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虹野:“不打不成器”是告诉家长“打孩子能成器”吗?

虹野:“不打不成器”是告诉“望子成龙”的家长“打孩子能成器”吗?

文/虹野

“不打不成器”这句俗话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不少官家师职也“推崇备至”,引经据典贯通中西曰: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诚然,“惩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确实可以让很多不良习惯得以禁止。可是如何使用“惩罚”才能够使得孩子“成器”,几乎每位家长、老师都语焉不详。“打”出来的孝子我们见过很多,但是“打出来的才子”却甚为罕见,打出来的“国之重器”更是寥寥。

可是很多人会质疑:难道“不打不成器”错了?难道教育孩子真的不能打?

这里不得不说一个让没有学过逻辑学的人很尴尬的问题(尽管几乎每个人都学过平面几何,但是只顾刷题的各位估计都已经忘记了其中的逻辑),“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否命题未必是真命题”。这就是说,“不打不成器”即便是真命题,它的否命题是“打,则成器”未必是真的。所以我们很多家长不遗余力的打孩子,望子成龙,结果打残了都没有成器。

当然有人会说“成器,得打”是“不打不成器”的逆否命题,若“不打不成器”是真命题那“成器,得打”也为真。这是不是说教育孩子还是得打?

这里各位还需要知道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成器”是“打”的充分条件,“打”是“成器”的必要条件,这有点印证了“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这句话。但是“打”却不是“成器”的充分条件,只有打,或者不考虑惩罚的时机、方法、连续性、公正性,“打”在教育中只能是坏事。

如果家长和老师无法保障“打”在教育中的效果的可靠性,最好少打孩子,甚至少训斥孩子,因为不当的惩戒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在教育中遇到问题,最好孩子咨询一下真正懂教育的人,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切勿把“打”当成教育的灵丹妙药。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奉不打不成器的家长,都把孩子带向了何方?
不要溺爱孩子
溺爱会导致儿童自闭症 溺爱有哪些表现?
不打不成器?研究表明打屁股教不出好孩子
奉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无能者,你该知道这些
“罚”在家庭教育中重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