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的十二原穴分别是什么?

在中医的理论中,十二原穴最早是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凡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滞取三阴。” 指的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及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主要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到了《难经·六十六难》里面,十二原穴与《灵枢》略有不同:“六十六难曰:经言肺之原出于太渊,心之原出于大陵,肝之原出于太冲,脾之原出于太白,肾之原出于太溪,少阴之原出于兑骨,胆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冲阳,三焦之原出于阳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肠之原出于合谷,小肠之原出于腕骨。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

按人体两侧相对应的来看,其实《难经》上所说的十二原穴总共有二十四个,而《灵枢》上所说的原穴除鸠尾与脖胦两穴各一之外,其余的太渊、大陵、太冲、太白、太溪五穴在身体两侧都各有一个也即是十个原穴,《针炙甲乙经·十二原第六》中所指十二原与《灵枢》基本无异。

后世的针灸学说大多奉《难经》上的十二原穴为基准,如《针炙聚英·十二原穴》:“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故所至辄为原也。太渊(肺)、大陵(心包)、太冲(肝)、太白(脾)、太溪(肾)、神门(心)、阳池(三焦)、京骨(膀胱)、丘墟(胆)、冲阳(胃)、合谷(大肠)、腕骨(小肠)。

金元时期的针经较少有十二原穴的内容,如《针经指南》与《子午流注针经》中均无十二原穴的相关内容,明代针经较为多见。

现代的中医以《难经》中所说的十二原穴做为基准,为别为:

1)、太渊穴: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2)、大陵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神门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4)、太白穴: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5)、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6)、太溪穴: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7)、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8)、阳池穴: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9)、腕骨穴: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

10)、冲阳穴:位于人体的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11):丘墟穴: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12):京骨穴:在足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脏腑病要取原穴,每个脏腑对应的原穴是什么穴?
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扶正气、解六淫,不花钱的救命穴,不知道的太可惜了
十二经络原穴图,艾灸十二原穴能治这些病
259.临床手部针灸~现代中医特色疗法
脏腑盛衰看原穴
经络原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