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生活浅见 第四十八章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帛书版)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也,恒无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通行版)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者日益

学,向父母,长辈或者是前辈学习。我们有一个观念,认为学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凡能学的,都是向外的。外在的吸引我们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学的时候都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同样一本书,每个人所吸收的点是不一样的,学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外在的东西能诱惑住我们的,也不是一样的。比如一朵花,吸引A的可能是颜色,吸引B的可能是花型。吸引C的可能是他的状态(可能是含苞待放也有可能是怒放。)

益,在古汉语中益同溢,水从器皿中流出来。

为什么我们学了反而要流出来呢?而不是统统吸收?

首先流出来的都是多余的

其次本质的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多。

把旁枝末节,多余的都去掉,就能看到本质的东西,就能像圣人一样,不出户知天下了。

相反,我们总是被外在的花里胡哨的东西所诱惑,每天看似学了很多东西,却没有抓到根本,就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向内是不需要学的,没有人说,学学我自己吧。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学,只需要把多余的去掉就很好了。

能学的,都是表层都是模仿,当你和你所学到的东西融合,变成你的,独一无二的,别人做不到的。这样,你才有了灵魂,才入了道。只模仿别人,而丢失了你自己,这样的学,是没有太大益处的,越学越迷茫。

闻道者日损

闻,不是随便的听,而是竖起耳朵仔细的听,是有分辨的听。

损,减少

古代,书籍很珍贵,很少见。大多是口口相传。人要仔细听,老师也不会只讲干货,所以听时要会做减法,现在,我们也常常说,会看的,看门的,不会看的,看热闹。改成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也是一样的。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减少到什么程度呢?一直到我们不再向外求,能够把神收回来,回到自身,不再向外,胡作非为。

无为而无不为

当我们可以减掉多余的东西,减掉消耗我们的东西,减掉我们的累赘,减掉干扰我们的东西,减掉外物对我们的诱惑,我们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了”,还是会去做事,不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去做,为了自己去做,去做事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带任何情绪去做事情。

也不是做事无精打采,没有意思,没有动力,而是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什么是接纳不了的,我有条件选择的时候,我选择自己喜欢的,当我没有条件选择的时候,我什么都可以干,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凡人是求而不得,特别难受,圣人是得到而不去占有,得到跟没有一样。

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要得天下,就要减掉私欲,心里就是要装天下事,如果一直装着自己的事,那么就不可能装天下的事,也就不能得天下。

想要得到老公的心,想要得到孩子的心,就要心里装着老公,装着孩子。而不是我想让他们怎么样,这样你就能够达成。

什么是事?上了你的心的就是事,再大的事情如果你不放在心上,那它就不是事儿,就不会被它所影响。凡让你起情绪的,都是上了你的心的,都会干扰你,影响你。

【道德经】生活体悟分享:连智       编辑:金子

      

【道德经】研读体验群每周四、周日19:00点欢迎体验

从现在开始爱自己,用专业的力量帮助自己!

焦虑、抑郁、烦躁、迷茫
如果你正深陷负面情绪的困扰
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
专业的心理咨询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父母学堂您身边的实战专家,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教育!没有知心爱人,只有知心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简读第四十八章
老子为何说悟道之人要做到“日损”?
道德经解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解》为学48
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12种诱惑要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