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养之道

身心修炼方式有哪些呢?

王阳明弟子王畿,在《悟说》一文中将身心修炼方式归结为三种: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

二是通过静坐;

三是通过人情事变的练习。

他说:得之于语言文字的好像是门外的宝贝,还不真正属于自己。静坐也不是彻底的方式。他打了一个精妙的比喻:“譬之浊水初澄,浊根尚在,才遇风波,易于淆动。”

什么意思呢?

静坐是人为营造的一种静谧状态,比如僧人和道士的修行一般都远离尘世,躲在一个宁静环境中可得到修身养性的效果。而一旦脱离那种特殊环境,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这就像要使一盆浑水变清,可以将其安静地放置若干时间,就变得澄清。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遇到风波摇晃,沉渣就会泛起,清水重新变成浑水。

那么怎样才能彻底实现身心的修炼呢?

那就是通过“人情事变”的磨练。这也是阳明学派特别倡导的“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方有益”。在阳明学派看来,“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其实朱熹虽重视静坐,但也仅将之视为方便法门而非根本方法。他说:“圣贤教人,岂专在打坐上?要是随处着力,如读书、如待人处事、若动若静、若语若默,皆当存此。”

也就是说,在社会人生的事事物物、方方面面去磨练修养自己,才是根本修养之道。

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冲突、紧张和矛盾,就需在应对这些事务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去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对不良情绪的控制能力,养成内心的宁静。

可见,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在事上磨练”,这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和正视现实的修养原则。

实现内心宁静,方式很多,但前提是须意识到需要宁静,意识到过于忙碌源于内心过盛的欲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静致远”:心有所定,且在事上磨练
身心修养六字诀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54):修德为本 | 修养玄德的心法4:无为(二)
六、坐则知坐——打坐
放飞心灵的翅膀
有没有一本书可以让身心疲惫的我们获得内心的宁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