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雕塑头条』陈培一专栏丨钱绍武先生的启示

2023年6月9日,是著名雕塑家、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文化大家钱绍武先生两周年祭日。在钱先生身后的这整整两年里,我一直在深深地思考钱先生给我们究竟留下了什么?我们将如何将其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和艺术理念传承下去?而且,在一次与著名雕塑家包泡先生的通话中,他也提出了相同的命题。所以,对这个问题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思考。

2005年2月,在钱先生下苑工作室

下面,不妨就结合我亲身经历的几个小故事,讲一下切实感受,从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些什么东西,可以或多或少地得到一些启示。

一、力荐刘万琪稿

2005年3月18日,忽然接到钱先生自昌平兴寿镇下苑村的工作室写给我的亲笔信,而且信封都是先生自己写的。信中,钱先生热情洋溢地向我推荐贵州的著名雕塑家刘万琪先生和青年雕塑家廖凯为遵义会议纪念馆序厅所做的群雕作品,希望《雕塑》杂志能够予以编发推广。

遵义会议纪念馆群雕(局部,刘万琪、廖凯)

刘万琪先生是钱先生的研究生,是他的后辈,但是钱先生却丝毫没有摆出师长的架子,而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待这件规模宏大的叙事性史诗般的作品,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而先生在对我的长信中,也丝毫没有命令的语气,而是以商量的口吻,并说要按照《雕塑》杂志的规则如何云云。受到钱先生的感染,我也深为作品所感动,也写了篇短文,续貂般附在钱先生的书信之后,将刘万琪、廖凯先生的作品一并发表。

2005年蓬莱阁抄苏碑

二、蓬莱阁抄苏碑

山东省蓬莱市的蓬莱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主体建筑建于宋代嘉祐六年(1061),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文、石表、断碣可谓琳琅满目。元丰八年(1075),被流放到黄州六年之久的苏轼,被安排到任登州知府。苏轼在任总共不过二十几天的时间,然而却踏踏实实地尽心尽责,做了数件好事。雁过留声,苏轼在任期间、巡守海防之时,曾经留下了不少壮丽诗篇。如今,在蓬莱阁卧碑亭留下了一块横式石刻(卧碑),正面刻其《题吴道子画后》,背面刻其《海市诗》。

2005年8月24日,在蓬莱举行“金属焊接大奖赛”期间,我陪钱先生游览蓬莱阁。在蓬莱阁看到苏轼卧碑,钱先生便单腿跪在地上,一字一句地手录此碑。当时,钱先生已经77岁高龄。看到钱先生如此,我大为不解,也很不以为然,对先生说:“此文甚熟,且《苏东坡文集》及多种文集有载,没有必要如此吧?”先生一边抄录碑文一边对我说:“不然。我观此碑,如见坡公。此碑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坡公之气韵,我是边抄碑,边读碑,边体会,边与坡公对话。”听先生此言,我才如梦方醒。

纳西族祭坛

三、核实纳西祭坛

2005年11月26日,在昌平兴寿镇下苑村的工作室,钱先生与我谈创办设立高级研修班的设想及诸事宜。期间,先生拿出一份关于云南丽江纳西族祭坛的稿件,作者是东北师范大学的一个研究生,面嘱我调查其古祭坛的真伪问题,确认无误之后再在《雕塑》杂志发表。因为,他根据图片来看这些建筑和雕刻的构成方式与手法上与古代造物有出入。

后来,经我调查得知,纳西族的祭天仪式,有春祭和秋祭。祭天有祭天场,一般是在村寨附近的地方,用石头围砌成方形或长方形的场地,内有祭台或者祭坛。著名的东巴王国位于玉龙雪山下,是丽江大玉龙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这里有表现纳西族民族文化精神的图腾柱,亦有纳西族“祭天”、“祭风”、“祭暑”的场所。然而,现今这个东巴王国景区里的祭坛、图腾柱之类的雕刻构造物,并非古代遗存,而是运用当代环境设计理念,将最具有代表性的东巴文化内容,予以形象化、立体化、规模化、集群化、视觉化、原创化的呈现,以宏阔的手笔铺陈在苍茫的纳西荒原上。后来,我将调查结果汇报给先生,他默然点头,稿件发表之事作罢。

钱绍武先生

四、数访保圣教寺

就一般人而言,一个地方去一次或者两次足矣,何必三番五次地不厌其烦到一个地方,去看同样一种场景?钱先生不然,有一个地方他此生去了无数次,却每次去都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这个地方,恐怕就是江苏苏州甪直保圣寺。是什么东西有那么大的魅力,如此吸引先生?说来简单,就是其中的那堂塑壁。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寺庙几经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达五千多间,僧众千人。现存建筑有山门、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山门是按照清乾隆年间(17361796)的样式修建的,天王殿是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在宋代大殿的基址上修建的。殿内原有高大的四大天王泥塑,抗战期间毁于侵华日军之手。据《吴郡甫里志》记载,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大雄宝殿殿内原供奉释加牟尼佛像,旁列罗汉十八尊,据传出自唐塑圣杨惠之之手。1928年,大殿半边坠塌,佛像和半数罗汉被毁。经蔡元培先生等多次呼吁,由公私集资倡修,在1932年建造了中西合璧式的罗汉堂,由著名雕塑家江小鹣指导,由著名雕塑家滑田友先生等人把幸存的九尊罗汉塑像放在大堂正壁的位置。滑田友先生就是钱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的老师之一。

钱先生是无锡人,他母亲的娘家在苏州,晚年他又长期流寓太湖这一带。所以,他这一生究竟去过几次保圣寺,恐怕没人知道,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据我所著的《钱绍武年谱》所载就有四五次,而我相随的也有三四次之多。如:1956年,钱先生在苏联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留学,暑假期间回国到苏州保圣寺,带领浙江美术学院的学生徐勇良等和工匠采用古代泥塑技法、民间泥塑原料临摹保圣寺的泥塑,长达4个月;2011年,钱先生到保圣寺,为罗汉堂书抱柱长联,盛赞道:“梵宫敕建梁朝甫里禅林第一,罗汉溯源惠之江南佛像无双”;2014年10月16日,“家在苏州——全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之“钱绍武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举行开幕式。之后,又数次到了苏州保圣寺。

2016年10月8日,钱先生在保圣寺现场对我讲解泥塑之中的奥妙,讲他与恩师滑田友先生之间的关系,并对有些问题诸如这堂泥塑与宋代绘画的关系等进行交流,并如是教诲我说:“经典的艺术作品要常看常新,经典的书籍要百读不厌。每次看,每次读,都必会有新的发现。”

钱绍武先生朗声大笑两手空空地走了,永远地离开这个可爱的世界,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艺术事业,永远地离开了热爱他的家人、朋友、学生和粉丝们,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物质层面的书法、绘画、雕塑等东西不必说,仅精神层面的遗产就可谓太多太多。诸如:他襟怀坦白的热心诚恳,他不计得失的豪爽大度,他温良谦恭的待人接物,他特立独行的处事风格,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他实事求是的精神理念等等,都值得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一一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思考的表面上。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钱绍武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精神遗产,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一切从浅近处下功夫,艺无涯”。

作者介绍

陈培一,山东菏泽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雕塑》杂志副主编、《中国雕塑年鉴》执行主编。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暨雕塑院委员、中国文化促进会城市雕塑文化委员会副会长、安徽雕塑研究院首席学术研究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城市雕塑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河北省雕塑产业技术研究院顾问与资深专家、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


 雕 塑 名 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臻资讯】当代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逝世,享年93岁!
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去世:读懂李清照、李大钊的雕塑大师
痛别!无锡籍大师钱绍武辞世
人民雕塑家钱绍武先生
9岁始习书法,得徐悲鸿相助入大学,下笔擎风雨,霹雳欲破天
他是雕塑界泰斗,9岁始习书法,得徐悲鸿相助入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