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使突然就变成了魔鬼。

       大家好,我是~周语诗,很高兴~今天又和大家相聚在~父母学堂,上次呢,给大家分享了心理学0~6岁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心理学与家庭教育第二讲~青~春期。我呢~大家知道,是一个刚刚离开青春期的~man,所以我很理解这时期的孩子。我在青春期的时候就听很多同学家长说青春期的孩子都不是孩子,都是债主来讨债的,很难管,你说他一句,他有10句100句回你,让人头疼,还特别的不听话,叛逆,唉!原来在我心目中的小天使突然就变成了魔鬼。

       刚才是妈妈看待孩子的心理变化,而在爸爸心里孩子则是~无~法~无天。如果说,如果说啊,您也是这样想,那~我告诉您,是您的认知思维出现了问题或者说您没有了解、学习过心理学,再或者您已经~忘记了~您青春期的所作所为!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们了解一些什么呢?应该,怎样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的们顺利度过青春期。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青春期?我想问问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呢?周强老师常讲,要想学习有效就必须脸皮厚,敢于回答问题。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啊,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大约从早的,12岁就开始了,到20岁左右属于青春期,青春期代表着~孩子~由~儿童期~开始进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开始~趋于~成熟。我们最直观、最明显发现的这个发现就是~大家大概都知道就是身体特征的变化,比如男孩子开始出现胡子、喉结呢也开始突出变大、声音也开始变声。而女孩子,最明显的是乳房开始发育、臀部也开始变宽,现在由于生活好,家长呢再不注意孩子饮食,导致有些女孩,甚至10岁,11岁就~初潮来临。

   刚才说的这些呢是生理上,和~外观、外在的表现。而~在心理方面,心理学指出了——迅速增加的~性~能量这时会激活,在此前~各阶段中未能得到解的心理冲突,不如我上次给大家分享宝贝吃手指的情况。由于心理冲突的大量产生,造成了青少年期充满情绪混乱和各种困难的原因。其实就我个人来说,简单来说八个字,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所以青春期孩子就像许多父母所说的,天使变魔鬼。另外,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前后也是各有不同,包括心理和生理。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怎样确定孩子是否进入青春期?

   在孩子没有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父母就应该提前用心留意有所准备了,关注孩子的变化,因为,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会给我们释放很明显的信号。第一个,给大家说个最明显最直观的,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而且对自己的穿衣和仪表很关注,花费的时间明显增加,照镜子的次数明显增多。尤其是男孩子开始留头发,开始每天洗头发,脚,可能一周洗一次,但是~头发是每天都要洗,还要左吹右吹的摆弄。说明孩子想得到异性的关注,无论男孩女孩都想展现自己最~美最帅的一面,而男孩还会通过力量来表现自己,比如跑步打球等等。

       那么第二个信号,孩子有可能,突然~之间与父母的交流少了,而且开始长时间地看电视或玩电脑或者听音乐,房门关闭的时间,包括反锁的时间都开始增长。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入睡出现困难,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如果我们家长用心留意的话会发现和孩子交流时,孩子也是心不在焉的。

      这说明孩子的内心有了困惑难以解决,需要转移,或者是处在情绪的低落期无法排解。内心被事情困扰,自己又无法解决,或者是在想某一个事情,这个事把他给牢牢的吸住了。

       第三个表现,就是开始评价班级中男女生的交往,比如谁谁谁和谁谁谁放学了两个人一起走的,谁谁谁说喜欢谁谁谁了等等,而且孩子往往是~在随意的情况下评价,或者评价的这些内容正好是你想说的,或者评价时比你说的还要坚决。比如:你放心妈妈,我才不会向他们一样。我都说她了,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要跟男生玩或者妈妈我绝对不会。说到这,再次提醒大家: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很有可能,孩子说的这个人正是~孩子自己喜欢的人,只不过~孩子在试探和侦察你的反应而已。看你对这些事的反应,然后做他下一步的打算。

       四.孩子会出现不同于小时候的情绪化,一会儿高兴,一儿会儿忧愁,小时候孩子的情绪化很简单,要么吃喝,要么玩具造成的,这些和家长或者亲人有直接的原因,而且不会持续时间长。但是,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出现情绪化,留意的话会发现不是家长的原因,也不是亲人的原因,而且时间长,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会摸不着头绪,这孩子怎么了,我又没招惹他,他爸也没有,怎么回事吗?

       嘿嘿,以我经验分析,很有可能已出现了一个异性让孩子动心了。跟大家开个玩笑,但是让孩子动心的异性出现是百分百的。

       第五,原来需要逼着孩子写孩子也不愿意写的日记,现在开始自主的写日记了,而且还小心翼翼的四处藏,有的孩子干脆用的是带锁的,不让你看。再聪明一些的孩子会给家长摆迷魂阵,除了让你看到的这一本日记,孩子还有另一本日记。这代表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不能与别人说,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一些秘密了。

       对电视和书籍中的言情和恋爱的内容开始感兴趣,这个以前也会有,但是那时会很大方甚至四处招摇的说,而此时不仅不说,还害怕家长发现自己在看什么。说明他出现困惑,在寻找解决的办法和对异性的了解。

       第六.和异性同学的集会特别是两个人的有所增加,中午和晚上回家的时间也突然延长,很有可能在寻求情感支持。最后一个是针对男孩的,就是内衣突然自己洗或者藏起来。说明孩子开始遗精或者手淫。如果孩子有刚才我们所说的表现就说明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父母就要做准备了,准备和孩子怎样沟通,要沟通些什么,孩子在这个时期是非常需要父母帮助和支持的,但是呢又羞于启齿,所以我们父母更应该懂得怎样去有良好的沟通并且要保护孩子的尊严。作为父母,我们要有准备的做事,做有准备的事。

青春期其实就是一个反抗时期,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这一名词一直被使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我想我们父母学堂的家长,刚才我说到的青春期表现时,不知道您是否能回忆起您当时青春期的状态,我的一个同学跟我说过当时他和他爸爸发生冲突,什么原因他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他把他的写字桌砸了一个洞。其实这就是反抗倾向,代表孩子们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

但是,如果我们父母做法不当,就会主动引发一些不利于孩子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青春期也是一个负重时期,尤其对像我们男孩子来说,因为,在大人眼里看来,我们已经是大人了,应该或者可以负担起各种义务、责任,然而,然而,其实孩子他还没有这种能力,尤其是心理成熟方面,依然会做一些幼稚的事情。你比如,现在有一些15、6甚至17、8岁的孩子骑得电动车,改的很炫,车身上都是灯,还有很大的音响,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这是正常的,因为,一出门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也是孩子们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受关注。

但是,成人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包括我现在看到,我会一笑而过,我和同学们在街上碰到这种情况,我问同学们怎么看,同学们会说,傻、幼稚。所以家长对孩子在这方面进行指责、讥讽、唠叨,那么孩子就更会做出与我们对抗的事情。比如说到的男孩子开始留长发了,那么有些学校对发型是有要求的,学校要求孩子只能留平头,那么孩子说了,我不愿意,怎么办?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上学时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家长朋友,学校要求孩子理发而孩子不理,您会怎么做?是向强制理发,还是有其他方法接下来您会怎么做?

有位父亲是这样处理的,孩子说不理。他就去学校给老师说,孩子最近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的试镜,最后评选上,定妆照就是现在这个形象,能否等孩子的节目录制完之后在理发。说到这,很多家长就会产生疑问,这不是故意袒护孩子吗?告诉大家,周强老师经常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是有良心的。这个孩子从爸爸的做法中感受到的是爸爸不仅理解我、尊重我而且爱我,爸爸是在尽力帮我。最后孩子按照学校要求理发,我说的这个案例其实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是我上初中时的事情。

而且我的爸爸在电视、广播节目中一直建议家长,学校和老师,在我们的孩子最爱美的时期,要给他展示美的空间和支持。这种一刀切的模式其实是,一、违背了自然规律,二、有可能真的让我们孩子的审美观畸形。最爱美的时期我们反而压制甚至打压,正好符合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和对抗心理,只会是愈演愈烈。很多时候造成的后果是,孩子旷课,逃学甚至是离家出走。周老师还经常引用的案例就是著名的比尔盖茨发生的泼水事件,在伟大的人物在青春期都会有与父母学校,老师,社会的反抗情况出现,而比尔盖茨的父母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

决定就是找心理医生,为什么找心理医生?因为这时比尔盖茨的父亲已经意识到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心理医生当时就说﹐他们的儿子最终将赢得这场“独立战争”的胜利,他们最好减少对他生活的干涉。这对夫妻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建议,从而造就了著名的比尔盖茨。那心理医生为何给这样建议?心理学研究发现,青春期这些作为与反抗是我们必须要出现的,这些反抗就是为我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在做准备、就是演练。所以针对孩子这个时期我们做父母最重要的是对待孩子的态度。你是选择像孩子小时候那样牢牢的控制住他?还是选择认同尊重孩子的变化?

       就像刚才说的由天使到恶魔。我们要发自内心的认定孩子比自己强。尤其是我们认为的青春期就是叛逆期,其实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青春期最重要特点就是生理发育日渐成熟、而且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提高,所谓的叛逆产生,必须得有这两个特点做基础。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长大了就麻烦了。

       为什么会麻烦?因为,如果孩子真的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就丧失目标和信心了。叛逆是孩子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孩子除了在心理上需要我们尊重、理解支持,在生理上同样需要我们的支持,比如男孩会出现遗精。而女孩我们更需要机会教育,这个事情千万不要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再说,尤其是例假的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是见过?孩子是不是会问,妈妈你怎么了?孩子当时看到血,他是担心我们。这时我们就可以给孩子看卫生巾,并做解释,卫生巾是吸收从子宫经阴道流出的经血。每个月都会发生流血现象,我们称为月经。将来你长大,也会月经来潮。

       不过不要害怕,因为这是我们正常的生理现象,说明我们是个健康的女性。还要提醒家长朋友,如果您的女儿到了十一、二岁时,我们要让孩子身上带上一些钱,明确告诉女儿,如果来潮就可以买来卫生巾,因为这个初潮什么时候来谁也确定不了,这样不至于让孩子来了例假,因为没钱买而造成尴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类,而这一类最可怕,13-18岁孩子家长定要看!
没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吗?10-18岁孩子家长一定要看!
【父母必读】没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吗?
叛逆比顺从更重要,青春期不是父母之殇!家长都该看看!
懂得叛逆比顺从更重要——青春期不是父母之伤
孩子叛逆,别吼他,可能是孩子好的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