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人生质量 取决于对自己的态度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与各式各样的人发生联系,都必须不断地解决各种纠纷与麻烦。有时候,我们呼朋引伴;有时候,我们又孑然一身。

但无论何时,总有一个永远陪在我们身边,不离不弃的人,那个人——是你自己

尽管在现实的认知中,很多人缺乏对自己的信任,在面对一些挑战的时候,也表现出退却与恐惧。

因此,这些人开始怀疑自己,也似乎感觉不到对自己的爱。他们的思想开始变得消极,也不再爱惜自己的身体,他们熬夜、酗酒、吸毒····将自己美好的生命挥霍在了毫无价值的活动之上,陷入了更严重的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因为,你的生活质量,已经由你对待自己的方式上所确定。对每个人而言,真正决定你的人生的,并且是唯一你可以掌控和确定的,就是你对自己的态度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为鼓励身为先锋的儿子英勇作战,号角吹响之时,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

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世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有了宝箭的庇护,儿子变的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按耐不住得胜的骄傲,强烈的欲望促使他猛地拔出宝箭,看个究竟。他惊呆了,箭囊里只有一只折断的箭。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意志顷刻间轰然坍塌,最终惨死于乱军之中。老父亲最终只能哀叹:“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把成败的希望寄托在一支箭上,无疑是愚蠢的。

而当一个人把生命里在意的事都依赖给别人,无疑也面临巨大的危险,却不自知。真正可以百步穿杨的利箭,是经过磨砺后的你自己。

在希腊神庙的的箴言柱上,第一条写的就是“认识你自己”。如何认识自我,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但重视自己不代表凡事以自己为先,而是在认清自己之后,发现自己并没那么重要,不过是茫茫沙漠中的一颗沙粒。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在天地之间安放自己。

无独有偶,在中国影响巨大的儒、释、道三家,都十分注重对“自我”的认知与管控,只是三者各有侧重。

儒家的“自我”强调通过道德的修养、以六艺为内容的能力提升,对自我进行发展,养成所谓的君子人格。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正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过程,这正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

你的行为,最初的起点都是自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的落脚点也是自己,所谓超凡入圣

颜回身处陋巷而不改其乐,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改其志,魏征屡触龙怒而不变其贞,苏轼多受贬谪而不舍其心···因为他们所坚持的,都是“自己”。而做自己,是最简单却也最困难的事。

在佛家而言,则更重视“自我”的清净之态。所谓扫象破执,看破世事而不为欲望所困,使心灵达到澄静透明。

其所宣扬的成佛之途也无外乎是“成己”才能“成人”,一个人如果意识不到牺牲是一种获得,不愿意舍弃自己去成就他人,就无法升华。而一旦他们意思到这点,他们就已经成佛了。

所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一切烦恼的起源其实都是人的“心魔”作祟,因此保持一个纯净的自我对生命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道家,则始终在说明:人的“自我”,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与外界建立稳定的联系,同时更要超然于物外,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促进心身的和谐与提升。

这正是庄子所描绘的“逍遥游”的无所依托的自然状态,是自我最完善也最幸福的状态。

说到底,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因为一个不会与自己相处的人,也一定不会与他人相处。我们经常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

我们都会有不足,有失望,有难题,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学会接纳,保持平和。使每一寸时光,都成为生命中美好的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父亲给儿子的九条人生忠告
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适合所有人看看
微笑,送给打击你最深的人
生命的质量
人生中的十件宝贝4
信念只要不死,希望永远不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