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雕塑头条』大匠之道 · 程连昆


大匠之道 · 程连昆

   者:程连昆

主   编:王 伍   武晔男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策   划:北京艺彩风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匠之道》系列丛书介绍当代中国艺术名家的精品力作及其艺术人生。《大匠之道·程连昆》一书展现了程连昆多年来创作的架上和城市雕塑作品,内容丰富,一次其雕塑艺术的集中展示。程连昆的雕塑艺术,体现了坚守与变革的和合之道,体现了一元与多元的互补,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他的创作原动力是本土的,他的视觉语言是当代的,因为他的审美经验体现出的是一种带有包容的综合性的艺术素质。程连昆的雕塑是观念与现实的统一,是价值取向与审美认知的统一,是文化坚守与文化创新的统一。


 程连昆   CHENG LIANKUN 

安徽阜阳人。1978 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曾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基金会城市雕塑研究班学习。现为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雕塑协会会长,安徽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合肥都韵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享受政府津贴。曾任安徽省第八、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

主要雕塑作品

作品《村娃》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情深》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球之恋》等作品分别入选第一、二、三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四时君子》入选2003年北京美术国际双年展、2006年获安徽省政府奖;作品《与时间赛跑》荣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优秀设计方案奖;作品《五环下的健儿》获“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优秀奖、参加国际巡展;《龙舞奥运》等作品获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优秀奖、佳作奖,安徽省第二届美术大展银奖;作品《向前!向前!向前!》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获“长城颂”美术书法作品展特等奖;上海世博大道景观雕塑《佳音》获安徽省政府社科二等奖。2009年主持上海世博会主入口世博大道雕塑、昆山一号工程、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国家重点雕塑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工作。创作并完成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省名人馆、阜阳博物馆、阜阳高铁西站、庐江高铁西站、溧阳天目湖大桥景观、庐江名人馆等处的雕塑作品。2013年任中国文化节走向华盛顿安徽周美术代表团团长,雕塑作品《刘铭传》《龙舞奥运》被华盛顿市政府收藏,《奥巴马夫妇像》被白宫收藏。

相关阅读

天巧何曾用雕刻——记著名雕塑家程连昆

镜头中的雕塑家——程连昆

程连昆║2019中国·衡水国际城市雕塑艺术节入选艺术家


深度与跨度

——谈程连昆雕塑的艺术取向与文化立场

文 / 宋伟光

(美术史论家,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从宏观而言,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生与演变所形成的轨迹,反映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在雕塑艺术中的语境;而从艺术的社会学角度审视,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都是有人文基础的。因而,艺术个性正是社会因素、生活经验、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下的审美取向。在此,艺术观,艺术理想都会在艺术特征中显现出它的审美意志。就艺术家个体而言,风格的形成表现出的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艺术态度。具体说来,著名雕塑家程连昆的雕塑艺术,反映出的正是他基于社会人文背景下的文化思考。程连昆的作品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是一位一直在追寻公共意识与个体意志、全球意识与本土情结之间的连接点,以求艺术语言的共通性与个性之间相联系、相适应、相推进的新的艺术状态。他的这种艺术追求反映到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风格
程连昆的雕塑,在具象写实与抽象观念、象征与重组之间寻找着一种艺术表现的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刘铭传》《丝绸之路》等作品所呈现出的严谨的写实作风;《运动天使》《热土》《龙舞奥运》《五环下的健儿》《向前!向前!向前!》等作品所显现出的综合性的象征表现。其间,他运用的不仅仅有古典的写实方法,同时还有结构组合、材料表现、空间跨越等现代设计手法。而他的《海阔天空》《立秋》等作品,则是意象性的抽象作品,以现代手法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致。他的这种抽象思维在作品《冰雪昆仑》中完全展现出一种由传统冰凌纹构成的具有通透空间的纯抽象艺术。

程连昆作品《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与何文宏合作

程连昆与作品《龙舞奥运》

2013年华盛顿中国文化节

这是一个从客观再现到观念呈现的过程,是一个从具象表达到主观发挥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现象到存在,从感性到理性的演进过程。程连昆的艺术轨迹,既体现了他的艺术跨度,同时也显现出他的艺术深度。两个维度构成了他可以向纵深发展的潜在能量。
二、材料
当代雕塑,对于材料的运用具有极大的选择性。在当代雕塑家手里,材料本身的特质,可以成为与艺术家对话的一种语言。程连昆的雕塑,运用的材料与工艺是多样性的,不仅有石材,铸铜等传统材料,还有诸如钢板、彩漆、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以及錾金工艺等可阐发材料特质的工艺手法。这些材料的运用可以从他的不同题材的雕塑作品见到。

程连昆作品《冰雪昆仑

不锈钢 高100cm 2018年

对不同质地的材料巧妙地运用,可以产生出特殊的视觉效能,获得一种殊胜的审美感受。试举一例,如上文提到的作品《冰雪昆仑》,由于程连昆采用了镜面不锈钢作为作品的基座,因而,昆仑冰雪的奇妙幻彩,便在镜面的倒映中大展玄妙之姿。
三、维度
雕塑是一种占有实体空间的艺术。实现这种三维空间实体形态,产生触觉感知的媒介不仅仅在于材料,更在于它所占有的空间。然而,不同的雕塑方式,所占有的空间是不同的,以抒发艺术家个体性艺术感受的“架上雕塑”便与强调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城市雕塑”不同。因为,架上雕塑与城市雕塑所存在的维度是不一样的,架上雕塑是循环与自足于室内空间的维度;而城市雕塑却要在环境空间和人文空间中找到适合的维度。以程连昆的架上雕塑《村娃》《情深》与他的城市雕塑相比较,就会发现程连昆无论是架上雕塑还是城市雕塑,均在强调空间体量与空间维度的适合性。他的小型雕塑具有相当的视觉张力,可谓是“小器大象”。也就是说这类雕塑同样可以放大,甚至可以安置于城市空间。他的城市雕塑,体量与造型之间也绝非是“大器小象”,而是在空间与环境、体量与比例之间做到了恰当地把握,形成了具有强烈视觉引导性的公共艺术。所以,“维度”同样可以运用到雕塑艺术与空间维度的认识上面。

程连昆作品《村娃》

1984年 大理石雕 第六届全国美展安微省唯一入选的雕塑展品, 并被中国美术馆列为优秀作品收藏。

说起来,中国现当代艺术依然围绕或困惑于传承与创新的老话题之中。传承与创新是一个辩证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性。传承遵循的是延续性、继承性和秩序性。创新则意味着对既有模式的打破。两者之间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排斥。所以,如何恰当地把握好这一点,也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重要问题。
审视程连昆所走过的艺术历程,他在此方面注入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他的雕塑始终在探索与追寻传统与当代,个性与共性,本土与潮流之间的连接点。这种思考艺术创作的思路,是基于中国人文背景的思考,是站在中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之间的对立、碰撞、融合的时代背景中的思考。这种带有普遍性的艺术认知,在程连昆的雕塑中显现出的是属于时代的具有个性的艺术。

程连昆作品《情深

1984年
程连昆的雕塑艺术显现出中国现当代艺术转型时期的特征,其中有西方造型体系和当代观念艺术的视觉方式,同时,他的视觉经验中又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是因为他自幼生活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安徽阜阳。淮河流域的文化,当地的风土人情,泉河岸边所特有的黄胶泥等,这一切都是浸润他艺术情感,滋养他艺术理想的养分。之后程连昆又受到系统的学院体系的专业教育,自然使得他的艺术水准达到新的高度。他的雕塑有机地将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以及彩陶、泥人等元素融入具有公共空间和艺术个性的雕塑形态之中。因此,程连昆的架上雕塑显现出一种于严谨的造型体系中的本土性、真实性和趣味性;而他的城市雕塑则显示出他的公共意识、环境意识。这一点不是偶然的,是一种与生存环境、阅历和专业素养息息相关的必然。
艺术家的思维非常人之思。因为在艺术家眼里,任何事物都带有表现性。对事物的选择与表现均体现着个人审美经验的介入。风格特征即为语言、手法、情感交互之间所呈现的艺术特征。因此,作为一位雕塑艺术家,对材料的运用体现的是艺术介入的温度,对造型的实现显示的是艺术家实践经验的厚度,而对艺术思想的表达,体现的是艺术家对文化的认知度。
程连昆的雕塑艺术,体现了坚守与变革的和合之道,体现了一元与多元的互补,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他的创作原动力是本土的,他的视觉语言是当代的,因为他的审美经验体现出的是一种带有包容的综合性的艺术素质。
程连昆的雕塑是观念与现实的统一,是价值取向与审美认知的统一,是文化坚守与文化创新的统一。

封面封底




内页版式

部分



用作品征服空间、以雕塑载入公共领域

文 / 潘耀昌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连昆与我是原阜阳师范学院(现阜阳师范大学)艺术系75级美术班同学,他天资聪颖,勤学苦练,喜好文史哲,又有家学渊源,早年就已显示出雕塑方面的天赋。毕业后从教之余仍勤学不辍,转益多师,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基金会城市雕塑研究班进修,学艺突飞猛进,佳作连连,令同仁刮目。雕塑作品《村娃》《情深》《球之恋》《向前!向前!向前!》,以及《天下百工》《冰雪昆仑》《立秋》《清明》《李时珍》《丝绸之路》等,深得同行赞赏。作品《村娃》,形状为谷粒状柱体,柱体外表是花岗岩表面肌理运用不同处理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让观者视线聚焦于上方头顶虎帽安睡襁褓中的婴儿,露出的稚嫩小脸,似含苞欲放的花朵,逗人爱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情深》,虽是铸铜,却呈现为身材窈窕的彝族少女,怀抱熊宝,而熊妈依偎跟前,人与动物和睦相处、舐犊情深的画面,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作品《球之恋》,是北京奥运系列作品之一,青铜材质,以门将卧地持球的姿态,利用正负空间交错,以虚代实,增添了灵动活泼的印象,给观者更多想象余地,与作品《荣誉的基础》《奕》分别入选第一、二、三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向前!向前!向前!》,金光闪烁的铜构件,以五线谱旋律为背景,衬托抽象化人物序列,给人以勇往直前的节奏感,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获“长城颂”美术书法作品展特等奖。这些作品足以显示作者的奇思妙构和应对自如的雕塑语言。

1983年,韩美林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会干部合影(右一程连昆,右二程连仲,右四韩美林先生)

一件独立的雕塑,必定占有一定空间,以自身的体量和姿态与周围环境形成某种关系,有其适合观赏的最佳角度和观看方式。程连昆深谙雕塑之道,其架上雕塑作品,构思巧妙,驾驭材料的熟练和智慧,各种空间的灵活运用,显示出与主题氛围吻合的气场,恰当地表达出主旨内涵。例如,作品《天下百工》(玻璃钢),以敦厚质朴的风格,表达古代木、工石匠形象,凸显传统匠人精神。作品《冰雪昆仑》,借助不锈钢网格式山体结构,精辟概括地将主题呈现出来。作品《立秋》(钢筋混凝土)、《清明》(木、不锈钢),以婀娜多姿的残荷,雨丝中的枯木,以视觉象征两个重要节气的特色。作品《李时珍》(玻璃钢),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动静相依的肢体语言,以此纪念这位风餐露宿、遍尝百草的医药泰斗。作品《丝绸之路》,花岗岩塑造驼载客商,不同于唐三彩载乐骆驼俑的纤巧,而是借鉴汉代石雕团块结构的巨大体量,展现撼人气势。

1993年,聆听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的教诲

架上雕塑的成功,激发着程连昆涉足更为宽广领域的雄心壮志,从纯艺术,从展览性雕塑,进入设计领地,转到环境艺术,进而走向社会性公共艺术,这要求艺术家从设计角度和环境规划层面思考宏观问题。为此他扩大规模,组建团队,以项目化经营的模式行事,显示出首席艺术家杀伐决断的领袖气魄。程连昆能适应这种形势,高瞻远瞩,除了有扎实的雕塑和手绘功夫,还与他任职于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系不无关系。建筑是美术的皇冠,西方传统美院多以绘画、雕塑、建筑为基础学科,而建筑居其首,居引领地位。再看我国古代,如宋朝的工部,其中也不乏建筑师兼画师之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首先引进建筑系,之后,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纷纷开设建筑专业、科系,以至建筑学院。在时下大美术环境中,建筑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2000年,与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教授合影

我国公共艺术的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功,在10多亿人口脱贫解困,免除衣食之忧,进入小康后,迎来了对生活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集约化移民大都市的出现,随着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市镇经济活跃,城乡居民生活得以改善并提出了新的诉求。广大民众表现出对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的主权意识,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历史文化意识、审美意识,家国情怀得到空前提升,也表现出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自觉。环境改造、美化城乡空间,日益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于是公共艺术创作迎来了高潮。这既是艺术家的新机遇,同时也对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新的艺术贴近民生,服务于社会,提振国民精神。作为锋芒小试,程连昆拿出几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一举成名,如作品《与时间赛跑》,荣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优秀设计方案奖;作品《龙舞奥运》,获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优秀奖、佳作奖;作品《五环下的健儿》,获2008年奥运景观雕塑方案优秀奖。还有,为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省名人馆、庐江名人馆等地创作多座雕塑作品,受到各方青睐。之后,他积极投身公共艺术事业,领导他的雕塑艺术公司,承包多项工程,包揽了设计、制作、安装的全部环节。例如,曾主持上海世博会主入口世博大道雕塑、昆山一号工程、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国家重点雕塑工程。

与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合影

2008年,在北京2008年奥运景观方案征集大赛颁奖晚会上与盛杨、曹春生先生合影

近20年来,程连昆完成公共艺术项目多达数十项,其中,作品《四时君子》(2003-2008),是红黄蓝绿四个镂空彩球,象征一年四季,置于各种空间环境之中,入选2003年北京美术国际双年展、2006年获安徽省政府奖;作品《生生不息》(2003),采用民间剪纸艺术样式,以红蝶纷飞的空间形态展现,远看是一只大蝴蝶,传达出主题词的“生生不息”;上海世博大道景观雕塑《佳音》,是由数字2010组成的不锈钢线形,摆出一道线条之美,获安徽省政府社科二等奖;作品《古亳千秋柱》(2008),以花岗岩立方体结构纪念柱形式呈现,上方四面各有锻铜人面雕像,分别为老子、庄子、曹操、华佗,与下方池水辉映,彰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作品《金礨》(2018),以古代青铜器为原型,简化为高度抽象符号,利用负空间的幻觉形式呈现,减轻了原型本有的沉重感,活跃了周围空间;作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主入口雕塑》(2011),钢板彩漆,是并列七根大小参差不同的图腾柱,最高达28米,给人一种神秘感,形成强大的空间张力;作品《庐江高铁西站入口浮雕》(2020),其表现方式是线性浅浮雕,描绘庐江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足显作者装饰艺术修养和线画功底;作品《阜阳龙虎尊》(2021),是架在高台上的国之重器,雄踞一方,显示扛鼎之伟力,成为广场轴心,气势辐射四方。程连昆的每一个项目都是不可重复的科研创造,凝聚着艺术家和其团队的集体智慧,其雕塑作品和周围环境,张弛有度,相得益彰,增色一方。

2013年9月,在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开幕仪式上向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儿子的代表赠送雕塑作品《马丁·路德·金》,向华盛顿市政府赠送雕塑作品《龙舞奥运》

进入公共艺术领域,由雕塑家变为环境艺术设计师、公共艺术家,这种身份的转换,具有很大挑战性,艺术家要具有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历史文化的战略眼光,要对建筑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重塑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均卓有研究。这没有难倒平素喜好文史哲的程连昆。如果说,一件独立的雕塑面对的是个别的观者,呈现作品与观者个人的对峙,那么,公共艺术面对的是沉浸于其中的公众。通过大型环境雕塑项目,程连昆对所在地域环境的历史、地理、人文背景展开深入调查,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翻阅文献感悟地域的历史文脉,深化历史文化记忆,集思广益,迁想妙得,找到最佳表述方案,以富有创意的设计和空间展示,以丰富多样的雕塑语言,凸显深厚的人文意蕴。他的作品具有中原文化积淀的深厚内涵,显示出在公共空间中强大的张力和气场。

2014年,向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赠送雕塑作品《刘铭传》 

我的一位朋友:广东雕塑家许鸿飞,以肥女主题的公共艺术系列在国外走红,进而进入国内公众的视野,赢得良好赞誉。而我的同学程连昆则是将自己的雕塑艺术在国内扎根后再推向国际。2013年,他以安徽周美术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中国文化节走向华盛顿的活动,其雕塑受到重视,如作品《刘铭传》《龙舞奥运》被华盛顿市政府收藏,《奥巴马夫妇像》被白宫收藏。作品《五环下的健儿》,作为2008年奥运景观雕塑方案,选送英国、意大利、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巡展,展现了中国艺术家的风采。请读者朋友相信,程连昆还将有更多佳作问世,我们翘首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机械美学!这些动力机械太有创意了
从“自然意识”到“五要素”理论——曾成钢公共雕塑观念的跃迁
艺术家Richard Hudson雕塑作品赏析
【西美微课堂】动起来的公共艺术——亚历山大·考尔德
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引非议丨(赠:分析图教程)
买一件雕塑,任何时候都不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