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苏:"我以为"只是我以为,不再精神强奸

“我以为你知道”

“我以为你是这么想的”

“我以为事情是这样的”

“我以为我理解你”

“我以为地球离了我会不转了”

“我以为你能理解我的感受”

“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

“我以为他听懂我的意思了”

“我以为我不说你也知道的”

“我以为世界是美好的,人都是可以信任的”

“我以为你会按照我说的去做”

“我以为你过得很好”

“我以为这样会对你更好”

“我以为我是为你好才这样,最后却让你这么难受”

“我以为你会体谅我的苦心,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

“我以为我做了这些你会高兴”

“我以为这样是在帮助你”

“我以为我很尊重你”

“我以为你很坚强,你不会受伤”

亲爱的朋友,这些话你熟悉吗?你听过吗?你讲过吗?默默想想,你看到上述的话会有什么感受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自己、听到父母、听到伴侣、听到老板、听到同事、听到朋友,大家都在表达这句话:“我以为。。。”如果没有深入的沟通,我们都活在“我以为”的世界了,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喜好、方式和习惯去做事,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需求,无意识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头上,等出了事才发现,原来是“我以为”的。我们通过“我以为”精神强奸别人,有时好心最后做了不如意的事情,可能是恶事坏事,很多时候追悔不已,却又用“我以为”三个字来为自己开脱,好像显得自己是无辜的,根本没有自己的责任。我自己就这么干过,想想实在是羞愧难当。

为何这个心理游戏会如此在生活中盛行,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回事。

一、人都是自恋的。

精神分析在本能论中提到,自恋本能是人类固有的本能之一,佛洛依德认为自恋本能是个体显示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力,每个人都在世界和生活中努力的表达和呈现自己,通过彰显自己和影响别人来显示自我的存在。对于个体来说,世界就是我的世界。自恋的人构建一个以自己中心的世界,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世界就是我认为的那样,别人的存在是因为和我有关系。

自恋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一群人照相,相片出来后,我们第一眼都是先看自己。在名胜古迹,我们喜欢留下xx到此一游的痕迹,或者拍照留存,我们喜欢将自己的饮食拍下照,发到微博、微信和QQ空间,喜欢吹牛说自己有多厉害,好为人师,乐于助人等等。。。

我们会特别重视自己的体会、感悟和经验,构建自己的世界和价值观,强大自己,珍贵自己,紧紧的抱着自己的感觉不放,以自我为中心,博学者自恋着自己的博学,自信者自恋着自己的自信,自卑者自恋着自己的自卑,痛苦着自恋着自己的痛苦,抑郁者自恋着自己的抑郁,成功者自恋着自己的成功,失败者自恋着自己的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自恋的资本和方式,当我们自恋时,世界就停留在“我以为”的心理游戏中。

二、我们无意识沿袭了原生家庭的痛苦模式。

我们在婴幼儿时,在童年时,我们都是无能无助的,需要依靠着父母(抚养者)才能生存下去,人类是所有生物界中初生时最脆弱的,乌龟刚出壳时就能爬能游泳,小鹿刚出生就能站能走,而人类的婴儿刚出生时是极其弱小的,需要经历漫长的抚养期才能成长独立。

在幼年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中,我们会潜移默化抚养者对待自己的方式,通过感受、耳濡目染学习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彼此的方式,对待家人的方式。如果父母是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养育孩子,用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塑造孩子,用自己的期望培育孩子,用无可反驳的方式指导孩子,在这种“我以为”“我都是为你好”的环境和氛围下成长的孩子,无形中都会内化这种处事为人的方式,从而也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来面对世界和关系。这就是家族传承的方式,在无意识层面就完成了。

我们很痛恨这种方式,很反感这种方式,却不知不觉中又学习到了这种方式,我们越排斥它,反而越成为它。因为你越反抗它,你越固着于它。有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三,中国人的面子

面子问题一直是国人的一个有趣的命题,我们做错了,我们有时明知自己不对,也不愿意面对和承认。好像一旦自己认错了,就像受了莫大的屈辱,无地自容,无法做人了,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死不认错,明知有错还要狡辩,“我以为”,我没有错,是我以为这样才导致的,你得理解和谅解我,你看我都说了我以为是这样了,我已经退了一步了,你就不要再纠缠了,到此为此就行了,不要再往下深究了,让彼此都不好为人。然后事情过去了,能量却留下了。

“我以为”和“我错了”“对不起”是两码事。表面上好像“我以为”是在认错,实际上并没有,因为这种事情下次还会重复不断的出现,“我以为”的心理游戏并没有真的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也没有真正的从问题中反省自己,成长自己,只是一种事情的托词和借口。

四,如何走出“我以为”心理游戏

1、觉知自己的自恋

自恋是每个人都有的,不知道自己自恋,自恋就会成为我们的主人;知道自己是自恋的,就可以和自恋做朋友。自恋需要自己理解和接纳,包容它,不是发现自己的自恋就去干掉它,那只是压抑了,它会在另外的地方重新冲出来。

当自己的自恋出来时,温柔的向它问声好,谢谢它,陪伴它。

2、回归原生家庭,修复童年创伤,与父母建立天然的联接。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受伤的孩子,包括我们的父母,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我们的父母其实也不容易,他们也是在不完美的(甚至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他们很多时候也只是沿袭了祖辈的方式

人伦是天然的,世世代代都是如此,我们需要回归自然天伦关系,通过成长解放潜意识中的能量,重新回归与父母的自然关系,父母不一定能改变,但我们内在与父母的关系可以变化当然这需要通过长期痛苦的精神分析自我成长才能达成

3、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完美。

追求完美是一种心理疾病。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都是有不足的,真金都没有十足的,何况人呢?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错了就是错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对自己的错误不逃避,面对它,意识到之后,诚恳的道歉,说声“对不起,我错了”,不管别人是否接受,至少自己不再掩饰。

4、平等沟通,换位思考

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以平等之心待人,有时学会坐在别人的屁股上思考下,倾听和体会下别人的感受,两个人坐下来,慢慢的表达,听听别人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沟通和交流达到一个共同点,然后再慢慢的做事。不再埋头在“我以为”的框架下做着一些无用功,最后反而伤人伤己,适得其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是一场修行,见自己者见众生
谁是你的自体客体
脱离原生家庭,需要跟父母决一死战?别自恋过度了
遵循本能来教育孩子,也就注定无法教育好孩子,因为本能只顾眼前
心理学:不要让父母的问题,在你身上重演,回归自我意识超越原生家庭的障碍
精神分析学国际词典:自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