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容易被人忽悠?这个底层能力你必须学会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图片来源/SSYER

“ 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自己本来不愿意/不相信,可是别人三两句上来,耳根一软,屁颠屁颠的就被说服了。 ”

今天看完了《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深感过去真的很容易感情用事。常常因为控制不住情绪,让情绪跑在了思考前头,于是往往就会冲动行事。

学会提问,并不是说一定要脱口而出提问,而是当你看到某篇文章,某个演讲,某个对话的时候,在你的脑子里,能够更客观的去看待所谓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

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事实说明这也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底层思维。如何不再因为冲动行事而事后懊悔,不再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就被蒙骗过关,不再轻易就去接受?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图片来源/SSYER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如何成为批判性思考者?

批判性思维包括了三个维度:

要能意识到他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

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有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以上三点可能看起来有点难以理解,总之,批判性思维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很好奇,你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这种好奇而有谦虚的态度,也是对被提问者的尊重。持有这种思维,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它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更客观的看待名人文章,图书,杂志里提供的所谓论据

对专家的演讲,我们持有主人公的视角

对于某件事上,我们有自己观点

积极参与群体中的讨论

如何成为批判性思考者:

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学习和交流,通常都是在与拥有类似价值观的人中产生。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有价值的观念,因为诸如正义,有志气,理性,包容等,我们才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价值观。而批判性思考者的特点,则主要持有以下主要价值观:

自主决断

这貌似跟批判性搭不上边,但是它鼓励我们在拥有自己的结论的同时,去关注与我们相反的另一面的见解和观点。毕竟,多听多看,对于决策总不会坏到哪里去吧。

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引领我们去寻找渴望的答案,采用淘金式思维,多听多看,保留好的观点,只要它们的论证足够严密,同时剔除不严密的“胡言乱语”。

谦恭有礼

就算在聪明的人,都经常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应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道理了吧。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和优势,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接受自己的认知空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避开批判性思维的阻碍:凡是和我意见相左的都是心存偏见。

发自内心的尊重严密的论证

不管是谁,只要发现当前的说理透彻和论证严密,我们都能选择相信,除非此后又出现更为严密的论证。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图片来源/SSYER

剔除批判性思维的干扰

能干扰我们做决定的,大部分情况下莫过于是我们自己。想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我们就需要更了解自己。那么哪些才算是属于比较常见的干扰呢?

刻板印象:比如在大家的印象中,男人应该是高大威猛,女人应该是柔弱纤细的。于是看到所谓外表阴柔的男性,或者是中性风格的女生,通常都会发出异样目光。当然这个例子放在以前可算是经典例子,如今各种文化流行,人们的眼界和思想也比以前开放了许多,各种标新立异也成了司空见惯了吧。

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中心,也很容易让我们对周遭的事物视而不见,这也是常见的批判性思维的阻碍之一,学会摒弃自我中心,也是很重要熬的一点。不然你做的事情,可能在大多数人眼里,就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吧。

还有“晕轮效应”:通常我们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积极或者消极的一面,于是就把这个人的一切与这个特质联系在一起。就像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如果见面的次数少,彼此之间的认识,大多数时候也就停留在第一印象里了。

信念的固执,一旦你的心中有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和观念,那么别人的说法,一般也很难打动到你吧。同时思考的快与慢,往往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决定的正确与否,有时候因为时间所迫,在匆匆做决定上,很大概率上也是吃过亏的吧。

找出论题和结论

当有人相凑过来跟你说点什么事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就会停下来,想get到他/她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语无伦次的人,是最不能说服你的人。通常那些有过提前整理,理清逻辑的话语和观点,才是最打动我们的。

想要做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你就要试着去发现表达者想要说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找出其中的论题和结论,因为只有清楚他们想要说服你的结论,你的思考才能有针对性。

这里有个技巧,按照一般逻辑老说,论题总会被放在开头,用来引出接下来的话题;而结论,除非有“因此/所以/总之”这样明显的关键词,结论一般也会被置于结尾。

想要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是说浅尝辄止,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以练习,不断循环,并将其形成一种思维惯性。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图片来源/SSYER

理由是什么

除了关注论题和结论,真正说服我们的莫过于表达者所给出的论据。

这里有必须说到“价值观倾向”了,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表达者抛出什么理由,可能我们很难辨别,这个理由是不是已经在他脑子里加工过,被他所认为的价值倾向筛选过,或许表达者在表达的时候,自己都不能自知。

事实证明,你所找出的理由,总是为了证明你所要表达的结论。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对表达者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了解他/她会是怎样的人,对应会持有怎样的价值观。

所以很明显,专家的演讲总是能够影响到我们,不仅仅因为他们具有权威性,内容具有逻辑性等,而我们在不了解这位专家个人背景的时候,我们就更不能肯定专家的结论是否客观,是否不夹带个人价值观点了。因为我们总会相信严密的逻辑下,观点一定是我们可接受的。

日常有太多的冲突,比如常见的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学校里,我们总提倡要有集体主义,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舍身为集体着想。当然那个为集体贡献的人,会被集体表扬和传颂。

而坚持个人主义,则很容易被大家认为是个自私的人,被集体所排斥。大多数人因为害怕孤独,失去群体的庇护,很容易就选择盲目从众,思维一旦固定,就会缺失在集体中踊跃讨论的积极性,最终成了乌合之众。

当然不是说集体主义不好,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和背景下,我们会选择坚持。一旦离开了某个群体,留给我们的通常是独自面对。

同样放到职场中,职场没有集体主义,你所做的决定和行为,都该为自己所负责,这并不残酷,更多的只是大多数职场人默认的价值取向。

成为批判性思考者,说难不难,个人认为在于更加了解认知自己,进而推己及人。

勤于思考提问,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认清并剔除个人固有观念与价值的陷阱干扰,相信你也会在批判性思维的路上,不断得益,少被忽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手解决问题,都从正确提问开始
《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训练时提出的11个问题
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助你厘清自我,看透世界,达成目标?
杠精缺少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省略不说的,有时比说出来的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