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荔记忆|那些背馍上学的日子

如梭岁月,匆匆又匆匆,不知不觉已年届半百。站在岁月的十字档口,总有些记忆永远沉淀在成长的心路历程里,伴我前行。衣食无忧的日子留不下太多的岁月印痕,背馍上学的六年却像是一枚苦难的印章,永远的镌刻在五十年的春秋里。时刻提醒自己莫忘艰辛与苦难,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这可能就是苦难是一种人生财富最好的诠释吧。
 83年9月1日,和很多的儿时伙伴一样,自己去了高明镇读初中,万幸的是,我们这一波孩子在开始背馍的时候赶上了分田到户,粮食都能自给自足。基本上不用背玉米馍,搅团块。但谈不上蔬菜,每个周日的下午,父母都去下地干农活,自己就拿出那个蓝格子的粗布袋子,装上三天的馍,罐头瓶子里装上凉拌的韭菜,或者醋腌的洋葱。约上关系好的同学,踏上那条通向学校的煤渣路。其实能拿点菜还是为数不多的日子,凉拌“灰条”,红薯杆也是经常性的,到了冬天经常就是辣椒充数,压根没有菜。夏季馍容易发霉,母亲总是在馒头刚出锅时挨个掐成两半,放在太阳下晒干。
我们去学校就是背上一网兜干馍片,每次吃饭的时候打碗开水,把馒头片泡进去,坐在一块砖头上,趴在自己的小木箱上。就着拿来的凉菜......夏季的菜其实也就是吃一天,后面就是开水泡馍,所以每周三回去取馍时的那一碗面的香味,多少年都忘记不了。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经常是背上一周的馒头,冒着鹅毛大雪,行走在通往学校的那条路上,小手冻得通红,钻心的疼,曾记得有次下西张坡,甩了一跤,馒头全掉出来了。
多少年后我都永远忘记不了捡起馒头后委屈的泪水。学校冬天有学生灶,会给大家馏热馒头。每个孩子把自己馍放在网兜里,放学后去灶上各拿各的馍,要是馍白一点,还经常会被别的同学拿走。冬天蔬菜几乎没有,母亲总是在每次蒸馍时做些花卷,以便孩子们没菜时能有些食欲。
学校的住宿其实就是砖地上铺个麦秸秆编的草帘子,上面铺上褥子床单,大家一个挨一个,真正的席地而卧。夏天跳蚤乱蹦,蹦进饭碗里自己同筷子夹出来继续吃是常有的事。我曾亲身经历过冬天,枕头底下摸到一条冬眠的蛇的经历......苦难的岁月人人如此,我们并没有觉得有多苦,心里其实一点杂念都没有,只知道这个年龄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这样的环境。
86年9月1日,自己去两宜上高中,那个时候有学生灶,背馍只是为了晚上加餐。正餐是给灶上交小麦,灶上发统一的饭票这种形式。学生灶的菜永远都是土豆片,土豆丝,土豆块,胡萝卜丝,清汤寡水,但这比起初中三年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大约两周还会有一次蒸肉面,每张饭票加二角钱,就是这二角钱,自己也不是每次都能享用蒸肉面,只因为二角钱并不是随时都有。有一次数学考试完后恰逢周六,亲爱的赵老师留下了几个学生帮阅卷,我是其中之一,在赵老师房子,我吃了平生第一次大米饭,那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顿饭,每每想起我都禁不住眼圈湿润,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家的温暖,家的味道,被人疼爱的感觉离开我太久太久了......
高三的那段日子,因为不停的考试,模拟,我有幸每次刻录蜡板油印试卷。班主任康老师给我每份卷子五角钱的报酬,有次一下子有了13.5元。那个高兴真的无以言表。后来自己买了一身蓝色白道的秋衣秋裤。平生第一次有了任性消费一把的举动。 
六年背馍经历,虽然没挨过饿,但让我经历过苦痛,经历过焦佶,也见识到了真情,让我锻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更懂得母亲为我准备馍那六年的不易。那是个没有欲望的年代,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吃饱穿暖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虽艰苦却倍感幸福。几十年过去了,社会的发展,岁月的沧桑让很多温暖变作了回忆,当衣食住行不再困苦每个人的生活时,却让我们倍感压力。幸福不复存在。这是进步还是退步,我经常在深深的思索......

作者简介:常军,笔名蓝色海洋,陕西大荔人,文学爱好者。现为北京奥信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职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里只有温暖和感动
东台人小时候的过冬记忆,你还记得哪些?
老娘
一些感动,一些永远
老去的那一天,请记得我曾爱过你
【美文欣赏】(作者:红尘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