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福的人生需要多点聚焦,少做选择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3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在《见识》一书中吴军讲到: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即人生需要做减法。

乍一看,作者的观点似乎违背常理。毕竟在大家的思维定式中,似乎选择越多越好。正因为大家受困于思维定式,才导致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能沦为普通人。

仔细想想,人生不过三万天,在人生的无数种选择里,最终的选择其实就决定了我们会过怎样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强迫自己跳出思维定式,进行大胆的反常规思考,甚至要做出一些必要的舍弃,盯紧一个长远的目标,少做事,做好事,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切勿捡了芝麻,漏了西瓜     


吴军在商学院讲课时,常常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

王妈妈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初中毕业,王妈妈就让她进了富士康打工,月薪2000多元,孝顺的女儿按月给王妈妈寄钱,王妈妈觉得不错,于是二女儿读完初中,她也让二女儿进了富士康打工,于是家里就多了两份收入,可她家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而女儿的老板郭台铭的财富在2017年已经达到了480亿元人民币。

究其原因,是因为王妈妈靠生孩子获利,但她终其一生也只生养了三个女儿,而女儿的老板却是通过赚取每个女工身上20%的剩余价值获利,他雇佣了几百万名女工,就能赚取到几百万名女工身上20%的剩余价值。在他们的人生里,前者只能称之为“捡芝麻”,而后者更看中的是“西瓜”。

一个西瓜的重量是芝麻的两万多倍,因此,捡芝麻捡得再勤劳,也捡不出一个西瓜的重量。而一个人若是把心思放在了捡芝麻上,也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捡西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捡芝麻的人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为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这就告诉我们盯紧目标的重要性,如果你的目光聚焦在芝麻小事上,那你就永远失去了选择西瓜的机会,只有将目光聚焦在西瓜上,收获的才能是数倍于芝麻的西瓜。

不做选择或者少做选择的人生更幸福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婚姻、就业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患上了“选择困难症”,在众多的选择中纠结、痛苦,这山望着那山高。

可是,选择真的越多越好吗?

就拿就业来说吧,作者将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与印度人作对比,发现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的印度人要比中国人多,而且职位也普遍比中国人高。

是中国人不聪明吗?

当然不是,那是因为相对于中国人来说,印度人在职业上可以选择的余地较小,这就使得他们只能死心塌地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精进自己,在并不宽敞的赛道里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往上爬,从而获得了别人没有的机会。

而中国人在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后,在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在做选择,而无法安心经营职业。他们每次做出新的选择时,看似获得了更好的机会,但肯定要失去原来的一些东西,于是他们只好重新选择,最后无一例外地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原有的职级上踏步。

不仅仅在职业上,在恋爱和婚姻中,也不是选择越多越好。

众所周知,印度的婚姻双方需要门当户对,并且不同种姓之间是不能通婚的,这就使得他们在选择结婚对象的余地非常小,所以印度人对于婚姻基本就是认命的态度,只能选择从一而终。

跟印度人的婚恋观不同,美国人崇尚自由,但常常在婚恋问题上挑花了眼,对比同等收入的印度人,他们的幸福指数要远高于美国人,离婚率也比美国人低。

这是因为印度人对于婚姻没有选择,只好用心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反而比那些只注重选择、不注重经营家庭的美国人要幸福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了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庄子的这样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因为生命有限,我们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做,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需要有选择,有所取舍,顺其自然。

有两个想要出国的女生,她们基础都不算好,智商也不算高,其中A女士是国内一个三本大学的毕业生,B女士是卫校毕业的护士,大专学历。她们都因为毕业的学校不好,所以在单位升迁的机会不多,所以就想到靠出国留学来提升自己。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A女士上班的时候,总是在处理一件又一件的杂事,下班以后,却还要忙着跟亲戚朋友聚会、美容美甲,忙得没有时间读书,偶尔读书到深夜,也会因为觉得太累而效率不高,最后只能放弃留学,继续在原来那个半死不活的单位,做着无关紧要的杂事。

再看B女士,她每天都要在医院工作8小时,有时还要值夜班。她深知自己不是那种聪明的人,因此将剩余的时间全部用在准备托福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上,所有的交际应酬一律取消,晚上值夜班没事的时候她就背单词,最后居然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录取为硕士。别人问她有什么秘诀,她说很简单,少做点事情就好,把要做的事情减到最少。十几年后,她居然在一家全球500强的医疗公司做了经理,真正实现了人生逆袭。

我们有多少人像那个A女士一样,空有目标而缺乏行动,总是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挤占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真正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因为时间紧急而草草了事。

所以,我们需要时常审视自己的人生,跳出定性思维式,换一个角度来判断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并且敢于取舍,对所要做的事情进行精简。如果发觉自己深陷繁杂的事物,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挑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忙碌。

当我们跳出一般人的定性思维式,重新审视人生时就会发现,可以不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接下来就是下决心少做事情,然后把该做的几件事情做好就行了。

所以,必要的时候,我们总要给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减法”,减掉无用的社交和应酬,减掉那些让空让我们耗费心神,却对我们的成长毫无益处的事情,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上,学会选择,学会取舍,给自己的人生做一次真正的“断舍离”。




欢迎大家提问、留言、评论、转发!

感染新冠后,我从亲身体验中悟出“三个道理”
2022年度流行语出炉:你的年度汉字是哪个
三年、五年、八年……时光飞逝,只要努力总有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最欣赏这样的男人
哲思 | 9句话,送给2019的你
一个人的格局大小,看他的取舍心态
判断是一种取舍,是一种预见,是一种承担,判断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
​早起28之22-学会聚焦在西瓜上(20210512第45期)
昨天的选择,决定了今天的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