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这4个原则,做时间的主人

“我总想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成绩来。”

“我想多学习一些知识技能,为自己充充电,可每天都忙得不行,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学习。”

“我想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

“我也想偶尔休闲放松一下。”

在之前的两个月里,我们分享了作者的《为什么精英用脑不会累》,水白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为大家分享《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一书,帮助大家掌握时间管理的正确方法,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本书作者桦泽紫苑是一名神经科医生,现在通过网络和撰写书籍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神经医学、心理学、脑科学的知识,以帮助大家预防心理疾患,发挥更高的脑机能,更加高效率地利用时间进行工作和学习。

能够掌控时间管理术的人,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就能构建幸福的家庭。

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把这个时间用于自我投资,让自己不断成长,能力进一步提升,结果在收获成功的同时还能创造出更多的时间。这便是人生的良性循环。

时间管理的“四大原则”

第一原则:以专注力为中心对时间分配进行思考

1.灵活运用大脑的黄金时间

虽说一天有24个小时,但时间的价值并不是均等的。

根据脑科学的理论,在头脑机能最高的时间段,做最适合的工作,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两倍,甚至更高。

早上1个小时的价值,是晚上1个小时的4倍。如何充分利用上午的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

2.时间的“拼图”

我们每天所做的日常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高度专注力的“专注性工作”;另一种是不需要太强专注力的“非专注性工作”

“专注性工作”,比如创作文章、制作策划书等文件、阅读英语资料、写英语论文、制作预决算书等。

上午时间,人的头脑清醒,还没有疲惫感,专注力、记忆力都很好,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那些脑负荷比较大的“专注性工作”。

而“非专注性工作”什么时间都可以做。比如查看邮件,上午可以做,中午休息的时候可以做,一边吃饭一边做也行,甚至在上下班的地铁里也可以做。

这两种类型的工作可以交叉来做,这样对精力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专注性工作”就在大脑专注度高的时间段里完成。“非专注性工作”应该放在大脑专注力下降的时间段里做。

这样合理地分配时间,就可以把工作效率提高为原来的2倍,甚至4倍!

所谓“专注力高的时间段”,比如“早上起床后的2~3小时”“休息之后”“下班前的一段时间”“工作截止日的前一天”等。

只要把“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工作”放在这种“专注力自然很高的时间段”里做就好了。

总结:

1)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

2)“专注性工作”应该放在上午做。

3)上午的时间价值是晚上的时间价值的4倍。

4)不必勉强自己提高专注力。

第二原则 :“重启”专注力,创造出时间

1.从一维时间管理术向二维时间管理术过渡

一说到时间,我们都容易把它看作“一维”的。也就是说,时间像“直线”一样,向一个方向不停地流。节约30分钟,就可以把这30分钟用于做其他工作。

其实,一维时间管理术的基本思想就是“时间置换”。但是,这种时间管理术无法突破一天只有24个小时的壁垒。

而“二维”的时间如下图所示,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专注力”。

也就是说,时间的流动并不是“线”,而是“面”。所以将这种时间管理术称为“二维时间管理术”。

在第一原则中已经讲过,在专注力高的时间段里,工作效率是专注力低的时间段的2~4倍。在专注力高的时间段里做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工作,工作量的“面积”就会很大。

“专注力×时间”,图中斜线下方部分的面积,就相当于“专注时间”。在这里,“专注力”就等同于“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可以列一个等式:专注力(工作效率)×时间=工作量

2.把握节奏,疲劳前休息

如果把专注力从100提高到120确实很难,但要想把因疲劳下降的专注力从70提升到90,还是可以轻松办到的。

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儿,再工作一段时间,再放松一下。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在感到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3.提高专注力的特效药是“睡眠”

科学数据表明,睡眠时间不充足的人患上癌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倍,患上脑出血的风险是4倍,患上心肌梗死的风险是3倍,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是2倍,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3倍。

一项针对日本男性的调查显示,平时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的人,与每天睡7~8个小时的人相比,死亡率要高出2.4倍。

如果人缩短睡眠时间的话,特别是睡不够6个小时的时候,第二天的专注力就会显著降低。

4.完全重启专注力的秘诀

我们虽然可以管理时间,都有时候不能控制时间,有时可能无法保证“专注性工作”都能安排在上午。

但实际上,还有些秘诀,可以让自己在下午或晚上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那些脑负荷很高的工作。

答案就是运动。

在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头脑会分泌一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物质,它对脑神经的成长发育和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头脑还会分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够提高人的兴致,使人产生幸福感。

结果,适度运动之后,不仅能提高人的专注力,就连记忆力、思考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等多种脑机能都会得到提高。

总结:

1)用“专注力×时间”的二维思维方式来看待一天的时间。

2)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休息。

3)用“有氧运动”将疲惫的头脑重启。

4)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压缩“睡眠时间”。

第三原则 掌握“自由”式的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是单纯指做好工作计划、安排好时间,而是强调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就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换句话说,就是创造出“专注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高速度、高质量地把工作做完。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是基础。

同时还要结合“工作方法的创新”“删减不必要的工作”等一般的工作技巧。

总结:

1)除了提高专注力,其他工作技巧也需同时实施。

2)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

3)提高工作效率之后,人就可以从长时间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四原则 要花时间进行“自我投资”

很多人把自己通过学习时间管理术创造出来的“自由时间”又用于工作了,但这却是最差劲的时间管理方法

利用时间管理术节省出来的“自由时间”,应该用来进行“自我投资”、“主动性娱乐”和“享受人生”。

1.自我投资

如果按平均通勤时间为单程1个小时。也就是说,一天一个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就是2个小时,3天就是6个小时。

如果把这些时间全部用来读书的话,那6个小时,也就是3天,就可以读完一本书。一年可以读72本书,10年就是720本!

2.主动性娱乐

“娱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性娱乐”;另一种是“主动性娱乐”。

虽然两种娱乐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带给人的成长却大不一样。

“被动性娱乐”的典型代表有看电视、玩游戏,我觉得这些娱乐只不过是消磨时间,除了让人放松一下,没什么好处。

而读书、运动、演奏乐器、棋类游戏(象棋、围棋等)都是可以促进自我成长的“主动性娱乐”。

3.享受人生

通过自我投资和主动性娱乐获得自我成长,创造出自由时间再用于相同的事情,就进入了一个无限上升螺旋循环,也会乐此不疲,享受自己的人生。

今天用1个小时进行自我投资,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自我成长。

长期坚持这样的自我投资,自己的工作效率可以提升10%~20%,时间一长,就给自己节省出了成百上千个小时的自由时间。

由此可见,没有比'自我投资'效率更高的时间使用方法了。

总结:

1)自由时间不要再投入工作了。

2)娱乐可以分为“被动性娱乐”和“主动性娱乐”两种。

3)自由时间要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自我投资可以帮我们实现“自我成长的上升循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完《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这本书,我对生活的把控更明朗了
时间管理之两小时高效工作,让你提高工作效率
几条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职业建议
青年人时间管理的15条法则
硬核干货|一套超级好用的时间管理术
推荐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好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