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容海色本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作于苏轼被贬海南期间。被贬海南,是苏轼被贬的最后一站了,这位大人物的颠沛流离的一生也接近了尾声。苏轼的确是够颠沛流离,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生大半在漂泊,最后放逐海南三年,离开海南的第二年便去世了。这两句诗似乎也喻意了苏轼的一生,前半句“云散月明谁点缀”意有所指,苏轼的一生都想在政治上拂云见日,使官场清明,然而却因此一再被迫害,甚至几乎无缘政治核心。后半句“天容海色本澄清”在说一种宏大的气象,一种大自然的清明,是天与海的本色,也是一个人的本色,这句话大多数时候用来标榜自己,但如果用它来客观的形容另外一个人,苏轼当之无愧,历史上能承载起这句诗的恐怕也不多。

苏轼流传于世的诗文数量庞大,关于他的传说也最多、最生动。苏轼是宋朝文化以至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闪耀的存在。虽然他一生都未接近政治核心,但是他的诗文却始终没有离开帝王身边,几任皇帝、太后都对他赞赏有加,他被贬官在外地时,每有诗文传出,神宗便茶饭不思,揣摩数遍。这是苏轼的本事。流传于世的苏轼也不是脸谱化的,不是单一的诗人形象,相反,从某个侧面来说,他的文学成就或许只是他高尚人格的衬托。

苏轼起点甚高,是个天才,有出口成章、浑然天成的本事。他的诗文自然流畅,都是平实的语言,却是内容深刻,用典也可以化为无形。白居易写诗要老妪能解,苏轼也自称,“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人品与文风均如此平易近人。在文学史上,更是开创了新一代的词风。词自诞生起,便是“花间体”为主流,主要歌咏男女情爱,而苏轼则一切均可入词,风格大气,题裁广泛。后来的辛弃疾,一脉相承。

这样一个天才,却始终与当庭执政者意见不一,屡遭流放。步入仕途时,王安石执政,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新法失败之后,旧法党司马光执政,苏轼又提出不应尽废新法。因反对新法,被别有用心之人陷害,导致乌台诗案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并牵连了一众人。又被列为旧法党,被新法党派称为“元祐党人”,名字被刻到石碑上,史称“元祐党人碑”,企图使这些人遗臭万年。徽宗翻案,这些人被刻在石碑上名字都扬名千古,苏轼也在其去世之后获得了远超生前的哀荣。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用他的小妾朝云的话说“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但面对这些坎坷的经历,他却是十分地豁达、乐观。

被贬黄州,与朋友深夜畅饮,酒醒回家,归来已是三更,门童都已熟睡,敲门而不应,于是做了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喝醉了回家,家童已经睡熟了,敲门无人应答,索性“倚杖听江声”。与那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着相同的风骨,是一种无惧,无畏,也一种心无旁骛的人之本色,是人生的一种纯粹。在宋人的笔记里,苏轼做了上面这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听说之后十分担心,以为苏轼想不开,立即前去看望,却看到苏轼在呼呼大睡。苏轼怎么会想不开,坎坷与磨难加之于他,他不是无感,只是选择了不去在意。

千古历史,很多人喜欢这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但大部分只是用来激励自己,是一种认同和仰望,无法做到真的不怕,苏轼是真的不怕,一生不怕。被贬到惠州,他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日子过得十分美好,这也让陷害他的人心生嫉妒,那就索性再贬得远一点。

这种品质来源于苏轼生性豁达,这一点有其祖传为证,据说其祖父是个豁达之人。但其父亲苏洵显然不是,是为官、为学都很严谨、刚正,一心求官,十分上进。所以苏轼的品格,基因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程度上,脱离不开他的遭遇,也脱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

苏轼生长于北宋中后期,正是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文人精神也逐渐形成的时期,是真正的北宋时期。但北宋已经是与前朝截然不同的朝代,两晋汉唐都是门阀世族社会,等级森严,而宋朝则阶级已经消解,人人生而平等;秦朝崇法,汉朝尚儒,都有根源于本土的统治思想,至唐则中国的精神、思想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极大冲击,而且传统的儒家思想基本不具有反抗的能力,于是佛教昌盛,道教崛起,儒家思想仍是统治思想,却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再无法拥有绝对的势力。到了宋朝,佛教深入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宗教禅宗也完成了它的宗教化过程,佛教理念、禅宗思想以及道家思想已经侵入宋朝士大夫阶层的主流思想意识。

儒家是面向现实的,是治世的,教人要做到“内圣外王”,是入世之学,成功之学,却缺少对于人的心性和内在精神、死后世界的关注;道家是要自我修养的,探索自然和哲理,让人修炼精神;佛教则是出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消极的,让人脱离人生痛苦,度人至彼岸。显然,对于建立信仰,磨练心性,佛、道更为吸引人。另一方面,佛教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唐宋以来,尤其到了宋朝,与士大夫阶层来往甚密,佛教高僧与士大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所以,宋朝的士大夫,都不是单一的儒家学者,佛、道思想是其思想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欧阳修、王安石、朱熹等等,无不如此。宋朝的学术,也受了佛道的影响,关注自我的修为,关注人的内心,关注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探索。

杜牧在《注孙子序》中曾有几句评论“丸之走盘,横斜圆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提到,18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内部大大小小的变动,丸之不出盘。19世纪晚期以后,中国传统在内外力量交攻之下,很快进入一个解体的过程,“丸已出盘”。而在宋朝之时,丸虽未出盘,却已改变了原始的行走逻辑。

苏轼一生,确实受佛、道影响极深。他自小接触佛教、道教,与佛印的故事家喻户晓。

《宋稗类抄》记载:东坡在惠州,佛印在江浙,以地远无人致书。有道人卓契者,概然曰:“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因请书以行。印即致书云:“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佛印禅师的书信无异于当头棒喝,令人猛醒。他鼓励苏东坡看破红尘,认识自己,见性成佛。

“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佛教致力于让人脱离人生苦海,肉身可弃,三二十年的功名又算得了什么!于是苏轼猛然醒悟,改变不了现实的境况,也改变不了自己的不合时宜,那么索性就做回自己,正如他写给随郎万里漂泊的柔奴,“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郎君所在的地方就是柔奴的家,而苏轼也认清了漂泊的现实,与身付江海,漂泊到哪里哪里就是家。抛却了一切烦恼,也正可以让那个天才的、豁达的、浑然天成的自己闪现,或许正是“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意识根源。

苏轼一生三进南华寺,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晚年苏轼在这里见到了六祖的漆储真身,惠能神色安详,端坐于塔中。他在祖师面前顶礼膜拜,不禁老泪纵横,写下《南华寺》: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东坡说自己前世也是佛道中人,却一念之差,落入凡尘,招致一生磨难。祖师何时度我,能够摆脱对浮世的留恋。东坡自是东坡,人前身后留下的都是天才、豁达、乐观,但是骨子里的不甘、屡受打击带来的消极,在自己的内心中,其实无比明显。

佛、道度了东坡,东坡度了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在黄州(神宗时期44岁-48岁)
苏轼散文中的禅
[转载]苏轼的佛教思想和诗词
9D东坡 | 儒、道、佛融通的人生智慧
苏轼是怎样化解人生苦难的(1)
苏轼46岁喜获麟儿,写下一首诗,短短四句尽显别样父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