称,是有力与无力、内在与外在并讲,前注之“春寒料峭”不过是外在束缚而已。学人宜自行留意。)

    木之为义,愈郁则愈盛。弦牢者,木盛而土虚也。(此之“”,前句之“愈郁则愈盛”也。)弦为里湿,支饮之阻卫阳,则木气抑遏而为弦。脉法“支饮急弦”是也。牢为外寒,寒邪之束营阴,则木气郁迫而为牢。脉法“寒则牢坚”是也。(从经脏来讲,“外寒”属外;从水土来讲,“土湿”属外。至于此处之“”“”,与外湿所致之“”或内寒所致之“”,脉象的力度是不同的。)

    弦亦为寒。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金匮》:脉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也。以水寒不能生木,是以弦也。弦亦为痛。《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以风木而贼土,是以痛也。

脉以胃气为本,木得胃气则和缓;不得胃气则弦牢。(后半句乃概说而已。无胃气之脉是真脏脉,危象。见下文。)《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病肝脉来,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新张弓弦者,弦牢之象,肝家之真脏脉也。

弦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形的变化”;牢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合并脉象”。《中医脉学技巧》将弦脉与濡脉归为“脉紧张度”的章节,并附“紧脉、革脉”为相类似脉,即归为近代医家所分的“脉位、脉率、脉宽度、脉长度、脉力度、脉流利度、脉紧张度、脉均匀度”八类,亦可参考。

弦脉的特点是“平、直、长、紧”;牢脉的特点是“弦、实、沉、大”。

濡弱

    濡者,如绵之软;软而无力曰弱。

    濡弱者,阳气之衰也。(阳衰而不振也。如人之不思进取而意气消沉。濡者软也,处事虽软,尚有气力;软而无力,弱如书生,无缚鸡之力也。)《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脉法:肝者,木也,其脉微弦,濡弱而长。肝病自得濡弱者愈。濡弱者,肝家之脉,非病也。

    然软弱之中而有弦牢之意,则肝平,但有濡弱而无弦牢,则肝病矣。《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端直以长者,弦牢之意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木气不达,固赖土气达之;土气不升,亦赖木气升之。冬令蛰藏,水冰地坼,一得春风鼓荡,则闭蛰起而百物生。是木能克土而亦能扶土。以乙木之生意,即己土之阳左旋而上发者也。生意濡弱,则土木之气不能升达,而肝脾俱病。(不思进取而意气消沉也。

    气化于戊土而藏于肺,血化于己土而藏于肝。《灵枢·决气》:脾藏营,肝藏血。肝脾者,营血之原也。濡弱则营血虚衰。脉法: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血亡则热发也。(虽不无阴虚所生之内热,但外症常见为左阳不升所致之右阳不敛,即相火上炎之热。这种“诸弱发热”的“”,就是李东垣先生所谓“甘温除热”法对治之证。不过,深入地理解了四圣医理,就无须执着于某人某法了。至于某方用某药,这种问题更加不值一提。)伤寒脉濡而弱,不可汗下,以其血虚而阳败也。

弦牢者,木气之太过;(阴旺致木郁,愈郁郁盛,曰“太过”。)濡弱者,木气之不及。太过则侮人,不及则人侮,均能为病也。

濡弱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合并脉象”。该书并有“虚实”之脉,将其界定为“脉搏的强弱”;《中医脉学技巧》将“脉搏的强弱”归为“脉力度”,指脉搏的力度;并称“虚脉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称“多位居浅表……轻按指下感觉脉体宽大,搏动软弱无力……”;称“实脉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无论浮取、中取、沉取……指下均可感觉脉体宽大,有充实感,搏动强劲有力……”。这些表述,与本篇“弦而有力曰牢”“软而无力曰弱”的表述大致相近,但角度稍有不同。以虚脉为例,简言之,“无力”为虚脉总的特点(也可简称为“不足”),而“宽大”又区别于“浮细无力”的濡脉之“”。即“浮而无力”是二者相同的,以“大小”区分“虚”与“濡”。

濡弱之脉,《脉象图说》的定义是“浮细无力”和“沉细无力”。即两者因“位”而异名。这个定义,与先生本篇不同。《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可见弱脉并非一定在沉位。孙思邈先生则将“濡弱”定义为:“按之无有,举之有余,或如帛衣在水中,轻手与肌肉相得而软,名曰濡。”“按之乃得,举之无有,濡而细,名曰弱。”(《千金翼方·色脉·诊脉大意第二》)二者一个在浮位(濡脉,“举之有余”),一个在沉位(弱脉,“按之乃得”)。但是,“浮位”+“细”(“濡而细”),可以变成“沉位之'’”?“细”成了压垮“浮位”的最后一根……?一般来讲,弱脉与微脉均表示脉搏乏力,而弱脉是微脉的“夕阳未下版”。这样的描述似乎更符合常人的理解方式。

散伏

    散伏者,阴阳之阖辟也。(阳散;阴伏,如人之遭受挫折,深藏形迹。)气辟而不阖,则脉散;气阖而不辟,则脉伏。

    散者,气泄而不藏也。(放浪形骸。)阴性聚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散。而聚散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散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散而不聚,则心病矣。脉法: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脉散者,病家之大忌。散脉一形,则气血之脱亡在近,精神之飞走不远。散见于寸,犹可挽也;散见于尺,无可医矣。

伏者,气郁而不发也。(深居暗室。)阳性起而阴性伏,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起;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伏。而起伏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伏而不至于闭结者,有关以辟之,故伏而能起。伏而不起,则肾病矣。凡积聚癥瘕,停痰宿水之疾,脉必伏结。(病理产物导致气血运行已是不愿再动了。)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故脉浮结者,外有痼疾;脉伏结者,内有积聚。《金匮》: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非但积聚如是,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庚桑子:人郁则为病。至理妙言!诊一气之欲伏,则知一经之将病。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此之谓也。(此之“伏气之病”,乃指脉象而已,即“气伏之脉象,'以意候之’”,非冬时得病,藏而不发之“伏”。但是,人身确是有种下病因而未即时表现出症状的情形的,如冬时伤其寒水蛰藏之气,至春木火升发之时,再次感受风寒,发为温病。)

散伏之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合并脉象”。关于散脉,《中医脉学技巧》有“不能收聚”四字,可参考。伏脉的特点,一般以《脉经》的“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为依据。

动代

    动代者,阴阳之起止也。(气止则郁动而为阳;气断则迭代而为阴,如人之代际更替,缓慢进行。“起”为虚词,“止”而续来谓之“起”。)气欲发而不能,则为动;气中歇而不属,则为代。

    动者,郁勃而不息也。脉法:阴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关者,中气之变现,阴阳之枢机,阳自此降而为阴,阴自此升而为阳。阴升于寸,则遂其上浮之性,不至为动;阳降于尺,则遂其下沉之性,不至为动。惟阴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郁于关上,而见动形。阴阳郁勃,不能升降,是以动而不止也。郁勃之久,不无胜负。阳胜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胜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热发则汗不出,汗出则热不发。汗出而热发,阴阳之胜负乃分。方其动时,阴阳郁荡,未知将来之孰胜而孰负也。动见于土位,木气盘塞而莫达。甲木不降,乃悬虚而为惊;乙木不升,乃冲击而为痛。甲乙横逆,而贼戊己,则土气败矣。

    代者,断续而不联也。《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与之短期。与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乍疏乍数者,断续之象也。

    盖呼吸者,气之所以升降也。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呼吸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呼吸定息,经脉五动,故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脏之气。一脏无气,则脉必代矣。

十一难: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肾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可类推矣。代脉一见,死期在近,不可治也。代为死脉,与脾脉代之代不同。脾脉代者,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也。此为病脉。

代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脉律的改变”;动脉,《脉象图说》将其界定为“合并脉象”。代脉有三个特点:“迟脉见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其病理如《脉象图说》所述,“为脏气衰微,无力继续,故脉亦歇止难复。”但是,代脉也可见于怀孕之人。动脉一般来讲只出现于关部。

关于脉诊,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这就是通常说的“脉症从舍”。窃以为,这个问题,既是医理不通的表现,也是思维固化的表现。所谓“舍”,说明“本来应该那样,但它却不那样,所以不得不舍掉它。”如果不是“本来应该那样”,也就是说,本来就不是你的,有什么好“舍”的呢?至于说医理不通,是因为没能了解到脉象和症状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对应联系规律,但这种对应往往是多向交叉的。看到它“不那样”的时候,你应该明白,它同样可以是“另一个样”。这样去看,有多少脉象和症状联系不上?当然,这个“联系”,说的是本质之间的联系,不是表象之间,或者本质与表象之间的联系。比如,外感病,发热恶寒,脉浮数,但舌苔白厚润,喜饮热水。看起来“脉浮数”与“发热恶寒”一致,但与“喜饮热水”不一致。这个时候,你说舍掉一个症状。其实,所有症状都是一致的,有什么需要取舍的?这个病,不过是外感寒邪束表;同时中焦寒湿较盛而已。大法可参麻黄汤(或麻杏石甘)+五苓散+理中丸,并诊其是否下焦郁热,无热且下寒酌加附子而已。

《脉象图说·总论·诊脉注意事项》一节有个医案:“作者曾会诊一人,年30许,夏日患吐泻症。症见发热、大渴、全身不得近衣,必被凉风吹之而烦躁似减。诊得脉来洪大。诸医有谓热症,亦有表示怀疑者。余细心体察,适患者大渴索水,家人随将开水予之,而患者水将到口,则怒视家人说:水不热。吾随试饮,其水滚烫。根据大饮喜热,乃舍脉从症,断定寒盛于中,热反于外之真寒假热症,乃投四逆汤二剂而愈。”这个医案,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把自己摆上台”。那些“有谓热症”的医生就不说了,拿成功的这位来分析。第一,这个医案,如果当时患者家人给的水非常热,或者患者不说话呢?第二,所谓“细心体察”,案中记录了多少“望闻问切”的内容?发热是全身都热还是上热下冷?有出汗吗?有二便吗?有舌象吗?有兼脉吗?(此证必然有其他脉象,而“洪大”未必准确)有五运六气吗? 第三,所谓“舍脉从症”,“从”什么“症”?为什么不“从”那些“发热、大渴、全身不得近衣”之症?是不是必然要“从”在内之“症”?实际上,这个案例是中下寒湿、右阳不敛而左阳不达,各个症状是密切联系的,医者医理不通而已。虚阳浮越之证,虽然《伤寒论》和火神派都是四逆辈,其实,四逆汤温中下,于此证并未同时考虑右路降敛(症见“”,宜降胃气。必要时还应清君相火)和左路升达(症见“”,宜升肝脾。必要时还应清膀胱热),亦未酌情考虑中焦去湿。因此,即便“二剂而愈”,仍不可谓之良法。因为患者年轻力壮,体质不差,有较强的自愈功能;否则,治法不良,不仅无法“二剂而愈”,可能还将延误病程或致发他变。
卷四 劳伤解

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外有伐性之斧,内有腐肠之药,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未壮而衰,未老而病。顾保炼不谨,既失之东隅,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

    古圣不作,医法中乖,贵阴贱阳,反经背道,轻则饮药而病加,重乃逢医而人废。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叹竖子之侵凌,痛鬼伯之催促,书穷烛灭,百慨俱集,作劳伤解。

中气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前文《六气解·寸口人迎脉法》:“太阴行气于三阴……阳明行气于三阳……”,即“太阴”“阳明”分别为三阴三阳之长[55]。)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水中有火,火中有水,阴阳谐和,是以不至于一气独胜。)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中气衰则升降窒,(此处“”与“”,先生的修辞用法而已,不必作逻辑上的考究。“”是不通,中气衰的时候,升降机能减弱而已,尚未至于“不通”。)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病理如此。这是针对“肝藏血”等四维之“所藏”而讲的。临床所见有不同。尤其是外感疾病,经络病未必脏腑病;脏腑病未必症状同。如血病,有的表现为血虚,有的表现为血热,有的表现为血瘀,有的表现为风动,有的表现为燥生。种种症状,因患者禀赋不同而有差别。)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这是讲内伤杂病。《四圣心源》所讲,主要针对内伤杂病;《四圣悬枢》所讲,主要针对外感疾病。)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一语天机。《素灵微蕴·齁喘解》:“中者,坎阳离阴交媾之媒。此义得之《灵》《素》,读唐宋以后书,未易生兹妙悟也。”)婴儿姹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足太阴之“胜”,不仅在于一个“主令”,而是具备“老板身份”“风口产业”“租金收入”三大优势。参前文《六气解·太阴湿土》。)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笔者临床施治,屡屡验证此理不虚。)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中焦湿盛之时,虽未必即时或明显见到“反作”,如“下陷”或“上逆”,但是,湿盛必然导致升降机能减弱,继而出现食减、腹胀以及四维的种种病症。)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中气衰是最初起因。)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常理;亦真理。但确为阳盛证或阴虚证者除外。病有阳盛、阳虚,阴盛、阴虚四类。阳盛证常见于外感疾病,可参《伤寒悬解》阳明实证篇。阴虚证常见于内伤杂病,可参《四圣心源》阴虚章;《四圣悬枢》之温病、温疫、疹病可称之为外感阴虚证[56],其中的阳明腑实证又为外感阴虚证中的阳盛证。阴盛证常见于外感疾病,可参《伤寒悬解》太阴和少阴篇;阳虚证常见于内伤杂病,可参《金匮悬解》和《四圣心源》。简单说,“盛”多外感,“虚”多内伤;阳盛与阴虚少,阳虚与阴盛多。)

    【黄芽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炙;茯苓二钱 干姜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培土”,百度汉语:“在基础周围覆盖泥土,在植物的根部垒土”。“”,是“用砖、石等堆砌起来”。是“增加”“向上”的趋势,即让土气更厚。茯苓乃黄芽汤要药,不可易为白术。)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大法如此。但如下文所言,这不过是“四维之根本”而已。套用偶亦可效,然非周密之法。)

阴阳

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左升”者,为在下之阳,下文:“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右降”者,为在上之阴,下文:“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这里讲的是另一种原因,同气相感也。实际上,“”之本性即是“升”,“”之本性即是“降”。下文:“阳生则浮动而亲上……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离阴降,则为阳之根;坎阳升,则为阴之根。)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人。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这里的“阴虚、阳虚”,意思是,“在下之不足为阴虚”“在上之不足为阳虚”。世俗“阴虚、阳虚”的概念一般则从脏腑来讲,如心阴虚、肺阴虚、胃阴虚、脾阴虚、肾阴虚、肝阴虚,以及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本篇的表述是另外一个不同的角度。但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如本篇的“阳虚”,大致为“心阳虚”+“心阴虚”,通常以“心阳虚”为主;本篇的“阴虚”,大致为“肾阴虚”+“肾阳虚”,通常以“肾阴虚”为主。)

阴虚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此处缺“纯阴之位”四字)阳气蛰封,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金收水藏,是以下一个生长周期的木火才能成为“有本之木”。这实际上也就是“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二火升炎,是以“上热”;而火炎将致金不收,液耗又使水乏源,是以病下焦之“阴虚”。)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阳明为三阳之长。)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此亦临床屡经验证之真理。)

    【地魄汤】

    甘草二钱,炙;半夏三钱,制;麦冬三钱,去心;芍药三钱 五味子一钱,研;元参三钱 牡蛎三钱,煅、研

    煎大半杯,温服。

    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麦、芍是针对症状,即上焦火热的用药。二者并有润肺、敛胆之功。麦冬与黄连同可清心火,麦冬除可润肺之外,性味甘寒,比黄连之苦寒,清泻之力较缓,适用面较广、危害性较小。)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夏、味是针对病机,即肺胃不降的用药。)元参清金而益水,(针对症状,即金燥水乏的用药。元参补水的突出特点是“轻清飘洒,不寒中气”(《玉楸药解·元参》)。)牡蛎敛神而藏精。(针对病机,即火炎神浮的用药。牡蛎并有清金之功。)

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此补阴之法也。(指加用参、芪,培其水源。当然,这个“水源”只是从“金生水”的角度讲的,临床可加阿胶,从心脏的“源头”,即“滋心液”的层面增其化生之力。地魄汤作为《四圣心源》四维治法的第一方,其意义非常重要。此汤之治法,可与《伤寒论》的黄连阿胶汤互参。方子中的用量,示法而已,不是可以照搬的剂量。后同。)

治疗疾病如何处方用药?这个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用药'三针对’”,即针对“五运六气、脉舌症状、病因病机”。地魄汤的治法主要针对“症状”和“病机”。至于如何选取药材,从地魄汤中至少可以得到两方面启发,一个是“一专多能”;一个是“趋利避害”。学人在后续学习中宜详加体会。

阳虚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木生火长,是以下一个收藏周期的金水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阳根不升,则肾水下陷而现其寒水之本气;上焦失却下焦上输之火种,是以病“阳虚”。)

    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俗医治阳虚,即所谓“肾阳虚”之证,之所以屡屡不效,根原就在于未能“升肝脾以助生长”。其中,尤以无视升达肝木为普遍性问题。但是,窃以为,“温肾气”而“升肝脾”之法,于肾精(亦肾阴)不虚之人尚可;肾精亏虚之人,宜并补肾精,药如巴戟天、肉苁蓉、锁阳,乃至阿胶、鹿茸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化为气”,精亏则阳气无化之源。)

    【天魂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人参三钱 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原。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泻湿;干姜、附子,暖脾而温肾;人参、桂枝,达木而扶阳。

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以火清则神发,血者,神魂之母也。(用天魂汤,除了考虑加当归、首乌,“培阳神之原”,即补木以生火之外(地黄助湿而伐阳,除非确有必要;否则不宜。可参《长沙药解》),临床还需考虑几个问题,第一,木郁而动风,息风首选芍药。桂枝和芍药的剂量需根据实际而调整。并且,加芍药并非桂枝汤的方意。第二,下焦有郁热,清热首选滑石。并且需去附子。第三,右路有阻滞,化痰首选半夏,降逆首选杏仁,止咳首选桔梗,消满首选厚朴。阻滞先除,左路之阳气方能升达。第四,体表有寒邪,散寒首选紫苏。表邪不去,左路之阳气不能升达。第五,肾精已亏虚,补肾首选巴戟。肾精不补,左路之阳气失却源泉。第六,方子是“示法”,临证应予活用。如川芎代桂枝、薏仁代茯苓、川椒代干姜+附子,或茯苓+泽泻代茯苓等。若是拘于成方,胶柱鼓瑟,照搬套用,就算有效,亦非“正法”。套方而用,哪里是“法”?)

天魂汤虽然是《四圣心源》四维治法的第二方,但其意义却可与桂枝汤之于《伤寒论》相比。它与桂枝汤本质都是升阳,但天魂汤无疑更加精密。当然,严格来讲,《伤寒论》桂枝类方剂用于升阳的,是桂枝甘草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而不是桂枝汤。(天魂汤和桂枝辈的甘草均炙用。)

    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修辞方法,不可认为是统计学的数据。但确实是阳虚者远远多于阴虚者。)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并非不可“”,误在医理不彻,如前文《阴虚》:“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而又药性不明,滥用滋腻滞运之品以增人祸端。至于“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是拯溺以石之辈,何足言医?)

阴脱

    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阳性温和而升散,阴气左升而不陷者,有此坎阳以辟之也。其升散之权,全在于脾;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所谓“阴脱”,是下焦精血不再化阳上达而从下走。该证病机与“阳虚”同,但病情趋于危急,或来势甚为迅疾。)

    二十难曰:脱阴者,目盲。目者,阳神所发。阳根于坎,坎水,阴也,而中抱阳气,坎阳温升,而生肝木。肝藏血而含魂,魂即血中温气之渐灵者。温化而为热,则魂化而为神。阳神发露,上开双窍,而为两目,目乃阳神之所出入而游行也。阴脱者,阳根澌败,精血失藏,魂神不能发露,是以目盲。

    凡人之清旦目盲者,是其阴气亡脱,定主死期不远。名为脱阴,而实以阳根之败。(肾中阳虚。)《素问》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者,亦是此理。后人不解经义,眼科书数千百部,悉以滋阴凉血,泻火伐阳,败其神明,(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业医者如此操作。)以致眼病之家,逢医则盲。医理玄奥,非上智不解,乃以俗腐庸妄之徒,无知造孽,以祸生灵,可恨极矣!

    【乌肝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炮;首乌三钱,蒸;芍药三钱 桂枝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乌肝汤,意即“补肝化阳”汤。中国神话传说,称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是以合称日月为“乌兔”。乌肝汤证病机同“阳虚”,治法是天魂汤加首乌、芍药。从“脱阴者,目盲”的病机病理来看,此证的症状是“目盲”,那么,首乌补肝明目,可认为是针对症状的用药,其余均为针对病机的用药。其中,用芍药的目的在于,精血下脱,往往是因为肝木陷于肾水母家,且风动疏泄而导致的肾中精血不能蛰藏。芍药善于息肝风。

需要说说的是,乌肝汤证,要么是久病发生质变的危急时刻,要么是骤然发生的突发事件。前者一般有长期畏寒,或中焦湿盛的症状或脉舌表现,那么,方子中的参、苓、姜、附,就是针对症状或脉舌的用药了;后者一般因于大出血,那么,首乌仍然是针对症状的用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失血症状(失血过多故唇舌淡红)而加用生黄芪、当归,针对失血病机(失血通常因瘀血所致)而加用血余炭、蒲黄等,都是必须考虑的治法和用药。

阳脱

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阴性清肃而降敛,阳气右降而不逆者,有此离阴以翕之也。其降敛之机,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所谓“阳脱”,是上焦神气不再化阴下敛而从上飞。该证病机与“阴虚”同,但病情趋于危急,或来势甚为迅疾。)

    二十难曰:脱阳者,见鬼。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居阴阳之半,仙鬼之交。阳脱则人将为鬼,同气相感,是以见之。凡人之白昼见鬼者,是其阳气亡脱,亦将续登鬼录矣。

    【兔髓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五味一钱 半夏三钱 龙骨二钱,煅、研;牡蛎三钱,煅、研;元参三钱 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兔髓汤,意即“敛神化阴”汤。兔髓汤证病机同“阴虚”,治法大同于地魄汤(甘草、五味、半夏、元参、牡蛎,人参亦在地魄汤加味中),要在增加附子、龙骨。龙骨敛神魂,无他意。至于附子之用,俗医认为其入心经而助心阳,现代医学亦认为其可“治疗心力衰竭”(《中药大辞典·附子》),先生于《长沙药解》则认为其作用是“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暖癸水而敛丁火”。总之,附子在这里的作用,不仅是一般的“温肾水”而已,还有“敛丁火”之功。

    阳脱则白日见鬼,阴脱则清旦目盲。阴阳既脱,无方可医。于其将脱之前,当见机而预防也。

精神

    神胎于魂而发于心,而实根于坎阳;精孕于魄而藏于肾,而实根于离阴。阴根(实即离阴)上抱,是以神发而不飞扬;阳根(实即坎阳)下蛰,是以精藏而不驰走。阳神发达,恃木火之生长,而究赖太阴之升;阴精闭蛰,资(亦“藉”,依靠之意。用“凭”字亦可。)金水之收藏,而终籍阳明之降。太阴阳明,所以降金水以吸阳神,升木火以嘘阴精者也。

    阳明不降,则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太阴不升,则水木沉陷,而精遗于下。盖阳中有阴,则神清而善发;阴中有阳,则精温而能藏。脾陷则精不交神,胃逆则神不交精。阳神飞荡,故生惊悸;阴精驰走,故病遗泄。(《四圣心源·序言》,顾复初先生说的,“其宗旨言:中皇转运,冲气布;水木宜升,金火宜降”,就是这个道理。(文中,“阳神飞荡,故生惊悸;阴精驰走,故病遗泄”,二句之前半句均非后半句之因,而是后者之现象、症状。“故生”“故病”改为“是为”更妥。)

阴升阳降,权在中气。中气衰败,升降失职,金水废其收藏,木火郁其生长,此精神所以分离而病作也。

培养中气,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则精秘而神安矣。(这里讲通常之理、核心之理、简要之理。但是,必要的情况下,补心血、助心阳以滋金水之源;补肾精、温肾阳以培木火之本,此法亦未可无视,非可仅凭一个“培养中气”而大杀四方。至于“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地魄汤)“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天魂汤),更是毋庸赘述矣。)

神惊

    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这里的“惊悸”二字,语言表达的需要而已,其实就是“”,即标题的“神惊”。)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前文所讲的“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是常理,这里讲的“胆胃之不降”是此证之病机病理。)

    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原也。相火之降,赖乎胃土;胃气右转,阳随土蛰,相火下根,是以胆壮而神谧。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是以心定而神安。

    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缘君相同气,臣败而君危,故魂摇而神荡也。阳神秘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

    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足阳明化气于燥金,性清降而收敛。金收而水藏之,故阳蛰于坎府。湿则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阳飞也。

    火炎于上,(则)肾水沉寒。阴凝气结,久而弥坚,历年增长,状如怀子,是谓奔豚。奔豚者,肾肝之阴气聚而不散者也。(“奔豚”一词有二义。除这里所说之外,另外一种是形容下焦之气如小猪往上奔突,因此,“奔豚”又称“奔豚气”。)水寒木枯,郁而生风,摇撼不已,则心下悸动。悸见脐下,则根本振摇,奔豚发矣。奔豚上腾,侮土凌心,发作欲死,最为剧证。数年之后,渐而火败土崩,则人死矣。(《素灵微蕴·惊悸解》:“悸者,乙木之郁冲;惊者,甲木之浮宕。”“”在胆而“”在肝。先生于此“神惊”的标题下讲奔豚,延伸介绍而已。因为一般情况下,胆不降则肝不升。实际上,奔豚并非“神惊”之类。)

    大凡脾肾寒湿,无不有惊悸之证;惊悸不愈,必生奔豚积块。此皆中气亏损,阴盛阳虚之病也。庸工不解,以为心血不足,乃以归脾、补心之方,清凉滋润,助阴伐阳,百不一生,最可伤也。(“百不一生”,是尚有“”。这种并非以本篇正法施治而得“”之证,往往病因恰好是肝血虚,因而导致乙木不达所发生的“心悸”之证。这种“”中之“”,治疗过程必然并不顺利,往往因服药而致发腹胀、纳差等问题,因为“归脾、补心之方,清凉滋润,助阴伐阳”,泄阳气而助中湿的缘故也。)

    少阳相火,其性甚烈,而惊悸之家,则阳败而火熄,非少阳之旺也。(前文言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而这里之所以说“非少阳之旺”,是因为“神惊”之证,其实只是胆木上逆而已,胆中相火已经非常衰弱乃至于几乎消亡了。所谓“少阳相火,其性甚烈”,从症状即可清晰地作判别。相火旺盛之胆逆证,必然见口苦、咽痛、目红等症,且常常伴见发热或汗多之症;相火衰弱之胆逆证,则前述之证几乎全无。换个角度说,是否“口苦、咽痛、目红”以及是否“伴见发热或汗多”之症,可作为辨别相火衰旺的重要指征。文中“阳败而火熄”,形容词而已。下文金鼎汤方后,先生称“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是金鼎汤证亦有“上热”者也。)其相火极旺,如小建中、炙甘草两证,(该二证属“相火极旺”。)乃少阳伤寒将传阳明,故以芍药、生地,泻胆胃之燥热,内伤中此证颇少也。(内伤杂病中,此等需要“泻胆胃之燥热”之证,并不是“无”,而是“颇少”。临证宜谨慎甄别。)

    【金鼎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惊悸之证,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应用茯苓去湿,半夏降胃,桂枝达肝,芍药敛胆,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阳降根深,则魂谧神安,惊悸不作矣。

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

金鼎汤证,从病机来讲,与地魄汤、兔髓汤同样是右路阳气不敛,因此,均用半夏及龙牡辈降胃敛阳(龙牡于此证亦针对“神惊”的症状)。茯苓之用,既针对土湿的病机,也针对土湿的脉舌症状(如可见舌苔白厚滑润)。芍药收敛胆木之气,不同于地魄汤的清泻相火,体弱者可炒用,一般可生用,即用其凉降之气;而“倍芍药以清胆火”的时候则须生用。至于之所以用桂枝,是因为胆木上逆,通常伴见肝木下郁,因此并用桂枝“达肝”,这是左右合力,“双手打方向盘”的治法。

    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结,少腹气块,坚硬澌寒,此阴邪已盛,缓用附子。(《长沙药解·附子》:“用之药不胜病,反为大害。”)当燥土去湿,调其脾胃,后以温燥之药,熬膏贴之。(敌对势力过于强盛,宜缓而图之。)详具奔豚证中。(后文,《杂病解中·奔豚根原》。)

精遗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

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藏,阳归地下者,壬水之蛰藏也。壬水非寒则不藏,阴阳之性,热则发扬而寒则凝闭,自然之理。壬水蛰藏,阳秘于内,则癸水温暖。温气左升,是生乙木;升而不已,积温成热,是谓丁火。水之生木而化火者,以其温也。木火生长,阳气发达,阴精和煦,故不陷流。

壬水失藏,则阳泄而肾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气下郁,则生疏泄。(“精遗”的病机是“肝脾之不升”;“肝脾之不升”,往往因为“水寒”;“水寒”的原因,“壬水失藏”是其中之一。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来讲,熬夜以至于胆中相火不能收敛,是“水寒”的一般原因。)木以疏泄为性,愈郁则愈欲泄,以其生意不遂,时欲发舒之故也。(“木以疏泄为性”,“疏泄”在正常情况下乃“升达”之意,用于描述人体正常现象者也。如出汗,即风木之疏泄;二便,实亦疏泄。遗精,则是“愈郁则愈欲疏泄”,而其时,“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也”。先生前文“木气下郁,则生疏泄”,简说而已。如还有“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的反面,即“水藏而木郁不泄”等情形。资料称,“疏泄”有“疏通发泄”之意。正常之疏通,实即“条达”,不为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张景岳先生释为“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素灵微蕴·悲恐解》:“疏泄适中,而小便常调。”此句也进一步证明前文所述,“疏泄”乃正常机能。其“适中”,则溲调;其太过或不及,则溲变也。但“疏泄”虽为“升达”“条达”之意,先生亦常直接用于表达木郁而“疏泄不足”“疏泄过度”的病理状态。)遇夜半阳生,木郁欲动,则梦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疑为“则”)木郁而生下热,宗筋常举,精液时流。庸工以为相火之旺,用知母、黄柏泻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时至今日,俗医仍屡屡如此操作。)

    乙木之升,权在己土。木生于水而实长于土,土运则木达。以脾阳升布,寒去温回,冰泮春生,百卉荣华故也。盖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行则化癸水;己土东升,则化乙木,南行则化丁火。金水之收藏,实胃阴之右转;木火之生长,即脾阳之左旋也。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

    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运,(“不知乙木之不生”与“不知己土之弗运”,是医理不明之故,亦是人情不达之故。肝脾肾是一条道上的朋友,胆肺胃是另一条道上的朋友,各自的三者之间,关系非常之密切。)乃以清凉固涩之品,败其脾阳而遏其生气,病随药增,愈难挽矣。

    【玉池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附子三钱 砂仁一钱,炒、研,去皮

    煎大半杯,温服。

    遗精之证,肾寒脾湿,木郁风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桂枝、芍药,疏木清风,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龙骨、牡蛎,藏精敛神。水土暖燥,木气升达,风静郁消,遗泄自止。

精遗之证,《金匮要略》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施治。玉池汤的主要治法虽然同于彼法,但无疑更加精密。这个“精密”,实际上是增加了茯苓、砂仁、附子,对治土湿脾郁、肾水寒盛的病机而已。简单说,就是考虑到了肝脾肾“三个朋友”之间的关系协调。

其湿旺木郁而生下热,倍茯苓、白芍,加泽泻、丹皮,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谬用清凉滋润,败其脾肾之阳。(丹皮味辛,并有达木之功。而其性微寒,又无黄柏、知母之祸害。当然,此证并可用车前草,或金钱草,或滑石,或地肤子清泻下焦湿热。)盖肾精遗失,泄其阳根,久而温气亡脱,水愈寒而土愈湿。火土双亏,中气必败。未有失精之家,阴虚而生燥热者。(“失精之家,阴虚而生燥热者”,百不一见;即便遇见,通常亦不可用苦寒清泻之法施治。去其中湿、甘寒清热、升达乙木是通常之施治大法,偶尔可见确需滋肾水者,用元参,或女贞,或旱莲,或阿胶可也。)其木郁下热,脾阳未亏,清其肝火,不至为害;(肝无“”,风、燥、热而已。先生这里是随世俗的习惯性说法。)若脾阳已亏,误用清润,则土败而人亡矣。仲景《金匮》亡血失精之意,后人一丝不解也。

    【灵雪丹】

    甘草 薄荷 甘遂 朝脑 阳起石 紫苏叶 各三钱

    共研,碗盛,纸糊口,细锥纸上密刺小孔。另用碟覆碗上,碗边宽余半指,黑豆面固济。砂锅底铺粗砂,加水。坐碗砂上,出水一寸。炭火煮五香,水耗,常添热水。水冷取出,入麝香少许,研细。蟾酥少许,人乳浸化。葱涕、官粉,炼蜜为丸,绿豆大,磁瓶封收。

    津水研半丸,掌上涂玉麈头。约一两时,麈顶苏麻,便是药力透彻。秘精不泄,甚有良功。

    若遗泄不止,势在危急,先炼此药,封之日落,研涂。一夜不走,肾精保固,徐用汤丸。

气血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这里的“胃阳”“脾阴”,指阳化气、阴化血而已。实际上是胃阴右降,脾阳左升。)精未结而魄先凝,故魄舍于肺,气魄者,肾精之始基也;神未发而魂先见,故魂舍于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气也。

    气,阳也,而含阴魄,是以清凉而降敛;(并非所有的“”都“含阴魄”而“降敛”。如左路清阳之气,是上升而不是“降敛”。“含阴魄”的“”是肺气,如前文,“魄舍于肺”。简单说,左路升达之气,因其刚刚生发,稀薄而轻浮,尚未能凝成质重之“”而藏之于肺,因此,升发而非降敛。实际上,这个“降敛”的“”之所以“降敛”,是因为其“清凉”;而其之所以“清凉”,是因为它藏在肺中,“秉辛金清凉之性”(下文)。总之,“清凉而降敛”的“”,必然是与肺(辛金)挂钩的。)血,阴也,而吐阳魂,是以温暖而升发。及其魂升而神化,则又降而为气;魄降而精生,则又升而为血。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

    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守;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莫藏。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

    气秉辛金清凉之性,清则调畅,热则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故病上逆。(江河的水流注入某个水库,水库不排水,而水库容积又足够大,那么,短时间内不会见到水流“上逆”;水库的水坝虽然很高,但是水闸一直不开,时间长了,水流肯定是要往上游反涌的。从人的肺脏来看,“上逆”和“滞塞”之间也有个时间差。只是,原本就肺气不清之人,相当于水库原来的水位就较高,那么,水流“上逆”与“滞塞”的时间差,可能就不一定很明显了。)血秉乙木温暖之性,温则流行,寒则凝瘀;行则鲜明,瘀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故病下陷。(下文《血脱》:“未脱之先,温气虚亏,凝瘀不流。”“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阳虚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明示血瘀致脱。后文《妇人解·经脉根原》用桂枝姜苓汤、桂枝姜苓牡蛎汤治经漏、血崩证时,即用丹皮而示人“行瘀血”“化凝血”之法。血之“凝瘀”与气之“滞塞”,道理是一样的;血之“下陷”与气之“上逆”,道理是一样的;从“凝瘀”到“下陷”与从“滞塞”到“上逆”可能有时间差,道理也是一样的。概括起来说,气逆必因于滞,血陷必因于瘀。)

    气滞之家,胸膈胀满,痰嗽喘逆,半缘上中之虚热;(阳虚土湿而上热。而多有因于下寒者。)血瘀之人,紫黑成块,杯碗倾泄,多因中下之虚寒。(阳虚土湿而下寒。通常之病因如此也。)下寒则肺气之降于肝部者,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热则肝血之升于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此气血致病之原也。

气滞

    肺主藏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家之所播宣也。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方化,而已胎阴魄,故其性清肃而降敛。实则顺降,虚则逆升;降则冲虚,升则窒塞。(此句之“”,乃与“”相对之义,“充实”之意也,非前文多次出现的“邪气盛则实”之“”。)

    君相之火,下根癸水,肺气敛之也。肺气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则生上热。(这一句的因果关系,正所谓“自作自受”。但是,“肺气上逆”,往往是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临证宜详加诊察。)凡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皆缘肺气不降。(大致如此。痞硬和嗳气,另有胆胃不降的情形。)而肺气不降之原,则在于胃。胃土逆升,浊气填塞,故肺无下降之路。(这是“肺气不降”的常见原因而已,非全然如此。)

    肺胃不降,君相升炎,火不根水,必生下寒。(火炎与下寒之间,也有时间差。)气滞之证,其上宜凉,其下宜暖;凉则金收,暖则水藏。(选对走肺经而不寒中气之药,配伍走肾经而不增上热之药可也。)清肺热而降胃逆,固是定法,但不可以寒凉之剂,泻阳根而败胃气。盖胃逆之由,全因土湿;土湿则中气不运,是以阳明不降。但用清润之药,滋中湿而益下寒,则肺胃愈逆,上热弥增,无有愈期也。(俗医之弊如此。)

    【下气汤】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五味一钱 茯苓三钱 杏仁三钱,炮,去皮尖;贝母二钱,去心;芍药二钱 橘皮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滞在胸膈右肋者。

下气汤,半夏、五味降胃肺,针对病机的用药;茯苓针对病机,也可以是针对脉舌症状所见之湿气;杏仁、橘皮破滞理气,针对病机,亦针对咳嗽气喘之症状;贝母、芍药清泻肺胆之热与火,针对脉舌症状(贝母指川贝。川贝零售价格1斤5000元左右,有时甚至过6000,临床可用平贝代替)。贝母并有“消郁”“消痰”之功,而要在“轻清而不败胃气”(《长沙药解·贝母》);芍药并有收敛胆气之能,与半夏、五味合用,可共奏收敛胆肺胃之功。

气积

    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亦至理名言。肺之气收,如人之半百,自知老之将至,虽偶心有不甘,终究只能顺从自然规律,因此思想不收者较少;肝之气升,如人之年青,常思奋发进取,往往踌躇满志,一旦境况际遇不得顺遂,多觉满受打击而抑郁。)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在上焦则宜降,而既降于下,则又宜升。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气旺则气升;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而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以气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者,恃肝木之善达;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此段之“生气不足”“太阴之弱”,只是肝木不升的主要原因。其他诸如血虚、血瘀、血热等,亦可导致肝木不升。“生气不足”,实即血中温气不足。后文《血瘀》:“盖血中温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则根于坎中之阳。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

    气盛于肺胃,而虚于肝脾。故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泻。气积于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以降之;气积于脐腹左胁,宜补肝脾以升之。(这是针对前文“生气不足”的治法;血瘀、血热之证不宜此法。)此化积调气之法也。

    【达郁汤】

    桂枝三钱 鳖甲三钱,醋炙焦、研;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积在脐腹左胁者。

达郁汤,方意并非“补肝脾以升之”之法,而是针对前文“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而设。简单说,是温运中焦而行瘀达木之法。临床对于血瘀之证,此法加味有显效。至于需“补肝脾以升之”之证,宜用当归,或阿胶,或制首乌,或艾叶,或红花,或肉桂,或花生衣以补肝血;用苍术,或炙黄芪,或焦内金,或草豆蔻以补脾气;酌用大枣,或山药,或生地,或黄精以补脾精。其中当归、阿胶、生地、黄精助湿,宜慎用。

肺胃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积气,在脐腹左胁,皆中气虚败之病也。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盖其本益虚,其标益实;破之其本更虚,补之其标更实,是以俱不能效。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半补而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

血瘀

    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血以温升为性,缘肾水左旋,则生肝血;肝血方生,而已抱阳魂,故其性温和而升散。实则直升,虚则遏陷;升则流畅,陷则凝瘀。

    盖血中温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则根于坎中之阳。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前文《气积》言“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这里则言“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到底肝脾肾,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总的说,坎阳是根本,己土是龙头。这就是前文《脉法解》所讲的“木生于水而长于土”的意思,也是《难经》“肾间动气,生气之原”和《素问》“太阴行气于三阴”的意思。)久而失其华鲜,是以红变而紫,紫变而黑。木主五色,凡肌肤枯槁,目眦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而肝血不升之原,则在于脾。脾土滞陷,生气遏抑,故肝无上达之路。

    肝脾不升,原因阳衰阴旺,多生下寒。(这里的“多生下寒”,实际上可以作两方面理解。一个是指“肝脾不升”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下寒”;一个是指“肝脾不升”的后果,最终也将是“下寒”。)而温气抑郁,火胎沦陷,往往变而为热。然热在于肝,而脾肾两家,则全是湿寒,不可专用清润。至于温气颓败,下热不作者,十之六七,未可概论也。

    血瘀之证,其下宜温,而上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若木郁而为热,乃变温而为清;而脾肾之药,则纯宜温燥,无有二法。以脾陷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故,全因水寒。(大法如此。)肾寒脾湿,则中气不运,是以太阴不升。水土湿寒,中气堙郁;君相失根,半生上热。若误认阴虚,滋湿生寒,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破瘀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丹参三钱 桃仁三钱,炮、去皮尖;干姜三钱 首乌三钱,蒸

煎大半杯,温服。

破瘀汤,方意与先生前文“脾肾之药,则纯宜温燥”“肾寒脾湿,则中气不运,是以太阴不升”之示略有出入。方中茯苓利水燥土,针对脾之湿气;丹皮、丹参、桃仁行瘀破滞,首乌滋肝血,桂枝达肝木,合用以助肝木生长;干姜之用,《长沙药解·干姜》称其“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又“调肝畅脾,暖血温经”,不能暖下焦之水也。窃以为,易为川椒或是径加川椒,则水土并治,可以全面兼顾“肾寒脾湿”,治法更加周密。有下热(小便黄)者,加滑石,或车前草,或金钱草;有上热者,加芍药,或黄芩,或夏枯草;下寒严重者,加附子,或并加川椒、附子。

血脱

    肝藏血而性疏泄,血病则脱亡而不守。未脱之先,温气虚亏,凝瘀不流。瘀少则结积而不下,瘀多则注泄而莫藏。(血崩之证,是“瘀多”之证也。宜大剂行血破瘀之药配伍于敛涩滋肝、息风达木之方中。《玉楸药解》三七、蒲黄、续断、大蓟、茜草,以及五灵脂、乌鲗鱼骨等均能行瘀血而敛新血,与桂枝、川芎、生黄芪、仙鹤草等合用,有良效。滋肝、息风可用阿胶,或制首乌,或炒白芍。)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阳虚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

    盖木性善达,水土寒湿,生气不达,是以血瘀。木郁风动,疏泄不敛,是以血脱。而肺血之脱亡,较多于肝。肝血下脱,则遗泄于便溺;肺血上流,则吐衄于口鼻。以血在下焦则宜升,而既升于上,则又宜降。降者,肺之所司,缘肺金主收,收气盛则血降;收气不足,则血涌而上溢也。(老之将至,而收敛之态度不够坚决,是以家财资产或明伤或暗耗。)

    而肺血之上溢,总由阳明之虚。以血秉木气,但能升而不能降,升而不至于上溢者,恃肺金之善敛。肺金之收敛者,胃土之右转也。(阳明行气于三阳。)

    血盛于肝脾,而虚于肺胃。其脱于便溺,则由肝脾之寒;其脱于口鼻,或缘肺胃之热。(即便有“肺胃之热”,其“”亦未必就是根本病因。往往“肺胃之热”只是血“脱于口鼻”的直接病因而已。)而阳衰土湿,中气颓败,实为脱血之根。(中湿或并见下寒,往往是血脱的根本病因。如下文《衄血》:“火炎金伤,不皆实热,多有中下湿寒,胃逆而火泄者。”)若专用清凉滋润,助阴伐阳,以败中气,人随药殒,百不一生。此非血病之必死,皆粗工之罪也。

——衄血

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之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衄血者,阳络之伤,则营血逆流,而卫气不能敛也。(此段引文只是衄血原因的一种,放在此章节中,实际上只是为了说明“”之“”,是“阳络”,即经络之血。如后文《吐血》:“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

肺主卫气,其性收敛,血升而不溢者,赖卫气敛之。而卫气之敛,由于肺降,降则收令行也。而肺气之降,机在胃土。胃土上壅,肺无降路;收令失政,君相升泄;肺金被刑,营血不敛,故病鼻衄。(此句宜结合下文看。此言“君相升泄,肺金被刑,营血不敛,故病鼻衄”。实际上,鼻衄有不因上焦君相火升炎者,下文:“至于并无上热,而鼻衄时作,则全因土败而胃逆,未可清金而泻火也”。)

    而火炎金伤,不皆实热,(“实热”者,阳明腑实之承气汤证。)多有中下湿寒,胃逆而火泄者。至于并无上热,而鼻衄时作,则全因土败而胃逆,未可清金而泻火也。(“上热”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口苦、咽痛、目红,或是心烦,或是发热,或是汗多。)外感伤寒之衄,亦非关火盛。缘寒伤营血,营郁而卫闭;卫气壅遏,蓄而莫容,逆循鼻窍,以泄积郁。卫气升发,故冲营血,而为衄证。衄则卫郁泄而表病解,原非火旺金刑之故也。(外感伤寒见衄,病理并非“火旺金刑”。但是,外感伤寒,阳旺之人,是可以发展为“火旺”之证的,如营血热盛、阳明燥热等。)

    【仙露汤】

    麦冬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二钱 半夏三钱 柏叶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杏仁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仙露汤,若仅从“衄血”的症状来看,侧柏叶是针对症状的用药,即君药。《长沙药解》言其“清金益气,敛肺止血”。从示法来看,此证应尚有“上热”症状,麦冬、芍药用以清泻君相二火。贝母、杏仁消郁而破滞,既可针对症状,亦可针对病机;五味、半夏降敛肺胃,针对病机的用药。仙露汤所治,非外感衄血之证,且未针对“中下湿寒”乃至“土败”而示法。中湿宜加茯苓等,下寒宜加川椒等,土败宜加参、术等。

    衄血之证,火泄金刑,气伤血沸,宜清金敛肺,以回逆流。而必并降胃气。降胃必用半夏。(此理亦屡经笔者验证。)近世误以血证为阴虚,半夏性燥,不宜血家,非通人之论也。

    若上热非盛,而衄证时作,则全因中下湿寒,当加干姜、茯苓温燥之药。若大衄之后,气泄阳亡,厥逆寒冷,宜加参、芪、姜、附,以续微阳;清润之药,切不可用。

——吐血

    血敛于肺而降于胃,肺气能收,则鼻不衄;胃气善降,则口不吐。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脏腑之血,因自口吐。而肺气之敛,亦因胃气之降。吐衄之证,总以降胃为主。

    胃气不降,原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寒水之旺。水寒土湿,中气堙郁,血不流行,故凝瘀而紫黑。蓄积莫容,势必外脱。土郁而无下行之路,是以上自口出。凡呕吐瘀血,紫黑成块,皆土败阳虚,中下湿寒之证。瘀血去后,寒湿愈增,往往食减而不消,饮少而不化。一旦土崩而阳绝,则性命倾殒,故大吐瘀血之家,多至于死。

    其血色红鲜者,则缘肺热。然始因上热,而究变中寒。以血藏于肝,而肝木生火,心火之热,即血中之温气所化。血去而血中之温气亡泄,是以大失血后,寒慄而战摇也。而其上热之时,推其中下,亦是湿寒。盖君相之火,随戊土下降,而归坎水,则上清而下暖。(火从上泄,水中阳根,乏其滋益之源,而血愈吐阳亦愈亡也。)胃土不降,则君相升泄。非戊土之逆,而火何以升?非己土之湿,而胃何以逆?非癸水之寒,而土何以湿?胃逆火泄,升炎于上,而坎阳绝根,其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其脾土必湿,理自然也。

    若夫零星咯吐,见于痰唾之中者,其证稍缓。以血去非多,则气泄有限,虽亦中下寒湿,而一时不至困败。但一遭庸手,久服清润,败其中气,则亦归死亡耳。

    血证是虚劳大病,半死半生,十仅救五。(此处先生所言之“血证”,骤然大吐血之证也。此等证,若能酌用西医输血之法,并用四圣正法治之,可不仅“救五”。但是,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若是精神情志、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不加以修正,最终仍然无法产生较为长久的疗效。)而唐后医书,皆滋阴泻火,今古雷同,百不救一,实可哀也。

    【灵雨汤】

    甘草二钱 人参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柏叶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大吐瘀血者。

吐血之证,中下湿寒,凝瘀上涌,用人参、甘草,补中培土;茯苓、干姜,去湿温寒;柏叶清金敛血;丹皮疏木行瘀,自是不易之法,尤当重用半夏,以降胃逆。

灵雨汤,示法亦未兼顾下焦之寒。暖寒水宜川椒或附子;同时,宜参前文《衄血》之示,“若大衄之后,气泄阳亡,厥逆寒冷,宜加参、芪、姜、附,以续微阳”,酌加生黄芪和附子。方中柏叶“秉秋金之收气”(《长沙药解·柏叶》),兼具部分五味子敛肺之功;丹皮能“疏木”,兼具部分桂枝达木之功。若病势稍缓,即宜全面用药。此外,先生示“尤当重用半夏”者,非方中之“三钱”也。现代用药,姜半夏一剂可用至30克。此证之“降胃逆”尚可加代赭石。临床治吐血之证,常用炮姜代干姜。加大剂血余炭以助丹皮行瘀血,效果更好。

    血本下行,肺胃既逆,血无下行之路,陈菀腐败,势必上涌。旧血既去,新血又瘀,逆行上窍,遂成熟路。再投清润之药,助其寒湿,中气败亡,速之死矣。若温中燥土,令其阳回湿去,复以半夏降逆,使胃气下行;瘀血既吐,鲜血自不再来。若下寒甚者,蜀椒、附子,亦当大用。

    其零星咯吐,红鲜不凝,虽有上热,亦非实火,稍加麦冬、贝母,略清肺热。总以泻湿培土为主,不可过用苦寒也。

    【白茅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茅根三钱 芍药三钱 五味子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零星吐鲜血者。

白茅汤,大法乃清金泻火、培中燥土而降敛肺胃。其中,白茅根是良药(亦是君药)。《玉楸药解》言其“清金止血,利水通淋。”而“味甘,微寒”,亦可谓是“轻清而不败胃气”(《长沙药解·贝母》)之药。

    血之零吐红鲜者,虽缘土湿胃逆,而肺家不无上热,泻湿降逆之中,自宜加清肺之药。若相火极旺,则加黄芩而倍芍药。仲景三黄泻心汤,是治相火之极旺者。但此等颇少,未宜轻用。(此二句宜作为长鸣之警钟。)若上热不敌下寒之剧,当大温水土;清润诸法,切不可用也。

——便血

    血生于脾,藏于肝。肝脾阳旺,血温而升,故不下泄;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之令,则后脱于大便。

    阳气收敛,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庚金之收令不行也。(之所以拿“庚金”问责,是因为“庚金”和“辛金”虽然同为收气,但“庚金”以燥金主令,是领导者、指挥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庚金”之燥盛,则脾不湿而火可藏;火可藏则癸水暖而肾不寒也。然此句仍宜与下文《溺血》:“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互参,意即“庚金之收令不行”,实乃针对“便血证”而言。)后世以为肠风而用清润,脾阳愈败而愈陷,无有止期也。(此理亦经笔者所亲证。)

    其肝脾阳败,紫黑瘀腐,当补火燥土以回残阳,暖血温肝而升郁陷。若痔漏、脱肛之治,亦依此法通之。(亦经亲证。)

    【桂枝黄土汤】

    甘草二钱 白术三钱 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 地黄三钱 黄芩二钱 桂枝二钱 灶中黄土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汤,术、甘、附子,培土温寒,胶、地、黄芩,清风泻火,相火。黄土燥湿扶脾,法莫善矣。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

桂枝黄土汤,需要多说说。第一,先生称“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增加达木之法,治法更加精密,确是对张仲景先生黄土汤的进一步完善。第二,先生用黄土汤加桂枝,并称黄土汤治此证“法莫善矣”,充分表示了对张仲景先生的尊重。实际上,黄土汤中的“灶中黄土”(伏龙肝)确是良药,但地黄于此证却有助湿之弊;而清泻相火,宜首选芍药而非黄芩(参《长沙药解》),后世更有夏枯草、蛇舌草乃至蒲公英等草本植物可选,未必需用“甚能寒中”之黄芩也。第三,阿胶滋肝息风,可用,但一味白术不能燥其脾土,宜加茯苓乃至泽泻。第四,“痔漏、脱肛之治”,大法可以“依此法通之”,但是,升达手阳明大肠之气,尚宜稍加升麻(后文《杂病解中·蛔虫根原》:“……当于燥土疏木之中……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之坠陷也”)。

——溺血

    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壬水之藏令不行”,乃针对“溺血证”之“脾湿而肾寒”而言。)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是以流漓而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是以梗涩而不利。缘木愈郁则愈欲泄,愈欲泄则愈郁;郁生下热,小便赤数。虽火盛之极,而实以脾肾之阳虚。(此处之“火盛”,乃手少阳三焦外泄之相火。相火外泄,是以肾中阳虚而脾阳亦虚。)

    泻湿燥土,升木达郁,自是主法。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然热在乙木,不在脾土。(偶有脾土湿热者,其原亦在乙木,即下文《杂病解上·鼓胀根原》:“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之谓也。)在肝则宜清凉,至于脾家,但宜温燥。虽肝热极盛,不可泻其脾土也。

    【宁波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阿胶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三钱 发灰三钱,猪脂煎、研

    煎大半杯,温服。

    溺血与便血同理,而木郁较甚,故梗涩痛楚。苓、泽、甘草,培土泻湿;桂枝、芍药,达木清风;阿胶、发灰,滋肝行瘀;栀子利水泻热,膀胱之热。

若瘀血紫黑,累块坚阻,加丹皮、桃仁之类行之,此定法也。

宁波汤,发灰(血余炭)亦要药,因其“长于利水而善行血瘀,能止上下九窍之血”(《长沙药解·乱发》)。可用木通以助发灰行瘀利水。而栀子之用,窃以为不若用滑石,或车前子,或金钱草。《伤寒悬解·太阳九十一》:“栀子苦寒之性,泻脾胃而滑大肠。”值得一提的是,临床见到的溺血证,如果小便的前半截无异常,后半截见血,并伴有刺痛感,那么可能是输尿管结石阻塞并划伤输尿管所致,结合是否有结石病史即可作判断。该证治法虽可参宁波汤,但宜重用行瘀之药,酌用通窍之品,如滑石、冬葵子、石菖蒲等。其中,滑石治该证有良效。


卷五 杂病解(上)

病不过内外感伤,而杂病之传变,百出不穷。感伤者,百病之纲;百病者,感伤之目。譬如水火,源本则合,支派攸分,虽殊途而同归,实一致而百虑。

    先圣既往,此道绝传,博考方书,乖讹万状。纵身若松柏,未必后凋,况资如蒲柳,动辄零谢。申之以杂病之侵凌,益之以群工之毒药,真轻尘之栖弱草,朝露之落薤上矣。

    痛昔亲从凋亡,手足伤毁,荒草颓坟,烟笼雾锁。感念存殁,情何可言,作杂病解。

鼓胀根原

    鼓胀者,中气之败也。肺主气,肾主水,人身中半以上为阳,是谓气分;中半以下为阴,是谓水分。气盛于上,水盛于下,阴阳之定位也。而气降则生水,水升则化气,阴阳互根,气水循环。究其转运之枢,全在中气。中气一败,则气不化水而抑郁于下,是谓气鼓;水不化气而泛滥于上,是为水胀。(此句意为:气中之阴魄,本来应从右路化为水而下降,中气败则不从右路化水而从左路陷堕于下,是为气鼓;水中之阳根,本来应从左路化为气而上达,中气败则不从左路化气而从右路泛滥于上,是为水胀。如下文:“气不化水,则左陷于下而为气鼓;水不化气,则右逆于上而为水胀。”)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气盛,故如雾露之空濛。下焦水盛,故如川渎之注泻。而气水变化之原,出于中焦。中焦者,气水之交,气方升而水方降;水欲成气,气欲成水,气水未分,故其形如沤。

    气之化水,由于肺胃;水之化气,由于肝脾。肺胃右降则阴生,故清凉而化水;气不化水者,肺胃之不降也。肝脾左升则阳生,故温暖而化气;水不化气者,肝脾之不升也。气不化水,则左陷于下而为气鼓;水不化气,则右逆于上而为水胀。而其根,总因土湿而阳败;湿土不运,则金木郁而升降窒故也。

气鼓

    气从上降,而推原其本,实自下升。坎中之阳,气之根也。气升于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分也。肝脾不升,阴分之气堙郁而下陷,故脐以下肿。

    木性善达,其发达而不郁者,水温土燥而阳升也。(水温土燥而脾阳升达也。)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达,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郁迫而不升运,是以凝滞而为胀满。

    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湿热,传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势固然也。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故水道不利。加之以热,故淋涩而黄赤。

    脾土既陷,胃土必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其下热者,肝木之不升也;其上热者,胆火之不降也。病本则属湿寒,而病标则为湿热。宜泻湿而行郁,补脾阳而达木气,清利膀胱之郁热也。(此处先生之表达逻辑宜商榷。窃以为,“清利膀胱之郁热”宜为先务。)

    【桂枝姜砂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炙;砂仁一钱,炒、研;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

膀胱湿热,小便红涩者,加栀子清之。

桂枝姜砂汤,与溺血之宁波汤等类似,总为左路升达之法。临证时,一个是须酌情加栀子(笔者习用滑石或车前子或金钱草)等,清泻膀胱之湿热;一个是须酌情加黄芩或夏枯草等,清泻上炎之胆火。值得一提的是,桂枝姜砂汤实际上就是桂枝茯苓胶囊(或桂枝茯苓丸)+理中丸的治法(下焦湿热加金钱草颗粒清之)。此法已经笔者再三验证。

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粘,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去其菀陈,然后调之。

    【瓜蒂散】

    瓜蒂二十个,研;赤小豆三钱,研;香豉三钱,研

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去渣,调二末,温服。取吐下为度。

病重人虚者,不可服此,当用葶苈散。(葶苈散,见后文《杂病解下·中风根原》:“葶苈三钱、白芥子三钱、甘遂一钱。    研细,每服五分。”)

续随子仁,最下痰饮,用白者十数粒,研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续随子亦名千金子。《玉楸药解》:“千金子下停痰积水,一扫而空,功力迅速,远胜他药,亦不甚伤中气。”)

瓜蒂散、葶苈散和续随子仁,均为涤痰之要药。痰主要在肺,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证治汇补·痰证》)者也。肺中痰涎不去,则左路阳气不能上达,因此,气鼓之人伴见痰多者,宜先用前药去痰。

水胀

    水从下升,而推原其本,实自上降。离中之阴,水之根也。水降于肺胃,肺胃右转,清凉而化浊阴,是水降于气分也。肺胃不降,阳分之水淫泆而上逆,故脐以上肿。金性喜敛,其收敛而不郁者,阳明胃土之降也。土湿胃逆,肺无降路,阳分之水,不得下行;阴分之水,反得上泛。水入于肺,宗气隔碍,则为喘满;水入于经,卫气壅阻,则为肿胀。

    水生于肺而统于肾,藏于膀胱而泄于肝。肾与膀胱之腑,相为表里。

    饮入于胃,脾阳蒸动,化为雾气,而上归于肺。肺金清肃,雾气洒扬,充灌于经络,熏泽于皮肤,氤氲郁霭,化为雨露。及乎中焦以下,则注集滂沛,势如江汉矣。

    膀胱者,水之壑也。肺气化水,传于膀胱;肝气疏泄,水窍清通,是以肿胀不作。膀胱之窍,清则开而热则闭。《灵枢》: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其虚而遗溺者,相火之下虚也;其实而闭癃者,非相火之下实也。以肾主蛰藏,肾气能藏,则相火秘固而膀胱清;肾气不藏,则相火泄露而膀胱热。相火蛰藏,膀胱清利,是谓之实。(此处之“”,谓相火充实于肾脏。但此字,应是先生随意之用。通常膀胱之“”,乃“实则闭癃”,为病态;实际上乃是“热则闭癃”。《素灵微蕴·气鼓解》:“所谓实者,三焦之火陷于膀胱也。”)膀胱之热者,相火泄(自)于肾脏而陷于膀胱也。

    相火藏于肾水,原不泄露。其泄而不藏者,过在乙木。木性疏泄,疏泄之令畅,则但能泄水而不至泄火。水寒土湿,生气郁遏,疏泄之令不行而愈欲疏泄,故相火不得秘藏;泄而不通,故水道不能清利。

    相火之陷,其原在肝;肝气之陷,其原在脾。肝脾郁陷,合相火而生下热,(手少阳三焦之相火,即所谓“入络膀胱,约下焦”之相火。)传于己土。己土以其湿热传于膀胱,是以淋涩而赤黄也。

    膀胱闭癃,水不归壑,故逆行于胸腹,浸淫于经络,而肿胀作焉。水热穴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其本之在肾者,宜泻之于膀胱;其标之在肺者,宜泻之于汗孔。汗溺之行,总以燥土疏木为主。水病之作,虽在肺肾两脏,而土湿木郁,乃其根本也。

    【苓桂浮萍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浮萍三钱 桂枝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

中气虚,加人参;寒加干姜;肺热,加麦冬、贝母。

苓桂浮萍汤,与前文“汗溺之行,总以燥土疏木为主”之法稍有不同。此方治“其标之在肺者”,即“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浮萍开汗孔;苓、泽去水湿;杏仁破肺气之滞;半夏降阳明之逆;桂枝达乙木,助阳气之流通。大法乃开表利水而降右阳。用苓桂浮萍汤法,通常宜加人参、干姜。更加生姜以降浊、砂仁以醒脾,亦善。方后“热服”“取汗”之示亦重要。

    【苓桂阿胶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小便不清,加西瓜浆;热加栀子;中虚加人参;寒加干姜。

苓桂阿胶汤,治湿邪伤阴之证,实即五苓散+猪苓汤之法。此方治“其本之在肾者”,即“下为胕肿大腹”者。大法乃利水滋阴而升左阳。用苓桂阿胶汤,通常亦宜加人参。更加白术培土气、生芪升阳气、藿香化浊气,亦善。

    乙木遏陷,疏泄不行,阳败土湿,不能制伏水邪,故病肿胀。泻湿燥土、疏木行水,是定法也。后世八味加减之方,地黄助脾之湿,附子益肝之热,肝脾未至极败,服之可效;肝脾病深则不效而反益其害。最误人也。

    气位于上,水位于下。气之在上,虽壅满郁遏,而不至于胀,惟下陷而不升,则病气鼓;水之在下,虽停瘀凝结,而弗至于肿,惟上逆而不降,则病水胀。肿在身半以上者,水胀也;胀在身半以下者,气鼓也。其一身俱至肿胀者,气病于下而水病于上也。气水交病,则气中亦有积水,水中不无滞气。

    总之,气不离水,水不离气;气滞则水凝,水积则气聚。气病于下者,其水道必不利;水病于上者,其气道必不通。仲景《金匮·水气》之法,腰以上肿,当发其汗,汗发则气通而水亦泄;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便利则水行而气亦达矣。

噎膈根原

    噎膈者,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脾阳左升,则下窍能开;胃阴右降,则上窍不闭。下窍开,故旧谷善出;上窍开,故新谷善纳。新旧递嬗,出纳无阻,气化循环,所以无病。

    其上下之开,全在中气。中气虚败,湿土湮塞,则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

    缘气之为性,实则清空,虚则滞塞。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胃降则浊气下传,上窍清空而无碍,是以善纳;脾升则清气上行,下窍洞达而莫壅,是以善出。胃逆则肺金不降,浊气郁塞而不纳;脾陷则肝木不升,清气涩结而不出。以阳衰土湿,中气不运,故脾陷而杜其下窍,胃逆而窒其上窍。升降之枢轴俱废,出纳之机缄皆息也。

    其糟粕之不出,全由脾陷而肝郁;而谷食之不纳,则不止胃逆而肺壅,兼有甲木之邪焉。(此“兼有”之邪,最是影响肺胃之敛降。因甲木之性,病而显现之本气则刑克胃土,逆行上炎之相火则刑克肺金也。因此,先生后文又称:“胸膈之痞,缘肺胃上逆,浊气不降,而其中全是少阳甲木之邪。”)甲木逆行,克贼戊土;土木抟结,肺无下行之路;雾气堙瘀,化生痰涎;胸膈滞塞,故食噎不下。肺津化痰,不能下润,水谷二窍,枯槁失滋,而乙木之疏泄莫遂,故便溺艰涩。总缘中气不治,所以升降反作,出纳无灵也。

    【苓桂半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生姜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苓桂半夏汤,大法乃温燥中焦、降敛右阳而达乙木。其中芍药用于收敛甲木逆气;生姜、半夏用于降泻肺胃浊气。

    噎病胸膈滞塞,雾气淫蒸而化痰饮。上脘不开,加以痰涎胶粘,故食阻不下,法宜重用半夏,以降胃气。痰盛者,加茯苓、橘皮,行其瘀浊;(二陈汤法。)生姜取汁,多用益善。(小半夏汤法。)痰饮极旺,用瓜蒂散,吐其宿痰,下其停饮。胸膈洗荡,腐败清空,则饮食渐下矣。(此段言噎膈证并见“痰涎胶粘”症状之治法。前文《鼓胀根原·气鼓》尚有葶苈散和续随子仁法,均可酌用。)

    胸膈之痞,缘肺胃上逆,浊气不降,而其中全是少阳甲木之邪。(窃以为,“全是”宜易为“多有”。)盖胃逆则肺胆俱无降路;胆木盘结,不得下行;经气郁迫,是以胸胁痛楚。当以甘草缓其迫急,芍药泻其木邪,柴胡、鳖甲散其结郁。若兼风木枯燥,则加阿胶、当归,滋木清风,其痛自差。(此段言噎膈证并见“胸胁痛楚”“风木枯燥”症状之治法。)

    其大便燥结,粪粒坚硬,缘土湿胃逆,肺郁痰盛,不能化生津液,以滋大肠。大肠以阳明燥金之腑,枯槁失滋,自应艰涩。而阴凝气闭,下窍不开,重以饮食非多,消化不速,谷滓有限,未能充满胃肠,顺行而下。盖(疑应为“益”字。)以肝木郁陷,关窍堵塞,疏泄之令不行,是以便难。此宜以干姜、砂仁,温中破滞,益脾阳而开肠窍;以桂枝达木郁而行疏泄。干涩难下者,重用肉苁蓉,以滑肠窍;白蜜亦佳。木枯血燥,不能疏泄,加阿胶、当归,滋其风木。(此段言噎膈证并见“大便燥结”症状之治法。用归、胶之时,宜重用茯苓、苍术等以燥脾土;否则,归、胶助湿,适得其反。病势不重者,用制首乌代归、胶,更善。)

    其小便红涩,缘肺郁痰盛,不能生水以渗膀胱,而土湿木郁,疏泄不行,故水道不利。此宜苓、泽、桂枝,泻湿疏木,以通前窍。甚者,用猪苓汤加桂枝,猪、茯、滑、泽,泻湿燥土;桂枝、阿胶,疏木清风,水道自利。(木枯风动,阿胶滋肝息风。《长沙药解·阿胶》:“养阴荣木,补血滋肝……最清厥阴之风燥……”)噎家痰多溲少,全是土湿。湿土莫运,肝不升达,是以溺癃;肺不降敛,是以痰盛。泻湿以苓、泽为主,佐以利肺疏肝之品,则痰消而溲长矣。(此段言噎膈证并见“小便红涩”症状之治法。)

    下窍闭塞,浊无泄路,痞郁胸膈,食自难下。下窍续开,胸膈浊气,渐有去路,上脘自开。再以疏利之品,去其胸中腐败,食无不下之理。而上下之开,总以温中燥土为主。土气温燥,胃不上逆,则肺降而噎开;脾不下陷,则肝升而便利矣。

    庸工以为阴虚燥旺,用地黄、牛乳滋润之药。更可诛者,至用大黄。噎病之人,百不一生,尚可寿及一年者,若服汤药,则数月死矣。(“阴虚”未无,但非“地黄、牛乳”可治,阿胶可也;“燥旺”多有,总是木枯风动之故,亦宜阿胶。病势未重者,用芍药+制首乌代阿胶,可无助湿之弊。至于此证用大黄,一用伤身,二用增病,多用则速其死矣。)

    医法失传,千古不得解人。能悟此理,则病去年增,不得死矣。

反胃根原

    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饮食容纳,赖于胃阴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阳之升。中气健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关门洞启,精华之上奉者,清空无滞,是以痰涎不生;渣滓之下达者,传送无阻,是以便溺不涩。

    湿盛阳亏,中气虚败,戊土偏衰,则能消而不能受;己土偏弱,则能受而不能消。以阳含阴则性降,降则化阴而司受盛,故胃以阳土而主纳;阴含阳则气升,升则化阳而司消腐,故脾以阴土而主磨。阳性开,阴性闭,戊土善纳,则胃阳上盛而窍开;己土不磨,则脾阴下旺而窍闭。水谷善纳,上窍常开,所以能食;饮食不磨,下窍常闭,所以善吐。盖土性回运,气化无停,新故乘除,顷刻莫间。饮食不磨,势难久驻,下行无路,则逆而上涌,自然之理也。

    其便结者,糟粕之传送无多也。隧窍闭涩,而渣滓有限,不能遽行,蓄积既久,而后破溢而下。下而又闭,闭而又下,零星断续,不相联属。及其迟日延时,传诸魄门,则粪粒坚硬,形如弹丸。缘大肠以燥金之腑,而肺津化痰,不能下润,故燥涩而艰难也。

    仲景《金匮》于反胃呕吐,垂大半夏之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之圣方也。若与茯苓四逆合用,其效更神矣。

    【姜苓半夏汤】

    人参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白蜜半杯

河水扬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姜苓半夏汤,即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合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干姜、附子、甘草)减味。这个方子也是先生为了表示对张仲景先生的尊重而设。实际上,针对反胃之证,即便用了姜、苓温燥中焦,乃至并用附子温暖下焦,大法仍未尽善。反胃之证,通下窍宜加厚朴、枳实,俾气从下行;必要时,加肉苁蓉滑肠以助白蜜之功。此外,下窍之开,离不开肝脾之升,即前文《噎膈根原》:“其糟粕之不出,全由脾陷而肝郁”之意也。因此,尚宜加桂枝、炙黄芪。至少需用桂枝以助肝脾升达。

    反胃与噎膈同理,但上脘不闭耳。全以温中燥湿,降逆开结为主。土燥阳回,饮食消化,自然不吐。谷精下润,渣滓盛满,传送无阻,大便自易。

    湿气渗泄,必由便溺。若肝气不能疏泄,加桂枝、阿胶,疏木清风。利水滑肠之法,依噎膈诸方,无有异也。(先生此处几句,实际上是对姜苓半夏汤所示治法的补充。)

消渴根原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相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蛰藏。(此非仅指三焦相火泄于膀胱,并指足少阳相火之不得敛藏。)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从相火化气。手少阳陷于膀胱,故下病淋癃;足少阳逆于胸膈,故上病消渴。缘风火合邪,津血耗伤,是以燥渴也。(“燥渴”,实际上即是“消渴”,总是含有“干燥”之义。但是,这个“消渴”,原因并不仅仅是“足少阳逆于胸膈”。足少阳上逆,一个是甲木侵凌,一个是相火上炎。而相火上炎并非“干燥”的全部起因。“干燥”乃是“风火合邪”,而其中,更多的是足厥阴乙木化风所致。这就是本章首句,“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之意也。《素灵微蕴·消渴解》:“甲木之逆,三焦之陷,则皆乙木泄之也,是以独责之厥阴。”)

    淋因肝脾之陷,消因胆胃之逆。脾陷而乙木不升,是以病淋;胃逆而甲木不降,是以病消。脾陷胃逆,二气不交,则消病于上,而淋病于下。但是脾陷,则淋而不消;但是胃逆,则消而不淋。(此句,实际上是说明左路之陷与右路之逆,未必是同步发生的病症。并且,二者的时间差,有时甚至相隔相当长。)淋而不消者,水藏而木不能泄也;消而不淋者,木泄而水不能藏也。木不能泄,则肝气抑郁而生热,膀胱热涩,故溲便不通;水不能藏,则肾阳泄露而生寒,肾脏寒滑,故水泉不止。(后句是连着“消而不淋者,木泄而水不能藏”而讲的。但是,前后两句的语境有差异。“消而不淋”之“水不能藏”,要在“木泄”,表现为“饮一斗,小便一斗”(《金匮要略》),所谓“饮一溲一”(下文)者也。之所以“饮一斗”,是因为“渴”;之所以“渴”,是因为乙木不升而化风,风动致燥,燥渴。简单说,前句包含了“”和“”两方面。后句主要指壬水不藏,手少阳三焦相火外泄。相火外泄即“肾阳泄露”,是以“肾脏寒滑”而“水泉不止”,所谓“虚则遗溺”(《灵枢·本输》)者也。)

    肝木生于肾水而胎心火,火之热者,木之温气所化;木之温者,水之阳根所发。水主蛰藏,木主疏泄,木虚则遏抑子气于母家,故疏泄不行,而病淋涩;木旺则盗泄母气于子家,故蛰藏失政,而善溲溺。

    《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此上下俱寒,上寒则少饮,下寒则多溲。饮一溲二,是精溺之各半也,是以必死。《金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此下寒上热,下寒则善溲;上热则善饮。饮一溲一,是溺多而精少也,则犹可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是消淋之兼病者也。

    【肾气丸】

    地黄二两八钱 山萸一两四钱 山药一两四钱 丹皮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桂枝三钱五分 附子三钱五分

    炼蜜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加。

    《金匮》:消渴,饮一斗,小便一斗,上伤燥热,下病湿寒,燥热在肝肺之经,湿寒在脾肾之脏。肾气丸,茯苓、泽泻,泻湿燥土,地黄、丹、桂,清风疏木,附子温肾水之寒,薯蓣、山萸,敛肾精之泄,消渴之神方也。

肝主疏泄,木愈郁而愈欲泄,泄而不通,则小便不利;泄而失藏,则水泉不止。肾气丸能缩小便之太过,亦利小便之不通。《金匮》:小便一斗者主之,小便不利者亦主之,以其泻湿而燥土,清风而疏木也。

肾气丸,亦先生为了表示对张仲景先生的尊重而已。实际上,前文《鼓胀根原·水胀》示,水胀之病,“后世八味加减之方,地黄助脾之湿,附子益肝之热,肝脾未至极败,服之可效;肝脾病深则不效而反益其害。”《素灵微蕴·消渴解》:“肝主筋……总由风木盘塞而莫能泄也。如此则宜减地黄而增丹皮,去附子而加芍药。……去附子之助热,减地黄之滋湿。药随病变,无容胶执也。”“《金匮》以八味治小便不利,是无下热者。”总之,八味肾气丸之用,一个是应注意地黄滋湿,中焦湿重者不宜;一个是应注意附子助热,小便黄赤者不宜。

    【猪苓汤】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研;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

    治上消下淋者。

    上渴而下淋者,土湿木郁而生风燥。猪、茯、滑、泽,泻湿燥土,阿胶滋木清风,解渴通淋之良法也。

若木郁不能疏泄,宜加桂枝,以达木气。(猪苓汤证,往往并见木气不达,因此,用猪苓汤之时,往往宜加桂枝。)若消淋兼作而发热脉浮者,是土湿木郁而感风邪,当以五苓发其汗也。(这里称用五苓散而非猪苓汤+桂枝,主要是猪苓汤中的阿胶非必用,而五苓散中白术可助阳气之外发。窃以为,五苓散发汗,可加浮萍,并视其是否有唇红之营热症状,酌加芍药。)

    【桂附苓乌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龙骨三钱,煅、研;牡蛎三钱,煅、研;首乌三钱,蒸

    煎大半杯,温服。

    治饮一溲二者。

    《素问》饮一溲二,水寒土湿,木气疏泄,宜苓、泽,泻湿燥土;姜、附,暖水温中;桂枝、首乌,达木荣肝;龙骨、牡蛎,敛精摄溺。病之初起,可以救药,久则不治。

颠狂根原

    颠狂者,即惊悸之重病也。肝为木,其气风,其志怒,其声呼。心为火,其气热,其志喜,其声言。肺为金,其气燥,其志悲,其声哭。肾为水,其气寒,其志恐,其声呻。脾为土,其气湿,其志忧,其声歌。气之方升而未升则怒,已升则为喜;气之方降而未降则悲,已降则为恐。盖陷于重渊之下,志意幽沦,是以恐作。方其半陷,则凄凉而为悲;悲者,恐之先机也。升于九天之上,神气畅达,是以喜生。方其半升,则拂郁而为怒;怒者,喜之未遂也。

    凡人一脏之气偏盛,则一脏之志偏见,而一脏之声偏发。颠病者,安静而多悲恐,肺肾之气旺也;狂病者,躁动而多喜怒,肝心之气旺也。肺肾为阴,肝心为阳,二十难曰:重阴者颠,重阳者狂,正此义也。而金水之阴旺,则因于阳明之湿寒;木火之阳盛,则因于太阴之湿热。缘胃土右降,金水所从而下行;湿则不降,金水右滞而生寒;金旺则其志悲,水旺则其志恐也。脾土左升,木火所从而上行;湿则不升,木火左郁而生热;木旺则其志怒,火旺则其志喜也。湿寒动则寝食皆废,悲恐俱作,面目黄瘦,腿膝清凉,身静而神迷,便坚而溺涩。此皆金水之旺也。湿热动则眠食皆善,喜怒兼生,面目红肥,臂肘温暖,身动而神慧,便调而水利。此皆木火之旺也。

    颠缘于阴旺,狂缘于阳旺。阴阳相判,本不同气,而颠者历时而小狂,狂者积日而微颠。阳胜则狂生,阴复则颠作,胜复相乘而颠狂迭见,此其阴阳之俱偏者也。

    【苓甘姜附龙骨汤】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茯苓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龙骨三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有痰者,加蜀漆。

治颠病悲恐失正者。

苓甘姜附龙骨汤,蜀漆可说是必加之药,下文:“颠狂之家,必有停痰”者也。该证乃神惊之重证而病机相似,因此,治法同金鼎汤,用龙牡“藏精聚神,以蛰阳根”;龙骨加量,以示重用。其中麦冬或是为滋心阴而设;或是为金水不降,下焦阴虚而设;或是为君相升炎,上焦热痰而设。窃以为,总不若用元肉或玄参。至于用苓甘姜附龙骨汤法,尚可参金鼎汤,少加桂枝;或加白术以燥湿培土、生姜降浊通经。

    【丹皮柴胡犀角汤】

    丹皮三钱 柴胡三钱 犀角一钱,研汁;生地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炙

    煎大半杯,温服。

    有痰者,加蜀漆。

治狂病喜怒乖常者。

丹皮柴胡犀角汤,治法以清泻心胆郁火为主,用药要在柴胡、犀角。丹皮能升达乙木,合芍药凉息乙木之风,亦要药,是以方名之首,冠以“丹皮”。这个方向与前文强调的狂病病机“肝心之气旺”“木火左郁而生热”略有不同(这里涉及了胆之相火)。若乙木下郁而有热,窃以为,清泻膀胱之热,尚可滑石、车前子、金钱草等。至于增强凉血并达木之功,尚可连翘,或木通,或瞿麦,或广郁金。此方,先生似有保留犀角地黄汤方意(犀角、地黄、丹皮、芍药。《千金要方》)的意思。实际上,地黄于此证,滋肝凉血不若生首乌。《玉楸药解·犀角》:“凡劳伤吐衄之证,虽有上热,而其中下两焦,则是寒湿。当与温中燥土之药并用。庸工犀角地黄一方,犀角可也,地黄泻火散土,滋湿伐阳,则大不可矣。”宜互参。

    劳伤中气,土湿木郁,则生惊悸。湿旺痰生,迷其神智,喜怒悲恐,缘情而发,动而失节,乃病颠狂。颠狂之家,必有停痰。(虽然“颠狂之家,必有停痰”,但苓甘姜附龙骨汤基础用药并无去痰之品,这个可认为是示法上的疏漏。但是,这个问题同时也可证明,先生所示之“某汤”,实际上是“示法”而已,并不是可以照搬照抄去治病的“药方”。)痰者,颠狂之标;湿者,颠狂之本。颠起于惊,狂生于悸。拔本塞原之法,不在痰。若宿痰胶固,以瓜蒂散上下涌泄,令脏腑上下清空,(亦可参前文《鼓胀根原·气鼓》的葶苈散和续随子仁法。)然后燥土泻湿,以拔其本。

痰饮根原

    痰饮者,肺肾之病也,而根原于土湿。(肺病乃不降,肾病乃不升。并非升降同一方向。)肺肾为痰饮之标,脾胃乃痰饮之本。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肾水温升则化气。阳衰土湿,则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大凡阳虚土败,金水堙菀,无不有宿痰留饮之疾。

    清道堵塞,肺气不布,由是壅嗽发喘,息短胸盛,眠食非旧,喜怒乖常。盖痰饮伏留,腐败壅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痰饮在肺,类似于短途高速公路上,中后部堵塞车辆通行的严重车祸,如果不予清理,则收费站入口处源源不断而来的其他车辆(类似于肝脾升达的阳气),必将无法畅行,从而导致道路两头的人员、货物,处于隔断、分离状态。这就是“腐败壅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的意思。)诸病皆起,变化无恒,随其本气所亏而发,而总由脾阳之败。(痰饮之证,直接病因是“肺肾之病”,根本病因是“脾阳之败”。)缘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手太阴肺从湿土化气,湿旺脾亏,水谷消迟,脾肺之气,郁而不宣,淫生痰涎。岁月增加,久而一身精气,尽化败浊;微阳绝根,则人死矣。

    高年之人,平素阳虚,一旦昏愦痰鸣,垂头闭目,二三日即死。此阳气败脱,痰证之无医者也。其余百病,未至于此。

    悉宜燥土泻湿,绝其淫泆生化之源,去其瘀塞停滞之物,使之精气播宣,津液流畅,乃可扶衰起危,长生不死耳。

    【姜苓半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姜苓半夏汤,即二陈汤法(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去乌梅,加泽泻。先生谓之“小半夏加茯苓、橘皮”(下文),同理。酌情另加干姜、附子、桂枝以温中、暖水、达木,亦善。

    百病之生,悉由土湿,是以多有痰证。而鼓胀、噎膈、虚劳、吐衄、嗽喘、惊悸之家更甚。原因土湿阳虚,气滞津凝。法宜燥土泻湿,利气行郁,小半夏加茯苓、橘皮,是定法也。

在上之痰,半成湿热;在下之饮,纯属湿寒。上下殊方,温清异制,大要以温燥水土为主。上热者,加知母、石膏;下寒者,佐干姜、附子。(下寒用姜、附是常法、定法;上热加知、膏,则是先生尊重《金匮要略》的表现。实际上,去上热之痰尚有更善之药。见章后注文。)痰之陈宿缠绵,胶固难行者,加枳实开之。饮之停瘀脏腑者,上在胸膈,用十枣汤泻其气分;下在脐腹,用猪苓汤泻于水道;流溢经络者,用五苓散泻之汗孔。上脘之痰,可从吐出;中脘之痰,可从便下。若经络之饮,非使之化气成津,泻于汗尿,别无去路也。

一切痰饮,用瓜蒂散吐下之,功效最捷。续随子仁,驱逐痰饮,亦良物也。

治痰之法,世俗多用二陈汤法(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和三子养亲汤法(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四圣心源》则非常重视瓜蒂散法和葶苈散、续随子仁法。临证治热痰,用桑白皮+栝楼实+枳实,酌用竹沥、射干、甘遂,亦善;治寒痰,用桔梗+紫苏子+姜厚朴,酌用芥子、远志、菖蒲,亦可。但是,苓、泽去湿而姜、夏降浊(即本章姜苓半夏汤之大法),必不可少。

咳嗽根原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者,风寒外闭,里气愈郁故也。

    而胃之所以不降,全缘阳明之阳虚。太阴以己土而生湿,阳明从庚金而化燥。燥敌其湿,则胃降而脾升;湿夺其燥,则脾陷而胃逆。以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性运而阴性滞,理自然也。

    《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是咳嗽之证,因于胃逆而肺寒,故仲景治咳,必用干姜、细辛。(干姜“温中散寒,运其轮毂”;细辛“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

    其燥热为嗽者,金燥而火炎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燥气旺则手太阴化气于庚金而不化气于湿土,一当胃逆胆升,刑以相火,则壅嗽生焉。然上虽燥热,而下则依旧湿寒也。盖肺胃顺降,则相火蛰藏而下温;肺胃逆升,则相火浮动而上热。上热则下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

    缘足太阴之湿盛,则辛金从令而化湿,是生湿嗽;手阳明之燥盛,则戊土从令而化燥,是生燥咳。燥则上热,湿则下寒。究之,湿为本而燥为标,寒为原而热为委。悟先圣咳嗽之义,自得之矣。(五运六气中,燥气过旺或是二火过旺所致的咳嗽,未必是“湿为本而燥为标,寒为原而热为委”的情形。而二火在上,导致出现前文“上热则下寒”的情形,则尚有一个时间差,未必即时可见。)

    【姜苓五味细辛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半夏三钱 细辛三钱 五味一钱,研

    煎大半杯,温服。

    咳证缘土湿胃逆,肺金不降。气滞痰生,窍隧阻碍,呼吸不得顺布。稍感风寒,闭其皮毛,肺气愈郁,咳嗽必作。其肺家或有上热,而非脾肾湿寒,不成此病。岐伯之论,仲景之法,不可易也。(先生此处讲大法与常理而已。详见章后注文。)

其甚者,则为齁喘,可加橘皮、杏仁,以利肺气;若肺郁生热,加麦冬、石膏,清其心肺;若胆火刑金,加芍药、贝母,以清胆肺;劳嗽吐血,加柏叶,以敛肺气;若感冒风寒,嚏喷流涕,头痛恶寒,加生姜、苏叶,以解表邪。(“加生姜、苏叶”即《伤寒》《金匮》用麻黄,即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的治法。)

咳嗽根原一章,提纲挈领、一针见血地指出咳证的核心病理,对于学人来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姜苓五味细辛汤方后,先生并明示了因症加味的方法,但是,总的来说,仍然只是讲了咳证的常理和主要治法而已。

《金匮要略》“咳嗽上气病”涉及的,麦门冬汤证可归入姜苓五味细辛汤的“肺郁生热,加麦冬、石膏”的治法中。而同一土湿胃逆,肺金不降病因病机的,《金匮》尚有四种。一是射干麻黄汤,“喉中如水鸡声”的痰多并伤及肺阴之证。治法既有细辛、五味的驱水饮、逐湿寒而敛肺气,有射干的降逆行积痰,并有紫菀、款冬的润肺止咳。二是皂荚丸,痰多而“但坐不得眠”之证。治法主用皂荚“搜罗痰涎,洗荡瘀浊”(《长沙药解·皂荚》)。三是厚朴麻黄汤,咳而“脉浮”之证。治法主用厚朴,针对“中脘不运”而“破壅塞而消胀满”(《长沙药解·厚朴》),并用小麦润燥。四是泽漆汤,咳而“脉沉”之证。治法既有泽漆的“治痰饮阻格”(《长沙药解·泽漆》),更有黄芩清泻上炎之相火,以及桂枝针对厥阴之“疏木”。同一土湿胃逆”的病因病机,产生病理产物(水饮、肺痈),再导致“肺金不降”的,《金匮》尚有十枣汤证、小青龙汤证和桔梗汤证。

以上几种,主要病机的确如先生所示,“咳证缘土湿胃逆,肺金不降”。归纳起来,有两方面内容宜重视。第一,见症不同,治法亦需调整。如痰多肺燥之用射干、紫菀、款冬;浊气郁塞、涎沫胶粘之用皂荚;中脘不运之用厚朴、小麦;甲乙反作之用黄芩、桂枝。第二,导致咳嗽的“肺金不降”只是直接病因;直接病因之下,应追查是否存在深层病因。《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实际上,前文所引已经涉及到了部分“深层病因”的例子。如泽漆汤证,“水邪阻格,肺气不降,金受火刑,是以作咳”(《长沙药解·泽漆》),“肺气不降”是因为“水邪阻格”,也是因为“金受火刑”。后二者是共同起作用的第二层原因。而归根到底,“水邪阻格”又是导致相火上炎的第三层的深层病因。因此,药用泽漆,要在用其“长于泻水”(《长沙药解·泽漆》)之能。

但是,上述内容,仍未相对完整且较有条理地说明咳证的原因。《六气解》导言注文中,笔者提到,该篇教导“阴阳相依”思想,讲到万物存在相互联系,且存在某些主要联系;每个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将受到与其有主要联系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这个思想,在咳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肺为“金”,其气是否能“收”,第一,它受到“生己”之气,亦即主管右路阳气收藏的胃土之气是否顺降的影响。第二,它受到“克己”的心火(君火)和胆火(相火),二火是否升炎的影响。第三,它受到“己所克”的肝木之气是否过旺的影响。第四,它受到“己所生”的肾水之气是否过寒的影响。《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肾中寒气上侵肺脏,亦同此理。这是细辛证。(《长沙药解·细辛》:“寒水冲逆,则用细辛。”)这4个方面,是影响“肺气不降”的第一层深层病因。第五,胃土不降,常常是因为脾土湿气过旺的影响。第六,二火升炎或是乙木不达,常常是因为肾水寒气过旺的影响。这与前条,都是先生前文所示的,“上虽燥热,而下则依旧湿寒”的情形。第七,肝木气旺,除因为脾土湿旺之外,亦有自身血虚、血瘀的影响。这3个方面,是“肺气不降”的第二层深层病因。第八,“肺气不降”和第一、第二层深层病因,均可能只是五运六气的“六淫”之气所致,并不存在更加深层的脏腑致发因素。这种时气影响的外感咳证,未必是先生前文所示的,“非脾肾湿寒,不成此病”的情形(此篇名“杂病解”,内容主要针对内伤杂病,非外感疾病)。如第一层深层病因的肝气过旺,可能仅仅是因为当年大运木太过,或是恰逢处于初气,且主气、客气均为厥阴风木的影响而已。泽漆汤证用桂枝“疏木”,只是咳证需要“疏木”的一种情形。临床过程中,因血虚或血瘀而木郁风动,风动生燥而导致的“燥咳”,用药如果只是一味径用滋润肺燥之药,而缺乏息风达木之法(药如芍药、桂枝等),则“干咳”之证是难以取得显效的。实践中,有些医家用乌梅丸法治久咳,其主要思路就在于息肝风。

参上述8个方面,再举一反三,咳证不会有太多挑战。

肺痈根原

    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

    盖风中于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鼻窍可通而汗孔不通。卫气在外,敛闭而外气不得入;营阴在内,遏闭而内气不得出。)营卫不交,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始开而终闭”,时间差,亦事物发展的“阶段性”。这个阶段性变化的表述,在《伤寒悬解》中用的多而说的少,宜留意。)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脏溃烂,是以死也。

    病生肺部,而根原于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则胸中生热。是宜并治其标本也。

    【苏叶橘甘桔汤】

    苏叶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贝母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胃逆胸满重,加半夏。

苏叶橘甘桔汤,苏叶开表气;桔梗、甘草为《伤寒论》之桔梗汤,开冲、利咽而泻热、缓急之用(用生甘草);杏仁、橘皮之配伍,先生习用于破滞利气;贝母于此宜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止咳,要在散结而治痈肿。用苏叶橘甘桔汤,半夏必加。窃以为,葶苈、丹皮亦必用,并可桑白皮或全瓜蒌以涤其肺中污浊。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以甘遂、葶苈之属驱之;脓血腐瘀,以丹皮、桃仁之类排之。剧者用仲景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救脏真,胜于养痈遗害者也。

    【二白散】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

    为末,饮服半钱匕。虚者减之。

    脓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泄。下多,饮冷水一杯,则止。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炒黄,研,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

脓未成则痰下,脓已成则脓下。

二白散与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方,药味少、药力专,驱痰排脓情势迫急之时宜酌用之。


卷六 杂病解(中)

腹痛根原

    腹痛者,土湿而木贼之也。乙木升于己土,甲木降于戊土。肝脾左旋,胆胃右转,土气回运而木气条达,故不痛也。水寒土湿,脾气陷而胃气逆,肝胆郁遏,是以痛作。

    盖乙木上升,是为枝叶;甲木下降,是为根本。脾陷则乙木之枝叶不能上发,横塞地下而克己土,故痛在少腹;(树木的枝芽不能破土而出,反而长在土地的里层。)胃逆则甲木之根本不能下培,盘郁地上而克戊土,故痛在心胸。(树木的根系不能深深下扎,反而横在土地的表层。)肝胆之经,旁循胁肋,左右并行。而三阳之病,则外归于经;三阴之病,则内归于脏。以阴盛于内而阳盛于外,故痛在脏腑者,厥阴之邪;痛在胁肋者,少阳之邪也。至于中气颓败,木邪内侵,则不上不下,非左非右,而痛在当脐,更为剧也。

    此其中间,有木郁而生风热者。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下痛者,风多而热少;上痛者,热多而风少。而究其根原,总属湿寒。(篇名为“杂病解”,从杂病而论,常理如此。)

    若有水谷停瘀,当以温药下之,仲景大黄附子汤,最善之制也。若宿物留滞,而生郁热,则厚朴七物汤,是良法也。如其瘀血堙塞,气道梗阻,而生痛者,则以破结行瘀之品利之,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酌其寒热而选用焉。若无宿物,法宜培土疏木、温寒去湿之剂,大建中、附子粳米、乌头石脂三方,实诸痛证之准绳也。

    【姜苓桂枝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脾肝下陷,痛在少腹者。

姜苓桂枝汤,大法乃温中去湿、息风而达乙木。其中之芍药,一般宜炒用,去其寒凉之性而留其酸收之味,用以息肝风;若有乙木下郁之热,则宜生用。姜苓桂枝汤,临床可用桂枝茯苓胶囊+理中丸代;痛在少腹而无热象者,径用桂附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桂枝茯苓胶囊亦善。舌苔白厚润或其他湿象明显者,加藿香正气液或茯苓薏苡仁浓缩液更效。

    【柴胡桂枝鳖甲汤】

    柴胡三钱 鳖甲三钱,醋炙;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者。

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柴胡桂枝鳖甲汤,大法乃去湿散郁、降逆敛胆并达乙木。其中之芍药,一般应生用,凉降酸收,敛胆木之逆气。而方后加味,之所以用椒、附,是因为胃腑本随大肠化燥,而燥虽为“寒热之中气”(《六气解·阳明燥金》),究竟与火同类。《易·乾》所谓“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之意也。其病寒者,是肾中寒水,已非仅上侵脾土,且上侵胃土了。椒、附暖中下而下气也。柴胡桂枝鳖甲汤,临床可用逍遥丸(倍用)+藿香正气液代。用小柴胡颗粒(倍用)+藿香正气液,或更加桂枝茯苓丸,亦善。脾胃较弱者加理中丸,甚者加附子理中丸。

    凡心腹疼痛,率因水寒土湿,木气郁冲所致。心腹痛剧欲死,四肢冰冷,唇口指甲青白者,宜姜、椒、附、桂,驱寒邪而达木郁,必重用苓、甘,泻湿培土,而缓其迫急,其痛自止。(屡验之真理。)

    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其间木郁风动,火郁热发,亦往往而有,而推其脾肾,无不湿寒之理。即有风热兼作,用芍药、柴、芩,以泻肝胆;而脾肾之药,必宜温燥。此定法也。

    肝主藏血,风动血耗,乙木枯槁,生意不遂,郁怒而贼脾土,则生疼痛。若血枯木燥,宜芍药、阿胶、归、地、首乌之类,以滋风木。木荣风退,即当减去,不可肆用,以败土气。(“木荣风退,即当减去”,宜长鸣之警钟。)

    血郁痛作,或内在脏腑,或外在经络。其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多怒而善忘。以肝窍于目,主藏血而华色,血瘀不能外华,故皮肤粗涩而(疑缺“两目”二字)黑黯也。宜用丹皮、桃仁,破其瘀血。(加丹皮、桃仁,即是完整的桂枝茯苓丸法。)若癥结难开,加䗪虫、虻虫之类行之。(临床可用小活络丸代。)寻常血瘀,五灵脂、山羊血,功力亦良。

    饮食停滞,土困木郁,以致作痛,用仲景温下之法,大黄、姜、附,泻其食水;剧者,少加巴霜一二厘,扩清陈宿,功效最捷。一切宿物壅阻,并宜此法。(巴豆一药,药店多不售。窃以为,用大黄、干姜,加枳、朴降气推荡;牵牛破聚决壅;苁蓉滑肠下结,重泻下而兼温滋,亦属善法。)

腰痛根原

    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木生于水,水暖木荣,生发而不郁塞,所以不痛。肾居脊骨七节之中,正在腰间,水寒不能生木,木陷于水,结塞盘郁,是以痛作。木者,水中之生意。水泉温暖,生意升腾,发于东方,是以木气根荄下萌,正须温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春夏养阳”者,要在温养木气根荄也。《注解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春夏养阳,以凉以寒; 秋冬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者,从其根故也。”成无己先生以为,肝木的“”是肾水,水性寒,所以春夏养阳,“从其根”就必须用寒。“从其根”是对的;错在没弄清楚肾水中的“一阳”和离火中的“一阴”才是“”。正确的做法,养阳是温养,养阴是凉养。)忽而水结冰凘,根本失荣,生气抑遏,则病腰痛。

    腰者,水之所在;腹者,土之所居。土湿而木气不达,则痛在于腹;水寒而木气不生,则痛在于腰。然腰虽水位,而木郁作痛之原,则必兼土病。(仍然须追究土木之密切关系。)盖土居水火之中,火旺则土燥,水旺则土湿。太阴脾土之湿,水气之所移也。土燥则木达而阳升,土湿则木郁而阳陷。癸水既寒,脾土必湿;湿旺木郁,肝气必陷;陷而不已,坠于重渊,故腰痛作也。

    色过而腰痛者,精亡而气泄也。精,阴也,而阴中之气,是谓阳根。纵欲伤精,阳根败泄,变温泉而为寒冷之渊,化火井而成冰雪之窟,此木枯土败之原,疼痛所由来也。缘阴阳生长之理,本自循环,木固生火,而火亦生木。少阴之火,升于九天之上者,木之子也;少阳之火,降于九地之下者,木之母也。(庄稼人烧秸秆以增加土壤肥力,次年庄稼吸收秸杆灰里的矿物质等,长势更旺,即此“火为木母”之意也。)其生于水者,实生于水中之火。水中之阳,四象之根也,《难经》所谓肾间动气,生气之原也。

    【桂枝姜附阿胶汤】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炒、研

煎大半杯,温服。

桂枝姜附阿胶汤,《劳伤解·阳虚》之天魂汤去人参,加阿胶。阿胶之用,实际上亦是天魂汤方后,“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之法。人参可用。

奔豚根原

    奔豚者,肾家之积也。平人君火上升而相火下蛰,火分君相,其实同气。君相皆蛰,则肾水不寒。火之下蛰,实赖土气,胃气右降,金水收藏,则二火沉潜而不飞扬。土败胃逆,二火不降,寒水渐冱,阴气凝聚,久而坚实牢硬,结于少腹,是谓奔豚。《难经》:肾之积,曰奔豚是也。(“奔豚”虽是积聚之名,但其较为形象的用途,是形容下焦之气如受惊的小猪往上奔突,因此,“奔豚”又称“奔豚气”。)

    水邪既聚,逢郁则发;奔腾逆上,势如惊豚;腹胁心胸,诸病皆作。气冲咽喉,七窍火发,危困欲死,不可支也。及其气衰而还,诸证乃止。病势之凶,无如此甚。

    然积则水邪,而发则木气。其未发也,心下先悸;至其将发,则脐下悸作。以水寒木郁,则生振摇。枝叶不宁,则悸在心下;根本不安,则悸在脐间。脐上悸生者,是风木根摇,故发奔豚。

    仲景霍乱: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肾气者,风木摇撼之根。而论其发作,实是木邪。(先生精到之见地。)木邪一发,寒水上凌;木则克土,而水则刑火。火土双败,正气贼伤,此奔豚所以危剧也。

    悸者,风木之郁冲;惊者,相火之浮宕。(《素灵微蕴·惊悸解》:“悸者,乙木之郁冲;惊者,甲木之浮宕。”)火不胜水,五行之常,所恃者,子土温燥,制伏阴邪,培植阳根,蛰于坎府;根本不拔,则胆壮而神谧。土湿阳衰,不能降蛰相火,阳根泄露,飘越无依,寒水下凝,阴邪无制,巨寇在侧,而身临败地,故动惕荒悬,迄无宁宇。凡惊悸一生,即为奔豚欲发之兆,不可忽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一两 桂枝四钱 甘草二钱 大枣十五枚

    甘澜水四杯,先煎茯苓,减二杯,入诸药,煎大半杯,温服,日三剂。

    作甘澜水法:大盆置水,以勺扬之千百遍,令水珠散乱,千颗相逐,乃取用之。

治汗后亡阳,脐下悸动,奔豚欲作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伤寒论》之方也。此方有其特定用途,即用于治素体血虚之人,因大汗出后,血中温气更虚,血虚木郁而动风之证。方中各药,除炙甘草之外均重用,其中大枣“补脾精以滋风木”(《长沙药解·茯苓》),即补脾生血。“先煎茯苓”,俾其味重而走下焦。而“日三剂”,即一日用茯苓90克、桂枝36克、大枣45枚,危证用重药也。窃以为,加白术培土、附子暖水、生芪升阳,乃至于干姜温中、人参补中,即并合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之法,更善。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奔豚方作,气从少腹上冲心部者。

桂枝加桂汤,亦《伤寒论》之方,亦有其特定用途,非通治“奔豚方作”之方。如《长沙药解·桂枝》言其“治太阳伤寒,烧针发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胸者。”实际上,《伤寒论》用此方,尚有“先灸其针孔,以散其外寒”(《长沙药解·桂枝》)之法。外寒散,然后再以大剂桂枝强力升达下郁之阳气。芍药宜炒用。

    【奔豚汤】

    甘草二钱 半夏四钱 芍药二钱 当归二钱 黄芩二钱 生姜四钱 芎藭二钱 生葛五钱 甘李根白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奔豚盛作,气上冲胸,头疼腹痛,往来寒热者。

奔豚汤,《金匮要略》之方,治杂病之奔豚证,其人虽癸水寒盛,但尚有上炎之相火者。除芩、芍、归、芎之外,用药要在甘李根白皮“清肝而下冲气”(《长沙药解·甘李根白皮》),合大剂姜、夏(小半夏汤)以降逆气。临床用奔豚汤,白术、干姜、附子可酌加。于此证来说,茯苓乃至泽泻为必用。

    奔豚之生,相火升泄,肾水下寒,不能生木。风木郁冲,相火愈逆,故七窍皆热。少阳经气,被阴邪郁迫,故有往来寒热之证。芎、归疏肝而滋风木,芩、芍泻胆而清相火。(“芎、归疏肝而滋风木”之法不可少。《长沙药解·甘李根白皮》:“黄芩、生葛,清胆胃之郁热;芎、归、芍药,疏木而润风燥。”)奔豚既发,风热上隆,法应先清其上。(虽言“先清其上”,实是清上降逆与息风达木并行。加去湿培土、温暖中下之法更善。)

    【龙珠膏】

    川椒五钱 附子五钱 乌头五钱 巴豆三钱,研、去油;桂枝五钱 茯苓八钱 牡蛎五钱 鳖甲五钱

    芝麻油、黄丹熬膏,加麝香、阿魏,研细,布摊,贴病块。

    奔豚已结,气块坚硬,本属寒积。但阴邪已盛,稍服附子温下,寒邪不伏,奔豚必发。以邪深药微,非附子之过也。不治,则半年一载之间,必至殒命。此宜温燥脾胃,去其中焦湿寒。土燥阳回,力能制水,然后以此膏贴之。寒消块化,悉从大便而出,滑白粘联,状如凝脂。浊瘀后泄,少腹松软,重用附子暖水,然后乃受。(本章可与前文《劳伤解·精神·神惊》合参。)

瘕疝根原

    瘕疝者,肾肝之积也。木生于水。水之为性,得阳和而冰泮,遭阴肃而冻合;冰泮则木荣,冻合则木枯。肾水澌寒,木气菀遏,拥肿结硬,根于少腹而盘于阴丸,是谓寒疝。

    水凝则结而为内寒,木郁则发而为外热。(“外热”,膀胱热。膀胱腑为肾脏之表。)内寒盛则牢坚而不出,外热作则奔突而不入。大小无常,动止莫测,病发则痛楚欲死,性命攸关,非细故也。

    此肾肝之邪,而实原于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者,诸阴之统任。少阴厥阴之气,总原于任脉。肾中阳秘,则冰消冻释,任中无固结之邪;肾中阳泄,水寒木郁,阴气凝滞,乃成疝瘕带下之疾。肾性蛰藏,肝性疏泄,水气旺则结而为疝瘕,木气旺则流而为带下,(所谓“”,即“有所积蓄”的意思,非正气旺盛。如“木气旺”,是木气有所积蓄,有能力疏泄而导致“流而为带下”;木气不旺则无法疏泄。)无二理也。任为阴而督为阳,男则督旺,女则任旺,故男子之疝气犹少,而女子之瘕带最多。(此处先生引《素问》言,称“此肾肝之邪,而实原于任脉。”窃以为,《素问》所言乃直接病因;先生所示乃根本病因。如前文:“肾中阳秘,则冰消冻释,任中无固结之邪;肾中阳泄,水寒木郁,阴气凝滞,乃成疝瘕带下之疾。”可见任脉出现“固结之邪”,是因为“肾中阳泄”。因此,用药并不须针对任脉。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除了前述《素问》引文,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任脉之气是由“络脉满溢”(《难经·二十七难》)汇聚而成,并不跟脏腑发生直接联系。《难经·二十八难》:“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有不能拘之。”《奇经八脉考》(李时珍):“……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夏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简单来说,奇经八脉相当于湖泊,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起储存、调节作用。)

    法宜温水木之寒,散肾肝之结。结寒温散,瘕疝自消。仲景大乌头煎、乌头桂枝二方,乃此病之良法也。(“良法”,非“良方”。示人以“”也。)

    肾囊偏坠者,谓之㿗疝,是肝木之郁陷,拥肿硬大,常出而不入者。其时时上下者,谓之狐疝,言如狐狸之出没无常也。

    【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

    吴茱萸三钱,炮;泽泻三钱 乌头三钱,炮;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煎大半杯,温服。

仲景乌头桂枝汤,用乌头汤一杯,桂枝汤半杯,合煎,取一杯,分五服。不知,再服。其知者,如醉状,得吐为中病。今加茱萸、泽泻,去其寒湿,以绝疝瘕之根。

其拥肿偏坠者,用此药汤热洗之,或用药末,盛袋中热熨之,日作数次,令其囊消而止。

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是《金匮要略》乌头桂枝汤加味。乌头桂枝汤,桂枝汤息风达木,乌头破其寒凝。加泽泻利水,吴茱萸温肝暖脾,于法的确更加周密。

其狐疝之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仲景用蜘蛛散,亦良。

    【蜘蛛散】

    蜘蛛十四枚,炒焦;桂枝五分

研末,取八分一匕,饮和,日再服。蜜丸亦可。

蜘蛛散,从1973年前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可找到渊源。《五十二病方》治“(瘕疝),其中一法是“以冥蚕种方尺、食衣白鱼一七、长足二七。”其中的“长足”,一般就是指蜘蛛。《康熙字典》:“郭璞曰:小蜘蛛长脚者,俗呼为喜子。陆玑云: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幽州人谓之亲客,亦如蜘蛛为罗网居之是也。”目前,潮汕话还经常称呼某些蜘蛛为“长脚蜘蛛”。“长足二七”,就是指“蜘蛛14”。

积聚根原

    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

    《金匮》: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缘瘀血癥聚,不在子宫,三月胎长,与癥痼相碍,故血阻而下。是癥病之为血也。

《伤寒》: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缘寒气凝结,水谷不消,则大便泄利。《难经》谓之大瘕泄。是瘕病之为气也。

癥瘕之病,多见寒热。以气血积聚,阳不外达,故内郁而发热;阴不内敛,故外束而恶寒。气统于肺,血藏于肝。气聚者,多下寒;血积者,多上热。盖离阴右降而化金水;及其成水,而又抱阳气,故下焦不寒。气聚则金水失其收藏,阳不下蛰,是以寒生。坎阳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阴精,故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其生长,阴不上根,是以热作。

    血性温暖而左升,至右降于金水,则化而为清凉。血之左积者,木之不温也;血之右积者,金之不凉也。气性清凉而右降,至左升于木火,则化而为温暖。气之右聚者,金之不清也;气之左聚者,木之不暖也。而溯其原本,总原于土。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癥瘕弗病也。

    【化坚丸】

    甘草二两 丹皮三两 橘皮三两 桃仁三两 杏仁三两 桂枝三两

    炼蜜、陈醋丸,(陈醋是要药。)酸枣大,米饮下三五丸,日二次。

    若癥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之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芒硝、大黄。

    积聚之病,不过气血。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总之,气不得血则不行,血不得气则不运。气聚者,血无有不积;血积者,气无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其内在脏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

    【化坚膏】

    归尾四钱 鳖甲八钱 巴豆四钱,研;黄连四钱 三棱四钱 莪术四钱 山甲一两二钱 筋余一钱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净丹八两,熬膏。

    硼砂四钱 硵砂四钱 阿魏六钱,炒、研;麝香二钱 人参四钱 三七四钱 山羊血四钱 肉桂四钱

    以上八味,研细,入膏,火化,搅匀。稍冷,倾入水盆,浸二三日,罐收,狗皮摊。

    皮硝水热洗皮肤,令透,拭干,生姜切搽数十次,贴膏。一切癖块积聚,轻者一贴,重者两贴,全消。渐贴渐小,膏渐离皮,未消之处,则膏粘不脱。

    忌一切发病诸物,惟猪、犬、鸭、凫、有鳞河鱼、菘、韮、米、面不忌。其余海味、鸡、羊、黄瓜,凡有宿根之物,皆忌。若无鳞鱼、天鹅肉、母猪、荞麦、马齿苋,则忌之终身。犯之,病根立发。若癖块重发,则不可救矣。

蛔虫根原

    蛔虫者,厥阴肝木之病也。木郁则蠹生,肝郁则虫化。木以水为母而火为子。乙木升于己土,胎于癸水而生君火;水升而化清阳,是以火不上热。甲木降于戊土,胎于壬水而生相火;火降而化浊阴,是以水不下寒。肝升而胆降,火清而水暖,木气温畅,故蠹蛔不生,以其土运而木荣也。

    土湿脾陷,不能荣达肝木;子母分离,寒热不交。木为水火之中气,堙于湿土,不得上下调济,由是寒热相逼,温气中郁,生意盘塞,腐蠹朽烂而蛔虫生焉。

    凡物湿而得温,覆盖不发,则郁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也。故虫不生于寒冰热火之中,而独生于湿木者,以木得五行之温气也。温气中郁,下寒上热,故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姜、附并用,所以清子气之上热,温母气之下寒也。不去中下之湿寒,而但事杀蛔,土败木枯,则蛔愈杀而生愈繁。此当温燥水土,以畅肝木,则蛔虫扫迹而去矣。医书杀虫之方,百试不效者也。

    【乌苓丸】

    乌梅百枚,米蒸、捣膏;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干姜二两 附子二两 川椒二两,去目、炒;当归二两 茯苓三两

炼蜜同乌梅膏,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次。

乌苓丸,乃《伤寒论》乌梅丸去细辛、黄连、黄柏,加茯苓。细辛降寒水、驱陈寒,连、柏清泻君相二火,于此不必用;加茯苓以去中焦之湿气。大法乃燥湿温中、培土暖水而达肝木。乌梅杀蛔虫,所谓“专病专药”者也。

    若虫积繁盛者,加大黄二两、巴霜二钱,下尽为佳。

    蛔虫生化,原于土湿木郁,法以燥土疏木为主。线白虫证,是肝木陷于大肠。木郁不达,是以肛门作痒。虫生大肠之位,从庚金化形,故其色白。而木陷之根,总由土湿。当于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橘皮,以泻大肠滞气;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之坠陷也。

便坚根原

    便坚者,手足阳明之病也。(“便坚”乃“大便坚硬”之意。下文“便结”则含“便坚”与“坚结、结粒”二义。)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故手足阳明,其气皆燥。然手阳明,燥金也,戊土从令而化燥;足太阴,湿土也,辛金从令而化湿。土湿者,能化戊土而为湿,不能变庚金之燥;金燥者,能化辛金而为燥,不能变己土之湿。(“庚金之燥”与“己土之湿”是其本气。本性难移。)以从令者易化,而主令者难变也。故伤寒阳明之便结,(“便结”同“便坚”。)肠胃之燥者也;反胃噎膈之便结,(“便结”指“坚结、结粒”。)胃湿而肠燥者也。伤寒阳明之便结,肠胃之热燥者也;反胃噎膈之便结,胃之寒湿,而肠之寒燥者也。

以阳主开,阴主阖。阳盛则隧窍开通而便坚,(“便坚”, “坚硬”。)阴盛则关门闭涩而便结。(“便结”,“坚结、结粒”,下文“约而为丸”者也。)凡粪若羊矢者,皆阴盛而肠结,非关火旺也。盖肾司二便,而传送之职,则在庚金;疏泄之权,则在乙木。阴盛土湿,乙木郁陷;传送之窍既塞,疏泄之令不行。大肠以燥金之腑,闭涩不开,是以糟粕零下而不粘联,道路梗阻而不滑利;积日延久,约而为丸。其色黑而不黄者,水气旺而土气衰也。此证仲景谓之脾约。(此句,先生似乎未说明白;或疑阙文。因为先生下文认为“脾约”的病因病机是“阳衰湿盛,脾气郁结”。而《伤寒悬解·阳明八》则认为仲景先生的“脾约”乃“寒水之枯”。如“太阳阳明者,小便数而大便难,膀胱津涸,脾胃失润,因而脾气约结,粪粒坚小也。……太阳阳明者,寒水之枯……”《伤寒说意·卷四·阳明经·急下三证·亡津便燥》亦称,“阳明腑证……如水利土燥而脾气约结,粪粒坚小难下者,宜以麻仁丸。”认为仲景先生的“脾约”乃因于“水利土燥”。“水利土燥”与“阳衰湿盛”大相径庭。“此证仲景谓之脾约”一句的文意,应当是“大便约而为丸,即脾受约束而木气不达之证,仲景谓之脾约。”但是,这个“脾约”的病名,以及“脾受约束而木气不达”的病机的产生原因(病因),则包括了外感的“水利土燥”与杂病的“阳衰湿盛”两种。总之,这个文意与下句之间,文字表达方面应该是少了个别过渡句。试补如下文字:“此证仲景《伤寒》谓之脾约。然脾约有二。《伤寒》之脾约者,阳盛土燥也;杂病之……”)脾约者,阳衰湿盛,脾气郁结,不能腐化水谷,使渣滓顺下于大肠也。误用清润之剂,脾阳愈败,则祸变生矣。

【阿胶麻仁汤】

    生地三钱 当归三钱 阿胶三钱,研;麻仁三钱,研

    煎一杯,去渣,入阿胶,火化,温服。

治阳盛土燥,大便坚硬者。

结甚,加白蜜半杯。胃热,加芒硝、大黄。精液枯槁,加天冬、龟胶。(阿胶麻仁汤证可认为是脾约证之先期。此时的大便仅为“坚硬”,而未至于“坚小”。至于“粪粒坚小”,即“结甚”者,先生示,“加白蜜半杯。……”)

阿胶麻仁汤,看起来似乎是《伤寒论》麻仁丸(麻子仁、芍药、杏仁、大黄、厚朴、枳实)法的加减,实际上,两者有较大不同。麻仁丸重在清热和右路降泻;阿胶麻仁汤重在润燥和左路升达。一般来讲,阿胶麻仁汤较稳妥。但是,用阿胶麻仁汤而需要“加芒硝、大黄”以清胃热的时候,则应当酌情加用芍药和枳、朴。麻仁丸和阿胶麻仁汤相同的,是二者均针对“阳盛土燥”的大便结粒。这实际上说明先生的确是认为脾约证存在本节的阿胶麻仁汤证和下节的肉苁蓉汤证,即外感的“阳盛土燥”与杂病的“阳衰土湿”两种病因的。

【肉苁蓉汤】

    肉苁蓉三钱 麻仁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煎一杯,温服。

治阳衰土湿,粪如羊矢者。

肉苁蓉汤,大法乃去湿达木、滑肠通便。其中半夏降胃气,助苁蓉、麻仁通便降泻。临床可加杏仁,开肺气并润大肠;易半夏为炒莱菔子,或径加厚朴、枳实,可增其右路降泻之力。

    凡内伤杂病,粪若羊矢,结涩难下,甚或半月一行,虽系肝与大肠之燥,而根缘土湿。以脾不消磨,谷精堙郁而化痰涎,肝肠失滋,郁陷而生风燥故也。法宜肉苁蓉滋肝润肠,以滑大便。一切硝、黄、归、地、阿胶、龟板、天冬之类,寒胃滑肠,切不可用。(一般来讲,阳盛土燥的大便结粒,往往不至于色黑而细若羊矢;大便结粒,色黑而细若羊矢者,往往是阳衰土湿之证。这就是前文“阳主开,阴主阖。阳盛则隧窍开通……阴盛则关门闭涩……”的道理了。)

泄利根原

    泄利者,肝脾之陷下也。谷入于胃,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脏而化气血,糟粕传于大肠而为大便。水入于胃,脾阳消克,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而为小便。水入膀胱而不入大肠,而后糟粕之后传者,不至于滑泄。水之消化,较难于谷。(此句亦见于《天人解·糟粕传导》。)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则水谷混合,下趋二肠,而为泄利。

    谷贮于大肠,水渗于膀胱,而其疏泄之权,则在于肝。今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则乙木疏泄之令,不行于膀胱而行于大肠,是以泄而不藏也。(之所以“乙木疏泄之令,不行于膀胱”,是因为膀胱无物可行;膀胱之所以无物,是因为“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缺乏“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的小便的来源,即下文“膀胱空虚,既无可泄之物”之意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则生气不旺;而湿土郁陷,又复遏其发育之机;生长之意不遂,怒而生风,愈欲疏泄。膀胱空虚,既无可泄之物;大肠盈满,水谷停积,故乙木后泄而为下利。缘木气抑遏,郁极而发,为湿土所限,不能上达,势必下行;行则水谷摧注而下故也。其发之过激,冲突脏腑,则生疼痛;奔冲抵触,而不得上达,盘郁结塞,则生胀满。其一切诸证,皆缘土败而木贼也。

    【苓蔻人参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白术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肉蔻一钱,煨、研;桂枝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大便寒滑不收,小便热涩不利,加石脂以固大肠、粳米以通水道。

苓蔻人参汤,实即苓蔻理中汤,大法乃去湿温中、培土达木。方中肉豆蔻温燥中土,要在敛肠止泻,可认为是“专病专药”。加赤石脂、粳米则是与桃花汤法合用。

    泄利缘肠胃寒滑,法以仲景理中为主,而加茯苓燥土、肉蔻敛肠、桂枝疏木,泄利自止。若滑泄不禁,则用桃花汤,干姜温其湿寒,石脂固其滑脱,粳米益其中气而通水道,无有不愈也。(《长沙药解》言赤石脂虽然“酸收涩固”,但并能“行瘀涩,破凝滞”,因此,用之可无虞。普通固涩之药,于泄利之证,宜慎用。)

    泄利之原,率因脾肾寒湿,法宜温燥。(普遍如此。)间有木郁而生风热者,投以温燥,泄利愈加。然乙木虽为风热,而己土则是湿寒,宜清润其肝而温燥其脾。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椒、姜、桂、附并用,治蛔厥而兼久利,最善之方也。

    《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与黄芩半夏生姜汤。以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其经本随阳明下降;甲木不降,上逆而克戊土;戊土壅遏,水谷盛满莫容,于是吐利皆作。胆胃郁迫,相火升炎而生燥热。此黄芩汤证也。(黄芩汤证所泄之便,通常黄色明显、臭味浓烈;且喷泄迅急、肛门红痛。

    《伤寒》: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缘厥阴之经,木郁风动,津液耗损,故见消渴。风木郁冲,故心中疼热。下泄脾阳,乙木愈郁;己土被贼,故下利不止。此乌梅丸证也。(乌梅丸证,通常伴见小便黄之乙木郁热,以及心烦、口苦、咽痛、目红等君相二火升炎之象。其所泄之便,通常黄色未至于非常明显、臭味未至于非常浓烈;且喷泄未至于非常迅急、肛门未至于非常红痛。)

    少阳之利,但有上热,故第用芩、芍以清胆火;厥阴之利,兼有下寒,故以连、柏清上,而并以姜、附温下。此虽伤寒之病,而亦杂证所时有。(指黄芩汤证和乌梅丸证。)凡泄利之不受温燥者,皆此证也。(详审之,细辨之,不难判别。)杂证湿寒者多,燥热者少;千百之中,偶尔见之,不得与伤寒少阳之利同法治也。(先生末句意为“不可粗疏而贸然套用黄芩汤法。”)

    泄利之家,肝脾下陷,则肺胃必上逆。(虽然“必上逆”,但一般是存在时间差的。)胃逆不能降摄甲木,肺逆不能收敛相火;相火上炎,多生上热。久泄不已,相火郁升,往往喉舌生疮。疮愈则利作,利止则疮发。口疮者,胆胃之逆甚;下利者,肝脾之陷剧也。迭为盛衰,累年不愈。是宜温燥水土,驱其湿寒。下利既瘳,口疮亦平。庸工见其口疮而清上热,则脾阳益泄,利愈加而疮愈增矣。

痢疾根原

    痢疾者,庚金乙木之郁陷也。金主气而木主血。金生于土,木生于水。水温土燥,则金融而气调,木荣而血畅;水寒土湿,不能升庚金而达乙木,则金木俱陷。

    魄门者,肾之所司,而阳明燥金之腑也。金性敛而木性泄,其出而不至于遗矢者,庚金敛之也;其藏而不至于闭结者,乙木泄之也。湿土与金木俱陷,则金愈郁而愈欲敛,木愈郁而愈欲泄。金愈欲敛,故气滞而不通;木愈欲泄,故血脱而不藏。

    木气疏泄,而金强敛之,隧路梗阻,传送艰难,是以便数而不利;金气凝涩,而木强泄之,滞气缠绵,逼迫而下,血液脂膏,剥蚀摧伤,是以肠胃痛切,脓血不止。其滑白而晶莹者,金色之下泄;其后重而腥秽者,金气之脱陷也。久而膏血伤残,脏腑溃败,则绝命而死矣。

    此其病湿寒为本,而湿热为标。病在少阴,则始终皆寒;病在厥阴,则中变为热。(“中变为热”者,非“寒气变为热气”。寒气郁遏,再久也不能“为热”,气性本寒也。是以后文《妇人解·经脉根原》示:“水郁则始终皆寒。”所谓“中变为热”者,依理只出现在厥阴经。两种情形:第一,因于血中温气蓄积而见传至下焦膀胱之热。第二,厥阴之母气为肾水之寒,子气为心火之热,原本就有“协子气则上热,秉母气则下寒”(《伤寒悬解·厥阴经全篇·厥阴脏病》)的属性。而“厥阴阴极之脏,阴极则阳生”(同上),是以有阳复而为热,即从寒证变为热证之象。后文《妇人解·经脉根原》“木郁或中变为热”之意也。)故仲景于少阴脓血,用桃花汤;于厥阴下重,用白头翁汤。缘水病则生寒,木病则生热。(血中温气旺,则木病生热;温气衰,则木病无热。)而寒热之原,总归于太阴之湿。盖土湿而水侮之,则郁而为湿寒;土湿而木克之,则郁而为湿热之故也。

    【桂枝苁蓉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橘皮三钱 肉苁蓉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湿寒加干姜;湿热加黄芩;后重加升麻。

桂枝苁蓉汤,大法虽亦无非去湿、滑肠而达乙木,但是,其中芍药息肝风、橘皮理肺气,是调和纠缠交争的金木关系的重要“中间人”,不可忽视。芍药宜生用。丹皮辛凉而行瘀,并助芍药清下热和桂枝达乙木。此方虽与前文《便坚根原》的肉苁蓉汤主体相同(苁蓉、茯苓、桂枝、甘草),但肉苁蓉汤用麻仁、半夏,是增其滑肠之力而行右路之降泻;桂枝苁蓉汤则在芍药、橘皮调和金木的基础上,加泽泻助茯苓、加丹皮助芍药与桂枝,以去湿而行左路之升达为重。此证通常必用升麻。

    痢家肝脾湿陷,脂血郁腐,法当燥湿疏木,而以苁蓉滋肝滑肠,尽行腐瘀为善。若结涩难下,须用重剂苁蓉(成人通常可用30克),荡涤陈宿,使滞开痢止,然后调其肝脾。其脾肾寒湿,则用桃花汤温燥己土;其木郁生热,则用白头翁凉泻肝脾,湿热自当应药而瘳也。

淋沥根原

    淋沥者,乙木之陷于壬水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腑,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在下,逢水则藏,遇木则泄。癸水藏之,故泄而不至于遗溺;乙木泄之,故藏而不至于闭癃,此水道所以调也。

    水之能藏,赖戊土之降,降则气聚也;木之能泄,赖己土之升,升则气达也。胃逆而水不能藏,是以遗溺;脾陷而木不能泄,是以闭癃。(“闭癃”一句容易理解,“遗溺”一句则有较多转折。虽然前句称“水之能藏”是因为“降则气聚”,实际上,“水之能藏”,是因为癸水温气蛰藏;而癸水温气蛰藏,是因为戊土顺降而相火收敛。即前文《六气解·太阳寒水》:“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之意也。“降则气聚”者,相火收敛也。)淋者,藏不能藏,既病遗溺;泄不能泄,又苦闭癃。

    水欲藏而木泄之,故频数而不收;木欲泄而水藏之,故梗涩而不利。木欲泄而不能泄,则溲溺不通;水欲藏而不能藏,则精血不秘。缘木不能泄,生气幽郁而为热,溲溺所以结涩;水不能藏,阳根泄露而生寒,精血所以流溢。

    而其寒热之机,悉由于太阴之湿。湿则土陷而木遏,疏泄不行,淋痢皆作。淋痢一理,悉由木陷。(亦见血之针。)乙木后郁于谷道则为痢;前郁于水腑则为淋。其法总宜燥土疏木。土燥而木达,则疏泄之令畅矣。

    【桂枝苓泽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三钱,生;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肝燥发渴,加阿胶。

桂枝苓泽汤,大法乃去湿息风而达乙木。甘草生用,有清泻乙木下郁所致之己土湿热之功。此证通常应见溲黄,是宜并用丹皮。实际上,加丹皮施治,也就是桂枝茯苓胶囊的适应证了。下热重,加金钱草颗粒;中虚者,加理中丸。

    脾为湿土,凡病则湿;肝为风木,凡病则燥。(脾病见湿居多,肝病见燥与见风之间有时间差。以肝之本气为风,风动生燥,总是有个过程。)淋家土湿脾陷,抑遏乙木发生之气,疏泄不畅,故病淋涩。木郁风动,津液耗损,必生消渴。其脾土全是湿邪,而其肝木则属风燥。血藏于肝,风动则血消,此木燥之原也。(此句可见“木燥”因于“风动”。但“风动”致生之“燥”,非仅“木燥”,亦可致金燥。前文,“木郁风动,津液耗损,必生消渴”。《素灵微蕴·消渴解》:“风燥亡津,肺金不泽,则善消渴。”)苓、泽、甘草,培土而泻湿;桂枝、芍药,疏木而清风,此是定法。土愈湿则木愈燥,若风木枯燥之至,芍药不能清润,必用阿胶。仲景猪苓汤善利小便,茯苓、猪苓、泽泻、滑石,利水而泻湿,阿胶清风而润燥也。(桂枝苓泽汤加阿胶之法,实即并用猪苓汤之法。桂枝苓泽汤证,用猪苓汤加桂枝,亦善。只是起手就用阿胶,有点土豪了。

    水性蛰藏,木性疏泄。乙木生于癸水。相火封藏,癸水温暖,温气左升,则化乙木。生气畅茂,乙木发达,疏泄之令既遂,则水道清通而相火必秘。土陷木遏,疏泄不遂,而愈欲疏泄,则相火泄露而膀胱热涩。膀胱之热涩者,风木相火之双陷于膀胱也。足少阳甲木化气于相火,与手少阳三焦并温水脏。手少阳之相火泄,则下陷于膀胱而病淋;足少阳之相火泄,则上逆于胸膈而病消。其原总由于乙木之郁也。膀胱热涩之极者,加栀子、黄柏,以清三焦之陷,则水腑清矣。(窃以为用丹皮、栀子,其弊少于栀子、黄柏;用滑石、车前,则更平和。)

    乙木之温,生化君火;木郁阳陷,温气抑遏,合之膀胱沦陷之相火,故生下热。然热在肝与膀胱,而脾则是湿,肾则是寒。寒水侮土,移于脾宫,则脾不但湿,而亦且病寒。其肝与膀胱之热,不得不清;而脾土湿寒,则宜温燥。是宜并用干姜,以温己土。若过清肝热,而败脾阳,则木火增其陷泄,膀胱热涩,永无止期矣。惟温肾之药,不宜早用,恐助膀胱之热。若膀胱热退,则宜附子暖水,以补肝木发生之根也。(附子之用,膀胱热涩者不宜,“少腹气块,坚硬澌寒”者亦不宜(《劳伤解·精神·神惊》)。除此之外,基本上无其他特别禁忌。)

    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木欲疏泄,而水莫蛰藏,则精血皆下。其精液流溢,宜薯蓣、山茱以敛之;其血块注泄,宜丹皮、桃仁以行之。

    淋家或下沙石,或下白物。砂石者,膀胱热癃,溲溺煎熬所结。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溲溺之咸者,水之润下而成也。百川下流,则归于海,海水熬炼,则结盐块。膀胱即人身之海,沙石即海水之盐也。(这里指膀胱结石。膀胱结石是由相火之热气“熬炼”而成;而肾结石,窃以为,乃是肾中阳虚,不能蒸水化气;水化迟滞,因生污浊;污浊沉积,结聚为石。)

    白物者,脾肺湿淫所化。湿旺津凝,则生痰涎。在脾则克其所胜,在肺则传其所生,皆入膀胱。膀胱湿盛,而下无泄窍,湿气淫泆,化为带浊。白物粘联,成块而下,即带浊之凝聚者也。与脾肺生痰,其理相同。淋家下见白物,上必多痰。泻湿宜重用苓、泽;若其痰多,用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橘皮以泻之。(即后世之二陈汤法。)

    女子带浊崩漏,与男子白浊血淋同理,皆湿旺木郁之证。内伤百病,大率由于土湿。往往兼病淋涩,而鼓胀、噎膈、消渴、黄疸之家更甚。是缘阳虚土败,金木双郁。燥土温中,辅以清金疏木之品,淋涩自开。庸工见其下热,乃以大黄,益败脾阳,谬妄极矣!淋家下热之至,但有栀子、黄柏证,无有大黄、芒硝证,其热不在脾胃也。(亦宜长鸣之警钟。)

    一切带浊、崩漏、鼓胀、黄疸,凡是小便淋涩,悉宜熏法。用土茯苓、茵陈蒿、栀子、泽泻、桂枝,研末布包,热熨小腹,外以手炉烘之,热气透彻,小便即行,最妙之法。(土茯苓50克、茵陈蒿30克、栀子20克、泽泻20克、桂枝30克,研末,炒热,分2份,布包,保持热度,轮流熨小腹。病情较重,可并用活络油揉按足阳明之足三里,足厥阴之行间、太冲,以及足太阴之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等穴位。足阳明先按;足厥阴、足太阴的穴位,在上者先按。痛点宜重按。)


卷七 杂病解(下)

中风根原

    中风者,土湿阳衰,四肢失秉而外感风邪者也。(《杂病解下》所讲的内容,均为内外合邪之证,非如《杂病解上》《杂病解中》之纯属内伤。)四肢者,诸阳之本,营卫之所起止,而追其根原,实秉气于脾胃。脾土左旋,水升而化血;胃土右转,火降而化气。血藏于肝,气统于肺,而行于经络,则曰营卫。四肢之轻健而柔和者,营卫之滋荣,而即脾胃之灌注也。

    阳亏土湿,中气不能四达;四肢经络,凝涩不运;卫气阻梗,则生麻木。麻木者,肺气之郁。肺主皮毛,卫气郁遏,不能煦濡皮毛,故皮肤枯槁而顽废也。诸筋者,司于肝而会于节;土湿木郁,风动血耗,筋脉结涩,故肢节枯硬。一旦七情郁伤,八风感袭,闭其皮毛而郁其经脏,经络之燥盛,则筋脉急挛,肢节拳缩,屈而不伸,痹而不仁也;脏腑之湿盛,则化生败浊,堵塞清道,神迷言拙,顽昧不灵也。人身之气,愈郁则愈盛,皮毛被感,孔窍不开,郁其筋节之燥,故成瘫痪;郁其心肺之湿,故作痴瘖。

    脏腑者,肢节之根本;肢节者,脏腑之枝叶。根本既拔,枝叶必瘁,非尽关风邪之为害也。风者,百病之长,变无常态。实以病家本气之不一,因人而变,而风未尝变。风无刻而不扬,人有时而病作,风同而人异也。此与外感风伤卫气之风,原无悬殊。粗工不解,谬分西北东南,真假是非之名,以误千古,良可伤也。

    【桂枝乌苓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茯苓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左半偏枯者。

中下寒,加干姜、附子。

桂枝乌苓汤,大法乃去湿息风而达乙木,并加首乌滋肝血、砂仁醒脾气。此证,可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加首乌、砂仁施治;桂枝茯苓丸+附子理中丸改汤剂,加首乌、砂仁亦可。中成药,用桂枝茯苓丸(倍用)+附子理中丸+生血宝颗粒,久服有效。有热者,视热在上中下,分别加夏枯草、茵陈蒿、车前草;湿重者,酌加藿香正气液。

    【黄芪姜苓汤】

    黄芪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右半偏枯者。

中下寒,加干姜、附子。病重者,黄芪、生姜可用一二两。

黄芪姜苓汤,大法可认为是二陈汤加参、芪,补金降浊(黄芪生用)。右半偏枯,降浊阴并驱陈寒,宜加泽泻、细辛;补心火并润肺金,宜加石脂、紫菀;敛甲木并收肺气,宜加牡蛎、五味。窃以为,并宜酌用桂枝、川芎达乙木,复其升降;酌用鳖甲、丹皮行瘀阻,通其脉络。

    中风之证,因于土湿;土湿之故,原于水寒。寒水侮土,土败不能行气于四肢,一当七情内伤,八风外袭,则病中风。

    肝藏血而左升,肺藏气而右降。气分偏虚,则病于右;血分偏虚,则病于左。(“气分偏虚”,根原毕竟是左路阳气不达。《灵枢·营卫生会》:“卫出于下焦”者,气化于精也,阳由左升也。)随其所虚而病枯槁,故曰偏枯。左半偏枯,应病在足大指;足厥阴肝经行于足大指也。若手大指亦病拳曲,则是血中之气滞也。右半偏枯,应病在手大指;手太阴肺经行于手大指也。若足大指亦病拳曲,则是气中之血枯也。究之左右偏枯,足大指无不病者,以足太阴脾行足大指;太阴脾土之湿,乃左右偏枯之原也。

    土湿则肾水必寒,其中亦有湿郁而生热者。(“湿郁而生热”,“湿”中有生气也,生气之郁热也;生气者,木气也。)然热在上而不在下,热在肝胆而不在脾肾。(肝之郁热,可在下。)而肝胆之燥热,究不及脾肾寒湿者之多。总宜温燥水土,以达肝木之郁。风袭于表,郁其肝木;木郁风生,耗伤津血,故病挛缩;木达风息,血复筋柔,则挛缩自伸。其血枯筋燥,未尝不宜阿胶、首乌之类,要当适可而止,过用则滋湿而败脾阳,不可不慎。(首乌尚可。《玉楸药解·何首乌》:“何首乌滋益肝血,荣舒筋脉,治中风左半偏枯之病甚佳。辅以燥土暖水之味,佐以疏木导经之品,绝有奇功,而不至助湿败脾,远胜地黄、龟胶之类。”)

    风家肢节挛缩,莫妙于熨法。右半偏枯,用黄芪、茯苓、生姜、附子;左半偏枯,用首乌、茯苓、桂枝、附子。研末布包,热熨病处关节。药气透彻,则寒湿消散;筋脉和柔,拳曲自松。药用布巾缚住,外以火炉温之。三四次后,气味稍减,另易新者。久而经络温畅,发出臭汗一身,气息非常,胶黏如饴,则肢体活软,屈伸如意矣。

    其神迷不清者,胃土之逆也;其舌强不语者,脾土之陷也。以胃土上逆,浊气郁蒸,化生痰涎,心窍迷塞,故昏愦不知人事;脾土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短缩不舒,故蹇涩不能言语。此总由湿气之盛也。仲景《金匮》: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者,风邪外袭,郁其脏腑之气,非风邪之内入于脏腑也。一切羌、独、艽、防驱风之法,皆庸工之妄作,切不可服!(恐更伤正气。)惟经脏病轻,但是鼻口偏斜,可以解表。用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略取微汗,偏斜即止。(窃以为,体虚之人,宜加人参、白术或并加黄芪、大枣,以助其化汗之源;素体肾虚者,尚宜加附子、巴戟等。)

    其大便结燥,缘于风动血耗;而风动之由,则因土湿而木郁。法宜阿胶、苁蓉,清风润燥,以滑大肠。结甚者,重用苁蓉,滋其枯槁。龟板、地黄、天冬之类,滋湿伐阳,慎不可用。中气一败,则大事去矣。庸工至用大黄,可恨之极!(参《杂病解中·便坚根原》。)

    其痰涎胶塞,迷惑不清者,用葶苈散下之,痰去则神清。(参《杂病解上·鼓胀根原·气鼓》。)

    【葶苈散】

    葶苈三钱 白芥子三钱 甘遂一钱

    研细,每服五分。宿痰即从便下。

历节根原

    历节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者也。(虽是“伤于筋骨”,终究还是肝脾肾之病。是以下文称“筋骨疼痛而肌肉壅肿者,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阴之经也。”)膝踝乃众水之溪壑、诸筋之节奏,寒则凝冱于溪谷之中;湿则淫泆于关节之内,故历节病焉。

    足之三阴,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胸中。而少厥水木之升,随乎太阴之土;土湿而不升,则水木俱陷,于是癸水之寒生,乙木之风起。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淫则肉伤,寒淫则骨伤,风淫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壅肿者,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阴之经也。

    其病成则内因于主气,其病作则外因于客邪。汗孔开张,临风入水;水湿内传,风寒外闭;经热郁发,肿痛如折。虽原于客邪之侵凌,实由于主气之感召。久而壅肿卷屈,跛蹇疲癃。此亦中风之类也,而伤偏在足。盖以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寒湿,地下之浊邪,同气相感,故伤在膝踝。诸如膝风、脚气,色目非一,而究其根原,正自相同。(亦是一针见血啊。)

    凡腿上诸病,虽或木郁而生下热,然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则是湿寒,必无湿热之理。《金匮》义精而法良,当思味而会其神妙也。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二钱 知母四钱 防风四钱 麻黄二钱 生姜五钱

煎大半杯,温服。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之方也。窃以为,先生用此方,亦尊重仲景先生而已。方中知母用于“泻热”(下文),但《长沙药解·知母》示:“知母苦寒之性……甚败脾胃而泻大肠”,非善品也。因“热在经络,不在骨髓”(上文),临床用浙贝母,或桑白皮;或连翘,或茜草,或木通,随其清肺或凉血之所宜而用之可也。

    历节风证,肢节疼痛,足肿头眩,短气欲吐,身羸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缘饮酒汗出,当风取凉,酒气在经,为风所闭,湿邪淫泆,伤于筋骨。湿旺土郁,汗从土化,是以色黄。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法宜术、甘培土,麻、桂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防风、附子,去湿而温寒。(防风“泻湿土而达木郁”(《长沙药解·防风》),亦一物多用者也。)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若其病剧,不能捷效,加黄芪以行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无有不愈。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此法。

    乌头用法:炮,去皮、脐,切片,焙干,蜜煎,取汁,入药汤服。

痉病根原

    痉病者,汗亡津血而感风寒也。(先生讲述痉病,与讲述其他病证一样,均为要言不烦。《内经》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之意也。“痉者,筋脉挛缩,头摇口噤,项强而背折也。”(后文《妇人解·产后根原》)这些症状的核心病机,是血虚而动风生燥。这里是两个层次,首先是血虚在先。血虚,是以肝木升达不畅。其次是动风诱因。本章说的是“感风寒”。仅仅是血虚,不至于产生痉病;仅仅是动风诱因,也不至于产生痉病。原有血虚之根,乙木不达;而披风感寒等诱因,郁其阳气,乙木愈加不达;木郁是以动风生燥。原文“汗亡津血”四字似可改为“素体血虚”;而动风诱因除了“感风寒”,还有血虚之人,再亡其血的情形等。如《伤寒悬解·不可汗十四》:“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太阳之脉,自头下项,行身之背。发汗太多,伤其津血,筋脉失滋;复感风寒,筋脉挛缩,故颈项强急、头摇口噤、脊背反折也。《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即痉病之谓。以背膂之筋,枯硬而紧急故也。

太阳以寒水主令,而实化于丙火。盖阴阳之理,彼此互根。清阳左旋,则癸水上升而化君火;浊阴右转,则丙火下降而化寒水。汗亡津血,阴虚燥动,则丙火不化寒水而生上热,是以身首发热而面目皆赤也。寒水绝其上源,故小便不利。背者,胸之府。肺位于胸,壬水生化之源也。肺气清降,氤氲和洽,蒸为雨露,自太阳之经注于膀胱,则胸膈清空而不滞。太阳不降,肺气壅郁,故浊气上冲于胸膈也。

太阳之经,兼统营卫;风寒伤人,营卫攸分。其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风伤卫也。其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寒伤营也。

    病得于亡汗失血之后,固属风燥;而汗血外亡,温气脱泄,实是阳虚。滋润清凉之药,未可肆用也。

    【栝蒌桂枝汤】

    栝蒌根四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稀粥,取微汗。

治风伤卫气,发热汗出者。

栝蒌桂枝汤,《金匮要略》之方。大法乃息风达木而生津补血。方中栝蒌根乃“生津液”(《长沙药解·栝蒌根》)之用,易为阿胶或生首乌亦可。

    【葛根汤】

    葛根四钱 麻黄三钱,先煎、去沫;桂枝二钱 芍药二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

治寒伤营血,发热无汗者。

葛根汤,《伤寒论》之方。大法乃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麻黄散太阳之寒,葛根解阳明之郁。

    痉病是太阳证,亦有在阳明经者。若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齿齘者,胃土燥热,筋脉枯焦之故。(此证之核心病机仍然是血虚木燥。只是这个“血虚木燥”,与素体血虚的联系并不直接。一般是素体阳盛者,因感冒风寒,营中郁热迅速传至阳明戊土,戊土阳旺但肝血非旺,是以燥气伤及阴血,血更虚致木愈郁,故而动风生燥。此证非栝楼桂枝汤和葛根汤可治。)宜重用清凉滋润之味,不可拘太阳经法。甚者,宜大承气汤,泻其胃热乃愈。(此证实际上是《伤寒论》的阳明腑热“急下三证”之燥土伤及肝阴证,是以宜大承气汤。但是,说大承气汤,仍然只是尊重仲景先生。临证之时,宜并加麦冬、生地、玄参。)

湿病根原

    湿病者,太阴湿旺而感风寒也。(本章之“湿病”,非仅中焦湿盛之病,是内外合邪,外郁内应。)太阴以湿土主令,肺以辛金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胃以戊土而化燥。燥湿相敌,是以不病。人之衰也,湿气渐长而燥气渐消。及其病也,湿盛者不止十九,燥盛者未能十一。阴易盛而阳易衰,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理固然也。

    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肺气化水,渗于膀胱,故小便清长。土湿则肺气堙郁,不能化水;膀胱闭癃,湿气浸淫,因而弥漫于周身。湿为阴邪,其性亲下,虽周遍一身,无处不到,究竟膝踝关节之地,承受为多。一遇风寒感冒,闭其皮毛,通身经络之气,壅滞不行,则疼痛热烦而皮肤熏黄。湿凌上焦,则痛在头目;湿淫下部,则痛在膝踝;湿侵肝肾,则痛在腰腹。湿遍一身,上下表里,无地不疼,而关窍骨节,更为剧焉。(“关窍骨节”,肝肾之所主也。)

    其火(手足少阳之相火)盛者,郁蒸而为湿热;其水盛者,淫泆而为湿寒,而总之悉本于阳虚。法当内通其膀胱,外开其汗孔,使之表里双泄也。

    【茵陈五苓散】

    白术 桂枝 茯苓 猪苓 泽泻

    等分,为散,每用五钱,调茵陈蒿末一两,和匀,空腹米饮调服一汤匙,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

湿家日晡烦疼,以土旺午后申前,时临未支,湿邪旺盛也。若发热恶寒,是表邪闭固,加紫苏、青萍,以发其汗。

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之方。大法乃清热去湿、培土达木。“米饮调服”,助胃气,亦滋化源之意。

    【元滑苓甘散】

    元明粉 滑石 茯苓 甘草

    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湿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候也。

湿旺脾郁,肺壅而生上热,小便黄涩,法宜清金利水,以泻湿热。若湿邪在腹,肺气壅滞,以致头痛鼻塞,声音重浊,神气郁烦,当于发汗利水之中,加橘皮、杏仁,以泻肺气。

元滑苓甘散,大法乃清金利水而泻湿热。方中元明粉,《玉楸药解》示:“咸寒疏荡,治心肺烦热”。但先生同时认为其“是方士造作,以为服食却病之药。泻火伐阳,舍生取死,原非通制,不必用也。”似可用栝楼实或桑白皮代。药用“大麦粥汁和服”,是仿《金匮》硝矾散治女黑疸之用,“以其利水而泻湿也。”《长沙药解·大麦》:“大麦粥利水泻湿,生津滑燥,化谷消胀,下气宽胸,消中有补者也。

    【苓甘栀子茵陈汤】

    茵陈蒿三钱 栀子二钱 甘草二钱,生;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小便黄涩,少腹满胀者。服此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湿从小便去矣。

苓甘栀子茵陈汤,即《伤寒论》茵陈蒿汤(茵陈蒿、栀子、大黄)加减。去大黄而用生草、茯苓,是为了对治湿热不在脾胃之证,亦慎重之意。但是,湿热在脾胃者,则宜如下文,“加大黄、芒硝”,即《伤寒》茵陈蒿汤加味之法。

    湿家腹满尿涩,是木郁而生下热。法当利水泻湿,而加栀子,以清膀胱。若湿热在脾,当加大黄、芒硝。(先生《杂病解中·淋沥根原》示:“淋家下热之至,但有栀子、黄柏证,无有大黄、芒硝证,其热不在脾胃也。”若见舌苔黄厚腻滑,则是“湿热在脾”之证。)如湿热但在肝家,而脾肾寒湿,当加干姜、附子。(小便色黄,是有下热,附子宜缓用。参《杂病解中·淋沥根原》及注文)若膀胱无热,但用猪苓汤,利其小便可也。

黄疸根原

    黄疸者,土湿而感风邪也。(黄疸与湿病大同小异。前章《湿病根原》:“湿病者,太阴湿旺而感风寒也。”)太阴湿土主令,(此处似缺“黄疸之证”四字。)以阳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阴之湿。设使皮毛通畅,湿气淫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一感风邪,卫气闭阖”几个字的意思有点转折。风性疏泄,本来不应该是“卫气闭阖”。但是,风性泄而气性闭,风愈泄而气愈闭,最终因为风泄的力度不如气闭的力度大,因此,出现了“卫气闭阖”的结局。这实际上就是太阳中风大青龙汤证的表证机理。《伤寒悬解·太阳三十二》:“太阳中风,脉紧身痛,寒热无汗,脉证悉同伤寒。此卫阳素旺,气闭而血不能泄也。”而之所以称黄疸是“感风邪”,第一,因该证有时也是有汗的。如后文硝黄栀子汤所治,即“汗出腹满”之证。说明并非寒邪束表。第二,因其“感风邪”,是以营中热盛;营热盛发,是以多传戊土而为胃热。脾湿胃热,是以黄疸多见湿热之证。第三,“风邪”感在足少阳风木之经,是以少阳不降;少阳不降,则厥阴不升;厥阴不升,是以下克己土;乙木之热传于己土,是又黄疸湿热之因。)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谷气瘀浊,化而为热;瘀热前行,下流膀胱;小便闭涩,水道不利;膀胱瘀热,下无泄路;熏蒸淫泆,传于周身,于是黄疸成焉。

    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以黄为土色,而色司于木,木邪传于湿土,则见黄色也。(正常的“土色”之“黄”,与邪气之“黄”,是不一样的。拿中国人的“黄皮肤”,与黄疸病人的“黄皮肤”相比;或者正常人小便微黄的颜色,与小便淋涩的黄赤之色相比,就可以有清晰的认识。其他脏腑之色亦同此理。)或伤于饮食,或伤于酒色,病因不同,总由于阳衰而土湿。湿在上者,阳郁而为湿热;湿在下者,阴郁而为湿寒。乙木下陷而阳遏阴分,亦化为湿热;甲木上逆而阴旺阳分,(阴旺于阳分。)亦化为湿寒。视其本气之衰旺,无一定也。(这也是《六气解·六气从化》所讲的实力论。)

    其游溢于经络,则散之于汗孔;其停瘀于膀胱,则泄之于水道。近在胸膈,则涌吐其腐败;远在肠胃,则推荡其陈宿。酌其温凉寒热,四路涤清,则证有变状而邪无遁所,凡诸疸病,莫不应手消除也。

谷疸

    谷入于胃,脾阳消磨,蒸其精液,化为肺气。肺气宣扬,外发皮毛而为汗,内渗膀胱而为溺。汗溺输泄,土不伤湿;而木气发达,则疸病不作。(木气之所以不达,一般是因外感风邪;甲木不降,是以乙木不达。《长沙药解·茵陈蒿》:“……水窍不开,淫溢经络,郁蒸而发黄色”,“水窍不开”仍然是木气不达。但是,木气不达,除了外感风邪,素体血热者,也可以是肝脾郁陷互为因果而产生的影响。)阳衰土湿,水谷消迟,谷精堙郁,不能化气,陈腐壅遏,阻滞脾土;木气遏陷,土木郁蒸,则病黄疸。

    中气不运,升降失职。脾陷则大便滑溏;胃逆则上脘痞闷,浊气熏蒸,恶心欲吐,恶闻谷气。食则中气愈郁,头眩心烦。此当扩清其菀陈,除旧而布新也。

酒疸

    酒醴之性,湿热之媒。其濡润之质,入于脏腑,则生下湿;辛烈之气,腾于经络,则生上热。汗溺流通,湿气下泄而热气上达,可以不病。汗溺闭塞,湿热遏瘀,乃成疸病。(“汗溺闭塞”,往往也是因为外感风邪而卫气闭束。)

    其性嗜热饮者,则濡润之下伤差少,而辛烈之上伤颇重;其性嗜冷饮者,则辛烈之上伤有限,而湿寒之下伤为多。至于醉后发渴,凉饮茶汤,寒湿伤脾者,不可胜数,未可以湿热概论也。

色疸

    肾主蛰藏,相火之下秘而不泄者,肾藏之也。精去则火泄而水寒;寒水泛滥,浸淫脾土;脾阳颓败,则湿动而寒生。故好色之家,久而火泄水寒,土湿阳亏,多病虚劳,必然之理也。水土寒湿,不能生长木气;乙木遏陷,则生下热。土木合邪,传于膀胱,此疸病所由生也。(一般来讲,“土木合邪,传于膀胱”,是溲黄而已,未必疸病也。其发为疸病者,往往是前文所称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达”的缘故。)

    其湿热在于肝胆,湿寒在于脾肾。(色疸之病,通常并无脾胃之湿热,肾中更是只有寒水之气。《金匮要略》谓之“女劳黑疸”,用硝矾散施治。先生于《长沙药解·硝石》中示:“硝石咸寒之性,直达下脘……腐败扫除,正气清通。继以补中养火之剂……”是后续尚需“补中养火”也,非硝矾散可奏全功也。)人知其阴精之失亡,而不知其相火之败泄,重以滋阴助湿之品,败其脾肾微阳,是以十病九死,不可活也。

    【甘草茵陈汤】

    茵陈三钱 栀子三钱 大黄三钱 甘草三钱,生

    煎大半杯,热服。

    治谷疸腹满尿涩者。

服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甘草茵陈汤,《伤寒论》茵陈蒿汤加生甘草。生甘草可增强清热之功。但先生之用,似乎以其甘缓之性,略起培土之用。顾护脾胃之意也。年轻体壮者可不加。

    【茵陈五苓散】

    白术 桂枝 猪苓 茯苓 泽泻

    等分,为散,每用五钱,调茵陈蒿末一两,空腹米饮和服一汤匙,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

治日暮寒热者。

茵陈五苓散,所治之“日暮寒热”者,因于前章《湿病根原》所讲的“午后申前,时临未支,湿邪旺盛”。参前章注文。

    【硝黄栀子汤】

    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栀子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汗出腹满者。

硝黄栀子汤,治脾胃湿热而膀胱瘀热之证。涤荡之剂。后续尚宜用药调理。

    【栀子大黄汤】

    栀子三钱 香豉三钱 大黄三钱 枳实三钱

    煎一杯,热分三服。

治酒疸心中懊憹热疼,恶心欲吐者。

栀子大黄汤,清泻中上郁热之剂。依理可加重剂栝楼实。

    【元滑苓甘散】

    元明粉 滑石 甘草 茯苓

    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

    治色疸额黑身黄者。

服后病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候也。

元滑苓甘散,参前章《湿病根原》注文。色疸用元滑苓甘散,似可易元明粉为白茅根,或栝楼实,或桑白皮,并加桂枝升肝脾、加丹皮以助滑石和桂枝。恐桂枝助热者,易桂枝为连翘,或木通,或豆黄卷,或广郁金,或川楝子。药后若症状消减,亦宜如《长沙药解·硝石》所示:“继以补中养火之剂”。

    色疸,日晡发热恶寒,膀胱急,小便利,大便黑溏,五心热,腹胀满,身黄,额黑。此水土瘀浊之证,宜泻水去湿,通其二便。仲景用硝矾散,硝石清热,矾石去湿。此变而为滑石、元明粉,亦即硝矾之意。用者酌量而通融之,不可拘泥。(明示不可执方。即便是《伤寒》《金匮》之方也不可执。法有定法,而方无定方。)

    黄疸之家,脾肾湿寒,无内热者,当用姜、附、茵陈,不可误服硝黄也。

暍病根原

暍病者,暑热而感风寒也。热则伤气,寒则伤形。《素问·通评虚实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以寒性敛闭,暑性疏泄,寒闭其形而皮毛不开,是以气盛而身寒;暑泄其气而腠理不阖,是以气虚而身热。暍病则伤于暑,而又伤于寒者也。(气虚肺燥而血虚血热之人感冒寒邪,同于“暑热而感风寒”之理,亦暍病也。)

    盛暑汗流,元气蒸泄,被清风而浴寒水,玄府骤闭,《素问》:玄府者,汗孔也。里热不宣,故发热恶寒,口渴齿燥,身重而疼痛,脉细而芤迟也。盖气不郁则不病,虽毒热挥汗,表里燔蒸,筋力懈惰,精神委顿,而新秋变序,暑退凉生,肺府清爽,精力如初,不遇风寒,未尝为病。及热伤于内,寒伤于外,壮火食气,而腠理忽敛,气耗而热郁,于是病作也。

    汗之愈泄其气,则恶寒益甚;温之愈助其火,则发热倍增;下之愈亡其阳,则湿动木郁,而淋涩弥加。法当补耗散之元气,而不至于助火;清烦郁之暑热,而不至于伐阳。清金而泻热,益气而生津,无如仲景人参白虎之为善也。

    【人参白虎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半杯 人参三钱

米熟汤成,取大半杯,热服。

人参白虎汤,《伤寒论》之方。各药之用,如《长沙药解·石膏》:“石膏清金而除烦,知母泻火而润燥,甘草、粳米,补中化气,生津而解渴也。”实际上,粳米尚有利水之功。《长沙药解·粳米·桃花汤》:“粳米补土而和中,利水而泻湿”。临床用此方,宜注意四个问题。第一,若无汗而恶寒甚,需加浮萍或紫苏开表。恐“汗之愈泄其气”,可加白术或重用人参。即《伤寒悬解·太阳九十九》,“医家于此,贵有实里解表之法,虽汗出而无虚虚之嫌”的“实里解表之法”。方后服法之“热服”,本意亦在取微汗。第二,若患者“身重”非因气虚而因于中湿,需加茯苓去中焦之湿,并加防己或羌活去经络之湿。第三,知母嫌其有伐阳之弊。生津润燥,用栝楼实似更胜。此证重用沙参、百合代之亦可。第四,血虚者,宜并用大枣。

霍乱根原

    霍乱者,饮食寒冷而感风寒也。夏秋饮冷食寒,水谷不消,其在上脘则为吐,其在下脘则为泄。或吐或泄,不并作也。一感风寒,皮毛闭塞,而宿物陈菀壅遏,中气盛满莫容,于是吐泄并作。

    其吐者,胃气之上逆;其泄者,脾气之下陷。胃土之逆者,胆木之上逼也;脾土之陷者,肝木之下侵也。盖中气郁塞,脾胃不转,不能升降木气;木气郁迫,而克中宫;刑以胆木则胃逆,贼以肝木则脾陷也。肝胆主筋,水土寒湿,木气不荣,是以筋转。

    吐泄无余,寒瘀尽去,土气渐回,阳和徐布,中气发扬,表邪自解。若其不解,外有寒热表证,宜以麻桂发之,而温以理中、四逆之辈。表寒既退,而脏腑松缓,痛泄自止。若其不能吐泄,腹痛愈死,可用大黄附子,温药下之,陈宿推荡,立刻轻安。病在火令,全属寒因。是以仲景立法,率主理中、四逆。变通理中、四逆之意,则病有尽而法无穷矣。倘泥时令而用清凉,是粗工之下者也。

    【桂苓理中汤】

    人参一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白术三钱 砂仁二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吐不止,加半夏;泄不止,加肉蔻;外有寒热表证,加麻黄;转筋痛剧,加附子、泽泻。

桂苓理中汤,大法乃去湿温中、培土降逆兼达乙木。方中生姜,降逆止呕之用。临床可榨汁用,多用可也。散其体表寒邪,可用紫苏叶代麻黄。加附子、泽泻治“转筋痛剧”者,增其去湿暖水之力也,可加川芎或豆黄卷助桂枝达乙木。

痎疟根原

痎疟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此句,几个问题须明确。第一,“阴邪闭束”的“闭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在外的阴邪,向内包裹住了阳气”。这里的“闭束”,实际上是“郁阻”,即“挡住了”的意思。第二,“少阳之卫气”,实即“少阳之阳气”。先生常将“卫气”与“阳气”二词等同使用。《灵枢悬解·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人气,阳气也(即卫气也)。”第三,关于“少阳”。《素问·疟论》称疟疾之邪,“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亦即后世所称之“募原”,即“半表半里”的少阳地界。先生于本章称为“肠胃之外,经脏之间”,下文《牝疟》更是明示“疟在少阳”。但是,实际上疟疾的病位并非全在少阳。《金匮悬解·外感杂病·虐病二》:“瘅疟者,肺素有热。”下文《瘅疟》:“瘅疟即温疟之重者。以其阳盛阴虚,肺火素旺,一当汗出而感风寒,卫郁热发,伤其肺气……”所谓“伤其肺气”,病位在肺也。只不过其“热发”因于相火,亦与少阳有关。)人之六经,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寒邪伤人,同气相感,内舍三阴。(“内舍三阴”之说,可与前文《杂病解下·中风根原》:“风邪外袭,郁其脏腑之气,非风邪之内入于脏腑也”,以及《杂病解下·历节根原》:“虽原于客邪之侵陵,实由于主气之感召”二句合参。习惯上,可认为有邪气入内。但是应当认识到,关键是人体自身的阴阳失衡。)少阳之经,在二阳之内,三阴之外;内与邪遇,则相争而病作。(此句,特指下文“寒邪浅在六经,则昼与卫遇而日发”的情形;此外,尚有寒邪“深在五脏,则夜与卫遇而暮发”的情形。)

    其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下行;渐积渐盛,内与阴争;阴邪被逼,外乘阳位;裹束卫气,闭藏而生外寒。卫为阴束,竭力外发,重围莫透,鼓荡不已,则生战慄。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及其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阴退寒消,则卫气外发而病解焉。

    卫气昼行六经二十五周,夜行五脏二十五周。寒邪浅在六经,则昼与卫遇而日发;深在五脏,则夜与卫遇而暮发。卫气离,则病休;卫气集,则病作。缘邪束于外,则恶寒;阳郁于内,则发热。(疟病的特点,主要是阵发性寒热。阳气能够自由畅行,则不寒不热。阳气由左由内,向上向外而行,被阴邪挡住了,在上在外没有阳气的补充则恶寒;随着阻挡时间的累积,阳气之热量亦累积,是以发热。总之,其阵发性寒热,是发生在阳气与邪气“相争”的情况下的,即前段说的“相争而病作”;亦前句说的“卫气离,则病休;卫气集,则病作”的意思。《金匮悬解·外感杂病·虐病五章》:“疟者,阴阳之交争也。”“阴阳之交争”五字,是一般疟病的核心病机。)阳旺而发之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晏。阳气退败,不能日与邪争,则间日乃作。(被阻和破阻的时间长短,根据阳气和邪气两者的相对实力而定——还是实力论。当然,关于“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百度百科:唯物辩证法)原理,实际上就是唯物辩证法。)

    此以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舍于肠胃之外,经脏之间。秋伤于风,闭其腠理,卫气郁遏,外无泄路,内陷重阴之中,鼓动外发,则成疟病也。(这里说的只是疟病的一种情形,即下文之“寒疟”而已。疟病有寒、温两大类。温疟(瘅疟)的病机并非如此处所述。先生此章的文意涵盖面,时有宽窄大小的不同,不知是否有脱文。学人可参本章注文进行理解。)

温疟

    先伤于寒而后中于风,先寒后热,是谓寒疟;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先热后寒,是谓温疟。以冬中风邪,泄其卫气,卫愈泄而愈闭,郁为内热;又伤于寒,束其皮毛,热无出路,内藏骨髓之中。春阳发动,内热外出,而表寒闭束,欲出不能。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表里如焚;及其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是以寒生也。之所以“气蒸汗流”之后,又见“阴气续复”,是因为依靠患者本身的阳气之力是“欲出不能”的。其之所以能“”,是因“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即得到外缘之助,方可暂时突破郁阻之寒邪。其时之寒邪,若被一击而溃,则病愈;若被击而不溃,则必将“阴气续复”而重见寒生也)(平人营卫阴阳本自调和。其内之阳气之所以不能自如出入者,一方面固因“后伤”之外寒束缚,另一方面则因素禀气分热郁,即“阳盛阴虚,肺火素旺”(《瘅疟》),阻碍阳气升达。

瘅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是谓瘅疟。瘅疟即温疟之重者。以其阳盛阴虚,肺火素旺,一当汗出而感风寒,卫郁热发,伤其肺气,手足如烙,烦冤欲呕。阳亢阴枯,是以但热无寒。其热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神气伤损,肌肉消铄,疟之最剧者也。(瘅疟虽与温疟同类,但其病机之“”(阳),与温疟不同。瘅疟之“”,主要是体内素禀之盛阳;温疟之“”,则是先因中风而营郁,内藏于骨髓之“”。

牝疟

    其寒多而热少者,是谓牝疟。以其阴盛阳虚,卫郁不能透发,故寒多热少。盖疟病之寒,因阴邪之束闭;疟病之热,缘卫阳之郁发。其相火虚亏,郁而不发,则纯寒而无热;相火隆盛,一郁即发,则纯热而无寒。其热多者,由相火之偏胜;其寒多者,因相火之偏虚也。(亦前文“阳旺而发之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则寒多而热少”之意。)疟在少阳,其脉自弦。弦数者火盛则多热;弦迟者水盛则多寒。理自然耳。

    【柴胡栝蒌干姜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干姜三钱 栝蒌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呕加半夏。

治寒疟先寒后热者。

柴胡栝蒌干姜汤,治寒疟先寒后热,亦寒热往来,如少阳柴胡证。其里之寒(三阴)应温,故用参、(干)姜;其外之热应清,故用黄芩;其渴应润,故用栝蒌(栝蒌“清心而除烦”)。其中人参可助卫气之力,以卫出于胃,而“疟病之寒,因阴邪之束闭”(《牝疟》),助卫气,即助外发之力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治牝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者。

柴胡桂枝干姜汤,虽然与《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同名,实际上药味、治法是不同的。药味方面,为彼方去黄芩、牡蛎、栝蒌根,加人参、茯苓。《金匮要略》治牝疟用蜀漆散(蜀漆、云母、龙骨),但柴胡桂枝干姜汤法,柴胡引经而解郁,桂枝升阳而达郁,干姜驱寒,于法更善。因无热、烦、渴,故去柴胡栝蒌干姜汤之芩、蒌。

    【白虎桂枝柴胡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半杯 桂枝三钱 柴胡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治温疟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

白虎桂枝柴胡汤,《金匮要略》之白虎加桂枝汤,再加柴胡。其中所治之“但热不寒者”即瘅疟。瘅疟之人,“阳盛阴虚,肺火素旺”(《瘅疟》),用石膏、知母清金泻热,实属正法。说说两个问题。第一,本章于《金匮》原方加柴胡,虽俗称“引经”,实则其人素体肺中之热,不无少阳相火之患,即上文《牝疟》所示:“其热多者,由相火之偏胜。”因此,加柴胡亦可去其少阳之郁火。相火旺甚,加黄芩(或青蒿)亦不言可喻。其中桂枝之用,《金匮悬解·外感杂病·虐病三》:“桂枝行经而达表也(风寒在表,故热藏骨髓。桂枝解散风寒,引骨髓之热外达于皮毛也)。”第二,临床遇温疟和瘅疟,分别施治更可保证疗效。瘅疟用白虎桂枝柴胡汤;温疟则宜视其“后寒”之轻重,用白虎桂枝柴胡汤稍加干姜以驱寒。

    【减味鳖甲煎丸】

    鳖甲二两四钱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六钱 人参二钱 半夏二钱 甘草二钱 桂枝六钱 芍药一两 丹皮一两 桃仁四钱 阿胶六钱 大黄六钱 干姜六钱 葶苈二钱

    为末,用清酒一坛,入灶下灰一升,煮鳖甲,消化,绞汁,去渣,入诸药,煎浓,留药末,调和为丸,如梧子大,空腹服七丸,日三服。

治久疟不愈,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痎疟根原》一章,文字不多,内涵不少。学人在学习中,可以抓住两条不同侧面的主线作为理解的纲领。第一,从疟病的核心病机入手。牢牢记住疟病的核心病机是“阴阳之交争”。第二,从本章的三则治法入手。柴胡栝蒌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白虎桂枝柴胡汤三法,柴胡引药入少阳,而随相火之虚实,亦即证象之寒、热、渴、郁,或用干姜,或用黄芩、知膏,或用栝楼,或用桂枝以治之。换个角度说,因为“疟在少阳”,所以可认为治法是建立在《伤寒论》小柴胡汤的基础之上的。为什么用桂枝?从肝胆相表里,敛胆与升肝必须协调进行的角度去理解即可。为什么用知膏?从少阳相火刑金,肺金之热燥必须清泻滋润的思路去理解即可。三则治法的思路,既丝丝入扣地切合了疟病的病因病机,又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内在精神。

具体来说,“先寒后热”之寒疟与“先热后寒”之温疟,虽均有“”和“”,而“”虽同为寒邪(寒水或寒气),但“”却并不一样。“后热”者,其“”为卫阳(相火)之郁发,故方用柴胡栝蒌干姜汤,药用黄芩清相火;“先热”者,其“”为中风营郁而内藏于骨髓之“”,故方用白虎桂枝柴胡汤,药用柴胡散少阳郁火(可酌加黄芩或青蒿);“但热”者,其“”为素体之肺热,故方用白虎桂枝柴胡汤,药用知、膏清肺金。

此外,本章多处提及“秋伤于风”“后伤于寒”“表寒闭束,欲出不能”等表述,但示方4首,均不用解表药,主要原因,一是因为“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温疟》)”。二是因为多种疟疾本身可见汗出。如《素问·刺疟》:“足太阳之疟……热止汗出……”“足阳明之疟……热去汗出……”等。汗出则表解,其仍见之“表寒”,基本上是阳虚之表寒[57]。不用解表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虐病之寒邪,乃“舍于肠胃之外,经脏之间”(本章正文),即在少阳募原,大多数并不处于“束闭体表”的太阳经地界。如牝疟之寒,乃因寒邪“外乘阳位,裹束卫气”(本章正文)时方见;而温疟之寒,乃因阳气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本章正文)时方见。患者虐病未发时,基本上一如常人,并无“恶寒”之表证。正因寒邪在半表半里而不在表,是以温里寒或达少阳营气即可。

伤风根原

    伤风者,中虚而外感也。阳衰土湿,中脘不运;胃土常逆,肺金失降;胸中宗气不得四达,时时郁勃于皮毛之间。遇饮食未消,中气胀满,阻格金火沉降之路。肺金郁发,蒸泄皮毛,宗气外达,是以不病。一被风寒,闭其皮毛,肺气壅遏,不能外发,故逆循鼻窍,嚏喷而出。湿气淫蒸,清涕流溢,譬之水气蒸腾,滴而为露也。

    水生于金。肺气上逆,无以化水,故小便不利。《素问·风论》:劳风法在肺下,巨阳(太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矣。盖膀胱之水,全是肺气所化,水利则膀胱之郁浊下泄,肺家之壅滞全消。湿去而变燥,故痰涕胶黏,色化青黄,出于口鼻,肺脏不伤也。少年阳衰未极,肺不终郁,则气降而化水,故引精于三日。中年者五日。末年阳衰,不能引精者七日。若其终不能引,久而郁热蒸腐,则肺伤而死矣。

    太阳引精,赖乎阳明之降。中气运转,阳明右降,则肺金下达而化水尿,积郁始通;阳明不降,肺无下行之路,太阳无引精之权也。法宜泻肺而开皮毛,理中而泻湿郁。湿消而郁散,气通而水调,无余事已。

    【紫苏姜苓汤】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橘皮二钱 干姜三钱 砂仁二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紫苏姜苓汤,大法乃开表去湿、温中醒脾而降胃气。其中,干姜虽有“降逆升陷之功”(《长沙药解·干姜》),实际上,这个功效,是建立在“温中散寒,运其轮毂”(同前)的基础上的,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去“降逆”或去“升陷”,因此,方中加了半夏降胃之法。依理,加桂枝以升肝脾,更有“双手打方向盘”的效果。其中,茯苓、橘皮、半夏、生姜合用,其实就是“二陈汤法”(但不宜称之为祛痰的“二陈汤方”)。

齁喘根原

齁喘者,即伤风之重者也。其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较之伤风之家倍甚。脾土常陷,胃土常逆;水谷消迟,浊阴莫降。一遇清风感袭,闭其皮毛;中脘郁满,胃气愈逆。肺脏壅塞,表里不得通达,宗气逆冲,出于喉咙。而气阻喉闭,不得透泄,于是壅闷喘急,不可名状。此齁喘之由来也。

    轻则但作于秋冬,是缘风邪之外束,(实际上,可以是寒邪外束,亦可以是风愈泄而气愈闭,最终出现气能闭而风不能泄的局面。)重则兼发于夏暑,乃由湿淫之内动。湿居寒热之中,水火逼蒸,则生湿气。湿气在上,则随火而化热;(阳旺之人。)湿气在下,则随水而化寒。火盛则上之湿热为多,水盛则下之湿寒斯甚。此因水火之衰旺不同,故其上下之寒热亦殊。而齁喘之家,则上焦之湿热不敌下焦之湿寒,以其阳衰而阴旺,火败而水胜也。

    此当温中燥土,助其推迁。降戊土于坎中,使浊阴下泄于水道;升己土于离位,使清阳上达于汗孔。中气一转而清浊易位,汗溺一行而郁闷全消,则肺气清降,喘阻不作。若服清润之剂,中脘愈败,肺气更逆,是庸工之下者也。

    【紫苏姜苓汤】

    苏叶三钱 杏仁三钱 橘皮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甘草二钱 砂仁二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若皮毛闭束,表邪不解,则加麻黄;若言语谵妄,内热不清,则加石膏。

紫苏姜苓汤,与前章治法同。但是,增加了杏仁降肺逆之法。临床用此法,宜酌情增加去湿、温中之药味药量,并随症增加祛痰之法(参《杂病解上·痰饮根原》注文)。此外,此证因肺胃上逆严重,加桂枝等升达左路阳气之法虽然仍可考虑,但应当建立在大力驱除痰浊、大剂降泻右路的基础上。
卷八 七窍解

清阳升露,爰开七窍。精神魂魄之所发,声色臭味之所司也。先圣既没,千载如梦。扶阴抑阳,辞乔入谷。箝娥青之舌,杜仪秦之口。塞瞽旷之耳,胶离朱之目。祸流今古,痛积人神!

    仆也,轻试老拳,道宗目眇;略婴利镞,夏侯睛伤。双睛莫莫,原非大眼将军;一目䀮䀮,竟作小冠子夏。渺尔游魂,不绝如线;操觚含毫,悲愤横集,作七窍解。

耳目根原

    耳目者,清阳之门户也。阴位于下,左升而化清阳;阳位于上,右降而化浊阴。浊阴降泄,则开窍于下;清阳升露,则开窍于上。莫浊于渣滓,故阴窍于二便而传粪溺;莫清于神气,故阳窍于五官而司见闻。清阳上达,则七窍空明;浊阴上逆,则五官晦塞。晦则不睹,塞则不闻;明则善视,空则善听。

    木主五色,以血藏于肝,血华则为色也。血,阴也,而阳魂生焉,故血之内华者则为色,而魂之外光者则为视。金主五声,以气藏于肺,气发则为声也。气,阳也,而阴魄生焉,故气之外发者则为声,而魄之内涵者则为闻。

    木火升清,清升则阳光外发而为两目;金水降浊,浊降则阳体内存而为双耳。盖神明而精暗,气虚而血实;外明乃见,内虚乃闻。木火阴体而阳用,魂中有魄,外明内暗,故能见不能闻;金水阳体而阴用,魄中有魂,内虚外实,故能闻不能见。目以用神,耳以体灵;用神则明,体灵则聪。木火之用,金水之体,皆阳也;体善存而用善发,是以聪明而神灵。(体为实质,用为功能。)

    耳聋者善视,阳体已败,故神于用;目瞽者善听,阳用既废,故灵于体。所谓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阴符经》)。清阳一败,体用皆亡;浊阴逆上,孔窍障塞,则熟视不睹泰山,静听不闻雷霆,耳目之官废矣。

目病根原

    目病者,清阳之上衰也。(深层病因如此。浊阴上逆于目者,急症可能因于中湿而火炎;久病仍然多是“清阳之上衰”。后文百合五味姜附汤方后,先生示,“或不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桂枝升阳也;亦前文《耳目根原》“木火升清,清升则阳光外发而为两目”之意也。人身身半以上之病,直接病因是右路阳不敛降或浊阴上逆。但尚宜诊察是否存在左路阳不升达或清阳下陷的深层病因。)金水为阴,阴降则精盈;木火为阳,阳升则神化。精浊故下暗,神清故上光。而清阳之上发,必由于脉。脉主于心而上络于目。心目者,皆宗脉之所聚也。《内经》:心者,宗脉之所聚也。又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脉之阳上达九天,阳气清明,则虚灵而神发,所谓心藏脉而脉舍神也。《灵枢经》语。神气发现,开双窍而为精明。《素问》:夫精明者,所以别白黑,视长短。目者,神气之所游行而出入也。窍开而光露,是以无微而不烛。一有微阴不降,则云雾暧空,神气障蔽,阳陷而光损矣。

    清升浊降,全赖于土。水木随己土左升,则阴化而为清阳;火金随戊土右降,则阳化而为浊阴。阴暗而阳明,夜晦而昼光,自然之理也。后世庸工,无知妄作,补阴泻阳,避明趋暗,其轻者遂为盲瞽之子,其重者竟成夭枉之民。愚谬之恶,决海难流也!慨自师旷哲人,不能回既霍之目;子夏贤者,不能复已丧之明,况委之愚妄粗工之手,虽有如炬之光,如星之曜,安得不殒灭而亡失乎!

    然千古之人,未有如师旷、子夏之明者,所谓盲于目而不盲于心也。古之明者,察于未象,视于无形。夫未象可察,则象为糟粕;无形可视,则形为赘疣。官骸者,必敝之物;神明者,不朽之灵。达人不用其官用其神,官虽止而神自行,神宇泰而天光发,不饮上池而见垣人,不燃灵犀而察渊鱼,叶蔽两目而无远弗照,云碍双睛而无幽不烛。如是则听不用耳,视不用目,可以耳视,可以目听。此之谓千古之明者,何事乞照于庸工,希光于下士也!

疼痛

眼病疼痛,悉由浊气逆冲。(直接病因如此。)目居清阳之位,神气冲和,光彩发露,未有一线浊阴。若使浊气冲逆,遏逼清气;清气升发,而浊气遏之;二气壅迫,两相击撞,是以作疼。而浊气之上逆,全缘辛金之不敛。(肺主气。完整的说法,如后文《耳病根原·疼痛》:“浊气之上逆,缘于辛金之失敛,甲木之不降。”)金收而水藏之,则浊阴归于九地之下;金不能敛,斯水不能藏,故浊阴逆填于清位。金水逆升,浊阴填塞,则甲木不得下行,而冲击于头目。头目之痛者,甲木之邪也。甲木化气于相火,随辛金右转而温水脏。甲木不降,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烁,故白珠红肿而热滞也。

手足少阳之脉,同起于目锐眦。而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清则上升,浊则下降。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其气皆升;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其气皆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足三阳病则上逆。凡下热之证,因手少阳三焦之陷;上热之证,因足少阳胆经之逆。(此句指眼病之热,非指所有之热。如有“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之下热(《长沙药解·附子》);有“谷气瘀浊,化而为热”之中热(前文《杂病解下·黄疸根原》)。至于上热,其君火不降,固有此章所称“因足少阳胆经之逆”者,亦有“汗亡津血,阴虚燥动,丙火不化寒水而生上热”者(前文《杂病解下·痉病根原》)。)故眼病之热赤,独责甲木而不责于三焦也。其疼痛而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旺;其疼痛而不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虚也。

    赤痛之久,浊阴蒙蔽,清阳不能透露,则云翳生而光华碍。云翳者,浊气之所郁结也。阳气未陷,续自升发,则翳退而明复;阳气一陷,翳障坚老,而精明丧矣。其疼痛者,浊气之冲突;其盲瞽者,清阳陷败而木火不升也。

    木火之升,机在己土;金火之降,机在戊土。己土左旋,则和煦而化阳神;戊土右转,则凝肃而产阴精。阴精之魄,藏于肺金,精魄重浊,是以沉降;阳神之魂,藏于肝木,神魂轻清,是以浮升。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自然之性也。

    脾升胃降,则在中气。中气者,脾胃旋转之枢轴,水火升降之关键。偏湿则脾病,偏燥则胃病,偏热则火病,偏寒则水病。济其燥湿寒热之偏,而归于平,则中气治矣。

    【柴胡芍药丹皮汤】

    黄芩三钱,酒炒;柴胡三钱 白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左目赤痛者。

柴胡芍药丹皮汤,大法乃清火敛胆并行瘀达木。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说说。第一,“左目”。左为清升之位,右为浊降之位。左病,一般来讲与清阳不升有关系;但是,目在人身身半以上,阳不敛降或浊阴上逆又是直接病因。因此,分析起来多了点转折。从《长沙药解·柴胡》:“少阳甲木,居于左而行于右。邪轻则但发于左,邪旺则并见于右”的教导来看,左目赤痛,实际上是目病赤痛的轻症。这个“轻症”,结合下文百合五味汤,体现为可以不加半夏降胃和百、味清金敛肺之法;也就是说,要在清敛胆气并略兼升肝即可。第二,黄芩酒炒,似有减轻寒性并增其温散之力之意。第三,丹、芍,凉血、行瘀、达乙木并收敛甲木之用。第四,柴胡。《长沙药解·柴胡》:“既降少阳之逆,亦升厥阴之陷。”但是,其“升厥阴之陷”,是“热退郁消,自复升降之旧”的情形,也就是说,是胆降而肝自升,而并非直接走足厥阴肝经以升达肝木。因此,先生于药解中,示柴胡的归经,仅仅是“入足少阳胆经”。但是,从他医用药来看,一般认为,柴胡轻用则走肝经,重用则走胆经。如《伤寒论》大小柴胡汤,用柴胡是半斤,即八两。作为对比,其中的黄芩均为三两。从先生自行拟方的《四圣悬枢》来看,温病的少阳经证红雨丹,用柴胡是“四钱”;寒疫的少阳经证小柴胡汤,用柴胡也是“四钱”。可见本章的柴胡芍药丹皮汤,先生用柴胡“三钱”,至少有“并非重用”的意思。这意味着,柴胡在这里,可能有走肝经而达乙木的作用。而之所以走肝经,却不直接用桂枝,是因为柴胡性微寒,更加适合于目病赤痛之证。当然,这个想法只是笔者结合世俗观点的理解而已。从先生本人来讲,应当是认为柴胡只走胆经的。如《杂病解下·痎疟根原》所示的三则治法,柴胡与桂枝并用,典型的肝胆并治。其中柴胡走胆经,用量仍然只是“三钱”,并未示人重用,并无“轻走左重走右”的区别。窃以为,柴胡于本章此证,用“四钱”示法,示人重用,走胆经而清少阳郁火,似更善。毕竟,左路清阳虽须升达,直接病因究是右路少阳之郁火,正文“其疼痛而赤热者,甲木逆而相火旺”者也。第五,白睛红赤。这是肺金受刑,清金之药还是酌情要用的。

    【百合五味汤】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研;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右目赤痛者。

热甚加石膏、知母。

百合五味汤,相比治左目赤痛的柴胡芍药丹皮汤,少了柴、芩清散少阳郁火,多了降胃、清金敛肺的半夏和百、味。其中,五味子用“”,依俗理,即是兼用其子核中的生发之气。但是,目病赤痛终究是“甲木逆而相火旺”,依理,柴、芩仍然是要用的。窃以为,先生的示法,只是表示“左右证情轻重不同,治法宜有所不同”的意思而已,并非示人必用某某药。

    【百合五味姜附汤】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水土寒湿而上热赤痛者。

或不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

百合五味姜附汤,大法乃温寒去湿、清上热而敛降胆肺胃。水土寒湿而口腔溃疡者,病在人身身半以上,治法类此,亦以右路敛降为主;用药方面,去百、味,加黄芩或夏枯草即可,所谓“随证治之”(《伤寒论》)者也。可与下文《口病根原》之桂枝姜苓汤互参。至于目病“无上热”而“作疼痛”者,是“甲木逆而相火虚”(正文)之意也。无热可清,可不必百合,但芍药敛胆,似不必去之。恐其寒凉伐阳,可炒用,或易为生牡蛎。总之,甲木之气仍需对治。先生的本意是,用桂枝升达,肝升则胆降。但是,牡蛎和桂枝并用则是“双手打方向盘”。从方后这个“加桂枝”法,可进一步证明,先生用柴胡,是走右路胆经的;走左路肝经,用桂枝。

    【茯泽石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石膏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湿热熏蒸,目珠黄赤者。

茯泽石膏汤,大法乃清泻中上而降胃气,用于素体肺有湿热之患者。窃以为,栀子、石膏易为栝楼实、桑白皮或加浙贝母、百合或白茅根,可少弊。

    【桂枝丹皮首乌汤】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龙眼十个,肉

    煎大半杯,热服。

治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

桂枝丹皮首乌汤,大法乃温中去湿、滋肝行瘀而升清阳,略兼右路降浊。“昏花不明”,即“盲瞽”之先期;而“其盲瞽者,清阳陷败而木火不升也”(正文),大法虽然直接病因之右路浊阴不可无视,深层病因之左路阳陷瘀阻更宜重视。

    【桂枝菖蒲汤】

    柴胡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菖蒲二钱

    煎半杯,热服。

治瞳子缩小者。

桂枝菖蒲汤,治不升不展者也。桂枝升阳,菖蒲开窍。

    【乌梅山萸汤】

    五味一钱 乌梅三钱,肉;山萸三钱,肉;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煎半杯,温服。

治瞳子散大者。

乌梅山萸汤,治不降不收者也。用药滋肝而酸收肝胆肺。窃以为,亦宜半夏,或用代赭石以降胃。上方治瞳子缩小之柴胡,用意应是配合桂枝并治肝胆。方名“桂枝菖蒲汤”而不称柴胡,柴胡为配角也。此方治瞳子散大,酸味之药,亦并不仅仅只有入胆肺与心经之右路用药。如乌梅、山萸肉,《长沙药解》均言其“入足厥阴肝经”,后世所谓春酸之药,并非一味硬收,有肝木的生发之气也,亦肝胆并治之法。

    【姜桂参苓首乌汤】

    人参三钱 首乌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煎半杯,温服。

治目珠塌陷者。

姜桂参苓首乌汤,对治清升不足之证。大法乃去湿温中、培土滋肝而达乙木。此证依理应有浊阴上逆之证,并宜半夏、生姜等降浊阴。

    【芍药枣仁柴胡汤】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 首乌三钱 枣仁三钱,生、研;柴胡三钱 丹皮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目珠突出者。

芍药枣仁柴胡汤,对治浊降不足之证。大法乃酸敛胆木并略兼滋肝行瘀。其中,枣仁具酸收之性,而“生用泻胆热”(《长沙药解·枣仁》),合柴、芍清敛胆气。目病常宜滋肝,是以用首乌;丹皮具行瘀而达乙木之功,用之亦是肝胆并治。

    医书自唐以后无通者,而尤不通者,则为眼科。庸妄之徒,造孽误人,毒流千古,甚可痛恨!谨为洗发原委,略立数法,以概大意。酌其脏腑燥湿寒热而用之,乃可奏效。(“略立数法”,“酌其脏腑燥湿寒热而用之”。先生此说,不仅指本章、指目病也,《四圣心源》乃至《四圣悬枢》等之教导,都是“”而不是“方”;不是可以照搬套用之“方”也。只有“酌其脏腑燥湿寒热而用之”,“乃可奏效”。)若内伤不精,但以眼科名家,此千古必无之事也。

耳病根原

耳病者,浊阴之上填也。(直接病因如此。)阳性虚而阴性实。浊阴下降,耳窍乃虚。虚则清彻而灵通,以其冲而不盈也。目者,木火之终气;耳者,金水之始基。木火外明,故神清而善发;金水内虚,故气空而善内。凡大块之噫气,生物之息吹,有窍则声入;声入则籁发,非关声音之钜细也。

窾窍空洞,翕聚而鼓荡之,故声入而响达,譬之空谷传声,万壑皆振。声不传于崇山,而独振于空谷者,以其虚也。声之入也以其虚,而响之闻也以其灵。声入于听宫,而响达于灵府,是以无微而不闻也。

    浊气一升,孔窍堵塞,则声入而不通矣。人之衰者,脾陷胃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虚灵障蔽,重听不闻。阴日长而阳日消,窍日蔽而聪日损,气化自然之数也。然窍闭于天而灵开于人,达者于是,有却年还聪之术也。

疼痛

    耳病疼痛,悉由浊气壅塞。耳以冲虚之官,空灵洞彻,万籁毕收,有浊则降,微阴不存。若使浊气升填,结滞壅肿,则生疼痛。久而坚实牢硬,气阻而为热,血郁而化火,肌肉腐溃,则成痈脓。

    浊气之上逆,缘于辛金之失敛,甲木之不降。甲木上冲,听宫胀塞;相火郁遏,经气壅迫,是以疼痛而热肿。凡头耳之肿痛,皆甲木之邪也。

    手足少阳之脉,俱络于耳。而少阳一病,则三焦之气善陷,胆经之气善逆。耳病之痈肿,尽甲木之为害,于三焦无关也。甲木逆升,相火郁发,则为热肿;木邪冲突,则为疼痛;木气堵塞,则为重听。仲景《伤寒》: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太阳伤寒,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无闻也。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耳聋者,手少阳之阳虚,而足少阳之阳败;(只有木气而无相火也。)耳痈者,手少阳之火陷,而足少阳之火逆也。欲升三焦,必升己土;欲降甲木,必降戊土。中气不运,不能使浊降而清升也。

    【柴胡芍药茯苓汤】

    芍药三钱 柴胡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耳内热肿疼痛者。

热甚,加黄芩;脓成,加丹皮、桃仁。

柴胡芍药茯苓汤,大法乃清敛胆气、去湿降逆并散结消肿。方中桔梗,能“散结滞而消肿硬,化凝郁而排脓血……善下冲逆,最开壅塞。”(《长沙药解·桔梗》)

    【苓泽芍药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耳流黄水者。

苓泽芍药汤,大法乃去湿敛胆、降逆破滞。一般情况下,此证患者要么下焦有湿寒,宜姜、附;要么中焦有湿热,宜茵陈。小便黄者,并宜车前子或滑石等。直接照搬苓泽芍药汤,难有较理想的效果。

    【参茯五味芍药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橘皮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温服。

治耳渐重听者。

参茯五味芍药汤,大法乃补中去湿、降逆并敛胆肺。“木气堵塞,则为重听。”(正文)而木气之所以堵塞,一般因于气虚;虚而不降也,是以用人参补中气;而破气之“堵塞”,橘皮有大功;芍药酸敛胆木之气,亦是调燮木气的战斗员。

鼻口根原

    鼻口者,手足太阴之窍也。脾窍于口而司五味,肺窍于鼻而司五臭。人身之气,阳降而化浊阴,阴升而化清阳;清则冲虚,浊则滞塞;冲虚则生其清和,滞塞则郁为烦热。上窍冲虚而不滞塞,清和而不烦热者,清气升而浊气降也。浊降而清升,故口知五味而鼻知五臭。

    而口鼻之司臭味,非第脾肺之能也,其权实由于心。以心窍于舌,心主臭而口主味。鼻之知五臭者,心也;口之知五味者,舌也。心为君火,胆与三焦为相火;三焦升则为清阳,胆木降则为浊阴。三焦陷而胆木逆,清气降而浊气升,则鼻口滞塞而生烦热,臭味不知矣。

    而清气之升,由鼻而上达;浊气之降,自口而下行。盖鼻窍于喉,口通于咽;鼻者清气之所终,口者浊气之所始也。喉通于脏,咽通于腑;喉者地气之既升,咽者天气之初降也。浊气不降而清气下陷,则病见于口;清气不升而浊气上逆,则病见于鼻。故鼻病者,升其清而并降其浊;(前文“清气之升,由鼻而上达”,故鼻病要在升清。但是,人身身半以上之病,直接病因总是阳不敛降或浊阴上逆。是以下文称,“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口病者,降其浊而兼升其清。(前文“浊气之降,自口而下行”,故口病要在降浊。)

    升清之权,在于太阴,太阴陷则乙木不能升其清;降浊之机,在于阳明,阳明逆则辛金不能降其浊。得升降之宜,则口鼻之窍和畅而清通矣。(“得升降之宜”一句实即提示,右路之病,不可只盯住阳不敛降或浊阴上逆;亦提示,左路之病,不可只盯住阳不升达或清阳下陷。直接病因发现之后,总宜诊察是否有深层病因。)

鼻病根原

    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降敛。宗气在胸,卫阳之本,贯心肺而行呼吸,出入鼻窍者也。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人身身半以上之病,直接病因是右路阳不敛降或浊阴上逆。但尚宜诊察是否存在左路阳不升达或清阳下陷的深层病因。鼻在人身身半以上,直接病因亦是阳不敛降或浊阴上逆。因此,此处先生称,“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但是,肺藏卫气,而气化于精,阳由左升,《灵枢·营卫生会》所谓“卫出于下焦”者也。因此鼻病日久者,宜如前文《鼻口根原》示:“升其清而并降其浊”。)涕者,肺气之熏蒸也。肺中清气,氤氲如雾;雾气飘洒,化为雨露,而输膀胱,则痰涕不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肺金生水而主皮毛,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毛。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嚏喷。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肺气初逆则涕清,迟而肺气堙郁,清化为浊,则滞塞而胶黏;迟而浊菀陈腐,白化为黄,则臭败而秽恶。久而不愈,色味如脓,谓之鼻痈。皆肺气逆行之所致也。其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是谓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语。肺气之郁,总由土湿而胃逆;胃逆则浊气填塞,肺无降路故也。(“胃逆”是“肺无降路”的原因;“土湿”是“胃逆”的原因。临证之时,尚宜诊察“土湿”是因于水寒还是因于木郁;而木郁是因于血虚还是因于血瘀等。)

    【桔梗元参汤】

    桔梗三钱 元参三钱 杏仁三钱 橘皮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

桔梗元参汤,大法乃清金破壅、利气降肺、去湿并降浊阴。方中桔梗是治肺气壅塞之要药;陈、杏通降肺气;茯苓去湿;姜、夏降浊阴之逆。元参有“清金”之功。《玉楸药解·元参》:“清肺与陈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泽泻同服。”同时,它还有“生肾水”(同前)的作用,先生用在这里,似乎是考虑金不生水,下焦阴虚的问题。但是,土湿胃逆之证,补肾水似非先期应当考虑的问题。窃以为,元参易为茅根似更善。此外,此证患者通常有早晨起床时喷嚏多、鼻涕多的现象,这是阳气上升能力不足的问题,宜并用大剂升阳之品。

    【五味石膏汤】

    五味一钱 石膏三钱 杏仁三钱 半夏三钱 元参三钱 茯苓三钱 桔梗三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胃寒,加干姜。

五味石膏汤,与上方桔梗元参汤治法相近。肺有湿热,是以加石膏清之涤之;并加五味敛肺气而已。临证之时,五味可用至上方桔梗元参汤中;上方之橘皮亦可用至此方中。至于清泻肺热,窃以为用栝楼实或桑白皮,可无石膏伐阳之弊。

    【黄芩贝母汤】

    黄芩三钱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元参三钱 桔梗三钱 杏仁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三钱,去心

    煎半杯,热服。

治鼻孔发热生疮者。

黄芩贝母汤,大法乃清泻相火、敛降胆肺、利气而破壅消肿。方中元参、桔梗、贝母(浙贝母)为治疮肿之要药。

    【苓泽姜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生姜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橘皮三钱 紫苏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

苓泽姜苏汤,大法乃去湿利气、降肺逆并开表气,治湿重并见表闭之证。方中陈、杏通利肺气,为治鼻塞之要药。中风证之语言不利者,非本章苓泽姜苏汤之法可治。《杂病解下·中风根原》:“其神迷不清者,胃土之逆也;其舌强不语者,脾土之陷也。……脾土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短缩不舒,故蹇涩不能言语。……一切羌、独、艽、防驱风之法,皆庸工之妄作,切不可服!

口病根原

    口病者,足阳明之不降也。(亦直接病因而已。下文“病者,太阴己土之陷而阳明戊土之逆”更完善。可并参下文,“然阳明上逆而生燥热,半因太阴下陷而病湿寒。”)脾主肌肉而窍于口,口唇者,肌肉之本也。《素问》语。脾胃同气,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唇口不病;病者,太阴己土之陷而阳明戊土之逆也。阳明逆则甲木不降而相火上炎,于是唇口疼痛而热肿,诸病生焉。

    脾胃不病,则口中清和而无味。木郁则酸,火郁则苦,金郁则辛,水郁则咸,自郁则甘。口生五味者,五脏之郁;而不得土气,则味不自生,以五味司于脾土也。心主五臭,入肾为腐,心为火而肾为水,土者水火之中气,水泛于土则湿生,火郁于土则热作;湿热熏蒸,则口气腐秽而臭恶。

    太阴以湿土主令,阳明从燥金化气;脾病则陷,胃病则逆。口唇之病,燥热者多,湿寒者少;责在阳明,不在太阴。然阳明上逆而生燥热,半因太阴下陷而病湿寒。清润上焦之燥热,而不助下焦之湿寒,则得之矣。

    【甘草黄芩汤】

    甘草二钱 黄芩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石膏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热熏蒸,口气秽恶者。

甘草黄芩汤,治中焦湿热者。窃以为,去湿、清热而降浊是不易之要法,但用药方面,芩、膏宜易为夏枯草、蒲公英。而湿热蕴中,脾必难化,宜加生内金;脾之热源于肝之郁,清肝达木,宜丹皮或益母草+郁金或大剂生麦芽;小便黄,宜并加滑石或车前子或金钱草。

    【贝母元参汤】

    贝母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黄芩二钱

    煎半杯,热漱,徐咽。

    热甚,加黄连、石膏。

治口疮热肿。

贝母元参汤,亦宜并加去湿、降浊之法。方中贝母、元参之用,法同前文《鼻病根原》之黄芩贝母汤,与桔梗均为治疮肿之要药。

    【桂枝姜苓汤】

    芍药四钱 桂枝二钱 干姜三钱 甘草二钱 元参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脾胃湿寒,胆火上炎,而生口疮者。

桂枝姜苓汤,可与前文《目病根原》治水土寒湿而上热赤痛之百合五味姜附汤互参。方中重用芍药以清敛相火。窃以为,元参虽可治“疮疡热痛”(《玉楸药解·元参》)等证,但易为白茅根可无生肾水之弊。针对疮疡之证,亦可易为大剂沙参(《玉楸药解·沙参》:“沙参凉肃冲淡,补肺中清气,退头上郁火,而无寒中败土之弊。……一切疮疡疥癣、肿痛瘙痒皆效”)。

舌病

    心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属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转,金敛而水藏之也。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见于舌,疼痛热肿,于是作焉。

    火之为性,降则通畅,升则堙郁;郁则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郁于金,则苔白。火盛而金燥,则舌苔白涩;火衰而金寒,则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湿,则舌苔黄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黄涩。五行之理,旺则侮其所不胜,衰则见侮于所胜。水者火之敌,水胜而火负,则苔黑而滑;水负而火胜,则苔黑而涩。凡光滑滋润者,皆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结也。(临证辨识舌苔,大致宜据此理。至于更加具体而细致的方法,宜在此基础上参阅其他著作。)

    心主言,而言语之机关,则在于舌。舌之屈伸上下者,筋脉之柔和也。筋司于肝,肝气郁则筋脉短缩,而舌卷不能言。《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唇舌,脉不荣则舌萎人中满。《素问·热论》: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足三阴之脉皆络于舌,凡舌病之疼痛热肿,则责君火之升炎。若其滑涩燥湿,挛缩弛长诸变,当于各经求之也。

    【芩连芍药汤】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 甘草二钱 贝母二钱,去心;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芩连芍药汤,大法乃清泻君相二火并行瘀疗疮。“肝主血,心主脉。血行脉中,血热则心病(后文《妇人解·经脉根原·热入血室》),而“舌者,心之官”(正文),舌病可认为是血病,因此加丹皮凉血而行瘀。

    【桂枝地黄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参前文《杂病解下·中风根原》。)

桂枝地黄汤,大法乃息风润燥而达乙木。但是,方中生地、归、胶滋土湿,肝燥而并伤脾阴者可用,余证不可用。

牙痛

    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直接病因。)手阳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

    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戊土之降,以其燥也。太阴盛而阳明虚,则戊土化湿,逆而不降,并阻少阳甲木之经,不得下行。牙床者,胃土所司;(脾胃主肌肉。)胃土不降,浊气壅迫,甲木逆冲,攻突牙床,是以肿痛;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是以热生。虫牙者,木郁而为蠹也。甲木郁于湿土之中,腐败蠹朽,故虫生而齿坏。

    牙齿为骨之余气,足少阴肾水之所生也。水盛于下而根于上,牙者,水之方芽于火位而未盛者也。五行之理,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水火一病,则水胜而火负,事之常也。而齿牙之位,以癸水之始基,微阴初凝,根荄未壮,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挟焦石流金之力而胜杯水,势自易易。以少水而烁于壮火,未可以胜负寻常之理相提而并论也。

    【黄芩石膏汤】

    黄芩三钱 石膏三钱 甘草二钱,生;半夏三钱 升麻二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牙疼龈肿。

黄芩石膏汤,大法乃清敛胆胃并升手阳明。方中黄芩泻相火;石膏清胃热;芍、夏降敛胆胃;升麻升手阳明之气,并有“消肿毒而排脓血”(《长沙药解·升麻》)之功。窃以为用夏枯草、蒲公英代黄芩、石膏,似更善。中焦有湿者,加茯苓等去湿。可参前文《口病根原》之甘草黄芩汤注文。

    【柴胡桃仁汤】

    柴胡三钱 桃仁三钱 石膏三钱 骨碎补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虫牙。

柴胡桃仁汤,大法乃散郁火而行木气、清胃热而止牙痛。方中桃仁可杀虫;骨碎补及猴姜,《玉楸药解》称其可“止牙痛”,可认为是专病专药。从正文“甲木郁于湿土之中,腐败蠹朽,故虫生而齿坏”的病理病机来看,窃以为,柴胡桃仁汤尚宜加茯苓去湿。易石膏为蒲公英似更善。

咽喉

    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而连舌本。心手少阴之脉,挟咽而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而下胸膈。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而挟舌本。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而入颃颡。五脏六腑之经,不尽循于咽喉,而咽为六腑之通衢,喉为五脏之总门,(虽)脉有歧出,而呼吸升降之气,则别无他经(他途)也。

    六腑阳也,而阳中有阴则气降,故浊阴由咽而下达;五脏阴也,而阴中有阳则气升,故清阳自喉而上腾。盖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不藏则下行,是天气之降也;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不泄则上行,是地气之升也。地气不升则喉病,喉病者,气塞而食通;天气不降则咽病,咽病者,气通而食塞。先食阻而后气梗者,是脏完(脏无伤)而腑伤之也;先气梗而后食阻者,是腑完(腑无伤)而脏伤之也。

    而总之,咽通六腑而胃为之主,喉通五脏而肺为之宗。阳衰土湿,肺胃不降,(阳不敛降或浊阴上逆,总为人身身半以上之病的直接病因。)浊气堙郁,则病痹塞;相火升炎,则病肿痛。下窍为阴,上窍为阳;阴之气浊,阳之气清;清气凉而浊气热,故清气下陷,则凉泄于魄门;浊气上逆,则热结于喉咙也。

    【甘草桔梗射干汤】

    甘草二钱,生;桔梗三钱 半夏三钱 射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咽喉肿痛生疮者。

甘草桔梗射干汤,是《伤寒论》治少阴咽痛的桔梗汤(桔梗、甘草)加味。大法乃开冲利咽、泻热缓急并降逆破结。方中射干入肺经,能“通喉痹、开胸满、止咽痛”,有“下冲破结”等功效。窃以为宜加芍药敛相火;加茯苓去中湿。酌加人参或白术培土气,亦题中应有之义。

    【贝母升麻鳖甲汤】

    贝母三钱 升麻二钱 丹皮三钱 元参三钱 鳖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喉疮脓成者。

贝母升麻鳖甲汤,大法乃行瘀疗疮、破壅排脓。窃以为宜并参上条甘草桔梗射干汤法及注文之法。

声音

    声音者,手太阴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而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深层病因如此。虽然从化气的角度讲,手太阴肺经乃是从足太阴脾经化气,但是,从人体气机升降的角度讲,急症之声病,首先仍然是受到右路浊阴是否顺降的影响。是以下文称,“调声音者,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之理也”,是宜重视“驱浊阴”也。而“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者,则以脾湿不能升阳为主。)手阳明主令于燥金,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声瘖。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阴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者,气之泄也;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者,气之塞也。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盖门户之开阖,机关之启闭,气为之也。而所以司其迟疾,时其高下,开阖适宜,而启闭中节者,神之所使也。是故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肺主五声,入心为言。(心肺责任的划分,如上文:“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归根到底还是此句的几个字:“肺主声”“心主言”。)缘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也。

    闻之妇人在军,金鼓不振。李少卿军中有女子,击鼓起士而鼓不鸣。然则调声音者,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之理也。

    【茯苓橘皮杏仁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百合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茯苓橘皮杏仁汤,大法乃破滞利气、清肺去湿而降浊。二陈汤法合陈、杏并用(茯苓、半夏、生姜、橘皮、杏仁),是先生右路降浊之代表性用药。

    【百合桔梗鸡子汤】

    百合三钱 桔梗三钱 五味一钱 鸡子白一枚

    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

治失声喑哑者。

百合桔梗鸡子汤,大法乃清金破壅、敛肺而发声音。方中鸡子白可认为是专病专药。《长沙药解·鸡子白》:“鸡子白秉天之清气,有金象焉,善消肿痛而利咽喉,清肺金而发声音。

须发

    须发者,手足六阳之所荣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三阳之上者,皆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髭(嘴上的胡子)也;少阳之经,其荣眉也;太阳之经,其荣须也。足三阳之上者,亦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髯(两腮的胡子)也;少阳之经,其荣须也;太阳之经,其荣眉也。凡此六经,血气盛则美而长,血气衰则恶而短。

    夫须发者,营血之所滋生,而实卫气之所发育也。血根于上而盛于下,气根于下而盛于上。须发上盛而下衰者,手足六阳之经气盛于上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冬时阳气内潜,而爪发枯脆;夏日阳气外浮,而爪须和泽。缘须发之生,血以濡之,所以滋其根荄;气以煦之,所以荣其枝叶也。

    宦者伤其宗筋,血泄而不滋,则气脱而不荣,是以无须。与妇人正同。

    然则须落发焦者,血衰而实气败,当于营卫二者双培其本枝,则得之矣。

    【桂枝柏叶汤】

    首乌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地三钱 柏叶三钱 生姜三钱 人参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阳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重用黄芪(生黄芪),肺主皮毛故也。

桂枝柏叶汤,大法乃滋肝补气、行瘀通经、达乙木而润须发。方中柏叶清金敛肺,益气之本而并有“润须发”之功(《长沙药解·柏叶》),可认为是专病专药。阿胶宜与砂仁或鸡内金并用,以减助湿滞运之弊。


卷九 疮疡解

疮疡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义哲而无方,《金匮》法略而未备。后世外科之家,仰钻莫入,茫若其言;玉版尘封,金匮云埋。知若亚父,遭此难而身倾;贤如伯牛,遘斯疾而命殒。贤智不解其义,而况余子乎!

    往年目病,悔为庸妄所误,寒泄脾阳;耳后壅肿,清脓如注,又几误于外科之手。游息浮扬,一缕未断,念之至今病悸,作疮疡解。

痈疽根原

    痈疽者,寒伤营血之病也。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蓄而为热”者,应为血中温气之“”。)热盛则肉腐为脓。脓瘀不泄,烂筋而伤骨;骨髓消烁,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则死矣。

    痈病浅而疽病深,浅则轻而深则重。痈者,营卫之壅于外也;疽者,气血之阻于内也。营卫之壅遏,有盛有不盛,故肿有大小。穴俞开而风寒入,寒郁为热,随孔窍而外发,故其形圆。疽之外候,皮夭而坚;痈之外候,皮薄而泽。阴阳浅深之分也。

    《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血涩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壅肿。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腐肉,肉腐则为脓。(此下为先生所示。非引文)痈成为热,而根原于外寒,故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及其寒化为热,壅肿痛楚,于此营卫遏闭之秋,仍宜清散于经络;至于脓血溃泆,经热外泄,营卫俱败,自非崇补气血不能复也;如其经络阴凝,肿热外盛,气血虚寒,脓汁清稀,则更当温散而暖补之,不可缓也。(痈病四法。)若夫疮疖疥癣之类,其受伤原浅,但当发表而泻卫,无事他方也。

    【桂枝丹皮紫苏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取微汗。

治痈疽初起。

桂枝丹皮紫苏汤,大法乃开表行瘀、通经行郁。即前文“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一法。此法,可认为是芍药清营热、桂枝行营郁的桂枝汤法加味,即加苏叶开表气、丹皮行瘀血。临床用桂枝茯苓胶囊或桂枝茯苓丸+藿香正气水代之可也;体虚之人,酌加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方后“取微汗”之法也重要。可于药后服热稀粥,并略卧床覆被以取汗。可并用苏叶或浮萍50-100克,水开后煮10分钟左右,略放温,涂擦患处,助解表。(下文《癞风根原》之紫苏丹皮地黄汤方后:“外以青萍热汤熏洗,以开汗孔。”)可重复加热,每日涂擦3-5次。服药及涂擦后,避风。

    《金匮》:诸脉浮数,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疮痈。痈疽因外感寒邪,伤其营血。营伤而裹束卫气;卫气郁阻,不得外达,故见恶寒;卫郁热发,肉腐脓化,则成痈疽。

    初起经络郁遏,必当发表。表解汗出,卫郁透泄,经络通畅,则肿痛消除,不作脓也。若不得汗,宜重用青萍发之;(“重用青萍”虽是一法,但宜察其“不得汗”是因于气虚还是因于血虚,随宜补之。)表热太盛,用地黄、天冬,凉泻经络之郁;(窃以为宜易为连翘+桑叶,或金银花+浙贝母。)卫气太虚,用黄芪(生黄芪)益其经气。

    【丹皮黄芪汤】

    桂枝三钱 桃仁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元参三钱 黄芪三钱,生

    煎大半杯,热服。

    治皮肉壅肿,痈疽已成者。

热盛,重用黄芪、天冬、地黄。

丹皮黄芪汤,大法乃行瘀达郁、破壅消肿,并兼凉血理卫气,即前文“及其寒化为热,壅肿痛楚,于此营卫遏闭之秋,仍宜清散于经络”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二法。方中桂枝、桃仁、丹皮行血分;桔梗、元参、黄芪行气分。方后的天冬、地黄,亦宜易为连翘+桑叶,或金银花+浙贝母。

    【排脓汤】

    甘草二钱,炙;桔梗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脓成热剧,皮肉松软者。

排脓汤,《金匮要略》之方。要在桔梗“消结而化脓”(《长沙药解·桔梗·排脓汤》)。此法是“痈病四法”的中间环节,不在“四法”中。窃以为,宜并用连翘+元参,或丹皮+浙贝母。

    【桂枝人参黄芪汤】

    人参三钱 黄芪三钱,炙;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炙;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脓泄热退,营卫双虚者。

桂枝人参黄芪汤,大法乃双补气血、清热行瘀并去湿达木。即前文“脓血溃,经热外泄,营卫俱败,自非崇补气血不能复”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三法。

    【黄芪人参牡蛎汤】

    黄芪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五味一钱 生姜三钱 茯苓三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者。洗净败血腐肉,用龙骨、象皮细末少许收之,贴仙灵膏。

黄芪人参牡蛎汤,大法乃培中补气、去湿通经、敛金固气。此法与前方桂枝人参黄芪汤法相近,也是“痈病四法”的第三法。方中参、芪宜重用;血虚者并用制首乌或大枣或当归补血。依理,人身气血之虚,实亦阳虚之证,并宜桂枝升肝脾。

    【仙灵膏】

    地黄八两 当归二两 甘草二两 黄芪二两 丹皮一两 桂枝一两

    麻油一斤、黄丹八两,熬膏,入黄蜡、白蜡、乳香、没药各一两,罐收。

脓后溃烂,久不收口,洗净贴。一日一换,计日平复。

【参芪苓桂干姜汤】

    人参三钱 黄芪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阴盛内寒,及脓清热微者。

甚加附子。

参芪苓桂干姜汤,大法乃温中培土、补气行瘀、去湿达木。即前文“经络阴凝,肿热外盛,气血虚寒,脓汁清稀,则更当温散而暖补之”之理,为“痈病四法”的第四法。此法实乃天魂汤法加黄芪补气、丹皮行瘀。参、芪、姜、附均宜重用。

    【仙掌丹】

    斑蝥八钱,去头翅、糯米炒黄用,去米。川产者良,余处不可用。 前胡四分,炒;乳香一钱,去油;没药一钱,去油;血竭一钱;元参四分;冰片五分;麝香五分。研细,瓶收。

凡阳证痈疽初起,针破疮顶,点药如芥粒,外用膏药贴之,顷刻流滴黄水,半日即消。重者一日一换,一两日愈,神效。脓成无用,阴证不治(指此法不效)

【大黄牡丹汤】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冬瓜子三钱 桃仁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疽近肠胃,内热郁蒸者。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之方。大法乃排脓泻热。对治“气血之阻于内”(正文)、“近肠胃”之疽病(《金匮》谓之肠痈),且为“自汗出,时时发热”者,“丹皮、桃仁、瓜子,排决其脓血;大黄、芒硝,寒泻其燔蒸”(《长沙药解·大黄》)。《金匮》另有薏苡附子败酱散对治肠痈之“身无热”者,“附子破其寒郁,败酱行其脓血,薏苡泻湿而开水窍”(《长沙药解·薏苡》)。可互参。

《校注妇人良方》的仙方活命饮(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外科证治全生集》的代刀散(皂角刺黄芪甘草乳香),用药方面可参考。

瘰疬根原

    瘰疬者,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旁、目之外眦,上循耳后,从颈侧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热。而甲木之降,由于辛金之敛;辛金之敛,缘于戊土之右转也。戊土不降,少阳逆行;经气壅遏,相火上炎,瘀热抟结,则瘰疬生焉。

    肝胆主筋,筋脉卷屈而壅肿,故磊落历碌,顽硬而坚实也。《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经,是动则病口苦,心胁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马刀挟瘿者,足少阳之脉,循缺盆,挟胸膈,而走胁肋,其经弯如马刀,而瘿瘤挟生也。《金匮》:痹挟背行,苦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此以劳伤中气,戊土逆升,少阳经脉降路壅阻,相火郁蒸,故令病此。

    病在筋而不在肉,故坚而不溃,溃而不敛;较之诸疮,最难平复。而相火升炎,上热日增;脾肾阳亏,下寒日剧。久而阳败土崩,遂伤性命。非伤于血肉之溃,乃死于中气之败也。

    法当培中气以降阳明。肺胃右行,相火下潜,甲木荣畅而归根,则疮自平矣。

    【柴胡芍药半夏汤】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丹皮三钱 牡蛎三钱 鳖甲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上热甚者,加黄芩、地黄;血虚木燥,加首乌;肿痛,加贝母;脓成,加桔梗。

柴胡芍药半夏汤,大法乃凉血行瘀、清敛相火、散郁降胃并消壅散结。方中元参虽“疮疡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之证俱善”(《玉楸药解·元参》),但其“生肾水”之能,于此“脾肾阳亏,下寒日剧”(正文)之证反多掣肘。确需用之,亦宜适可而止。窃以为,元参易为夏枯草或皂角刺可也。上热甚者,黄芩、地黄易为龙胆草、水牛角似更胜。

癞风根原

    癞风者,风伤卫气而营郁未尽泄也。卫性收敛,营性发扬。风伤卫气,闭其皮毛;(风性疏泄,卫性敛闭。风伤卫气,原为疏泄之证。但风泄于卫,卫之本性显发而敛闭,是以称之为“闭其皮毛”。)风愈泄则卫愈闭,其性然也。(虽是“风愈泄则卫愈闭”,但最终表现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汗出”之“疏泄”,还是表现为太阳中风大青龙汤证“不汗出”之“敛闭”,则要根据人身卫气和外邪风气两种力量的对比而决定。下文“风有强弱之不同,气有盛衰之非一”者也。)卫闭则营血不得外发,于是郁蒸而生里热。(这是卫气敛闭力量大而风不能泄的结果。)六日经尽,营热郁发;卫不能闭,则肿透皮毛,而见红斑。(这是营热蓄积,最终人多力量大,冲破卫气束缚的结果。)斑发热除,则病愈矣。若卫闭不开,斑点莫出;营热内遏,脏腑蒸焚,则成死证。(虽未必即死,亦养虎之患。)

    风以木气而善疏泄,其卫气之闭者,风泄之也;其卫气之闭而终开者,亦风泄之也。初时感冒,经热未盛,则气闭而风不能泄。(这是卫强风弱的情形。中风桂枝汤证,一般在初感的太阳经层面,即见风动疏泄之“汗出”。如《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经尽之后,营热蒸发,则风泄而气不能闭,是以疹见。风有强弱之不同,气有盛衰之非一,风强而气不能闭,则斑点尽出;气盛而风不能泄,则斑点全无。(《四圣悬枢·伊公四问第五·问疹四条》:“痘疹者,营卫晚发而不得早泄者也。若早发其汗,卫郁既泄,则痘粒安生?营郁既泄,则疹点何来?既成痘疹,悉缘失治。原非必生之病,胡不可以汗解也?”能够出汗,就不至于需要出痘或出疹。以“斑出”(斑疹)作为风邪解散的表现方式的,多是素体血虚血热之人。)

    若风气相抟,势力均平;(这是瘾疹产生的直接病因。)风强而外泄,气盛而内闭。风强则内气不能尽闭,气盛则外风不能尽泄;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是谓瘾疹。气之不透,泄郁而为痒。痒者谓之泄风,又曰脉风。泄风者,风之未得尽泄,而遗热于经脉之中也。泄风不愈,营热内郁;久而经络蒸淫,肌肉腐溃,发为痂癞。是名癞风。

    肺司卫气而主皮毛,卫气清和,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焉,则皮毛荣华;卫气郁闭,发肤失其熏泽,故肤肿而毛落。肺窍于鼻,宗气之所出入。宗气者,卫气之本。大气之抟而不行,积于胸中,以贯心肺而行呼吸者也。卫气闭塞,则宗气蒸瘀,失其清肃,故鼻柱坏也。

    大凡温疫中风,发表透彻,红斑散布,毫发无郁,必无此病。(参《四圣悬枢·疫病解第二》。)

    法宜泻卫郁而清营热,决腐败而生新血。经络清畅,痂癞自平矣。

    【紫苏丹皮地黄汤】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

紫苏丹皮地黄汤,大法乃开表泻卫、凉血滋肝、通经行瘀。但是,此法乃开路先锋而已。先生下文示,“汗后用破郁行血之药……退热清蒸之剂……”是有主力部队也。

    若不得汗,重用青萍发之;外以青萍热汤熏洗,以开汗孔。(汗后避风。)汗后用破郁行血之药,通其经络;(丹皮、连翘、益母草或丹参、赤芍、鳖甲等。)退热清蒸之剂,清其营卫。(青蒿、茅根、蛇舌草、金银花等。)腐去新生,自能平愈。(宜加大枣、制首乌等补血以生新。生首乌更胜,然药店多不售。)

    但凉营泻热之品,久服则脾败,当酌加姜、桂行经之药,不至内泄脾阳,则善矣。

痔漏根原

    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小肠经气下陷,后文“丙火下陷”者也。直接病因如此。)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三阳之走头者,清阳之上升也;足三阳之走足者,浊阴之下降也。足三阳病则上逆而不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而不升。

    《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五行之理,升极必降,降极必升;升则阴化为阳,降则阳化为阴。水本润下,足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者,降极则升也;火本炎上,手太阳以丙火而化寒水者,升极则降也。手太阳病则丙火下陷,不上升而化寒水,是以小肠有热。五脏六腑,病则传其所胜,以丙火而克庚金,是以移热于大肠。魄门处大肠之末,丙火传金,陷于至下之地,是以痔生于肛也。

    然病在于二肠,而究其根原,实因于脾。(根本病因如此。)《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以过饱伤脾,脾气困败,不能消磨;水谷莫化,下趋二肠,而为泄利。泄则脾与二肠俱陷,丙火陷于肛门,此痔病所由生也。

    气统于肺,而肺气之降者,胃土之右转也;血藏于肝,而肝血之升者,脾土之左旋也。凡经络脏腑之气,皆受于肺;凡经络脏腑之血,皆受于肝。戊土一降,而诸气皆降;己土一升,则诸血皆升。脾土湿陷,则肝木下郁而血不上行,故脱失于大便。凝则为虙瘕,流则为沉痔。沉虙者,皆肝血之下陷,无二理也。(沉虙之病,直接病因是“丙火下陷”;“丙火下陷”的病因是“肝血之下陷”;“肝血之下陷”的病因是“脾土湿陷”。)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血流于后,则为沉痔;血凝于前,则为不月。不月即虙瘕也。《金匮》: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痔与下重便血,皆丙火之下陷。火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不痔;火未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痔生。

    要之,痔家热在魄门,而脾与小肠,无不寒湿。缘丙火不虚则不陷,陷则下热而中寒。丙火上升而化寒水者,常也;下陷而不化寒水,是以生热。陷而不升,故热在魄门而不在肠胃也。

    此病一成,凡遇中气寒郁,则火陷而痔发。无论其平日,即其痔发肛热之时,皆其寒湿内作之会,而医工不知也。经血陷流,习为熟路,岁久年深,时常滴漏,则为漏病,譬如器漏而水泄也。

    【茯苓石脂汤】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四钱 干姜二钱,炒;甘草二钱 赤石脂三钱 升麻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痔漏肿痛下血。

肛热加黄连;木燥加阿胶。

茯苓石脂汤,大法乃温中燥土、泻热行瘀、达木升阳。方中赤石脂能“收湿气,燥脾土”(《长沙药解·赤石脂》),亦能“行瘀涩,破凝滞”(同前);升麻入胃与大肠经,有“升提之性”(《长沙药解·升麻》),可升大肠之气,有专病专药之用。方后“肛热加黄连”,是清小肠火。窃以为,易为连翘+栝楼实,则心肺之热,即大小肠并清,且少黄连苦寒伐阳之弊。


卷十 妇人解

妇人之证,率与男子无殊。惟其经脉胎产三十六病,则与丈夫不同。其源流通塞,实资于调燮;花萼长消,端赖于栽培。

    降自后世,此义虽乖。伤旸谷之忽寒,叹温泉之遽冱;泛桃花之巨浪,决瓠子之洪波;乃使春华易萎,秋实难成;胎伤卵破,女德无终;玉折兰摧,妇怨何极!仆本恨人,痛心在目,作妇人解。

经脉根原

    经脉者,风木之所化生也。(此句之“经脉”,文意含“经血”和“脉道”;主要指“经血”。下文《闭结》:“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木气郁陷,发生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语。男子应日,女子应月。月满则海水西盛,鱼脑充,蚌蛤实,经脉溢;月晦则海水东盛,鱼脑减,蚌蛤虚,经脉衰。月有圆缺,阴有长消。经脉调畅,盈缩按时,月满而来,月亏而止者,事之常也。

    金主收敛,木主疏泄。金敛而木不能泄,则过期不来;木疏而金不能敛,则先期而至。收敛之极,乃断绝而不行;疏泄之甚,故崩漏而不止。木郁或中变为热,水郁则始终皆寒。其重者,亡身而殒命;其轻者,绝产而不生,非细故也。

    其凝而不解者,水寒而木郁也。肾肝阴旺,经脉凝冱,既堙郁而腐败,乃成块而紫黑,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也。

    盖经水之原,化于己土。脾阳左旋,温升而生营血,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也。《灵枢经》语。血藏于肝而总统于冲任,阴中阳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长养,是以成孕而怀子。譬之于土,阳气冬藏,水泉温暖;春木发扬,冻解冰消,暖气升腾,故万物生焉。使冬无地下之暖,虽有阳和司令,亦成寒谷不生矣。

    后世庸工,全昧此理。滋阴凉血,伐泄生阳;变膏腴之壤,作不毛之地;摧后凋之木,为朝华之草。目击此风,良深永叹!仲景垂温经一法,吹邹子之暖律,飘虞地之熏风。古训昭然,来者当熟复而详味也。

闭结

    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发生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陷,甲木必逆。(理虽如此,但有时间差。)乙木遏陷,温气不扬,则生下热;甲木冲逆,相火不归,则生上热。经脉燔蒸,而升降阻格,内无去路,则蒸发皮毛,泄而为汗。汗出热退,皮毛既阖,而经热又作。热日作而血日耗,汗日泄而阳日败;(热作耗血,汗泄败阳。)久而困惫尪羸,眠食废损。人知其经热之盛,而不知其脾阳之虚,误以凉营泻热之药投之,脾阳颓败,速之死矣。其肝胆固属燥热,其脾肾则是湿寒。治当分别而调剂之,未可专用清凉也。

    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乙木之温,即脾阳之左升也。水寒土湿,木气不达,抑郁盘塞,则经脉不通,以其生气失政而疏泄不行也。未有脾阳健运,木陷而血瘀者。(此句讲常理。外伤之血瘀,日久可导致木陷和脾虚;内伤之血瘀,偶亦因于情志抑郁所导致的木郁,日久亦可导致脾虚。)其肝木之陷,咎在于脾;其胆木之逆,咎在于胃。己土不升,则戊土不降;中气莫运,故四维不转。非第肝胆之过也。若见其闭结,辄用开通;中气已亏,再遭攻下;强者幸生,弱者立毙;十全二三,甚非良法也。

    【桂枝丹皮桃仁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桃仁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丹参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䗪虫;脾郁,加砂仁。

桂枝丹皮桃仁汤,大法乃行瘀活血、去湿达木。此法实即桂枝茯苓丸+丹参、甘草。临床可用桂枝茯苓丸+血塞通片代之。但是,经血闭结之人,多见中寒及脾虚之象,是宜并加参、姜;中成药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血块坚硬者,加小活络丸;经闭日久者,肝木枯燥,并用生血宝颗粒补血。

崩漏

    经脉崩漏,因于肝木之陷。肝木主生,生意畅遂,木气条达,则经血温升,不至下泄;生意郁陷,木气不达,经血陷流,则病崩漏。(此句,宜与前文《劳伤解·气血·血脱》互参。该章示:“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阳虚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即崩漏病机乃“血瘀而弗容”。)

    木气疏泄,血藏肝木而不致疏泄者,气举之也。气性降而血性升,气降于下,又随肝木而左升;血升于上,又随肺金而右降。血之在上者,有气以降之;血之在下者,有气以升之,是以藏而不泄也。肝木郁陷,升发不遂,气愈郁而愈欲泄。木欲泄而金敛之,故梗涩而不利;金欲敛而木泄之,故淋漓而不收。金能敛而木不能泄,则凝瘀而结塞;木能泄而金不能敛,则滂沛而横行。

    其原全由于土败。(根本病因如此。)土者,血海之堤防也。堤防坚固,则澜安而波平;堤防溃败,故泛滥而倾注。崩者,堤崩而河决;漏者,堤漏而水渗也。缘乙木生长于水土,水旺土湿,脾阳陷败,不能发达木气、升举经血,于是肝气下郁,而病崩漏也。后世庸医崩漏之法,荒唐悖谬,何足数也。(此等医者,时至今日,仍然睁目可见。)

    【桂枝姜苓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漏。

桂枝姜苓汤,大法乃去湿温中、行瘀滋肝而息风达木。此方与前文《七窍解·口病根原》中,治脾胃湿寒、胆火上炎而生口疮的桂枝姜苓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干姜、元参)同名,实际上治法有较大不同。此方是桂枝茯苓丸(去桃仁)+干姜、首乌。临床可用桂枝茯苓丸+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生血宝颗粒代之。

    【桂枝姜苓牡蛎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血崩。

气虚,加人参。

桂枝姜苓牡蛎汤,即上法加牡蛎敛固。血崩之证,是“瘀多”之证,宜大剂行血破瘀之药配伍于敛涩滋肝、息风达木之方中(参前文《劳伤解·气血·血脱》注文)。血余炭是行瘀要药。《长沙药解·乱发》:“发灰长于利水而善行血瘀,能止上下九窍之血,消一切痈肿,通女子经闭。”而人参于此证几乎是必用,至少需用生黄芪代之。当然,生黄芪尚可助桂枝升达肝脾。

先期后期

    先期者,木气之疏泄,崩漏之机也;后期者,木气之遏郁,闭结之机也。其原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通畅。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

    其通多而塞少者,木气泄之,故先期而至。以经血上行,则血室不见其有余,必月满阴盈而后来;血陷则未及一月,而血室已盈,是以来早。其塞多而通少者,木不能泄,则后期而至。以木气郁遏,疏泄不行,期过一月,而积蓄既多,血室莫容,然后续下,是以来迟也。

    【桂枝姜苓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水先期。

桂枝姜苓汤,即前文治经漏之桂枝姜苓汤,大法乃去湿温中(茯苓、干姜)、行瘀滋肝(丹皮、首乌)而息风达木(芍药、桂枝)。治“通多而塞少”“木气泄之”之证。

    【姜苓阿胶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丹参三钱 首乌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水后期。

姜苓阿胶汤,治“塞多而通少”“木不能泄”之证。此方去湿温中(茯苓、干姜)、行瘀滋肝(丹皮、首乌)而达木(桂枝)之法同于桂枝姜苓汤;其不同者,因未见木郁之风动疏泄,是以去芍药之息风;因“塞多”,是以加丹参以示重视行瘀;因“通少”而血虚,是以加阿胶以示滋补肝血。

结瘀紫黑

    经水结瘀紫黑,血室寒冱而凝涩也。血之为性,温则行,寒则滞;滞久则堙郁而腐败,是以成块而不鲜。此以土湿水寒,木气郁塞之故。庸工谓之血热,据其木郁生热,而昧其水土之湿寒,祸世非小也。

    【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丹参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苓桂丹参汤,大法乃去湿达木、行瘀通经而温中焦。此证,患者小便不黄者,即宜加附子以暖水。临床可用桂枝茯苓丸+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血塞通片治之。舌苔白厚润者,加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液。

经行腹痛

    经行腹痛,肝气郁塞而刑脾也。(之所以“肝气郁塞”,其原无非血虚或血瘀。其中,行经周期为28日者,非血虚。)缘其水土湿寒,乙木抑遏,血脉凝涩不畅。月满血盈,经水不利;木气壅迫,疏泄莫遂;郁勃冲突,克伤脾脏,是以腹痛。

    中气不运,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之证。血下以后,经脉疏通,木气松和,是以痛止。此多绝产不生。温燥水土,通经达木;经调痛去,然后怀子。

    其痛在经后者,血虚肝燥,风木克土也。以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贼伤土气,是以痛作也。

    【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丹参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前腹痛。

苓桂丹参汤,与前文《结瘀紫黑》之苓桂丹参汤同,大法乃去湿达木、行瘀通经而温中焦。可酌加芍药、血余、党参、泽泻、附子或川芎、黄芪,并酌加砂仁醒脾或苍术燥湿。

    【归地芍药汤】

    当归三钱 地黄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后腹痛。

归地芍药汤,大法乃滋肝息风、去湿达木。窃以为,归、地宜易为元肉、大枣,或草红花、花生衣,以减助湿滞运之弊。

热入血室

    经水适来之时,外感中风,发热恶寒;七八日后,六经既遍,表解脉迟,热退身凉,而胸胁痞满,状如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此谓热入血室也。以少阳之经,下胸贯膈而循胁里。少阳厥阴,表里同气。血藏于厥阴,热入血室;同气相感,自厥阴而传少阳。(后期虽可言“自厥阴而传少阳”,实际上血室之热,乃前期因外感,自少阳而传厥阴者也。后文:“盖经下之时,血室新虚……热自经络而入血室,势所自然。”)甲木逆升,经气不降,横塞胸胁,故状如结胸。君相感应,相火升炎而烁心液,故作谵语。肝主血,心主脉。血行脉中,血热则心病也。

    盖经下之时,血室新虚;风伤卫气,卫气闭敛;营郁热发,热自经络而入血室,势所自然。宜清厥阴少阳之经,泻热而凉血也。

    【柴胡地黄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表未解者,加苏叶、生姜。

柴胡地黄汤,大法乃凉血泻火、散郁滋肝并兼升乙木。方中丹皮有辛升乙木之功。地黄若易为生首乌,更善;用制首乌+益母草可代。黄芩可易为夏枯草,或夏枯草+金银花。

杂病根原

    妇人之病,多在肝脾两经。土湿木郁,生气不达,奇邪淫泆,百病丛生。而阳虚积冷者多,阴虚结热者少。以其燥热在肝胆,湿寒在脾肾。土湿木郁而生表热者,十之八九;土燥水亏而生里热者,百无一二也。

带下

    带下者,阴精之不藏也。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瘀,结于少腹,阻格阴精上济之路;肾水失藏,肝木疏泄,故精液淫泆,流而为带。带者,任脉之阴旺,带脉之不引也。

    五脏之阴精,皆统于任脉。任中阳秘,带脉横束,环腰如带,为之收引,故精敛而不泄;任脉寒冱,带脉不引,精华流溢,是谓带下。水下泄则火上炎,故多有夜热骨蒸,掌烦口燥之证。(带下之病理,宜依上段之示。奇经八脉只相当于湖泊,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起储存、调节作用。参前文《杂病解中·瘕疝根原》注文。)

    而下寒上热之原,则过不在于心肾,而在于脾胃之湿。盖气根于肾,坎之阳也,升于木火而藏于肺;血根于心,离之阴也,降于金水而藏于肝。金性收敛而木性生发,金随胃降,收敛之政行,离阴下潜而化浊阴,是以气凉而水暖;木从脾升,生发之令畅,坎阳上达而化清阳,是以血温而火清。阳不郁则热不生,阴不郁则寒不作也。土湿则脾胃不运,阴阳莫交,阳上郁而热生于气,阴下郁而寒生于血。(气本具凉性,凉性原于离阴;离阴不潜,故凉性不旺而气热。血本含温气,温气原于坎阳;坎阳不升,故温气不旺而血寒。)血寒,故凝涩而瘀结也。

    仲景温经一汤,温中去湿、清金荣木、活血行瘀,诚为圣法。至于瘀血坚凝,则用土瓜根散;精液滑泄,则用矾石丸,法更密矣。

    【温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当归二钱 阿胶三钱 麦冬三钱 芍药三钱 芎藭二钱 茱萸三钱

    煎一杯,温服。

    治妇人带下,及少腹寒冷、久不受胎;或崩漏下血;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

阴精流泻,加牡蛎;瘀血坚硬,加桃仁、鳖甲。

温经汤,《金匮要略》之方同名而略有加减。大法如正文:“温中去湿、清金荣木、活血行瘀”。方名“温经”,要药乃茱萸、干姜。《长沙药解·吴茱萸·温经汤》:“茱萸、干姜,暖肝而温经也”。先生在这里去原方的半夏,加茯苓。病机要在肝脾不达而非胆胃不降,是以去半夏;茱萸之“泻湿”(同前),终归非其专长,是以加茯苓助其建功。

骨蒸

    骨蒸者,肝木之不达也。(“骨蒸”,蒸骨也。之所以蒸骨者,乙木堕陷于母家,温郁化热,热蒸于肾而肾主骨也。)肝木生于肾水。阳根在水,春气一交,随脾土左升,则化肝木。木气升发,和煦温畅;及臻夏令,水中之阳,尽达于九天,则木化而为火。木火生长,是以骨髓清凉,下热不生。水寒土湿,肝木不升,温气下郁,陷于肾水,则骨蒸夜热,于是病焉。以肾主骨也。(“夜热”者,夜间阴盛,肝木更加不达也。)

    肝木郁陷而生下热,则胆木冲逆而生上热。(理如此。但有时差。)肝木下陷,必克脾土;胆木上逆,必克胃土。脾胃俱病,上不能容而下不能化,饮食减损,肌肉消瘦,淹滞缠绵,渐至不起。

    庸工不解,以为阴虚,率以滋阴泻热之剂,愈败土气;土败阳伤,无有不死也。(热蒸于肾水,日久不无阴虚之象。但是,不图燥土暖水而达木,反用“滋阴泻热之剂”,是治人之影而冀愈人之病也,亦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谓也。)是宜燥土暖水,升达木气。木郁条达,热退风清,骨蒸自愈。原非阴虚血热之证,清凉之品,未可过用,以伐中气也。

    【苓桂柴胡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柴胡三钱 半夏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热蒸不减,加生地、黄芩;蒸退即用干姜、附子,以温水土。

苓桂柴胡汤,大法乃去湿凉血、行瘀达木并散郁降胃。此法治骨蒸而有上热者。上热不盛,柴胡、半夏易为百合、牡蛎可也。“热蒸不减”者,窃以为加地骨皮、旱莲草,或鳖甲、青蒿,可无地、芩苦寒伐阳之弊。临床可用桂枝茯苓丸+逍遥丸(或丹栀逍遥丸)代之;上热盛用桂枝茯苓丸+小柴胡颗粒。湿重者加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液);体虚者加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溲黄者加金钱草颗粒。

胎妊解

    胎妊者,土气所长养也。两精相抟,二气妙凝;清升浊降,阴阳肇基。血以濡之,化其神魂;气以煦之,化其精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原于土。土者,所以滋生气血,培养胎妊之本也。木火以生长之,金水以收成之,土气充周,四维寄旺,涵养而变化之,五气皆足,十月而生矣。

    土衰而四维失灌,藏气不厚,则木不能生;生气不厚,则火不能长;长气不厚,则金不能收;收气不厚,则水不能成。生长之气薄,则胎不发育;收成之气薄,斯胎不坚完。木火衰乃伤堕于初结之月,金水弱乃殒落于将成之时。

    血生于木火,气化于水金,而土则四象之中气也。故养胎之要,首在培土。土运则清其火金而上不病热,暖其水木而下不病寒。木温而火清,则血流而不凝也;金凉而水暖,则气行而不滞也。气血环抱而煦濡之,形神巩固,永无半产之忧矣。

结胎

    胎妊之结,生长资乎木火,收成藉乎金水。土者,四象之母。其絪缊变化,煦濡滋养,全赖乎土。脾以己土而主升,升则化阳而善消;胃以戊土而主降,降则化阴而善受。胎之初结,中气凝蹇;升降之机,乍而堙郁;冲和之气,渐而壅满。其始胃气初郁,滋味厌常而喜新。及其两月胎成,则胃气阻逆,恶心呕吐,食不能下。迟而中气回环,胃土续降,然后能食。

    胃土降,则心火下行而化水;脾土升,则肾水上交而化火。胎气在中,升降不利,乃水偏于下润而火偏于上炎。水润下者,火不交水而坎阳虚也;火炎上者,水不济火而离阴弱也。是故妊娠之证,下寒而上热;妊娠之脉,尺微而寸洪。

    仲景《金匮》: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寸为阳,尺为阴,阴脉小弱者,尺之微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之经,循臑内后廉,而走小指,脉动在神门;神门,在掌后锐骨之中。虽非寸口,然太阴之左寸,亦可以候心;神门脉动者,寸口必动。手少阴脉动者,寸之洪也。推之,左寸脉动者,右寸必动;男胎动于左寸,女胎动于右寸,亦自然之理也。

    十九难: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男子寸大而尺小,女子寸小而尺大者,常也。胎气一结,虚实易位,大小反常,缘于中气之壅阻也。阴阳郁格,最易为病,法宜行郁理气为主,未可遽用填补之剂也。

    【豆蔻苓砂汤】

    白蔻一钱,生、研;杏仁二钱 甘草一钱 砂仁一钱,炒、研;芍药二钱 丹皮三钱 茯苓三钱 橘皮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胎孕初结,恶心呕吐、昏晕燥渴。

豆蔻苓砂汤,大法乃下文之“开郁降浊、清胆火而行肝血”,略用茯苓去湿。其病原自“胎之初结,中气凝蹇;升降之机,乍而堙郁”(正文),并非有其他阴阳之缺失,是以先生示:“法宜行郁理气为主,未可遽用填补之剂”(正文)。

证缘中气郁阻,胃土不降,以此开郁降浊(砂仁、橘皮;白蔻、杏仁)、清胆火(芍药)而行肝血(丹皮)。内热加清凉之味;内寒加温暖之品,酌其脏腑阴阳而调之。

堕胎

    胎之结也,一月二月,木气生之;三月四月,火气长之;五月六月,土气化之;七月八月,金气收之;九月十月,水气成之。五气皆足,胎完而生矣。而土为四象之母,始终全藉乎土;土中阳旺,则胎气发育;十月满足,不至于堕。

    盖胎妊之理,生长乎木火,收藏于金水,而四象之推迁,皆中气之转运也。阳蛰地下,左旋而化乙木;和煦温畅,万物资生者,己土之东升也。阴凝天上,右转而化辛金;清凉肃杀,万宝告成者,戊土之西降也。木升火化而胎气畅茂,金降水凝而胎气坚完。生长之气衰,则胎堕于初结;收成之力弱,则胎殒于将完。其实皆土气之虚也。土生于火而克于木,火旺则土燥而木达,火衰则土湿而木郁。乙木郁陷而克己土,土气困败,胎妊失养,是以善堕。

    胎妊欲堕,腰腹必痛。痛者,木陷而克土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湿水寒,乙木乃陷。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阳败,肾水澌寒;侮土灭火,不生肝木;木气郁陷,而贼脾土。此胎孕堕伤之原也(此之“胎孕堕伤”,乃因“命门阳败”,简言之,即“阳虚”)

    【姜桂苓参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腹痛,加砂仁、芍药。

姜桂苓参汤,大法乃温中培土、去湿行血而达乙木。此法实乃天魂汤法(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去附子之暖水,加丹皮之行血。简言之,要在培土达木(正文:“乙木郁陷而克己土,土气困败,胎妊失养,是以善堕”)。依理宜加附子或川椒。(《金匮要略》“妊娠三胎胀三”用附子汤(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治“子脏开”之证;“妊娠十养胎九”之白术散用“白术、蜀椒、芎藭、牡蛎”。)

胎漏

    结胎之后,经水滋养子宫,化生血肉,无有赢余,是以断而不行。其胎结而经来者,必有瘀血阻格。缘胎成经断,血室盈满,不复流溢。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养胎之余,易致堙瘀。瘀血蓄积,阻碍经络;胎妊渐长,隧道壅塞。此后之血,不得上济;月满阴盈,于是下漏。按其胎之左右,必有癥块。或其平日原有宿癥,亦能致此。(这里所讲的“胎漏”原因,其实是两种。一种是“平日原有宿癥”,即《金匮要略》“妊娠二癥痼二”的“宿有癥病”的情形;一种是虽无“宿癥”,但“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导致“养胎之余”,逐渐蓄积而产生瘀血,即《金匮要略》“妊娠二癥痼二”的“妊娠六月动”且“下血”的情形。该两种情形,“按其胎之左右,必有癥块”。)

    若内无瘀血,则是肝脾下陷;经血亡脱,其胎必堕。(此即上章“堕胎”之姜桂苓参汤证)若血下而腹痛者,则是胞气壅碍;土郁木陷,肝气贼脾也。《金匮》名为胞阻。宜疏木达郁而润风燥,其漏血腹痛自止。

    【桂枝地黄阿胶汤】

    甘草二钱 地黄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妊娠下血腹痛者。

桂枝地黄阿胶汤,治“胞阻”致漏之证。此法乃《金匮要略》之胶艾汤(阿胶、地黄、芍药、当归、芎藭、甘草、艾叶。《长沙药解·阿胶》:“胶、地、归、芍,养血而清风燥;甘草补中而缓迫急;芎疏木而达遏郁;艾叶暖血而回陷漏”),去芎藭、艾叶,加茯苓、丹皮、桂枝。桂枝较芎藭有达木之专功,丹皮较艾叶可免助血生热之弊,并增茯苓去中湿,于法更善。

相较姜桂苓参汤,此以滋肝息风为主,彼以温中培土为主。

    【桂枝茯苓汤】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桃仁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妊娠下血,癥块连胎者。

轻者作丸,缓以消之。

桂枝茯苓汤,《金匮要略》之桂枝茯苓丸改为汤剂并加炙甘草,治“癥块”致漏之证(“癥块”致漏的原因有两种。参前文注文)。依理可并加丹参。

产后根原

    产后血虚气惫,诸病丛生;病则永年毕世,不得平复。弥月之后,气血续旺,乃可无虞。(这两句说的是未满月前,与满月后所生的疾病,对人体影响的区别非常大。)盖妊娠之时,胎成一分,则母气盗泄一分;胎气渐成,母气渐泄;十月胎完,而母气耗损十倍。寻常不过数胎,而人已衰矣。母气传子,子壮则母虚,自然之理也。

    但十月之内,形体虽分,而呼吸关通,子母同气,胎未离腹,不觉其虚。及乎产后,胎妊已去,气血未复,空洞虚豁,不得充灌,动即感伤,最易为病。胎时气滞血瘀,积瘀未尽,癥瘕续成者,事之常也。气血亏乏,脾虚肝燥,郁而克土,腹痛食减者,亦复不少。而痉、冒、便难,尤为易致,是谓产后三病。

    血弱经虚,表疏汗泄,感袭风寒,是以病痉。痉者,筋脉挛缩,头摇口噤,项强而背折也。气损阳亏,凝郁内陷,群阴闭束,是以病冒。冒者,清气幽埋,不能透发,昏溃而迷罔也。津枯肠燥,阴凝气结,关窍闭涩,是以便难。便难者,糟粕艰阻,不得顺下;原于道路之梗塞,非关阳旺而火盛也。

    总之,胎气生长,盗泄肝脾;土虚木贼,为诸病之本。土气不亏,不成大病也。

    【桃仁鳖甲汤】

    桃仁三钱 鳖甲三钱 丹皮三钱 丹参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瘀血蓄积,木郁腹痛者。

内热,加生地;内寒,加干姜。

桃仁鳖甲汤,大法乃破血行瘀、通经达木。方后,“内热,加生地”与“内寒,加干姜”对应,所谓“内热”应该是脾土之热。这个“”因于乙木所传,是以用生地凉血并滋肝。窃以为,用生首乌更胜。用桑椹或旱莲草似亦可无助湿之弊。

    【桂枝丹皮地黄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地黄三钱 当归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脾虚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减,渴欲饮水者。

气虚,加人参;水寒土湿,加干姜、茯苓。

桂枝丹皮地黄汤,大法乃滋肝补脾、凉血行瘀、息风达木。治此证,一般宜参、苓、姜、术并用。相关注意事宜,参前文《疮疡解·癞风根原》之紫苏丹皮地黄汤。大致归、地宜易为首乌、大枣。

    【桂枝栝蒌首乌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栝蒌根三钱 首乌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风伤卫气而病柔痉,发热汗出者。

桂枝栝蒌首乌汤,即前文《杂病解下·痉病根原》之栝楼桂枝汤(《金匮要略》方)加首乌。大法乃在息风达木而生津的基础上,加首乌滋肝血。血虚者,大枣可用12枚。

    【葛根首乌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葛根三钱 麻黄一钱 首乌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

葛根首乌汤,即前文《杂病解下·痉病根原》之葛根汤(《金匮要略》方)加首乌。大法乃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麻黄散太阳之寒,葛根解阳明之郁,再加首乌滋肝血。血虚者,大枣可用12枚。

    【桂枝茯苓人参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阳虚郁冒。

桂枝茯苓人参汤,大法乃补中去湿、补脾达木。此之桂枝茯苓人参汤,实即桂枝去芍药加茯苓人参汤,用纯粹滋化源、升阳气的大法,加茯苓去湿、人参补中。大枣补脾生血,于此产后血虚阳弱之证,宜重用。

    【苁蓉杏仁汤】

    甘草二钱 杏仁二钱 白蜜一两 肉苁蓉三钱

    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治津亏木燥,大便艰难。

苁蓉杏仁汤,大法乃滋肝滑肠、宣肺通便。临证可酌情与前文《杂病解中·便坚根原》之肉苁蓉汤(肉苁蓉、麻仁、茯苓、半夏、甘草、桂枝)合用。

    【姜桂苓砂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入砂仁末,温服。

治饮食不消。

姜桂苓砂汤,大法乃去湿温中、息风醒脾而达乙木。此法近于前文《杂病解下·霍乱根原》之桂苓理中汤。即去彼方之人参、白术、生姜,用干姜、桂枝、茯苓、砂仁、甘草,加芍药。临证可酌加人参、苍术、鸡内金、神曲等。

产后之病,先生言“脾虚”“土虚”而不称“脾湿”“土湿”,乃因其病之生,为胎气盗泄也。正文:“胎气生长,盗泄肝脾,土虚木贼,为诸病之本。”因此,此章先生示桃仁鳖甲汤、桂枝丹皮地黄汤、桂枝栝蒌首乌汤、葛根首乌汤、桂枝茯苓人参汤、苁蓉杏仁汤、姜桂苓砂汤等7个治法,仅桂枝茯苓人参汤、姜桂苓砂汤2处用了茯苓。是即产后病症之治,立法少须“去湿”者也。然“少须”非“不须”,桂枝丹皮地黄汤方后也称,“水寒土湿,加干姜、茯苓”,即前文《七窍解·目病根原》所示,“……酌其脏腑燥湿寒热而用之,乃可奏效”者也。


下篇:四圣悬枢解丝

2022年11月25日注文

2022年12月11日初稿

2023年3月21日修订



目  录

卷一 温病解第一/1

卷二 疫病解第二/29

卷三 痘病解第三/77

卷四 疹病解第四/109

卷五 伊公四问第五/133

附篇:谈谈“卫郁而为热”的理解/141



卷一

时分冬夏,病殊寒温。气候不同,感伤亦异。《伤寒》著于仲景,《温病》阐于岐伯。各有妙解,水火判然。自叔和混热病于《伤寒》,《伤寒》之理,既永晦于千古;《温病》之义,亦长讹于百代。后世庸工纷起,杀运宏开。当鼓橐吹炉之际,何须覆鼎;值焦头烂额之秋,那堪入瓮。横览夭枉,怆恨实多!作温病解。

温病解第一

温病名义

秋冬感冒,名曰伤寒;春夏感冒,名曰温病。先生此句,与《伊公四问·伊公问旨》:“感于秋冬,谓之伤寒;感于春夏,谓之温病”同,乃概说而已。此句包含多个涵义。从大的层面讲,第一,伤寒乃“感而即发”之病;温病则分两种,一种是感春夏之风而发,但早有宿根。其根因“冬不藏精”(或曰“冬伤于寒)而得。如《伊公四问·问温五条》:“温病之根,得之冬伤于寒而有内热,感则表里皆病。”内热之因,乃因“人于冬时,纵欲亡精,阳泄而火飞,是以变寒而为热也。[58]……若脏腑平和,素无内热,则旋感而旋解,不成温病也。”(《伊公四问·问温五条》)另一种是感春夏之风而发,但无宿根。如《温病解·病原同异》:“其不冬伤于寒而病温热者”。第二,秋冬非无温病,春夏亦非无寒病。如《温病解·营卫殊伤》:“秋冬之感,皆是伤寒,其时非必无风,中于风者,便是秋冬之温病;春夏之感,皆是中风,其时非必无寒,伤于寒者,便是春夏之寒病。”概括起来,温病的要点有三。第一,温病的概念,包含了“不冬伤于寒而病温热”的时令病,实际上是普通的风邪感伤病。第二,《四圣悬枢》所解的温病,或者一般语境下讲的温病,是“冬伤于寒”“早有宿根”,亦即“久有内热”的外感病。第三,温病(即冬伤于寒之温病。下文不专门强调,均指此类)之发,必因外感风邪。而因其早有内热,故初起即见内外俱热且必传脏腑。需要强调的,第一点,此之“温病”含“热病”。正文:“病于春者谓之温,病于夏者谓之热。温热同病,因时异名。”第二点,温热之病,乃风邪感伤之病,非六气中的“热、暑”之气[59]所致之病。详见下文。第三点,温病此章都是精髓,反复阅读,对理解后面的内容以及外感病辨治方法有较大帮助。病于春者谓之温,病于夏者谓之热。温热同病,因时异名。《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是也。四时之候,秋凉冬寒,春温夏热;约而言之,不过阴阳。阴阳之气,不过寒热。寒盛于冬,热盛于夏。秋之凉者,将寒而未寒也;春之温者,将热而未热也。感于冬者,谓之伤寒;感于夏者,谓之病热。感秋之凉,轻于伤寒,而实伤寒之属也;感春之温,轻于病热,而实病热之属也。故秋冬之感证,统曰伤寒;春夏之感证,统曰热病。(以“寒、热”概称外感之病者,是因为“四时之候,秋凉冬寒,春温夏热。约而言之,不过阴阳;阴阳之气,不过寒热。”(正文)实则外感之病,有六气之患。《四圣悬枢》体例,谈疫病仅谈温疫、寒疫者,乃因“疫病之邪,虽备六气,而寒温为多”(《疫病解·寒温病异》)之故也。《伤寒论》除讲太阳病之中风、伤寒之外,还讲了湿病、暍病等。先生称,“风、寒、湿、痉、暍、霍乱等,皆是外感之病……”(《伤寒悬解·伤寒类证》)其中湿、暍主要即是六气中的湿气、热(暑)气也。)仲景之言伤寒,兼秋月之伤凉也;《素问》之言热病,兼春月之病温也。(按前文“秋冬之感证,统曰伤寒;春夏之感证,统曰热病”的思路,“热病”亦可称之为“伤热”;换个角度,“伤寒”是伤于“”;“伤热”是伤于“”(下文:“春温夏热,皆感风邪。”)。《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中之“”,有两个解释的角度。一是相对于狭义“伤寒”来说,意即“同为外感病之类”。二是相对于广义“伤寒”来说,意即“属于'伤寒病’大类中的一种。”原文文意倾向于后者。)

附岐伯温义

《素问·热论》: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热病者,伤寒之类,非伤寒也。

岐伯对曰:人之伤于寒也,则(“”字,改为“虽”字,似更善。)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外感之病,统曰伤寒,(这里的“伤寒”,是广义“伤寒”。)而其中实有风寒之分。春温夏热,皆感风邪,而曰伤寒者,感病之总名也。上文曰:热病者,伤寒之类,则温热非由伤寒甚明。(温热病非因伤于寒,亦非狭义之伤寒证。)人之春夏感伤,风泄其卫;卫闭而遏营血,则为病热。热虽至甚,而经尽阴复,不至于死。其阳亢阴枯,外被邪客,而表里双传,一日两经,是谓两感。精液消亡,必不免于死也。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其脉连于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太阳者,诸阳之所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太阳行身之后,其脉自头下项,挟脊抵腰,连于督脉之风府,邪自风府而入,客于太阳之经,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行身之前,其脉挟鼻络于目,故目痛鼻干。三阳之气,皆随阳明下行。阳气蛰藏则善寐;阳明上逆,阳升而火泄,故身热而不卧。三日少阳受之;少阳行身之侧,其脉从耳下颈,自胸贯膈,而循胁里,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三阴之脏者,经郁热发,汗之开其皮毛,经热外泻,则病愈矣。(此亦大青龙汤可以不用芍药清热的缘故。经热随汗外泄也。)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行身之前,其脉入腹络胃,上膈挟咽,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行身之后,其脉贯脊属肾入肺,而挟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行身之侧,其脉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故烦满而囊缩。太阴曰脉布胃中,少阴曰脉贯肾,厥阴曰脉络于肝,是三阴之病,皆入于脏也。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六日而六经俱尽,六日而六经俱解,所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所谓“各通其脏脉”者,实亦治其逆气也。其脉之所以须“”,是因于“郁”。而脉如输水管道,前方遇郁,水流岂能不逆?若不逆,则必爆裂矣。此理,正如先生言肺气因表闭而逆寻上窍相同。笔者将“治其逆气”的方法,称为“辨逆”(或“辨逆论治”“辨逆知病”)。“辨逆”的核心是辨病机,详参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已满三日者,可泻而已。

    腑亦称脏,《素问·十二脏相使论》十二脏之贵贱相使是也。五脏六腑皆受病矣,各通其脏脉,是何脏腑之病,即针通其何脏腑之脉也。其未满三日者,所谓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已入于脏,故可泄而已。泄非攻下之泄,详见《刺热篇》。

    《灵枢·热病》: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泄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泄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热病阳有余而阴不足,故泄其阳以补其阴。其在三阳,而未入脏者,热邪尚浅,补其经中之阴,则汗自出。其在三阴,而已入于脏者,热邪已深,非泄其脏中之阳,则热不去。温热之病,所以不死者,脏阴之未亡也。已入脏而不汗,则脏阴亡矣,故用泄法。

    帝曰:其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其两感于寒者,一日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有外感太阳之“头痛”,亦有少阴君火上炎之“”,以及火刑金燥之“口干”。)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一般感证,二日阳明经证,实亦无非太阳经证而已,其两感者,则并见胃壅之“腹满”“不欲食”;而因其燥逆,引动君相二火之炎,还可并见神迷意乱之“谵语”。《伤寒悬解·阳明三十二》:“……久则神气烦乱而为谵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三日之证,本亦在太阳经之属,但既见其少阳逆升之“耳聋”,又见其厥阴热郁,动风生燥之“囊缩”,是亦两经之病也。)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六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两感者,阳强不密,阴气衰绝。其太阳之寒,随少阴而化热;太阴之湿,随阳明而化燥;厥阴之风,随少阳而化火。(此为概说而已。不可认为各经只有热,或燥,或火。如少阳厥阴两感,即既有相火之炎,亦有风木之燥。于此等证,大致热、燥、火乃至于风,四气常常并见。)故一日之内,两经俱病。以其表里同气,故感应神速。三日六经俱病,再三日而阳明之气全消,是以死也。

附仲景温义

    仲景《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伤寒阳乘阴位,卫气内郁则发热,热传阳明,金土枯燥则作渴;阴乘阳位,营气外闭则恶寒。故太阳伤寒,未传阳明,则有寒热而无渴证。(此乃从伤寒而辨温病正向思维的核心要点。即伤寒是“有寒热”“无渴证”。因其戊土之燥未旺而辛金之燥未动也。)若病在太阳,发热作渴,而不恶寒,此非伤寒,是谓温病。(此乃从温病而辨伤寒正向思维的核心要点。即温病是“有热渴”“不恶寒”。与前条合参,看“寒”“热”“渴”三要素,一正一反,一确认一排除,伤寒及温病无所遁形矣。)温病之家,阳盛阴虚,津血枯槁,最忌汗下火攻。若发汗亡阴,身热若灼,火烈风生,名曰风温。风温为病,阳亢阴绝,其脉尺寸俱浮。毛蒸里泄,常自汗出。清气消亡,身体重浊。胆热传胃,土困则多眠睡。鼻息粗重,必作鼾声。机关燥涩,语言难出。是皆误汗之证也。若被下者,亡其肾阴,小便不利,血枯筋燥,直视不转,风木疏泄,溲溺遗失,是皆误下之证也。若被火者,病微则肌肉熏蒸,而发黄色。病剧则水枯木燥,肝胆失荣,魂气震荡,形如惊痫。筋脉伸缩,时作瘈。肌肤焦黑,色若烟熏。是皆误火之证也。凡若汗、若下、若火,皆为逆治。一逆尚延引其时日,再逆则催促其命期矣。

温病根原

    《素问·阴阳应象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前二句所引《内经》之“”,非“必定”也。“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文前之“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其“病温”之前提条件。先生的论述见于下文,即“一遭风露侵凌,温病作矣。”此要点之叙述句式,以伊公问所述:“冬伤于寒,何缘而春必病温?”(《伊公四问·问温五条》)为妥帖。意为,“在什么情况下,春天才必然会病温?”这个“情况”,也即“前提”,就是上文的“一遭风露侵凌”;先生于该问的答复是,“……一遇风邪,伤其卫气……”简单说,就是风邪感伤。

    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火旺于春夏,而司生长;金水旺于秋冬,而司收藏。而金水之所以收藏者,则精魄之所能也。精以至阴而主藏,魄者精之始基,但能收而未能藏,是以蛰藏之职,独归于精。藏气得令,相火蛰封,肾精温暖,是谓阳密。少阴癸水与太阳壬水,两相表里,皆主蛰藏。癸水之藏,以其温也;壬水之藏,以其寒也。五行之气,热则发宣,寒则凝闭,癸水之温而善藏者,壬水之寒而善闭也。

人于冬时,宜顺寒水之令,以藏阳气。阴精失藏,相火泄露,阳根不密,是谓冬伤于寒。冬伤于寒者,伤其寒水蛰藏之令气也。(“阴精失藏,相火泄露”,依字面之意,偏向于指“伤其寒水蛰藏之令气”的情形之一,即手少阳三焦相火泄于膀胱。此种情形,常常是因于房劳,一般可见右尺浮脉的脉象。至于冬天运动出汗,或冬天因劳作出汗,尤其是冬夜出汗或熬夜加班,则是足少阳相火之泄露。此种情形,将导致阴精匮乏(即《四圣心源》阴虚之证),进而导致肾阳也匮乏。后者非“阴精失藏”,但可称为“阴魄失收”。)相火升炎,久而弥盛,(此句可以概指手足少阳。手少阳下陷,久之必致足少阳上逆。)春气一交,阳根尽泄;变木为火,化温成热;(变春令的木气、温气,而成夏令的火气、热气。因为春令的木气,实际上就是风气,将肾中本来已经燃烧的相火,鼓吹煽动得更加旺盛也。本来处于春令,仍然应当属于生发状态的阳根,迅速变成了熊熊燃烧、阳升至顶的夏令,因此称之为“阳根尽泄”。一句话,就是下文的“以春月而行夏令”。)是以春月而行夏令也。(此为温病之所以发为温病的外在催化剂,但尚欠最后一根诱发稻草。见下句。)天时之寒暄莫定,人窍之启闭无常,一遭风露侵凌,温病作矣。(风露侵凌”即最后的稻草。)春时不病,至夏而感,是谓热病。冬时不病者,寒水司气,虽蛰藏失政,而经络脏腑之热,究未如春夏之盛也。(这个“经络脏腑之热”,就是前文“春气一交,阳根尽泄”,也就是被“春气”一点就着的那个作为内因的“火种”。而冬时的“寒水司气”,可能致病,亦可能不致病。如果病,那么就是冬时的虚人伤寒,或表现为外寒内热的大青龙或麻杏石甘证;如果不病,那么说明虽然“寒水司气”,但其敛束之气,尚未至于像病态敛束那么的严重,因此未能致病。)

病原同异

温病之原,起于冬不藏精,伤其寒水之令,故春夏病感,必是内热。但冬伤于寒,春夏必病温热;而春夏之温热,不必皆冬伤于寒。(此乃不“冬伤于寒”的普通温病、普通热病。)其冬伤于寒而病温热者,自是内热;其不冬伤于寒而病温热者,未可定谓之内热也。病与温疫相同,而法亦无殊。(“与温疫相同”,指同其“无内热”。“法亦无殊”,指治法可参温疫之治。但未必可套用温疫之浮萍汤。依理,因无疫邪之缠绵,不必浮萍;因无久郁之血热,不必丹皮。去此两者,其实就是桂枝汤法了。因此,《疫病解·太阳经证·发热头痛》称:“温疫得之中风,亦是桂枝汤证。”下文《营卫殊伤》:“秋冬之感,皆是伤寒。其时非必无风;中于风者,便是秋冬之温病。”可见秋冬之中风桂枝汤证,亦可称之为秋冬之“温病”。由此可见,病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刻诊症状所体现出来的病因病机。如何从症状辨病机,可参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中的“辨逆”之法。)其营郁热发,而又病于春夏之间,固无入脏生寒,用四逆、真武之证。(此亦同温疫。但其“入脏生寒”非不无,且其出现概率尚较温疫为多。)然燥渴饮冷,积水不消者,亦未尝少,此皆不可用凉泄之法也。(亦同温疫。)

风寒异邪

四时感伤之因,有风有寒。寒者,天地之阴气;风者,天地之阳气。阳主开,阴主阖。伤于寒者,皮毛开而寒束之,故窍闭而无汗;中于风者,皮毛闭而风泄之,故窍开而有汗。

气统于肺,金性清凉而降敛;血司于肝,木性温暖而升发。肺气清降则窍阖,肝血温升则窍开。(此为人身正常状态之“窍阖”“窍开”。)人之汗孔,秋冬则阖者,气清而敛之也;春夏则开者,血温而发之也。秋冬窍阖,有时偶开,而寒气伤之,则为伤寒;春夏窍开,而有时偶闭,而风气中之,则为中风。此四时之邪感伤之因也。

营卫殊伤

肺藏卫气,肝藏营血。寒伤营者,以卫气肃静,孔窍阖而寒莫由入,是以不伤;唯血温而窍开,乃伤于寒。(“伤于寒”这种说法,笔者谓之“邪动论”[60]。)风则伤卫者,以营血蒸动,孔窍开而风随汗解,是以不伤;唯气凉而窍阖,乃伤于风。(亦“邪动论”。“邪动论”与“相感论”不同,最好一并理解。日常则用“相感论”释病可也。)

然寒伤营血,而病则在卫;以营性升发,一被寒邪,闭其皮毛,则营愈欲发,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故卫闭而恶寒。风伤卫气,而病则在营;以卫性降敛,一被风邪,开其汗孔,则卫愈欲敛,内乘阴位,而逼营血,故营郁而为热。(此处是外感风寒之时,营卫运动及位置变化的简明描述,即“邪动论”机理的核心,宜熟记。此二句意即:寒伤营,营性愈加宣发而裹束卫气,此时,卫气的位置不变,但营则“外乘阳位”。营在外而卫在内。卫气失其卫外之功,而致恶寒。故伤于寒者,先见恶寒(实亦“感得寒水之气过旺”之故)。风伤卫,卫性愈加收敛而压逼营血,此时,营血的位置内退,而卫则“内乘阴位”。卫仍在外而营则收缩。营血增其郁阻之困,因此发热。故伤于风者,先见发热(实亦“感得风木之气过旺”之故)。下文“伤寒而气反内郁”,是“”在内也;“中风而血不外达”,是“”在内,且“郁于内”也。又《疫病解·(寒疫)表解寒散》:“平人之气,营阴在内,卫阳在外。寒伤营血,闭其皮毛,卫气陷于营阴之内……”,均可见营卫常态和病态的位置所在。(“风伤卫气,而病则在营”此种句式是“邪动论”的不足之一。容易给人留下自圆其说的嫌疑。)

    胃为戊土,乃卫气变化之原。伤寒之病,戊土与金水受之。(受于金水者,实亦寒水之气所感应也。戊土乃其大本营,后方阵地而已。)金水司气,随戊土而下降,以阳体而胎阴魄,故气常清降而外敛,伤寒而气反内郁,(气郁而不能随戊土而收敛也。)是以病在气分。脾为己土,乃营血滋生之本,中风之病,己土与木火受之。木火主血,随己土而上升,以阴体而抱阳魂,故血常温升而内发,中风而血不外达,是以病在血分。(血热而不能随己土而上达也。实亦是郁。言“随戊土”“随己土”,主要指辛金与乙木之气,非仅指营卫。)

    气清而孕水,故气病则寒盛,而为伤寒;血温而孕火,故血病即热盛,而为温病。(气清而孕水,故气病则寒盛而为伤寒;血温而孕火,故血病即热盛而为温病”之说,说明寒温之病,非由外来,乃人身感得外在六气之异常而引发人体产生了异常变化[61]按“相感论”去理解即可。(此句若细加深究,“孕水”虽然是金生水;“孕火”虽然是木生火,但是,气病不敛,则不能生水;血病不升,则不能生火。气病者,辛金不收而太阳不阖,是以太阳寒水之令气外见也;血病者,少阳不降而厥阴不升,是以营血郁而风生火炎也。)秋冬之感,皆是伤寒,其时非必无风,中于风者,便是秋冬之温病;春夏之感,皆是中风,其时非必无寒,伤于寒者,便是春夏之寒病。(此句两个要点。一是再次阐明,温病有不因“冬伤于寒”者;二是说明若是执着于时令而言伤寒、中风,实乃胶柱鼓瑟。)究竟秋冬寒多而风少,故往往病寒;春夏寒少而风多,故往往病温,时令不同也。

传经大凡

一日一经,六日经尽,凡诸感病之大凡也;若伤寒、中风、温病、热病、温疫、寒疫、痘病、疹病,无不皆然。但温热必传脏腑,(这是指“冬伤于寒”的“温热”之病。)余则病由外感,原无内热,不必定传脏腑耳。程氏郊倩,谓温病传经,伤寒中风不传经,其论全非。唯两感之家,一日两经,则温热之所独有,而诸感病之所无也。(“一日两经”的“两感之家”,即“两感于寒”者,是“冬伤于寒”的温热病的特有情形,并且是温热病的严重情形。其核心原因是前文《附歧伯温义》说的“阳强不密,阴气衰绝”的“阴气衰绝”。)

太阳经证

头痛热渴

    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以丙火而化气于寒水,阴盛则壬水司气而化寒,阳盛则丙火违令而化热,故太阳以寒水之经,而易于病热。(“太阳以寒水之经,而易于病热”是在温病的语境中说的。一般的伤寒证,除非患者的确是阳盛;否则,太阳经病,是寒水之令气外见而证见“恶寒”。《疹病解·太阳经证》:“太阳寒水之经,病则令气郁发,证见恶寒”也。)

    温病之家,冬不藏精,相火升泄,伤其寒水闭蛰之气;火旺水亏,由来已久。(相火升泄”,此处作“”与“”两端看。“”者,足少阳胆经相火之逆升;“”者,手少阳三焦相火之外泄。“火旺”,即升泄之相火。以其不当其位,故为“邪火”。“”者,虚也;“精气夺则虚”,是属正气之“阴水”虚[62]。此“虚”,因胆经相火逆升,君火同气相感,灼伤离中阴根,使肾间之水,失其生化之源而亏;同时,三焦外泄之相火,燔蒸膀胱之水,使溲见黄少短涩之变,甚则炼成结石之“盐”。二者均属“水亏”。但是,由于相火不藏,癸水寒盛,其“邪水”亦盛。是即“邪火、邪水”均盛也。究之,若火盛较重,邪水也势必被侵;加之源头不足,可以转成邪水的正水原已不足。因此,温病之家,日久则见邪火盛而肾水亏也。本章玄霜丹之法,用元参补其肾水。)及其春夏病感,卫阳闭秘,营热郁隆,寒水之气愈亏。故受病之一日,即发热作渴,而不恶寒也。

    太阳在六经之表,是以感则先病。其经自头下项,行身之背,故头项痛而腰脊强。肺主卫,肝主营,而总统于太阳。太阳之经,在皮毛之部;营卫者,皆皮毛之所统辖也。

    温病卫闭而营郁,法当清营热而泻卫闭。(所谓“温病卫闭而营郁”者,是无汗之证也,乃伤于风而气强风不能泄之证。之所以温病成为本应有汗的中风的特殊情形,是因为其内热久郁,营血亏虚,感于风而无力(无血)外发也。关于温病所感,《素问·阴阳应象论》谓之“因于露风”;前文《温病根原》谓之“一遭风露侵凌”;前文《病原同异》谓之“春夏病感”,均未明示感风还是感寒。一般来讲,之所以称之为“温病”,其病因乃是感风。如《伊公四问·问疫五条》:“温病温疫,俱缘中风。”)一日之初,卫闭已见,营热方生,故一日太阳之治,宜凉金补水,而开皮毛,不易之法也。(后句的“凉金补水,而开皮毛”与前句“清营热而泻卫闭”,说法并不统一。“开皮毛”与“泻卫闭”同;但玄霜丹法其实是“清营热”(丹皮、芍药)和“凉金补水”(麦冬、元参)并行。之所以要“凉金”,是因为证见“”,肺金之燥也;之所以要“补水”,是因为温病,肾水久亏也。方中丹皮达营气之郁,还起到了桂枝汤中桂枝达营郁的作用。)

【玄霜丹】

浮萍三钱 麦冬三钱 甘草二钱,炙;元参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五杯,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稀粥,取少汗。(桂枝汤开表闭之法。)治一日太阳温病,头项痛,腰脊强,发热作渴。

温病与温疫“俱缘中风”(《伊公四问·问疫五条》)。而温疫之太阳中风,可认为是桂枝汤证[63]。那么,温病的玄霜丹,认为是桂枝汤的桂枝易丹皮,加麦冬、元参清金补水而并加浮萍解表,亦是一个说法。但是,实际上,玄霜丹更接近于大青龙法。元参可认为是石膏之法;生姜降逆,可认为是杏仁之法。也就是说,玄霜丹可认为是大青龙汤加麦冬、芍药。总之,无汗或汗出不畅,要在用药开表(麻黄或浮萍或紫苏)。(关于临床治病是否应当将重点放在桂枝汤证还是大青龙汤证等“证型”(或病名)的辨识,或者是否应当将重点放在是风还是寒等“病因”的辨识的问题,可参公众号“四圣医苑”拙作《从大青龙汤等治方看百病诊治要旨》和《百家讲小坛:“辨证论治”误苍生》。)

阳明经证

目痛鼻干

    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太阴盛则阳明化气而为湿,阳明盛则太阴化气而为燥,故阳明之经,易于病燥。(这里主要亦指温病(含温疫、疹病,或素体确是阳盛者)。《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阴易进而阳易退。……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

    温病冬水失藏,相火升炎,胃津既涸,脾精亦亡。太阴之湿,久化阳明之燥。(此指年轻人,或素体阴阳尚可之人。若体弱之人,冬水失藏或相火升炎(其实亦无多少相火可炎),只能使肾中阳根更弱而肾水更寒。肾水寒增,则脾土益湿,温病无由而生也。简言之,常人阴虚则阳盛,弱者阴虚而阳亦虚。)春夏病感,卫阳遏闭,营热郁发,土焦金燔,燥气愈甚。其经挟鼻络目,行身之前,故目痛鼻干,而身热不卧。

    阳莫盛于阳明。燥热在经,不得泄路,迟则胃腑积热,因表郁而内应。腑热一作,脏阴渐枯,便伏异日死机。于其腑热未动之时,凉泄经络,以清其热,则后患绝矣。

【素雪丹】

浮萍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葛根三钱 甘草二钱,炙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麦冬三钱

流水六杯,粳米半杯,煎大半杯,去滓,热服,覆衣,饮热稀粥,取少汗。治二日阳明温病,身热目痛,鼻干不卧,胸燥口渴者。呕者,加半夏三钱。(”为白金,素雪丹,实乃葛根汤加清金凉血、润燥补水之法。)

【人参白虎汤】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钱 粳米半杯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少汗。

温病二日,方传阳明之经,腑热未作,法宜清热而发表。(“清热而发表”指素雪丹法。但人参白虎法亦大同。其服法用“热服,覆衣,取少汗”,而药加生姜,亦有发表之功。表证(恶寒)明显者,宜参《疫病解·(温疫)停水不消》:“其表证未解,当以猪苓汤加浮萍,表里双解之”之法,以及疹病太阳经证,烦热燥渴用白虎加元麦青萍汤之法,加浮萍以开表。须要注意的是,白虎汤证之恶寒,宜谨慎对待。若汗出不多而恶寒,此恶寒是表证,宜加解表之药;若汗出多而恶寒,或初发稍见恶寒,迟则不恶寒,继则汗出多,随后又恶寒,则此之恶寒,乃汗泄阳亡气虚之恶寒[64],非表邪束闭之恶寒,径用白虎加人参汤可也。热甚者,必伤肺气,当用人参白虎汤,清金泄热,益气生津,乃为当耳。(可与温疫之白虎加元麦汤合参。临证用药,可酌情合用。)

少阳经证

胁痛耳聋

    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顺则下蛰而温肾水,逆则上炎而刑肺金。(此乃概说。足少阳之本气甲木,亦可上逆刑金或刑克戊土。)故少阳之经,最易病火。(少阳易病火,即易化相火,此则较常见。)

温病寒水失藏,相火炎蒸,已旺于衰废之时。(此指足少阳相火,非手少阳相火。甲木下蛰则温肾水而相火不见;病则甲木上逆而相火炎蒸也。前文《温病根原》:“阴精失藏,相火泄露”之“相火”,依字面之意,则应指手少阳相火。“泄露”与“炎蒸”不同。)春夏病感,卫闭营郁,热盛火发,势当得令之时,愈极熏赫。少阳伤寒,有寒热之往来,以二阳在表,三阴在里;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少阳居表里之半,是以寒往而热来。温病三阴经气,从阳化热,故但热而无寒。(这里可见,少阳病,不是必然有“寒热往来”之症的。“寒热往来”之少阳症见于伤寒或一般的外感。温病、温疫、疹病,乃至瘅疟,通常没有“寒热往来”之症。)其经络耳循胁,行身之侧,故胸胁痛而耳聋。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故咽干而口苦。

相火内郁,则肺金受刑;甲木内郁,则刑胃土。外无泄路,势必焦土流金,而入阳明。当以清凉和解之法,散其炎烈也。

【红雨丹】

柴胡四钱 黄芩三钱 芍药三钱 石膏三钱 甘草三钱,炙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元参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稀粥,取微汗。(“取微汗”以发表。这是因少阳经证,即太阳经证尚存之故;亦下文“三阳经络……法应汗之”之思路。解表药虽有生姜,实亦可加浮萍或薄荷。红雨丹,其实是小柴胡法重清相火(黄芩、芍药、丹皮),加开表(生姜)清金(石膏)补水(元参)之法。)治三日少阳温病,胸胁疼痛,耳聋口苦,咽干作渴者。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腑者,法应汗之。(上述三阳经治法,均明示“取少汗”“取微汗”,即此“汗之”之意也。)而温病与伤寒中风,寒暄异气,不宜麻桂辛温,以清润之剂,凉泄经络燥热,方是温病汗法。(寒暄异气”,核心指向并非时令之气不同,乃指伤寒、中风无久积之内热,而温病则脏腑久有内热也。正因脏腑久有内热,因此“不宜麻、桂辛温”。但是,“不宜”者,非“忌用”也。证有所需,药则当用。)其伤在卫气,而病在营血;营热郁发,故用丹皮、白芍,泻热而凉营也。(《伤寒悬解·厥阴经全篇·厥阴脏病·提纲》:“厥阴、少阳之经,同布于胁肋。少阳之病在经……厥阴之病在脏……”《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一》:“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又《四圣心源·杂病解中·腹痛根原》:“三阳之病,则外归于经;三阴之病,则内归于藏。”明示温病(包括一般感证之中风)是少阳经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而营郁生热。因此,温病初感太阳经证之玄霜丹用丹、芍“泻热而凉营”,而更需元、麦以滋其内焚而久枯之水土也。)

三阳传胃

    伤寒中风,于秋冬之际,原无内热。表邪不解,阳盛则传阳明之腑,阴盛则传太阴之脏。阴阳平和,则不入脏腑,始终在经;六日经尽,则汗解矣。温病内热素积,断无但在经络,不传胃腑之理。缘其经热郁隆,外泄无路,而胃腑积热,自当感应而发。(手少阳相火泄于膀胱,久之乙木下陷,亦非无血热,但是言“经热郁隆”者,指足少阳之相火也。实际上,传至胃腑之相火,只能是足少阳甲木之相火。)但胃热大作,必在三日之后,经热不解,而后腑热郁勃,此自然之层次。病由外感,是以表热先发也。

其在三日之内,表邪郁迫,里热方生,但当发表,未可攻里;表气疏泄,里气自平。(此之“表气疏泄,里气自平”有特定含意。即用前述太阳、少阳、阳明经证之法施治,非以他法施治,更非以运动等方式出汗而求其“里气自平”。前之三经治法,或用浮萍或用生姜泻卫闭;再用丹皮、芍药凉营泻热;更须元参滋其久乏之水。三者是三日内三阳经证治法之要中之要。)若三日之外,腑热已作,则攻泄之法,乃可续用。

盖胃土燥热,必烁脏阴。其肺脾津液,肝肾精血,久为相火煎熬,(此并指手少阳三焦之相火。乙木陷于母家,则伤肾阴。后文《脏腑治法》:“而肾水之所以枯槁……一盗泄于风木”。其因乃手少阳之下陷也。)益以燥热燔蒸,脏阴枯竭,则人死矣。是宜滋其脏阴,泄其腑热,勿令阳亢而阴亡矣。

【白英丹】

大黄五钱 芒硝三钱 甘草一钱,炙;枳实二钱,炒;厚朴三钱,炒;元参三钱 麦冬八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白英丹,大法乃泻热降浊、凉血敛胆、清金补水、滋润肝脾。)

阳明戊土,位居三阳之长。阳盛之极,必皆归宿阳明,而入胃腑。温病三日之外,三阴脏病,悉以胃热为之根本。(《伤寒》阳明、少阴病之“急下三证”,伤在肝阴、脾阴、肾阴,而法用大承气汤泻腑热,即是“悉以胃热为之根本”也。)虽曰五脏六腑皆受病,而阳明胃腑,实其纲领也。其里热发作,不拘在何脏腑,总以泄胃为主,而兼清本部。此为温病三日后治法之大要。清代余师愚先生《疫疹一得》之清瘟败毒散,实亦无非此思路。只是余先生于湿热之证,用药能加减,医理未通彻。)但肠胃未至燥结,则第滋阴,不须承气。(亦心法秘要。)即燥结未甚,亦当俟之六日经尽之后,腑邪内实,用泄热滋阴之法,一下而清矣。若燥热隆盛,则三四五日之内,俱可泄下。是当用《伤寒》急下之法,不可循《伤寒》缓攻之条,以其内热郁伏,原与伤寒不同也。

太阴经证

腹满嗌干

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以辛金而化气于湿土,阳明盛则太阴化气而为燥,太阴盛则阳明化气而为湿,故太阴之经,最易病湿。(太阴最易病湿,主要是因为“阴易进而阳易退”的自然规律。参《四圣心源·六气解·阳明燥金》。)

然外感风寒,以及内伤百病,其在太阴,无不是湿,而惟温病之在太阴,则化湿为燥,以其冬水失藏,相火泄而脾阴烁也。(此及前段,需要注意的较多。一者,作为经证,加浮萍开表,亦如伤寒中风,经证统归太阳经,均用麻黄汤、桂枝汤一般。二者,黄酥丹用生地,并标示为“四钱”,乃先生“重用”之提示。其功用既是“泻阳明之燥”又是“滋太阴之湿[65]。但虽为“重用”之提示,究竟只是温病四日经证,非如温疫阳明腑证之“燥矢壅遏腑气”,故用量未如该证之大也。三者,虽《温病解·传经大凡》称,“……唯两感之家,一日两经,则温热之所独有……”虽为其“独有”,却非“必有”。《素问·热论》:“……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说明三阳受病的时候,存在“未入于脏”的情形。正因此,才有“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素问·热论》),即太阴、少阴、厥阴相继受病的情况。可见温热之病,并非全属“两感于寒”之证。两感于寒者,《素问·热论》:“岐伯曰:其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到底是否“两感于寒”,关键在于患者内在阴气是否充足。如《温病解·附岐伯温义》:“两感者,阳强不密,阴气衰绝……故一日之内,两经俱病。”“阴气衰绝”是“两感于寒”的必要条件;若非如此,虽脏腑久有内热,未必“一日之内,两经俱病”也。)春夏病感,营郁热旺,湿气自当愈耗。其经布胃络嗌,故腹满而嗌干。(此句可见标题为《太阴经证》,实际上不止经络之病。如此句,尚有胃腑“腹满”之病也。后文《三阴入脏》:“温病内热蓄积……原无但传经络不传脏腑之理。”)

    太阴之湿夺于阳明之燥,脾阴枯槁,则肾肝精血,俱难保矣。(此即《伤寒》阳明、少阴病“急下三证” 之用大承气汤。救其肝阴、脾阴、肾阴者也。)是宜清散皮毛,泄阳明之燥而滋太阴之湿也。

【黄酥丹】

浮萍三钱 生地四钱 甘草二钱,炙;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四日太阴温病,腹满嗌干,发热作渴者。(黄酥丹,大法乃开表滋湿、泻热凉营。依理可加元参或栝楼根。)

少阴经证

干燥发渴

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以癸水而化气于君火,阳盛则丁火司权而化热,阴盛则癸水违令而生寒,故少阴以君火之经,而最易病寒。(此亦从阴阳进退之规律而言。《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阴君火》:“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镇之。但土虽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湿,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溃则火败,故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势然也。”)

然外感风寒,以及内伤百病,其在少阴,无不是寒,而惟温病之在少阴,则化寒为热。以其冬不藏精,水亏火泄,春夏病感,更值火旺水虚之候,其经贯肾络肺,而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肾者主水,人身水火对列,水枯而火亢,则人亡矣。(此指常人。常人水亏阴虚则火亢阳旺,弱者则阴虚而阳亦虚。)是宜清散皮毛,泄君火之亢而益肾水之枯也。此章治用紫玉丹。药用之生地、知母、元参、天冬等,均未见《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言其入心经。实则,元参“微苦……涤心胸之烦热”(《玉楸药解·元参》而地黄亦“微苦”,天冬、知母则均“味苦”。苦能入心。且“知母苦寒之性,专清心肺而除烦躁,仲景用之,以泻上焦之热也。[66]是皆可“泻君火之亢”。先生药解所言之归经,时有疏漏。另外,知母之用亦具元参“补水”之功。因知母既可清泻,又可润燥。且先生言其“滋水灭火”,更可明见其具“益肾水之枯”之效。知母苦寒,清上焦之力胜元参。

【紫玉丹】

浮萍三钱 生地四钱 知母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天冬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五日少阴温病,口燥舌干,发热作渴者。(紫玉丹,依理可加黄连、黄芩清君相之火。此于《伤寒论》即是黄连阿胶汤证。)

厥阴经证

烦满囊缩

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治则木达而化温,病则火郁而生热。以厥阴乙木,原胎丁火,故厥阴之经,最易病热。(厥阴之病,大致确是以“病热”居多,血热也。然亦多见下热,如小便之黄短涩痛,以及化风生燥等症状。)

温病卫闭而遏营血,营郁是以发热,而营藏于肝,则温病之来,实受于厥阴。(此处概说而已。《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一》:“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其经尽则在厥阴之脏。”又:“温家风露外袭,木火内应,感于太阳之部,应在少厥之经。”)方其隆冬火泄,营血已伤,势将腾沸。春夏病感,卫闭营遏,血热自当愈剧。其经循阴器而络肝,故烦满而囊缩。

    手厥阴之火,扇以足厥阴之风,风烈火炎,煎迫营阴,营血枯槁,则命殒矣。是宜清散皮毛,泄相火之炎而滋风木之燥也。(此证用苍霖丹,其中当归虽性温,但乃“微温”。而其性“滋润滑泽,最能息风而养血;而辛温之性,又与木气相宜”(《长沙药解·当归》),且又“颇助土湿”(同前),于火旺水亏之证,至为妥帖。

【苍霖丹】

浮萍三钱 生地四钱 芍药三钱 当归三钱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生;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六日厥阴温病,烦满囊缩,发热作渴者。(苍霖丹,治证常见小便之黄、短、涩、痛,是以宜酌加栀子、车前、滑石等清泻膀胱之热。)

三阴入脏

岐伯温病治法,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温病内热蓄积,交春夏而受感伤,内热郁隆,原无但传经络不传脏腑之理。(此理,指温病必然如伤寒承气汤证之“传入腑”;与温疫未必一定“传入腑”的情形,在这个“传”的方面,确有不同。但是,从温病三阴用药与温疫三阴用药的对比来看,只是温病久有内热,是以生地用量较大而已。实际上,温疫的三阴经证,其实亦是有脏腑之证的。)第传脏传腑,必在三日之外。其未满三日,则但在经络,故曰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在经,是以可汗。若三日之外,则必入于脏;既入于脏,则无不入于腑矣。(因三阴脏之枯燥,必然因于戊土之燥热所烁;阴脏病,说明腑热盛发矣。此即前文《三阳传胃》:“温病三日之外,三阴脏病,悉以胃热为之根本。”乃《伤寒》阳明、少阴病之“急下三证”。)故曰五脏六腑皆受病。入脏入腑,是以可泄。以阳盛于外,而根于内。三日之内,病在三阳;阳盛于外,故但是经热而已。三日之外,病入三阴;而脏阴消烁,已化亢阳,则非止经热而已矣。积热郁伏,是以内传脏腑耳。

脏腑治法

脏以太阴为主;所谓脾者,孤脏以灌四旁也。腑以阳明为主;所谓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长也。足太阴以湿土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温病阳明之燥劫夺太阴之湿,滋太阴之湿而泄阳明之燥固已,而推原太阴土湿之所由来,实原于水;而肾水之所以枯槁,一耗伤于燥土,一盗泄于风木。(此句似尚可完善。温病中土之燥,因于相火之炎。如《温病解·少阳经证》:“相火内郁,则肺金受刑;甲木内郁,则刑胃土。外无泄路,势必焦土流金,而入阳明。”是阳明之土焦,源于相火之炎也。相火炎上而不藏,则金不化水而水乏生化之源;君相同气,君火炎上而不敛,则离阴受灼而伐其生水之本。是则,肾水之枯槁亦源于相火之炎也。)治法,以麦冬润阳明之燥,以地黄滋太阴之湿,以知母、元参、天冬清金而壮少阴之水,以当归、丹皮、白芍润木而息厥阴之风。(当归用于厥阴经证,并有达木之功。)而地黄之性,滋湿清风,兼而能之,故三阴并宜。(此乃标本兼治之药。三阴病均可酌用。视何经病重而调其药量可也。)

地黄泄阳助湿,至下之品,至于温病,土燥而木枯,则反为灵宝。莫佳于此矣!

汗泻之法

温热之病,阳强阴弱。岐伯立法,则曰汗泄;仲景垂戒,则曰汗下。义若不同,而理实无殊。岐伯之示汗泄,补阴而泄阳也;仲景之戒汗下,泄阳而亡阴也。(所谓“戒汗下”者,戒“泄其阳的同时,亡其阴也。”实即戒盲目而非法之汗下也。后文:“易麻桂之温燥,汗之以清凉之剂;变承气之荡涤,泄之以滋润之品”,则“悉得岐伯之遗法,而不犯仲景之明戒矣”。)后世通岐伯之针刺,效仲景之汤丸;易麻桂之温燥,汗之以清凉之剂;变承气之荡涤,泄之以滋润之品。壮火既清,微阴续复,则悉得岐伯之遗法,而不犯仲景之明戒矣。

岐伯论温,于《刺热篇》云:治诸热病,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仲景论温,但戒汗下火劫,未尝立法。究竟温病治法,不离汗泄两义,但须清凉滋润而已。(“清凉滋润”四字,足以概括治温心法。而清凉滋润”者,分“”和“”二法观之。“”其火而“”其水也。此理亦同《疫病解·(温疫)三阳传胃》:“温疫所最忌者,营热不能外泄。其不外泄之由,全以卫盛而营衰,脾阴虚而胃阳旺也。若脾阴不衰,胃阳虽旺,六经既遍,邪欲内传,而脏气扞格,热无内陷之隙,则蒸泄皮毛,发为斑点,而病解焉”之理。清凉滋润”而并开表发汗,则病无不愈矣。会岐伯、仲景之义,于一百一十三方中选而用之,有汗法焉,暍病之人参白虎是也;《金匮》方中,有泄法焉,百合病之百合地黄是也。由此二法而变通之,法不胜穷矣。

卷二

外感之邪,秋冬伤寒,春夏病温。寒温之外,乃有疫疠。天地违和,人物罹殃;州里相传,死亡继踵;惨目伤心,莫甚于此。念此身世,长不百龄;风霾夭骨,霜露雕年;益以医药差讹,调摄乖方;人寿几何,那复堪此!仲景《伤寒》垂法,宏济百代;人亡义晦,复无解者。况于疫疠,先师无言?著书立说之家,甚于瘟魔;制方用药之人,残于疠鬼。丈夫有志,燮理无权;永念来者,情何能已!作疫病解。

疫病解第二

疫病原始

中风伤寒,外感风寒;而寒热阴阳,视乎本气,是以人不皆病而病不皆同,半由客邪而半关主气。(《伤寒说意·风寒解》:“风寒,客邪也;病则不关于客气,而视乎人身之主气。”二句所指,客邪主气分量不同。大致,客气是外因,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的主气。)疫疠感于岁气之偏,乡里传染,证状皆同,少由主气而多属客邪。(“少由主气而多属客邪”此句,在2020至2022年的三年疫情期间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而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2022年12月前后的一个多月。该时期,无论老少、壮弱,几乎尽人皆病,所谓“少由主气而多属客邪”者也。至于一般疫情,主气还是占据相当大的主动权的。)

盖天地有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也;岁有五运,土金水木火也。天之六气,随五运而迭迁;(此为五运六气之客气,随每年司天之气不同而变。)地之六气,亘千古而不变。(此为五运六气之主气,初气厥阴风木,二气、三气少阴、少阳二火,四气太阴湿土,五气阳明燥金,终气太阳寒水。每年固定不变。)五运回周,以天之六气合地之六气,客主加临,太过不及之数见焉。由是生克胜复,亢害承制之变参差不一,而岁气于焉不正。(本段是五运六气致病最为简要的表述。)

    人与天地相通也。一气不正,而人气感之,而一经之病见焉。风淫则病在厥阴,火淫则病在少阴,湿淫则病在太阴,暑淫则病在少阳,燥淫则病在阳明,寒淫则病在太阳。同气相感也。(此乃笔者认为中风、伤寒可认为是感得天地风木、寒水之气过旺的依据之一。)木火病则伤在血分,金水病则伤在气分。土者气血之中,血化于己土而气化于戊土;血伤则己土病,气伤则戊土病也。

寒温病异

疫病之邪,虽备六气,而寒温为多。温疫感春夏之风,寒疫感秋冬之寒。(此句与卷首“外感之邪,秋冬伤寒,春夏病温”,言其“常”也,不言其“变”也。秋冬未必皆是“伤寒”。如《温病解·营卫殊伤》:“秋冬之感,皆是伤寒。其时非必无风;中于风者,便是秋冬之温病。”)风为阳邪,感则伤阳;寒为阴邪,感则伤阴。卫气为阳,故中于风;营血为阴,故伤于寒。(此说转折较多,可按“相感论”去理解。)

    平人卫气在外而内交于营,营血在内而外交于卫;营卫调和,是以无病。风伤卫气,则遏闭营血,而生内热;寒伤营血,则裹束卫气,而生外寒;营卫不调,是以病也。卫伤而内郁其营,故风虽伤卫而病实在血;营伤而外束其卫,故寒虽伤营而病实在气。血病者,多传阳明而为热,以血藏于肝而肝木生火,火盛则阳旺而入腑也;气病者,多传太阴而为寒,以气藏于肺而肺金生水,水盛则阴旺而入脏也。血病入阳明胃腑,以其火盛;气病入太阴脾脏,以其水盛。血病致火盛、气病致水盛,实乃因人身感得天地风气、寒气之旺也。若外感寒邪而有内寒,外感热淫而有内热,均将内外感应而宫城陷败、人身殒殁也。但从“肝木生火”的角度去理解只是简说而已。血病传腑,是少阳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营血热而相火上炎,火就燥而入胃腑。《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一》:“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温疫同此理。可见这个传变过程,肝脏并非主因。此外,血病必致肝木下郁;但肝木下郁,出现的症状并非“生火”。肝胆同气,而胆木随三焦化相火;如果肝脏“生火”,则胆腑之火早就灭国亡身了。)

    温疫之家,阴气不衰,足以济阳,则但传阳经而不入阳明之腑;寒疫之家,阳气不衰,足以济阴,则但传阴经而不入太阴之脏。是谓顺证。六日六经俱遍,邪退正复,则表解而病愈矣。

表里殊法

病在营卫,皮毛闭秘;法宜解表,以发内郁。营卫外发则生,营卫内陷则死。风伤卫气,卫闭其营;营血外发,则斑生而病解;(此仅指“营血外发”的一种情形而已。营血外发的形式未必是“斑生”。《伊公四问·问疹四条》:“营卫透泄,皆能作汗。”即可以“汗”的形式外发也。)寒伤营血,营闭其卫;卫气外发,则汗出而病愈。

温疫传腑,腑热则营血内陷而不外发;寒疫传脏,脏寒则卫气内陷而不外发。故温疫营病,脏阴旺者多生,腑阳盛者多死;寒疫卫病,腑阳旺者多生,脏阴盛者多死。

温疫传腑,当清其腑热,以发营血;寒疫传脏,当温其脏寒,以发卫气。营司于肝,而实生于太阴;脏阴旺则外发;温疫之家,非阴盛之极者,不可轻泄其脾精。卫司于肺,而实化于阳明;腑阳旺则外发;寒疫之家,非阳盛之极者,不可轻泄其胃气也。(温疫传腑,腑热耗其血,而血实生于太阴,故“不可轻泄其脾精”。寒疫传脏,脏寒耗其气,而气实生于阳明,故“不可轻泄其胃气[67]。本段与前文《寒温病异》:“温疫之家,阴气不衰,足以济阳,则但传阳经而不入阳明之腑;寒疫之家,阳气不衰,足以济阴,则但传阴经而不入太阴之脏……六日六经俱遍,邪退正复,则表解而病愈矣”意同,统指外感寒热之病,非仅指疫病。

温疫由来

温疫之证,发热出汗,得之于风。(此句三个要点。一是“得之于风”,是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二是中风证必见的“发热”。三是“出汗”。)其年木火不能发泄,则人气应之,多病温疫。(文中“木火不能发泄”与寒疫之“金水不能敛藏”,均不是指体表邪气,而只是讲当年人身的一般状态而已。“木火不能发泄”,因于当年天地寒气旺而气机敛束[68],导致人身常常处于“孔窍闭”的状态。至于其发为病者,乃因于风邪泄其闭束之孔窍也。即下文“风气泄之也”。同理,后文《寒疫由来》首句是“寒疫之证,寒热无汗,得之于寒。”说明致病的邪气是“”。寒邪闭其发宣之孔窍也。之所以言“金水不能敛藏”,因于当年天地热气旺而气机宣散,导致人身常常处于“孔窍开”的状态也。)以孔窍闭而风气泄之也。(此亦与《伤寒说意·风寒解》:“……三春之月,天温日明,人血淖液而卫气浮宣,袭之以风,不能伤也;值气凉而窍闭,得风气之疏泄,是以伤卫”意同。虽讲温疫,实亦讲外感中风。

    木火生长,因乎阴气之左升。(“阴气”,阴中之阳气。)盖纯阴之位,而一阳已生;阳生必升;升则温暖而化风木,积温成热,是为君火。温则生而热则长,阳气敷舒于九天之上,孔窍发宣而不阖,故弗伤于风。木火不能发泄,则阳气下郁,而生内热;经络闭塞,孔窍不通,是以易中于风。(“木火不能发泄,则阳气下郁,而生内热”,合前句的句式并看,“发泄”指的是木气由下向上的“疏泄”;“不能发泄”,指的是木气自身抑郁不达。而这个抑郁不达,是因为木气“病态过多”;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多反而过不去了,堵住了。因为此二句的表达句式,简单来说就是:孔窍开,是因为肝气顶上去了(前文《温病解·风寒异邪》:“肝血温升则窍开”);那么,孔窍不开,必定是因为肝气自己顶不上去,与外因无关。但是,此处实际上应理解为外在的天地寒气闭束,不可理解为木气自身的“病态过多”。也就是说,此句应当作如下理解:人身感得天地敛束之气机过旺,则木火不能升达;木气不达则阳郁而生下热;气机敛束则经络闭塞而孔窍不通;孔窍不通,是以容易发为被风邪所疏泄的疾病。)

    天人同气。天地之木火不能发泄,人物应之,而病温疫,故多病于春夏。其病于春者,伤在乙木;其病于夏者,伤在丁火也。(虽是“伤在乙木”,但甲木在表,乙木在里,是以病则先见于甲木也。《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一》:“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其经尽则在厥阴之脏。”究之,乙木病则小便黄、短、涩、痛,甲木病则咽痛、口苦,不难辨也。)

寒温殊病

温病感在经络而内有积热,前三日则在三阳之经,后三日则入三阴之脏。(温病者,木火内焚已久也。)既入于脏,必入于腑。(腑燥而脏湿,湿之脏尚且不敌其化火之热,燥之腑更难保全也。)其入腑入脏,总是热而非寒。伤寒感在经络而内无积热,阳盛而后入腑,阴盛而后入脏。入腑则是热,入脏则是寒。温疫亦感在经络而内无积热,阳盛者亦入于腑,阴盛者亦入于脏。(这个与伤寒同,阳盛或阴盛,才有内传之证。)第未尝必入于腑,必入于脏,而病内热;其较温病不同。(这个与温病不同。前文,温病“其入腑入脏,总是热……”)然营郁而热盛,但有入腑而病热,必无入脏而病寒者;其较伤寒亦不同。(一旦内传,则只有“入腑而病热”的情形,而无伤寒“入脏而病寒”,以及无温病入脏“热而非寒”的情形。简单说,一旦内传,则伤寒是“入脏则寒”,温病是“入脏亦热”,温疫是“不传至脏”。)(实际上,“但有入腑而病热”此句,乃概说而已。《疫病解·(温疫)停水不消》:“温疫固无入脏生寒之证,然亦不皆入腑而生内热。”)故温疫为病,止有寒泄之法,而无温补之条。其在三阴,皆六日传经之证;与伤寒三阴脏寒之证,天渊不一也。(疫邪缠绵而所感者风,所化者营热与相火;火就燥而入腑,是以不入脏而生内寒,三阴的范畴,只是在经络层面与三阳经依次相传而已。)凡经尽而斑发者,是但在经络而未入于腑也。(此即营热外发。)若经尽而斑不发,必有内郁之证,表药之中,必兼凉泄;内热既清,则营达而斑发矣。(此句,不可无视“必兼凉泄”之前,“表药之中”四字。不加“表药”,不能“斑发”也。)

表解热除

风性疏泄,气性收敛。风伤卫气,开其腠理。气欲内敛,风欲外泄。气闭于内,则营郁而为热;风泄于外,则窍开而为汗。风愈泄而气愈闭,营热日积,待至六经既尽,斑点外发,而后血分之热泄。(之所以出现“斑点外发”,是因为“营热日积”;“营热”积累到其疏泄之力大于“气闭”之力,且阴气尚足以作为后盾的时候,一般也就是“六经既尽”的时候,即可以如洪水漫过堤坝一般地外泄而表现为“斑点”。)

    若气闭而不泄,则营热内郁,而生燥闷;五脏燔蒸,而人死矣。(大青龙汤加芩、芍,或酌加丹、栀乃至龙胆、青叶等可也。并加滋阴润燥之麦冬、元参、地黄等更善。)或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间,必郁而为痒。痒者,是谓隐疹。隐疹之家,血热蕴积,久而肌肉溃腐,发为痂癞,所谓脉风者也。当凉血而发表,使营热外达,不令内热郁蒸也。

阴衰营陷

温疫之病,在于血分。(血分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使得血中温气,亦旺而化热也。)风本伤卫,卫伤而闭其营血,是以病在血分。

肝藏营血而太阴为生血之本。脾以阴土而含阳气。脾阳一升,则温暖而化肝木。温疫之病,非第在肝,而实连于太阴。脾阴不弱,足以滋润其营血,则营郁外达而为斑点。太阴脾脏,以湿土主令,阴衰传腑,湿化为燥,阳旺而生里热,则营气内陷,而不外达。温疫之死,死于脾阴之弱;火土燥热,而营郁不能达也。

太阳经证

发热头痛

    太阳之经,总统营卫。风伤卫气,遏闭营血,郁迫而生里热。(“里热”,营热也。相对于“卫外”之卫气而言,营为里,故称“里热”。)肝木藏血而生火;火者,血中温气蓄积而化热也。(指君火。)太阳寒水之经,应当恶寒;以营郁而生火,故但热而不寒。(此句之“生火”,以相火为主(虽不无君火)。下文《六经治法》:“……而营中之伏热,则少阳之相火,而非但乙木所胎之君火也。”文中“但热而不寒”,类似于伤寒阳明腑证之“不恶寒”,实际上是有一个短暂的“表闭恶寒”的过程的。《疹病解·太阳经证·寒热胜负》:“温疫营郁热发,动其君相之火,火必胜水。寒水未至颓败,犹稍见恶寒;寒水败亡,则寒从热化,但热而无寒。”一般情况下是存在一个“寒水未至颓败”到“寒水败亡”的过程的,时间长短的不同而言。)(此证,因“发热汗出,得之于风”,理应亦恶风。然不恶寒而亦用解表药[69],以其“木火不能发泄也”;而“木火不能发泄”,因其年五运六气金水之气闭束太过也[70],故虽见汗,仍用浮萍开表。以用及浮萍推之,即便见汗,也出而不畅。《疹病解·阳明腑证》:“……疫邪固涩,汗出颇难……”亦可为证。《疹病解·太阳经证·脉紧无汗》:“有汗者轻,表疏则营郁易发”,虽“营郁易发”,究非无病也。而因其木郁较甚,故用丹皮、芍药既凉且行,以“泻营血之郁”。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背,经逆而不降,故头痛而项强也。(此虽为“头痛”病机之一释,但是,此证之头痛,常常发于头部两侧,实际上是甲木之上逆,非太阳之气逆。)

【浮萍汤】

浮萍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炙;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一日太阳温疫,发热头痛者。

温疫得之中风,亦是桂枝汤证。但发于春夏之月,但热无寒,不宜桂枝辛温,故以浮萍泄卫气之闭,丹皮、芍药泄营血之郁也。(此句之意,一者,春夏有中风之证。二者,此处其实只是概说而已。如发于秋冬的桂枝汤证,同样不是以恶寒为主;即便有寒,桂枝亦非去寒之药。《长沙药解·桂枝》:“……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也。”其用生姜“宣经络”(“生姜”条:“既以和中,又以发表”)者,是因“风愈泄而卫愈敛”(“桂枝”条)之“卫闭”也。浮萍汤证,亦因于此之“卫闭”(当然,且因于原文,“木火不得发泄”之“孔窍不开”。后者为次)。丹皮常能“泻郁”;芍药要在清营热,而其“敛胆”之功,亦可认为是“泻郁”。对比温疫太阳经证浮萍汤(浮萍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与温病太阳经证玄霜丹(浮萍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麦冬三钱、元参三钱),可见温疫因无久泄之相火灼伤肺金肾水,故不用麦冬、元参。但是,若营中热盛,灼伤阴液,则仍需酌加。《疹病解·太阳经证·发热头痛》章,青萍汤方后,先生示:“夏月热甚,须以元参佐之。

身痛、脉紧、烦躁、无汗

温疫在太阳之经,脉浮头痛,发热汗出,以风强而气不能闭也。若脉浮而紧,发热恶寒,身痛腰痛,烦躁无汗,而喘促者,是气强而风不能泄也。(此句可见温疫亦有“恶寒”之证。)

盖寒疫无汗,温疫有汗,以寒性闭藏而风性疏泄也。若卫阳遏闭,风不能泄,营郁莫达,则烦躁喘促,与伤寒同证。(同为大青龙汤证也。疫邪缠绵,故易麻黄为浮萍。此因浮萍之力,较飘逸而绵长。当然,营热较盛而表寒不甚者,辛凉比辛温更合法。此证,依理加丹、芍或芩、栀以清营热,更善。)宜以浮萍、石膏,清散经络之热也。(外感之病,据五运六气等辨其是否属疫疠之淫泆缠绵,以定其解表药之用与否、量多少。至于温疫寒疫、风强气强、有汗无汗,种种名目、标签,即便如先生所示:“温疫之脉浮缓,其证发热而有汗;寒疫之脉浮紧,其证恶寒而无汗”(《伊公四问·问疫五条》)等等概括简要之教,作为理论区分或曰引路、指南、渡人的“灯”“针”“筏”来用,有其必要性,但均不可作为用药依据,不可作为教条、本本来对待。辨其五运六气、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药随证(脉舌症状)施而非随名目而施。如表闭(常症见无汗)用麻黄(温病、温疫或疹病用浮萍;寒疫或痘病用紫苏[71])开表;营郁(常症见恶寒或恶风)用桂枝(温病、温疫或疹病用丹皮;寒疫或痘病仍用桂枝)达郁;而营热(常症见汗出、唇舌红)用芍药;气壅用杏仁;气热用石膏;汗出用枣、草滋化源[72]生姜解表[73]兼行经;中寒用干姜、肺寒用细辛。药虽寥寥,善用可通治外感初病各证。

【浮萍石膏汤】

浮萍三钱 石膏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炙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温疫身痛,脉浮紧,烦躁喘促,无汗者。

烦热燥渴

病在太阳之经,未入阳明之腑,不至遽生烦渴。若阳明燥盛之人,经热外逼,燥热内应,则见烦渴。阳明从燥金化气,腑燥发作,故有烦热便难之证;而腑燥未作,经燥先动,是以烦渴生焉。

其太阳表证未解,宜浮萍石膏,清金而解表,绝其烦热入腑之源。表证已解,第以白虎加元麦汤,清燥而生津。白虎加元麦汤虽见于太阳经证章,但用此法,必须是“表证已解”。如方后:“治温疫太阳经罢……”若表证未解,则应如前句:“宜浮萍石膏清金而解表,绝其烦热入腑之源。”至于表证未解,而又“烦热燥渴”明显者,是虽在太阳,而已“内连阳明[74]矣。治法如小儿疹病太阳经证,或用浮萍石膏汤加知母、元参、麦冬,或用白虎加元麦汤加浮萍、杏仁、生姜,随证施治可也。白虎加元麦法,虽针对疫邪缠绵,郁热较甚的情形,实则伤寒白虎证伤津重者,亦宜酌用。)气虚者,加人参以益气,以表解阳虚,恐其燥去而阳亡也。

【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炙 粳米一杯 元参三钱 麦冬八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烦热燥渴者。(白虎加元麦法,所谓“温疫太阳经罢”之证者,是指表开汗出之证也。表开,是以营热得泄;营热泄,是以不必芩、芍、丹、栀;热与燥渴在心君与肺金,是以麦冬兼清君火,而更以元参生津补水。若患者唇舌红或咽痛口苦,是相火尚旺,营热未能畅泄,宜加芩、芍等。)

【人参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炙 人参三钱 元参三钱 麦冬八钱 粳米一杯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气虚烦渴者。(所谓“气虚”,一是已见动则气喘或吸气较难;二是可从其大汗出多而判断为气随汗泄。)

阳明经证

目痛鼻干、呕吐泄利

三阳之经,阳明为盛。足阳明从燥金化气,太阳表邪不解,经热内传,火性就燥,必入阳明。(此之“火性”,因“经热”主要是营中相火也。)阴盛于里而阳盛于表,腑燥未作,经燥先动。《热论》:二日阳明受之,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是皆经络燥热之证也。

阳明主降。戊土右降,则金水收藏;相火归根,故上焦清空而善容。阳明不降,金水失其收藏;胆木逆行,相火上炎;肺金被克,故目痛而鼻干。(鼻干是肺燥;目痛是甲木之逆。)胆木逆行,而贼胃土;胃气壅遏,不能容受,故呕吐而泄利,(此为热利。少阳相火所传,是宜黄芩汤,或葛根芩连汤。轻者,或证见燥渴而未见胁痛等明显少阳经证者,用下文浮萍葛根芍药汤。芍药清相火、敛胆气。)缘经邪郁迫其腑气故也。

【浮萍葛根汤】

浮萍三钱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目痛鼻干,烦热不卧者。(此证似未见甲木相火侵克,是以不用芍药。若唇舌红或口苦、目红者,宜芩、芍。下二证均用芍药泻相火而敛胆气。而证见“火”“燥”与“壅”,故用葛根凉润以疏郁。若证见呕吐,则降胃仍宜半夏。)

【浮萍葛根芍药汤】

浮萍三钱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二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浮萍葛根半夏汤】

浮萍三钱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三钱 芍药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阳明腑证

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

病传阳明之经,不得汗解,腑阳素旺之人,以经热郁蒸,而腑热内作,开其皮毛,则见大汗;至于手足淋漓,表邪尽解,全是内伤矣。经气发舒,无复郁迫;腑气松畅,吐利皆安。汗愈泄而土愈焦,燥愈增而热愈盛,每至申酉之交,应时发热,如潮汐不爽,是谓潮热。燥土消烁心液,于是谵语。燥矢壅遏腑气,于是满痛。迟则脏阴耗亡,营气郁陷;生死攸关,不可不亟下也。泄以大小承气,而加养阴凉血之味;脏阴续复,营郁外达矣。(“迟则脏阴耗亡……营郁外达矣”此二句,两个要点。第一,言“迟则脏阴耗亡,营气郁陷”者,是未陷也;后文则言“营郁外达”,似是已陷之后的“外达”。为什么是这样?实际上,病至潮热、谵语之大小承气汤证,是脏阴已耗也。大本营耗伤,前线之资粮岂能如常供应而不衰耗?第二,既然汗已泄,为何仍有营之郁?应当说,表开汗泄,营热也是外泄的。前文《表解热除》:“……斑点外发,而后血分之热泄。”但是,甲木与戊土的影响是相互的。戊土不降,则甲木亦郁。这是必然规律。而胃逆脾郁(脾且亦耗伤),致乙木不达,亦是营气郁的原因之一(桂枝汤用芍药清营热的同时,用桂枝达营郁,理论上称为从经络的“营”的层面施治。实际上,这个“营郁”之“达”,就是乙木升达)。此外,营之郁,尚因于汗泄血亡,营虚而不行(亦即是郁)之故。如河流,水枯而流滞。后文《三阳传胃》:“其不外泄之由,全以卫盛而营衰。”“营郁”的症状,主要是潮热时段之表热;另一种表现是斑疹,即血热而表未畅泄之象。后文《三阳传胃》:“而脏气扞格,热无内陷之隙,则蒸泄皮毛,发为斑点”之谓也。此外,尚可表现为唇舌之红等。总之,从用药来看,需凉血,说明有营郁之热;无表药,说明非卫闭之郁。简言之,病至阳明经之前,营热伤阴,而“大汗;至于手足淋漓”,更伤其血。血虚于是遗其营郁之根。及至潮热、谵语、满痛之胃腑燥热,则胆胃不降,致生营郁;肝脾不升,亦生营郁。只是这个“营郁”,主要根原为胃腑燥逆,因此主用承气而加清热药(芍药)以清其营之热;加养阴药(地黄)以复其血之虚。)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三钱,生;甘草二钱,生;芒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八钱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三钱,生;厚朴三钱 枳实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一两

流水煎一杯,温服。不便,再服。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八钱,生;芒硝三钱 厚朴四钱 枳实四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一两二钱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不下,再服。

承气加芍药地黄三法,生地用量之多,在先生的示法中极为少见。之所以需要这个用量,其实就是前文《阴衰营陷》中,“温疫之死,死于脾阴之弱”的对治方法,助其土湿之意也。《伤寒》大承气汤证,亦宜参此法。

少阳经证

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呕吐泄利

    温疫二日,阳明经热不解,三日则入少阳之经。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伤寒之口苦咽干而目眩者,皆相火之上炎也。其经自头下项,行身之侧。热病之胸胁痛而耳聋者,皆胆木之逆行也。少阳在二阳之里,三阴之表,阴盛则传太阴之脏,阳盛则传阳明之腑。少阳者,入腑入脏之门户也。温疫营郁热盛,火旺木枯,但传胃腑而为热,不入脾脏而为寒。(但传胃腑而为热”与“但有入腑而病热”同,均概说而已。《疫病解·(温疫)停水不消》:“温疫固无入脏生寒之证,然亦不皆入腑而生内热。)传胃则木邪逼土,腑气郁遏,而生吐利。是宜清散经邪,杜其入腑之路也。(此说亦需细析。文称“清散经邪”,而柴芩栝蒌芍药汤用小柴胡法去参加栝、芍,确是治经(并生津)之法。但《伤寒悬解·卷首·六经分篇》:“少阳之经病,如小柴胡汤证,乃脏病腑病之连经,非第经病也。”这句话,与此处言“清散经邪”岂非不同?小柴胡法去参,意味着无脏病;无“呕吐”,说明无腑病;无寒热往来,说明无阴阳之相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伤寒悬解》所说的“脏病腑病之连经”?窃以为,“胁痞”一证,代表戊土受到甲木的侵克,盘郁于胸胁之间。而半夏之用,实亦降胃之壅。是即,“清散经邪”之说,略说其针对病因之治法而已;实则已经出现了“腑郁”(虽未入腑)之证也。先生于此节,标题用“少阳经证”,而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药用枳实、半夏、大黄,称治“……传阳明胃腑,呕吐泄利者”,亦可见有腑证也;非仅经证也。)

【柴芩栝蒌芍药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生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芍药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粥,取微汗。治温疫少阳经证,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者。

【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枳实三钱 大黄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元参三钱 地黄三钱(元参、地黄,山雨欲来之前,先补其阴精,固其城防,以免脾阴耗亡。)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阳经证传阳明胃腑,呕吐泄利者。

三阳传胃

温病三阳经病,营郁热盛,势必内传胃腑。而胃阳素旺,燥热感发,经腑同气,表里俱病。腑热内遏,而脏阴消烁,过经不解,则脏腑郁蒸,而人死矣。

温疫所最忌者,营热不能外泄。其不外泄之由,全以卫盛而营衰,(“营衰”者,血虚也,脾虚(阴虚)不生血也。宜大枣。当是之时,乃未见“有汗”之时也。而温疫乃感伤于风邪之证,其之所以表闭而无汗者,胃阳素旺、卫气素旺也,亦素体血虚也。)脾阴虚而胃阳旺也。若脾阴不衰,胃阳虽旺,六经既遍,邪欲内传,而脏气捍格,热无内陷之隙,则蒸泄皮毛,发为斑点,而病解焉。(“蒸泄皮毛,发为斑点,而病解”,实际上需分两步讲。一者,“发为斑点”,乃未用表药也。此时,营血实亦未能畅泄也;否则,则发为汗矣。二者,称“病解”者,未必解也;阶段性减轻而已;否则,身见斑点之证,何须再治?《疹病解·疹后昏愦》:“斑发之后……重者余热未清,犹有烦郁谵妄之证,再服清散之剂,便可慧爽。”后文浮萍当归汤,治“……烦满,发斑者”,可见“发斑”后,未必即愈也。)温疫之斑发而不死者,脏阴充足,足御经邪,而热不内陷也。若一入胃腑,腑阳日盛,则脏阴日枯,不得不用泄法。缓则泄于经尽之后,急则泄于经尽之前。腑热一清,则经热外达,而红斑发矣。(此句,虽重点是清腑热,但是,“经热外达”,说明仍有经热也。此与前文《寒温殊病》:“若经尽而斑不发……表药之中,必兼凉泻;内热既清,则营达而斑发矣”一句意同,亦宜用表药也。总之,无汗或汗出不畅,或唇舌绛红之证,说明有营郁之热,均宜凉血兼解表。但是,此句虽与《寒温殊病》之句无不同,与《阳明腑证》之“泻以大小承气……脏阴续复,营郁外达矣”之说却是有不同。阳明腑证,其时已见汗出,本来应该是“经气发舒,无复郁迫”,奈何“汗愈泄而土愈焦”,胃不降而胆又郁,是以治用养阴凉血。其不加表药而能“营郁外达”者,表气已经大开也;其“”,非因于卫之闭也;其“”,并因“脏阴续复”也。)

太阴经证

腹满嗌干

太阴以湿土主令,其经自足走胸,行身之前。温疫营郁热盛,三阴之经,化气于三阳,(“化气于三阳”者,“化为阳热之气”也。如《温病解·附歧伯温义》:“其太阳之寒,随少阴而化热;太阴之湿,随阳明而化燥;厥阴之风,随少阳而化火。”两经虽有“表里”关系,却非全部“从其化气或本气”。所谓“三阳”,只是“阳热之气”的概称,亦《温病解·少阳经证》:“温病三阴经气,从阳化热……”之意也。)故病传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温病解·附歧伯温义》释“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为:“太阴行身之前,其脉入腹络胃,上膈挟咽,故腹满而嗌干。”《素问悬解·诊要经终论》释文:“腹满䐜胀,支膈胠胁者,阳明不降,浊气上逆也。”《伤寒悬解·太阴一》:“脾病则清阳不升。脾病累胃,胃病则浊阴不降,中气凝滞,故腹满也。”可见“腹满”一症,病机乃是胃腑“浊阴不降”而“中气凝滞”。但是,由于多数情况下,胃病“腹满”是因为“脾病累胃”,即“脾病”所累。因此,下后阳虚,己土湿陷所致的“腹满”,径称之为“太阴证”也可(《伤寒悬解·阳明六十四》:“腹满,是有太阴证”)。也就是说,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可认为是针对“直接病因”和针对“深层病因”,在表述上出现的区别。另外,按《温病解·附歧伯温义》:“太阴曰脉布胃中,少阴曰脉贯肾,厥阴曰脉络于肝,是三阴之病,皆入于脏也”之述,则此节虽称“太阴经证”,实非仅是经证而已。)阳明之燥气太亢,则营热内蒸,而殒性命;太阴之湿气不枯,则营热外达,而生斑点。温疫所最惧者,湿衰而燥胜也。太阴经病,脾阴足以济胃阳,则营热不至于内蒸,自然发越于皮毛矣。

【浮萍地黄汤】

浮萍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浮萍地黄汤,乃太阳经证浮萍汤加地黄。大法如《伤寒》太阴经证用桂枝汤。因为在经络者,统归于太阳一经也。但证见“嗌干”,是有内之燥,是以加生地润其燥。)

少阴经证

口燥舌干

    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其经自足走腰,行身之后。温疫发于春夏相火得令之时,(此亦概说。春为风木得令。)火胜水枯,(亦概说。春夏未必“火胜水枯”。《疹病解·少阴经证》:“……而惟温疫……以其营郁热发,君相燔蒸,一水不敌二火;而再值木生火长之时,则水亏火盈,必然之势。”即君相二火,合以时令之气,方致“火胜水枯”也。)故口燥舌干而渴。丁火太亢,则营郁而内焚;癸水不枯,则斑生而热退。温疫之所最惧者,水败而火胜也。少阴经病,肾水可以支相火,则营热不至于内焚,自然宣泄于孔窍也。(亦概说。不以药治,六日经尽,未必能斑发。用药则不能无视解表之法。是以必用浮萍。如后文《六经治法》:“六日之内,总宜透发肌表,以泻血热。”)

【浮萍天冬汤】

浮萍三钱 天冬三钱 生地三钱 元参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而渴者。(浮萍天冬汤,治证二火燔蒸,阴根灼而金不化水,是以开表(浮萍)凉血(丹皮),而必兼清金滋土而补水也。天冬,《长沙药解》未言其可去心火。依理,此法尚宜加芩、连或芍药。)

厥阴经证

烦满发斑

    厥阴以风木主令,其经自足走胸,行身之侧,循阴器而络肝,故烦满而囊缩。(此句尚可细析。“囊缩”是血热生风,风动致燥;“”是胃郁(《温病解·附歧伯温义》:“厥阴行身之侧……挟胃……”),亦可认为是肝木克脾,脾郁不运而致满;“”是君火因热而上炎。)厥阴肝木,司营血而胎君火。(非仅因“胎君火”。如《疹病解·厥阴经证》:“又与少阳相火两相表里。”)温疫之病,受在营血,则传至厥阴,邪热斯甚。(《疹病解》:“君相之火俱炎,传至厥阴,热盛极矣。”)若营血畅达,经脏润泽,则邪热不能内传;六经既遍,别无去路,则郁极而发,蒸泄皮毛,而见红斑。若营气虚弱,不能遽发;过时斑见,而色带紫黑,则多至不救。(字虽寥寥无几,却是实实在在的核心。这里的含义是,温疫热至厥阴,滋肝补血,必不可少。是以浮萍当归汤,实即浮萍汤加归、地滋肝达木也(地黄并可凉血)。依理可大枣;《疹病解》:“……是时肝血不枯,水土滋润……”是亦并宜润土也。病至厥阴,方有“发斑”之证,明见“发斑”是血热也。后文《六经治法》:“若未满六日,而表证已解,血热未深,止是汗出,尚无红斑也;六日而传厥阴,血热已深,是以表解而斑红。”)以其经热郁蒸,积久而发;营血伤败,失其华鲜也。是宜清解凉血,使其营热发达。(亦概说。《疹病解·厥阴经证》:“法宜凉营血而滋风木,泻皮毛而清相火”较周密。但仍未言及丹、归达木之功。此外,亦并宜大枣以润土。厥阴之“”与“”,与少阳顾护脾阴、太阴惧其湿衰、少阴恐其水败一理。此治厥阴温疫之定法也。

【浮萍当归汤】

浮萍三钱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厥阴经证,烦满。

六经治法

    温疫营郁血热,六日而至厥阴。六经既尽,阴气续复,(“阴气续复”此说虽非无据,如《伤寒论》第7条:“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是阴阳自复也。又《伤寒论》第49条:“脉浮数者……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先生释为:“须里气渐复……”(《伤寒悬解·太阳九十九》)。但是,该条先生并示:“医家于此,贵有实里解表之法……则以人巧而代天工矣。”大致不宜听之任之而待其自复。)血热外达,应见红斑;斑生则热退而病解矣。红斑之后,继以白斑。红斑者,营血之外发;白斑者,卫气之外泄。(“白斑者,卫气之外泄”,可证有卫气之闭也。但非寒闭,乃“风愈泄而气愈闭”(前文《表解热除》)之“”。是以药用浮萍“泻卫气之闭”(前文《太阳经证》)。因温疫之营发绵缓,卫闭较难宣开,故用浮萍;中风之证,用生姜发表可也。)

    寒疫营闭而卫郁,温疫卫闭而营郁;营开而卫泄则为汗,卫开而营发则为疹。(理论上虽可如此说,实则二者皆可泄而为汗。《伊公四问·问疹四条》:“营卫透泄,皆能作汗。”)小儿寒疫,皮肤致密,不得汗泄,则卫气升腾,冲突皮肤而为痘。温疫则大人、小儿皆生疹点,无有异也。(温疫之所以皆生疹点者,如笔者于《伊公四问·问疹四条》的“……但小儿痘发而不再病,疹则感而又病,其义何居?”之问,补先生回答之漏。即疹者,如《疹病解·六经治法》:“血热已深,虽有汗出,犹发斑点”。也就是说,疹虽因窍闭汗不出,但要在血热。下文“若未满六日,而表证已解,血热未深,止是汗出,尚无红斑也。”亦可见疹点(斑点)之生,血热是主要因素[75]。因此不论大人小儿之汗窍疏密,温疫失治或迟治皆生疹点。

    温疫之感,全在少阳、厥阴两经。(前文《温疫由来》:“其病于春者,伤在乙木;其病于夏者,伤在丁火也。”文中“丁火”不过导火索而已;其发,仍在少阳也。)厥阴职司营血,而营中之伏热,则是少阳主令之相火,非但乙木所胎之君火也。(肝郁胆逆而相火升炎,何况感其风木之气在经。是以中风、温病、温疫、疹病,悉以治相火为要。法如桂枝汤,轻者用白芍;重者加黄芩(除非其人阳虚火衰);桂枝易为丹皮,或易为连翘、生麦芽、广郁金、川楝子亦可。)若未满六日,而表证已解,血热未深,止是汗出,尚无红斑也;六日而传厥阴,血热已深,是以表解而斑红。(此详解前文“(温疫)卫开而营发则为疹”之缘由。即未满六日,因血热未深,故表解只是汗出;血热深者,表解则见红斑也。未必“卫开而营发”均为疹也。)若六日之外,过时而后斑发,营血郁蒸,红转而紫,紫变而黑,则十不救一。

治法:六日之内,总宜透发肌表,以泄血热;至六日经尽之后,表药更当急进,刻不可缓也。(血热之证,均宜此法。此指六日在经而未曾表开汗出之证,非指入腑之证。但是,入腑(即已见便难等)而未见汗出者,仍宜并兼解表。)血热不泄,立致殒亡;即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间,亦生风癞之疾,非细故也。(此句及上句,实乃说明前文《寒温殊病》之“经尽而斑发”;《表解热除》之“待至六经既尽,斑点外发……”等“自然外发”者,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已。)

停水不消

温疫固无入脏生寒之证,然亦不皆入腑而生内热。其脏不寒而腑不热者,经热燔蒸,木火枯燥,烦渴饮冷,不能禁止。(此之“”,先则因于相火刑金,金热生燥;后则因于血热风动,风火相煽而肺金焦燥。)水积胃腑,停蓄不消,于是腹胁胀满,小便不利。以土湿木郁,疏泄之令不行也。(其先则血热木郁,其后则土湿木郁。)

    凡腑阳非旺,而病温疫,无有不停水之证。(此示人温疫一证,多将由经热之阳证,转致里湿之阴证。但是,临证之时,于其经郁血热之时,仍宜诊其舌是否有白厚润苔,以辨其是否并见中焦之寒湿。血热而中湿之证,临床并不少见。)此在伤寒,便是四逆、真武诸病。以温疫经热胜其脏寒,故内寒不作。然至积水不消,则脏阴较甚于腑阳矣。(转致阴证也。此言温疫的异常情形。即前文《少阳经证》:“温疫营郁热盛,火旺木枯,但传胃腑而为热,不入脾脏而为寒。”及《寒温殊病》:“(温疫)然营郁而热盛,但有入腑而病热,必无入脏而病寒者。其较伤寒亦不同”之论,乃指一般情形,非指所有温疫。

    其表证未解,当以猪苓汤加浮萍,表里双解之。(表未解必兼解表。此为定法。但脏阴甚于腑阳之证,于猪苓汤加浮萍中,加白术燥中湿而助胃阳,或更加人参培土气,似更善。)表解而斑发,则但以猪苓,泄其积水也。

【猪苓汤】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 阿胶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

寒疫由来

寒疫之病,寒热无汗,得之于寒。其年金水不能收敛,(“其年金水不能收敛”此句,结合《伤寒说意·风寒解》:“风之中人,必由金水之外敛……寒之伤人,必因木火之外泄……”,改为:“其年'因木火之外泄’,而金水不能收敛”,则真正的病因(木火之外泄)可以一目了然。可参《痘病解·痘病根原》:“痘病者,寒疫之伤营血也。此因木火发泄,营阴不敛,是以寒侵于血分。”同理,温疫的真正病因(金水之外敛),可以表述为:“其年'由金水之外敛’,而木火不能发泄。”)则人气应之,多病寒疫。以孔窍开而寒气闭之也。(寒疫此章是《伤寒论》精华版。熟习此章,可敲开《伤寒论》大门。)

    金水收藏,因乎阳气之右降。盖纯阳之位,而一阴已生;阴生必降;降则清凉而化燥金,积凉成寒,是为寒水。凉则收而寒则藏,阳气封蛰于九地之下,皮毛秘密而不开,故弗伤于寒。金水不能敛藏,则阳气上郁,而生外热。腠理发泄,皮毛不闭,是以易伤于寒。(所谓“金水不能敛藏”,实乃“阳气不得敛藏”。如段首,“金水收藏,因乎阳气之右降。”阳气不降,皮毛常开而汗出(腠理发泄),是以“易伤于寒。”少阴、少阳在泉之岁有之。太阴在泉,阳气难敛,亦可有之。总之,寒疫乃窍开寒闭,“得之于寒”之证。)

    天人同气。天地之金水不能敛藏,人物应之,而病寒疫,故多病于秋冬。其病于秋者,伤在庚金;病于冬者,伤在壬水也。

表里同异

    寒疫有传经之证。传经者,前三日则在三阳,后三日则在三阴。六日六经,人所同也,亦凡感病所同也。有(“”字疑应为“其”字)传腑传脏之证,传腑者,不拘何日,阳盛则内传;阴盛者,不入于腑。传脏者,不拘何日,阴盛则内传;阳盛者,不入于脏。(此)人所不同也,亦凡感病所不同也。盖温病原有内热,必传脏腑;不论传腑传脏,皆是热证。伤寒原无内热,阳旺而后传腑,阴旺而后传脏;入腑则为热,入脏则为寒。温疫亦无内热,然营郁热盛,阳旺之家,则有入腑之热;阴旺之家,亦无入脏之寒。(一般无,但非必无。《伊公四问·问疫五条》:“温疫非无寒……入脏而病寒者少。”)寒疫亦无内热,不必定入于腑,不必定入于脏。但人不皆阳盛,不皆阴盛;不皆阳虚,不皆阴虚。故或入于腑,或入于脏;或不入于腑,或不入于脏。人各不同,法与伤寒无殊。但疫感天气之非正,淫缠绵,较之伤寒,颇难驱逐;而其入脏入腑,亦半关岁气之偏,不尽由人气也。(此说,乃相对于伤寒、中风而言。《伤寒说意·风寒解》:“风寒,客邪也。病则不关于客气,而视乎人身之主气。此处亦明示,寒疫为外感病,其治也,“法与伤寒无殊”。《四圣悬枢》文字内容虽仅针对温病、疫病、痘病和疹病,实则统讲外感病。

表解寒散

    寒性闭涩,血性发扬;发扬则窍开,闭涩则窍阖。平人之气,营阴在内,卫阳在外。寒伤营血,闭其皮毛,卫气陷于营阴之内;营阴闭藏,则生表寒。其阳盛者,三阴脏气从阳而化热;其阴盛者,三阳经气从阴而化寒。阳盛则卫气外发而汗出,阴盛则卫气内陷而人亡。(寒疫“得之于寒”,而寒虽伤营,却是“卫气陷于营阴之内;营阴闭藏,则生表寒。[76]外有表寒,若内亦阴盛,则内外合邪而气陷人亡;若里阳旺盛,则气虽暂陷于营阴之内,究有里阳之后盾而可保其外发化汗也。是以下文示:“故寒疫之病,阳盛而外热者吉,阴盛而内寒者凶。缘其病愈,必须汗出;而其汗出,全赖阳旺。”又示:“寒疫之死,死于胃阳之虚。水土湿寒,而卫郁不能达也。(《疫病解·(寒疫)阳衰卫陷》))故寒疫之病,阳盛而内热者吉,阴盛而外寒者凶。(伤寒之证同此。)缘其病愈,必须汗出,而其汗出,全赖阳旺。(腑热从右路熏蒸,固然可以汗出表解,但此句之意乃指阳从左升。下文“寒湿淫滋,当速用温燥,以回阳气”者,即俾其肝脾之阳升也。是故,用药开表气,必并用左路升阳之药。如麻黄汤,以及后文《太阳经证》之紫苏汤,均用桂枝升阳(达郁)也。)使其里气平和,则但可解表,勿轻用硝黄误下,以陷其卫阳也。若其里阳素盛,而表寒不解,以致里热郁发,则兼清里热,以解表寒。(大青龙证或麻杏石甘证。)若里阳素虚,卫气郁沦,不能外发,但用表药,犹难汗解;再事寒攻,则卫阳愈陷,祸变遂生。如其里阴郁动,寒湿淫滋,当速用温燥,以回阳气;稍用泄下之剂,则人随药毙,不可活矣。(使其里气平和,则但可解表”至末句,乃外感病治法通则。临证之时,不必费心劳力辨病之名目,察其五运六气、脉舌症状、病因病机,谨遵此法,随证施药可也。

阳衰卫陷

寒疫之病,在于气分。(实亦感得天地寒水之气过旺之故。《伊公四问·问温五条》:“伤寒感秋冬之寒,温病感春夏之风……”前文《疫病原始》:“人与天地相通也。一气不正,而人气感之……”可见亦“相感论”。)寒本伤营,营伤而束其卫气,是以病在气分。

肺藏卫气而阳明为化气之原。胃以阳土而含阴气。胃阴一降,则清凉而化肺金。(此从五行、阴阳之理释前文“阳明为化气之原”。)寒疫之病,非第在肺,而实连于阳明。胃阳不虚,足以发越其卫气,则卫郁外达而毛理泄。(此二句与前文“清凉而化肺金”无关。且二句宜并参。所谓“胃阳不虚”,指胃阳胜于脾阴,即燥胜于湿。若“胃阳虚”,则“燥化为湿”。中焦湿重,则脾肝郁陷而不上达,是以阳不外达,即卫气不能“发越”(这里的“卫气”即阳气。《灵枢悬解·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人气,阳气也(即卫气也))。《灵枢·营卫生会》:“卫出于下焦”,其核心机理其实就是阳气由左路升达。后文《太阴经证》:“当补火燥湿,以回脾阳,则卫气发宣而不陷没矣。”升脾阳,“则卫气发宣”,亦是此理。简言之,所谓“阳明为化气之原”,指阳明之阳(燥)足以行其“司中枢运化之权”,非阳明戊土直接化为卫气。所谓卫气,乃因阳明掌管得力,左路阳升之政令得行,阳根得以从左上达、外达而化为阳气也。)阳明胃腑,从燥金化气;阳衰传脏,燥化为湿。阴旺而生里寒,则卫气内陷而不外达。寒疫之死,死于胃阳之虚;水土湿寒,而卫郁不能达也。

传经大凡

寒疫传经,亦与伤寒相同。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阳性热而阴性寒,里热非盛,不入阳明之腑;内寒非盛,不入太阴之脏,始终在表,未尝内陷;六日经尽,则邪退正复,汗出而愈矣。(此言寒疫可待其“邪退正复,汗出而愈”。而前文《(温疫)六经治法》:“六经既尽,阴气续复”,以及《疹病解·疹病隐显》:“经尽之后,营热郁隆,自然外发”,都是“邪退正复”之意。但是,均为理想状态而已。一般情况下,宜如前文《(温疫)六经治法》:“……至六日经尽之后,表药更当急进,刻不可缓也。”即多数不仅不能待其“邪退正复”,且更须急治之。)

其卫盛而感轻者,皮毛易泄,则先期而汗解。其卫虚而感重者,腠理难开,则过期而汗解。其卫弱郁深,不能遽发,往往振栗战摇,而后汗出。

    寒战者,少阳之证。寒战而不能发热者,相火之虚;发热而不能汗出者,表寒之盛也。(这些表述实在太精妙。因“少阳为阴阳之枢”(下文),战而能汗,是阳气郁极而能蓄积以退邪也。后文《少阳经证》:“凡将汗而战摇者,卫弱不能遽发也。”“卫弱”即“阳气弱”也。而发热而不能汗出者,表寒之盛”,后文《少阳经证》释为:“凡发热而无汗者,营郁不能外达也。”“表寒之盛”与“营郁不达”,实乃表里相关的两个因素,治宜兼顾。麻黄汤证发热无汗,用麻黄开表而并用桂枝行郁,就是这个道理。不过,严格来说,“发热而不能汗出者,表寒之盛”一句,是接在“寒战而不能发热者,相火之虚”句后的,拆开来就不完整了。而“凡发热而无汗者,营郁不能外达”一句,却可概指普遍情形。一个“”字,可见是“概指”的意思。因为,“营郁不能外达”,实际上,要么是营虚,即“相火之虚”;要么就是“表寒之盛”,矛盾的两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少阳为阴阳之枢,寒极则入于太阴,热极则入于阳明。故阴阳偏胜而内传脏腑,多由少阳而入。入于脏腑,则解无定期而动致危亡,不可不慎也。

阳旺传腑

腑阳素盛而经气郁遏,则里热感发而传胃腑。腑阳长则脏阴消。凡人之病,阳长则安,阴长则危。(这是指大多数情形。不含伤寒阳明腑证、温病、温疫和疹病。《疹病解·太阳经证》:“凡病不宜水旺,而寒水之在疹家,则贵若拱璧……”)伤寒三阳之少死者,因于阳长而阴消也。病传胃腑,阳气日长,自是吉事。但阳不可亢;亢则阴亡,而寓死机。胃土燥热,攻下失期;阴精枯槁,亦成死证。是以入腑虽吉,不如在经之有吉而无凶也。

阴盛传脏

脏阴素旺而经气闭束,则内寒郁动而传脾脏。脏阴进则腑阳退。凡人之疾,阳进则安,阴进则危。伤寒三阴之多死者,以其阴进而阳退也。病传脾脏,阴气日进,最是险事。盖阴不可胜;胜则阳败,而无生望。脾土湿寒,温补后时;阳气消灭,则成死证。是以入脏则险,不如在腑之吉多而险少也。

太阳经证

头痛恶寒

    太阳之经,外在皮毛,实为六经之长。肺藏卫气,肝藏营血,而总统于太阳。寒伤营血,裹束卫气,不得外发,故闭藏而生表寒。其经自头下项,行身之背。经气上壅,故头项痛而腰脊强。肺主卫气,而开窍于鼻。卫气遏闭,不能外泄,故逆行鼻窍,而生嗽嚏。卫气逆行,不得下降,故胸膈郁闷,而发喘促也。

【紫苏汤】

苏叶三钱 桂枝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炙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一日太阳寒疫,头痛,发热,恶寒者。

    寒疫得之伤寒,亦是麻黄汤证。但不尽见于冰雪之天,非皆纯寒,未必咸宜麻黄辛温,故以桂枝泻营血之郁,苏叶、杏仁泻卫气之郁也。(苏叶宣孔窍而使郁开,杏仁降肺气以使郁行;一宣一降,殊途同归。寒疫若见于冰雪之天而寒盛,则径用麻黄汤可也。《痘病解·太阳经证》:“冬月寒盛,须以麻黄发之。”后世有人将伤寒称为寒疫,并非生拉硬扯。只是颠倒了“种”和“类”的概念。正确的说法,寒疫是伤寒的一种。

血升鼻衄

    太阳经病不解,卫郁莫泄,升逼营阴,则见衄证。(因“营伤而束其卫气”(前文《阳衰卫陷》),“卫气陷于营阴之内”(前文《表解寒散》)的缘故。)以肺主卫气,开窍于鼻。卫阳遏闭,不得外达;经脉莫容,上寻出路;冲其营血,是以上溢。血衄则卫郁发泻,亦同汗解;但营血流漓,不无耗丧耳。

    阳明伤寒,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见《伤寒悬解·阳明七十三》,属阳明虚证。先生释为:“脉浮发热,表寒外束。口干鼻燥,经热内蒸。”因为,“能食则热不在腑”,而“经热不能旁泄,则上衄也。”)于其口干鼻燥之时,早以紫苏石膏地黄汤,开卫郁而凉血热,则血不上流矣。

【紫苏石膏地黄汤】

苏叶三钱 桂枝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三钱,炙;石膏三钱 生地三钱 麦冬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寒疫太阳经病不解,血升鼻衄者。(寒疫之病,脏腑易生湿寒(下文《烦躁发渴》),而生地滋中焦之湿,依理不当用。凉血已有丹皮,而益母草则具凉血之功而无助湿之弊;即便仅考虑经方之药,连翘、栀子亦无助湿之虞。先生于此用地黄者,因其证见阳明经燥,又见“能食[77]之非胃寒,则他日自当入阳明胃腑,乃其人素来阳旺,故以地黄凉血,兼助中焦阴气之故。可见药之用,据其病因病机及其见证,而非据其“寒疫”“温疫”等种种名目。但是,从临床来看,方中生地仍似不若生首乌。偏于滋可玉竹;偏于凉可茅根。径易为旱莲草亦可。而治证言“血升鼻衄”者,其实未衄也。如前文,“早以紫苏石膏地黄汤,开卫郁而凉血热,则血不上流矣。”)

水气内停

    太阳膀胱,寒水之经。太阳经病,阳虚之人,多有水气停瘀之证。或原无积水,而渴燥饮冷,蓄而不消。水气阻格,肺胃上逆,则眩晕而呕咳;肝脾下陷,则淋涩而泄利。外寒未解而里水又动,久而火败土崩,则入三阴之脏。是宜外发表邪而内驱寒水也。

【苏桂姜辛汤】

苏叶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细辛一钱 干姜二钱 五味子一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若下利,加赤石脂一钱。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萎根三钱。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三钱。若喘者,加杏仁三钱。若噫者,加附子。(苏桂姜辛汤,乃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白芍半夏五味子炙甘草)易麻黄为紫苏。(此方之用,言治水气内停似与五苓散证有混淆。小青龙汤,《伤寒论》用之治“心下有水气”;《金匮要略》用之治“痰饮咳逆倚息《长沙药解·麻黄》,亦用之治溢饮,“其阴气冲逆而肺寒者”(《金匮悬解·痰饮二十》)。若治五苓散证之外寒内水,麻黄汤合五苓散更大效。易麻黄为紫苏亦可。

烦躁发渴

    病在太阳,未应烦渴;设见烦渴,便是将入阳明之腑。以阳明燥气,因表郁而内发也。若见表证已解,用白虎加元麦汤,清燥而生津。气虚者,加人参以益气,以汗后阳虚,恐其渴止而阳亡也。

【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一杯 元参三钱 麦冬五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太阳经罢,烦躁发渴者。(此之“太阳经罢”,乃是阳明燥气“因表郁而内发”,并致汗出而表解的情形。因此,有“气虚者,加人参以益气。以汗后阳虚……”之说。实际上,当是之时,病已非在太阳也;方后称“太阳经罢”,即是已去太阳也。《伤寒悬解》称此证为“太阳入阳明去路”。)

【人参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一杯 人参三钱  元参三钱 麦冬五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太阳经罢,气虚烦渴者。

    寒疫之病,脏阳多虚,易生湿寒;燥热者少。然白虎证亦常有之,此法不可废也。表证未解,加紫苏三钱。此句,一者可证前文笔者注《疫病解·(温疫)太阳经证》条,“外感之病,据五运六气等辨其是否属疫疠之淫泆缠绵,以定其解表药之用与否、量多少。至于温疫寒疫、风强气强、有汗无汗,种种名目、标签……有其必要性,但均不可作为用药依据,不可作为教条、本本来对待。辨其五运六气、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药随证(脉舌症状)施而非随名目而施。”不可认为寒疫无须寒凉药;一见燥热白虎证,该用石膏、知母仍须用之。二者,烦躁发渴而用白虎汤者,不可胶柱鼓瑟照搬原方之药;若见表证未解,则宜加紫苏解表。三者,伤寒白虎汤证,不必加元参、麦冬,而寒疫用白虎加元麦汤者,似乃考虑疫病“淫泆缠绵,较之伤寒,颇难驱逐”(前文《表里同异》),寒郁热盛而久热伤津之故。当然,不排除先生认为伤寒白虎汤证,若燥渴过重,用白虎汤亦宜加元麦。实即认为仲景先生的治法仍然有待完善的意思[78]。笔者之意,法随病立、药随证施,非必加元麦;亦非必径用白虎原方。

阳明经证

呕吐泄利

    阳明之经,在肌肉之分,皮毛之内。太阳表寒未解,以次相传,则及阳明。其经挟口环鼻,行身之前。经气上壅,故鼻干口燥而胸满。阳明从燥金化气,太阴以湿土主令,燥盛则传腑而生热,湿盛则入脏而生寒。卫气之外发而汗解,全恃乎胃阳盛而燥气长也。

    胃者,水谷之腑,一传阳明,必见呕吐。以少阳胆木,本从胃土下行;阳明经病,不能顺降,则胆木上逆,而克胃土。胃气壅遏,失其容受之量,水谷在中脘以上者则为呕吐;在中脘以下者则为泄利。呕多则胃病,利多则脾病也。(此通指甲木之克戊土,非仅寒疫之证。可与温疫《阳明经证》互参。彼证有“烦热不卧”等,而方用浮萍葛根汤等,均有石膏、元参以清肺之燥热,因相火刑克也。此之芍药,要在敛其甲木之逆气。此之紫苏葛根升麻汤,用升麻,因脾陷也;彼方则径用清热法,热去泄自止也。)(此句亦明示所谓阳明见利,实仍与脾有关,非全是胃之病也。《长沙药解·葛根·葛根芩连汤》:“……以下伤中气,脾陷为利,胃逆为喘……”亦明示“利因于脾陷”。呕为胃病,利为脾病。但是,呕非全然因热,有因寒而呕者;利亦非全然因寒,有因热而利者。如葛根芩连汤证、黄芩汤证及本章紫苏葛根升麻汤证等,证见腹泻黄、稠、臭及肛门红痛者,热利是也。

【紫苏葛根升麻汤】

苏叶三钱 葛根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升麻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阳明经泄利者。

【紫苏葛根半夏汤】

苏叶三钱 葛根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阳明经呕吐者。

紫苏葛根升麻汤和紫苏葛根半夏汤二法,泄利用升麻而呕吐用姜夏,治法分明胜于《伤寒论》之葛根汤。升麻于《长沙药解》中,先生不称入脾,但明显不是用于升胃,因为胃气不能升。这里可认为是升其大肠下陷之气。而前文所称之“利多则脾病”,升脾气的担子落在桂枝身上。

干燥发渴

阳明经病,而见燥渴,便是将入胃腑,用白虎加麦冬、元参,清肺金而润燥。气虚者,酌加人参。

盖病入阳明,燥气必作。(此仅指阳盛者,或指阳明实证。《伤寒悬解》有“病入阳明”之“阳明虚证”,无燥气可作也。)燥必先见于庚金而后见于戊土,以燥乃庚金之令气而戊土从其化气也。戊土之燥在腹,庚金之燥在胸。胸者,辛金之位。辛金本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辛金不化己土之湿而化庚金之燥,是以燥见于胸。(此二句,虽言“庚金之燥在胸”,“是以燥见于胸”,实则,“胸燥则肠燥可知矣”(下文)。临床所见,燥渴甚者,往往大便秘结也。但因未及“热蒸皮毛”“津亡土燥”,故不用承气汤,而是如前文,“用白虎加麦冬、元参,清肺金而润燥。大肠者,庚金之腑,胸燥则肠燥可知矣。

阳明腑证

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

三阳以阳明为盛。经热不解,转入胃腑;阳郁火旺,必作潮热。每日申酉之交,烦热倍加,如海水潮信,是名潮热。(先生此之“潮热”,乃“申酉之交,烦热倍加”之“”,与“不倍加”之潮热有不同。《伤寒悬解·阳明二十一》:“潮热即日晡发热,按时发作。”其不潮热之时,无热也。《伤寒论》:“……太阳证罢,但发潮热……”太阳证罢,即不恶寒发热也。至于此处“未倍加”之前的“热”,仍是阳明腑热的表现。)热蒸皮毛,汗出表解;津亡土燥,糟粕焦枯;不俟入肠,炼成结粪;堵塞下脘,方为便秘。胃热郁遏,上耗心液,于是谵语。(君火上炎,神气散越也。《伤寒悬解·阳明三十二》释《伤寒论》之“久则谵语”为:“久则神气烦乱而为谵语。”)胃气闭壅,于是腹满。迟而伤及三阴,脾阴燥则唇裂,肾阴枯则耳焦,肝阴涸则舌短;阴精竭流,则人死矣。是宜以承气加元参、麦冬、白蜜,泄其热而润其燥;虽用攻下,而不至亡阴也。此亦申明虽“寒疫之病,脏腑易生湿寒,燥热者少”,但依然有阳盛伤阴之证。药用承气加元参、麦冬、白蜜,泻热润燥滋阴,使一线微阴,不至于随攻下而亡[79],此亦非仅寒疫阳明腑证之治法。临床,适用三承气之证均可参此法。)

【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甘草二钱,炙;麦冬五钱 元参三钱 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小承气加元参汤】

大黄四钱 厚朴三钱 枳实三钱  麦冬五钱 元参三钱 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大承气加元参汤】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枳实三钱 厚朴三钱 麦冬八钱 元参三钱 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少阳经证

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

    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病则行其火令。(此指阳气不衰之人。《伤寒说意·六气解》:“足少阳,木也。木之气为风。少阳经病,阳盛则足少阳化气于相火;阳虚则不从火化而从厥阴之风化。”)其经起目锐眦,上络于耳,下颈而合缺盆,行两胁而走足。经气逆升,滞塞胸胁,相火燔腾,是以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而胁痞也。位居阳明之里,太阴之表;太阴主营,阳明主卫。营阴外束,卫气欲出而不能,鼓勃振动,则为寒战;卫气透发,则汗出。凡将汗而战摇者,卫弱不能遽发也。卫阳内发,营气欲出而不得;蓄积壅遏,则为发热;营气透发,则热退。(“卫阳内发”四字,诸本皆同。但《伤寒悬解·太阳二十》释麻黄汤证:“风伤卫气,卫病而非营病也。然卫被风敛,则内闭营阴;营气不通,是以发热。”又前文《(温疫)表解热除》:“气闭于内,则营郁而为热。”因此,“卫阳内发”应为“卫阳内闭”之误。)凡发热而无汗者,营郁不能外达也。(此为严密之说。“无汗”是营郁不能外达(在病态,即“发热”的情况下),而未必是寒邪束表(可能是营弱而气强)。开表是对治“无汗”的必用之法,无论其是寒束还是气强。而“达营郁”亦是必用之法。因其病机是“营郁不能外达”。正因此,麻黄汤用了桂枝,大青龙汤亦用了桂枝。至于营郁而发热,若因于卫闭,则径开之可也,用麻黄汤;若并见烦躁,则宜加石膏,用大青龙汤。)营卫交争,迭为胜负,是以寒往而热来,寒来而热往。相争之久,胜负遂分,寒胜则入于太阴,热胜则入于阳明。入于太阴,则阳负而多危;入于阳明,则阴尽而亦凶。其于寒热往来时,以小柴胡双解表里之邪,柴胡、黄芩清泄半表之阳;人参、甘草,温补半里之阴,则无偏阴偏阳、内传脏腑之患矣。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三钱 半夏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呕吐泄利

    少阳经气,随阳明戊土下降。寒邪外束,甲木郁塞,不能顺降,逆侵戊土;戊土被贼,遂与少阳之经痞结胸胁。凡心胸痞塞、胁肋硬满之证,皆少阳、阳明两经之上逆也。(“心胸痞塞、胁肋硬满之证”,少阳或阳明,一个巴掌拍不响。)胃主受盛。戊土贼于甲木,腑气郁遏,不能容纳水谷,故吐利并作。木贼土负,中气被伤,阴虚则入阳明之腑;阳虚则入太阴之脏。方其木邪肆虐之时,下见泄利,则以黄芩汤清其相火;上见呕吐,则以黄芩半夏生姜汤降其逆气。(此证与阳明经证之呕吐泄利相比,必见口苦咽干、目痛胁痞等少阳经证;其病理则是少阳木邪较盛,文称“木邪肆虐”者也。是为热利。)其半在少阳之经,半入阳明之腑,则以大柴胡汤双解经腑之邪。其半在少阳之经,半入太阴之脏,而下见泄利,则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温其湿土;上见呕吐,则以柴胡桂枝干姜加半夏生姜汤降其逆气也。

【黄芩汤】

黄芩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胸胁痞满泄利者。

【黄芩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 大枣三枚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胸胁痞满呕吐者。

【大柴胡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半夏三钱 大枣三枚 芍药三钱 枳实三钱 大黄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少阳经传阳明腑,胸胁痞满,呕吐泄利者。(此证亦热利。其与黄芩汤证之不同,在于既有少阳经证之“胸胁痞满”,又有戊土被贼之“呕吐泄利”。黄芩汤证及黄芩加姜夏证,仅是呕或利,是甲木与相火所致,故重在治少阳;大柴胡证腑病较重,故并加枳、黄。至于此证胃腑被克,见证应当尚有“口不欲食”“大便硬”等(《伤寒悬解·少阳十四》:“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逆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总之,大柴胡证,必然是胃腑之证更多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二钱 干姜三钱 牡蛎三钱,生 栝蒌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泄利者。(如前文,“木贼土负,中气被伤……阳虚则入太阴之脏……”此之“泄利”,非热利。其少阳经证,常见为往来寒热或头汗出,或心烦,或渴而不呕,是上焦有热也,是以药用黄芩。《伤寒论》原文尚有“小便不利”等证,可参《伤寒悬解·少阳三十二》。)

【柴胡桂枝干姜加半夏生姜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二钱 甘草二钱 牡蛎三钱,生 栝蒌根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者。

寒疫之少阳与伤寒之少阳,病同而法亦不殊。凡见少阳诸证,非内传于腑,即内传于脏。内连脏腑,(所谓“内连脏腑”者,如胸痞胁满等。前文,“凡心胸痞塞……皆少阳阳明两经之上逆也。”(言“两经”,其实是“戊土被贼”,是以往往并见呕利等证。)若不连脏腑,则不见痞满呕利等证也。只是,到底在少阳多,还是在脏在腑多,各有不同而已。)而后少阳经证日久不罢,方宜小柴胡汤增减治之。若不连脏腑,而但经络外病,则是三日少阳之证,总以太阳为主;第宜紫苏汤发表,无事大小柴胡汤也。(第宜紫苏汤发表”,是强调经证统属太阳;“宜小柴胡汤增减治之”则又提示用药不宜执方。此章大柴胡汤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同治“胸胁痞满、泄利”,但大柴胡汤药用芍药、枳实、大黄,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药用桂枝、干姜,因大柴胡汤所治乃少阳经传阳明腑,阳旺之证,故加芍药“清少阳之经”,加枳实、大黄“泻阳明之腑”(《长沙药解·柴胡》);而后者乃少阳经传太阴脏,阳虚之证,用桂枝、干姜温中而升肝脾也。“胸胁痞满、泄利”之证虽同,病因病机不同,故用药不同(实则“泄利”之具体情状仍然不同)。

太阴经证

痛满吐利

    寒疫传经,四日而至太阴。脾阴非旺,终不入脏;脾阴一旺,则不拘何日,皆可内传。太阴以湿土主令。表郁湿动,故病传脾脏。土湿则中气不运,伤寒太阴痛满吐利之证俱起。卫气郁陷,皆因于此。(虽讲寒疫,实讲伤寒、讲外感。)当补火燥湿,以回脾阳,则卫气发宣而不陷没矣。

【苓桂参甘厚朴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厚朴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满者。(苓桂参甘厚朴汤,亦可见先生一贯治法用药之周密。病起,因于中气虚而脾土寒湿,是以药用参甘姜苓;脾阳不达,是以用桂枝达木而疏土气;腹满因于胃腑浊气之不降,是以用厚朴以降浊消满。用药丝丝入扣,毫无欠缺。《伤寒论》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伤寒汗后,腹胀满者。二法可作个对比。彼方侧重治标。)

【苓桂参甘椒附汤】

人参三钱 甘草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蜀椒三钱 附子三钱 芍药三钱 粳米半杯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痛者。(此因寒水气旺,乙木枯燥而下克己土。椒、附暖水土,芍药息风燥,粳米培土理中。蜀椒用干姜、粳米易薏苡或白术,均可。)

【参甘姜苓半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呕吐者。(此乃典型的《四圣心源》黄芽汤加姜夏以治呕。可酌加椒、附。)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附子三钱 赤石脂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寒疫章之三阴病,药多温服,一者因里寒盛,温服比热服更少格拒。二者,三阳热服,则多可发汗而泄其表邪。)治寒疫太阴泄利者。(此证病机乃寒水旺而脾阳陷。依理可加桂枝或并加升麻,亦可酌加川椒。)

少阴经证

厥逆吐泄

    寒疫传经,五日而至少阴。肾阴一旺,则不拘何日,皆可内传。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病则水旺而火衰,以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自然之势也。表郁寒作,故病传肾脏。(此句之意,乃“患者若是肾阴旺,那么表气一郁,必见寒气盛发,而病传肾脏。”太阴节之“表郁湿动”同理,即“患者若是脾阴旺,那么表气一郁,必见中湿盛发,而病传脾脏。”至于到底传至何脏或何腑,视其人脏腑阴阳之盛衰而传也。)水寒则侮土灭火,伤寒少阴厥逆吐泄之证俱起。卫气陷败,全由于此。(此句与太阴节同,指于太阴证,或少阴证发之时,卫气之陷败,均以太阴或少阴之脏为始作俑者;同时,亦指湿旺寒盛,均可致“卫气陷败”。因卫气乃由左路升达也(实则,厥阴亦可致卫陷)。)当补火泄水,以回肾阳,则卫气发达而不陷亡矣。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半夏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此以治呕为主。依理亦可加生姜,并稍加桂枝、川椒。方中“附子三钱”,与太阴节药量同,示法而已。实际上,病在少阴,椒、附不可轻于太阴。)

呕吐与泄利并见,加赤石脂。但见泄利,用茯苓四逆加赤石脂汤。方在《太阴》。(与太阴节同。可参该注。)四肢厥冷,卧恶寒,而不吐泄,但用茯苓四逆汤治之。茯苓四逆汤于太阴、少阴节所用较多。如太阴节另三方,乃茯苓四逆汤增减。《痘病解·太阴经证》:“治太阴之脏,养中扶土,补丁火而泻癸水,无逾于茯苓四逆一方矣。”而《四圣心源》之天魂汤,即茯苓四逆法加桂枝。临床,太阴之病,常伴见乙木之郁,因此,需用茯苓四逆之证,均可径用天魂汤。中成药中,勉强可用桂附理中丸代替。桂附理中丸与离湿茶合用,可增效。若再细化,则如上条,以黄芽汤复中焦升降为基本大法。茯苓四逆汤、天魂汤,乃“中焦+肾(附子)”“中焦+肾肝(附子、桂枝)”之治。“百病之生,悉由土湿”(《四圣心源·痰饮根原》),“中焦+”,即“黄芽汤+”之处方思路,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厥阴经证

厥逆发热、消渴吐泄

此句用来概括厥阴经证的主要症状,亦甚明了传神。但是,参《伤寒悬解·太阴一》,太阴用“腹满吐利”,少阴用“厥冷吐利”,厥阴用“蛔厥吐利”,亦简便而易记。

    寒疫传经,六日而至厥阴。肝阴非旺,终不入脏;肝阴一旺,则不拘何日,皆可内传。厥阴以风木主令,下为肾水之子,上为君火之母;病则水火不交,下寒上热。(此句,可与《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互参。)水胜则厥生,火复则热发;(此句可见,虽然《伤寒论》第337条称:“厥者,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但是,“”究竟是“水胜”之故。后文《三阴治法》:“太阴、厥阴之病,悉因少阴之水旺。”《伤寒悬解·厥阴三》:“水盛火负,阳虚土败,脾胃寒湿,不能温养四肢,是以厥冷”可互参。)厥而阳绝则死,热而阳回则苏。

    寒疫之在少阴,但有厥逆;一传厥阴,厥逆之极,多见发热。(此虽是“阴极阳生”之理,要在其人阴阳不至于大衰。尤其是阳不可大衰。等于是说,其病至厥阴,只是阳郁或阳气暂负而已,稍久,便可蓄积而阳复热发。此等证,实际上多见于外感之厥阴证;病至内伤之厥阴证,或外感至当归四逆汤证的时候,求其自然阳复,万不一见矣。)其厥逆者,母气也;其发热者,子气也。厥为死机,热为生兆,厥热胜复之际,不可不察也。

    风木之性,疏泄而枯燥。土湿水寒,木郁风动,肠窍疏泄,则为泄利;肺津枯燥,则为消渴。(《四圣心源·六气解·厥阴风木》:“外燥而内湿”,“外燥”即风动而肺燥也。)风木者,脾土之贼也。其死者,死于水旺而土负;其生者,生于火旺而土胜。(此句之“”“”,指人,非指“风木”。“风木者,脾土之贼也”八字,宜移至“生于火旺而土胜”文后。)厥阴之泄利消渴日甚不已者,水胜而火息,土败而木贼也。暖水以荣木,补火以生土,厥阴之法,不外此矣。(厥阴之病,因是水寒火衰,是以治法宜暖水而补火。而其病之发,必因自身之郁而贼土也,是以必兼荣木而补土。郁而贼土是病之标,水寒火衰是病之本。)

【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当归三钱 赤石脂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厥阴厥逆泄利者。(此方所治乃无热者也。若证无泄利,宜去石脂;去石脂,实乃茯苓四逆汤加桂枝、当归以滋肝达木也。而证见发热、消渴者,则又不免用芍、冬、蒌矣。(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人参温中补土,甘草用生,亦清热之用,而病在厥阴,究不能不用归或桂达木也。)当归较桂枝多“养血滋肝”(《长沙药解·当归》)之功。但是助湿。(且无桂枝甘香之味、温暖之性和“最调木气”“疏肝脾之郁抑《长沙药解·桂枝》之力)窃以为,用艾叶易当归或用肉桂、川芎易桂枝、当归,似更胜。

【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 麦冬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厥阴发热消渴者。(此方去桂,因君相二火上炎,不可助火;当归仍是荣木之法;芍药合麦冬清君相;麦冬又合栝楼根润燥而滋肺胃。去姜、附,因其阳复火胜也。茯苓则可酌用。)

三阴治法

    伤寒三阴之病,皆三阴脏证而非经证。经证者,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但在三阴之经,不入三阴之脏。法以太阳为主,不论何日,总是麻黄汤证,不必另立三阴之门也。仲景三阴诸法,原为三阴脏病而设。寒疫亦然,其但在三阴之经,总是紫苏汤证,以其离经而入脏,不得不另立专法也。

    其传经而不传脏者,六日经尽,自能汗解。缘里阳不虚,卫无内陷之由;正复邪衰,自然外发。凡过期缠绵,不得汗解者,皆阴盛而入脏也。(此句只说了一半。宜合下句互参。过期而无汗,必是阴盛入脏,但尚有过期而有汗,且亦“不解”之阳盛入腑之证。)阳盛入腑,则潮热汗出而不解;阴盛入脏,则厥冷无汗而不解。寒疫入腑者少,入脏者多。温疫之死,死于阳旺而入腑;寒疫之死,死于阴旺而入脏。小儿痘病,即大人之寒疫。其阳虚卫陷,痘疮痒塌而死者,皆阴盛而入脏也。

    寒疫之感,受在太阳、少阴两经。寒水之气旺,感于太阳之经,(亦“相感论”。)则传于少阴之脏。少阴主水,五脏之阴,莫盛于少阴。太阴、厥阴之病,悉因少阴之水旺。泄癸水而益丁火,三阴之通法也。(此即前文三阴经之治法,大要总不离于茯苓四逆汤之故。当然,茯苓四逆不仅是“泄癸水而益丁火”,尚有“养中扶土”之功。《痘病解·太阴经证》:“治太阴之脏,养中扶土……无逾于茯苓四逆一方矣。”)

卷三

小儿痘病,即大人寒疫。寒伤营血,营闭而卫郁,卫气外发则生,内陷则死。非解仲景《伤寒》,不知寒疫;非解寒疫,不知痘病。(此句可见伤寒、寒疫与痘病,三者是相同的病因病机。)

但以先圣无言,古经阙载;后世庸工,未烛厥理。涉水迷津,凿山罔道;灵关弗启,玄钥难开。篇章累架,悉凭虚公子之言;著作连箱,皆乌有先生之论。致令孩提不禄,襁负夭亡;方出人关,已登鬼录。纵使昔之寿民,且为今之殇子。痛此亿万婴童,横罹冤酷。怛然悲惋,心折骨惊。作痘病解。

痘病解第三

痘病根原

    痘病者,寒疫之伤营血也。(“寒疫之伤营血”似宜作“寒邪之伤营血”。)此因木火发泄,营阴不闭,是以寒侵于血分。(参《疫病解·寒疫由来》注文。)寒伤大人,则为寒疫;小儿则为痘证。其病一也,而证则异焉。(“”者,同其病因病机也;“”者,如下文,“小儿寒水蛰藏,相火未泄”而“皮毛致密”,是以感寒疫而发为痘,大人不发为痘也。后文《三阴治法》:“而痘家之三阴,更为危险……”亦一个提示。)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肺气清凉而降敛,肝血温暖而升发,自然之性也。血性宣扬而寒性闭涩。寒伤营血,闭其皮毛,营愈闭而愈欲发;发而不透,外束卫气,故卫郁而为热。(“卫郁而为热”的说法,要么是简略表述,要么是“卫气”与“阳气(相火、经阳)”混用的缘故。通常情况下,是“卫郁而表寒”“营郁而里热”。详参公众号“四圣医苑”拙作《谈谈“卫郁而为热”的理解》。)六日经尽,卫气郁隆,发于汗孔,形同豆粒,是以名痘。小儿寒水蛰藏,相火未泄,(此指“卫气完整而充满”。是将“卫气”与“阳气(相火)”混用的例子之一。后文《阳明经证》:“小儿卫盛阳满……”一句可为证。)皮毛之密,异于大人,故感冒寒疫,卫郁而痘发。痘粒圆满,卫郁散布,则热退而病除矣。(此“”,与麻黄汤证之“发热”同,乃营气“外乘阳位”,但却“发而不透”之时,营血内郁所发之热。)

凡人伤寒,未始病痘。寒疫之邪,缠绵固涩,最难解散;小儿肌肤致密,感之则痘生焉。岭南塞北,不见此病。地暖则孔窍不闭,地寒则皮毛不开,故感而不伤也。(先生“岭南塞北,不见此病”之说未妥。)

痘病消长

小儿寒疫传经,亦同大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六经俱尽,卫气外发,而生痘粒。一经之郁散,则一经之病解。七日太阳病衰,八日阳明病衰,九日少阳病衰,十日太阴病衰,十一日少阴病衰,十二日厥阴病衰,卫气尽达,而痘愈矣。

阳盛者,经阳司气而热郁于外;阴盛者,脏阴当权而寒郁于内。阳盛则红白而起发,阴盛则紫黑而塌陷,以阳长而阴藏,其性然也。(此句,可与后文《太阳经证·阴阳盛衰》:“阳盛则善长……”及《阳明经证》之《红白消长》互参。)起发则生,塌陷则死。故阴不可长而阳不可消。阳莫盛于阳明,阴莫盛于少阴;阳盛则阳明之经病也,(此句过于简略。阳盛之人外感,仍然是在太阳经。但因其阳盛,不久就将里热郁动而经热内传胃腑。方其将传未传之时,阳明经之郁迅速加重,是以表现为“阳明之经病”。似乎如此解释更加具体。)阴盛则少阴之脏病也。脏阴太盛,寒及于经,而络中之阳亦消;经阳太盛,热连于腑,而脏中之阴亦耗。脏寒则宜温补,而腑热不可寒泄;(此即先生《阳明腑证》示:“窃谓痘病,必无服承气之法”之意。其缘要在发痘,本即为表气未开,“无表解出痘之理”。而表气未开,依《伤寒》法而用承气汤,则“表阳必陷”,成为误治之坏病也,因此,“腑热不可寒泄”。但是,此处之说,不含用柴、芩、地、芍等清散少阳郁火之治,仅指“腑热”,即胃热不可轻用寒泻(当然,也并非绝对)。)补则卫发而痘长,泄恐卫陷而痘消。明于消长之理,崇阳明而黜少阴,痘家不易之法也。仲景《伤寒·少阴》之篇: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趺阳,胃脉)。实痘病之玉策金绳也。(明于消长之理,崇阳明而黜少阴,痘家不易之法也。”《伤寒》之法,亦痘病之法,亦外感寒病之法。此即“知其要者,一言而终。[80]崇阳明而黜少阴”者,因痘病乃寒疫之病、“气”之病。而“气病者,多传太阴而为寒,以气藏于肺而肺金生水,水盛则阴旺而入脏也。”(《疫病解·寒温病异》)其治法,亦《疫病解·(寒疫)三阴治法》所示,“泻癸水而益丁火”。

热吉寒凶

    痘发于阳盛而外热,陷于阴盛而内寒。是以感病之时,热甚者吉,热微者凶。

    发热三日,三阳之盛也;发热二日,则太阳之阳虚,故一日不热;发热一日,则阳明之阳虚,故二日不热。(所谓“发热三日”的“三日”,从初感的那天算起。即初感第一日即见发热,第二日在阳明,第三日在少阳,均有热。若仅是“发热二日”,说明初感太阳经时无热,须累积到阳明经的第二天才有热。“发热一日”则更虚,须累积两天,到第三天才见热。)阳虚则卫郁不发,即暂时略发,而究不茂长,终必塌陷。一入三阴之脏,热退寒生,死不可医矣。

    阳贵阴贱,凡病皆然;至于痘家,尤为甚焉。阴贵之证,除温病、温疫、伤寒阳明实证外,他未尝有也。(疹病乃温疫,同此理。而癞风之证,亦宜生地(参《长沙药解·地黄》)。但癞风并非“阴贵之证”。因此,严格来说,“阴贵之证”是伤寒阳明实证、温病、温疫、疹病4种。)是以三阳之经热,痘家之生途;而一见少阴之寒来,即寓死机。恐其寒来而热不继发也。三阴之脏寒,痘家之死路;而一见厥阴之热发,即为佳兆。喜其热发而寒不再来也。其阳复而热过者,疳蚀痈溃,不无后患。然己出死路而登生途,纵治法乖违,未免损伤,究为肢体残缺之人,犹胜作官骸周全之鬼也。

抑阴扶阳

痘家自始至终,全赖阳旺。阳减一分,则其异时发达收结,必有一分欠缺。其甚则红紫凹塌,而卫气不升;其次则灰色平陷,而卫气不长;其次则泡壳空虚,而卫气不充;其次则皮肤脆嫩,而卫气不敛。卫有不到之处,即人有危亡之忧。

纵毫无欠缺,痂退病除,而瘢色老嫩,犹关性命。黑者上吉,红者无虑,白者终凶。黑者,阳旺而热盛也;红者,阳平而热调也;白者,阳虚而热败也。(此二句,较前文《痘病消长》:“阳盛则红白而起发,阴盛则紫黑而塌陷”,“”“”“”的意思指向不同。彼指初始之时,能否起发的阶段;此指“痂退病除”后的“瘢色老嫩”。总的来说,发痘过程的吉凶,应与痘形是否饱满合观,而以其形为主要判断标准。阳旺则满,阳虚则萎。后文《太阳经证·阴阳盛衰》:“阳盛则善长,故红肿而外发;阴盛则善藏,故黑塌而内陷。”)

凡见诸证,(指瘢色鲜白的阳虚之证。)当竭力扶阳,以挽末路。惟烦热频作,痘色枯焦,此少阳相火之旺,厥阴风木之郁。(烦热频作,痘色枯焦”者,因“少阳相火之旺,厥阴风木之郁。”其证则非“”而是“”矣。此即未可全凭痘形判断之谓也。尚宜合其“神”及舌象脉证观之。神情烦躁而又见热盛、口苦、溲黄等相火、风木之证者,即宜如下文:“以柴胡、黄芩、地黄、芍药,泻相火而滋风木。)缘木司营血,而主色泽。血虚不能华色,而风木消烁,愈失光润,故见枯焦。宜以柴胡、黄芩、地黄、芍药泄相火而滋风木。

肌肤自华,原非下证,(意为:“肌表可以见到光润华彩,原本就不是可以用硝黄寒泻而取得效果的'下证’。”)痘家误服硝黄而反起发丰润者,正是此种。(“正是此种”指“正是这种不能用'下法’之证。”)此是误用而误效;虽能奏效,究竟是误。庸工见其偶效,以为痘有下证,死有余辜者也。

太阳经证

头痛、腰痛、发热、恶寒、嗽喘、嚏喷

    太阳在六经之外,皮毛之分;次则阳明,次则少阳,次则太阴,次则少阴,次则厥阴,近于骨矣。卫司于肺,营司于肝;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而总统于太阳。

    寒自外感,而伤营血,故太阳先病。寒性闭涩;窍开寒入,闭其皮毛;血不得泄,是以伤营。阴内阳外,位之常也。寒伤营血,皮毛闭塞;营阴欲泄,肤无透窍;外乘阳位,束其卫气;卫气内郁,则壅遏而为热;营血外束,则收藏而为寒。阴阳易位,彼此缠迫,故发热而恶寒也。(此句参《温病解·寒温病异》:“风伤卫气,则遏闭营血,而生内热;寒伤营血,则裹束卫气,而生外寒”,则此句之意,即:“卫气内郁,则(营血)遏闭而为热;营血外束,则(卫气)收敛而为寒。”其营血遏闭之热,因于卫气之“内郁”,因此,寒伤营血之证,径用麻黄汤泻卫郁,而无须其他清热之药者,卫开而热泄也。)太阳之经,自头下项,行身之后。经气迫束,故头项、腰脊、骨节俱痛也。皮毛外阖,肺气壅遏,逆行上窍,泄之不及,故嗽嚏喘促也。营血遏郁,木气不畅。肝木弗升,则振撼而为悸;胆木勿降,则悬虚而为惊也。足少阳行于身侧,手厥阴行于中指。少阳之相火上逆,故耳后筋红;厥阴之相火下陷(手厥阴亦为相火),故中指节冷也。(此句较难释。手厥阴虽行于中指,而其与手少阳实相表里,经气畅行者也。上焦手臂之“相火下陷”,是手少阳之陷。但是,手少阳应为热。此为冷者,依理应是手厥阴不与手少阳相通,因此,病而于指端自见其风木之化气。大致也就是《伤寒论》第337条:“厥者,阴阳不相顺接”的意思。)

    营为寒侵,束闭卫气;卫气不达,郁而生热,(此句,“卫气不达,郁而生热”,文意似明示“”乃由卫郁而生。但是,若此,则“寒”在哪里?伤寒之病,“必恶寒”,而发热反有“已发热”“或未发热”的不同(均见《伤寒论》第3条)。因此,此句宜释为:“卫气不达,则处于阳位的营血,郁而生热。”)是营伤而卫闭也。宜紫苏汤,苏叶发其皮毛,杏仁利其肺气,桂枝通经而行营血,甘草培土而补中气,使寒随汗散,营开而卫泄,则不生痘病矣。

【紫苏汤】

苏叶三钱 桂枝一钱 杏仁二钱,泡 甘草一钱,炙

    流水煎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小儿寒疫太阳经证,而未成痘者。(此句亦宜从无声处听。既然“未成痘”,那么如何辨认其为痘病?这里,实际上就是说,从症状去辨其六经之逆(详参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之“辨逆”法),无疑是比辨其为何病何证,更加便捷而可靠的方法。)冬月寒盛,须以麻黄发之。

阴阳盛衰

太阳一经,三阳三阴之纲领也。阳盛则外传三阳之经;阴盛则内传三阴之脏。(此非指不传三阴之经,而是指阴盛的话,太阳方感而气郁,则内寒动、脏寒生。)阳盛者,三阳当令,经热外发,则脏阴退避,而内寒不生;阴盛者,三阴司权,脏寒内动,则经阳败没,而外热不作。阳盛则善长,故红肿而外发;阴盛则善藏,故黑塌而内陷。(此可与前文《痘病消长》:“阳盛则红白而起发,阴盛则紫黑而塌陷”互参。)外发则卫气升达而人生;内陷则卫气沦亡而人死。阳盛者顺,阴盛者逆,自然之理也。究之病在太阳,不早解表寒,其内传六经,卫郁痘粒斯发,已为顺中之逆。若于痘形未见之先,早以表药解之,令其寒散卫泄,痘粒不生,是为顺中之顺也。(这里说的,就是前文紫苏汤注文说的意思,辨其寒邪束表,而主以开表达郁之法可也,不必费心去捉摸它是痘病还是伤寒、寒疫。)

    庸工谬妄,以为脏腑之毒;不知解表,而又以寒泄,败其胃气。小儿夭枉,千载奇冤;此辈穰穰,何可胜诛也。

停水不消

    太阳膀胱,职司水道。阳衰土湿之家,水不归壑,乘表寒外闭,里水郁发,逆行阳位,客居心下。或原无停水,而渴饮茶汤,蓄积不化。水气阻格,肺胃不降,多主呕哕、咳喘之证,肝脾不升,多有泄利淋涩之条。水旺则火土双败,异日黑陷之基,预伏于此。是宜表里双解之苏桂姜辛汤,苏叶泄其卫气;桂枝行其营血;甘草培土;芍药泻木;半夏、细辛、干姜、五味,降冲逆而止呕哕、咳喘。里气调而表郁宣,积水化汗,泄于皮毛矣。

【苏桂姜辛汤】

苏叶三钱 桂枝一钱 甘草一钱 芍药一钱 半夏二钱,洗;细辛一钱 干姜一钱 五味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治太阳经证痘未发,而有水气停阻者。(此为伤寒小青龙汤证。)

    若下利,加赤石脂一钱;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二钱;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二钱;若喘者,加杏仁一钱;若噫者,加附子一钱。

烦渴发热

    太阳未传阳明,不作烦渴;内连阳明,卫郁发热,而外泄无路,烦渴乃生。以胃腑燥气,因表郁而里应也。此在大人,或有表解而病此者;小儿不得汗泄,必连表证。宜白虎加元麦紫苏汤,清金而发表。气虚者,加人参以益气,防其渴止阳亡而卫气虚败也。(此与大人寒疫汗后阳虚而加参不同,一是原有气虚的迹象;二者,若无气虚迹象,实亦可加参一钱,防患未然也。)

【白虎加元麦紫苏汤】

石膏二钱,生 知母一钱 甘草一钱,炙 粳米半杯 元参一钱 麦冬三钱 紫苏三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治太阳经证未解,而见烦渴者。

【人参白虎加元麦紫苏汤】

石膏一钱 知母一钱 甘草一钱 粳米半杯 人参一钱 元参一钱 麦冬三钱 紫苏三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覆衣,取微汗。治证同前。

    寒疫之证,脏腑亦生湿寒;燥热者颇少。小儿相火未泄,阳旺之人,多有此证,白虎法不可不备也。

血升鼻衄

太阳未传阳明,卫郁非盛,尚无衄证。一传阳明,(此与前节《烦渴发热》虽同在《太阳经证》章下,实则已是将入阳明也。《伤寒悬解》谓之“太阳入阳明去路”。)卫气郁遏,经络勿容,逆循鼻窍,冲逼营血,则见衄证。衄则卫郁升泄,痘可不生。(“卫郁升泄”为表解;其“不解”者,卫气内敛也。气寒而孕水,内敛则化寒而不化热。可见“卫郁而为热”“卫郁发热”的含义,并非如字面看上去那么直接。)然衄解较之汗解,损伤颇重,且恐卫郁不尽发泄;而衄后阳虚,痘不茂长,则反坏大事。于其脉浮发热,鼻燥口干,卫郁欲衄之时,以紫苏石膏地黄汤,泄卫郁而凉血蒸,表解汗泄,则衄证免矣。

【紫苏石膏地黄汤】

苏叶三钱 桂枝一钱 杏仁一钱 甘草一钱 石膏一钱 生地一钱 麦冬三钱 丹皮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

流水煎半杯,热服,覆衣。治太阳将传阳明,脉浮发热,鼻燥口干,欲作衄证者。(紫苏石膏地黄汤,这个方子对于解读“卫郁而为热”也很有意思。正文称“泄卫郁而凉血蒸”,与大人寒疫之紫苏石膏地黄汤所说的“泻卫郁而凉血热”(《疫病解·(寒疫)太阳经证·血升鼻衄》)相同。可见此证虽是卫郁,实是“血热”。至于方中所用的石膏,虽然的确是清泻气分热之药,但是,气分之热,肺之燥热也。其热,乃因于“血热”,即相火之刑克也。当然,偶有阳旺之人,表郁燥生,燥热见于辛金者。总之这个“”,并非卫气本身郁生之热;除非,某种特定的语境下,“卫气”等同于“阳气”,则是“阳郁发热”之意。)

阳明经证

呕吐泄利

阳明之经,在肌肉之分,皮毛之内。太阳经病,以次相传,二日则及阳明。其经挟口环唇,行身之前。经气上壅,故口燥鼻干而胸满。胃者,水谷之府;一传阳明,必见吐泄。以少阳甲木,从阳明戊土下行;表寒束迫,阳明经气不能顺降,壅碍甲木下行之路;甲木郁遏,而贼戊土;胃腑被逼,失其容受之量,水谷在中脘以上者则为呕吐;在中脘以下者则为泄利。

呕利者,入腑入脏之先机也。阳明胃腑,从燥金化气;太阴脾脏,以湿土主令。阳盛则呕泄亡阴,入腑而生热;阴盛则吐利亡阳,入脏而生寒。(《伤寒悬解·太阳五十七》:“汗下之后,小便不利,阳虚之人,则阳亡而病湿;阴虚之人,则阴亡而伤燥。”《伤寒悬解·太阳六十四》:“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之理同此。

    寒疫之病,大人卫泄而汗解,小儿卫发而痘生,全恃乎胃阳盛而燥气长也。于其呕泄方作之时,扶阳明而抑太阴,一定之法也。

【紫苏葛根升麻汤】

苏叶三钱 葛根二钱 桂枝一钱 芍药一钱 甘草一钱 升麻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阳明经泄利者。(紫苏葛根升麻汤,其立法之意,苏叶开表气;葛根、芍药双解阳明、少阳之壅阻;桂枝达木气,亦行营郁之义。随其泄利、呕吐而用升麻或姜夏。方中一钱芍药,主要用来收敛甲木之气,并非为了清泻相火,考虑用于小儿而作的减量处理。查《疹病解》,即便是小儿,芍药用于清相火,先生示法基本上是“二钱”。)

【紫苏葛根半夏汤】

苏叶三钱 葛根三钱 桂枝一钱 芍药一钱 半夏二钱 生姜一钱 甘草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阳明经呕吐者。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小儿痘证,原于卫郁;卫阳极盛,而后外发。阳莫盛于阳明。表寒外束,阳气郁隆,是以发热。(宜与下句注文合参。)日传一经,而至少阳;三阳俱病,卫郁盛发。故发热三日,而见痘形。(从此句“卫郁盛发”与上句之“阳气郁隆”可见,先生有时将“卫气”与“阳气”混用。《灵枢悬解·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人气,阳气也(即卫气也)。”亦此意。)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正阳当令,六经俱周。三阳不消,三阴不长;卫气郁满,经脉莫容。既无内陷之窍,自当外寻出路,而发于汗孔。汗孔一开,卫气外泄则为汗。寒束窍闭,汗孔莫开,卫气升腾,冲突皮肤,穹隆起发,是以成痘。(卫气性寒而收敛,依理不能“升腾”而“起发”。因此,此句可理解为是营血热积,外发之力大于卫气内敛之功,带动卫气由里而外发。所谓“胃为化气之原”,终究只是胃阳旺,燥气主令,而肝脾得以温升而已,胃并不能象脾一样有“生血”的直接功能。而左路温升,一般亦称之为“阳气”,这也是先生,乃至《内经》有时将“卫气”与“阳气”混称的缘故。因此,即便直接将“卫气”理解为“阳气”,“阳气”指的主要仍然是营血的“温气”。《玉楸药解·肉桂》:“人知气之为阳,而不知其实含阴精;知血之为阴,而不知其实抱阳气。”“血中之温,化火为热之原也。温气充足,则阳旺而人康;温气衰弱,则阴盛而人病。”可见理解为营热外发,带动卫气外发,并非没有依据。)

    痘者,卫郁外发,而不得汗泄者也。(此句意为:“痘者,乃卫郁无法以汗泄的形式外发,而表现出来的另一种'外发’形式”。此句文意亦可有“此时尚未得汗而透泄”的意思。)此在大人,经脉疏阔,而卫气虚损;六日之内,满而不实;经尽之后,又能汗解,故无痘证。小儿卫盛阳满,窍隧紧密;外感寒淫,肌表不泄;与大人同病,而证状悬绝,发为颗粒。此痘病之原由也。

    卫气莫泄,发越丰隆。再三日而痘粒完满,再三日而卫郁透彻;痂生热化,病退而人安矣。

凡诸疮,血肉肿溃,脓成必泄。痘粒之肿,不关血肉,只是卫气冲腾,皮肤泡起。经阳升发,氤氲叆叇,影影如浆,其实非脓。(此二句,从“冲腾”“升发”及前文“卫郁外发”等,可见在特定的语境下,“卫气”与“经阳”(阳气)指的是一物。)经热外烁,皮肤焦结;痂落皮损,是以成麻。计其起落,十有二日,而后病愈。

大人病此,多愈于六七日之间者。六经既遍,邪退正复,自能汗解。小儿无汗,卫气不泄,是以再加六日;卫郁发尽,结为痘证;粒满痂生,而后病退。其卫盛者,六七八日经尽而即起;其卫虚者,十七八日三经周而后平也。

红白消长

    痘病卫郁营内,外发则生,内陷则死。而其外发之权,全赖乎阳明之经。营生于太阴,卫化于阳明。肝藏血而脾乃生血之本,肺藏气而胃为化气之原也。

营内卫外,自然之位。寒伤表闭,卫气不得外行而反内郁;营血不得内守而反外束。卫气发于营血之内,是以痘粒初生,营血包裹,全是红色。太阴虚而阳明盛,则卫阳外发而营不得闭。方其初发,重围未透,营血朦胧,红不遽退。及其升发散越,透彻无郁,营阴退落,红线绕根,光圆白润,血色全消矣。卫统于肺而外司皮毛,卫虚则泡壳清薄;卫盛则泡壳苍厚,阳气醇浓,雾洒烟霏,游溢升腾,郁郁蔼蔼。卫气全升,经热尽泄于痘泡之内,郁消热化,壳硬皮焦,(“皮焦”是泡壳之色,黑色。)痂落疮平,初于经脏无伤也。太阴盛而阳明虚,则营阴外闭而郁(“”字疑为“卫”字)不能发。纵竭力升发,而群阴障蔽,不得外达,血色迷蒙,久而莫消。卫气郁抑,势必内陷。卫陷则痘粒痒塌而命殒矣。(痘粒瘪塌而命殒”,即前文笔者注,“以其形为主要判断标准”之重要性也。

卫郁则红变而紫,卫陷则紫转而黑。庸愚见其红紫,以为血热毒深,而用凉解之剂,助其内陷,(卫郁之“红紫”,是指痘色。当是之时,患童之唇舌,必非红紫或红绛。唇舌不见异常之盛红,则并非“血热毒深”之证,一目可知也。)赤子夭殇,祸流千载。念之眦裂冠冲,辄欲死鞭其尸,生拔其舌。悠悠苍天,此恨何极也!

【参芪丹桂红蓝汤】

人参二钱 黄芪二钱 桂枝二钱 芍药一钱 甘草一钱 丹皮二钱 红花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色红过经不退者。(此之“色红”,虽指痘色,而药用丹、芍,则不无血热矣。但并用参、芪以助里气外发,而用桂、红者,又是辛温达郁。亦即,血热固然宜清,而木土并宜辛温升之。其时表闭未开,而不加紫苏解表者,似应虑其阳气之弱而不令再泄其气也。助其阳气而行其郁阻,使如不用药而自行外发一般,亦是一法。但是,参之后文,似紫苏非不可用。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痘粒初生,营阴闭束,卫气冲发,红点外形。及至卫气盛发,突围而出,营血退缩,周外环绕,痘泡圆白,红根如线。其红根之紧细者,卫气之冲逼也;其白泡之丰圆者,营血之敛束也。此为营卫之俱盛。(其红根之紧细者,卫气之冲逼也”一句,实乃“卫气冲逼,营血盛而紧裹”之意;“其白泡之丰圆者,营血之敛束也”一句,实乃“营血敛束,卫气强而冲突”之意。故下文称:“营衰则红根散漫,敛束不紧;卫衰则白顶灰平,升发不快。营卫俱衰,则顶平而根散,不能圆紧也。”是即,“”“”方见营卫俱盛也。此段首句“痘粒初生,营阴闭束,卫气冲发,红点外形”亦宜重视。其“外形”之“红点”,实与疹病之红斑形状相近。但其太阳经用药却如冰炭之异。辨别之法,第一,不可泥于病名,亦不可拘于红点,宜四诊合参,辨其有汗无汗、恶寒发热、唇舌红否等,以断其伤于寒还是中于风。第二,痘病之红点,发于病之初起;而疹病之红点,则见于多日血热而未得汗出畅泄之后[81]。第三,痘病之红点,身上必然有少量痘泡。这些痘泡,即提示其他的那些红点,实际上是卫气虚,尚未透发或者根本透发不出的痘粒。宜细察。

营衰则红根散漫,敛束不紧;卫衰则白顶灰平,升发不快。营卫俱衰,则顶平而根散,不能圆紧也。其卫气更虚者,重围不透,血色终存。(此等情形,即见痘又见血点,因此,常常被误认为是疹病,或者认为是痘疹并发。实则,血点乃卫虚而不能外发之痘也。因此,临证见有部分痘者,即宜考虑其血点乃卫阳之虚,解表并助阳气发越。可四诊合参而作判断。)卫气怫郁,燥闷烦渴,则红变而紫。及其陷没,则紫变而黑。其极虚者,一郁遂陷,不作热烦,则红变而黑,紫不久驻。其红、其紫、其黑,皆阴盛阳虚,卫气不能外发也。(此句,可与前文《痘病消长》:“阳盛则红白而起发……”与《抑阴扶阳》:“黑者上吉……”二句互参。此之“”,指“血色终存”之红点,非“起发”之“红白”。大致上,干瘪塌陷之形见,则无论是红、是紫、是黑,皆阴盛阳虚,卫气不能外发也。

【参芪桂麻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黄芪三钱 桂枝一钱 升麻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顶平者。(前文“卫衰则白顶灰平”。参芪桂麻汤,补气升阳之法。)

【参归芍药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醋炒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根散者。(方中三钱当归,意在补其营血之虚,而三钱芍药,则较有意思了。一般来讲,只是炒,则去其寒之气而留其酸之味和敛之性,加酒炒则助其辛开上行,醋炒则助其收敛。前文“其白泡之丰圆者,营血之敛束也。”因此,窃以为,此之芍药,要在助营血之敛束,亦即助少阳甲木之收敛。)

【参芪蓝苏石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黄芪三钱 石膏二钱 苏叶三钱 红花二钱 丹皮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色紫而烦渴者。如无烦渴,去石膏。(此方,石膏清辛金之燥渴,而其中虽有丹皮之凉药,似其要不在凉血,而在辛通行瘀(后文“疏太阴以开营,使营散……”之“开营”“营散”,即丹皮、红花之辛通也)。立法则重在开表助阳以达肝脾。即便丹皮有凉血之用,而红花倍于丹皮,是以辛温而助阳气为主。)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痘病营闭卫郁,郁轻者稀,郁重者密。密之极者,卫郁不能尽发,危证也。(痘证要在痘粒多(卫能透泄)。但密之极者,又将致“卫郁不能尽发”,是宜执中道而析之,不可执一而论之。)此当用清补温散之剂,使卫旺表疏,阳郁尽发,不至死也。(此句称“阳郁尽发”,前句称“卫郁不能尽发”,亦可见“”与“”之混用。)蒙头锁项者,足三阳之不降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而总由于项。阳根下弱,营阴闭束;经气不降,故头项偏多。太阳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各有其部,而悉缘阳明之弱。阳明者,三阳之长;阳明不降,故太少二阳逆行而上也。抱鼻环唇者,阳明之不降也。手足阳明之经,挟鼻环唇;阳明不降,故环抱于鼻唇。亦以阳明之虚也。四肢秉气于脾胃,脾旺则气达手足之掌;胃旺则气达手足之背。足之三阴,皆随太阴而上升;足之三阳,皆随阳明而下降。太阴主营,阳明主卫。痘者,卫气之郁发,则关乎阳明而不关乎太阴。卫气昼行于六阳,夜行于六阴。手足背外之痘,阳明之气也;手足掌内之痘,亦阳明之气也。(这是因为“痘者,卫气之郁发,则关乎阳明而不关乎太阴”之故。他病则如前文:“脾旺则气达手足之掌,胃旺则气达手足之背。阳明旺则发布于手足,阳明虚则上壅于头面。(脾胃主四肢,阳明旺则见于手足;阳明虚则阳气不降,但壅于上焦而病见于头面。)此当补阳明以壮卫气,使卫气四达,亦可生也。其升发之时,郁重粒多,头面偏密者,肤肿眼合,自是常事。若肿消而眼闭者,即卫气之陷也。(虽称“卫气之陷”,实是肝脾之不升。《四圣心源·七窍解·目病根原》:“木火为阳,阳升则神化……神清故上光。”本章参芪麻桂红蓝汤,大法与前文参芪蓝苏石膏汤相近,即均以助阳而达肝脾为主也。下句“疏太阴以开营,使营散而卫发”亦可为此理之明证。)亦当补阳明以益卫,疏太阴以开营,使营散而卫发,万无一失也。

【参芪姜苏石膏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黄芪三钱 石膏一钱 大枣三枚 苏叶三钱 生姜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痘密者。(此法,石膏清气分郁热,但是,于苏叶开表的同时用生姜,亦是泻卫气之郁也。《长沙药解·生姜》:“本为泻肺之品,泻其实而不至损其虚……”)

【参甘苓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痘抱鼻环唇者。(此法几个要点。一者,“补阳明”用人参。前文:“挟鼻环唇……亦以阳明之虚也。”是以用三钱人参补阳明。二者,用茯苓渗脾土之湿,间接以助阳明之燥。三者,用半夏降阳明。因“阳明不降,故环抱于口”(前文)也。)

【参芪麻桂红蓝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黄芪二钱 桂枝一钱 丹皮一钱 红花一钱 升麻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肿消眼闭者。(参芪麻桂红蓝汤,补气行瘀而助阳升陷之法。前文:“若肿消而眼闭者,即卫气之陷也。”)

阳明腑证

潮热、谵语、腹痛、便秘

痘粒外发,全赖阳明之旺。阳气太盛,则自阳明之经,而入阳明之腑。寒疫阴盛而入脏者多,阳盛而入腑者少。痘病之死,皆由阴盛而阳陷也。阳盛入腑,万不一死,是为上吉。但腑燥便结,阳气过亢,亦当滋其肠胃,以救脏阴;不可轻用承气。伤寒表证未解,误服下药,陷其表阳,则生结胸心痞诸变,寒疫亦然。(此即后文,先生认为,“窃谓痘病,必无服承气之法”的原因。)痘病卫气升达,最忌表阳内陷;承气之证,未易多见也。设其谵语潮热,腹痛便涩,恐其土燥阴亡,不得不泄,则以承气而加滋润之药,下其糟粕,以泄胃热,而不至伤其精气。自非然者,硝、黄、枳、朴,寒泄脾胃之剂,不宜孟浪也。

盖大人寒疫,而传胃腑,胃阳郁发,毛理蒸泄,表寒尽解,全是内热。汗去土焦,燥粪堵塞,不用攻下,胃火燔蒸,无从泄越。迟恐三阴枯槁,精液消亡,故有缓攻之法,又有急下之条。小儿寒束表密,汗液未亡,金土燥热,不至如大人之甚。缓攻之疾,固宜详审;急下之病,更当斟酌。以承气之法,能亡阳盛之微阴,最泄阴盛之微阳。小儿一线生阳,甚易扑灭,而痘粒发达,专凭胃气,倘其一下而卫陷,则大事坏矣。(正因承气法“能亡阳盛之微阴”,故上文称,“不得不泻,则以承气而加滋润之药,下其糟粕,以泻其胃热而不至伤其精气。

【天地苁蓉汤】

生地三钱 天冬二钱 甘草一钱,生 肉苁蓉三钱 麻仁二钱,炒,研 白蜜半杯 阿胶二钱 当归二钱

    流水煎一杯,分服。治阳明腑证,胃燥便结,不必攻下者。

    伤寒表寒未解,无服承气之法;服则表阳必陷,祸变即生。(伤寒表寒未解,无服承气之法”之示,似乎表里双解之法,于伤寒而用承气峻下剂时,不宜双解也。但小儿疹病之阳明腑证,先生示,“……第候其自发,不如承气之中,参以表药,使其腑热泻于魄门,经热泻于汗孔;一方而双解之,更为善也。”方用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此中缘由,似应是疹病得之于风,至阳明腑证见,乃表里阳盛,非如伤寒阳明腑证之表寒未解,虑其寒邪已伤及其人阳气之故。这个理解角度虽然未必,但表寒未解之承气汤证,笔者意宜在兼用养阴滑肠药的基础上先解表。)小儿痘病,以不得汗泄,故卫气郁冲,而发颗粒,无表解出痘之理。而痘粒升达,全恃卫气;卫气发越,专赖胃阳。一服下药,胃阳败泄,卫气必陷。窃谓痘病,必无服承气之法。(此句,指“绝大多数”。如后文,尚有“非常之变”者。)设其胃燥便结,确有下证,用苁蓉滋润肠胃,以滑大便,不可辄用寒泄也。(天地苁蓉汤,虽天冬可清金,究竟与生地均过于寒泻。窃以为,天冬易杏仁,亦有宣肺而滑肠之功;生地易生首乌或大剂生白术,亦可通便。当归可达木助疏泄,而加枳实以下气破壅,亦合于正法。)

【小承气加生地苁蓉汤】

大黄三钱 厚朴二钱,炒;枳实二钱,炒;肉苁蓉三钱 生地三钱 白蜜半杯

    流水煎大半杯,分,热服。

【调胃承气加生地苁蓉汤】

大黄二钱 甘草一钱 芒硝二钱 肉苁蓉三钱 生地三钱 白蜜半杯

    流水煎大半杯,分,热服。

【大承气加生地苁蓉汤】

大黄三钱 枳实二钱 芒硝二钱 肉苁蓉二钱 生地三钱 白蜜半杯 厚朴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分,热服。

痘病阳盛则吉,阴盛则凶。凡诸死证,皆由阴盛而卫陷,断无阳旺而人亡者。寒疫脏寒者多,腑热者少;即其阳旺入腑,而表寒未解,亦无服下药之法。余谓痘家纵有承气证,必不可服承气汤;存此承气三法,以备非常之变。非为寻常痘证设也。(若果有承气证,宜用此“承气+生地苁蓉”法。)

乃有妖魔下鬼,无知造孽,妄作《琐言》、《正宗》诸书,以祸天下。群愚贸昧,醉梦习之,动以大剂硝黄,毙人性命。天道神明,人不可以妄杀,此辈只可担粪,何敢业医!穷凶肆虐,罪大恶极,生无人诛,死逃鬼责,吾不信也!

少阳经证

惊悸、吐泄、寒战、发热

    少阳之经,在筋脉之分,肌肉之内。阳明经病,以次相传,至三日及少阳。其经自目循耳,行身之侧,下颈而合缺盆,由胸而走胁肋;从相火化气,右降而归癸水。病则经气不降,逆克戊土;阳明壅塞,心胸满胀,愈阻少阳降路;遂与阳明之经,痞结心胸胁肋之间,故有胁痛心痞之证。相火上炎,浊气升腾,故有口苦咽干,目眩耳聋之条。戊土困于甲木,胃腑逼窄,水谷莫容,故作吐泄。吐泄亡阴,则入阳明之腑;吐泄亡阳,则入太阴之脏。入脏入腑,里气郁满,而表气壅碍,则有少阳诸证。若脏腑松畅,中气调和,但传少阳之经,诸证不作也。(若仅是“但传少阳之经”,一般来讲,均统归于太阳而用麻黄汤法或桂枝汤法即可。)

少阳甲木,生于壬水而降于癸水。而其下行,则随戊上。戊土下降,而甲木从之;水土栽培,根本不摇,是以胆壮。阳明既病,两经俱逆;胆木虚飘,故生惊悸。位居阳明之里,太阴之表。太阴主营,阳明主卫。营阴外束,卫气欲出,鼓荡振摇,则为寒战。卫气郁发,阳胜而热,则寒往矣。胜极而衰,营阴闭藏,又复如初,阴胜而寒,则热往矣。故少阳之经,有寒热往来之证。营卫相争,久分胜负,寒胜则入于太阴,热胜则入于阳明。入于阳明,则有生而无死;入于太阴,则有死而无生。其入脏入腑,或死或生之机,总卜寒热之胜负。当其热来而寒往,即为阳胜之征;及其热往而寒来,便是阴胜之候。最可虑者,寒来而热不能来,热往而寒不能往也。

其在大人,寒战而热来,即望汗解;其在小儿,寒战而热来,即望痘生。往来寒热胜负之际,不可以不察也。

【小柴胡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半夏三钱 生姜二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寒热呕吐者。(将小柴胡汤的治证概括为“寒热呕吐”,亦简明扼要。但是,一般来讲,小柴胡证较常见的症状还有口苦、咽痛或目眩、胁痞等。)

【柴胡芍药石膏汤】

柴胡三钱 黄苓三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半夏二钱 生姜二钱 大枣三枚 芍药二钱 石膏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分,温服。治少阳热胜,半入阳明者。(少阳热胜,故加芍药清相火;半入阳明,故用石膏清肺胃之燥热。)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二钱 半夏二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二钱 大枣二枚 干姜一钱 桂枝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少阳寒胜,半入太阴者。(半入太阴,故用干姜温脾寒;少阳火虚,故用桂枝升阳助相火。而因少阳寒胜,故去黄芩、减柴胡。药随证施,治法如此。

    少阳居阴阳之半,半表阳旺,则热胜而入腑;半里阴旺,则寒胜而入脏。吉凶生死,悉判于此。庸愚妄作,以寒战为内热,而用泄下。此辈昏狂狞恶,不安下愚,敢肆凶顽,以祸苍生,可为痛恨也!

太阴经证

腹满、心痞、呕吐、泄利

痘病四日,但传太阴之经,不入太阴之脏,此为顺证。阴胜寒作,则入于脏,伤寒痛满吐利之条,次第发矣。《伤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得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则胸下结硬。盖太阴以湿土主令,固有脏寒四逆之证。《伤寒·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而阳败湿淫,实为脾病之根。

湿者,脾土之本气;寒者,肾水之客气。(肾水之气,客于脾土。)究之己土之湿,亦缘癸水之旺。戊土降于火位,故其性燥;己土升于水分,故其性湿。(此释用了不同角度。己土实生于命门火。)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胜而土燥,则土能克水;水胜而土湿,则水反侮土。火土双败,水邪凌侮,是以脾脏湿寒也。(常人脾湿为常,未必寒。其寒者,阳虚火衰而寒水侵凌也。火衰不生土,而克火之水反得上侵中焦之位,是以阳虚之人,脾脏湿而且寒。)湿旺而燥衰,寒增而热减,则太阴日胜,阳明日负;营血日长,卫气日消。(“营血日长”四字,是根据“脾生血”的道理,为了行文的对称而说的,无实质意义。湿旺寒增而“太阴日胜”之人,是即乙木不达之人,不能“营血日长”。此句,要在讲“卫气日消”。)痘家痒塌黑陷之根,全由于此。凡诸死证,无不缘于脾阴胜而胃阳负也。治太阴之脏,养中扶土,补丁火而泻癸水,无逾于茯苓四逆一方矣。(茯苓四逆,实乃寒疫三阴之通法。前文《疫病解·(寒疫)三阴治法》:“太阴厥阴之病,悉因少阴之水旺……”)

【苓桂参甘厚朴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干姜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一钱 厚朴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太阴腹满者。

【苓桂参甘椒附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桂枝一钱 茯苓三钱 蜀椒一钱 附子二钱 芍药一钱 粳米半杯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太阴腹痛者。

【参甘姜苓半夏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一钱 半夏二钱 生姜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太阴呕吐者。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干姜二钱 附子一钱 茯苓三钱 石脂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太阴泄利者。

此之四法,较之大人寒疫治法,他药则可少,而去湿之茯苓则未少,意为重用去湿之品。而四法之间,因泄利之证,脾阳愈虚、己土愈寒,是以人参、干姜用量大于其他三法也。

少阴经证

咽痛、吐利、蜷卧、四逆、发痒、黑陷、便血、便脓、溃烂无痂、痘疔坚石

痘病五日,但传少阴之经,不入少阴之脏,此为顺证。火败寒胜,则入肾脏。《伤寒·少阴》欲寐、蜷卧恶寒、四肢厥逆、咽痛吐利之条,陆续见矣。少阴从君火化气,病则水胜而火败,寒长而热消,必至之势也。

少阴脉循喉咙,寒水上凌,相火失根,甲木逆冲,是以咽痛。寒水侮土,中气崩坏;胃逆则呕,脾陷则利。阳动而阴静,阴胜阳奔,水旺火熄,故蜷卧恶寒,而但欲寐也。脾胃并主四肢,寒水侮土,四肢失温,故手足厥逆。阳胜则卫气发达而肌肤鲜华,阴胜则卫气沦郁而皮毛黎黑。卫气幽埋,不能发越,故郁而为痒。既不外发,则当内陷,势无中立之理。是以痒则必塌,而黑则必陷也。水寒土湿,风木郁陷,疏泄不藏,是以便血。湿寒凝涩,膏血腐败,风木失荣,是以下脓。卫气者,所以熏肤而充身,卫肌腠而敛皮毛;阳虚卫败,则肌肤失其收敛,溃烂而无痂壳。阳性松活,阴性坚石;寒水坚凝,故主痘疔。阴莫盛于少阴,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阴气独盛。痘家死证,悉以肾阴之盛也。

【甘桔元射汤】

甘草二钱 桔梗二钱 元参一钱 射干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少阴咽痛者。(小儿虽“相火未泄”,以至于少阴证见“相火失根”之时,上热较盛而需用清金药,然元参有补水之弊,似不若用茅根。茅根并可泻湿。)

【茯苓四逆汤】

茯苓三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干姜二钱 附子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蜷卧恶寒,四肢厥冷者。

    若呕吐,加半夏、生姜。泄利,加石脂。与太阴同法。

【苓桂参甘芪附麻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二钱 黄芪三钱 附子二钱 升麻一钱 紫苏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痒塌黑陷者。(此为下文苓桂参甘黄芪汤加附、升、苏,大要乃是补阳去湿、达木气的基础上,增加暖水升阳、开表气之法。)

【桂枝芍药黄土汤】

甘草一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二钱 阿胶一钱 生地一钱 桂枝一钱 芍药二钱 灶中黄土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便血者。

【桃花汤】

干姜三钱 粳米半杯 赤石脂二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入赤石脂末五分,温服。治便脓血者。(此证病机,可参《伤寒悬解·少阴二十六》。)

【苓桂参甘黄芪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一钱 黄芪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溃烂无痂者。(要在补其表气。黄芪宜生用。)

【参甘桂附红蓝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一钱 附子二钱 红花二钱 苏叶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痘疔坚石者。先用银针刺之,后服此汤。(此乃苓桂参甘黄芪汤去芪,加附、红、苏。即增暖水、活血、开表之法。黄芪炙用,亦可加入。但已非重要因素。并且,加芪不若加干姜。)

大人寒疫,仅一个茯苓四逆加半夏汤及其加减法,此章则有七法。其中,苓桂参甘黄芪汤加减之三法,与阳明经证之参甘芪红升麻汤之七法,均针对痘形本身,与《伤寒论》阳明、少阴证无关。“阳莫盛乎阳明”“阴莫盛乎少阴”,是以痘形一有异常,即宜补阳明并泻癸水。其余甘桔元射汤、茯苓四逆汤及桂芍黄土汤、桃花汤,大同于大人伤寒证。但其中三法不在寒疫示法,而在痘病示法者,如甘桔元射汤因于小儿相火较旺之故;桂芍黄土汤及桃花汤则备用于中下寒湿,木郁风动或兼有上热之需。实际上,此之三法,大人亦可酌用。

厥阴经证

气冲、心痛、咽疼、消渴、呕吐、泄利、便血、便脓、腹痛、腰痛、厥逆、发热、疳疮、痈脓

    痘病六日,但入厥阴之经,不入厥阴之脏,此为顺证。木郁风动,则入肝脏。《伤寒·厥阴》气冲心疼、咽痛腰痛、消渴呕利、厥逆发热之证,必当渐生。厥阴以风木主令,土湿水寒,木郁风生,郁冲于上,则心疼咽痛、呕吐消渴之条见;(甲木冲击则心疼,相火刑金则咽痛;甲木贼土则呕吐,风动生燥则消渴。而其“”,有足厥阴所化,亦有手厥阴所化。阳虚者,甲木不化相火,亦化风。先生于《伤寒悬解·厥阴一》示:“肝心子母之脏,气本相通。病则木气不舒,郁勃冲击,故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窃以为,不若称甲木或手厥阴之冲击。下文:“厥阴之脉,自足走胸……”虽胸膈、咽喉确与足厥阴有关,但按照“上病因于不降,下病因于不升”的理论去分析,则较为统一。毕竟不影响临床施治。)郁陷于下,则腰疼腹痛、泄利脓血之病作。

    厥阴之脉,自足走胸,贯膈而循喉咙,上入颃颡,冲于胸膈,则心为之疼;冲于颃颡,则咽为之痛。木郁蠹化,则吐蛔虫。木败胃逆,则呕水谷。木陷于土,郁冲于前,则病腹痛。木陷于水,郁冲于后,则苦腰痛。血藏于肝,谷消于脾,土败木贼,风令疏泄,脾伤则清谷不止,肝伤则便血不收。厥阴风木,生于癸水而孕丁火,实为水火之中气;中气既病,故水火不交,上热而下寒。水胜则发厥,火复则发热。少阴水胜而火败,故病甚则多死;厥阴水终而火复,故病剧而或生。盖以阴极阳回,往往见绝而苏。(此从阴阳转化之理释。比《伤寒悬解·厥阴脏病》:“水木侵凌,土崩阳败,忽而一线萤光,温存中气……”的说法,避免了玄学味道。但是,能够“阴极阳回”者,前提仍然是其人阴阳不至于大衰。可参前文《疫病解·(寒疫)厥阴经证》注文。)其厥逆者,死机也;其发热者,生兆也。而阳回热发,往往太过。热郁于上,则咽痛而吐脓血;热郁于下,则腹痛而便脓血;热郁于经,则随在而发痈脓。凡疳疮剥蚀,唇齿消烂,痈脓腐溃,手足卷屈者,皆厥阴之热淫也。(治法参后方。)厥阴之经,循喉咙之后,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下颊而环唇,故疳生于唇口。厥阴主筋,诸筋皆会于节。膝踝肘腕者,筋骨之关节,故痈生于肘膝。缘卫郁不能外发,一得厥阴之热,淫蒸腐化,则生疮痈。然虽热过营伤,而阳回痘发,卫气不陷,亦为厥阴之功。(厥阴见热,生兆也。如文中示,“其厥逆者,死机也;其发热者,生兆也。)痘传厥阴之脏,半死半生;当于厥热胜复之际,先事预防也。

【甘桔柴芩汤】

甘草一钱,生;桔梗二钱 柴胡一钱 黄芩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咽痛者。风盛咽燥,加生地、白芍。

【参甘归芍栝蒌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当归一钱 芍药二钱 生地一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消渴者。

【苓桂参甘芍药附子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二钱 附子二钱 芍药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腰痛腹痛者。

【苓桂参甘归附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二钱 附子二钱 当归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厥逆不止者。吐泄治同太阴。

【当归芍药地黄汤】

甘草一钱,生;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当归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发热太过者。

【芍药黄土汤】

甘草一钱 白术一钱 附子一钱 阿胶一钱 地黄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灶中黄土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便血者。

    痘家便血者死,以水寒土湿而木陷也。宜暖水燥土,而清风木。(此证,与前少阴证同,均用芍药清风木,有其必要。阿胶亦可滋泄耗之血。但是,此证用生地,尤其是此处加黄芩,临床似宜慎重。先生于此之意,应是考虑患者尚有较充足的阳气在,乙木下郁而有热,甲木上逆亦有热之故。《金匮悬解·下血十四》:“下血之家,风木郁遏,未尝不生燥热,仲景所以用胶、地、黄芩。”说明药乃随症而施。临床无热象者,不宜用胶、地、黄芩。依理,此方加桂枝更善。《四圣心源·劳伤解·便血》:“仲景黄土汤……法莫善矣。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钱 黄连一钱 黄柏一钱 秦皮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便脓者。土虚木燥,腹痛胁痛者,加甘草、阿胶。

【地黄芍药芩柏汤】

甘草一钱,生 芍药二钱 生地一钱 元参二钱 黄芩一钱 黄柏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疳疮者。外以黄连、石膏、甘草、青黛等分,研细,时时涂之。(此与上条,乃“厥阴之热淫”,是以治用清热凉血滋肝之法。依理,宜如甘草归地汤,用归或丹皮以行瘀通经。又,前文称“缘卫郁不能外发,一得厥阴之热,淫蒸腐化,则生疮痈”,似宜加紫苏或浮萍发表。

【甘草归地汤】

甘草一钱 当归一钱 生地一钱 芍药一钱 桔梗二钱 元参二钱 丹皮二钱 黄芩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痈脓者。(元参既可清热,亦消疮疡,而桔梗更有散结化脓之功。此方即上方地黄芍药芩柏汤去柏加归、丹、桔梗。)

大人寒疫,先生仅示治厥逆泄利与治发热消渴二法,此则示人九法。其中,参甘归芍栝蒌汤、苓桂参甘归附汤与寒疫二法大致类似。其余七法,治腰痛腹痛之苓桂参甘芍药附子汤,去归加芍以息风燥,亦类于苓桂参甘归附汤法。余六法,甘桔柴芩汤治咽痛,较之少阴证之甘桔元射汤多了清相火之药。厥阴见相火,可清;少阴见相火,则大宜谨慎,以防败阳也。余五法,除芍药黄土汤备用于水土寒湿而木郁风动之证之外,另外四法,均针对小儿阳旺所设。大人可酌用。

三阴治法

    痘家日传一经,六日而至厥阴。阳平而不入于腑,阴平而不入于脏;经尽卫发,此勿药而有喜者。补泻之法,俱不可用;但须发表而已。阳盛则离经而入腑,阴盛则离经而入脏。入腑者有吉而无凶,入脏者少生而多死。此与伤寒、寒疫之证一也。而痘家之三阴,更为危险。以其表寒闭束,甚于大人,卫气难发而易陷,死者十九也。(此句,是前文《痘病根原》:“其病一也,而证则异焉”的一个重要体现。)

    凡病腑热则宜寒泄,脏寒则宜温补,此定法也。而痘家一证,则但有温补之法,而无寒泄之条。(此亦《痘病根原》:“其病一也,而证则异焉”的一个体现。)盖伤寒攻下,皆在表解之后;痘家未有表解之时,是无可攻下之日也。若阴盛入脏,而温补及时,十犹救五;若温补后期,则九死一生;若稍用寒凉,则百不一生矣。

    临痘证者,贵于在经而先觉,不贵于入脏而后喻。(精解《伤寒》与《寒疫》,而以“辨逆”之法临证,可“先觉”矣。)救之于履霜之前,则为良工;挽之于坚冰之后,是为下士也。

庸工谬妄

痘理微妙,贤智不解,况中古医工,庸愚凡陋,何足知此?其于古先圣哲言之谆切者,犹且背驰千里,况此之未经论著者乎?其荒唐讹谬,不必责也。至于《琐言》、《正宗》之类,巨恶元凶,罪深孽重。(似为《救偏琐言》(清·费启泰,1659年刊)及《痘疹正宗》(宋麟祥)。后者师承前者。网站“知识贝壳”文章《宋麟祥与痘疹正宗》称该书刊于1695年。)而俗子庸夫,群而习之,以扇其虐;丑类凶徒,久而愈繁。此生灵之大祸,仁人之深忧,极当劈版焚书,不可留也。

卷四

小儿疹病,即大人温疫。风伤卫气,卫闭而营郁;营气内陷则死,外发则生。非解仲景中风,不知温疫;非解温疫,不知疹病之义。(此句可见中风、温疫与疹病,三者是相同的病因病机。)

疹病之义,岐伯、仲景俱曾言之,而议论未详。后世庸工,不知凉营发表,而率用寒下,徒伤里气。而卫闭不泄,营气郁沦,遂殒性命。庭树方,而遭攀折;山木始生,而夭斧斤。朝荣夕落,蕙兰与萧艾同伤;夏茂秋零,松柏共蒲柳并槁。半枕黄粱,已非故我;一榻槐安,竟为异物。人悉言愁,我欲赋恨。作疹病解。

疹病解第四

疹病根原

    疹病者,温疫之伤卫气也。(“温疫之伤卫气”似宜作“风邪之伤卫气”。后文作“一袭邪风,相火升炎……”;又“疹病之与中风,同是风邪”,可见称之为“风邪之伤卫气”更妥。)此因金水敛藏,卫阳未泄,是以风袭于气分。风伤大人,则为温疫;小儿则为疹病。其病一也,而证亦同焉。(寒疫与痘证“证则异”,此则“证亦同”。实则小儿疹病与大人温疫亦略有差异。后文《阳明腑证》:“……疫邪固涩,汗出颇难,而小儿表密,更无自汗表解之理。虽传胃腑,而表证自在。此与伤寒中风之腑证不同,即与大人温疫之腑证亦殊……”又《伊公四问·问疹四条》:“玉楸子曰:温疫一也,而少长大别,则证状亦自微异。小儿年齿幼小,然或怀质抱真而秉良资,大人春秋盛壮,然或淳漓朴散而负空器,则补泻温清之法,自难尽同也。

    血藏于肝,气统于肺。肝血温暖而升发,肺气清凉而降敛,自然之性也。气性闭敛,而风性疏泄。风伤卫气,泄其皮毛,卫愈泄而愈欲敛;敛而不启,内遏营血,故营郁而为热。六日经尽,营血郁勃,发于汗孔,红点圆平,其名曰疹。(“六日经尽”为概说。后文《疹病隐显》:“或发于三日之前,或……”)

    小儿寒水蛰藏,相火未泄,营血本自清和。一袭邪风,相火升炎,亦同大人,故感冒温疫,营郁而疹发。疹点周密,营郁散越,则热退而病除矣。

凡人中风,未尝病疹。温疫之邪,胶黏闭塞,封固难开,小儿肌表固密,是以感之则疹生焉。(中风与温疫之异,在于疫邪“胶黏闭塞,封固难开”。)

疹病之与中风,同是风邪,但气则疫疠而时则春夏,血蒸而表密,故热散而发疹点,证与中风不同也。(不同之处在于血热难泄,而“发疹点”则未必。《伊公四问·问疹四条》:“营郁既泄,则疹点何来?”只是未见疹点,不谓之“疹病”。)

疹病隐显

    小儿温疫传经,亦同大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六经既尽,营血外发,而生疹点。或发于三日之前,或发于六日之后,表邪之轻重不同,经气之衰旺非一也。(“六经既尽,营血外发,而生疹点”者,乃指一般现象或一般规律。具体于临床,则是“或发于三日之前,或发于六日之后”,因主客气各有不同也。这是符合辨证法的论点,而非僵化的“必定六日”的框框。清代吴东旸,后世一般认为其掌握了黄元御先生的不少理论精髓,实际上,偏差太多。如执着于六日经尽方内传之说等。其医案体现的医理偏差,可参公众号“四圣医苑”拙作《<医学求是>再求是》。)

盖卫气敛闭,营郁热发,外无泄路,倘里有奥援,则内传腑脏。如脏阴未衰,表里异气,营热不得内传;(表热而里亦热,则表里同气相感。若脏阴未衰,则表里异气而不内传。)经尽之后,营热郁隆,自然外发。(“如脏阴未衰,表里异气,营热不得内传;经尽之后,营热郁隆,自然外发。”此句较详尽。此较《疫病解·(温疫)六经治法》“六经既尽,阴气续复,血热外达”之说,貌异而实同。意即:“脏阴足够旺,至六日经尽之时,尚未败于经热,而其势反可格拒营热于外;内缩之阴气,得以发动反攻,而迫使营热外达。”此实亦《寒疫》章“正复”(正气恢复)之意也。阳气阴气,只要是人体正常的生长之气,均为正气。)其经阳素旺,则热盛于三日之前;其经阴不衰,则热盛于三日之后。邪轻而表疏,则外发之期早;邪重而表密,则外发之期晚。若卫闭而营不能泄,则郁闷躁烦,昏狂迷乱之证,色色皆起。遇脏阴素虚,则营热内蒸,终不外发,五脏燔烁,则人死矣。或发之未透,隐见于皮肤之内,郁而为痒,是为隐疹。隐疹者,营之半发而未透者也。(寥寥数字,足以示人治瘾疹之法。滋营血、泄营热、开表气而达营郁也。)隐疹之家,营热郁积,久而肌肉腐溃,发为风癞。

风癞由于隐疹,仲景论之于《伤寒·脉法》、《金匮·水气》之中;岐伯论之于《脉要精微》及《风论》之内。而隐疹之名,岐伯未言,实始仲景。此先圣疹论之始也。

太阳经证

发热头痛

    太阳在六经之外,感则先病。太阳之经,总统营卫。风自外感,而伤卫气,故太阳先病。风性疏泄,窍闭而风泄之,开其皮毛;气莫能敛,是以卫伤。卫秉肺气,素以收敛为性。风伤卫气,皮毛露泄,而卫气愈敛,其性然也。卫闭而遏营血,热郁血中,卫气不泄,是以发热。太阳寒水之经,病则令气郁发,证见恶寒。温疫营遏热盛,故但热而不寒。(温疫虽言“但热而不寒”,实则,一般乃如伤寒阳明腑证,有一个“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无热”的短暂过程(《伤寒悬解·阳明四》)。如后文《寒热胜负》之青萍石膏汤,治证即为“脉浮而紧,发热恶寒”等,是有“恶寒”也。至于温病,因其“木火内应”,而又“木火当令,寒水无权”,故“但见发热,不觉恶寒。”(《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一》))其经自头下项,行身之后。营卫壅塞,不得顺行,故头项、腰脊、骨节俱痛。卫司于肺,胸中宗气,卫之根本;卫郁窍闭,宗气壅逆,逆行上窍,泄之不及,冲激而出,故生嗽嚏。卫为风袭,遏闭营血,营血不达,郁而生热,是卫伤而营病也。宜青萍汤,浮萍泻卫气之闭,芍药泄营血之郁,甘草、大枣补其脾精,丹皮、生姜调其肝气,(此句亦概说。浮萍乃生姜之于桂枝汤之加强版;芍药泻营热;丹皮性辛能升,如桂枝之达郁也。)使气随汗散,卫开而营泄,则不生疹病矣。(此亦明示小儿温疫,未必定须发为疹。)以方在太阳,血热不深,用表药发之,只是汗出,尚无红斑也。(此证既然“尚无红斑”,那么如何判断其为疹病?实际上,从此句亦可看出,所谓“辨证论治”之“辨证”,不仅不必,且亦苍白。从五运六气、脉舌症状、病因病机去辨其六经之逆可也。如此证,除头痛发热之外,应并见微汗而不畅(但非毫无汗出,中风而无汗,必烦躁,是下文青萍石膏汤法或《伤寒》大青龙汤法之治证。)要在必见唇舌之绛红,即营血之热也。发热乃表闭,舌红为血热,施以开表凉血,兼达营郁之药可也。热盛者,重用清热,并加大枣以滋其脾阴,固其后防线。治病用药,无非如此而已。)

【青萍汤】

浮萍三钱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生;大枣三枚 生姜二钱 丹皮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覆衣,取汗。治疫疹初起,太阳证之轻者。夏月热甚,须以元参佐之。(元参清金补水。并可加金银花或夏枯草。)

脉紧无汗

    风伤卫气,脉浮头痛,发热汗出,以风泄于外而气不能闭也。若脉浮而紧,发热恶寒,身疼腰痛,烦躁无汗,而喘促者,是气闭于内而风不能泄也。温疫亦然。凡风强则疏泄而有汗,气强则敛闭而无汗。(此可见,温疫常理乃有汗,但若气强,则无汗。是以,有汗可辨为中风而营热疏泄;无汗却未必是伤寒。但无汗必定是“气强”而需开表气。至于“气强”,到底是因感得寒水之气过旺(伤寒),还是因相对于营虚所见之旺,则宜参五运六气及脉舌症状而辨之。通常情况下,感得寒水之气旺者,无汗而恶寒;营弱而气闭者,无汗但不恶寒,至多微恶寒,而常常并见烦躁,因其营热内郁也。)有汗者轻,表疏则营郁易发;无汗者重,表密则血热难宣。此当以青萍石膏清散经邪。是时未传六经,营郁尚浅;风消热泄,则斑点不生,一汗而解矣。

【青萍石膏汤】

浮萍三钱 石膏二钱 杏仁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二钱 大枣二枚

    流水煎半杯,温服,覆衣。治疫疹初起,太阳证之重者。(此方之浮萍,又等同于大青龙汤麻黄之功矣,与前方青萍汤之青萍,不过只是生姜于桂枝汤中的“加强版”相比,两者不同也。但是,其“开卫闭”之功则同。如麻黄与生姜,于麻黄汤、桂枝汤二方而言,实亦只是“开表”的力道有轻重而已。是以,此方治疹病(中风)“太阳证之重者”。依理,浮萍宜五钱。)

烦热燥渴

疹传阳明少阳,燥动火炎,则生烦渴。若方在太阳,而烦渴已见,此其三阳素旺,将来多传阳明之腑。盖温疫之邪,受在少阳、厥阴两经。足少阳从相火化气,足厥阴以风木主令。胃阳旺而燥盛,则风火激烈而烦渴以生;脾阴旺而湿盛,则风火清宁而烦渴不作。如烦渴见于太阳寒水之经,则火盛水负,湿亏燥盈,是其素秉如此矣。(此等素禀之人,病则如温病,大多初病即是“但热而不寒”也,因其寒水素亏也。)

火炎就燥,必传胃腑。此在大人,或有表解而病此者;小儿表密,必连经证。(此乃连太阳之经,非连阳明之经。)宜白虎加元麦青萍汤,清金而发表,绝其传腑之源也。

【白虎加元麦青萍汤】

石膏二钱,生;甘草一钱,炙;知母二钱 粳米半杯 元参一钱 麦冬二钱 浮萍二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热服,覆衣。治疫疹初起,阳气素旺者。(所谓“阳气素旺”,即“烦热燥渴”之证象明显。必并见唇舌绛红。依理,并宜芩、芍、丹。)(温疫及疹病,白虎加元麦青萍,列于太阳经章,而温病则列于阳明经章,似因温病初起,已是“头痛热渴”;而肺燥一动,即入阳明之故。从用药来看,则无非根据其证偏于肺燥之渴,还是未至于甚渴的不同而已。药用芩、芍,可互参。)

寒热胜负

太阳以寒水主令,病则令气遏郁,而见恶寒。凡太阳经病,表阳闭束,发热而恶寒者,其常也。水旺则寒胜其热,火旺则热胜其寒。

君火胎于营血;相火者,君火之佐也。温疫营郁热发,动其君相之火,火必胜水。(此亦是“理如此”而已,偶有例外者。)寒水未至颓败,犹稍见恶寒;寒水败亡,则寒从热化,但热而无寒。(此句,实乃通释温病、温疫、疹病太阳经证“但热而不寒”之由。依理,太阳经病如前文:“发热而恶寒者,其常也。”)疹家稍见恶寒者轻,但热无寒者重。凡病不宜水旺,而寒水之在疹家,则贵若拱璧,宜补不宜泄也。(此亦通指温病、温疫、疹病。只是温病之热发于内,言寒水,只是言其末耳(其本在少阴)。)

阳明经证

鼻干、口燥、呕吐、泄利

    阳明经在太阳之次;太阳表邪不解,以次内传,二日则及阳明。其经挟口环唇,行身之前。经气上壅,则鼻口干燥而胸膈胀满。(阳明不降,现其燥金之化气则口燥;辛金不收而随阳明化气则鼻干(《疫病解·(温疫)阳明经证》:“相火上炎,肺金被克,故目痛而鼻干”);浊阴不降则胸膈胀满。)戊土上逆,碍其甲木降路;甲木郁遏,而贼戊土;胃不能容,则作吐泄。温疫阳盛阴虚,但恐吐泄之亡阴,不虑吐泄之亡阳。吐泄亡阴,则入胃腑。吐泄者,疹家传腑之根也。

【浮萍葛根汤】

浮萍三钱 葛根三钱 石膏二钱 元参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二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阳明经疹病,口燥鼻干,烦热不眠者。(不眠要在阳明之逆。葛根降其逆也。)

【浮萍葛根芍药汤】

浮萍三钱 葛根三钱 石膏二钱 元参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二钱 芍药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疹病阳明经证备而泄利者。(此为热利。芍药清营热而敛胆气,俾甲木不至于贼戊土也。)

【浮萍葛根半夏汤】

浮萍三钱 葛根三钱 石膏二钱 元参一钱 甘草一钱 芍药一钱 生姜二钱 半夏二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疹病阳明经证备而呕吐者。

经热传腑

    阳明经病,此在大人,汗之太过,则津亡而入胃腑;(此指温疫之病,非概指所有的阳明经病。如《伤寒悬解·太阳五十七》:“汗下之后,小便不利。阳虚之人,则阳亡而病湿;阴虚之人,则阴亡而伤燥”,未必定是“津亡而入胃腑”。)汗之不及,则热郁而入胃腑。小儿表密,不患其多汗之亡津,只虑其无汗而热闭。(常理如此。但不能固执于此。小儿常有阳盛阴虚者,多汗可亡其阴,无汗亦可耗其阴,宜审证而辨其逆。后文《阳明腑证》:“盖汗亡而土燥,与无汗而火郁,皆成腑病。”即此之意也。)小儿温疫,方在阳明之经,法宜透泄其表,以散经热;汗出热散,自无入腑之虑。(大法如此。但汗出之后,宜再审其是否伤于燥。)若表邪不解,阳旺之人,必传胃腑;传腑则不得不用承气诸方矣。

阳明腑证

潮热、谵语、腹痛、便秘

    伤寒中风,一传阳明之腑,腑热熏蒸,开其皮毛,则见大汗。汗愈泄而土愈燥。表病则以汗解,而腑病则以汗增。(此句有多义。一者,“表病则以汗解”,是以腑证无需解表药。二者,无论是寒闭(伤寒)还是气强(中风大青龙证),只要是无汗之证,均须发汗以解其表。三者,中风桂枝汤证,虽啜粥以发微汗,但桂枝汤非汗法,要在白芍清营热之法。桂枝汤证,营热不清,径用麻黄发汗,只能促其入里(阳盛者)。四者,“腑病则以汗增”者,指阳盛之人。)疫邪固涩,汗出颇难,(“汗出颇难”者,一是时气罩于外;二是时气致人“木火不能发泄”,原本已经是病根潜伏于内。)而小儿表密,更无自汗表解之理。虽传胃腑,而表证自在,此与伤寒中风之腑证不同,即与大人温疫之腑证亦殊。然有汗无汗之间,长幼自别,而潮热澹语、腹痛便秘之条,亦不得迥相悬隔。盖汗亡而土燥,与无汗而火郁,皆成腑病。(“虽传胃腑”至此句,指小儿疹病与温疫有“有汗与无汗”之别,但潮热、谵语等证却同。因土燥与火郁,皆能致生腑病。)殊途同归,无有二也。

    腑阳旺而脏阴亏,营热内蒸,不得外发,此疹家殒命之原。相其轻重,泄以承气三汤,而加养阴凉血之味;脏阴续复,经热不能内陷,自然外发矣。(此句,以及三承气加芍药地黄之法,尚非终极之法,宜参下文《攻下缓急》。)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三钱,生 甘草一钱,生 芒硝一钱 芍药二钱 生地三钱

    流水煎半杯,入芒硝,火化,温服。治疹病阳明腑证,烦热谵语便秘者。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二钱 厚朴二钱,炒 枳实二钱,炒 芍药二钱 生地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疹病烦热谵语,痛满便秘者。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四钱 芒硝二钱 厚朴二钱 枳实二钱 芍药二钱 生地四钱

    流水煎半杯,入芒硝,煎化,温服。治疹病烦热谵语,痛满便秘而燥者。

攻下缓急

    温疫非必传胃腑,以其原无内热,只是外感;与温病之内热素积者不同。然营郁热盛,遇胃家阳旺,则表里感发,传腑甚易。虽未必人人传腑,而腑证颇多。但用承气攻下,必在表解之后。若表证未解,以青萍、石膏、知母、生地清润肠胃,凉泄肺心,而透发其表,不可攻下。如六日之外,经尽腑郁,势不可待,乃用下法。(“但用承气攻下”至此句,亦是讲常理。实则宜如下句,“一方而双解之,更为善也。”)腑热既清,营郁自发。第俟其自发,不如承气之中,参以表药,使其腑热泄于魄门,经热泄于汗孔;一方而双解之,更为善也。(此为善法、要法。但是必须明确,用此法之时,宜重滋里阴;否则,发表而泻下,阴去而阳亦亡矣。)

    庸工不论经腑,逢人则下,固是错误;即腑病将成,经病未解,而遽下于六日之前,亦为孟浪。小儿脆弱,那可肆意如此也。

【白虎加青萍地黄汤】

浮萍三钱 生地三钱 石膏二钱 知母一钱 甘草一钱,生 粳米半杯

    流水煎半杯,热服,覆衣。

【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

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甘草一钱 芍药一钱 浮萍三钱 生姜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先生于此用白虎加青萍地黄汤,相比太阳经证之白虎加元麦青萍汤,用地黄三钱,即滋肝润土而补里阴之法也。而用硝黄之法,仅示人调胃承气加芍萍法,亦示人不可重泻也。依理可并加生地。势急而用大小承气,重加生地,亦无不可。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中,生姜之用,应乃代枳实、厚朴以降浊、泻满也。

少阳经证

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呕吐、泄利

    少阳经在阳明之次。阳明表邪不解,以次内传,三日则及少阳。其经自头下项,行身之侧,由胸而走胁肋,归癸水而化相火。病则经气不降,逆克戊土。戊土被贼,不得下行,遂与少阳之经,彼此缠迫,故有心胸痞塞,胁肋满之证。(甲木于戊土,一损俱损、两败俱伤的关系。而甲木尚有侮金、刑金之患。)相火上炎,浊气升突,(火炎之烟,固然是“浊气”,然“浊气”非仅出于相火。右路为阳敛之路,右阳上逆,总为浊气上逆。因右敛之阳,实即“浊阴”也。清阳升于左,而浊阴降于右。)故有口苦咽干,目眩耳聋之条。胃腑被逼,不能容纳水谷,故作吐泄。少阳居表里之间,阴阳之界;阳盛则传于腑,阴盛则传于脏。温疫营郁热旺,脏寒不作,但有阳盛而传腑者,未有阴盛而传脏者。缘温疫之病,热在营血;而营血之热,全因相火之郁。(称“全因相火之郁”,不若《疫病解·(温疫)六经治法》之“而营中之伏热,则少阳之相火,而非但乙木所胎之君火也”的说法。即营热并有君火之热。)伤寒中风,寒热往来之证,至此则第苦热来而不病寒来,以其相火郁隆,寒不胜热也。

【柴芩栝蒌芍药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生;生姜二钱 大枣三枚 栝蒌根三钱 芍药三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覆衣。治少阳疹病,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者。(此为小柴胡去参之温补里气,而加芍清相火、栝滋肺燥(咽干)也。加芍者,因其“相火郁隆”,营热过甚;亦用其酸敛胆气也。此实乃少阳半表之经证,而略见戊土经气之壅而已。)

【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芍药二钱 枳实一钱 大黄二钱 生姜二钱 大枣二枚 元参二钱 生地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分二次。治少阳疹病,半入阳明胃腑,呕吐泄利者。(此方之法,在于清散少阳郁火,泻腑热而降浊阴,并加元、地、大枣滋其水土与风木。)

三阳传胃

    温疫三阳经病,营郁热盛;阳旺之人,则传胃腑。或自太阳,或自阳明,或自少阳,内传之来路不一,视其腑热郁发之早晚也。(传经乃一日一经,传腑则不定时日。)

卫统于肺而实化于阳明。卫旺营虚,皮毛敛涩,腑热燔蒸,而表无泄路,营郁莫达。此疹病所由死也。若腑阳非盛,营热不能内传,经尽之后,自然外发;斑点一生,营郁解矣。(斑发是表解,但未必是全解,亦未必能保持状态,发展至全解。也就是说,仍可能内陷。详参后文《出没隐见》及《疹后目疾》。)

痘家营闭而卫不能发则死,疹家卫闭而营不能发则死。卫气之发,赖乎阳明;营气之发,赖乎太阴。故痘家最忌阳明之虚,疹家惟恐阳明之旺。滋太阳之寒水,泄少阳之相火,助己土之湿,而润庚金之燥,治阳明腑证之大凡也。此段前半部分“卫气之发,赖乎阳明;营气之发,赖乎太阴”是统指,其余乃指痘疹之病。而“滋太阳之寒水,泻少阳之相火,助己土之湿,而润庚金之燥”,则特指疹病之“阳明腑证”。

    内外感伤,一切百病,悉由阳虚,不宜润药。其最宜滋润者,惟有此种。多服地黄、天冬,愈善也。(完整来说,主要有四。如《痘病解·热吉寒凶》:“阴贵之证,除温病、温疫、伤寒阳明腑证外,他未尝有也。”至于癞风之病,先生认为亦有生地建功之所。见《长沙药解·地黄》。)

太阴经证

腹满嗌干

    太阴经在少阳之次。少阳表邪不解,以次相传,四日则及太阴。其经自足走胸,行身之前。温疫营郁热盛,三阴之经,化气于三阳,故病传太阴,则腹满而嗌干。与温病略同,但内热之新故虚实不同也。

    卫化于阳明,营生于太阴。阳明旺而太阴衰,则卫闭而营不能发;太阴旺而阳明衰,则营发而卫不能闭。营发则斑见而人生,卫闭则热亢而人死。疹家斑点发生,全赖脾阴之旺。滋益脾精,以泽燥土,疹家太阴之定法。(是“太阴之定法”,亦疹病六经之要法,即总宜滋脾精,而泽燥土也。如前文《三阳传胃》:“滋太阳之寒水……助己土之湿……”)

    内外百病,悉缘太阴之湿,而惟疹病则惟恐其燥。己土非燥,营热不至里蒸,终当外发也。

【青萍地黄汤】

浮萍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二钱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二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疹病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太阳经证之时,因未至于腹满而嗌干,是以不必生地,但是先生亦示:“夏月热甚,须以元参佐之。”而肺燥较盛,则径用青萍石膏汤或白虎元麦青萍汤矣。法(药)随证变也。)

少阴经证

口燥舌干

    少阴经在太阴之次。太阴表邪不解,以次相传,五日则及少阴。其经自足走腰,行身之后,以癸水而化君火。少阴百病,皆水胜而火负,而惟温疫,则火胜而水负,故口燥舌干而渴。(此句亦概说。完整说,有温病、温疫、疹病,以及素体阳旺之人之黄连阿胶汤证。)以其营郁热发,君相燔蒸,一水不敌二火,而再值木生火长之时,则水亏火盈,必然之势。滋益肾水,以清壮火,疹家少阴之良规也。(此仅指大法之主要部分,实则,从用药看,至少元参、瓜蒌根用于清金润燥,其功非少。何况尚有生地滋燥土。证中必见“渴”也。如正文(方后缺“渴”之表述)。以其表气未开,是以尚需浮萍解表。)

【浮萍天冬汤】

浮萍三钱 天冬三钱 生地三钱 元参二钱 丹皮一钱 生姜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疹病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者。

厥阴经证

烦满发斑

    厥阴经在少阴之次。少阴表邪不解,以次相传,六日则及厥阴,六经尽矣。其经自足走胸,行身之侧,循阴器而上行,故烦满而囊缩。厥阴肝木,司营血而胎君火,又与少阳相火两相表里。温疫之病,受在营血;营郁热发,君相之火俱炎,传至厥阴,热盛极矣。是时肝血不枯,水土滋润,营热不能内传,外发皮毛,自见红斑。经传厥阴,法宜凉营血而滋风木,泄皮毛而清相火也。(此言“凉营血而滋风木,泻皮毛而清相火”,实亦概说。方中,当归有达乙木之功,且依“水土滋润”之理,实宜并用元参、生地及丹芍,并宜加量。)

【青萍当归汤】

浮萍三钱 当归二钱 生地三钱 丹皮二钱 芍药二钱 生姜二钱 甘草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治疹病厥阴经证,烦满囊缩,而使之发斑者。(此句即指当是之时,斑未发也。前文《三阳传胃》:“斑点一生,营郁解矣。”但是,临床若见斑点,亦宜此方。酌情加升麻以助其外发,更善。)

红白续发

红斑外发,则营郁泄越;但卫闭未能豁开,其发非一次可尽。凡欲发斑,则生烦躁;脉必浮数,陆续而出;至二三日,继以白斑,则透发无遗矣。(病理如此。现代临床所谓之“疱疹”,则痘与疹俱见,未必有红斑后白斑之现象。查其唇舌是否仍红于异常,而口渴与便秘是否未愈,以辨其内热是否续在可也。但是,笔者认为,所谓“痘与疹俱见”,其“疹”,即血点,乃卫虚而不能外发之痘也。(参前文《痘病解·阳明经证·发紫变黑顶平根散》)大致疱疹宜按痘病治之。)

    白斑者,卫气之外泄也。白斑将发,人必烦郁昏晕,脉必浮大洪数。既发则脉静人安,别无余虑。红斑易生,白斑难生,非郁极不能外发。将发之时,烦乱昏狂,困极欲死者,往往有之也。(理虽如此,但以滋肝凉血、开表行瘀之法(实即厥阴经证之青萍当归汤法)助之,未必“白斑难生”也。何况汗之适时,未必须发为疹也。《伊公四问·问疹四条》:“营郁既泄,则疹点何来?”)

紫黑迟见

疹家斑点外发,愈早愈轻。卫旺而表密者,往往经尽乃发,甚有迟至数日之后者。大概已过六日,便是斑发之期,愈迟愈险。

若营弱不能遽发,过时斑见,而色变紫黑,则多至殒命。(滋肝凉营(丹芍或归芍),乃至并润己土,则起手便立于不败之地矣。)以其经热郁蒸,营血腐败,后期而发,遂难救药也。于其紫斑隐见,未能透发之时,速服清散之方,犹可挽转。是皆失于发表,故至于此。(发表是要法。周密之法宜参青萍当归汤。)

出没隐见

疹点透发皮肤之外,按阵续生,新者已出而旧者未没,此为顺证。若卫敛表固,营弱不能透发,隐见皮里,顷刻即回,此为不救。其次则虽不立回,而终隐皮里,不能透露,此为隐疹。隐疹之家,营郁热伏,未经表散,久而血肉腐溃,发生风癞之疾,数年之后,亦伤性命。若早用发表,无此祸也。

水停腹胀

    疹家营热郁发;营藏于肝,其病自在厥阴。(“营热郁发”,虽不无厥阴之病,但并非仅在厥阴,并且主要不在厥阴。前文《少阳经证》:“缘温疫之病,热在营血;而营血之热,全因相火之郁。”实际虽非“全在相火”,然亦可见以相火为主也。相火在足少阳胆经。此句所指,实是指疹病,由表而传至厥阴病发之时。《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一》:“……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其经尽则在厥阴之脏。”)厥阴以风木主令,木郁风盛,津血耗伤,必生消渴。渴而多饮,土燥木达者,下窍疏泄,则水不停留。若土湿木郁,疏泄不行,必有停水。疹点出后,水停腹胀者,十之八九。此缘脏阴素旺,不能消水。(病发为疹,多为经阳素旺者。前文《疹病隐显》:“其经阳素旺,则热盛于三日之前……”,是三日内热盛者,经阳素旺之人也。但经阳旺未必脏阴不旺,因此发于外为疹,而里则仍是脏阴旺,是以既见外之经热(血热),而并见脏阴旺之土湿。此等患者,临床并不少见。)若在痘家,便是三阴脏寒之证,疹家脏阴不亏,则经热外发,反得其益。其经热隆盛,脏寒固不发作,而积水停瘀,必当泄之。其证腹满胁胀,头目晕眩,咳喘气逆,干燥思饮,而水入即吐,不能容受。以猪苓泻其积水;溲溺一通,浊气下达,则眩晕咳喘诸证俱瘳矣。(疹家见阳明腑证,当用“滋太阳之寒水,泻少阳之相火,助己土之湿,而润庚金之燥”之法。但是,疹点得以顺利外发者,脏阴素旺之人也。此又非“滋太阳之寒水,泻少阳之相火,助己土之湿,而润庚金之燥”之法可用,而反须泻水以治之。但泻水之法,必于疹发之后,证见眩晕胀满咳喘者方可用之;否则,泻之过早,助其腑热,则反生祸端。

【猪苓汤】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二钱 滑石一钱 阿胶一钱

    流水煎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治疹后水停,胀满咳喘诸证者。(此之“水停”,症状关键不在咳喘,在于小便不利,乃至水入即吐,或自觉饮多腹胀。)

呕吐蛔虫

《伤寒·厥阴》有蛔厥之证,缘木郁蠹化,故生蛔虫。脏寒不能安蛔,故四肢厥逆,而吐蛔虫。非第伤寒,凡内外百病,而见吐蛔,必是脏寒。惟温疫则是热证,缘其经热盛发,脏寒必不内作。即其脏阴素旺,益以饮冷生寒,而疹家原不以脏寒败事。(此二句似未必。先为疹之血热,寒药过多,致转里之寒证者,并不无。)虽见吐蛔,不与伤寒、杂病同论。未可温里,只宜凉营发表,但不当用寒泄耳。(此之“未可温里”,指见“吐蛔”之时也。实则即便“吐蛔”之时,亦宜细辨其是否里寒已作。)

疹后昏愦

斑发之后,轻者即起,重者余热未清,犹有烦郁谵妄之证,再服清散之剂,便可慧爽。(此即《三阳传胃》:“斑点一生,营郁解矣”等句的注解,即斑发之后,未必即是病愈也。所谓“再服清散之剂”,意即仍有营热须清也。)而皮毛已开,汗液当泄,即不服药,余热自当渐除,不过三日之内,无不清白,静候亦可,莫须多事也。(窃以为,以正法治之为上;否则患者因食而复等,反致坏事。)

疹后泄利

疹后泄利,全缘土湿水渍。以太阴湿旺,而渴饮水停,木郁风动,行其疏泄;水道不开,则谷道失敛,故生泄利。水去土燥,泄利自止,不须服药。若其不止,恐肝脾遏陷,致生利病,宜以五苓,疏木泄水,以燥土湿也。(此即前文《呕吐蛔虫》注文所虑,由热转寒之关口也。此时不以五苓散施治,脾阳陷泻,内寒续生矣。至于不由停水而因寒药而泄者,亦非无。)

【五苓散】

茯苓三钱 猪苓三钱 泽泻二钱 白术二钱 桂枝二钱

    研细,饮服二三钱,日三次。服后多饮暖水,取汗。治疹后泄利渴饮,小便不利者。(此方治水,势缓于猪苓汤,因彼证前后不泄而胀满,此证则至少尚可以从谷道后泄也。此病见木郁而风动,是以用桂枝。)

疹后脓血

疹后泄利不止,肝脾郁陷,致成下痢脓血之疾。庸工谓是疹后余热,非也。此缘土湿木遏,郁生下热;膏血腐败,故便脓血。(此句意即,同是有热,前为营郁之血热,此为肝郁之下热;热不同,治也不同,不可择一清热药而通治也。)宜白头翁汤清其湿热,加甘草、阿胶、桂枝、茯苓,培土清风,疏木而泄湿也。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

白头翁三钱 黄连一钱 黄柏一钱 秦皮一钱 甘草一钱 阿胶二钱 桂枝一钱 茯苓三钱

流水煎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治疹后便脓血者。(此法,白头翁加甘草阿胶,《金匮要略·下利二十一》治妇人产后下利,虚极之证。加桂枝、茯苓,典型的黄元御先生的理法,即标本兼治。此法实可用于土湿木遏,郁生下热而便脓血之各证,非仅适用于疹后便脓血。依理,连、柏可易为丹、栀,以减败阳之弊。此并示人“土湿木遏,郁生下热”之证,不避桂枝辛温。

疹后目疾

疹后营郁不能透发,余热伤眼,眦烂睛红,(疹后目疾,根原虽在肝,但是,“眦烂睛红”乃相火刑金也。即既有肝之血热,亦不无胆之火炎。)久而不愈,此肝气不调之故。(此亦可见《三阳传胃》:“斑点一生,营郁解矣”乃概说,非绝对。)肝窍于目而司营血,血热未清,肝气抑遏,故令病此。以凉营达木、泄湿清风之药,调其肝气;木荣风息,眼病自瘳。

【芍药桂苓胶地汤】

芍药三钱 桂枝一钱 生地三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阿胶二钱 生姜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治疹后目疾。(此方亦有深意。一者,疹病依理宜保阴,如《太阳经证·寒热胜负》:“凡病不宜水旺……则贵若拱璧……”,但于此之时,却是宜用茯苓泄湿矣。可见病之阴阳寒热在变,不可执一而终。二者,“湿”宜泻,而又不能离于疹病之营热与保阴,是以药用地、胶。三者,浮萍汤中,丹皮性辛可达木,但达木之功,究以桂枝为最,是以于此仍有余热之证,于大队凉营泄热滋肝药中,仍宜用桂枝以建达木之功也。此处亦明示,虽见“血热未清”,仍不避桂枝辛温。实则,桂枝可用于营热之病,《伤寒论》之桂枝汤已明示矣。俗言“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阳盛”,非指营血之热。(此时之桂枝需与清热凉营药合用)但是,桂枝达木郁而升阳气,上焦阳盛、中焦燥盛,证见烦燥热渴等者,用之宜慎。

六经治法

疹家六日经尽,血热外发,而见红斑。其在三日之前,早服表药,一汗解矣;营郁既泄,不至发斑。(此示疹病未必发斑,而发斑一般来讲,只是因为营热不能透泄。)若三日之后,以至经尽,而服表药,血热已深,虽有汗出,犹发斑点。治法总宜发表,前三日则加清金泄热之药,后三日则加凉血滋阴之品。(此之“前三日则加……”“后三日则加……”,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当然亦未必是“前”+“后”的关系,临床宜酌情施用。大致“前”+“后”较为妥当,如《厥阴经证》:“温疫之病……传至厥阴,热盛极矣。”关键不可忽略“总宜发表”。)要以表邪透发、经热肃清为主。发之不透,余热缠绵,淫生种种诸疾,为害非小也。

经腑殊方

疹家未病之前,原无内热;既病之后,亦无内寒。阳盛者则有传腑之条,阴盛者则无入脏之证。(此指常理。偶有变者。不可固执。)阳盛传腑,则宜寒泄。阳平而不入于腑,始终在经者,则寒泄无用,但须发表而已。善治者,在前三阳,则以汗解;在后三阴,则以斑解。(“汗解”是人功,“斑解”却多是病理矣,非必用药以发其斑。)详分经腑,细斟汗下,慎勿在经而用攻下之剂,亦莫入腑而用发散之方。汗下不谬,经腑清平,疹家之能事毕矣。

汗下宜忌

痘病寒伤营血,营闭而卫郁;疹病风伤卫气,卫闭而营郁。营开卫发,则生痘粒;卫开营发,则生疹点。以营热散于皮毛,故见红斑,而发自汗孔,故斑点正圆。营热外发则生,内郁则死。其内郁之原,必缘阳旺而腑热,腑热则宜寒泄。但内热之证,尚属后起,其先全是外热不解。阴旺之家,终无内郁之热。阳旺之人,表里感应,内郁日积,迟乃发热耳。(此明示内热之发生过程。)阴旺而无内热者,固不可误清其里,即阳旺而内热未实,亦但可凉解表邪,未宜遽用寒泄,伤其里气。(此句,“内热未实”指未成腑证,但“凉解表邪”则似未甚严密,并宜酌用石膏清气分之热,方如白虎汤者也。中土热盛者,参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法,加大黄亦合法。)

    病在经络,而攻其脏腑,此为粗工。若脏阴素旺之人,则中气败亡,而殒性命,所关非小。(此即笔者前文注《呕吐蛔虫》时,言“转里之寒证”的情形。但先生所言,指一般情况下,不至于生“脏寒”。笔者注文则提示误治等亦宜列入考察范围。实则,即便大法不误,药量及人身壮弱总是有别,正法而过药,亦生祸端,是宜全面考量。何况《伊公四问·问疫五条》明示:“温疫非无寒……入脏而病寒者少”而已。)庸愚谬妄,凡治疹病,必用寒泄,已是不通;甚且泄之三日之内,方传阳经之时,则无论阳旺阴旺,总无寒泄之理也。


卷五

伊公,丞相文端公之孙,大司马学庭公之子,名赞咸,字益庵,聪明好古,博综百氏,而尤爱农黄之学。玉楸子解温疫痘疹,四部俱成,此前贤所未喻,亦先圣之罕言。荒荒坤轴,落落玄宗,室无问字之人,门乏好奇之客。惟公清规远镜,洞辟灵台;玄鉴虚凝,廓开智府;挑银而夜诵,卷珠箔以晨披;得其寰中,超以象外;流水是其今日,明月乃其前身;百年以来,一人而已。采其清言微旨,作四问之篇。

伊公四问第五

伊公问旨

癸酉八月,玉楸子成《四圣悬枢》,论温疫痘疹之法。少司马伊公问曰:温疫痘疹四病,异同之义云何?玉楸子曰:感于秋冬,谓之伤寒;感于春夏,谓之温病。温病者,一人之病,非众人所同病也。其州里传染,众人同病者,是为疫疠。疫分寒温,春夏谓之温疫,秋冬谓之寒疫。(先生此说,乃尊重《内经》:“先夏至日者……后夏至日者……”的传统说法。实则感风方是温疫,感寒则为寒疫,不分季节。如《疫病解·温疫由来》:“温疫之证,发热出汗,得之于风。”而后文《问疫五条》亦示:“秋冬之月,不皆寒天……自是风淫,而非寒邪。”)痘即大人之寒疫,疹即大人之温疫也。(前文:“其州里传染,众人同病者,是为疫疠。”痘疹既是疫病,则亦当见“州里传染,众人同病”。实际上,现代医学结论可为证。如“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而且多见于儿童……”“水痘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是能通过传染源进行传播的……”等表述,遍见于网络。)

问温五条

问:经所言热病为何?玉楸子曰:热病即温病也。病于春者谓之温,病于夏者谓之热。《素问·评热病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即热也,以时令而异名也。

问:温病与伤寒何殊?玉楸子曰:《素问》:热病者,伤寒之类也,而实非伤寒。伤寒感秋冬之寒,温病感春夏之风。(“同气相感”,是以感寒者,感在太阳少阴。《温病解·营卫殊伤》:“伤寒之病,戊土与金水受之。”金即肺,主皮毛,实亦太阳之属也。感风者,感在少阳厥阴(《疫病解·(温疫)六经治法》:“温疫之感,全在少阳厥阴两经”)。又《伤寒悬解·伤寒类证·温病一》:“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此二句,亦笔者“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的说法依据之一。)时令不同,而寒温异矣。(“温病与伤寒何殊?”这个问题较有意思。前文注温疫寒疫,宜以所感之邪来分,不以时令而分。但温病则不同,上年“冬伤于寒”之证,依理不发于春,必发于夏,是以与伤寒确有时令之别。但是春夏伤于寒邪者,则不宜称“伤寒”,而宜视为如《四圣心源·杂病解下·伤风根源》之伤风证,即伤寒轻证。不过,笔者认为,这些病名其实并不重要。根据其症状,以“辨逆”法辨之可也。)

    问:温病与温疫何殊?玉楸子曰:温病之根,得之冬伤于寒,而有内热,感则表里皆病。温疫冬不伤寒,而无内热,但是表病,阳盛之家,而后里病也。

    问:冬伤于寒,何缘而有内热?玉楸子曰:冬气封藏,天地闭塞,阳蛰九地之下,则寒水得令。人于冬时,纵欲亡精,阳泄而火飞,是以变寒而为热也。(“变寒而为热”仅指“变封藏而为宣泄”而已,非变寒体为热体。其实质乃是热在膀胱(三焦之泄)或相火浮越(如运动或少寐者。宜参《温病解·温病根源》),寒仍在也,在于肾也。久之则乙木热郁于肾水,亦伤及肾阴。如《温病解·脏腑治法》:“……而肾水之所以枯槁……一盗泄于风木。”)

    问:冬伤于寒,何缘而春必病温?玉楸子曰:凡外感之深,必因内伤之重。阳气重伤,病则寒深;阴气重伤,病则热深。表里热剧,皮毛不开,是为温病。盖卫气以收敛为性,平日内热郁伏,一遇风邪,伤其卫气。卫闭则营郁,营血郁蒸而欲泄于内,风气发扬而欲泄于外,内外交泄而卫气愈敛,其性然也。敛而不启,乃成温病。(此说,指大致上的温病,乃感风邪而得。此与时令多风有关系。但是,虽感于风邪,却未必是有汗之证。是以先生言“敛而不启,乃成温病。”而温疫感风,且疫邪虽然“胶粘闭塞,封固难开”,却通常是有汗之证,如《温疫》章之《太阳经证》:“温疫在太阳之经……发热汗出……”依理,温病亦可见有汗之证,只是有汗者,证应较轻而已,以其营血未至于大衰也。《疹病解·太阳经证·脉紧无汗》:“有汗者轻……无汗者重……”)春夏风多,是以最易感伤。若脏腑平和,素无内热,则旋感而旋解,不成温病也。

问疫五条

    问:疫分寒温,前贤不解,先生推仲景微义,以发眇旨,令吾闻所不闻,快矣!但犹有疑焉。秋冬则曰伤寒,春夏则曰温病;寒疫亦以秋冬名,温疫亦以春夏名。温病温疫,俱缘中风,仲景《伤寒》所列中风,实非春夏之温病,是为何时之邪也?玉楸子曰:仲景中风,秋冬之病也。秋冬之月,不皆寒天,其时日暖风和而病外感,自是风淫,而非寒邪。(此句,即《温病解·营卫殊伤》:“秋冬之感,皆是伤寒,其时非必无风,中于风者,便是秋冬之温病;春夏之感,皆是中风,其时非必无寒,伤于寒者,便是春夏之寒病”之意。)然究与三春之炎风、九夏之温风(不同)。气候迥别,故但名中风,而不可以为温热也。(此意即,秋冬中风之证,轻于春夏感风之证。此亦合于一贯之理。正因为轻(营热轻、汗易泄),是以卫闭亦轻;卫闭轻,是以仅用生姜开表即可。)

    问:寒疫温疫,感异风寒。邪既不同,证自悬殊。(此即前注笔者称以所感之邪分,而非以时令分之意。)其分别之义安在?玉楸子曰:风为阳邪,而性疏泄;寒为阴邪,而性闭涩。故温疫之脉浮缓,其证发热而有汗;寒疫之脉浮紧,其证恶寒而无汗。此虽言温疫与寒疫,且“仲景《伤寒》所列中风,实非春夏之温病”(前文),实际上,此处所言温疫、寒疫之核心脉证,与《伤寒论》之感风、感寒,即中风、伤寒病之核心脉证相同。只因疫病所感天地之气,淫泆缠绵,故证治略有不同而已。)(温疫有汗,寒疫无汗,乃言其常。)温疫卫闭而营郁,是以经尽而出红斑;寒疫营闭而卫郁,是以经尽而发白汗。汗者,卫气之所蒸泄;斑者,营血之所逼现。(亦概说。)其病解(“”,消除。)既别,其病发亦判,不相混也。

问:温疫得之风邪,当与中风同法;寒疫得之寒邪,当与伤寒同法。今温疫不用桂枝,寒疫不用麻黄;(寒疫不用麻黄汤,因其力锐却易失,不若紫苏缓而持久,适合对治疫邪;温疫不用桂枝汤,虽亦疫邪难开,究因生姜泄卫闭之力弱,故加浮萍也。)其法不同,何居?玉楸子曰:春夏温病,秋冬伤寒,虽感天地之风寒,(亦“相感论”。)然不因岁气之偏。至于疫疠,阴阳愆伏,寒暄错乱,或盛夏而零寒露,或隆冬而飘温风,节候乖常,是以成疫。其分寒温于冬夏者,大略如此。而治疫疠之方法未必尽然,固难以桂枝、麻黄统治错杂无定之寒疫温疫也。

问:寒疫温疫之传脏腑,同乎不同?玉楸子曰:温疫有表热而无里热,不必传腑;阳盛者,里热作,乃传于腑。寒疫有表寒而无里寒,不必传脏;阴盛者,里寒动,乃传于脏。寒疫传脏,未始不入腑;其入腑者,亦是寒而非热也。温疫传腑,未始不入脏;其入脏者,亦是热而非寒也。温疫非无寒,而寒终不胜其热,入腑而病热者多,入脏而病寒者少;(此可证《疹病解·呕吐蛔虫》:“惟温疫则是热证,缘其经热盛发,脏寒必不内作”乃概说而已。)寒疫非无热,而热终不胜其寒,入脏而病寒者多,入腑而病热者少也。

问:温疫热胜,法宜清泄;寒疫寒胜,法宜温补,否耶?玉楸子曰:温疫之热,在表不在里,法宜清散其表热,不必清里;表热入腑,而后用清泄之剂。寒疫之寒,在表不在里,法宜温散其表寒,不必温里;表寒入脏,而后用温补之方。是当透发表邪;非有里证,不可误用攻补。(此亦感风、感寒之外感病,治法之金科玉律。)后世庸工之于疫疠,不论寒温表里,概用硝黄泄下,十治九误,此助天为虐者也。

问痘七条

    问:痘始何时?书何代?玉楸子曰: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谈医不及痘证。然疫疠之疾,岐伯于运气诸篇,往往及之。痘即大人寒疫,未有大人独病而小儿不病者。推其渊源,实始上古,但先圣未言耳。痘书之作,则起后世,大抵皆赵宋以后之人也。

    问:小儿寒疫,何为而发豆颗?玉楸子曰:寒疫营闭而卫郁,营开卫泄则为汗。疫邪固涩,而小儿表密,卫气不能透发,故冲突皮肤,而发豆粒者。使窍开而汗出,卫郁泄于皮肤之外,不作痘形也。

    问:痘粒之丰圆何故?玉楸子曰:寒邪外闭,三日而传三阳;卫郁盛满,发于汗孔;外为皮肤所限,旁为汗孔所束;卫郁发越,颗粒充盈,不得不丰圆也。

    问:痘粒之散漫何故?玉楸子曰:肺藏卫气,而司皮毛。金性收敛,卫外而敛皮毛,故谓之卫。卫盛则皮肤敛束而致密,卫虚则皮肤松懈而疏豁。卫郁外发,冲其皮肤,而裹束不紧,旁无界限,是以散漫而不丰圆也。

    问:痘属外感,可以汗解耶?玉楸子曰;何为而不可也。大人寒疫,必以汗解;小儿不得汗解,故发痘粒。若可汗解,何必以痘解?譬如大人,强以固表之药敛之,使之不得汗解,而以痘解可乎?

    问:痘家最恐表虚,不能完满收结。今以汗泄卫阳,能无后虑?玉楸子曰:大人汗解,不必皆死;小儿无汗,不必皆生。卫虚者,汗之亦死,不汗亦死;卫盛者,不汗亦生,汗之亦生。若用人参、黄芪于表药之中,则卫虚可汗,而何况实者。苟非过汗亡阳,保无后虑也。(临阵杀敌,必先固己之后防、补己之粮草。虚人伤寒,用解表药亦宜依此理,以免过汗亡阳。

    问:痘书何故而错谬如是?玉楸子曰:造化之理,非圣不作,非明不述。百世一圣,而至犹接踵;千里一贤,而生同比肩。圣明之少也如是。即有圣作,必待乎述;况后无明者之述。即有明述,犹须乎作;况前无圣人之作。以俗子腐生而冒圣作之才,以顽民悍夫而僭明述之业,此蟪蛄而谈春秋,菌槿而议晦朔耳,何当于是哉!

问疹四条

    问:生平所观疹痘之书众矣,无如此之明白清畅,犀照无遗者也。但小儿痘发而不再病,疹则感而又病,其义何居?玉楸子曰:小儿痘病,卫气大发,窍隧疏漏,复感寒疫,则与大人同以汗解,故痘不再生。(痘未必不再生。窃以为,当今疱疹之证,即再生之痘。)小儿疹病,即大人温疫。其痘后未尝不病寒疫,则其疹后何能不病温疫?是以可一而可再也。(此问之答,先生似未明晰。痘发因于汗孔致密,发过则窍开,故但有汗出。此即前文《问痘七条》:“疫邪固涩,而小儿表密,卫气不能透发,故冲突皮肤,而发豆粒者。使窍开而汗出,卫郁泄于皮肤之外,不作痘形”之意。即,痘病仅因于汗孔,孔开不再致密故“痘不再生”。疹者,如《疹病解·六经治法》:“血热已深,虽有汗出,犹发斑点”。即疹虽因窍闭汗不出,但要在血热[82]。是故,虽小儿汗孔致密,疹病较多见,而汗窍疏松之大人,亦非无疹病[83]。疹病之要既在血热,故再患温疫,血热郁发仍当再见疹形。如此之述,似可补先生所答之漏。

    问:疹病可以汗解乎?玉楸子曰:寒疫营闭而卫郁,温疫卫闭而营郁。营开卫发则为痘,卫开营发则为疹。营卫透泄,皆能作汗。痘疹者,营卫晚发而不得早泄者也。若早发其汗,卫郁既泄,则痘粒安生?营郁既泄,则疹点何来?既成痘疹,悉缘失治,原非必生之病,疹病胡不可以汗解也?(此亦回答疹病是否必见斑疹之问。不必定见斑疹也。)

    问:疹病即大人温疫,先生但解温疫可矣,何为又解疹病?玉楸子曰:温疫一也,而少长大别,则证状亦自微异。小儿年齿幼小,然或怀质抱真而秉良资;大人春秋盛壮,然或淳漓朴散而负空器,则补泄温清之法,自难尽同也。

    问:小儿疹病,既即大人温疫,何疹发之时,小儿独病,大人不染耶?玉楸子曰:《灵枢·九宫八风》之篇:太乙随一岁八节,而居八方。太乙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风从所居之乡来,为实风。如冬至后四十六日,风自北来;夏至后四十六日,风自南来,主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如冬之南风,夏之北风也,伤人者也。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如避矢石,邪勿能害。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南来,名曰弱风;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有刚弱,人有少长,感以大王之风(宋玉《风赋》),少者不伤(此大王之雄风也);袭以婴儿之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长者不病。同声相应,同气相感,自然之理也。


附篇:

谈谈“卫郁而为热”的理解

黄元御先生在其著作《四圣悬枢·痘病解·痘病根原》中提到,“……寒伤营血,闭其皮毛,营愈闭而愈欲发。发而不透,外束卫气,故卫郁而为热。”这个说法,查了查目前常见的几个版本,如人民卫生出版社版(麻瑞亭 孙洽熙等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版(责编:刘从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版(宋白扬等校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版(刘丽 余继文等点校),均如此。

那么,到底“卫郁”是不是“为热”呢?先生为什么要说“卫郁而为热”呢?我们从几个角度来看看。

一、  先生著作中,一般是“卫郁而表寒”

(一)原文论述的管窥

1.《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以营性升发,一被寒邪,阖其皮毛,则营愈欲发,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故卫闭而恶寒。……以卫性降敛,一被风邪,开其汗孔,则卫愈欲敛,内乘阴位,而逼营血,故营郁而为热。”只有“卫闭而恶寒”和“营郁而为热”的说法。

2.《四圣悬枢·疫病解·寒温病异》:“风伤卫气,则(卫气。如下文:“卫伤而内郁其营”)遏闭营血而生内热;寒伤营血,则(营血。如下文:“营伤而外束其卫”)裹束卫气而生外寒。”其“内热”“外寒”,病理同前述。

3.《四圣悬枢·疫病解·表解寒散》(寒疫):“寒伤营血,闭其皮毛,卫气陷于营阴之内,营阴闭藏,则生表寒。”“表寒”的病理也同前。

4.《伤寒说意·卷首·风寒解》:“风之中人,必由金水之外敛……卫气不启,泄之以风,而愈欲收敛,敛而莫达,则内闭营血,而生里热。寒之伤人,必因木火之外泄……营血不秘,闭之以寒,而愈欲发泄,泄而不透,则外束卫气,而生表寒。”“里热”“表寒”的病理亦同前。

5.《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风寒原委》:“营伤则卫病,以营血束闭其卫气,故卫郁而表寒。……卫伤则营病,以卫气遏逼其营血,故营郁而里热。”观点也同前。并且,这里的“卫郁而表寒”“营郁而里热”,可以说已经将“卫郁”“营郁”的病理后果,非常清楚地表达出来了。

6.《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卫以收敛为性,风愈泄而卫愈闭,闭而不开,故郁遏营血,而为内热。风性疏泄,孔窍不秘,是以恶风。”该章“太阳伤寒麻黄汤证”:“营以发达为性,寒愈敛而营愈发,发而不透,故裹束卫气,而生表寒。寒气闭藏,卫阳郁陷,是以恶寒。”同前理。后者“卫阳郁陷,是以恶寒”,亦非“卫郁而为热”。

7.《伤寒悬解·太阳经上篇·太阳本病》:“寒邪伤营,则营血束闭其卫气,故卫郁而生表寒;风邪伤卫,则卫气遏闭其营血,故营郁而生里热。 [84]理同前。

应该说,在专门阐述营卫风寒的章节中,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简单说,就是“卫郁而表寒”“营郁而里热”。

(二)根据文意的分析

1.《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气清而孕水,故气病则寒盛……血温而孕火,故血病即热盛”,可见,血病是“热盛”,而气病则是“寒盛”。

2.《四圣悬枢·疫病解·表里殊法》:“温疫传腑,当清其腑热,以发营血;寒疫传脏,当温其脏寒,以发卫气。”为什么“温疫传腑,当清其腑热”?因为温疫不清腑热,则“腑热”与“营热”表里感应[85],将导致表邪内传。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寒疫如果不去“温其脏寒”,则什么东西跟脏寒“表里感应”而内传呢?可见,卫气之郁,终究如《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所述,是“气病则寒盛”。也就是说,寒疫不温脏寒,则“脏寒”与“气寒(卫郁之寒)”表里感应,而导致表邪内传。

3.《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风寒原委》:“腑热则营血内陷而不外发,脏寒则卫气内陷而不外发。”腑热而营血之所以内陷,是因为营血郁而生热,表里之热相互感应,因此“内陷而不外发”。那么,能够与“脏寒”相互感应,而导致“内陷而不外发”的“卫气之郁”,到底是“寒”还是“热”,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

4.《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风寒原委》:“……肺金下行,则生肾水,是以卫气清降而产阴精……气行皮毛,卫气清降,则腠理阖。”此句可见,“卫气清降”之“腠理阖”,实际上就是“生肾水”“产阴精”,也不可能“为热”。

(三)其他角度的分析

我们从另外的角度作个分析,侧面加深一下认识。

《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以营性升发,一被寒邪,阖其皮毛,则营愈欲发,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故卫闭而恶寒。”“以卫性降敛,一被风邪,开其汗孔,则卫愈欲敛,内乘阴位,而逼营血,故营郁而为热。”此二句,指的是相关病理变化的一个阶段。可以将该类句式,称之为“阶段论”。什么“阶段”?我们看看先生著作的原意。

伤寒证营血“外乘阳位”之时,受卫气内敛之力的牵制,虽处于阳位,但只是处于一个“未能发”的阶段和状态。这个时候,就是先生常说的,“泄而不透”或“发而不透”的阶段和状态。这个不难理解,营气如果“发”(或“泄”)而能“透”,则是汗出热退矣,如原文:“营气欲出而不得,蓄积壅遏,则为发热;营气透发,则热退。[86]《四圣悬枢·疫病解·表解寒散》称,“故寒疫之病,阳盛而外热者吉”,为什么?因为阳盛者,血中温气旺也。其时,营血在阳位,若温气旺,则能蓄积而胜卫气内敛之力,因而外发为汗而自愈。

伤寒证正因为营血在阳位而不能“透发”,所以,它其实是“郁”在阳位的。伤寒证之“发热”,就是“阳位营郁之热”。而营血之所以处于阳位而不能行其疏泄之性,是因为卫气内敛之力大。卫气内敛之所以力大,一是寒伤营则卫病。是“卫病”了而不是“营病”了;二是从“相感论”[87]而言,伤寒证,本来就是卫气感应得寒气过旺之证。寒主收敛,因此内敛之力大。正因如此,伤寒证先感受到的是“寒”[88],主要的感觉也是“寒”。但它的“热”,却是由于郁在阳位的营血所发。由于阳位的营血郁热,需要一个蓄积的过程,因此,伤寒证有一个“或未发热”的阶段[89]

中风证卫气“内乘阴位”,说的也是初始阶段。这个阶段,卫气内缩,“内乘阴位”,压缩了营血的领地,营血退缩。不久,营血浓度增加——团结起来了,于是营热郁隆而汗出。这就是中风证常常会见到的“汗出”的机理。只是,在这个“汗出”的过程中,卫气仍然保持着“内敛”的状态。这个是它的本性。正是因为卫气仍然保持“内敛”;并且还只是一个病态的“内敛”,因此先生说桂枝汤中的生姜“发表[90]

总之,寒伤营之病,卫气内敛之力大,因此营气终究不能作汗而自愈;风伤卫之病,营血外发之力大,因此卫气终究不能久敛而无汗

“阶段论”反映的是“实力论”。而这个实力的对比,不管是在内的卫气向内拉的力大(伤寒),还是在外的卫气向内推的力大(中风初起),还是在内的营血向外反推的力大(中风汗出),终究还是营血才能产生郁热,这就是《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说的,“血温而孕火,故血病即热盛”的道理。

(四)成方立法的分析

《伤寒说意·卷首·风寒解》:“营伤则卫郁,宜麻黄以泻卫;卫伤则营郁,宜芍药以泻营。营卫发达,则表邪退矣。”芍药之“泻营”者,“泻营血之热[91]也。可见风伤卫之证,其热是“营血之热”。那么,寒伤营之证呢?《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伤寒麻黄汤证》:“麻黄汤,麻黄泻卫气之郁,杏仁降肺气之逆,桂枝通经,甘草培土,此伤寒之法也。”文中没有“泻卫'热’”的治法与用药。相反,其中,麻黄之用,先生虽常称为“泻卫郁”“泻卫闭”,但在《长沙药解·麻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中,还是明确提到“麻黄发其表寒”的说法。麻黄“味苦、辛、气温……善泻卫郁,专发寒邪。”可见麻黄之功,要在“开表散寒”。由此也可间接地推断出,卫气之郁,到底是寒是热。

(五)大青龙汤的启示

我们知道,大青龙汤是风寒都适用的[92]。《伤寒悬解·太阳经上篇·太阳伤寒大青龙证》:“中风卫闭而营郁,阳盛者固宜青龙……伤寒营闭而卫郁,阴盛者固宜真武,然当防其胃阳之旺,故垂青龙之方……”这里也是说风寒都能用大青龙汤。其中,“卫闭而营郁”是卫外而营内,卫气在阳面(风伤卫)外闭;“营闭而卫郁”是营外而卫内,卫气在阴位(寒伤营)内敛。但是,无论谁外谁内,终究是“卫气遏闭”而“营郁热甚[93]。也就是说,营卫之热,终究是由“营郁”所发。因此,无论谁外谁内,都可以用大青龙汤施治。

顺便说说,大青龙汤中,“石膏清其肺热[94],这个肺热,是因为营卫郁于表,而阳旺之人,燥金气旺,表里感应,在辛金表现出来的燥热,不是营郁之热。而“营郁之热”,因为是“卫气遏闭”所致,即因为是“卫气力大”,因此,治法都是以“麻黄泻其卫郁[95]为主(大青龙证方列《长沙药解·麻黄》章,乃是以麻黄为君药)。这个机理跟麻黄汤是一样的。而麻黄汤的立法,前面我们说了,是没有“泻卫'热’”的治法与用药的。由麻黄辛温,开表散寒而泻卫郁的功用,可见营卫之郁热,热不在卫而在营。

那么,先生为什么会说“卫郁而为热”呢?如果一处如此表达,则可能是笔误或是传误。问题是,《四圣悬枢·痘病解》中,共有4处类似表述。如“太阳经证·头痛腰痛发热恶寒嗽喘嚏喷”:“卫气内郁,则遏闭而为热”;同节:“营为寒侵,束闭卫气;卫气不达,郁而生热……”;“太阳经证·烦渴发热”:“……内连阳明,卫郁发热……”。此外,《伤寒悬解·太阳三十三》亦有“寒脉浮紧。浮缓者,必传入阳明。以卫郁而生里热,营泄而不能外闭也”之说。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这些说法,除了简略表述产生误解之外,主要是先生有时将“卫气”与“阳气(相火、经阳)”混用,有时又将“卫气”与“肺气”混用的缘故。

二、  先生偶将“卫气”与“阳气(相火、经阳)”混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因此,将“阳气”与“卫外”之“卫气”混用,并非毫无依据。下面看先生在什么地方混用。

1. 《四圣悬枢·痘病解·阳明经证·发热出痘粒满痂生》:“阳莫盛于阳明,表寒外束,阳气郁隆,是以发热。”这里说的是寒疫(感寒)的“热”的来由是“阳气郁隆”。这句话替换到“痘病解·太阳经证·烦渴发热”的“……内连阳明,卫郁发热……”中,可以发现,前者的“阳气”就是后者的“”。

2.《四圣悬枢·痘病解·阳明经证·发热出痘粒满痂生》首段较完整的表述:“小儿痘证,原于卫郁;卫阳极盛,而后外发。阳莫盛于阳明,表寒外束,阳气郁隆,是以发热。……卫郁盛发,故发热三日,而见痘形。”将后句“卫郁盛发”与前句“卫阳极盛,而后外发”作对比,可见前者的“”就是后者的“卫阳”,也是文中“阳气郁隆,是以发热”的“阳气”了。

3.《四圣悬枢·痘病解·阳明经证·发热出痘粒满痂生》:“痘者……小儿卫盛阳满,窍隧紧密,外感寒淫,肌表不泄,与大人同病,而证状悬绝,发为颗粒,此痘病之原由也。”将“小儿卫盛阳满,窍隧紧密”替换到《四圣悬枢·痘病解·痘病根原》的“小儿寒水蛰藏,相火未泄,皮毛之密……”中,可见“卫盛阳满”与“相火未泄”是同样的意思。也是将“卫气”与“阳气(相火)”混用的例子。

4.《四圣悬枢·痘病解·阳明经证·发热出痘粒满痂生》:“痘粒之肿,不关血肉,只是卫气冲腾,皮肤泡起。经阳升发,氤氲叆叇,影影如浆,其实非脓。”将句中的“卫气冲腾”与“经阳升发”作对比,可见“卫气”与“经阳(经中之阳气)”又是一物。

5.《四圣悬枢·痘病解·阳明经证·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痘病营闭卫郁……密之极者,卫郁不能尽发,危证也!此当用清补温散之剂,使卫旺表疏,阳郁尽发,不至死也。”将句中“卫郁不能尽发”与“使卫旺表疏,阳郁尽发”作对比,可见“”与“”是一物。

6.《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痎疟根原》:“痎疟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卫为阴束,竭力外发,重围莫透,鼓荡不已,则生战慄。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及其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阴退寒消,则卫气外发而病解焉。”文中“卫为阴束”,说明在内是卫气,但“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郁的却是相火。前文讲“相火郁隆,内热大作”,后文直接讲“卫气外发而病解”,又是一个“卫气”与“相火”混用的例子。

7.《四圣心源·杂病解下·痎疟根原》:“缘邪束于外,则恶寒;阳郁于内,则发热。阳旺而发之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晏。阳气退败,不能日与邪争,则间日乃作。”文中“阳郁于内,则发热”指的是卫郁发热,也是将“卫气”与“阳气”混用的例子。至于“阳旺而发之速”“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指的都是卫气外发。

实际上,无论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阳者,卫外而为固”,还是先生讲的“胃为化气之原”,究其根本,卫外之气(卫气),都是必须从左路肾、脾、肝一路上达的[96]。而左路上达之气,实质上就是通常说的“阳气”,俗谓之“左为阳升之路”的意思。因此,将“卫气”与“阳气”混用,可谓是由来有据,因此,先生在《灵枢悬解·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明确指出:“人气,阳气也(即卫气也)。

三、先生偶也将“卫气”与“肺气”混用

肺藏卫气[97],将“卫气”与“肺气”的概念混用,也不是没有依据。那么,先生在什么地方混用呢?

《四圣悬枢·痘病解·太阳经证·头痛腰痛发热恶寒嗽喘嚏喷》:“卫气内郁,则遏闭而为热……”同章“血升鼻衄”:“卫气郁遏,经络勿容,逆循鼻窍,冲逼营血,则见衄证。衄则卫郁升泄,痘可不生。”按照前句的说法,后句“卫气郁遏”无疑也是“为热”的。而文中示“紫苏石膏地黄汤”法,药用了石膏。石膏从来没人称其“清卫热”,只有称其清气分(肺或胃经)燥热[98]。将清肺热的石膏,用于“卫气内郁,则遏闭而为热”之证,说明“卫热”和“肺热”的概念混用了。

此外,肺开窍于鼻,上文“逆循鼻窍,冲逼营血,则见衄证”的,应该是肺气[99],但句中却称“衄则卫郁升泄”。虽然二者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是相通的,因为卫气本来就藏于肺。但这种表述,客观上仍然成了一个“二者时有混用”的例子。这种混用,在《伤寒悬解·太阳伤寒》章中也一样。

四、结语

综上可见,“卫郁而为热”的说法,要么是简略表述而引人误解,要么是将“卫气”与“阳气(相火、经阳)”混用,要么是将“卫气”与“肺气”混用。通常情况下,是“卫郁而表寒”“营郁而里热”。(20221214日)



[1] 《四圣心源》的《天人解》《六气解》《脉法解》三卷,其实就是《内经》的提纲;《素灵微蕴》则是删减了五运六气的《内经》的摘要。笔者注。

[2] 《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

[3] 后文括注同此。特殊情况另行标注出处。笔者注。

[4]  《易医妙用》:“若将河图的黑白圈化成数字连接起来则成为这样一种图像……正好是古人所讲的'天盘左旋,大地右转’。”

[5] 《皇极经世书》(宋·邵雍):“先天乃对待之体,乾南坤北为天地定位……”

[6] 见下文及《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名目》。

[7] 详见《内经》。

[8]《素灵微蕴·消渴解》:“相火在水,是为肾气。”

[9]《素问悬解·天元纪大论》。

[10]《四圣心源·劳伤解·阴阳·阴脱》。

[11] 参《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名目》。

[12] 《易医妙用·寿命与卦象》:“宋代的朱熹……他认为卦有四种,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纯阴纯阳。……纯阳纯阴的卦就是乾卦和坤卦。”

[13] 佛学方面,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无明须断,断了之后,成佛才是“绝对纯”。《佛学大辞典·七种生死》:“……(7)无后生死,又作无有生死,谓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究竟永尽,不受后有。[杂阿含经卷六、卷十三、那先比丘经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八、宗镜录卷七十三]”。笔者注。

[14]素问·阴阳应象论》:“辛甘发散……”。

[15]长沙药解·麦冬》:“味甘,微凉……降心火而安悸。”……“麦冬清心而宁神也。”《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地魄汤》:“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

[16] 《长沙药解·牡蛎》:“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敛心神而止惊。” 《长沙药解·龙骨》:“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敛神魂而定惊悸……”

[17] 《素问悬解·脏气法时论》

[18] 四圣心源·天人解·气血原本》:“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

[19] 《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20] 命门“火”也可认为是手少阳三焦经之相火。如下文:“三焦之火秘,则上温脾胃……”因为“三焦之火”是“秘于肾藏”(后文)的,而命门火和肾中相火,虽然各家称呼不同,总的意思基本是一致的。笔者注。

[21]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

[22]《素灵微蕴·气鼓解》:“所谓实者,三焦之火陷于膀胱也。”亦见于本节后文。

[23] 《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

[24] 《四圣心源·六气解·太阳寒水》:“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证。”《伤寒说意·卷首·六气解》:“一经有一经之性情。经气和平,彼此交济,一经之性情不至偏见。一经病则自见其本气,而一经之性情遂处发现。《伤寒》六经之证,六经之性情发现也。仲景为六经写真,知六气也。知六气之变化,则知六经之性情矣。”

[25] 如《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从化》:“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则子从母化;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则母从子化。”《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这是辩证思维。关于“辩证思维”,百度百科:“辩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辩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辩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26] 《四圣心源·六气解·本气衰旺》:“……病则或见司化者之本气,或见从化者之本气,或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司化之气,全视乎本气之衰旺焉。”这是比较思维。即通过对两种相近或相反事物的对比,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与特性的思维方式。比较思维含对比思维和类比思维。《天人解》的“援物比类”属于类比思维。笔者注。

[27] 《素问·六节藏象论》:“逆则变生,变生则病。”可见“逆”即“病”,“病”即“逆”。笔者注。

[28] 《长沙药解·桂枝》:“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

[29] 《伤寒论》第267条:“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伤寒论》第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被后世错解为“辨证论治”,这里不作引用。笔者注。

[30] 《素问悬解·天元纪大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如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以其多少不齐,故曰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可参后文《太阳寒水》注文。笔者注。

[31] 《无极之镜—古中医天文学(第二版)》(路辉)。引文中“异常物理效应”的说法,宜称之为“特定物理效应”。其中的“调谐周期”,该书称:“由于五星各自的周期不同,所以五星有一个调谐周期。这个周期以10年为度。”“五星”即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另外五颗行星。土星是古代的“镇星”,金星是“太白星”,水星是“辰星”,木星是“岁星”,火星是“荧惑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上应太白星”“岁火太过……上应辰星”“帝曰:夫子之言岁候不及太过,上应五星……”等。《无极之镜》并称:“地球表面的大气圈大致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逃逸层,其中对流层就是主运、主气系统层,而其余四层就是客运、客气系统层。”聊备一说。至于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其实是体现日、月、五星运行位置的坐标。《素问·六节脏象论》称之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素问悬解·六节脏象论》释文:“日月运行,不离宿度,故以天度制日月之行。”“宿度”即星宿的位置。笔者注。

[32] 《中医气象学·试论中医气象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张廷枢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3] 《素问·五运行大论》:“……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

[34] 《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35] 《长沙药解·桂枝》:“水寒土湿,生气失政,于是滞塞而克己土。以其生意不遂,故抑郁而作贼也。肝病则燥涩堙瘀,经脉亦病。木中孕火,其气本温。温气存则郁遏而生风热;温气少则风热不作,纯是湿寒。其湿寒者,生气之衰;其风热者,亦非生气之旺。此肝病之大凡也。”

[36] 同上。

[37] 《四圣心源·天人解·气血原本》:“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

[38] 《四圣心源·天人解·气血原本》:“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

[39] 本节正文:“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

[40] 本节正文:“水性本寒。”

[41] 参前文《六气从化》注文。

[42] “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出于孔子后代孔传释《尚书·洪范》之言。指月亮经过该二星的气候特点。笔者注。

[43] 《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又《素问·五运行大论》:“……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黄元御先生释文:“牛女在癸分,戊在乾分,丹气经此,故戊癸化火。心尾在甲分,己在巽分,黅气经此,故甲己化土。危室在壬分,柳鬼在丁分,苍气经此,故丁壬化木。亢氐在乙分,昴毕在庚分,素气经此,故乙庚化金。张翼在丙分,娄胃在辛分,玄气经此,故丙辛化水。”

[44] 《素问·天元纪大论》:“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己亥之岁,上见厥阴。”

[45] 《四圣心源·脉法解·浮沉大小》:“阳主降而阴主升”。

[46] “三阴三阳”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是“太阳”的阳气大于“少阳”,但从这个角度讲,尚未有“阳明”。第二,《素问悬解·天元纪大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如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以其多少不齐,故曰三阴三阳。”明确讲“三阴三阳”代表“气”的多少。但是,第三种说法则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又《灵枢·终始》:“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均以阳明为阳气最盛。一般来讲,讲排列顺序,是“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如《素问悬解·五运行大论》释文:“六气之序,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五运行大论》篇中所谓“六气随地支迭迁,挨年上见”,以及《六微旨大论》篇中“上下有位,左右有纪”的“天道六六之节”的顺序,就是这个顺序。但是,讲阳气多少(盛衰、强弱),则以后者为准。“三阴三阳”的关系,有点类似于三兄弟,最早出生的老大,未必是战斗力或综合素质最高的。其实,若将六者的顺序对应到一日的昼夜中,可见“顺序”和“强弱”是统一的。如中午是阳最盛,相当于“阳明”,而下午仍然属于白天,对应于“太阳”,这个时候,阳气显然不是最强的。与“阳明”对应的,阴最盛是“少阴”。“少阴”之后是“太阴”,黎明前的黑暗,马上就天亮了。因此,《伤寒悬解·卷首·仲景微旨·一气独胜》称:“阳莫盛于阳明,阴莫盛于少阴”。“阳明”和“少阴”的对应关系,从六气司天图来看,非常清楚。“阳明”司天,必然是“少阴”在泉。不过,用“阳明”代表燥金,用“太阳”代表寒水,对应了一年的六气,却与阳气的多少无对应关系,属于《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的“本标不同”。概括起来,一句话:特定场合使用特定称呼。笔者注。

[47] 此处类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阴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是对四象的表述。但表述角度不同,称呼也不同。笔者注。

[48] 难经·八难》:“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49]《长沙药解·附子》:“相火之性,暴烈迅急,非同君火之温和也。”

[50] 《天人解》《六气解》《脉法解》。笔者注。

[51]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52] 《中庸章句》(宋·朱熹):“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53] “有胃”指脉搏的“底气”,厚重、有层次;“有神”指脉搏的“神气”,活泼、有灵机;“有根”指脉搏的“原气”(常指尺脉),绵远、有后劲。这种理解,未必比他人高明,但可作为一个参考角度。笔者注。

[54] 关于脉诊,长春新华印刷厂印刷的《脉象图说》(1975年10月吉林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编),以及广东科技出版社的《中医脉学技巧速记手册》(主编 黄泳)较简要,亦可参考。但二者有的内容并不准确,有的自相矛盾或经不起推敲,学人宜谨慎甄别。笔者注。

[55] 《素问·太阴阳明论》:“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56] 《四圣悬枢·温病解·太阴经证·腹满嗌干》:“然外感风寒,以及内伤百病,其在太阴,无不是湿,而唯温病之在太阴,则化湿为燥……”《四圣悬枢·疫病解·少阴经证·口燥舌干》:“温疫发于春夏相火得令之时,火胜水衰,故口燥舌干而渴。……温疫之所最惧者,水败而火胜也。”《四圣悬枢·疹病解·太阳经证·寒热胜负》:“凡病不宜水旺,而寒水之在疹家,则贵若拱璧,宜补不宜泻也。”

[57] 《素问悬解·骨空论三十一》:“风性疏泄,皮毛不敛,是以汗出。汗出则表疏而恶寒也。”

[58]《伊公四问·问温五条》。但“阳泄而火飞”非仅因“纵欲亡精”,劳动、运动而于冬季大汗出,也为阳气走泄,也是伤其寒水闭藏之令气也。笔者注。

[59]《伤寒说意·六经解》:“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暑”亦常用“火”代。笔者注。

[60]《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秋冬之感,皆是伤寒……春夏之感,皆是中风……”《四圣悬枢·疫病解·疫病原始》:“人与天地相通也。一气不正,而人气感之,而一经之病见焉。”《四圣悬枢·疫病解·寒温病异》:“温疫感春夏之风,寒疫感秋冬之寒。”《四圣悬枢·疫病解(寒疫)·三阴治法》:“寒疫之感,受在太阳少阴两经。寒水之气旺,感于太阳之经,则传于少阴之脏。”此类句式可称之为“相感论”。“相感论”句式的核心是一个“感”字。与“相感论”相对应的,可称之为“邪动论”。如《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唯血温而窍开,乃伤于寒。……唯气凉而窍阖,乃伤于风。”《四圣悬枢·疫病解·温疫由来》:“……而风气泄之也。”《四圣悬枢·疫病解·寒疫由来》:“……而寒气闭之也。”《四圣悬枢·痘病解·痘病根原》:“……是以寒侵于血分。”《四圣悬枢·疹病解·疹病根原》:“……是以风袭于气分。”“邪动论”的句式是:“伤于寒”“伤于风”(或“寒伤营”“风伤卫”);“风气泄之”“寒气闭之”;“寒侵”“风袭”。也就是用词为“伤”“泄(闭)”“侵(袭)”等除了“感”字之外的句式。外感风寒,自古有“相感论”和“邪动论”两种病理机制。如《素问·评热病论》:“黄帝问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歧伯对曰:夫寒盛则生热也”(释文:“寒盛于外,束闭皮毛,营血郁遏,则生内热也”),是“相感论”;《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是“邪动论”。(这种“甲伤而乙病”的句式,实际上在《内经》已经有之。如《素问·缪刺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笔者注。

[61]《疫病解·疫病原始》:“人与天地相通也。一气不正,而人气感之,而一经之病见焉。”明示外感病之所得,乃“感之”而得。笔者注。

[62] 泛而谈之,则含精血津液之虚。如《温病解·三阳传胃》:“其肺脾津液,肝肾精血,久为相火煎熬,益以燥热燔蒸,脏阴枯竭,则人死矣。”笔者注。

[63]《四圣悬枢·疫病解·太阳经证·发热头痛》:“温疫得之中风,亦是桂枝汤证。”

[64]《疫病解·(温疫·阳明腑证》:“病传阳明之经,不得汗解,腑阳素旺之人,以经热郁蒸而腑热内作,开其皮毛,则见大汗。至于手足淋漓,表邪尽解,全是内伤矣。”可合参。笔者注。

[65] 见《长沙药解·地黄》,亦见《温病解·脏腑治法》。

[66] 地黄、天冬、知母药性见《长沙药解》。

[67]《痘病解·红白消长》:“营生于太阴,卫化于阳明。肝藏血而脾乃生血之本,肺藏气而胃为化气之原也。”

[68] 其年天地风气旺而遏抑,导致阳不上达,亦即木火之气不能由下向上疏泄的情形,虽然也是理解“不能发泄”的一个角度。但是,先生所说的“不能发泄”,指的是“孔窍闭”。而乙木下郁,常常可见甲木炎蒸而汗出。“汗出”是“疏泄”“窍开”,因此并非先生所说的范畴。笔者注。

[69] 方用浮萍汤。先生示:“以浮萍泻卫气之闭”。笔者注。

[70]《疫病解·(寒疫)表里同异》:“但疫感天气之非正,淫泆缠绵,较之伤寒,颇难驱逐。”

[71] 实则,寒疫未必不可用麻黄。《疫病解·(寒疫)太阳经证》:“寒疫得之伤寒,亦是麻黄汤证,但不尽见于冰雪之天,非皆纯寒,未必咸宜麻黄辛温……”“未必咸宜”者,即“有时可用”之意也。《痘病解·太阳经证》紫苏汤条:“冬月寒盛,须以麻黄发之。”笔者注。

[72]《长沙药解·大枣》:“桂枝汤开经络而泻营郁,不以大枣补其营阴,则汗出血亡……”温疫无汗,浮萍石膏汤用枣乃为滋脾精,不使如前文所言“死于脾阴之弱”。其意亦同大青龙汤。《长沙药解·麻黄》大青龙汤条:“甘、枣补其脾精”。笔者注。

[73]《长沙药解·生姜》:“桂枝汤,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

[74]《痘病解·太阳经证·烦渴发热》:“太阳未传阳明,不作烦渴;内连阳明,卫郁发热,而外泄无路,烦渴乃生。”

[75] 其“血热”之故,因于失治或迟治。如《伊公四问·问疹四条》第二问,先生答示,“……营卫透泄,皆能作汗。痘疹者,营卫晚发而不得早泄者也;若早发其汗,卫郁既泄,则痘粒安生?营郁既泄,则疹点何来?既成痘疹,悉缘失治……”笔者注。

[76] 亦见于《疫病解·(寒疫)阳衰卫陷》:“寒疫之病,在于气分。寒本伤营,营伤而束其卫气,是以病在气分。”笔者注。

[77]《伤寒论》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78]《四圣心源·劳伤解·便血》:“便血之证……仲景黄土汤,术、甘、附子,培土温寒,胶、地、黄芩,清风泻火,黄土燥湿扶脾,法莫善矣。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乃先生修正伤寒论方的一例。验之临床,先生之理法更胜。笔者注。

[79]《痘病解·阳明腑证·潮热谵语腹痛便秘》:“设其谵语潮热,腹痛便涩,恐其土燥阴亡,不得不泻,则以承气而加滋润之药下其糟粕,以泻胃热而不至伤其精气。……以承气之法,能亡阳盛之微阴,最泻阴盛之微阳。”

[80] 语出《黄帝内经》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笔者注。

[81]《疹病解·疹病根原》:“六日经尽,营血郁勃,发于汗孔,红点圆平,其名曰疹。”《疹病解·太阳经证》:“宜青萍汤……使风随汗散,卫开而营泄,则不生疹病矣。以方在太阳,血热不深,用表药发之,只是汗出,尚无红斑也。”《伊公四问·问疹四条》:“痘疹者,营卫晚发而不得早泄者也。若早发其汗,卫郁既泄,则痘粒安生?营郁既泄,则疹点何来?”

[82] 其“血热”乃因于失治。如本章第二问,先生示:“……营卫透泄,皆能作汗。痘疹者,营卫晚发而不得早泄者也;若早发其汗,卫郁既泄,则痘粒安生?营郁既泄,则疹点何来?既成痘疹,悉缘失治……”笔者注。

[83] 亦参《疫病解·(温疫)六经治法》及笔者注。

[84] 《素问·评热病论》:“黄帝问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歧伯对曰:夫寒盛则生热也。”先生释文为:“寒盛于外,束闭皮毛,营血郁遏,则生内热也。”此说,仍然是“营郁而为热”,但是,其病机表述则略有不同。此乃“寒盛于外,束闭皮毛”,相当于本文的“相感论”(见后文)。而一般的表述,则如此句,乃“风邪伤卫,则卫气遏闭其营血,故营郁而生里热。”笔者注。

[85] 《四圣悬枢·疹病解·疹病隐显》:“如脏阴未衰,表里异气,营热不得内传……”《四圣悬枢·疹病解·汗下宜忌》:“……阳旺之人,表里感应,内郁日积,迟乃发热耳。”可见,“表里异气”则“不得内传”;“表里感应”,方见外邪入里。笔者注。

[86] 《四圣悬枢·疫病解(寒疫)·少阳经证·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

[87] 《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秋冬之感,皆是伤寒……春夏之感,皆是中风……”《四圣悬枢·疫病解·疫病原始》:“人与天地相通也。一气不正,而人气感之,而一经之病见焉。”《四圣悬枢·疫病解·寒温病异》:“温疫感春夏之风,寒疫感秋冬之寒。”《四圣悬枢·疫病解(寒疫)·三阴治法》:“寒疫之感,受在太阳少阴两经。寒水之气旺,感于太阳之经,则传于少阴之脏。”此类句式可称之为“相感论”。“相感论”句式的核心是一个“感”字。与“相感论”相对应的,可称之为“邪动论”。如《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唯血温而窍开,乃伤于寒。……唯气凉而窍阖,乃伤于风。”《四圣悬枢·疫病解·温疫由来》:“……而风气泄之也。”《四圣悬枢·疫病解·寒疫由来》:“……而寒气闭之也。”《四圣悬枢·痘病解·痘病根原》:“……是以寒侵于血分。”《四圣悬枢·疹病解·疹病根原》:“……是以风袭于气分。”“邪动论”的句式是:“伤于寒”“伤于风”(或“寒伤营”“风伤卫”);“风气泄之”“寒气闭之”;“寒侵”“风袭”。也就是用词为“伤”“泄(闭)”“侵(袭)”等除了“感”字之外的句式。外感风寒,自古有“相感论”和“邪动论”两种病理机制。如《素问·评热病论》:“黄帝问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歧伯对曰:夫寒盛则生热也”(释文:“寒盛于外,束闭皮毛,营血郁遏,则生内热也”),是“相感论”;《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是“邪动论”。(这种“甲伤而乙病”的句式,实际上在《内经》已经有之。如《素问·缪刺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笔者注。

[88] 《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名曰伤寒。”

[89] 同上,《伤寒论》第3条。

[90] 《长沙药解·生姜》:“桂枝汤,方在桂枝。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

[91]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92] 《伤寒说意·太阳经·太阳风寒白虎汤证》:“……其实,青龙、白虎,乃风寒共用之方……”

[93] 《伤寒悬解·太阳三十二》。

[94] 《伤寒说意·太阳经·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

[95] 同上。

[96] 《四圣悬枢·疫病解(寒疫)·太阴经证》:“……当补火燥湿,以回脾阳,则卫气发宣而不陷没矣。”《四圣悬枢·疫病解(寒疫)·少阴经证》:“……当补火泻水,以回肾阳,则卫气发达而不陷亡矣。”可见“卫气”由左路上达。笔者注。

[97] 《四圣悬枢·温病解·营卫殊伤》。

[98] 《长沙药解·石膏》:“味辛,气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

[99] 《四圣悬枢·痘病解·太阳经证·头痛腰痛发热恶寒嗽喘嚏喷》:“皮毛外阖,肺气壅遏,逆行上窍,泄之不及,故嗽嚏喘促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
气血、气滞、气积、血瘀、血脱、衄血、吐血、便血、溺血
四圣心源
苓桂术甘汤治疗寒湿痛证
医原
杂病证方歌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