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198)国将亡,必多制

读通鉴(198)法律越制定越多,越是不管用

熹平二年癸丑,公元173

春,正月,大疫。

丁丑,司空宗俱薨。

二月,壬午,赦天下。

以光禄勋杨赐为司空。

三月,太尉李咸免。

夏,五月,以司隶校尉段颎为太尉。

六月,北海地震。

秋,七月,司空杨赐免;以太常颍川人唐珍为司空。唐珍,唐衡之弟也。

冬,十二月,太尉段颎罢。

鲜卑寇幽、并二州。

癸酉晦,日有食之。

熹平三年甲寅,公元174

春,二月,己巳,赦天下。

以太常东海陈耽为太尉。

三月,中山穆王刘畅薨,无子,国除。

夏,六月,封河间王刘利儿子刘康为济南王,奉孝仁皇祀。

吴郡司马富春人孙坚召募精勇,得千余人,助州郡征讨许生。冬,十一月,臧旻、陈寅大破许生于会稽,斩之。任城王刘博薨,无子,国绝。

注:孙坚是东吴地区富豪推举出来的一个典型,他自己募兵,这是在测试朝廷的控制力,打着助州郡讨贼的名义,这样的操作,朝中没有人出面制止,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朝中的人眼光只盯着京城那小地方。

十二月,鲜卑入北地,太守夏育率屠各追击,破之。迁夏育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又寇并州。

司空唐珍罢,以永乐少府许训为司空。

熹平四年乙卯,公元175

春,三月,下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郎蔡邕用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全都参照取正。碑刚开始立,其观视以及摹写者的车乘一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注:汉灵帝也是想做些事的,这个立石刻正经典的大事,在历史上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事件,这件事推动了书籍的传抄,间接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

相当于最早的正版。

当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于是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这时开始又有三互法,禁忌越来多密,选用官员艰难,幽、冀二州久缺不补。

蔡邕上疏说:"伏见幽、冀旧壤,铠甲和马匹的重要产地,连年兵饥,渐至空耗。如今缺职过了一段时间,吏民伸长脖子等着,而三府选举,逾月不定。臣奇怪而问其故,说回避三互。十一月有禁令,当取二州最严。又,二州之士或者限制任职年限,狐疑迟淹,两州悬空,万里萧条,无所管系。愚以为三互之禁,禁的都是不合理的制度。如今但申以威灵,明其宪令,相互交叉选任,互相监督,自然会畏惧而不敢营私;况乃三互,不足以因为有嫌而避害!当初韩安国起自囚徒中,朱买臣出于幽贱,都因为才能而任用,还守本邦,岂复顾循三互,都是以末制本!臣愿陛下上则先帝,取消最近禁制,其诸州刺史器用可换者,无拘日月、三互,以差厥中。"朝廷不从。

司马光说:叔向(晋国名臣)有言:"国将亡,必多制。"明王之政,谨择忠贤而任之,凡中外之臣,有功则赏,有罪则诛,无所阿私,法制不烦而天下大治。所以然者何哉?执其本的原因。及其衰弱,百官之任不能择人,而禁令益多,防闲益密,有功者以阂文不赏,为奸者以巧法免诛,上下劳扰而天下大乱。所以然者何哉?逐其末故也。孝灵之时,刺史、二千石贪如豺虎,暴殄烝民,而朝廷方守三互之禁。今天再看,岂不适足为笑而让我们引以为戒!

注:国将亡,必多制,这句话算是司马光借叔向而发出的感叹。我们看一个企业也是这样,矛盾激化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监管制度,把员工都当成盗贼一样防着,处于优势地位的管理者全都是忙着搞自己的利益,借用优势行自己的私利,而各种制度出来,大多数都对想做事的人。

美国的法律是全世界最多的,有很多相矛盾的法令,比如最近有个州出台了一个法令堕胎违法。有的州则大麻合法。这是多制,而这些制度却并不能真正给国家强大带来什么直接后果,反而修路筑桥的正事,却受了一堆限制。建个工厂要很多的环评,招个工人要很多条件,这就让想做事的企业无法忍受,只能转而投奔外地。

封河间王刘建孙刘佗为任城王。

夏,四月,郡、国七大水。

五月,丁卯,赦天下。

延陵园灾。

鲜卑寇幽州。

六月,弘农、三辅螟灾。

于阗王安国攻拘弥,大破之,杀其王。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人众裁千口。

熹平五年丙辰,公元176

夏,四月,癸亥,赦天下。

益州郡夷反叛,太守李颙讨平之。

大雩。(一种祈雨的大典

五月,太尉陈耽罢,以司空许训为太尉。

闰月,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说:"所谓党人,或耆年渊德,或衣冠英贤,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国家大政方针的;而久被禁锢,辱在涂泥。谋反大逆尚蒙赦宥,党人何罪,独不可开恕!所以灾异屡见,水旱荐臻,皆由于斯。宜加沛然,以副天心。"皇帝看到奏章,大怒,即诏司隶、益州槛车收曹鸾,送槐里狱,掠杀。于是诏州郡改拷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全部免官禁锢,祸及五属(五服)。

六月,壬戌,以太常南阳刘逸为司空。

秋,七月,太尉许训罢。以光禄勋刘宽为太尉。

冬,十月,司徒袁隗罢;十一月,丙戌,以光禄大夫杨赐为司徒。

是岁,鲜卑寇幽州。

注:三公像走马灯一样换人,皇帝怒杀了一个上书为党人求情的曹鸾,这就是彻底与精英决裂。

熹平六年丁巳,公元177

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下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平原相渔阳人阳球坐严酷,征诣廷尉。皇帝以阳球前为九江太守讨贼有功,特赦之,拜议郎。

注: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关键是皇帝的心情,皇帝这样,底下的人就无法判断,那么做事就只能更乱。这个阳球严酷,皇帝特赦他拜为议郎,这是向天下人传递了一个混乱的信息。

这是皇帝选人的标准,汉文帝也好,汉武帝也好,他们都有一些事,需要一两个大臣冲在前面去干的,灵帝留下这个阳球,就是想借阳球的手干一些自己不方便出面的坏事。

鲜卑寇三边。

市贾小民有相聚号称自己是宣陵孝子者数十人,下诏皆任用为太子舍人。

秋,七月,司空刘逸免,以卫尉陈球为司空。

最初,皇帝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借机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并待制鸿都门下。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于是增加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置其间,给皇帝讲述闾里小事;皇帝甚喜悦,待以不次之位;又久不亲行郊庙之礼。

注:皇帝被什么东西影响了,他不喜欢读经书,喜欢街头巷尾的花边新闻,就有点像我们今天那些成天抱着手机看娱乐段子的各种粉,一个天天读《苹果日报》、《地滩文学》的人怎么治国?怎么能和一个天天读《春秋》五经的人相提并论。

为什么很多脑残粉,这是花边新闻的教育的效果。皇帝天天学这些东西,比玩物丧志还要厉害了,这大概也是太监集团最想要的结果,他们不需要一个奋发有为的皇帝,只要一个玩物丧志的皇帝。

赶上皇帝下诏群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密奏说:"迎气五郊,清庙祭祀,养老辟雍,皆是为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废阙不行,忘礼敬之大,放任禁忌之书,拘信小故,以亏大典。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又,古者取士必使诸侯按年上报。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数路而已。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治政,未有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奕,非以为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徘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解读:儒家不提倡甚至是反对正经人家有才艺,孔子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里的才,就是才艺。一个有才艺,她就克制不住想要展示,不仅荒废正事,而且会惹事端。你家老婆总是在外面唱歌跳舞,迟早出事。

臣每次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其未达标准的,也混于其中一起得到任用。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治民及在州郡。当年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若乃不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当志其大者。

又,之前让所有的宣陵孝子任用为太子舍人,臣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虽继体之君,父子至亲,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逾越。如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恻隐之心,义无所依,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桓思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才得伏其辜。虚伪杂秽,难得胜言。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宜遣归田里,以明诈伪。"书奏,皇帝于是亲迎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又下诏宣陵孝子为舍人者全都改为丞、尉。

解读:小能不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当志其大者。这句话是论语里面的典故。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则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小道,就是小的技艺,比如会跳个舞,唱个歌,你说它没有用吧,开个抖音账号,也能有很多的粉丝,但是正是这些小道,有一些可观和可用之处,引诱人深入而不能自拔,就成了断路僻径,通向泥潭。

王阳明曾叹息自己年轻时花过一点时间在诗词上,认为这是他的弯路。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言:"鲜卑寇边,自春以来三十余发,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春,必能禽灭。"

先是护羌校尉田晏坐事论刑,被赦免,欲立功自效,于是请中常侍王甫求得为将。王甫因此议遣兵与夏育并力讨贼,皇帝乃拜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大臣多有不同意,于是召百官议于朝堂。

蔡邕异议说:"征讨殊类,所由尚矣。然而时有同异,势有可否,故谋有得失,事有成败,不可齐也。夫以世宗神武,将帅良猛,财赋充实,所括广远,数十年间,官民俱匮,犹有悔焉。何况如今人财并乏,形势劣(坏)过那时的情形!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超过于匈奴。过去段颎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十余年。今夏育、田晏才策未必过段颎,鲜卑种众不弱于当时,而虚计二载,自许有成,若祸结兵连,岂得中休?当复征发众人,转运无已,是为耗竭诸夏,并力蛮夷。这边垂之患,手足之疥搔,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方今郡县盗贼尚不能禁,况此丑虏而可征服!

当初高祖忍平城之耻,吕后弃慢书之诟,方才有如今,何者为甚?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苟无蹙国内侮之患则可矣,岂与虫蚁之虏,校往来之数!虽或击破,又岂可殄尽,而方令本朝为之旰食乎!当年淮南王刘安劝谏武帝伐越时说:'如使越人蒙死以逆执事,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犹为大汉羞之。'而欲以齐民易丑虏,皇威辱外夷,就如其言,犹已危矣,况乎得失不可量邪!"皇帝不听从。

八月,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夏育等人大败,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个中有七八个。三将槛车征下狱,赎为庶人。

注:灵帝的内心也有建功的念头,他并不服过往的皇帝,但是现实往往严酷,这些都是挫败,对一个皇帝的上进心有极大的打击。

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太尉刘宽免。辛丑,京师地震。

十一月,司空陈球免。

十二月,甲寅,以太常河南孟彧为太尉。

庚辰,司徒杨赐免。

以太常陈耽为司空。

辽西太守甘陵人赵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遇到鲜卑万余人入塞寇钞,赵苞母及妻子于是为鲜卑人所劫为人质,载着以击郡。赵苞率骑兵二万与贼对阵,贼人推出赵苞母亲以示赵苞,赵苞悲号,谓母亲说:"为儿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

母亲遥谓说:"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你要自勉!"赵苞即时进战,贼全部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赵苞自上书归葬,皇帝遣使吊慰,封鄃侯。赵苞葬讫,谓乡人说:"食禄而避难,不是忠臣;杀母以全义,非孝。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

注:赵苞是个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第五十七
二十五史后汉书卷五 孝安帝纪 第五
後漢書   卷五 ? 帝紀第五 孝安皇帝
後漢書卷五  孝安帝紀第五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七
范曄《後漢書》列傳·楊震列傳:楊震、楊秉、楊賜、楊彪、楊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