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案之后再翻案——浅析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引言:

近现代的许多历史学家,知名学者乃至历史爱好者都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颠覆已知历史,给一些早有定论的历史人物进行翻案。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比如曹操、周瑜、潘美等,由于受演义小说、民间传说等影响,为人所曲解误解,给他们正名还原其真实历史面貌,是一件值得赞扬肯定的事。但更多的翻案只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毕竟语出惊人地颠覆传统是吸引眼球引人瞩目的一条捷径。近些年,网上出现了很多贬低诸葛亮,黑诸葛亮的人,他们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贬低的一无是处,使得“多智近妖”的诸葛亮从演义的神坛跌落,虽然其中也有一些正确的说法,但更多的是断章取义式的推论。今天笔者也来一次翻案,不过是翻案之后的再翻转,根据史料,从几个方面浅析一下真实历史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最经典的诸葛亮荧幕形象

军事思想

诸葛亮生平有大量的著作,但基本都亡佚了,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当时作者陈寿曾编有《诸葛氏集》行世,目录如下: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根据名目大致可以推测出,“南征”“北出”“计算”“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这八篇,是明显的军事理论著作;而“权制”“综核”“杂言”“贵和”“法检”“科令”等篇,应该对于军事方面也有所涉及。

今人编辑的《诸葛亮集》(中华书局出版)对所收文章考订较详细,其中体现诸葛亮军事思想的文字仅仅是《兵要》十则,但这只是诸葛亮军事理论著作中的冰山一角。目前流传至今的《将苑》与《心书》,据相关专家考证,应为后世人伪作。署名为诸葛亮的兵书还有《六军镜》、《心诀》、《兵机法》等,皆因在民间诸葛亮名气太大,后人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流行于世,因此假托其名。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盖宋以来兵家之书,多托于亮。” 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军事理论家,以至于他们宣扬自己的学说和见解时,需要借助于诸葛亮的名气。

诸葛亮集

战略思想方面,诸葛亮认为战争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正义的、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作战是可以取得胜利的。刘秀在昆阳能够凭借七千人击破王莽的几十万大军,这是因为“据道讨淫(邪伪),不在众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释)。他认为自己北伐具有正义性,是“恭行天罚,除患宁乱”,“因天顺民”(《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释引用《诸葛亮集》)。因此,蜀汉虽然力量弱小,但由于是正义之师,替天行道,最终必将胜利。历来政治工作对于军事的辅助作用都不可忽视,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为蜀汉北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成为指导思想,鼓舞军心民心。

治军思想方面,由于蜀汉地窄人少,为了以有限的力量抗衡曹魏政权,诸葛亮重视军队的质量而非数量,强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例如精简士兵,“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释);依法治军,“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三国志·蜀书·张裔传》)等等。体现了诸葛亮能依据具体国情,选择最合适蜀汉的治军路线以及其先进的法治思想。

诸葛亮画像

具体作战

作战指挥方面,诸葛亮主张用兵要审时度势,谨慎从事。这一点也是他历来为后人所诟病攻击的地方,网上经常有人说诸葛亮太过谨慎,用兵哪有十拿九稳的,要获得胜利总要冒一点险,如果听从魏延的“子午谷奇袭”策略,早就拿下长安占领关中了等等。这一点上,诸葛亮的确过于小心了,但这与蜀国国力有关。关羽冒进,丢失荆襄之地,使得蜀国“隆中对”既定的两路出兵战略难以实施;刘备夷陵一战,损兵折将,蜀国几年都缓不过来,甚至遗祸几十年。面对如此局面,诸葛亮只能稳中求胜,因为一旦冒险再次失败,基本上就亡国了,因此我们不能苛责诸葛亮的谨慎。

而具体战果上,诸葛亮平定南中,稳固后方;随后七年间五次北伐,虽无大胜,也多次攻城略地,数次击退魏将郭淮,击杀王双、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要知道,魏国和蜀国的国力对比相差了将近十倍,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是弱小的蜀汉一方多次采取攻势,并屡次占优,这本身就体现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

诸葛亮北伐示意图

军事发明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可见,演义中提到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以及八阵图,都是真实的,演义中或许夸大了他们的实际效果,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诸葛亮超人的军事智慧体现。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同一时期稍后的大发明家马均曾改造过诸葛连弩,事迹也在《三国志》中记载。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可见木牛与流马是两种木质机械,《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释引用《诸葛亮集》记载了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并自己动手试试,后世有很多人都曾经复制木牛流马。

八阵由来已久,在三国时期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阵图则是由诸葛亮推演兵法所成。在《晋书·马隆传》、《晋书·桓温传》等多部史籍中皆有记载。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八阵图

人物评价

有些人根据陈寿《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的最后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便就此断章取义来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在是不可理喻。首先,陈寿是由蜀汉亡国后归晋出仕,如果过于吹捧诸葛亮,会让人觉得他有政治上的错误。其次,陈寿在说这最后一句评语之前写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将诸葛亮比作管仲、萧何,充分肯定了他的理政才能。这就好比诸葛亮政治100分,军事95分,有他治国理政的才能做对比,的确显得军事略差一些,但95分也是高分优秀的成绩啊。类似的误解在吴起身上也有过,世人都知道吴起用兵打仗厉害,但实际上吴起治国理政也毫不逊色。

对于陈寿这番言论,唐朝的名将李靖直接评价道:”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际焉“。这话说得很不客气,翻译成现代话就是:”陈寿不过是个史官,打仗的事你懂个屁!“

《三国志》

堪称诸葛亮一生之敌的司马懿,也是陈寿效忠的晋朝奠基人,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途去世退兵后,参观了诸葛亮留下的营垒,感叹道:“天下奇才也!”陈寿也将这一言论记录在《三国志》中,不知道和他评价诸葛亮的话谁更具有权威性。

而后世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最高认可,无过入选于武庙十哲。即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张良在内历代名将十人从之。顺序如下: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可以说这十个人代表了唐以前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军事家,诸葛亮能跻身这十人之列,难道应变将略真的非其所长吗?难道近两千年中的军事家和有识之士的评价都是错的,就陈寿和近现代那些翻案的人是明白人?想想就觉得可笑。

武庙十哲

大黄点评:

由于《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一些夸张描写,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反感,因此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同时另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标新立异彰显自己而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样的行为更不可取。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境,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历史,继而探索历史的本来面貌。近些年由于三国的热度持续上升,很多人都在研究三国,写三国的文章,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争议也只是其中热门话题之一。其实,我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有道理,可能也存在很多谬误,读者朋友们如果想了解真正的三国历史,不妨静下心来去翻看《三国志》的原文,再查阅一些相关的史料,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诸葛亮,评价三国。

最后以一首唐诗来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我不编造故事,我只是历史的搬运工。关注我的ID:大黄扯点历史,不断更新原创文章,期待与你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这三点军事才能,完胜曹操、司马懿!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推上九霄
诸葛亮军事才能遭怀疑到底该怨谁
诸葛亮军事能力出色,蜀国不能一统三国的原因有哪些?
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无所获,是不是说明司马懿比诸葛亮更厉害
他用胸脯为刘备挡箭,他一出手让魏国两大将1死1逃,诸葛亮最服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