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最有影响力的送别歌是哪一首?

        在唐诗宋词当中,有一类是描写送别场景的,象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等等。在当时,诗是要谱上曲子进行传唱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送别类的唐诗,实际上就是唐朝时期在送别亲朋好友时候唱的歌。在这众多的送别诗之中,哪一首的影响力最大呢?这就是《阳关三叠》。《阳关三叠》不仅仅在唐时流行,并且盛传了千年之久,直到今天仍然保存了下来。

        关于《阳关三叠》的由来,也出自于一个送别的故事。在大唐玄宗年间的一个春天的早晨,蒙蒙细雨过后,洗净了大地上的尘土,空气也格外干净起来。在渭城边,青丝摇曳的杨柳掩映着几间房舍,这就是当时的渭城官方驿站。驿站中,一队人马正在整装待发。他们衣冠楚楚,充满了朝气。就像刚刚经历了春雨洗礼后的杨柳和房舍一样,显得格外的清新。

        这队人马就是大唐派遣的使者,此番他们将要西行。在唐朝时期,西出河西走廊有两个关口,北边的叫玉门关,南边的就是阳关。古时候的阳关是边防重镇,建立在大漠边上,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这队人马就是要西出阳关,进入戈壁大漠,前往西北重镇安西都护府,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

        就在大家准备启程的时候,突然从渭城(也就是今天的咸阳)城中飞来一骑快马。马上端坐着一个温文尔雅的美男子。来到近前,使者才认出:原来是他的好朋友,当时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而这个使者就是朝廷命官元二。

        王维此次前来,带来的不是朝廷的文书,而是满满的送别之情。古人在送别亲朋好友的时候,一般都会折一段柳条送给远行的人。因为柳树的“柳”字谐音是“留”,折柳送人就代表着让对方带上自己的挽留之意;同时柳条柔细绵长,也代表了思念之情。

        但是这一次,王维没有去折柳条,而是带来了美酒。在王维看来,好朋友元二此次出使安西,虽然路途遥远、旅途坎坷,但是前景却像这雨后的春色一样充满了光明。所以他要用美酒为朋友践行。在举杯换盏之间,王维频频向元二敬酒,生怕元二出了阳关以后,再也没有朋友陪他畅饮了。表达了王维的善解人意和难舍难分之情。

        当元二骑上马慢慢走远的时候,背后传来一曲高亢嘹亮的歌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是诗人王维的歌声。王维不仅仅诗写的好,在音乐上也是非常有天赋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音乐家。并且是音乐为他敲开了仕途的大门。王维十五岁离开家到长安求学,后来岐王李范让他化妆成一个乐手去给太平公主演奏。王维就凭借着自己创作的曲子《郁伦袍》博得了太平公主赏识。为他的前途打开了局面。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王维唱给元二的这首歌是非常动听的。

        在王维的这首歌之中,歌词就是他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在诗中,诗人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春天、早晨、雨后美景、朋友送别的场景以及自己的牵挂之情都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这首诗才成了送别诗中的千古名篇。配上曲子以后,在演唱的时候,这首诗要反复演唱三次,所以这首歌就称为《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里是乾訸书苑,这里有文学,有历史,有远方,还有诗。


乾訸书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经      周二    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儿童蒙学

周五    诗词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最苦是别离,说说古琴曲《阳关三叠》
古琴曲《阳关三叠》:劝君再进酒,出关复郁愁
王维此诗一问世就被谱成曲,据说能吹裂笛子,神秘程度堪比广陵散
王维的这首送别诗, 只有短短28个字, 最后两句很难被超越
新演绎阳关三叠
听蒙曼品唐诗之二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