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网状思维变成线性思维,想要有效输出一定要学会的“矩阵思维”

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人,他们可以轻松的运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一个事物或者问题,相比一般人来说,他们不止能够快速的看清楚事物背后的多样性,还能在别人一脸懵逼的情况下,就瞬间的给出一个又一个一针见血的见解,而这种能力的本质在于他们拥有一个比别人还要广阔的思考范围,也就是让他们来思考某件事情的时候,思维所覆盖的范围是非常的广阔的,让他们不只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物,同时也能让他们避免陷入自己的思维盲区里。

用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来解释,在故事中有人摸到了象腿,就以为大象是一个柱子形状的生物,而有的人摸到了象耳就以为大象是一个扇子形状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陷入思维盲点的情况,但拥有有一个广阔的思考范围,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让我们用更为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大象。相信有很多人都渴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个广阔的思考范围,但对于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范围是丝毫无头绪的,完全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自己的思维盲区里,而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可以快速帮助我们扩展思考范围的思维模式——矩阵思维。

首先什么是矩阵思维?这是一个听上去可能很高端,但事实上却很简单的框架思维工具,它很像一个汉字的田,主要的作用是把复杂的想法放到四块区域里,通过形状模式来让看似复杂的想法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人类脑海中思绪的状态是发散的,这属于一个网状的形状,从一个核心点开始逐渐的往外扩散出去,所以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很多的想法之间其实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但彼此之间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非常棒的想法在脑海中出现,但我们却无法有效的把它们拼凑出来的原因所在,因为脑海中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但为什么我们需要想法之间有联系呢?

这是因为人类在输出想法的时候,思绪是直线的,而直线的形状也意味着内容之间必须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才行,不能是毫无联系的,而且输出时的突破口只有一个,这说明聚焦的地方也只会是一个点,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面对思维狭隘的问题,因为人类本身擅长的是专注在一个点的思考方式,根本就不擅长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那么人类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时候的矩阵思维就有了它的价值,通过把思绪输出成一个汉字田的形状,可以强迫我们用四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的范围也从一扩展成四。

看一个具体的例子,都是《细节营销》这本书中的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你和朋友正在做着一个餐饮生意,这时候你们需要为生意规划一个销售策略,以增加回头顾客量,你们会如何的去规划这样一个策略?你的朋友可能会说来消费一件产品的时候,顾客最在乎两件事,一是价格,二是体验,但我觉得价格会重要一点,要不就来一个价格优惠策略(这里的体验代表购买一件事物的兴奋程度,例如买一辆车会很兴奋,买一支牙刷则不会)你的朋友这时候会很兴奋,因为他能够用两个视角来看待问题,但事实上他用的只是一个,因为这一些视角都是单一的维度,彼此之间是不连贯的,比如他没有考虑到一种情况是价格和体验同时重要或者是同时不重要的。那么如何用矩阵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只需要把价格和体验全部按照高低进行二分,就能得出四个象限,分别是低价格低体验、低价格高体验、高价格低体验、高价格高体验,这样可以得到相对应四种类型的产品,低价格低体验的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消费时是没有感受的;而饮食类产品是第二象限的产品,消费时会有短暂的愉悦感,较为重视体验,顾客选择购买通常对于价格是不会太过在意的,这样来看优惠的策略可能不适合,因为这是适合第三象限的产品,我们要的是重视体验感,让顾客觉得在这里吃的很满足。

通过矩阵思维,我们能够强迫自己用四个不同的维度来思考问题,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陷入思维盲区里,那么重点来了,该如何的规划出一个矩阵呢?在这里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这里的关注点是当前遇到的问题里需要关注的地方,比方说价格和体验,就是刚刚的销售策略中关注的点,这里我们换了一个场景,来说一个任务管理的例子,对于管理一个任务来说,什么地方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重要性和成本这两点,成本代表解决问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在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列举出来的关注点不能太过的相似,例如重要性优先度就是很相似的词汇,要尽量的避免,不然的话就会用重叠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越看越乱,最后反而会不如单一的视角来的有效。

所谓的矛盾对立点代表的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情况,如高和低、有和无、重和轻等等,而设定矛盾对立点的目的在于要让分类的形式符合MECE法则,也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而这时候只需要对已有的两个关注点进行一个切割,在上面的例子中需要用的对立点就是高低,这样就能得出四个象限,相比以前只是以重要不重要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这时候你能够用四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任务管理,自己的思考范围也会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瞬间的广阔起来,而且这些视角之间也都是相互连贯的,不存在视角重叠的问题。而事实上我们熟悉的时间管理中的轻重缓急,或者是商业领域中的SWOT背后的原理也是矩阵思维,目的也都是在于强迫我们用更多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这里说一点我的感悟,从本质上来看,矩阵思维之所以能让我们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四个格子之间都是相互独立、互不重叠的,符合MECE法则,在知道了这个本质之后,其实就能摆脱形式的束缚,不一定是需要四个格子,我们可以人工的创建新的视角。在结构化思维的文章中我分享过三个MECE法则的分类方式,这里用其中一个分类方式“结构”作为例子,比方说通过结构的视角,我们可以把讯息分成三个层面,现象、知识和本质,这时候当学习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三个简单的格子,以三个不同的视角来学习这一个知识点,会让我们比其他人学习多三倍的知识。或者用另一个分类方式“时间”作为例子,比方说通过时间的视角,我们知道一个任务会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执行的前中后,所以当我们准备规划一个任务的时候,通过三个简单的格子就能同时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规划出这一个解决方案,会比别人快三倍的执行速度。

人类思绪的状态是网状的,但在输出的时候却是直线的,这导致人类会很容易的陷入自己的思考盲区,扩展自己的思考范围其实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借用形状的力量,就能强迫自己以更多的视角来思考和看待问题,矩阵思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思维,到底是什么形状?
思维缜密的人是怎么思考的?
30种常用管理工具模型整理分享
如何创建MECE结构?找到关键要素,构建二乘二矩阵来进行结构划分
MECE分类原则学习笔记
-若灵-的想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