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从外在,看清一款白茶白牡丹饼的好坏?其实只需这三步!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企鹅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栀子花的花期快过去了。

路旁大片的栀子花绽开的盛况不再。

想来也是,栀子花开的季节,和学生们的毕业季重叠。

多年前,栀子花曾作为“毕业花”而风靡,一首《栀子花开》唱红大江南北。

如今,栀子花谢,学子们各奔东西, 高考生们也到了填志愿的时候。

“这所大学怎么样?”

“填志愿要报哪所学校好?”

这是近段时间,常能在家族群里看到的讨论话题。

到了六月末,除了高考学子们为即将奔赴的远方纠结外,还有不少茶友在为买白茶饼而困扰。

又到了一年新茶饼的上市季。

近些天的茶友留言里,常能看到拍摄于不同光线、不同角度、颜色形态各异的新白茶饼。

留言中的问题,内容大同小异,“这饼白茶,到底有没有问题?”

相同的回答多了之后,也顺畅了。

下边就来以白牡丹饼为例,和看官们聊聊,到底如何从外观上,看清一饼茶的好与坏?

《2》

第一步:看芽叶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芽叶形态是否达标,是判断白茶好与坏的硬指标。

白茶白牡丹饼, 品级判断上可以从叶片和芽头上分辨。

白牡丹采摘茶树嫩梢一芽一、二叶茶青原料制作而成。

这其中,特级白牡丹,民间俗称牡丹王,采摘期紧接在白毫银针后,芽头肥壮而叶片窄瘦。

远看上去,芽多叶少,白毫分布多。

大部分常见的白牡丹,呈现出芽头秀长、叶片娇俏,形若美人的娥眉,梗叶形态优美。

白茶白牡丹饼,外观模样呈现出来的是芽大而叶片窄的状态。

若是单看茶饼表面,叶片大大多于芽,叶张舒展,芽头细瘦,则不符合白牡丹的品级要求。

这样叶片完全舒展,梗叶明显多于芽头的茶饼,通常来说,被春寿眉冒充的可能性极大。

从外观芽叶上分辨白茶牡丹饼的好坏,除了看芽叶的品级外,还可以通过看白毫量的多寡,进行判断。

绒绒的白毫,常见于白茶的细嫩芽叶当中。

由于白茶不揉捻、不杀青的简朴制茶工艺,使得大量的白毫茸毛得以保留。

这层纤纤白毫,不仅为白茶提供了茶氨酸以绝妙的风味物质,还能作为判断白茶芽叶细嫩与否的标志。

正常情况下,品质好的白牡丹饼,白毫分布量是十分丰富的,芽头上,叶背中,全都细密的覆盖着白毫。

像是绿草地上铺上一层绒绒的雪花。

若是一块白牡丹饼,白毫分布量少,呈现稀疏状态,品质自然堪忧。

一块白茶饼,剥开饼纸后,细细观察其外观形态,除了看茶饼表面的芽叶是否达标外,还须多加留意,茶饼的内外用料,是否一致。

当然,一块完整的茶饼,在没有经过撬饼前,内在的情况究竟如何,无从判知。

这须茶友们将茶饼撬开后,方能知道分晓。

通常而言,优质的白茶牡丹饼,在撬开后,芽头多,撬开的部分是毛绒绒的白色,白毫丰密。

不仅芽头白毫密实,连叶片背后,也密布着短而厚的白毫。

而品质较差的牡丹饼,撬出来的部分,叶片多,白毫少,芽头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那么便可以肯定,这饼茶, 用的原料实在太次了些!

《3》

第二步:看茶饼颜色是否自然?

白茶白牡丹,处于新茶期时,芽头毫白而叶绿,呈现小葱拌豆腐般,一清二白的鲜活状态。

新茶放上一段时间,再拿来压成饼后,外观颜色会发生细微变化,但不至于大变。

采摘茶树嫩芽细叶味原料制成的白茶白牡丹,底色呈现鲜嫩的绿色调。

在压饼的时候,由于经过蒸汽和烘干两道带着温度的工序,白牡丹的芽叶当中的叶绿素消耗了一点点,部分的叶黄素得以显现出来。

一块刚压好的白茶牡丹饼,呈现黄绿色,以绿为主,以黄为辅,再添上芽头的银白,色彩过渡自然又分明。

若是一块牡丹饼当中,叶张发红,或是整体色调太过暗哑,呈现出极深、极黑、极暗的绿色,都是不正常的。

新茶白牡丹饼,叶张是自然的镉绿色和砂绿色。

正常的白茶制作工艺,讲究茶青采下后要及时薄摊,让茶叶内部的大量水分,顺畅的流失。

S师傅做白茶,茶青采下来后,第一时间要求就是要薄摊,离地70公分,摊晾在水筛上,茶青可以惬意的进行日光浴。

在萎凋的过程中,像是照看一个小婴儿,每隔半小时就去看看晾晒的效果,气温过热了就收起来,气温适中就放出去晒。

这样得到静心呵护出来的白牡丹,叶片自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鲜叶的嫩活色彩。

在后期正常的压饼过程后,这股子嫩活的色调,并未消失。

除非,这款白牡丹命运多舛,制茶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呵护。

茶青采下后,就直接摊上一旁,从早晒到晚,像是晒被子那般,等到太阳日落后才收回来。

遭受到过多日光灼晒的叶片,容易留下晒斑,深一块,红一块,使得白牡丹完全失去一清二白的鲜活色彩。

又或者,茶青在采摘下来后,未能得到及时薄摊,茶叶被厚厚的堆积在一处,压在底部的茶青,很容易喘不过气来。

这样被渥堆,被沤到的茶青,到最终制成茶饼后,极容易生成暗绿、褐绿等低沉色彩。

透过白茶饼的外观颜色是否鲜活,我们可以判断其工艺的好与坏。

得到静心呵护出来的茶,颜色自然靓丽又鲜活!

《4》

第三步:看压饼的松紧程度

正常的白茶压饼,不会将茶压得过分紧实,而是呈现松紧得宜的状态。

毕竟,白茶作为可以长期储存的茶类,后期需要经历漫长的存放转化之路。

如此,时过经年后,可以慢慢的从新白茶成长为老白茶。

白茶牡丹饼,若是压制得过分紧实,芽头紧贴着叶片,且芽头紧嵌入茶饼表面,丝毫不留缝隙。

如此,不仅白牡丹芽叶内部的养分物质,会过多的在压饼过程中受到破坏,导致风味受损。

这般压制得死气沉沉、形如铅饼的白茶饼,后期储存转化效果,同样会受到影响。

压饼操作不当,将白茶过分的紧压,会给白牡丹的芽头和叶片带来过多压迫,造成无法呼吸。

原本立体鼓起的芽头,被压成了扁平状。

原本略凸的叶片,变成了死板呆愣状。

像火山灰淹没的庞贝古城,一切都已经失去了生机。

在未来,这样的牡丹饼就很难陈化出好的香气和口感。

正常工艺的白茶牡丹饼,如S师傅家压的茶饼。

芽头是饱满的,绒绒密密的白毫,使其呈现蓬松状,鼓鼓的。

在撬饼时,茶刀稍一刺入,芽头便能脱颖而出,轻松省事,就能将茶饼撬解开。

叶片是嫩活的,轻盈的,点缀在银白的白毫当中。

像是豆蔻少女的绿裳,拢在白纱裙外,娇俏又可人。

白茶压饼,是个技术活,并非简单的将茶拍扁就行了。

而是需要在最大程度保留白茶内部养分同时,将其压制得不松也不紧。

这样压成饼的白牡丹,可以获得更醇熟的风味,获得不一般的风情!

《5》

相由心生。

看一个人,站姿可以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

表情里流露着近来心境,眉宇间尽是过往岁月。

生活幸福与否,全都展示在眼角。

对前路自信与否,一一呈现在透彻的双眸。

看一饼茶,单是从外观上,同样可以获取不少信息。

一块白茶饼,品质究竟如何?细细观察自然能得出论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茶20问,村姑陈教你读懂白茶,基础知识盲区全面疏通
白茶枣香寻觅: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后期都能陈化出枣香吗?
白茶新手入门,该选什么茶?三分钟为你解读正确的喝茶方式
白茶成新宠 收藏需谨慎
白茶是什么?白茶中有什么?一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白茶知识!
白茶是什么?怎么喝?应该喝什么?你想了解的白茶知识这里都有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