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滴水之恩,该不该“涌泉相报”?分清楚3种情况就好了

文章作者:琢磨君

《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你在困难的时候,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日后也应当在行动上加倍报答。这句话是在劝人向善,要有感恩之心,因为“乌鸦尚反哺,羔羊求跪乳”,人就更应该感恩父母,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比如说韩信“一饭千金”的历史典故:韩信早年混得很落魄,吃饭都是问题,经常饿着肚子。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婆婆看韩信可怜,便经常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因此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日子,他也很是感激这位老婆婆,还承诺: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后来,韩信真的发达富贵了,成了西汉开国功臣,被封为楚王,又想起了从前帮助过自己的老婆婆,于是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以作答谢。

韩信一饭千金

这算是比较良性的“知恩图报”的例子!但是,如果施恩者喜欢“道德绑架”,要挟接受恩情的人要用一辈子来报恩;如果别人不帮自己,就说人是“忘恩负义,不懂感恩”,这该怎么办呢?其实,这种行为就是古人所说的“市恩”,即帮助了他人,但以图回报为目的,有买卖交易的嫌疑。

曾国藩又说:“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则难忘。”如果我们接受了他人恩惠,又不报答他人,甚至忘记了他人的恩德,那我们不就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

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纠结:到底是该继续被人要挟,毫无底线地用一辈子报恩呢?还是我们干脆破罐子破摔,也当个忘恩的“小人”呢?其实,要揭开这个心结,我们需要把握好三个原则,分清楚三种情况,便可让困难迎刃而解!

第一、别人帮你的目的是什么?

孔子在《论语·为政第二》说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要想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所以,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别人在帮你时候,到底是安得什么心:是不是他为自己的时候顺便帮了你,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他一开始就是心怀目的,想日后从你这里得到好处;或者说,他帮人目的单纯,就是一心一意对你好,不求回报。

对于前两种人,如果你已经感恩过,但他人还一而再的索取回报,则属于“市恩”行为,即:和做买卖并无不同,恩中既无情义,也不足以令人万分感谢。这种人贪得无厌,人品极差,不值得你深交和继续感恩;你适当感恩,做到问心无愧,适可而止就可以了。

对于第三种目的的人,即使是你想报恩,别人也不会轻易接受,因为他们认为此事不值得一提。所以说,第三种人更值得我们深交,我们也该记住他们的恩情一辈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第二、别人对你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有句话叫:“大恩不言谢”,即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太过重大,自己不能报答,只好记在心里,而感激的话也在恩情前显得很轻薄,所以就不说感激的话了。

何为大恩?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或者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称得上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那种恩德!对于这种大恩德,我们要牢记一生,并用实际行动报恩,以图心理慰藉。比如说,一位老人为老班长守墓一生,因为老班长曾经救过他的命。

但是,如果别人只是帮助过你很小的帮,而且你也还上了这个恩情,别人还不依不饶,要挟你还他的恩情,这个时候你就要果断拒绝了!

比如说,2014年的春节晚会小品《同学会》,王宁和艾伦为了求当上科长的同学常远帮忙,主动打感情牌;艾伦竟然说小时候玩游戏的时候,在游戏中救过常远一命,以此要挟常远,给自己一个面子。这就是典型的小恩小惠,一句谢谢就够了,根本不值得一提再提。

还比如,琢磨君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中年男子捡到了一个钱包,联系上了失主,失主当场表示感谢,但中年男子觉得谢谢还不够,还要物质奖励,最少给两包好烟。逼不得已,失主报警,最后两人不欢而散,从恩人变成了仇人。从这个小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做人要懂得感恩,但施恩者又不能贪得无厌,要不然好事就成坏事了。

大恩情,我们要记住一辈子,报恩一辈子!但是人与人之间微小的帮助处处皆是,如果你已经还上了恩情,他人还继续以此要挟你回报他,则非常不可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是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第三、你到底有没有还上了别人恩情?

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有句名言:“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能帮人遮点雨就遮点吧”,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忙付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民间还有句俗语叫:“出来混,早晚都有还的”,所以你不要想着只是他人帮你,而你不去帮他人,因为这叫自私自利,也不会有好结果。

打个比方,你缺资金周转的时候,向朋友A借钱,A借给了你;下一次A有困难,找你借钱,你也应该借钱给A,还他上次的恩情。但是后面A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你借钱,还说他曾经帮助过你,你要懂得感恩。这个时候你就要仔细想想了:你到底有没有还上了别人恩情?如果你确定还上了,便可以找理由拒绝,也不要又太多的心理包袱。

滴水之恩,该不该“涌泉相报”?我们需要分清楚以上3种情况!别人帮我一次,难道我要用一辈子来还吗?其实,把握好三个原则就可以了!

《菜根谭》云:“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即:自己帮助了别人不要记在心上,但自己对别人的过错却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不能忘记,但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则必须忘记。

如果施恩者和被施恩者,都能怀有这么的心境——“我有功于人不可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则人与人之间会少了许多仇恨和纠纷,积极行善和主动感恩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多,而这才是真正的人性“真善美”,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与进步!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朋友们,您是怎么看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帮我的人,此生不忘
环卫大姐捡钱包原地等失主,5年后再次偶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文苑丨得人点水之恩,须当涌泉而报
关于感恩父母的好句好段150个
懂得感恩,才有一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