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人】泾川皮影戏
点击上方蓝字“平凉新闻资讯”快速关注新朋友添加微信号:plxwzx 老朋友分享此篇文章到你的朋友圈,就等于你为平凉公益做了贡献,或许你的小小举动会让读不起书的儿童重返校园,了解公益请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全文


皮影戏,又名影戏,灯影戏,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泾川皮影戏属秦晋影系,受陕西影戏影响,造型优美,刀法工整细致。本地艺人刻制的较粗犷,刀法比较简练。经过发展、改革和创新,泾川皮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又广泛地吸收了民间剪纸、绘画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日渐形成了完美的造型原则和造型风格。

新中国成立以后,泾川皮影戏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1963年,泾川民间艺人胡兰生用纸背子刻成十个“娃娃”,在县城三元宫演唱《梁秋燕》;上世纪60年代,县文化馆干部郭志远在皮影制作材料和演唱方式上进行了大胆革新,即利用过期的医用X胶片,代替了牛皮,增加了皮影的透明度,1964年国庆,首次在平凉市剧团演出《张大嫂借驴》、《赶花轿》、《三世仇》等剧目,这一制作和表演形式以后在全省逐渐推广;上世纪80年代,泾川皮影戏迎来发展的黄金期,1986年全县皮影队达28个,终年活跃在农村,并远赴宁夏、内蒙、新疆等地进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泾川皮影戏因为没有市场,加之民间艺人的减少,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正在走向消亡,亟需加大抢救、保护和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宝有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戏
中国皮影之乡
山西地方小戏:皮影戏
皮影戏是谁发明的?有什么经典剧目?
影子的记忆,千年的传承——桐柏皮影戏
我爱皮影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