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是我们那一方天考出的第一个女大学生,优秀的她成为父亲鞭策我不断学习的榜样……

【回望故乡】我的榜样“黑皮姑”

昨晚和在京的老同学们小聚,酒就不自觉地喝多了。一回到家,困劲上来了,撑不住,洗洗就睡了。半夜醒来,看看时间,已经是第二天的两点多钟。

酒后,口里渴不过,爬起来煮一壶开水,泡点热茶,精神头上就来了。打开电脑,于是想写点什么。这个时候,脑海里就飘过一个人:黑皮姑儿。

在黄冈人的称呼里,尤其是乡村里的老百姓,过去根据人的外貌特征来取的诨名(外号)很多,叫“瘪头”的,肯定是后脑勺长得凹进去一些;叫细眼睑的,肯定是一对眼睛生来偏小;叫歪嘴的,肯定就是长得嘴歪眼斜的……

过去,这种以生理特征来称呼人,大家习以为常,特别是长辈喊晚辈,熟人之间喊来喊去,倒觉得亲切。相反,如果换了生人这样称呼,或者晚辈喊长辈这样没大没小的,直冲着人家的生理缺陷而来,很容易惹毛(激怒)人,搞得人家很没颜面。

不过,黄冈民间还是挺尊重女性的,特别是对未出嫁之女,方言也叫姑娘伢儿,人们不大会编外号的。生怕坏了名声,将来连找个人家都为难,那不就害了女伢儿一辈子?不过,对已婚女人就放开了禁忌,似乎什么玩笑都可以开,荤的素的,大家并不怎么计较。

黑皮姑儿这样的称呼,在黄冈农村很有代表性。你说是诨名吧,也还算不上。倒是成了一个特定群体里对某个女伢的代名词而已。

而我这里要讲的故事,是我们塆的黑皮姑儿。她父亲姓余,是“招家”(上门女婿)到我塆来的,黑皮黑脑的,像个非洲人。他是隔壁大队的,翻过一座山,就是余家大塆。据说,打了好多年“单扇”(方言“单身汉”三字快读,硬是丢了一个字),三十好几岁才找到我们塆来,拜了堂成了亲。

黄冈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好的坏的都在乡村留了脚迹。要不是找对象的困难户,没有人愿意“倒插门”(入赘)的。

老余有个手工业——学了砌匠,就是盖房子的泥瓦匠。他一生爱热闹,嗓门也大,整天唱唱呀呀的,不是楚剧就是鼓书,也爱和人挖白(讲故事),日子过得润散(快乐)了。一般来说,上门女婿,属于外姓人家,在以巩姓为主的大塆中间过日子,多少受些排挤。不过,老余的人缘好,名声也好,满塆没有人不尊重他的。

再说黑皮姑儿的母亲姓薛,塆里人叫她铺儿细姑。据说家里解放前开过卖货的铺子,而本名倒没几多人晓得。因为兄弟走(病死)得早,弟媳妇留下一个儿子“下了堂”(改嫁)。铺儿细姑心善,一生信佛。她哪里忍心让寡母受罪,也怕家庭散了,就挑起了大梁,撑起了门户。

听大人说,找老余之前,铺儿细姑结过一到婚,小夫妻不晓得几恩爱的法子。可惜,那个男人没寿数,也冇留下一男半女就走(死)了。要不是有这段伤心事,她怎么可能找大个上十岁的“黑人”老余呢?有人说,她不大爱老余,言语中总有些嫌弃他。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每年清明扫墓和农历正月十五上坟散灯(点蜡烛),人们总会听到她在前头那男人坟前哭哭啼啼。可想而知,那该是多么刻骨铭心的一段感情呀。

和老余结婚之后,好几年没见生的。于是,家里抱养了一个女伢,添了人气儿,据说也有利于怀胎。第二年,铺儿细姑就“有喜了”(怀孕),生下了女儿,也就是黑皮姑儿。后来又生了儿子,末尾还找(生)了个小女儿。几年工夫,两个大人,加上四个伢儿,就是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过日子。

女儿像爸,儿子像妈,这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遗传规律,多少是有道理的。再说黑皮姑儿,六十年代生人,比我大几岁。她的一双小肉眼睑(眼睛)透着聪明劲儿,蒜头鼻子,高挑的个头。唯独就是肤色偏黑,像荞麦粑或者苕粉圆子(丸子)的颜色。没有办法,老余的基因太强大,三个亲生的伢儿没有皮肤不偏黑的。

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比我大几岁的哥哥姐姐们,上学都不太顺利。因为搞“文化大革命”,学校停办了几年。后来恢复办学,就在原公办小学的校址,大部分地方办起了初中,还有几所小学戴帽办高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然而,我很小就听说,黑皮姑儿读书“几狠”(优秀),耐得了烦,下得了泼。她成绩好,上学不是当班长,就是学习委员,这在农村是不多见的厉害女伢。我至今还记得,她上初中的那个教室,就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隔壁,从那里常常传出他们班一齐朗读英语的声音。

过去,农村重男轻女的陋习,加上经济条件多半不宽裕,很多家庭残忍地剥夺了女伢受教育的权利。即使有条件上学的,女伢优秀的也不多。然而,黑皮姑儿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她一路“拔尖”,过关斩将,上了巴河高中(今闻一多中学)。

我记不清楚了,她高三复读过一年没有?反正她成了我们塆第一个考上的大学生,也是我们大队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大姑娘上脚头一回”,知识改变了命运,这新闻当年“遐”(传)了半边天。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伢也能上大学,将来做官,拿国家的薪子(薪水),不晓得几有用呀……

黑皮姑儿考上了湖北大学化学系,据说她高考化学考了满分。毕业后,孝顺的女儿,为了照顾父母,她主动回到了母校闻一多中学教书。她的化学教得好,不出几年工夫,她就成了带高三化学的主力队员。学生们喜欢她,有调皮的男生背地里给她编个外号叫黑摩尔,因为高一化学的第一章就是讲摩尔,大家印象很深刻。

黑皮姑儿在巴河刚教高中的时候,我正在那所学校上高中,但是没有直接的师生关系。因为是老熟人,她对我很关照。依照年龄,我该叫她姐。塆里其他的同龄人都这么喊,唯独我不能。

原来,我听大人说起,她的舅舅是我爹(爷爷)的结拜兄弟,这样论起来,她还算是我的长辈,该喊她姑姑了。我就干脆以余老师来回避了,她笑一笑,算是默认了。反正她知道,我从小调皮捣蛋,不大同列。

后来我到武汉上了大学,到宜昌等地上班了,渐行渐远。故乡的很多事情就参与少了,甚至连知道的也少了。不过,对老家的大才女——黑皮姑儿,我总是会问起,像惦记着一位老亲戚一样。

听说,因为她化学教学和教研出色,所带的学生年年化学高考成绩总是突出,编写出版的化学习题集畅销,她多次被评为黄冈名师、优秀教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等等。

优秀的人才总能脱颖而出。黑皮姑儿从闻一多中学起步,调到浠水县一中工作多年,后来又调到黄冈市工作。如今,她在武汉市一家重点高中工作,依然是响当当的化学名师。听说她的儿子是重点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也遗传了她爱读书的种子,令人羡慕不已。

黑皮姑儿,是父亲生前常常挂在嘴上的好榜样,是要我始终努力对标学习的对象。当年他们一家姊妹几个,晚上自觉地围坐在厨房的餐桌上看书写作业的情景,偶然映入了父亲的眼睑。父亲才特意抱着睡眼朦胧的我,悄悄路过她家的窗前。

当年,黑夜中那几束投射出来的橘色灯光,像几把利剑同时刺着我的双眼。至今,那灯光还照亮在我的心头,叫我永远忘不了父亲当年念热了嘴的那句话:人要晓得奋斗”……

       (说明:本文有文学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冈中学人教版课堂实录高中化学详情
女大学生骑行1200公里 父亲暗中陪伴
女大学生卖身当模特,父亲以死相劝
快看!2020年黄冈中考化学试题出炉
黄冈中学二模化学试题(附解析)
老照片里的湖北黄冈,进来带你重温这里的旧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