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奇才的“迷网”是因为“迷惘”
两天前轰动全国的南充职业高考考生张非又传出新闻:原来,张非两次从北大、清华退学都是因为自己痴迷于网络完不成学业而不得不选择退学。目前看来,关于张非“职业高考考生参加高考牟利”的论断或许就有些武断了。(《华西都市报》6月22日)

  网瘾害人啊!看到这么一个天赋极高的高考奇才如此轻松进出全国首屈一指的名校,却因网瘾而一再折戟沉沙,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目前的张非在高考结束之后马上就又沉迷于网络之中了。看来,张非在下一步进入大学之后,恐怕也不容易戒掉这令他本人和父母痛心疾首的网瘾。

  张非是怎样痴迷网络的?张非将自己沉迷网络归咎于生活中奋斗的目标太少,“而这也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因为奋斗的欲望少了,内心就空虚,甚至隐隐感到痛苦,于是也容易坠入虚幻的网络世界。说白了,张非所谓的“迷网”是因为他的“迷惘”,找不到生活的奋斗目标,缺少斗志,生活空虚无聊,感到眼前一篇茫然,只好使自己坠入虚幻的网络世界,最终染上网瘾。

  可是,为什么一回到高中,再度考大学的时候,张非就不再“迷网”了——或者说不再“迷惘”了呢?这是因为,高中生活是一个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环境,这个教育环境早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氛围,只要进入了这个环境当中,学生就等于被绑上了学习应试的战车,会不由自主地、自觉地按照应试的规律去学习;教师也就成为了这辆战车上的驾驭者,绝对不会给学生找到影响学习影响应试的机会。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明确的奋斗目标,方向感较强,这就是张非所说的“奋斗的欲望”,在这种“充实”的感觉之下,张非怎么会感到“迷惘”?

  习惯了高中学习方式,对高中学习生活较为依赖的学生,在进入缺乏教师督促管理、以自主学习为主导方式的大学之后,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没有目标”“空虚无聊”——就像张非一样。大学的教育目标不像中学教育这样单纯和明确,学习方向感不强。更主要的是,即使大学教育有一定的目标,但大学教育者也不可能像中学老师那样管理严格,不可能像中学老师那样经常耳提面命,这使得一些适应性不强的学生一下子好像没有了奋斗目标,失去了奋斗的“欲望”,变得“迷惘”起来,“迷网”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一个在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环境向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大学教育环境转型失败的典型,张非的经历给大学教育提了个醒:让大学生树立起明确的自我奋斗目标,灌输奋斗意识,为大学生的受教育环境和受教育方式的转型设立一个缓冲区,以最大限度地冲淡学生们进入大学之后的迷惘心理,很有必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昔日高考奇才,两次清华一次北大,却因此事多次被退学,真遗憾!
高考奇才:四战高考次次高分,却又屡屡遭到劝退,母亲道出真相!
中国高考奇才:4次金榜题名却遭清华北大劝退,背后真相让人唏嘘
高考奇才迷失在网络与大学之间:应试弊端4
一个“高考奇才”成长背后的教育现实
他是高考奇才,多次金榜题名,4次被清华北大劝退,结局让人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