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图董事长投资艺典中国,艺术电商暴富潮来袭

(导读:保利拍卖董事长赵旭创办的艺术电商艺典中国,吸引了美图董事长蔡文胜的A轮投资。最近美图申请香港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估值高达50亿美金,有网友推测,蔡文胜已经成为厦门的隐形首富。蔡文胜投资艺典中国,是否预示艺术电商暴富潮到来了?这几年来,确实有一批大约几百家艺术电商突然暴富了。)



(厦门隐形首富美图董事长蔡文胜)


做艺术是个大生意,这几年来,资本疯狂涌进艺术电商领域,有几百家艺术类电商一夜暴富。最近又有一家艺术电商暴富了,这就是保利拍卖董事长赵旭创办的艺典中国,艺典中国吸引了美图董事长蔡文胜的A轮投资。


蔡文胜是美图董事长和著名天使投资人,其参与投资了包括暴风影音、网际快车、优化大师等数十家互联网公司。其中美图移动端产品全球覆盖设备数已经超过10亿台,最近美图申请香港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估值高达50亿美金,有网友推测,蔡文胜已经成为厦门的隐形首富。


蔡文胜投资艺典中国,是否预示艺术电商暴富潮到来了?这几年来,确实有一批大约几百家艺术电商突然暴富了。为什么这几年艺术领域的暴富都集中在艺术电商呢?未来几年,将有多少家艺术类电商企业能够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呢?


国内几千家艺术电商没有一家能做大


这几年来,国内爆发出几千家艺术电商,但现实也是很残酷的,眼睛一睁一闭,好几年又过去了,这几千家艺术电商里面却没有一家艺术电商能够做大,融资A轮B轮的艺术电商已经有好几百家了,也没见有哪一家艺术电商能够做成功。为什么呢?


几乎国内所有的艺术电商都在2个天花板上被卡住了,第一个天花板就是有效用户只能做到几千人,很少有超过1万的。第二个天花板就是有效交易额只能做到几千万,很少有超过1亿的。几千万的交易额营收也就几百万了,只能养活一个小团队。国内艺术电商为什么会存在发展瓶颈呢?


有人说用户基数不够大,错了。淘宝和京东一样也做艺术电商,淘宝和京东用户基数够大吧,为什么淘宝和京东的艺术电商板块也做不成功呢?


有人说团队规模不够,错了。有几百人的艺术电商团队也就只能做到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交易额。


有人说不够暴利,错了。一些鸟不拉屎的几个人的艺术电商团队也很轻松就做到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


对于艺术电商公司来说,10个8个人的小团队就够了,小团队是有钱赚的,因为成本低。一旦架势拉开,团队膨胀,营收还是那么一丁点,必然就是亏损的命运了。


国内的艺术电商是一个奇葩的行业,几百人的艺术电商豪华军团,和鸟不拉屎的几个人的微拍群小组,搞出来的业绩基本一样的,都是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


国内这些年暴富起来的艺术电商,大部分将会暴富后返贫。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这个国内艺术电商的瓶颈魔咒。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瓶颈魔咒呢?原因就是用户流失?为什么会导致用户流失?主要原因有多个。请看本文最后几个部分的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

为什么艺术领域的暴富都集中在艺术电商?


又有一个经营画廊20年的朋友把画廊关掉,搞艺术电商去了,他说为他提供文玩拍卖服务的这个微信插件,每天在线交易的文玩数量是10万件,而每天成功交易和进入物流系统的文玩数量是3万件,但90%成交的文玩商品低于1000元。


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集中暴富和集中破产的时代,但究竟谁在集中暴富?又谁在集中破产呢?


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已达几千亿的规模,中国艺术产业即将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黄金10年,这几年来,资本疯狂涌进艺术电商领域。


与艺术品紧密相关的礼品和工艺品市场也都接近1万亿的规模,而艺术品很容易就变成了礼品和工艺品。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规模将很快超过万亿的规模,将可以容纳数百家艺术类的上市公司。


做艺术是个大生意,但为什么这几年暴富的都集中在艺术电商领域?


1,中国将迎来“互联网+艺术”万亿市场时代


有3个原因推动中国艺术市场的爆炸扩容:


第一,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8280美元,中国已经站在艺术品市场繁荣的引爆期。


第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国内几十万新一代艺术家以低价格高质量的姿态走向艺术市场。


第三,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超过1亿,艺术品市场的刚性需求引爆。


中国艺术品市场正迎来一个艺术品消费的爆炸时代,将扩容几十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在规模几万亿,艺术大商业时代已经到来,大量艺术类上市公司将爆发出现。


有这样的一个国际通行理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2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启动。而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出现繁荣。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大关,达到828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已经站在艺术品市场繁荣的引爆期,中国艺术品市场正迎来一个艺术品消费的爆炸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在需求规模几万亿。


2,移动互联网推动中国艺术市场扩容几十倍


多一家文玩艺术类电商,就少一家文玩艺术类实体店。这几年来,汹涌而出几十万家文玩艺术类电商。这几年来,资本疯狂涌进艺术电商领域,有几百家艺术类电商一夜暴富起来受文玩艺术类电商大潮的冲击,伴随着艺术电商暴富大潮的,却是全国各地的古玩城、美术馆、文玩艺术产业园的大规模巨亏和倒闭。


前些年画廊都是依赖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但现在,移动互联网推平了信息不对称的鸿沟,靠信息不对称卖天价的画廊破产和转型是必然的。甚至卖低价的大芬村和文德路一样也将会被这股移动互联网大潮所冲跨和转型。


过去艺术市场是依赖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不公平竞争,书画家主要靠信息不对称成功。所以,之前成功的书画家虽然卖高价,但艺术质量并不是很高。移动互联网推平了过去的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艺术市场优势,现在是公平竞争时代,艺术家靠真正的艺术实力说话,所以,未来真正高质量的艺术家将大量走向市场。


而现在,几十万新一代艺术家借助移动互联网获得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对比过去的艺术家,新一代艺术家价格更低,但艺术质量则可能更高。移动互联网激发出这次艺术界的大规模换代大潮,谁也挡不住。几十万高质量低价格的艺术大军正在走出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市场将迎来爆炸式发展时代。高价的信息不对称艺术市场将逐步萎缩。


信息不对称艺术市场被冲击之后,中国的艺术生产力将扩容几十倍,中国艺术市场也将扩容几十倍,中国超万亿艺术市场规模的时代指日可待。


3,中国中产阶级超过1亿,引爆艺术品刚性需求


瑞信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度财富报告》,全球中产阶级数目已增至6.64亿人,其中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全球最多,达1.09亿人。全球中产阶级的财富增至80.7万亿美元,占全球财富的32%。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为7.3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与日本。


《2015年度财富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的百万富翁数量超133万人,其中接近1万名中国人资产净值超5000万美元,人数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超高净值人群的8%。未来5年内,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将增长至230万人左右


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超过1亿,中产阶级是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主要消费对象,中国中产阶级的人口基数非常庞大,将引爆艺术品市场的刚性需求。价格1万元人民币以内的艺术品,就是刚性消费艺术品,艺术品将走进千家万户。


区别于艺术品消费市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主要收藏对象是高净值人群。高净值人群,就是可投资性资产在600万人民币资产以上的个人,国内高净值人群数量已经超过300万人。国外艺术市场专家预期:在未来10年中,高净值人群中拥有艺术品人群比例将上升至40%。


中国有3亿个家庭,其中的1/10,约3000万个家庭具备艺术品的消费能力,这个家庭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潜在规模数万亿。这只是其中的家庭艺术消费的市场规模,而机构消费市场规模则更加庞大。



第二部分:

暴富后返贫,国内艺术电商的瓶颈魔咒


国内艺术界第一批暴富后返贫的主要有5种人,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传统书画家、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当代艺术家、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画廊老板,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拍卖公司老板,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收藏家。这5种人以前都富得流油,但钱来得容易也去得块,这几年艺术市场泡沫破灭,这5种人绝大部分都已经返贫了。


国内2011年的时候,有风投机构经过调查,画廊和画店有10万家。这几年艺术市场泡沫破灭,剩下了的还能正常运营的画廊和画店就没有多少家了。


这几年国内冒出来的艺术电商平台有几千家,艺术电商小店有几十万家。这几年暴富起来的大量艺术电商是否也会重演返贫的命运呢?


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就是国内艺术电商平台的瓶颈魔咒。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用户流失?为什么会导致用户流失?主要原因有3个。


1,第一个用户流失的原因:抓瞎


国内艺术品没有质量和价格评估体系。艺术品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艺术品也不是在标准化的工厂生产的,艺术品是由个体创意者分散生产的,艺术品是停留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手工业的产物。所以艺术品在流通领域没有标准化的质量和价格评估体系。


99%的人都没有能力分辨一幅卖300元的书法和另一幅卖30万的书法有什么差别,也有99%的人认为卖300元的那幅书法比卖30万的另一幅书法更加美更加好看。


国内艺术品市场就是瞎子摸象,这是用户流失的最大原因,不会出现大量用户一起抓瞎的情况,用户顶多好奇一下就退场了。


2,第二个用户流失的原因:欺诈


如果看一场电影需要100万美元,你肯定觉得疯了,因为现在看一场电影才10美元。但现在买一幅画则需要100万美元,把一幅在世又不怎么出名的画家的画卖出100万美元,这就是一种忽悠和欺诈的商业模式。


让人们以最低成本享受最高级别服务,这才是社会商业文明的进步。以最低价格卖出最高水准的艺术品,这才是人类社会商业文明进步的方向。让人们以最高成本获取最低劣的产品,这就是社会商业文明的倒退。传统画廊、艺术拍卖等以劣质画作卖高价的商业模式,已经严重违背商业文明的进步。


传统画廊的本质就是画廊帮助艺术家欺诈买家,而艺术电商换汤不换药,还是延续传统画廊的欺诈模式,帮助艺术家欺诈买家。这导致了用户的大量流失,因为随着艺术消费者的心智启蒙,你可以忽悠一时,但忽悠不了一世。


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这个数字的意思就是:以现在国内艺术消费者的心智,用传统艺术品的忽悠模式,你最多只能同时忽悠几千人,而且只能平均每人忽悠到1、2万元。你忽悠了一个人,忽悠他1、2万元之后,他发现被骗又无可奈何之后,就只能悻悻地走了,这就是用户流失的第二个原因。


3,第三个用户流失的原因:没落


绘画是一种农业文明时代的落后的技术模式,基本上是已经被工业文明所淘汰了,绘画很难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比如马车,你造少量马车来作为怀旧装饰品是可以的。但你大量生产马车就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了,因为现在是汽车的时代了,马车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技术模式了。


从技术、创新和理论来说,电影是绘画的取代品,而且绘画远远落后于电影。但为什么看电影才10美元,而买一幅画则需要100万美元?因为电影已经经历过工业文明的工业化洗礼,叫做电影工业。旅游也是叫做旅游工业,艺术还没有叫做艺术工业。西方艺术中的画廊产业则是一种蒙骗、落后、愚昧、忽悠欺诈模式。


国内艺术电商恰恰延伸了欧美没落的画廊产业的忽悠模式,并没有进行互联网思想和现代商业的改造。普通人都懂的互联网思维和和现代商业思想,艺术电商则没有懂,消费者不会大量接受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落后商业系统和服务,这是导致用户流失的第三个原因。艺术电商停留的网络卖灵符还是一样的跳大神产业,没有进步。


艺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必然,它不会因为个别人的人为意志所转移的。电影工业的现在,就是艺术产业工业化的未来。



第三部分:

艺术是个大生意,这生意应该怎么做


国内艺术市场可以分为高端、中端、低端3个主要板块。高端指的是已故的并且已经进入艺术史的艺术大师市场,中端指的是在世的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低端指的是万元以内一幅的艺术品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之后这30多年,国内出现的画家大约500万人,最终现在还具备市场价值的大概500人左右。画家的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这30多年来,你砸血本买了10000幅画,现在还值钱的就只有1幅了。


1万个艺术家里面,只有1个艺术家的作品将来会成为收藏品。其他9999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消费品,其他9999个艺术家的作品将来会作为社会垃圾被处理掉。


包豪斯对美术的定位,美术就是建筑的附属装饰品,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卖艺术品实质就是卖建筑装饰材料。艺术品实质就是一种建筑装饰消费品。艺术品是消费品,艺术品不是收藏品。从包豪斯对艺术的使用功能定位来说,艺术品的使用功能是作为建筑的装饰品,附属于建筑这个载体。


由于某些艺术炒家的恶意误导,民众误以为艺术品都是有收藏价值的,事实恰恰相反,绝大部分艺术品都是没有收藏价值的。


就拿现在的中国来说,一个时代有几百万的画家,但这一个时代过去后,就只有几百个对艺术进程有特殊贡献的画家的作品可以提升为收藏品,其他几百万画家的作品都是消费品,并不具有收藏价值,在消费功能消失之后,就变成社会垃圾了,要被集中摧毁了。


欧洲某国在经济危机时代鼓励国民参与艺术创作,最后艺术品泛滥成灾,最终花巨资销毁几十万件艺术品。英国著名收藏家萨奇就试图捐赠一批艺术品,但根本找不到受捐方,因为没有人愿意花钱来保管一堆艺术消费垃圾。


1,名人书画泡沫破灭,拉动艺术消费市场暴发


2011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9百多亿,2015年跌到4百多亿。很多人认为只是跌了一半,这是错误的了解。如果把艺术拍卖市场细分为高端、中端、低端市场来分析,高端艺术市场板块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而消失的4百多亿恰恰就是中端艺术市场,在世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基本上就凭空消失了。


中端艺术市场的在世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板块泡沫的破灭,加速拉动了低端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暴发。因为以前买一幅名人书画的价格,现在可以买1000幅书画。


中国艺术市场未来走势:高端艺术品已经背离艺术属性,是一种金融产品,但估值过高,部分高达几十倍,部分泡沫会破灭,部分泡沫会被时间消化。中端价格艺术品已经滑坡了几年,将会继续滑坡十几年。之前几十万、几百万价格的名人书画将会回归到几千元、几万元的价格。万元以内的低端价格艺术品市场将火山爆发式发展,这个是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2,古玩城美术馆大规模破产


艺术家的价值,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以及服务社会的价值。让人们以最低成本享受最高级别服务,这就是社会商业文明的进步。以最低价格卖出最高水准的艺术品,这也就是人类社会商业文明进步的方向。


让人们以最高成本获取最低劣的产品,这就是社会商业文明的倒退。以劣质画作卖天价来定义艺术家,前几年可以忽悠,现在已经失效了。以此模式经营的画廊要么已经破产了,要么就已经走在破产的途中。


什么是艺术家?从艺术工业的角度来审视艺术家:就是以低于大芬村行画的价格,供应比艺术大师更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你就不具备艺术竞争力。那种以劣质画作忽悠高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几年来,国内有几千家画廊面临危机,其中就有多家10亿级艺术公司崩盘,亿元级、千万元级的艺术公司倒闭就很多了。为什么呢?前些年画廊都是依赖信息不对称来赚钱,但现在,移动互联网推平了信息不对称的鸿沟,靠信息不对称卖天价的画廊倒闭是必然的。


今年初,有几百万人在转“农妇200元画PK周春芽500万天价油画”这条微信,这证明艺术市场的民智已经觉醒了,那些卖天价油画的和那些买天价油画的,不是已经破产,就是面临破产。


为什么这几年有几百家艺术类电商一夜暴富,而同时几百家传统古玩城和美术馆破产?就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全球各种产业链的重组。迎合未来的,就一夜暴富,落后于时代的,就会加速破产。


3,艺术是个大生意,这生意应该怎么做


从古到今,艺术都是一门大生意,但艺术这门生意应该怎么做呢?这就需要了解艺术这门生意的各种门道。


艺术家有三种人才,第一种是半路出家的,第二种是科班出身的,第三种是童子功型的。根据1万小时成才定律,半路出家的除非有天才,一般难有成就。科班出身的一般毕业10年后才有所成,但成就不会很大。童子功型的最有竞争力,因为童子功型的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比同时代的人领跑了很多年。天才一般26岁之前思想成型并做出最重要的创造。


懂艺术分好几种:懂、懂一点、懂一些、很懂、非常懂。一般买艺术品的是“懂”和“懂一点”。经营艺术品的、创作艺术品的、搞艺术活动的、写艺术文章的、等等这些是“懂一点”和“懂一些”。“很懂”和“非常懂”的就很厉害了,至少已经出了很多专著,可以到处讲课和出席活动了。


国内艺术市场可以分为高端、中端、低端3个主要板块。高端指的是已故的并且已经进入艺术史的艺术大师市场,中端指的是在世的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低端指的是万元以内一幅的艺术品消费市场。


中国艺术市场未来走势:高端艺术品已经背离艺术属性,是一种金融产品,但估值过高,部分高达几十倍,部分泡沫会破灭,部分泡沫会被时间消化。中端价格艺术品已经滑坡了几年,将会继续滑坡十几年。之前几十万、几百万价格的名人书画将会回归到几千元、几万元的价格。万元以内的低端价格艺术品市场将火山爆发式发展,这个是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4,艺术市场中不同板块的不同属性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前30年中,只有做高端市场的有一些的成功案例,但做中端市场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的鲜有成功案例,没有一家能做大的,要么改行,要么破产。


高端价位艺术品是金融产品, 按照金融属性来做一般都会成功。但按照艺术属性来做一般都会失败,因为它已经背离艺术属性。所以懂艺术的收藏家一般都破产,运气好的也搞不大,不懂艺术的土豪往往是成功者。因为懂艺术的收藏家只懂艺术中的一点,并不懂艺术的全部。所有破产的收藏家都死在自以为很懂艺术。懂艺术分好几种:收藏家只是“懂”和“懂一点”。)


低端价位艺术品市场就是刚性消费品,按照消费品来做一般都会成功。按照艺术品属性来做一般都会失败,所以懂艺术的经营画廊一般都会破产,运气好的也搞不大。因为懂艺术的画廊老板只懂艺术中的一点,并不懂艺术的全部。所有破产的画廊老板都死在自以为很懂艺术。(懂艺术分好几种:画廊老板只是“懂一点”和“懂一些”。)


中端价位艺术品市场不上不下,上不到金融产品,下不到消费品,所以只能忽悠。所以搞中端价位艺术品的画廊基本上不是破产就是面临危机。


在高端价格艺术品市场,有很多公司成功了,但在中端价格和低端价格市场,国内还没有出现一家大公司能成功的,也没有一家公司能发展成大公司的。


5,拍卖越搞越大,画廊越搞越小


艺术工业,只有拍卖能够发展壮大并发展成上市公司,而画廊很少有能够发展成大公司的。原因就是因为艺术品不是标准化产品,市场上没有艺术品质量和价格的评估标准和方式。而艺术拍卖是由买家定价的,而买卖佣金是可以标准化的,所以拍卖模式可以发展壮大,并成为上市公司。


从古到今,书画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货币资产,但没有几个人有能力去量化它。如果你能建立数学模型来量化它,那你就可以把书画艺术品定义为类似基础货币一样来进行某些商业交换,其所引发的商业效益是非常吓人的。


中国艺术市场才30年,和欧美几百年的艺术品市场相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些基础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其中的最核心的规范:艺术品质量和价格评估体系处于缺失状态,国内还没有能够建立起用科学规范和数学工具来计量艺术品质量和价格的体系。


所以现在艺术是一门最好的生意,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懂艺术,谁先规范了大家都不懂的艺术,谁就能发财,发大财。


一些艺术市场专家要评论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大多只能拿价格说事,其他都说不太清楚。现在去翻看前几年国内的一些艺术市场专家的市场分析文章,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对比,估计大家都会笑起来。


为什么很多大公司进入艺术品行业都失败了,因为艺术品不是标准化的商品,它没有标准化的质量,也没有标准化的价格,甚至质量和价格都无法计量。


艺术品也不是在标准化的工厂生产的,而是由个体创意者制造的。国内还缺少专家能够对艺术工业的核心环节的质量和价格进行科学规范和数学计量。一些大公司进入艺术品行业失败的最核心原因就是,他们无法辨识卖300元的书法和卖30万元的书法有什么区别。



第四部分:

艺术产业巨亏,艺术工业暴富


2007年之后,国内没有几家大型艺术机构能够做成功,基本上都失败了,说明过去的艺术产业系统只适合2007年之前的国内社会现状。但是,过去的艺术产业规范已经不适合2007年之后的国内社会现实。国内社会现实决定艺术产业必须要向艺术工业进行升级和改造。


国内成功的艺术机构,大多是基于2007年之前的积累,2007年之后新进的艺术机构,极少有成功案例。2007年之后的这10年来,成功的仅有一种,就是由客户定价系统的拍卖公司。


国内最好的几个民营美术馆和画廊,每年都亏损几千万。按照过去的艺术产业规范,就算你做得比现在最好的画廊和美术馆还要好,你还是得要亏损。所以,今天的艺术产业不变则死,变还有机会。


1,如何由巨亏到暴利


1984年之前,体育产业是巨亏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巨亏6亿美元,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巨亏10亿美元。体育产业由巨亏到暴利的转折点是1984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盈利2亿美元。


1984年之后,体育工业成为暴利机器,各国抢办奥运会和世界杯。体育产业由巨亏到暴利的转折点是因为完成工业化的进程,这就是由体育产业到体育工业的转变。


国内之前的艺术产业是巨亏型的,搞美术馆和艺术区巨亏几亿很正常。而艺术产业由巨亏到暴利的转折点,就是要完成艺术工业化的进程,艺术产业要进行“工业化”的提升和改造,这就是由艺术产业到艺术工业的转变。


未来艺术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艺术工业化,历史已经到了艺术产业到艺术工业转折点,有能力完成艺术工业的公司将成为暴利机器。


2,艺术产业和艺术工业


画廊模式属于艺术产业,价格系统主要是艺术家说了算,和画廊老板拍一下脑袋来决定。


艺术工业,价格系统消费需求说了算,符合消费者价格和质量需求的艺术品才会被市场所选择。


一般产业系统的质量走势和价格走势是一致的,就是质量越好,服务越好,价格就越高。比如没有经过工业化改造的舞台剧、歌剧和演唱会就是这样,质量越好,价格就越高。但经过工业化改造的电影就不同了,低成本烂片的电影票价和高成本大片的电影票价是一样的


一般工业系统的价格走势和质量走势往往是相反的,就是技术越先进,质量越好,服务越好,价格就越低,甚至是免费。比如手机工业,以前大哥大4万元一台,现在质量和性能超过大哥大1万倍的手机才1000多元。比如网络搜索,世界最顶级的几大网络搜索都是免费的。


部分人还是带有过去的观点,认为价格低的质量不好,这是很落后的商业思想。现在,工业化发展到极致的服务系统和技术系统,所提供的技术和服务都是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比如宽带网络服务。


同样的艺术品,选择的选择标准是质量比过去高10倍,价格比过去低10倍。


3,观赏产生价值,而不是收藏产生价值


随着商业文明的发展,传统画廊、拍卖这种过度保护买家利益的西方模式已经违背了商业文明。这种违背商业文明做法前些年是可以拿来忽悠的,但现在就已经逐步失效了。


人类艺术的价值核心就是视觉娱乐。绘画和电影、戏剧、音乐一样,它的经济价值就是一种视觉和听觉娱乐。但绘画也并不是看上一眼就能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除了视觉和听觉娱乐之外就难觅其他了。


电影、戏剧、音乐可以通过票房、版权等产生经济效益,那绘画如何产生经济效益呢?那就是观赏产生价值的艺术商业模式。观赏产生价值的艺术商业模式将爆炸式发展,将激发出数万亿规模的艺术产业链,全球将进入艺术新时代。


欧美的画廊模式是以艺术品产品为核心,需要炒高艺术品的价格来获利,所以欧美的画廊基本上都变成欺诈模式,就是画廊联合艺术家欺诈收藏家的商业模式。一些欧美画廊之所以代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目的就是为了欺诈中国买家。


艺术品是因为观赏产生价值,而不是因为收藏产生价值。收藏产生价值的画廊、拍卖这种西方的商业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现实证明现在的画廊业、拍卖业正在全面萎缩,最终将全面覆灭。


观赏产生价值的艺术商业模式将爆炸式发展,将激发出数万亿规模的艺术产业链。



第五部分:

艺术全面没落,当代艺术大师被淘汰


未来的人类所定义的今天的艺术家,肯定就不是今天画画和搞雕塑装置的,或许就是搞人工智能机器人这种团队,因为艺术家应该是代表人类的高等智力,而不是一个IDER,一个和猜灯谜恶作剧一样的IDEA。


想一下,搞雕塑装置的是高等智力,还是搞智能机器人的是高等智力,其实不用想你都明白。就如画飞机和设计飞机的,谁能代表人类的智力和进步。原始部落的人看到头顶上一架飞机飞过,用一些树枝摆出飞机的造型,这就是类似于西方的所谓当代艺术家,和模仿西方的一些艺术家。


西方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沦为人类社会的低等智力劳动力,已经被高等智力的现代文明社会所抛弃了。


所以,今天西方比较好的艺术家都在电影和游戏行业,剩下的还过得去的艺术家要么是设计师,要么就是模仿设计师的作品。画画和搞雕塑装置的人中找艺术家,等于从建筑工人里面找建筑师。


1,西方艺术的全面没落与覆灭


在欧美,西方艺术死亡论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但西方写实油画和西方现代艺术已经过时落后,这已经是定论,毫无争议的。二维平面的写实绘画延伸到三维空间就是做蜡像,二维写实绘画价格高于三维蜡像肯定不合理。不能过度神化二维平面的造像技术,也就是说不能过度神化写实绘画。


写实油画属于古典美术,1860年代印象派兴起之后,古典美术时代就终结了。1860年代之后,学术上已经不再把写实油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作为一个艺术和设计的基础训练内容。


欧美争议比较大的是绘画死亡论,从摄影技术发明之后,绘画死亡论就一直争议到现在。


绘画是人类为了记录事物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技术,为了做到在平面上真实记录三维空间的物体和人物,古典的画家们除了掌握准确的造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空间透视和色彩变化的科学关系,所以研究人体解剖就是过去古典画家们的必修课程。古典画家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偷偷研究和解剖尸体。


当计算机可以制作出真实的场景和角色的时候。平面绘画的价值就大多消失了,但平面绘画可以作为手工工艺品而存在。手工绘画上一次被冲击是给照相机取代了记实功能。


平面的手工绘画给真实的计算机三维超写实制作取代了,平面所记录的局部故事情节和社会现象,也给电影和游戏的全局故事和角色扮演故事所取代了。在大型网络游戏中,你可以扮演故事里面的任何角色,然后和其他数百万扮演者竞争和交流。


2,绘画被电影取代,电影被游戏取代


大芬村的存在,人们才恍然大悟过来,哦,绘画不再是一种高贵的职业,农民工兄弟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一样可以成为职业画家。大芬村在人类美术发展历史是是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


大芬村90%以上画家是中小学文化程度,并没有经历过普通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大芬村属于低等智力劳动力密集型工业。退休老人家几个月就可以学会国画,小孩子几个月就可以学会书法,民工兄弟几个月就可以学会油画。那么,西方绘画一样已经沦落为低等智力劳动力。


如果没有科幻和魔幻电影,画家们的生活可能还自恋一点。当人们看到电影大片里面接近真实的计算机虚拟场景,和接近真实的角色人物设计,也才恍然大悟过来,原来计算机艺术家可以使画面动起来和活起来。与计算机艺术家相比,停留于平面绘画的西方画家已经远远落后了。


我们可以对比西方手工画家和欧美游戏电影设计师的差距,在欧美,搞游戏电影的角色设计师往往才是最好的人物画家,因为除了绘画技术,他们还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


在欧美,游戏电影的场景设计师往往才是最好的风景画家,因为除了绘画技术,他们还有离奇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而作为传统的西方画家,除了对着实物写生、模仿设计师,很难看到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西方画家和设计师相比,已经远远落后了。欧美电影和游戏设计师的造型能力、仿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远高于西方画家。


搞录像艺术的,只相当于电影的一个小片段。搞多媒体艺术的,只相当于网络游戏的一个小片段。搞雕塑装置的只相当低级机器人的外壳,甚至不如仿真充气娃娃。


很显然,艺术谁都可以搞,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照相机技术消灭了古典美术,但促进了人类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诞生。计算机超写实三维技术消灭手工绘画,也许会促进人类未来艺术形式的诞生。但未来艺术形式的新生能靠现在的艺术家吗?


计算机绘画的造型能力、仿真能力已经令写实油画望尘莫及。计算机绘画本身属于三维和动态,还可以全息投影。甚至可以直接3D打印出来。


3,艺术的没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


摄影取代绘画,电影取代摄影,游戏取代电影。平面绘画被摄影、电影和游戏取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我们要承认绘画的历史价值,但现在过高拔高绘画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就完全没有必要。


马车被汽车取代是必然的,我们要承认马车的历史价值,但现在还在吹嘘马车对现代社会的人类出行的价值,那就是瞎忽悠了。


歌剧被电影取代了,报纸被互联网取代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你有多少年没有看报纸的习惯了。随着社会的进步,落后技术被淘汰是必然的。没有必要为落后的消失而悲伤,而且要感谢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便利。


人类艺术的价值是什么呢?人类艺术的核心价值就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很显然,西方艺术已经逐步失去这个价值。


当然了,西方艺术也不会消亡,而是成为建筑的重要装饰品,比如大芬村那些。


西方艺术是人类在智力低下时代的产物,在人类进入高智力的时代,西方艺术的价值就如种花养草一样,是一种休闲和怡情的游戏。


曾经一度,西方艺术确实垄断一个时代,但可惜,时代进步太快了。今天的西方艺术就如一架老马车,就算你马车造得太好,但也用处不大,因为现在已经是汽车时代了。


艺术家要跟上人类文明的进步步伐,否则将被人类社会所淘汰。现在的西方艺术有点类似卡拉OK,作为一种娱乐和休闲方式是很好的,但西方已经已经不能承载复杂的知识和信息。


对雕塑家来说,仿真机器人才是终极的雕塑。对机器人研究团队来说,西方雕塑家的智力在团队里面只能扫扫地板,别无他用。西方艺术家的智力显然跟不上高等智力集约化的现代文明社会。


人类的下一个文明形态智能文明时代,就是以机器智能取代人类思维。能被摄影和计算机取代的绘画将失去价值,能被机器取代的劳动力也会失去价值。



作者:江因风(微信号:jyfar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术丨“艺术市场”如何被正确定义
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
鲁清汶:笔墨当随时代,
离收藏依然遥远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荣宝斋书画家、评论家、鉴赏家安涛书画欣赏
画家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卖出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